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社会发展视角
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理论(theory):指涉一系列相当抽象和一般化的陈述,其目的在于解 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某些的经验世界的现象。因此,理论提供我们如 何系统地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现象,并且能够进一步构思如何 做适当的介入反应。 理论说明为什么一个行动能够导致或引起某些特定结果,并辨识在什么环 境条件下会如此。
第一章 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章 认知行为理论 第四章 心理社会模式 第五章 人本主义理论 第六章 功能派社会工作
问题解决模式 第七章 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第 十 章 系统理论 第十一章 生态理论 第十二章 激进批判理论 第十三章 社会支持理论 第十四章 女性主义理论 第十五章 赋权/倡导理论 第十六章 优势视角理论 第十七章 叙事治疗理论 第十八章 后现代/多元文化理论
介入项目
助人的方法、过程、角色
预估
计划
技术与风格
干预
评估
技术性实施原
理论与实务工作相辅相成
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服务技术和理论基础的关系,以确保理论发 展过程持续不断,从而提高工作者介入的准确性、效能性和效率。 一个专业的专业服务人员必须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和何时去做,缺 乏理论基础的服务,是无法详尽分析现象并提供解释和预测,处遇也缺乏依据。 所以理论与实务工作不是对立,而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当我们对理论熟悉内化之后,在理解问题时不一定从理论分析入手,有时是直 觉反应,好像技巧是自然而来的,常常忘记技巧背后与理论的连接,但这并不 是没有理论基础,这是我们没有有意识的察觉这一切活动的理论根源。
社会工作理论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授课内容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参考教材
八大心理学视角
八大心理学视角:
八大心理学视角包括:生物学视角、认知视角、行为主义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社会文化视角、自体心理学视角和客体关系理论视角。
这些视角为研究和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1.生物学视角:关注生理过程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如神经科学、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等。
2.认知视角: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息加工过程。
3.行为主义视角: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主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
4.全人视角:强调人的整体性,包括心理动力学(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如马斯洛和罗杰斯的理论)和特质与气质心理学等。
5.发展视角: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随年龄和经验的变化而发展的过程,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毕生发展心理学等。
6.社会文化视角: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包括跨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
7.自体心理学视角:从自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如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
8.客体关系理论视角:关注人际关系和互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对当前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团体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指由一些人组成的、在某些活动或利益方面共同行动的组织。
这些人之间通常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和共同的利益,因此他们组成了一起互相支持、共同活动的组织。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学视角下,社会团体的形成和作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社会团体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
最为显著的原因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而组成团体。
这个团体可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团体,也可以是以工厂、公司、学校、机关等为基础的群体,甚至还可以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自发性群体。
无论是任何形式的团体,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帮助。
社会团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方面,它们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团体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另一方面,它们在加强民主和人类自由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作用。
社会团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得个体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对于保障个体权利和保护社会公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团体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受到社会学分析的关注。
社会学视角下,人们对社会团体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团体的本质和特征,把握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正作用。
首先,社会学视角下,社会团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历史性的背景。
社会团体的形成和发展,和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都有关。
例如,在某些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些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社会团体。
这是因为宗教信仰在这个时期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人们通过组成宗教团体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共同的信仰。
这一时期的社会团体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有着比较明确的信仰和宗教信仰的纽带。
其次,社会学视角下,社会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因素的。
社会团体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例如经济、权力、文化、宗教、特殊利益等等因素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者制约社会团体的发展。
儿童发展理论
2
环境决定论
A
与遗传决定论 相反,环境决 定论认为环境 对儿童的成长 和发展起着决
定性作用
B
这个理论认 为,儿童的 发展完全取 决于其所处 的环境和经
验
C
环境决定论 的代表人物 是美国的行 为主义者华
生
3
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遗传和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基因和环境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03
5
情感发展理论
A
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
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
高级的过程
B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情感发展可
以分为四个阶段:信任-不信任阶段
、自主性-羞怯感阶段、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阶段和自我同一性-角色混
乱阶段
6
社会性发展理论
7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布朗 芬布伦纳提出的,他认 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与 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这个理论将儿童的 发展环境分为四个层次: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 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这些层次相互作用,共
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儿
1
童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决定的
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发展取决于他们的基因和生理成
2
熟程度,而不是环境因素
3
这个理论强调了基因和成熟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9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0
最近发展区理论
01
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由维果茨基提出 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水平:
同影响儿童的发展
总之,儿童发展理论是理 解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 解释了儿童的发展,为我 们提供了全面的视角来理 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在实 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理 论结合起来,为儿童的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发展的视角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科研热词 文化 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 新农村建设 利益相关者 经济增长 社会资本 核心竞争力 地方政府 可持续发展 公共服务 全球价值链 信任 产业集聚 高等教育 集群式创新 竞争优势 科学发展观 社区发展权 生命周期 环新疆经济圈 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 收入差距 循环经济 影响因素 失地农民 城市 和谐社会 合作金融 博弈 制度 利益和谐 创新 农业补贴 企业集群 人力资本 产业转移 中小企业 高等职业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正式制度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重复博弈 道德风险 软法之治 路径选择 责任政府 视角 西部地区 自组织
