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六章

合集下载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6章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6章

分类法typology建立和分析方法
分类法:研究者们常常希望概括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
交叉关系,并因此创建一组类别或类型。分类法是指根 据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属性来对观察进行分类,典型地体 现在定性研究中。比如,将新闻分为自由主义-城市、 自由主义-农村、保守主义-城市、保守主义-农村。
分类分析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把它当作自变量来分析,
指标的建构-医生的科学取向
1970年考察医生的科学取向
三个项目:最佳教学角色;终极医学兴趣;阅读偏好
三个问题进行分组的结果并不重叠,可以用相差多少 个百分点来概括每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强度。三个指 标对复合的指数不一定有同样的贡献
量表的建构

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e鲍嘎德社会距离量表:一个人与某一 群人之间的关系强度 Thurstone scale瑟斯东量表:让变量的指标之间具有明确强度结构 的技术 Likert scale李克特量表:测量技巧是运用标准的回答类型 Sematic differentia语意差异:是要求受访者再两个极端之间进行 积分的一种问题格式 Guttman scale哥特曼量表:用以发现和运用变量的指标之间的经 验性强度结构,最受欢迎。逻辑基础是:受访者只要支持某个较 强的变量指标,就一定会支持较弱的指标。



概念化实践

8.城市融入。名义定义:农民工从乡土社会到现代化城市,完成时间 和地域等多维度的融入。操作定义指标:a.农民工的城镇户口管理制 度;b.农民工的收入情况和就业情况;c.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9.法盲。名义定义:是缺乏法律知识或没有法律意识的成年人。操作 定义指标:a.受专业法律知识教育的时间;b.从媒体和书籍中接受法 律知识的时间;c.对自己作为社会关系参加人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的 基本了解;d.重视和信任法律的程度;d.运用法律解决日常纠纷的能 力 10.政治热情。名义定义: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的热情。 操作定义指标:a.对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的兴趣,如竞选捐款、政治 信息、政治知识和技能等等;b.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的信心; c.对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的了解和参与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09版)第六章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09版)第六章

大学质量指数
Q= 大学的整体质量 R=系所每位教师分担的学生人数 R=系所每位教师分担的学生人数 F=系所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 F=系所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 B= 每位学生拥有图书馆藏书的数量 D= 入学新生为了取得学位的比例 A=继续追求高等学位的学生比例 A=继续追求高等学位的学生比例 P=系所教师出版的书籍学术论文数量 P=系所教师出版的书籍学术论文数量 未加权公式:(-1 (-1 未加权公式:(-1) R+ (1) F + (1) B + (-1) D + (1) A + (1) P =Q 加权公式:(-2) R+ (2) F + (1) B + (-3) D + (1) A + 加权公式:(- :(-2 (-3 (3) P =Q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表 例2:中国校友会网 中国校友会网 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科研基地
三级指标 科学创新基地 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 国家级奖励成果 学科水平 杰出教师 杰出校友 国家声誉
权重 15.56% 13.33% 20.00% 11.11% 13.33% 20.00% 2.22% 4.45%
(1)上述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逐渐 上升.高层次尺度变量可能获得更多,更 精 确信息,但工作量更大.因此,选择尺度要 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 (2)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 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 (3)一个变量可能适用各种尺度来测量, 选择何种尺度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返回
三,测量尺度(测量层次): 测量尺度(测量层次):
1,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 定类测量(

