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前言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病案的详细分析,可以揭示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中医病案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病案资料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58岁•主诉:头痛、头晕已有三天病史回顾:患者自述头痛头晕已有三天。
无明显诱因,长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有轻度头晕,但此次头晕明显加重。
伴有头痛,位置在额部和两侧颞部,头痛胀痛,感觉像有东西挤压着。
头痛加重时伴有恶心、呕吐。
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稍黄,神清,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分析:根据病史回顾和体格检查,患者头痛头晕的症状与中医的“头痛、头晕”证候相符。
根据中医理论,头痛头晕的症状常与气血不足、肝胆郁结、痰湿内蕴等有关。
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症状和辨证分析结果,制定以下中医治疗方案:1.益气养血方主要成药:黄芪、当归、益母草、川芎方剂组成及用法:黄芪15g,当归12g,益母草12g,川芎10g,水煎服。
方剂理论:此方剂主要以黄芪和当归为主药,具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益母草能调理气血,川芎能舒筋活血,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经络循环,缓解头痛头晕症状。
2.调理肝胆方主要成药:柴胡、香附、白芍、枳壳方剂组成及用法:柴胡10g,香附10g,白芍12g,枳壳10g,水煎服。
方剂理论:此方剂主要以柴胡为主药,能舒肝理气、解郁托表。
香附具有理气活血、行痰止痛的作用,白芍能养血安神,枳壳能行气止痛。
这些药物组合应用可以调理肝胆,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随访与结局:患者按照方剂用药进行治疗,每日三次,连续7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头痛头晕症状逐渐减轻,恶心、呕吐也明显减少。
7天后进行随访,患者症状已完全缓解,头痛头晕已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通过对该病案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头痛头晕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病案的治疗方案基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系统研究。
而病案是中医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文献载体,记录了患者的病情、病历、诊断和治疗情况等信息。
病案分析报告是基于对病案中各项信息的分析,在对比其他病例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疾病的特点、规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以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为主题,将介绍六篇范文的写作方法和要点。
1.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高血压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心悸、失眠等,已被确诊为高血压。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病史,可能致使高血压的病因因素有多种,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肝郁化火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肝阳上亢、痰浊内盛的证型。
治疗体会采用中医调理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等,并结合调整生活方式,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冠心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胸痛等,已被确诊为冠心病。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高脂血症、高血压、情绪波动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证型。
采用中药治疗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心脏负荷明显减轻。
3.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糖尿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男性,40岁,主要症状为口渴、多尿、乏力等,已被确诊为糖尿病。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饮食不当、情绪波动、遗传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气虚、脾肾阳虚的证型。
治疗体会采用中药调理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4.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慢性胃炎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女性,30岁,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纳差等,已被确诊为慢性胃炎。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久病不愈等。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病案一:慢性胃炎主诉患者李某,女性,45岁,主诉脘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三年。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脘腹不适感,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经常感觉胀气不顺,影响生活质量。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脾虚湿困型。
治疗方案1.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中药调理:益气健脾、祛湿化痰。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脘腹不适明显减轻,食欲有所增加,嗳气减少,大便规律。
病案二:失眠症主诉患者王某,男性,38岁,主诉失眠近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疲倦。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每晚入睡困难,常多梦、早醒,导致白天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下降。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心火亢盛型。
1.调整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中药调理:清热安神、养心安神。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入睡时间缩短,多梦减少,早醒明显改善,白天疲倦感明显减轻。
病案三:痛经主诉患者张某,女性,22岁,主诉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持续三年。
现病史患者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三年,每次月经来潮前后1-2天出现上述症状。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气血虚弱型。
治疗方案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中药调理:补气养血、理气止痛。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经期腹痛明显减轻,腰腿酸痛症状改善,情绪波动减轻。
病案四:慢性咳嗽主诉患者刘某,女性,60岁,主诉反复慢性咳嗽伴痰,咳嗽持续两年。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伴有痰,经常感觉喉部有异物阻塞,痰液为白色粘稠。
中医辨证:肺热痰壅型。
治疗方案1.忌烟酒刺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变少,喉部异物感减轻。
病案五:一侧头痛主诉患者陈某,男性,50岁,主诉右侧头痛伴眩晕,持续三个月。
现病史患者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头痛,头痛部位固定在右侧头部,伴有眩晕、恶心。
