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古诗歌鉴赏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一、《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简介:曹操(155年-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是一首四言诗,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他的诗以气魄雄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风格见称。
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慨,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又有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在艺术表现上,语言质朴,意境宏大,常以壮阔的景象来烘托自己的豪情壮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2、诗的创作背景建安十一年(206 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
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 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在田畴的指引下取得胜利。
在凯旋的途中,曹操经过曾是秦皇、汉武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于是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写进了这首《观沧海》。
3、诗歌译文与赏析•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运的很啊,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吧。
这首诗是乐府题材,最后两句是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没有直接关系。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寄情于景,北伐归来的曹操面对北方已定的局面,虽已是秋天,但他看到的却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盎然生机,心中所想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观之景,正如曹操想要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感以及智慧。
通过鉴赏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审美和情感表达,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为例,进行鉴赏与解读。
一、《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所作,写景描写简洁而形象。
诗中描述了白天的山势和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
而诗末两句“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追求进步、发展的主题。
通过登高望远的境界,诗人提醒人们不断前进,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是一首兼具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二、《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简短而含蓄。
诗中通过明月光影映照下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的描写,将内心的孤独和乡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以深入心灵的体验。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豪迈之作,写景描写细腻而情感激昂。
全诗通过山岭急风、长江波浪翻滚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难与对时代的无奈。
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写自己多年来艰难的境遇,以及对颓败社会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字里行间表达了杜甫的壮志豪情与坎坷遭遇,并通过借景抒发自身的不满与愤怒。
四、《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篇之一,以其朴素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脱颖而出。
这首诗以冬日江畔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寂静与荒凉。
其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人一种广袤而与世隔绝的感觉。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则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人们在寒冷的冬日中坚守孤独的形象。
上古时代诗歌
上古时代诗歌弹歌先秦:佚名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出自《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两字一句,四句写了四个动作,节奏简单,语言质朴,字数不多却叙述了狩猎的全部过程,反映了先民在渔猎时代的生活。
蜡辞 / 伊耆氏蜡辞先秦:佚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表现了原始人对生产劳动的某些祝愿。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出自《吕氏春秋·古乐篇》诗歌与音乐、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
《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康衢歌》出处为《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周易》中《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这首歌谣写的是牧场上男男女女们在剪羊毛、拾羊毛,男的剪羊毛,不见血;女的承筐装羊毛,不觉得有重量。
全诗语言轻快、生动,有情有景。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歌谣浅显易懂,一直到今天,各地偏远农村的农人生活仍然如此。
《卿云歌》《八伯歌》《帝载歌》合于一诗: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精华已竭,褰裳去之。
这首歌谣大意是舜赞美瑞云缤纷,日月光明,循环往复,表达将禅位给禹的事情,八伯歌颂舜之治国有方,深明天道大义,舜又阐述禹的贤圣和其衰老将归隐之意。
《求雨歌》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类似求雨的歌谣的文字。
这首《求雨歌》与汉代乐府中的名篇《江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在行文结构上几乎一模一样。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文解析一、古诗词部分《观沧海》(曹操)1. 诗歌内容-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画面,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展现了岛上生机盎然的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写出秋风中大海汹涌澎湃的气势。
后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出来,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对沧海景色的描写中,通过描绘壮阔的大海,展现自己的壮志豪情。
-虚实结合:前六句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后四句则是诗人的想象,虚景与实景相互映衬,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 诗歌内容-诗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暮春时节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哀愁的氛围。
“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龙标”指代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千古名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伴随友人一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2.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了对友人被贬的忧伤之情。
-想象奇特:把明月想象成可以寄托情感、陪伴友人的使者,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
《次北固山下》(王湾)1. 诗歌内容-“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出旅途奔波,“客路”表明自己是羁旅他乡之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这两句意境开阔,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上已显露出新春的气息,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新旧交替的感慨。
经典文化:古代诗词的欣赏与解读
经典文化:古代诗词的欣赏与解读引言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它们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丰富多样的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欣赏和解读几首经典古代诗词,探索其中蕴含的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壮美豪迈的七言绝句。
通过对自然景观纵览伟大壮阔、楼层递增于高处以求更广阔视野等意象进行描写,表现了作者豁达开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文字间透露出深沉与浪漫并存的诗意,给读者带来深思与共鸣。