社会研究方法 第6章

社会研究方法 第6章

整群抽样
不同子群
子群抽取
整群抽样
优点:简便易行,节省费用 扩大抽样应用范围
缺点: 样本分布不广, 代表性相对较差
适用对象: 总体的不同子群之间差别不大, 而每个子群内部差异较大
五、多段抽样
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层级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 几个阶段进行: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群, 然后再从这几个大群内随机抽取几个小群,这 样一级级抽下去直到抽到最基本的元素为止。
第六章 抽样
第一节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第三节 概率抽样方法 第四节 户内抽样与PPS抽样 第五节 非概率抽样方法 第六节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第一节 抽样意义与作用
一、抽样的概念
(1)总体(population):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 集合,用“ N ”表示。
(2)元素(element):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
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c:以那些已有明显层次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2)分层的比例 a:按比例分层抽样 b:不按比例分层抽样
按比例分层抽样
分层
学生
1200
女生1000 (5/6)
男生200 (1/6)
抽 样(120人)
100人 5/6
样 本 20人 1/6 120
按各种类型或层次中单位数目同总体单位数目间 的比例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可以确保得到一个 与总体结构完全一样的样本。
样本规模的计算
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规模的计算 置信水平对应的临界值

推论总体均值

n
t2
e2
பைடு நூலகம்
2
总体的标准差 允许的抽样误差
推论总体成数:
t 2 p(1 p)

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六章 失范、越轨和集体行为

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六章 失范、越轨和集体行为

老人摔倒后死亡 过路司机被判赔偿六万
老人摔倒后死亡 过路司机被判赔偿六万
“我俩月内瘦了20斤,天天受煎熬。”昨天,40岁的毛 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法院都这样推理断案,那司机以后就没 好日子过了。在毛先生看来,这是一起荒唐的官司:他开出
租车路过时,一老人摔倒后心脏病发作死亡,因无法认定是
否侵权(即是否撞到老人),二七区法院称“出租车从老人
(二)正面功能
(1)越轨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 (2)越轨能够增强群体团结。 (3)越轨能带来某些规范与制度的变化。
(4)越轨有时候可以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
(5)越轨给社会提供一个缓冲的余地。
门口告示
货架告示
货架情况
库存情况
第三节 集体行为
一、集体行为的概念
集体行为,系指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
谁举证。老太太说是彭宇撞倒了她,那她就得拿出充分的证
据来证明,而不用彭宇找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撞。"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法院用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方法做 出了认定和判决。
"意料之外,"高式东律师说了一句话后,便开始收拾自 己的东西。彭宇还是一言不发,眼眶却已开始泛红。过了好 一会儿,他低声说:"我要找说理的地方。" 昨天下午,一直为此案出庭作证、也是此案唯一证人的 陈老先生依然出现在旁听席上。"我之所以一直坚持作证到现
江苏一老人摔倒街头路人漠然无人帮扶老人摔倒路上20分钟数十人围观无人敢扶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在众人围观下猝死2007年9月6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
江苏一老人摔倒街头 路人漠然无人帮扶
老人摔倒路上20分钟 数十人围观无人敢扶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章节题库(抽样)【圣才出品】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章节题库(抽样)【圣才出品】

第六章抽样一、单项选择题群内的差异程度高而群间的差异程度低,最适合用下列哪种抽样方法?()。

[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研]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答案】D【解析】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于分层抽样的方法;反之,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则特别适合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所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偶遇抽样C.整群抽样D.定额抽样E.分层抽样【答案】BD【解析】非概率抽样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在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这两大类中,还可细分出若干不同的形式,如图6-1所示。

图6-1三、概念题1.抽样间距答:抽样间距又称抽样距离,是由总体大小和样本大小决定的,是用总体的规模除以样本的规模。

假设总体规模为N,样本规模为n,那么抽样间距K就由下列公式求得:K(抽样间距)=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2.概论抽样与非概论抽样[华中农大2011年研;西南大学2011年研]答:概论抽样与非概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1)概率抽样是指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

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概率抽样的基本类型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2)非概率抽样是指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非概率抽样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3.目标量答:目标量即参数值,又称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在统计中最常见的总体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六章 抽样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六章 抽样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六章抽样在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由社会中的某些个人组成的,这些个人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比如,当我们对某省大学生的择业倾向进行研究和探讨时,该省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集合就是我们研究的总体,而每一个在校大学生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