中医诊断学病案病机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病机分析病机分析病案1:(1)患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失眠、头昏、健忘、面色少华、舌淡苔白,可见其心血亏虚。
(2)患者气短神疲乏力,纳食呆滞、肢体困重、大便溏烂,可见其脾气虚。
脾虚生湿,故肢体困重、舌胖。
脾气虚,不能升散水谷精微,上不得精气滋养,则头昏、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精微不升反而下流,则见便溏。
病案2:(1)患者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近赤月经闭止,伴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是明显的气滞血瘀症状。
气能行血,气郁则血瘀。
(2)肝气郁结,久而化火。
患者急躁易怒,正是肝火上炎的症状。
病案3:(1)患者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手足发麻,月经量少、色淡,可见其肝血亏虚。
(2)心血与肝血在运行方面密切相关,有见患者头晕眼花,心悸多梦,可知其心血亏虚。
总的来说,患者是“心肝血虚”。
病案4:(1)患者畏寒肢冷,腰酸乏力,大便溏,小便清冷,可见其脾肾阳虚。
(2)患者痛经,经量少,色黑多血块,面色乌暗,眼周及环唇色黑,舌边布满瘀斑,脉沉紧,是血瘀所致,又“伴冷汗淋漓,肢冷如冰”,可知其属寒。
阳气亏虚,虚寒内生,是寒凝血及气虚所致的血瘀。
病案5:患者恶风寒,无汗身痛,发热,痰清稀,是表寒症的表现,风热犯肺。
但后来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是热症的表现。
寒极生热,转为里实热证。
病案6:患者恶寒发热二天,咳嗽,痰稀白,周身酸痛,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犯肺证。
鼻为肺窍,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
病案7:腰膝酸软疼痛,耳鸣,健忘,失眠,月经量逐渐减少,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肾阴虚证。
阴不制阳导致五心烦热。
肾阴不足导致口燥咽干。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体系。
通过对中医病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诊断思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估,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
在众多的中医病案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患者王某,女,45 岁,因反复胃脘疼痛 2 年余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胃脘部疼痛,以胀痛为主,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
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情绪波动时也容易发作。
曾多次服用西药治疗,但症状时好时坏,未能根治。
中医诊断时,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可见患者面色萎黄,神情焦虑;闻诊未闻及特殊气味;问诊中详细了解了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切诊时,脉象弦细。
综合四诊信息,中医认为患者的胃脘疼痛属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之证。
肝郁气滞是导致患者胃脘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平素情绪容易波动,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横逆犯胃,导致胃脘胀痛。
脾胃虚弱则是发病的内在基础。
长期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损伤了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
在治疗上,中医遵循“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原则。
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柴胡、枳壳、香附等药物疏肝理气,以解肝气之郁滞;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瓦楞子以制酸;胃脘胀满甚者加厚朴、陈皮以行气消胀。
患者服用中药 7 剂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嗳气、反酸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继续服用 14 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再服用 7 剂,并注意调畅情志,合理饮食。
这个病案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胃脘疼痛不仅仅是胃本身的问题,还与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在治疗时,不是单纯地针对胃脘疼痛这一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整体出发,调理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1. 引言中医病案分析报告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案的系统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为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中医病案分析报告,并给出六篇范文供参考。
2. 病案概述在每篇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对病情进行概述。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内容。
概述应该简明扼要,但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3. 病因分析接下来,对患者病因进行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强调辨证论治,因此病因分析至关重要。
可以从体质、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病史,深入分析病因的根源。
4. 辨证分析在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准确的辨证是确立治疗方案的基础。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特点、舌脉表现以及病程变化等,对患者的辨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辨证的准确性对于中医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5. 治疗方案在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核心目标。
可以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包括中药处方、针灸方案、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指导等内容。
6. 治疗效果评价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和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范文一:头痛病例分析报告引言本文报道了一例中医头痛病案的分析过程,旨在为临床中医医师提供参考。
患者,女性,45岁,因头痛症状就诊。
头痛症状已持续3个月,每天持续数小时,伴有眩晕、呕吐等症状。
病因分析患者平日忧虑过甚,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导致头痛症状的发生。
辨证分析患者舌苔黄腻,脉弦细,边缘不整。
辨证为肝气郁滞,气机不舒。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辨证结果,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中药处方,结合颈部按摩和舒缓疏导的针灸疗法。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职业:儿童婚姻状况:未婚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
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
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
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
脉浮紧。