推荐指数 7 7 7 6 6 5 5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发展社会学视角下的老年人群体边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代社会 中, 对老年人可行 能力 的限制和 自由的剥夺 是其边缘化 的重要 原因之一 。因此 , 我们需要 不断扩展 老 年人 的自由, 使其在有行动能力 时能拥有 自己所想望的生活 , 能够融入政 治、 经济社会 , 过一种更 有意 义的生活 。
昆 明 学 院 学 报
2 1 , 2 2 :8— 1 0 0 3 ( )6 7
CN 3—1 1 / I S 1 7 5 2 1 G4 S N 6 4~5 3 69
J u n lo n n ie st o r a fKu mi gUnv ri y
【 治、 会研 究 】 政 社
Ke r s g r u s ma gn l e s in i c o t o n d v l p n fAma ta S n; a a i t s a t efe d m; a sv e d m y wo d :a eg o p ; r iai d;ce t u l k o e eo me to z i f o r e c p b l i ; ci e o p si ef e o y ie v r r
关键词 : 老年人群体 ; 边缘化 ; 阿马蒂亚森发展观 ; 可行能力 ; 主动 自由 ; 被动 自由
中 图分 类 号 :9 36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4—53 (0 0 0 0 6 0 C 1. A 17 69 2 1 )2— 0 8— 4
The Anayss o ar i a i a i n o e Gr up r m he Pe s c i e o o il y o v l p e l i fM g n lz to fAg o s f o t r pe tv f S co og f De e o m nt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社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不仅需要关注传统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和疾病等,还需要关注新兴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少子化和城乡差距等。
社会工作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新时代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新时代下,社会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第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也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挑战。
犯罪率上升、家庭破裂率增加、精神健康问题加剧等问题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更为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也是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工作需要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服务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
与此社会工作还需要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人才短缺等方面的挑战,以推动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社会工作的定义与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致力于促进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社区的福祉和社会正义的专业实践。
它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社会工作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融合与参与;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8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第二, 共产主义的实现, 还意味着全面消 灭人的本质的分裂和异化状态,真正实现 人的“类本质”。仅仅以民族、国家的形 式存在的人由于民族、国家利益的限制, 使他们还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化了的人 类”。民族的、国家的利益是他们追求的 现实的利益,人类的利益在他们的活动中 还只是“词”。当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同 全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们首先考虑的 还是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甚至以牺牲 全人类的利益为代价去实现民族的、国家 的利益。
第四,世界历史是由资产阶级开辟的, 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这是一个先进 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生产方式的过程,既具 有必然性,也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又是 一个与奴隶贩卖、建立殖民地联系在一起 的残酷而血腥的过程。
第五,正是通过海外殖民地和国际市场。一方 面,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并缓解和转移了国 内矛盾,维持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先发国家的发 展确实是以广大落后国家的存在为前提,以国际 剥削为前提;另一方面,则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 了无产阶级,造成了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 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最终要为无产阶级的世界历 史所替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共产 主义只有在世界性普遍交往的条件下,在形成普 遍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时候,才是可能的。
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许多重大 偏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 失误和弯路,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因之一, 就是没有能很好地重视和理解马克思的世 界历史理论。确切地说,是没能站在世界 历史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的战略性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总结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新理解 和谋划现代化方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迫切需要,激活了世界历史理论这 个重要资源,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社会工作(本)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与示例
社会工作(本)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与示例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1.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研究2.增能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3.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4.需求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5.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6.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7.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8.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9.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10.叙事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11.寻解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12.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13.存在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14.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15.社会发展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二、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1.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研究2.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路径研究3.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实践与效果研究4.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5.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关系建构研究6.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研究7.我国社会工作伦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8.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与国外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比较研究9.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与港台地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比较研究10.浅析港台地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对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影响三、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1.我国孤残儿童的社会救助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XX村为例3.我国单亲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社会工作介入越轨行为青少年的社会矫正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5.