又比如,我们打算研究某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质量,那么,该市所有的居民家庭就构成我们研究的总体,而其中的每一户家庭都是这个总体中的一个元素。

样本(sample)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或者说,一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比如,从某省总数为12.8万人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1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1 0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当然,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

在社会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在样本中完成的。

明白了总体和样本的概念,再来理解抽样的概念就十分容易了。

比如,从3 000名工人所构成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200名工人的过程;或者从1 000户家庭构成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个由100户家庭构成的样本的过程,都叫做抽样。

比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单个的大学生既是构成某省12.8万名大学生这一总体的元素,又是我们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取出1000名大学生的样本时所用的抽样单位;但是,当我们从这一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我们的样本时,抽样单位(班级)与构成总体的元素(学生)就不是一样的了。

比如,从一所中学的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那么,这所中学全体学生的名单就是这次抽样的抽样框;如果是从这所中学的所有班级中抽取部分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的样本,那么,此时的抽样框就不再是全校学生的名单,而是全校所有班级的名单了。

因为此时的抽样单位已不再是单个的学生,而是单个的班级了。

在统计中最常见的总体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比如,某市待业青年的平均年龄、某厂工人的平均收入等等,它们分别是关于某市待业青年这一总体在年龄这一变量上的综合描述,以及某厂工人这一总体在收入这一变量上的综合描述。

(NEW)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导 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抽样设计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抽样实务及问题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题目设计方法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问卷设计与评估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标准化访问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数据处理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 调查中的其他议题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导 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调查研究概述1调查研究方法的界定从所涉及的内容看,本书介绍的调查方法是一种量化的社会研究方法。

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向被访者询问问题来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社会研究方法;其中,询问既可以是由被访者自己填答问卷,也可以通过当面访问或电话访问进行。

对于调查方法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1)询问作为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一个科学测量过程。

(2)选取有代表性的被访者,是调查研究成功的关键。

(3)资料的统计分析是完成调查研究的必要环节。

2.调查研究发展简史按时间顺序,调查研究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

近代调查研究主要包括行政统计和社会问题调查,而现代调查研究则主要包括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虽然存在着多种调查形式,但从内在发展脉络看,无论是在近代还是现代,始终贯穿着实地观测和统计量化两条线索,因此,了解调查研究的发展过程,要始终把握住这两条线索。

(1)近代调查研究①发展过程a.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肇始于近代的行政统计调查。

17世纪下半叶,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逐渐意识到,人口、土地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字,有助于了解基本国情和社会整体状况,于是出现了德国“国势学”和英国“政治算数”等不同学派的统计学。

在随后的发展中,政治算数学派的统计学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第六章 变量测量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第六章 变量测量
第6章 变量测量
6.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6.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6.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测量并不陌生。比如,人 们总是在用人体自身的各种器官去对外部世界进行 测量:眼睛在测量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空间距 离,耳朵在测量各种声音的高低、方向、含义,鼻子 在测量各种气体的味道,皮肤在测量周围的温度等。 由于人体器官的测量能力十分有限,而且测量的结果 往往也不够精确,因而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明了许多 专门的测量仪器,规定了各种测量的特定程序,创造 了许多规范的测量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水平和 效果。
定序测量不仅能够像定类测量一样,将不同的事物 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还能反映出事物或现象在高 低、大小、先后、强弱等等级序列上的差异。它的 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或者<),比定类测量的数学 特征高一个层次。定序测量所得到的信息比定类测 量更多。同时,定序测量除了具备定类测量的对称性 (即区分同类与不同类)以外,还具备不对称性。这种 不对称性指的是甲对乙具有某种关系时,并不等于乙 对甲也具有这种关系。比如,大于的关系(或小于的 关系)就是不对称的,甲>乙时,就不会有乙>甲。但此 时传递性依然成立:如果甲>乙,乙>丙,那么,一定有 甲>丙。
其次,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 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然而,与 此同时,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所进行测量的活动本身, 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现象。二者相互联系,也相 互影响,就像自然科学中的“测不准原理”那样,给 实际的测量工作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最后,在自然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相对单一和 稳定,因而测量的可重复性强,量化程度比较高。特 别是这种测量常常可以建立起某种公认的、通用的 单位标准。比如,长度用厘米、分米、米为单位来量 度,时间用小时、分、秒为单位来量度,重量用克、 千克作单位来量度等。但是,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 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 重复性也比较差。对许多的社会现象,比如人的智力、 社会群体的凝聚力、社会职业的声望等,社会科学家 还没能(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某种公认的、适 合于多种不同情况的测量单位和测量标准,以及与之 相应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第6章观察法