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治法:解表驱寒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医师签全名:彭双全主诉: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
舌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治法:处方:复诊: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咳嗽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处方:银翘散加减甘草2g 黄芩10g紫菀8g百部8g牛蒡子6g杏仁6g连翘6g薄荷8g金银花8g桑叶15g枇杷叶6g 竹茹10g蝉蜕6g桔梗6g麻黄3g 芦根10g 2付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总结
一、前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中医诊断方法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参加了本次中诊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我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对中医诊断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病例分析的总结。
二、病例分析1. 病例一:李某,男,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3年,加重1周。
(1)病史采集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呈间歇性发作,无规律。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周症状加重,每日腹泻3-5次,腹痛加剧,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2)四诊合参望诊:患者面色萎黄,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患者语音低沉,有轻微腹泻声。
问诊:患者诉腹痛、腹泻,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饮食、睡眠欠佳。
切诊:脉象沉弦。
(3)诊断分析根据病史、四诊合参,诊断为泄泻。
证型为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4)治疗方案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发热、乏力等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2. 病例二:张某,女,50岁,主诉:头晕、头痛、失眠2年,加重1个月。
(1)病史采集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呈持续性,无规律。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个月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2)四诊合参望诊:患者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患者语音低沉,有轻微头晕声。
问诊:患者诉头晕、头痛、失眠,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饮食、睡眠欠佳。
切诊:脉象弦细。
(3)诊断分析根据病史、四诊合参,诊断为眩晕。
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4)治疗方案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5)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三、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范文
1.女,32岁,3天前出现呕吐清水,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畏寒肢冷,舌淡,苔少,脉沉细。
宜诊断为A.寒饮停胃证B.胃阳虚证C.胃气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阴虚证答案:1.B2.女,40岁。
失眠3年余,面唇淡白无华;入睡困难,多梦健忘,心烦心悸,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临床辨证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心血虚证D.肝血虚证E.胆郁痰扰答案:2.C3.女,52岁。
心悸胸闷已2年。
近日心悸加剧,且胸部闷痛,入夜加重,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迟。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心脉痹阻证D.气虚血痰证E.心血虚证答案:3.B4.男,22岁。
心烦失眠1周,近因面临分配工作,心情烦躁,近1周入夜难眠,手足心自感发热,入夜咽干欲饮,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肝火上炎证D.心血虚证E.心火亢盛证答案:4.A5.男,70岁。
患有“冠心病”10年。
今上午突然心痛剧作,面色青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阳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气虚证D.亡阳证E.心阳暴脱证答案:5.E6.女,60岁。
患“高血压”8年余,近来,自感心前区闷痛,时有心悸,短气,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临床辨证是A.心脉痹阻证B.痰阻心脉证C.肝气郁结证D.血瘀心脉证E.心气虚证答案:6.B7.女,55岁。
心悸,胸闷,气短已3年,活动后加剧,面包淡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入夜不能安睡,舌淡苔自,脉弱。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E.心阴虚证答案:7.A8.女,50岁。
近来因工作劳累过度,时感气短乏力,近日与他人争吵后感到心前区胀痛,且放射到左肩背部,伴心悸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肝气郁结证C.气滞血瘀证D.气滞心脉证E.寒阻心脉证答案:8.D专业知识分享9.男,60岁。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4.王X,女,18岁.近半个月因复习考试,每日 入睡较晚且夜寐多梦,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 尖部有烧灼感,可见红刺,苔黄,脉数.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析.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辩证分 析.
8.①证名:心阴虚证.
②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神过度,暗耗 心阴所致。心阴亏少,心失所养,心动 失常,故见心悸,心失濡养,且虚热扰 心,心神不宁,故心烦,失眠,多 梦.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虚火内扰, 故见五心烦热,盗汗;虚火上炎则颧红; 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析.
18.①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 ②八纲结论:里证,虚证,阴证.
③证名:脾气虚证.
④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 致脾气虚。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 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 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 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 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 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 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
11.马X,女,17岁.五天前运动后汗 出当风,次日即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 咽干,微咳等症,自服退热止痛药一粒, 稍有汗出,头痛减轻,体温降至正常。 昨天发热恶风又起,咳嗽加重,痰黄稠, 咽干而痛,小便短黄,大便二天未解,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 析.
11.①证名:风热犯肺证.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 析.
10.①证名:风寒犯肺证.