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大龄青年婚恋问题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6.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事件的实践模式研究——以XX学校为例7.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青年的社会融入研究——以XX市为例8.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闲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研究——以XX村为例9.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家庭青少年的能力建设研究——以增能理论为指导10.社会工作介入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心理调试问题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1.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策略研究——以XX社区为例12.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参与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以XX项目为例13.社会工作介入特殊青少年情绪管理的实践研究----以XX学校为例14.社会工作介入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5.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实践研究——以XX项目为例16.社会工作介入涉案青少年帮教工作的路径探析——以XX项目为例17.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干预对策研究——以XX学校为例18.“家校社”联动的青少年健康服务模式——以XX项目为例19.我国儿童福利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以XX社区为例20.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以XX机构为例21.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的实践研究——以XX儿童福利院为例22.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以XX项目为例23.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的服务路径研究——以XX项目为例24.社会工作介入儿童托管服务的功能研究——以XX项目为例25.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儿童的实务探析——以受虐儿童XX个案为例26.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研究——以XX项目为例27.社会工作介入被性侵儿童及家庭的干预对策研究——以XX个案为例28.浅析个案工作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29.浅析小组工作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30.浅析社区工作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四、老年社会工作1.我国阿尔兹海默症老年人的困境、需求与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2.我国独居老年人的困境、需求与服务研究——以XX村为例3.我国失独老年人家庭的困境、需求与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我国空巢老年人的困境、需求与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5.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6.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7.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家庭关系问题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8.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9.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的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0.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心理调试问题的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1.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虐待与忽视问题的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2.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3.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自杀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4.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照顾者支持网络建构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5.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研究——以XX老人院为例16.我国居家养老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7.我国社区照顾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8.浅析个案工作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9.浅析小组工作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20.浅析社区工作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五、妇女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干预模式研究2.社会工作介入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研究3.增能理论视角下农村妇女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优势视角下农村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5.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6.女性主义视角下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7.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健康的实践研究——以XX村为例8.社会工作介入困难女性群体的增能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9.社会工作介入防止妇女性骚扰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0.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妇女城市适应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1.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妇女就业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2.社会工作介入防止家庭暴力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3.浅析个案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4.浅析小组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5.浅析社区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六、残疾人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的社会康复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2.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服务研究——以XX社区为例3.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的职业康复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的教育康复服务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5.增能理论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以XX村\社区为例6.优势视角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7.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8.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9.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家庭关系调试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0.社会工作介入实现残疾人环境友好权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1.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人际交往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2.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3.浅析个案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4.浅析小组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5.浅析社区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七、优抚安置社会工作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研究2.我国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政策研究3.社会工作介入退伍军人社会适应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4.社会工作介入退伍军人就业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5.社会工作介入优抚医院军人心理适应的实践研究——以XX优抚医院为例6.社会工作介入优抚医院军人医患关系矛盾的实践研究——以XX优抚医院为例7.社会工作介入光荣院老人机构适应的实践研究——以XX光荣院为例8.社会工作介入光荣院老人精神疾病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光荣院为例9.社会工作介入优抚安置对象信访问题的研究——以XX社区为例10.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所服务对象的实践研究——以XX军休所为例11.社会工作介入军嫂就业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12.社会工作介入军队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13.浅析个案工作在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4.