第6章观察法

第6章观察法第六章观察法关于社会现象收集原始资料的方法,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问”;另一类是“看”。

前面,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我们已经知道如何通过“问”来收集资料。

但通过“问”来收集资料,无论如何没有通过“看”得到的资料那么直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看”是调查者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接触和体验来收集资料,最为直接。

所以这一章我们来学习观察法。

6.1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一、社会调查中的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研究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最平常的手段。

观察,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日常生活的观察;二是科学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醒着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在观察:出门看天,低头看地,游玩时东张西望,与人打交道时察言观色。

只要我们眼睛所到之处,就是观察。

但在社会调查中所讲的观察,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本能的这些观察不是一回事。

那么在社会调查中,观察法有哪些特点呢?首先,科学始于观察。

社会调查中所讲的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那种观察有很大不同。

观察法是指运用感觉器官有目的、有组织的收集信息,所以必定会留下记录在案的结果,和累积的可供科学研究的系统资料。

因为使用观察法的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科学认识活动,所以其观察结果受观察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影响颇大。

在社会调查的观察中,观察对象是人而不是物。

因而,观察者的存在、观察过程的进展,都将影响被观察者的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观察结果。

这种情况在诸如物理、化学等实验观察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如何克服因观察者存在而带来的偏差,是观察法要克服的重要难题。

因为观察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所以社会调查中的观察是指现场调查或实地调查,它特别强调要让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

二、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观察法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是:(1)能比问卷法、访谈法得到更直接的原始资料。

社会调查 第六章 理论分析

社会调查 第六章 理论分析

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即得出理论分析的结果
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
步骤
– 资料审读和总体性思考; – 个体资料和典型事物的理论分析; – 分类资料和具体假设的理论分析; – 全部资料和研究假设的理论分析; – 结论及其意义的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调查资料的逻辑分析
一、调查资料的比较与分类 二、调查资料的归纳与演绎 三、调查资料的分析与综合 四、调查资料的逻辑论证
第六章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
调查资料理论分析概述 调查资料的逻辑分析 调查资料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调查资料理论分析概述
一、调查资料理论分析的含义和特点 二、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
返回
一、调查资料理论分析的含义和特点
• 前面讲了调查资料的整理,以及统计分 析。 •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是指在统计分析 的基础上,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 维形式,对调查资料的内在联系,进行 系统的分析,从而获得对调查对象的本 质认识,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
系统与要素的解释
四、调查资料的有序和无序解释
相关概念
有序与无序 解释
整体理解
二者联系
第三节
因果性解释 结构与功能解释 系统与要素解释
有序与无序解释
相关概念
• 有序和无序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社会和 思维领域中的一对矛盾。
– 有序,是指事物内部联系有规则的状态,即 有秩序状态。 – 无序,是指事物内部联系无规则的状态,即 混乱状态。
四、调查资料的逻辑论证 • 逻辑论证是指引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另一 判断的真实性的理论分析过程。
– 通常把论证某种调查资料真实性的过程称为证明, 而把论证某种调查资料的虚假性的过程称为反驳。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第六章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抽样 第⼀节抽样与抽样调查 ⼀、含义: 1.抽样是⼀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法,即总体中选取⼀部分代表的过程。