②辨证分析:风寒犯肺,肺气被束, 失于宣降,故咳嗽,肺不布津,聚而为痰, 随肺气逆于上,故咳痰稀白。风寒袭表, 损伤卫阳,肌表失于温煦,故见微恶风寒, 卫气被遏则发热,寒邪凝滞经络,经气不 利,故头身疼痛,鼻为肺窍,肺气失宣, 则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为感受风 寒之证.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病案资料如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痛已有半年,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头晕,失眠,舌苔白腻,脉弦。
查体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分析。
头痛伴有头晕和失眠,相关症状暗示了患者可能存在阻络不通的问题,而舌苔白腻和脉弦则表明气滞和阻塞的情况。
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初步推测患者的疾病属于气郁血瘀的范畴。
进一步分析病情和病史,患者的头痛已经有半年之久,并且逐渐加重,这表明疾病的本质是气滞血瘀导致的阻塞。
舌苔白腻和脉弦也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患者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说明当前的治疗方法并未改善气郁血瘀的状况。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中医诊断为气郁血瘀。
气郁血瘀是中医疾病的一个重要病机,是指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导致气血阻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治疗气郁血瘀的关键在于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
对于上述病例,中医诊断学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病史:头痛已有半年之久,逐渐加重,治疗效果不佳。
2.主诉:头痛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弦。
3.辨证:气滞血瘀,阻络不通。
4.根据气郁血瘀的病机,进行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治疗。
针对该病症,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药物,可以协助治疗。
此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气郁血瘀的症状。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案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机,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治疗气郁血瘀等病症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基本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法,以达到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目的。
最终实现疾病的根本治愈。
中医病案分析 (2)
病案分析-09
❖ 患者,周某某 ,男, 56岁,近三天反复出现 腹痛,以脐周为主,午后低热,渐出现腹痛 拒按,甚可扪及包块,矢气频频,大便未解 ,至医院摄腹平片,除外肠梗阻,转至中医 科就诊,观其舌质稍红,苔黄而干起刺,脉 沉实有力。
❖ 辩证:阳明腑实证
❖ 治则:泄热通便止痛
❖ 方剂:大承气汤
❖ 药物: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 方剂:八正散
❖ 药物:木通、车前草、大黄、枝子、滑石、灯心草 、甘草、瞿麦
病案分析-17
❖ 王×× ,女,33岁,2011年4月10日诊。失 眠10余年,今年起尤为严重,近3月来临睡前 服安眠药,入睡不到3小时,甚至仅睡1小时 ,醒后心悸不宁,烦燥,不能再睡,食欲不 振,嗳气,每餐仅吃一两,健忘,思维不集 中,情绪抑郁,便秘,精神疲乏,脉细弱。
❖ 孔某 ,男, 30岁,职员,初诊,2012年2月6日初 诊,二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短,大 便干结,舌淡,苔薄,脉细弦结代,心电图示频发 早博。
❖ 辩证:心气虚兼肝郁 ❖ 治则:补益心气,疏肝理气。 ❖ 方剂:养心汤合四逆散 ❖ 药物: ❖ 人参、茯苓、茯神、灸甘草、当归、川芎、黄芪、
病案分析-02
❖ 江××,男,53岁,患者咳嗽3天,伴有恶寒 ,无汗,3天前自觉咽痒,微恶风寒,夜间少 许咳嗽,无汗,继则咳嗽加剧,全身酸痛, 微有发热,在私人诊所服中药1剂,当晚咳嗽 更加历害,而上述症状加重前来就诊,诊见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 辩证:风寒束肺
❖ 治则:散寒解表,止咳。
❖ 方剂:麻黄汤
病案分析-12
❖ 周×× ,男,38岁,2011年10月30日诊。 患病毒性肝炎6年余,久治未愈,证见胁痛隐 隐,且于恼感之后胁痛明显增剧,纳减腹胀 时有嗳气,大便欠爽,小便淡黄,脉弦细, 舌质微紫,苔卜白。
中医病案分析【范本模板】
病例分析题八纲辨证1。
张××,男,34岁,职员。
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
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⑵症状分析;2。
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3。
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
3~38℃之间,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
三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
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
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
中医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一)心、脑病病例分析例【1】谢某,男,28岁初诊日期:1984年9月10日。
一年前患病虚劳,后发生遗精,自觉心中悸动不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
至来诊前二个月,发展为心烦不寐,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健忘耳鸣,舌红,脉细数.医者通过望闻问切,认为病者患有多种病,给以恰当治疗.病例分析要求:① 医者认为病者患多种病,应为哪些病?②分析病因病机③如何治疗为宜?分析关注点①根据病者病情,病者患有虚劳、遗精、心悸、不寐四种病。
②病因病机:始患虚劳,进而遗精频繁,伤及肾阴,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阳独亢。