3. 《渔家傲·西湖歌舞几时休》作者:苏轼五湖四海皆兄弟,何处烟波江上楼?只有此时此地好,莫负好时节如流。
这首《渔家傲·西湖歌舞几时休》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
他以豪放洒脱、咏怀自然、写实生活为特点,抒发了对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同时也表达了珍惜当下时光和美好时刻的主张。
4. 经典诗词的意义与启示古代诗词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形式上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意义。
它们倡导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表达了对自然美、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思考。
古代诗词通过优雅而深刻的语言塑造了精神品质及审美情趣,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结论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深远影响力。
通过欣赏和解读经典古代诗词,我们能够领略到古人智慧和情感,并从中得到独特的启示。
希望本文能够引发读者对经典文化的兴趣,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古文学---《上古歌谣欣赏》
上古文学 ---《上古歌谣赏识》上古歌谣为大众文学的一种,包含上古期间民歌、民谣,以赋为主要表现手法,歌谣词句朴实、节奏流利,题材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款式。
一、中孚·六三——《周易》载上古歌谣:中孚·六三例: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说明」《中孚·六三》是一首写战争的诗,描绘战争结束成功回来的情形。
战争成功此后,有的仍在擂鼓示勇,有的坐卧歇息,有的在呜咽,有的在引吭高歌。
寥寥十字,写出了一个感人的场面。
二、归妹·上六——《周易》载上古歌谣:归妹·上六例: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赏析」《归妹·上六》这首民歌讲的是上古期间贵族的一个风俗,就是婚后女方要拿着筐去摘瓜果蔬菜,男方要去拿用刀取羊血,用这两样东西来祭祀。
但结果两方都没有获得应得的物件,因此《周易》在这个爻后边加了一句“无攸利” !那么,自然也能够理解为是两个人在眉来眼去,没有专心工作,因此没有获得。
存疑解说:“牧场上男男女女们在剪羊毛、拾羊毛,男的剪羊毛,不见血;女的承筐装羊毛,不感觉有重量。
轻盈、生动,有情有景。
”反证一:《周易》在这句话后边有一句“无攸利”然这么熟练地剪羊毛,怎么能叫“无攸利”?反正二:,既“刲”这个字就是刺的意思,跟剪有什么关系?上古期间有没有剪刀仍是一个问题呢!三、候人歌——中国第一首爱情诗吕氏春秋·音初篇之“候人歌”候人兮猗。
「赏析」《候人歌》这首民歌载于《吕氏春秋·音初篇》。
整部作品只有四个字,此中的两个字仍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和“呀”字。
仅剩下的两个实词直白地道出了歌者心中的所思所想:等你。
传说大禹治水,娶涂山氏女为妻,大禹巡省南土,久不归,女乃唱了这首歌,盼望大禹回来。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比较稳固的夫妇关系和夫妇感情,只有在一夫一妻制出现此后才有可能,而这时已属私有制萌芽后的氏族社会后期。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在古代文学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形式的艺术表达。
古代诗人们以简洁的文字、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创作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进行鉴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独特之处。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七言绝句。
王之涣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美妙的韵律,成功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知识的不止满足于现状的追求。
诗中作者以登高望远的方式,抒发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韵味悠远,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豁达开朗、气魄非凡的感受。
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李白以简单的描述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乡情的思念之情。
从床前的明月到抬头仰望,再到低头沉思,通过景物的变化,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流动。
这首诗以其纯净的语言、朴实的感情,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三、《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雄奇的气势而著名。
诗中的景色变化和自然图景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融,揭示了人生的艰苦和诗人的苦难。
通过对山水、季节以及人事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命运的苦恼,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思想和广阔的胸怀。
四、《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写的,以其浪漫激情、婉约多情而闻名。
词中以抒发离愁、思乡之情为主线,描绘了一个玉宇琼楼的仙境,展示了词人对人生离合、生死悲欢的思考。
诗歌鉴赏----南风歌
南风歌
先秦•虞舜
南风之熏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名片】舜,上古帝王名,五帝之一。
性至孝,后受禅于尧,其国号为“有虞,所以被称为虞舜。
舜将天下分为十二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
后在南巡中崩于苍梧之野。
亦称为帝舜、舜帝、虞帝舜、大舜、重华。
【释疑】熏:和煦。
解:解除。
愠:穷苦。
时:恰好,顺。
阜:富庶,充足
【读解】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
这首诗意思是说:“南风多么和煦啊,可以解除百姓们的愁苦。
南风来得正好啊,可以充盈百姓们的财富。
”全诗借南风起兴,体现了情系百姓的感人初心。
七年级上册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译文 欣赏 图文解读
七年级上册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译文欣赏图文解读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古代诗歌五首鉴赏
古代诗歌五首鉴赏以下是《古代诗歌五首》的鉴赏,希望您能够满意:《古代诗歌五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包括五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分别来自不同的朝代和作者。
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观沧海》是一首描绘大海的诗歌,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这首诗以宏大的气势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与浩渺。
诗人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博大与宽广的美感。
其次,《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作者是唐朝的王湾。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固山下的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对山、水、船、帆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自然的美感。
第三首,《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钱塘湖春天的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对花、草、鸟、蝶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活力的美感。
第四首,《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歌,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
诗人通过对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与哀愁的美感。
最后,《夜雨寄北》是一首写给友人的诗歌,作者是唐朝的李商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真挚的美感。
总之,《古代诗歌五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鉴赏这些诗歌,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本文档是关于部编版七年级上古歌四首的理解性默写。
以下是对这四首古歌的简要概括和解释。
1. 《秦中古歌》
这首古歌描述了古代秦国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它描绘了秦地的美景、人们的忧愁和劳作。
通过这首古歌,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秦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艰辛生活。
2. 《草原古歌》
这首古歌赞美了辽阔的草原和勇敢的游牧民族。
它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奔跑的骏马和自由的生活。
通过这首古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草原的壮丽和游牧民族的民族精神。
3. 《江南古歌》
这首古歌描绘了江南地区的水乡风光和人民的生活。
它描述了江南的江河湖泊、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乡村。
通过这首古歌,我们可以想象江南的美景和人们的安逸生活。
4. 《巫山古歌》
这首古歌描绘了蜀地的巫山风景和人民的生活。
它描述了巫山的险峻山峦、青翠的竹林和悠扬的歌声。
通过这首古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巫山的神秘和人们的淳朴生活。