2.抽样调查,即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择⼀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所得的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特征;始于1891年的⼈⼝调查,关键在于<1>如何判断⼀个样本误差的⼤⼩;<2>怎样才抽到⼀个所要求的精度的样本。

3.选取样本的⽅法包括:<1>依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地有意识地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进⾏选择,即⾮概率抽样;<2>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法,即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优点: <1>调查费⽤较低;<2>速度快;<3>应⽤范围⼴;<4>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抽样调查因调查对象的数⽬远较普查少,因此可以设置较多和较复杂的调查项⽬,并能集中时间和精⼒作详细的分析。

<5>准确性⾼。

2.抽样调查的优点成⽴的依据是:<1>部分含于整体之中;<2>部分与整体有同样的特征;<3>部分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个有关群体的⽣活、群体态度的更为清晰的脉络。

第⼆节抽样的术语与程序 ⼀、抽样的术语 1.个体与抽样单位:<1>个体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称为调查对象;<2>信息单位是⼀次抽样当中抽取的单位。

<3>个体与抽样单位在有些研究中是相同的,在进⾏实际抽样时,抽样单位往往是多层次的。

2.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1>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体。

<2>调查总体是研究者实际抽取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

<3>样本只能推论调查总体⽽不是研究总体——判断P168 3.抽样框——概率抽样需要,⼜称为抽样范畴,是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社会研究方法观察法

社会研究方法观察法








假 设 的 进 入 现 场
初 步 观 察
成 暂 时 性 结 论
问分 题析 进与 一归 步纳 观
结 论 产 生 理 论

图6.3 实地研究的一般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一、观察者的现场角色• 完全参与者 • 名义参与者 • 交往非参与者 • 完全非参与者
对于观察者的角色,完全参与和完全非参与似乎分 别代表两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它们都旨在实现本来 意义上的观察,即使被观察者免受观察活动的影响而处于 自然状态。在社会调查中,观察对象是活体。活体观察要 获得本真,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就是如同自然研究中物 理观察那样,观察者以完全局外人的身份,站在旁边进行 观察。这种观察是本来意义上的科学观察,即“外部观察” 或“局外观察”。另一种就是观察者通过和观察对象打成一 片,使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而获得对它们真 实情况的了解,即“内部观察”或“局内观察”。
一、科学观察
讨论:
科学的观察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有哪些不同之处?
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科学观察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基本的 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典型性原则
在此基础上, 还应注意观察条件 和观察的随机性
科学观察和日常生活观察的区别:
有预定计划有目的
自发性、无目的
有选择对象有重点
偶然性、无重点
四、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葛拉瑟(Glaser) 和斯特劳斯(Strauss)1967年创造的一个名词,为得是强调 实地研究建构理论时的“扎根性”,即在原始资料基础上 发展理论。依托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被称为扎根理论, 其建构程序是:① 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 手;② 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③ 由经验概括上 升到理论。

(NEW)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导 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抽样设计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抽样实务及问题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题目设计方法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问卷设计与评估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标准化访问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数据处理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 调查中的其他议题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导 论1.1 复习笔记一、调查研究概述1调查研究方法的界定(1)调查研究方法的含义调查研究方法是一种量化的社会研究方法,是通过向被访者询问问题来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和统计分析的社会研究方法;其中,询问既可以是由被访者自己填答问卷,也可以是通过当面访问或电话访问进行。

(2)调查研究方法定义的理解关于调查方法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①询问作为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一个科学测量过程a.在调查研究中,询问是一个科学测量过程,对于询问的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理论上的检验。

b.经过对每个步骤的检验,确定得到的询问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进行询问时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c.要想实现对询问过程的理论检验,必须先确立标准化询问规范。

②选取有代表性的被访者,是调查研究成功的关键a.在调查研究中,如果不是无一遗漏地询问每一位被访者,而是从目标总体中抽出一部分来询问,就存在一个合理挑选样本的过程。

如果抽出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那么这个抽样过程就是合理的;如果不能代表总体,则是不合理的。

b.由于样本状态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总体状态,因此,只要进行抽样就有抽样误差存在。