浅析小组工作在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5.浅析社区工作在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八、司法矫正社会工作1.司法矫正对象的现状与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XX社区为例2.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视角3.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以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为视角4.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以任务中心治疗模式为视角5.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以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视角6.增能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7.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8.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的实践研究9.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社会适应问题的实践研究10.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家庭关系建构的实践研究11.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的实践研究12.社会工作介入司法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实践研究13.浅析个案工作在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4.浅析小组工作在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5.浅析社区工作在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九、社会救助社会工作1.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服务实践研究2.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现状与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3.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方法、经验与模式研究——以XX社会组织为例4.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研究5.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和管理研究——以XX机构为例6.失独家庭社会救助研究——以XX社区为例7.空巢老人社会救助研究——以XX社区为例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服务研究——以XX村为例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10.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社会救助的服务研究——以XX机构为例十、家庭社会工作1.优势视角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2.增能理论视角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3.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4.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5.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6.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和青少年家庭的实务研究7.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实务研究8.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策略与对策研究9.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研究10.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研究11.社会工作介入亲子关系冲突家庭的实务研究12.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下的家庭社会工作实践研究1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下的家庭社会工作实践研究14.家庭抗逆力视角下的家庭社会工作实践研究15.家庭社会工作的个案管理服务模式研究十一、学校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以XX学校为例2.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研究——以XX高校为例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的策略研究——以XX学校为例4.社会工作介入“问题”学生服务的实践研究——以XX学校为例5.社会工作介入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实践研究——以XX学校为例6.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以XX学校为例7.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的路径探析——以XX学校为例8.优势视角指导下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学校为例9.社会互动模式下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XX学校为例10.我国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以XX学校为例十二、社区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2.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3.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社区协商议事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5.社区居民骨干的挖掘与培育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6.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7.基层社区治理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8.社区志愿者的使用与激励机制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9.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与专业化提升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0.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1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2.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停车管理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3.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邻里关系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4.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宜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5.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十三、医务社会工作1.优势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医患关系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医院为例2.社会工作介入慢性疾病病人医院适应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疾病为例3.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的实践研究——以XX医院为例4.社会工作介入医疗救助服务的实践研究——以XX医院\社区为例5.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研究——以XX医院\社区为例6.社会工作介入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实践研究——以XX医院为例7.社会工作介入急诊室医生压力管理的实践研究——以XX医院为例8.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9.医务社会工作中个案管理的应用研究——以XX医院为例10.突发公共事件中医务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11.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本土化研究12.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实践研究13.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实践研究14.浅析个案工作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5.浅析小组工作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十四、企业社会工作1.浅析企业社会工作与我国工会工作的异同2.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研究3.我国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本土化研究4.企业社会工作帮扶企业困难职工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为例5.企业社会工作协调企业劳资关系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为例6.企业社会工作助力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为例7.企业社会工作助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为例8.企业社会工作助力企业职工婚恋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为例9.企业社会工作助力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社区为例10.企业社会工作助力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的实践研究——以XX企业\社区为例十五、金融社会工作1.金融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路径探究2.金融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金融能力培养路径研究3.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金融能力与金融素养提升研究4.金融社会工作为老服务的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5.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居民金融赋能的实践探索——以XX社区为例6.