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故心悸,不寐。
③病者虽患有虚劳、遗精、心悸、不寐等病,但其总病因病机是肾阴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所致,故在治疗上,要滋补肾阴,交通心肾,以黄连阿胶汤或朱砂安神丸加味治疗为宜例【2】白某,女,17岁。
初诊日期:1982年6月4日。
一年前开始,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常有发作性的精神恍惚,每次持续3———5分,状如打瞌睡一样,过后周身不适,喜卧欲睡。
常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例分析要求:①分析病因病机。
②诊断分型.③证候分析。
④选何治法、遣何方剂为佳?分析关注点①病因病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内生,风阳升动,上扰清窍神明,发为本病。
②诊断分型:痫证(轻证),肝肾阴虚型.③证候分析:平素肝肾阴虚,脑府失养,故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
肝肾阴虚,阴不敛阳,风阳升动,扰及清窍神明,则呈发作性精神恍惚.发作后,神志未复,而现周身不适,喜卧欲睡.手足心热,大便秘结,为阴虚所致,舌红苔少,脉细数系火旺之象。
④以滋补肝肾、潜阳安神之法,用左归丸加减治疗为佳。
例【3】纪某,男,18岁初诊日期:1983年7月29日。
一周前,外感风热,开始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后转为咳嗽,胸痛,咳吐黄痰。
由于失治,来诊前发展为发热胸闷,肌肤灼人,牙关紧闭,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两手挛急遂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①病者先后均患何病何型?②试述病情演变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病因病机如何?③来诊时应以何法、何方治疗?①病者初犯风热感冒,后患风热咳嗽,来诊前所患为热甚至痉。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3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来诊。
患者自述3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餐后加重,时有反酸、嗳气,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完全控制。
近1周来,症状明显加重,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大便正常。
患者否认有发热、腹泻、黑便等症状。
二、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中医诊断为“胃痞”,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机阻滞。
三、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同时,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脾胃虚弱,应辅以健脾益气。
四、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六君子汤健脾益气。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酌加枳实、厚朴以增强理气消痞之力,加用生姜、半夏以和胃降逆。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3. 情志调摄: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五、治疗过程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时有反复。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适时调整方药,如在症状加重时,可增加疏肝理气药物的剂量,症状缓解时,则适当减少。
六、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上腹部不适减轻,恶心呕吐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体重有所增加。
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
七、讨论本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通过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整了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了症状。
同时,饮食调理和情志调摄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综合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八、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中医病案分析
胃镜: 慢性浅表性胃炎,HP(-) 。
中医病案分析
15/20
要求: 中医诊疗: 辩证分型: 治 法: 方 药:
中医病案分析
16/20
中医诊疗: 胃 痛 辩证分型: 肝气犯胃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 药: 柴胡疏肝散(柴胡、 陈皮、
20/20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 药、 炙甘草 )
中医病案分析
17/20
病案三
沈××,男,23岁,职员 。
主诉: 目黄、身黄、尿黄三天。
患者一周前无显著诱因下出现发烧, 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和消炎药后热渐退, 三天前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小便 短少黄赤。伴恶心呕吐,口干苦,腹胀, 纳呆,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查见: 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 肝肋下3cm,质软,轻压痛,未见其它阳 性体征。
中医病案分析
6/20
• 中医诊疗: 喘证
• 中医证型: 痰浊阻肺
• 辩证分析: 痰浊壅肺,气机不畅,宣降失常, 肺气上逆,故喘咳多痰胸闷。痰湿蕴中,脾 胃不和,健运失司,故恶心纳呆,脘腹胀闷, 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蕴之 征。
中医病案分析
7/20
• 费某,男性,35岁,司机。 • 主诉: 咳嗽咳痰7天。 • 患者7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白稀