所以,在抽样调查中,如何通过抽样设计来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是调查研究成功的关键。

c.在实践中,可以按照不同原则设计抽样方法,但唯有按随机原则设计的概率抽样方法,才能根据统计理论比较精确地估算出抽样误差,实现由样本推论总体。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第六章 观察法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第六章 观察法

第六章观察法6.1 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科学观察·观察法的分类·社会调查中的观察6.2 参与观察与实地研究观察者的现场角色·对实地研究的评价·实地研究的适用·扎根理论·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6.3 实地研究的实施选择研究背景·进入现场·建立信任关系·做好实地观察和田野笔记·退出研究现场6.4 神秘顾客暗访调查隐蔽观察·神秘顾客法及其适用·神秘顾客暗访的实施·沃尔玛的神秘顾客调查6.5 自然观察实例用科学呵护自然·用影像保护野性中国一、填空题1.(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手资料。

2.“看”的自然延伸,即(感官观察)。

3.“看”的第二次延伸,即(仪器观察)。

4.在社会调查中,我们重点要在(自然观察)的意义上去理解观察法。

5.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充当(完全参与者)、名义参与者、(交往非参者)与完全参与者这四种角色。

6.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进行观察,观察者在距离被观察者很近的地方观察,但对被观察者及其活动不表露任何兴趣,只听,只看,这种方法是(近距冷淡法)。

7.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进行观察,观察者在距被观察者较远的地方,借助望远镜等仪器进行观察,这种方法是(远距仪器法)。

8.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参与观察之初,研究者要尽快进入角色,即与观察对象“打成一片”,将语言、行为、生活方式都同化于观察对象及其社区,以达到(移情)理解。

9.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在对观察的现象和行动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时,要随时跳出角色,恢复到研究者之客观、中立的立场上来,从局外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发掘其所具有的客观含义,达到(超脱)理解。

10.采用完全非参与者角色,移情理解是一把双刃箭,所以(超脱理解)是实地研究必须把握的另一方面。

11.实地研究是以(参与观察)为轴、其他方法配合的多边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访问问卷法
(一)当面访问法
优点:
1.回答率高 2.资料质量较好(可追问提醒, 指导作答)
3.适用范围广
缺点:
1.主观影响,易产生倾向性引导
2.匿名性较差,不适用于敏感性问题和不符合社会期望的 问题 3.费用高、时间长、 工作量大
(二)电话访问法
优点:省 、快、 效率高 缺点:
1.访问易中断 2.访问时间和内容受限制 3.抽样难以保证随机
去年一年你们家在买菜上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有效性原则
问卷的问题必须围绕研究课题和研究假 设进行设计,凡是对于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 设来说是多余的问题,都必须删去,可有可 无的问题,一律不列入问卷。
二、问卷设计的步骤
(一)初步探索
(1)确定研究题目 (2)提出理论假设 (3)找出理论假设所涉及的变量以及测 量这些变量的指标
二、问卷法的特点:
1.优点:
①省时、省钱、省力。 ②所得到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③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误差。 ④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2.缺点:
①要求回答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②问卷的回收率往往难以保证。
③资料的质量难以保证。
§2 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一、问卷(questionnaire)的主要类型:
回收问卷有效份数 发出问卷份数
有效回收率=
100%
(四)修改定稿并印制
§4 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的形式
从内容上可划分为特征问题、态度 问题、行为问题。 特征问题指那些用来测量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
比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等,是 反应个人的社会特征的资料,也叫静态资料,这是问 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①1000元以下 ③2000-3000元之间 ⑤4000-5000元之间 ②1000-2000元之间 ④3000-4000元之间 ⑥5000元以上
第六章 问卷法
§1 问卷法及其特点
§2 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3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4 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1 问卷法及其特点
一、问卷法的定义: 问卷法则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 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 法。 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 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好的 问题表格,它的用途在于测量人们的行为、 态度和特征。
②“假如允许专业人员自由流动的话,您是否还愿意在原
单位工作?”
③“对婚姻关系中的第三者,有些人认为不道德,有些人
认为无所谓,您同意哪种看法?”
5.所提问题不得超出回答者的能力,包括识别 文字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知识范围和水平等。
“您喜欢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形象吗?” 如果这一 问题用于调查农村的问卷中,就超出了被调查者农民 的知识水平范围了。
(二)指导语
指导对方填答问卷的解释和说明 “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画圈或打钩或在空 白处直接填写”
指导语通常放在封面信的后面
也有些指导语插在复杂的问题后面单独说明
e.g.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最多选 三项)
(三)问题及答案选项(主体)
问题类型 o 开放式问题:无选项,自由作答
e.g.在城市生活您有哪些感受? ———————————————— o 封闭式问题:提供若干答案选项供选择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以上
(六)后续性回答
7 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吗?( 1 是的 2 不是的 请跳过问题8-12,直接从 问题13答起。 )
a 您的政治面貌是(