金融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XX村为例7.金融社会工作助力低收入家庭资产建设实践探索——以XX项目为例8.金融社会工作者队伍培养的路径研究9.金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妇女金融能力提升研究10.金融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服务项目设计与实践十六、乡村振兴与社会工作1.浅析社会工作专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以XX村\社区为例2.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3.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5.浅析新时代背景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模式研究——以XX乡镇为例6.浅析新时代背景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服务模式研究——以XX乡镇为例7.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融合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8.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干部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专业化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9.社会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0.浅析社会工作机构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以XX村\社区为例十七、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2.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4.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5.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为例6.城乡居民自治的方法与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7.社会工作参与应急管理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8.志愿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9.志愿服务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10.“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十八、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1.老年人精神健康政策实践研究2.残疾人社会康复政策实践研究3.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实践研究4.推动性别平等的政策研究5.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6.失依儿童保护政策实践研究7.退伍军人社会适应政策服务研究8.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政策研究9.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实践研究——以XX社区为例10.社区照顾政策实践研究——以XX村/社区为例十九、社会工作督导1.我国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的本土化研究——以XX机构为例2.浅析社会工作督导在社会服务机构发展中的功能——以XX机构为例3.我国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XX机构为例4.浅析个别督导与团体督导的优劣势——以XX机构为例5.浅析团体督导与同事督导的优劣势——以XX机构为例6.社会工作督导的作用和模式研究——以XX机构为例7.浅析志愿者督导的内容和功能——以XX机构\社区为例8.浅析志愿者督导的重要性——以XX机构\社区为例9.我国志愿者督导的实践研究——以XX机构\社区为例10.我国志愿者督导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XX机构\社区为例二十、社会工作机构服务与管理1.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的实践与反思2.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的运作机制、困境与发展研究——以XX机构为例3.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以XX机构为例4.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筹资能力建设研究——以XX机构为例5.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工激励机制研究——以XX机构为例6.成效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机制研究——以XX机构为例7.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以XX机构为例8.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以XX机构为例9.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能力建设的研究——以XX机构为例10.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政府合作模式的研究——以XX机构为例。
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进步
社会学角度下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进步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及其行为、组织和发展的学科。
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社会关系组成的,这些社会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和速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角度谈谈社会关系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社会关系的种类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和互动,其中最重要的关系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以互惠互利为前提,通过交换资源和信息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二,竞争和合作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在争夺或分配资源方面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
竞争和合作既可以是敌对的,也可以是友好的。
第三,从属和统治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某个社会群体或社会个体处于控制和支配关系中,被迫接受其他群体或个体的意志。
第四,和谐共处和包容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互相理解、认同和尊重,试图实现共兴发展和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素质。
社会进步的方向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在文明与道德、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进步并不是一种线性、单一的进化过程。
不同的国家、文化、时代和社会群体之间会出现巨大差异,而这些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互惠互利和扩张进攻、合作与利益分配以及公共资源的维护与分配等是影响社会进步方向的重要因素。
其中,一些必需的社会关系变化可能会促进、支持和有效地实现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与社会关系社会进步与社会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中,人们会通过正向反馈来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彼此合作的意愿,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提升。
在竞争和合作的社会关系中,合作和团队精神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信息交流的流动,使社会进步更为合理化。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提纲1、Payne的三分模型:(简答)他将社会理论分为三类:反思性—治疗性理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
反思性—治疗性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增进和案主成长和自我实现,努力实现个人、团体和社会可能拥有的最大福利。
案主与他人持续不断的互动改变着他们自己的观念也影响着他人,正是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赋予了社会工作的治疗性作用。
社会工作的治疗作用使得人们获得能力以控制自己的感觉和生活方式,能够克服或摆脱痛苦和不利的情况。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争辩说,社会工作应致力于寻求社会合作和社会互助,从而让最受压迫和最弱势的人们获得控制自己的生活的能力,社会工作要增强人们参与和合作过程的能力,这一过程会创造出所有人们都可以拥有并参与和其中的体制。
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施舍或工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提供福利服务的一个组成,他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而提高整体福利服务水平。
努力进行社会变革使之更为平等,或通过个人提高和社会实现个人或者社会标准目标是社会工作的宗旨,因此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层面的改变成为聚焦。
2、不同理论范式对“什么是有效地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论述)实证传统在实践部分,社工的早期有科学诊断之说。
这一实践观遵循问题—评估—介入—评鉴的路径,案主被视为一个问题的集合体,社工要以现行的因果关系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人本传统在宏观层次,人本主义致力于从人的尊严和价值出发建构制度和政策,从而实现Goroff归纳的基于人本主义的社会的以下特征:每个人都被视为具有内在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剥削性的、合作性的和平等的;人类经由劳动而创造的资源应该按照符合他们的需要的原则予以分配;每个人都有权去发展自己的潜能。
这样的特征无疑符合社会工作的宗旨。
激进传统倡导结构分析。
P24,上课时不知道为什么这没听,没有划出重点。
社会建构传统老师也没有具体说实践部分是什么。
社工常用理论大全