粘液痰,咳吐不利,胸中憋闷,恶心纳呆,口粘不 渴。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步减轻。 早期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发展到当 前走平路时亦感气急。 • 查体: BP: 125/85mmHg,HR: 85次/分,律齐, P: 25次/分。神志清,精神软。胸廓前后径增加, 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 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 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 余无阳性体征。舌苔白腻,脉滑。 • 辅助检验: 胸片示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 隙增宽。心电图、腹部B超等均无殊。
中医病案分析讲课稿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讲课稿范文尊敬的听众们,大家好。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关于中医病案分析的讲课稿。
在这个讲稿中,我将通过具体的病例分析来展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请大家暂时忘记标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和探讨这些经典的中医病案。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患有失眠症的病人的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个30岁的女性,她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感觉非常疲倦。
经过一些问诊和观察,中医医生发现,这位女性患者有很多内心纠结和焦虑的情绪。
根据中医的理论,情志不舒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失眠症。
经过细致的辨证分析,医生给予了该患者心安神定的中药治疗,并教导患者调整生活习惯,使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放松,从而解决了她的失眠问题。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的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个50岁的男性,他常年饮食不规律,偏爱辛辣食物,导致胃口不佳,常感到胃部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医生通过仔细询问和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发现了该患者的胃气瘀滞和脾胃失和的证候。
根据中医的理论,胃炎属于中医的“脾胃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功能。
医生给予该患者健脾和胃的中药方剂,并指导患者饮食调养,避免寒热刺激,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
最后,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人的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个40岁的男性,他长期工作压力大,经常疲劳无力,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和精力。
中医医生通过观察该患者的面色、舌质等,发现了他体虚阳气不足的证候。
根据中医的理论,疲劳综合征属于“气虚”范畴,治疗的关键是补益元气。
医生给予了患者补气养血的中药治疗,并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合理运动,从而恢复了他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病案的思维方式和诊治方法。
在中医的世界里,疾病被视为整体的失衡和不平衡,治疗的目标在于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
这种独特的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是中医丰富的智慧和宝贵的财富。
尽管本文中没有标题,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大家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患者王某,男,43岁。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咳嗽(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
药物: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栝蒌仁10g橘红10g茯苓10g甘草6g病案(二):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阳黄(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 大黄10g 栀子12g 陈皮12g 枳实10g 茯苓15g病案(三):王某,男,30岁,素体脾胃虚弱,胃脘不适,纳差,四肢欠温,倦怠乏力。
1年前因冒雨后,全身浮肿,发烧,小便不利,经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症情缓解,但晨起仍有眼睑浮肿,乏力身困等症。
10天前,又因受湿,病情加重,现症见: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水肿(脾阳虚衰阴水)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诊断依据:患者在浮肿前有脾胃虚弱之症,1年前患过水肿(阳水)又复感湿邪致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故诊为水肿属脾阳虚衰的阴水。
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司,又复感湿邪,引动内湿,内外合邪水湿内停,致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故全身浮肿,小便短少;阳气不足,湿浊沉着,故下肢肿甚,按之凹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少便溏,脾虚则面色不华;阳不温煦故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是脾阳虚哀,水湿内聚之征。
主方:实脾饮加味药物:干姜5g/附子5g(先煎)/草果仁1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5g/大腹皮15g/木瓜10g/木香10g/厚朴9g/黄苠30g/姜枣为引病案(四):患者主因反复水肿20年来诊,现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中医病案分析68846【范本模板】
中医病案分析例1.潘晓春,女,30 岁.已婚。