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古歌四首的简要理解。
通过学习和默写这些古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生活。
古代诗歌赏析
古代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至今。
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独特的韵律和深刻的思想感情,成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思考人生哲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首经典的古代诗歌,通过对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李白以豪放奔放的作风而著名,然而这首诗却展示了他另一面的才华。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以及思乡的情绪。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李白巧妙地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月光的温柔。
而当他抬头望向明月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诗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令人唏嘘不已。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壮观的景色和雄伟的建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揭示了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同时也暗喻了王之涣的抱负,他不满足于眼前的辉煌景色,而是希望能登上更高的层次,追求更高远的理想。
这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写的是一个冬日的江边景色,以及一个独自钓鱼者的形象。
诗人以凄寒的冬天画面为背景,采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冰天雪地中一个孤独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沉思的心情,并借此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几首古代诗歌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妙的词句和美妙的曲调,更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人生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
古代诗歌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它通过简短的语言和独特的形式,传递了古人智慧和情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滋养。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传颂的传统艺术形式。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赏析和学习古代诗歌,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神话元素的古诗
神话元素的古诗1、《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赏析:诗中描写的是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
作者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2、《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3、《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析: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4、《读山海经十三首》东晋·陶渊明(节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赏析: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
全诗主要运用借古讽今手法,文笔自然,意蕴深广。
5、《李凭箜篌引》唐·李贺(节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赏析:这两句引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侧面反应出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
6、《锦瑟》唐·李商隐(节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赏析: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7、《夔州歌十绝句·其一》杜甫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赏析:此诗点明地点,突出夔州形胜,统领全篇。
描述其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有,展现其历史悠久及山势险要。
8、《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唐·李白(节选)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七年级上册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整理
七年级上册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整理诗歌赏析整理XXX——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XXX,字XXX,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2、翻译:XXX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沧海。
海水多么浩荡,山岛耸立。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3、主旨:借景抒情,通过写沧海壮阔之景,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修辞的角度赏析:1夸张。
(太阳和月亮的运转,仿佛是从这浩瀚的陆地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仿佛是从这浩瀚的陆地中发生出来的。
)描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斗的壮阔景象。
(表达了诗人一统世界、立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炼字的角度2:若,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观,借景抒情,通过写沧海壮阔之景,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诗人形象: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有宏伟抱负6、从诗的题材看它是一首乐府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7、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XXX抽丰萧瑟,XXX涌起。
”是诗人所见景象。
先写实景,然后写虚景,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慷慨激动慷慨。
8、作者描画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XXX抽丰萧瑟,XXX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写的是静景。
XXX左迁龙标遥有此寄——XXXXXX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一统天下的雄 心壮志。(2分)
过故人庄
• (1) 试用自己的话赏析“绿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
(这首诗写诗人进村时所见到的景色。)绿树在村边环绕, 青山在墙(村)外隐约横(歪)斜,一派山野村舍景象, 如诗如画,恬淡宜人。景中充溢着诗人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 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 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
湖早春的轮廓。
•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 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
•
请时休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C
• 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
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 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 地描绘了出来。
•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 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 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 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 绿色醉人的景象。
•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 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 得生意盎然。
• 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 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 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 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 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 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