社工常用理论大全目录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二、社会学习理论 (2)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2)四、镜中我理论 (2)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2)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2)七、九型人格理论 (3)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3)九、社会支持网络 (4)十、优势视角理论 (4)十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7)十二、生态系统理论 (8)十三、社会化理论 (8)十四、活动理论 (8)十五、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9)十六、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9)十七、社会系统理论 (11)十八、场地论 (11)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社区发展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基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NRP项目的分析
育质量退化等等 。在这种状况下 , 民对城市社区的认同感 公
下降 , 大量人 口迁往郊 区, 出现城市化进程 中的逆 城市 化现 象 。在这一 时期 , 明尼阿波利斯市 的人 口下降了 1%。在城 4
功运作 2 0年的个案进行专 门研究ຫໍສະໝຸດ 够为我们提供有益 的借 鉴。
一
、
公 民需 求 与机 构 回应 : P的 缘 起 与创 建 NR
在2 O世纪 8 0年代 中期 , 美国的城市化进 程中出现 了一
系列社会问题 , 包括住房价格大幅下跌 、 犯罪率不断上升 、 教
展 经 由社区发展的论断。目 8由此 可见 , () p 2 将社区发展置于社
模地方 努力 的样 板” [p ,】)分别 于 2 0 3t ( 00年在 10个国家 的 1 7 0个 申报项 目中脱 颖而 出, 5 荣获联合 国人居署 的“ 全球 百 佳示范奖” 于 19 。 9 5年在美国城市峰会上成 为荣 获“ 国家卓 越奖” 2 个项 目之一。因此 , 的 5 对这一获得高度荣誉并且成
・
40・
他们的代理机构逐步控制 了市议会 , 将社 区公 民排除在发展
并分析 资料 , 对所处 的社区具有全面深入 的了解 , 么他 们 那 能够对社区的复兴与发展作 出重要 的贡献 . 同时 当异质多元 的公 民群体在适 当的治理结构中共同努力能够激发创造性 、 积极性 , 动员新的资源 . 提升社区公民的 自我治理能力。 二 第 是重新设计公共服务平 台。N P认为在特定社 区内工作 和 R 居住的人们 才是该社 区的优先发展项 目、 机会和需要 的最佳 裁定者 , 因此为所有公民提供一个安全 的而且能够有 效传达 的利益表达平台就成了 N P的应有工作 内容。构建这样一 R 个安全有效的利 益表达平 台不仅有利于公 民的利益表达 , 而 且为公共 官员和政府成员 与他们 所服务的对象进行互 动提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社
会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有:
一、以更加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待社会发展。
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强调了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从历史的大格局上来看待社会发展,而不是从局部视角来看待发展的形势。
二、重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不断演化的一个过程,他认为,社会发展依赖于其主要经济构成,只有当这种经济构成发生变化时,社会才能发展。
三、以人民为本,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
马克思强调,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基于人民的社会,只有通过发挥人民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合理分配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
四、注重社会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的一个整体过程。
因此,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还要重视社会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新视角一、政策导向:从服务对象向社会系统转变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工作需要转变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和社会系统。
传统上,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体客户和家庭,其服务内容主要是解决个人和家庭方面的社会问题。
但是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问题,需要从社会系统层面出发进行干预和解决。
社会工作需要转变视角,更加注重对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和干预,提出政策建议和社会改革方案,推动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革,为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更加有效的路径和策略。
二、跨学科合作:融合多学科知识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解决和干预。
社会工作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融合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医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以更加全面和多维度的视角来解决社会问题。
跨学科合作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问题分析和干预方案,还可以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路径。
三、科技驱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社会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科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社会工作的新工具和手段。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社会问题的诊断、预测和干预。
通过科技手段,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地获取社会信息,分析社会问题,干预社会事件,提升社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还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便利的工作环境。
四、国际视野: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跨国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进行应对。
社会工作需要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验分享和合作,融合国际视野来解决国内的社会问题。
在国际交流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实践,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问题特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社会学视角下的年轻人就业困难问题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年轻人就业困难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中的重要话题之一。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就业问题更是一道难题。
社会学视角下来看,年轻人就业困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问题?本文将从这些角度出发,对年轻人就业困难问题进行探讨。
一、社会变迁带来的就业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从生产线上直接招人的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工厂所替代。
现代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而对技能的要求逐渐提高。
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大挑战。
许多没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往往仅仅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这种就业的状况既无法满足年轻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工作越来越难以维持日常生活。
另外,近年来,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其他新兴行业,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领域。
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在这个领域工作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也蕴含巨大的风险。
然而,实际上,互联网行业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下于其他行业。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因为技术门槛的提高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进入互联网行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高学历、高要求成为就业壁垒许多年轻人为了逃避低收入工作的现实,选择了攻读高学历。
但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年轻人的学历“高不就业,低不就业”。
过高的就业要求,使许多年轻人遭遇了就业的难题。
年轻人们发现,自己虽然拥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实际工作能力并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许多企业也倾向于雇用有着一些特殊技能的人员,比如电脑编程等等。
对于一些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来说,这种就业门槛较高的工作很难得到。
即使有一些高收入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也通常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难符合这些条件。
三、城乡差别影响就业中国的城乡差别是一个很大的实际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差距,导致了农村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增加。
发展观视角下的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
从 非均 衡 到 可持 续 、 到 科 学发 展 观 、 总 体 小康 社 会 、 全 面 小 康 社 会 、 到 和 谐 社 会 的 演 变 过 程 。我 们 应 在 科 再 从 到 再 学发 展 观 的 引 导 下 , 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 构
[ 键 词 ]发 展 观 ; 康 社 会 ; 关 小 和谐 社 会 ; 变 演 [ 图 分 类 号 ]D 6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0 中 61 文 文 0 8—6 8 2 0 0 2 5( 0 6) 8—0 0 0 7—0 4
出版 社 ,9 6:4 l8 5 .