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
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
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
中医诊断:脾气虚证.方药:四君子汤。
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例2 .任苏平,女,60 岁.工人。
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
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
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
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
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 .王海生,男,47 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
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
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中医诊断:脾虚寒证.方药:参苓白术散。
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女,32岁,3天前出现呕吐清水,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畏寒肢冷,舌淡,苔少,脉沉细。
宜诊断为A.寒饮停胃证B.胃阳虚证C.胃气虚证D.寒滞胃肠证E.胃阴虚证答案:1.B2.女,40岁。
失眠3年余,面唇淡白无华;入睡困难,多梦健忘,心烦心悸,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临床辨证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心血虚证D.肝血虚证E.胆郁痰扰答案:2.C3.女,52岁。
心悸胸闷已2年。
近日心悸加剧,且胸部闷痛,入夜加重,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迟。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心脉痹阻证D.气虚血痰证E.心血虚证答案:3.B4.男,22岁。
心烦失眠1周,近因面临分配工作,心情烦躁,近1周入夜难眠,手足心自感发热,入夜咽干欲饮,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肝火上炎证D.心血虚证E.心火亢盛证答案:4.A5.男,70岁。
患有“冠心病”10年。
今上午突然心痛剧作,面色青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阳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气虚证D.亡阳证E.心阳暴脱证答案:5.E6.女,60岁。
患“高血压”8年余,近来,自感心前区闷痛,时有心悸,短气,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临床辨证是A.心脉痹阻证B.痰阻心脉证C.肝气郁结证D.血瘀心脉证E.心气虚证答案:6.B7.女,55岁。
心悸,胸闷,气短已3年,活动后加剧,面包淡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入夜不能安睡,舌淡苔自,脉弱。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心阳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E.心阴虚证答案:7.A8.女,50岁。
近来因工作劳累过度,时感气短乏力,近日与他人争吵后感到心前区胀痛,且放射到左肩背部,伴心悸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
临床辨证为A.心气虚证B.肝气郁结证C.气滞血瘀证D.气滞心脉证E.寒阻心脉证答案:8.D专业知识分享9.男,60岁。
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今年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黯,脉沉涩。
临床床辨证为A.痰迷心窍证B.血瘀心脉证C.心阳虚证D.气滞心脉证E.痰阻心脉证答案:9.B10.男,74岁,一年前出现喘哮痰鸣,咳痰清稀,量多易咳,形寒肢冷,舌淡,红苔白滑,脉沉迟,宜诊断为A.饮停胸胁证B.寒痰阻肺证C.肺气虚证D.肺阴虚证E.风寒犯肺证11.男,15岁。
昨夜起发热,体温38℃,微恶寒,口干微渴,头痛,汗出,咳嗽,痰黏稠,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临床辨证为A.表热证B.表虚证C.半表半里证D.风寒束肺E.表寒证答案:11.A12.女,27岁,3天前因受凉后发热,体温38.2℃,微恶风寒,咳嗽,痰少而黏,难咳,口唇、鼻咽干燥,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宜诊断为A.痰热壅肺证B.燥邪犯肺证C.风寒犯肺证D.肺热炽盛证E.风热犯肺证答案:12.B13.男,60岁。
3天前受凉,突然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夜间加剧,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腻,脉浮紧。
临床辨证为A.寒邪客肺证B.风寒犯肺证C.外感风寒证D.风邪袭肺证E.饮邪停肺证答案:13.B14.男,65岁,有冠心病6年余,常感心悸怔忡,今晨突起心胸剧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
证属A.气滞心脉证B.寒凝心脉证C.心阳虚脱证D.痰阻心脉证E.瘀阻心脉证答案:14.B15.男,68岁。
患慢性气管炎多年,今入冬来,经常感冒,咳嗽,痰少而黏,神疲乏力,自汗,舌淡红苔白少津,脉弱。
辨证为A.风寒束肺B.寒邪客肺C.燥邪犯肺D.肝火犯肺E.肺阴虚答案:15.E16.女,33岁。
入秋患感冒后,干咳不止,痰少而黏,心烦,口咽干燥,大便干,舌红苔少而干,脉数。
临床辨证为A.风热犯肺证B.肺阴虚证C.燥邪犯肺证D.肝火犯肺证E.热邪壅肺证答案:16.C17.男,38岁。
高热不退10天余,咳嗽,胸痛并痰中带有脓血,味腥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辨证A.风热犯肺证B.热邪壅肺证专业知识分享C.肝火犯肺证D.燥邪犯肺证E.肺阴虚证答案:17.B18.男,50岁。
咳喘多年,胸闷痰多,稀白滑易咳出,舌苔白腻,脉滑。
临床辨证A.寒邪客肺证B.风寒犯肺证C.痰湿阻肺证D.饮停于肺证E.肺气虚证答案:18.C19.女,32岁,1年前出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舌淡苔白脉虚者,证属A.心阻虚证B.心脉痹阻证C.心阴虚证D.心血虚证E.心气虚证答案:19.E20.女,65岁。