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龟虽寿
• 在这首诗里,曹操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
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生命终将结 束,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就可以让短暂的生命有意义。
• 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 ( 深幽寂静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 欢悦( 宁静、空灵)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 的手法。
• 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 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 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 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了 渴望建功立业的 壮志雄心
• 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 到“神龟,腾蛇”
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 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也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题破山寺后禅院》
•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 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 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 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 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 理即可)
•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 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的赞 叹。
•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 并加以品析。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 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 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分,写出词语1分,品
•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 “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 湖暮春的盛景。
•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峙”起,以“白沙 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什么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睥一个词语是 什么?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
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 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 果。)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 乱黄“花的_渐_,欲__白迷__的人__,眼__紫_的__…__…__五_彩__缤__纷_”,。争奇斗妍。真是
• 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无
比热爱之情。
• 对全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
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 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 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 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 没。
•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 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 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 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 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 道的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分析春意“盎乱然花,渐景欲色美迷丽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
• 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
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 人喜悦的心情。
•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 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 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出了诗人怎样的 一种生活态度?
新旧生活的更替,新生活是挡不住的,它总是给人一种 积极向上的鼓舞。(意对即可)
• 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 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怀和思乡 之情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 “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 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 理解。 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 1.这首诗以“观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 情,表达了诗“一人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 大胸怀”
•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 面描述出示例来:(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
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 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 2、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 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 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 段曲折的道路
• 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___________,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 起万与籁此俱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____蝉__噪_林__愈_静__,__鸟_鸣__山。更幽
• •
3、对A这.首这曲首的曲赏的析题,目不叫恰"秋当思的",一"项秋是思("的A意)思是"秋天的
思考"。
•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
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
• D.这首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 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 喜悦的感情。
• 《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 写,表现出 的心情。
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 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 调的用意吗?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 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 3、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 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 抱负。
次北固山下
• 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还是不顺利? 从诗中哪句可以看出?
顺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以看出
• 古人评论“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的妙处时, 说 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从全诗看, 写了哪些大景? 平野开阔、大江自流、风平浪静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 的春意。
•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 体现春色的景物。
•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 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 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