O n t e Rea ins i t e So ils a m o i u h l to h p Bewe n ca itH r no s S cey a d he Ru e b w o it n t l y La
Jn Xu l g, e Xio i g i ei Xi a yn n
维普资讯
第1 8卷 第 8期 ( 0 6年 8月) 20
山西 高等 学校 社会 科 学 学报
S I L S E ESJ RNAL OF C L GE HANXI OC A CI NC OU OL E S OF S
Vo _ 8 No 8 l l .
发 展观 是一 个 国家在 发展 进程 中对 发展 以及 怎
一
样 发展 的总 体而 系统 的看 法 。经 验 表 明 , 个 国家 一
坚 持什 么样 的发 展 观 , 这 个 国家 的发 展 会 产 生 重 对
、
我 国发展观从 小康社会 到 和 谐 社 会 的演 变 历 程
大 影响 , 同的 发展 观往 往会导 致 不 同的发展 结果 。 不 从 总体 小康社 会 , 到全 面 小 康 社 会 , 到 和谐 社 会 , 再
和谐社会视角下人的和谐发展
以“ ” 义” 礼” 智” 信 ” 为君子 的 才实现社会整体和谐有 序发展。 子的 仁 “ “ “ “ 作 孔
段精 辟 的论 述 :社 会是人 同 自然界 “
是 基本 人格要求。 同时孔子认为要调节好 这些思想充分表达了其追求人与人 、 人 完成 了的本质的统一 , 自然界的真正 人际关系 ,必须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 、 与社会和谐统一 , 社会整体有序发 展的 复活 , 是人 的实 现了的 自然主义和 自然
.
同点 都 是 人 , 他 们 关 注 人 的发 展 的 出 系 的和谐将使 每个人 的 自由发展成 为 的良性循环 , 而克服人与 自然之间的 但 从 发点 和落 脚 点 却 不 同 。 子 要 求 提 高人 孔
一
切人 自由发展的条件 , 而使 每一个 对抗 , 从 最终达到人与 自然 的和谐统一 。
关键 的“ 本位” 地位 。 L 孑 子主张以开放宽 物质 生产为 主的经济 基础 上并 与上层 谐发展创造 良好 的 自然环境 , 在全 面构 容的胸怀待人处世 , 以和立和达的精神 建筑 以及文化 、 法律 、 艺术 等非决 定因 建和谐社会过程 中积极促进人 的全面 、 来协调己与人 、 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 为 素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 , 只要这些 和谐 发展 。 了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 整体和谐 有序发展 ,须 用 因素协调发展, 那么就会达到和谐社会。
四 、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全 面 贯 在 面、 和谐 发展 人 的和谐发 展是 人的发 展的理想
自身的道德修养 , 以君子 的道德人 格作 人 更 充 分 地 获 得 全 面 的 发 展 ;另 一 方
和人 与 人 的和 谐 相 处 。 马 克 思在 批 判 会 和 谐 发 展 的 动 力 。 而
7生态视角8社会视角
7
个 体 主 体 性
个体是在环境中 与各种生态系统 持续互动的主体
19
8
19
9
评估和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19
10
评 估 和 分 析 问 题 的
噪音
A
情绪
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
个人行为
方 法
19
11
问题界定
个人与其所在空间 的生态系统不协调
提升个人管理压力的 能力,影响与改善环 干预方法 境条件以满足个人发 展所需
20世纪初 Richmond“人在情境中” Addams 睦邻组织运动
W.E.Gordon和H.M.Bartlett 同时注重个人与环境的干预策略
19
4
19
5
个体的生存环 境是一个完整 的生态系统
个 体 所 处 位 置
19
6
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19
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各个 环境系统之中,并且系统与个 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 展。个人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 的不协调使现有状况存在
都强调满足案主需求
Q2:增权包括增加权力和权益两个
社工 方面,当不断增加案主的权益的 角色 同时,会不会导致案主因为获得 权益而更加迎合主流社会的价值, 而导致disempowerment的出现呢?