咳喘15年,每至冬季加重,面色淡白,咳声无力,动则气喘,痰清稀色白,四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弱。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不纳气证B.肺气虚证C.肺肾气虚证D.心肺气虚证E.脾肺气虚证21.女,24岁。
半月前感冒后,咳嗽至今不愈,阵发性呛咳,痰少而黏,痰中偶有血丝,胸胁胀痛,头晕目赤,溲黄便干,舌苔薄黄,脉弦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热邪壅肺证B.风热犯肺证C.肝火犯肺证D.燥邪犯肺证E.肺阴虚证答案:21.C22.女,52岁。
患过敏性鼻炎已近10年,每遇气温变化即鼻塞流清涕,喷嚏不断,平素怕冷。
面白。
气短,自汗,舌淡苔白,尺脉沉细。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阳虚证B.肺气虚证C.肺肾气虚证D.风寒犯肺证E.肾气虚证答案:22.C23.男,37岁,因要工钱时,遭老板殴打,终日闷闷不乐,出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舌淡红,苔薄黄,脉弱。
证属A.阳明病证B.太阴病证C.少阴病证D.少阳病证E.厥阴病证答案:23.E24.女,45岁。
3天前食后受凉,腹泻不止,日行6~7次,水样便,腹微痛,纳呆恶心,小便短少,舌苔白厚腻,脉缓。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寒湿困脾证B.胃寒证C.脾阳虚证D.外感寒湿证E.以上都不是答案:24.A25.男,65岁。
肛门脱出已近3年,每大便稍用力,肛门即会脱出。
面白,神疲,气短,乏力,纳少,大便干,2~3天一行,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脾气虚证B.脾阴虚证C.脾气下陷证D.气陷证专业知识分享E.肺气虚证答案:25.C26.女,42岁。
3年来月经量多,每次行经约7~8天,经色先红后淡,经后小腹隐痛。
面色淡白无华,纳少,稍多食即感脘腹胀满,气短,神疲乏力,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气血两虚证B.脾不摄血证C.心脾两虚证D.冲任虚寒证E.脾肾气虚证答案:26.B27.女,38岁。
慢性腹泻已5年余,大便每天2~3次,稀便不成形,纳呆,腹胀,周身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脉缓。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脾阳虚证B.脾气虚证C.大肠虚寒证D.寒湿困脾证E.肾气虚证答案:27.B28.男,8岁。
平日喜欢吃甜食,近日纳食减少,口气臭秽,脘腹胀满,矢气昧臭,大便干,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数。
临床辨证为A.湿热蕴脾证B.肝气犯胃C.食滞胃脘证D.大肠湿热证E.胃热证答案:28.E29.男,48岁。
患慢性肝炎5年之久,近日常感两胁胀痛,心烦易怒,食少,腹胀便稀,舌淡苔白,脉弦缓。
临床辨证为A.肝气郁结证B.肝胃不和证C.肝脾不调证D.脾气虚证E.脾阳虚答案:29.C30.男,38岁,近半月来出现,日晡潮热,腹胀满疼痛,便秘,谵语,狂乱,舌红苔黄厚燥,脉沉迟有力,证属A.阳明经证B.阳明腑证C.少阳病证D.气分病证E.中焦病证31.女,20岁。
因过食生冷后,胃脘剧烈痛,口吐清水,四肢不温,面白无华;大便稀薄,舌苔白滑,脉沉紧。
临床辨证为A.胃寒证B.脾阳虚证C.脾气虚D.食滞胃脘E.脾肾阳虚答案:31.A32.男,34岁。
患“神经性头痛”已3年。
每月发作2~3次,每次头痛延续1~2天,头胀痛欲裂,耳鸣,目赤,口苦,烦躁易怒,溲赤便干,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肝经风热证B.肝火上炎证C.肝阳上亢证D.肝阴虚证E.肝胆湿热证答案:32.B33.男,12岁,腹泻半年余,伴面色无华,形寒肢冷,腰酸,下腹冷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最宜诊断为A.肾阳虚证B.寒湿困脾证C.肾气不固证D.脾肾阳虚证专业知识分享E.脾阳虚证答案:33.D34.男,43岁。
面目一身俱黄,色鲜如橘色,纳呆呕恶,脘胀,胁痛,胁下有痞块,小便黄,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临床辨证为A.湿热蕴脾证B.肝胆湿热证C.寒湿困脾证D.大肠温热证E.肝火上炎证答案:34.B35.男,25岁。
因饮食不洁,当天即腹痛腹泻,下利黄糜味臭,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临床辨证A.大肠湿热证B.湿热蕴脾证C.食积胃肠证D.肝郁乘脾证E.胃热证答案:35.A36.女,22岁。
自期末复习考试以来自觉心胸烦闷,喜叹息,并感咽喉部有异物堵塞,咳之不出,吞之不下,服消炎药,效果不显,舌苔白,脉弦。
临床辨证为A.气逆证B.肝火上炎C.心火亢盛D.肝气郁结E.气滞血瘀答案:36.D37.男,76岁。
患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今春自觉经常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走路发飘。
今晨起床后突然眩晕仆倒,左半身无力不能行走,口眼斜,语言骞涩,舌红苔腻,脉弦滑。
辨证为A.阴虚动风B.血虚生风C.肝阳上亢D.热极生风E.肝阳化风答案:37.E38.女,18岁。
半年前失恋后精神抑郁,时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多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A.痰迷心窍证B.肝气郁结证C.心火亢盛证D.痰火扰心证E.胆郁痰扰证答案:38.A39.男,13岁。
患“乙型脑炎”5天,现高热39℃,躁狂谵语,呼吸气粗,喉中痰鸣,大便五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热入营血证B.痰火扰心证C.心火亢盛证D.痰迷心窍证E.阳明腑实证答案:39.B40.女,30岁。
新婚第3天,即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小肠实热证B.膀胱湿热证C.热结膀胱证D.湿热下注证E.热入营血证41.男,78岁,久病咳喘,乏力气短,动则尤甚,自汗耳鸣,舌淡苔自脉弱,最宜诊断为A.肺气虚证B.肺肾气虚证C.肾阳虚证D.脾肺气虚证E.肾气不固证答案:41.B专业知识分享42.男,51岁。
小便后余沥不尽已数年,西医诊为“前列腺肥大”,伴腰膝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尺无力。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肾气不固证B.肾阳虚证C.肾不纳气证D.肾精不足证E.膀胱湿热证答案:42.A43.男,17岁。
失眠近1年,每晚入睡极难,烦热,盗汗,遗精,头晕乏力,腰酸,耳鸣,舌红苔少,脉数。
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心阴虚证B.肝阴虚证C.肾阴虚证D.心火亢盛证E.心肾不交证答案:43.E44.女,28岁,月经量少,色淡质稀3个月,面色无华,乏力身倦,食少腹胀,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弱,最宜诊断为A.心脾气血虚证B.气不摄血证C.脾不统血证D.心肝血虚证E.血虚证答案:44.A45.男,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