都强调多元干预 都强调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19
13
19
14
第一节 理论脉络
• 社会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扩 张 • 殖民地国家只有摆脱宗主国的控制才能实 现真正的发展 • 舒马赫哲学:“小即是美” • 生态发展和本土发展 • 社区发展 • 社会福利发展
19 15
第二节 概念框架
发展性社会工作
发展性社会工作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理解个人的成长,尝试将个人的成长与环境的改变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能将微观社会工作服务与宏观社会工作连接成议题的整体视角。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观点:1.以发展为导向不同于传统社会工作,特别是早期的问题视角社会工作,强调修补个人因自身或社会原因所造成的负面后果,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个人与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社会环境的发展交互作用。
发展性社会工作倡导能带来持续改善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通过社会投资、能力发展来实现贫弱人群的持续改变。
发展性社会工作特别强调社会融合和正常化,而不是将其从原生环境中剥离。
因为在被剥离的环境中即使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一旦重新回到其原生环境,就存在前功尽弃的风险。
因此,发展性社会工作倡导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实现服务对象的正常化。
2.以社区为场境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在社区环境中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群。
对发展性社会工作来说,社区既是工作的场境,也是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社区,可以通过社会投资发动人们在参与社区发展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从社区发展的角度,发展性社会工作选取了三个发展路径,即在地性发展、社会策划和社会行动。
在地性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服务策略,注重邻里互助,实现社区建设;社会策划关注社会服务在社区层面的协调和实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服务策略;社会行动则强调组织社区居民一起倡导社区环境的改善,是一种倡导性的服务策略。
3.投资策略发展性社会工作与传统社会工作的一个明确区别就在于其直接运用投资策略改变经济困难人群的生活状况。
不同于简单的市场投资,它强调通过投资帮助经济困难人群获得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状况之外,更强调人们在参与投资过程中能力的增长。
投资的具体形式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岗位开发、小微信贷和资产账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制度基础
– 有控制的多元主义
8
8
8 5
• 社会发展
–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 – 多学科聚集 – 社会发展是过程 – 进步主义 – 干预主义 – 由不同策略推动 – 关注整体人群 – 促进社会福利
8 6
• 意识形态
– 个人主义 – 民粹主义 – 集体主义
• 社会投资
8
7
第三节 实践框架
• 社会发展策略
– 个人层面(个人功能、企业文化、利用市场) – 社区层面(社区发展、社区行动、性别赋权) – 政府层面(统一计划、以往分配平等、满足基 本需要、可持续发展)
引子:生活案例
• 年轻父母求助:孩子挑食,每次为进食发 愁。 • 社工怎么办? • 一句话能帮到他们吗?
8
1
理论思考:社会工作的内在逻辑
• 饥不择食
– 饥,----------不择食--------食 – 不饥,-------择食-----------食
(快乐童年,废寝忘食)
• • • • • •
8
———————————————— 感觉-----------选择---------行为 ———————————————— 意识-----------机会---------目标 ———————————————— 唤醒意识-----制造机会----满足需求—〉实现正义
2
8
3
第一节 理论脉络
• 社会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 经济总量扩张
• 殖民地国家只有摆脱宗主国的控制才能实 现真正的发展 • 舒马赫哲学:“小即是美” • 生态发展和本土发展 • 社会福利:
– 社会问题被控制 – 需要得到满足 – 上升机会提供
• 社会福利提升方式
– 社会慈善 – 社会工作 – 社会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