1.共青团员
2.共产党员
3.民主党派
4.群众
b 是 —— 年加入的?
三、问题设计时的要求
1.问题要简短、准确
“您认为如何才能使大家的文艺生活过得愉快、 有意义?社会与单位应采取一些什么办法和 措施?”
6.问题中不要用抽象概念。
“您的家庭属于哪一类型的家庭?”
①单亲家庭 ②核心家庭 ③主干家庭
④联合家庭 ⑤其他
四、问题的数目和顺序
一份问卷中所包含的问题数目,一 般应限制在被调查者20分钟以内能顺利 完成为宜,最多不超过30分钟,如果问 题太多,问卷太长,都会造成回答者的 厌烦情绪,影响回答的质量与回收率。
行为问题指那些用来测量被调查者过去发生的
和现在正在进行的某些实际行为和有关事件的问 题,也叫动态资料。如“您每天看电视 吗?”“您星期天一般做些什么事?”
态度问题指那些测量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看
法、意愿、态度、情感、认识等主观因素的问题。 “您认为婚姻幸福的基础是什么?”“您是否赞 成民主选举企业的领导人?”“您是否愿意辞去 现有工作去干个体户?”
2.避免双重提问
“您对国内外新闻是否感兴趣?” “您父母退休了吗?”
3.提问避免带有倾向性和诱导性。
“您喜欢教师这一受人尊敬的职业吗?”
4.不要直接提具敏感性或威胁性的问题。 ①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一种正常现象,每个人都
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您认为“凡是没有感情的婚姻都应该 离婚”,这种意见对吗?
⑤学生思想素质下降
⑦教学设施陈旧、落后
⑥教师素质不高
⑧其他(请说明)——
(四)矩阵式
你觉得下列现象在你们学校是否严重?(请在 每一行适当的格中打钩)
很严重 比较严重 迟到 早退 旷课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 ◿
◿ ◿
◿ ◿
◿ ◿
◿ ◿





(五)表格式
您和您父母的文化程度
小学 您自己 您父亲 您母亲
二、问题形式的设计
(一)填空式
您的民族:——族
您有几个孩子?——个
您的文化程度? ——
(二)是否式
你是大学生吗? 您有手机吗? 是 ◿ 有 ◿ 不是 ◿ 没有 ◿
(三)选择式
1.您的婚姻状况是 (
①未婚 ②已婚

④ 丧偶 ⑤其他
③离婚
2.您认为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最多选3项)? ①管理体制僵化 ③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 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要 ④教育质量下降
个别发送法
自填问卷法
问 卷 访问问卷法
集中填答法
邮寄填答法 当面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
问卷
一、自填问卷法
(一) 个别发送法
(二) 集中填答法
——将被调查者集中起来统一作答。
(三)邮寄填答法
优点:
1.节约费用;
2.匿名性好;(尤其适于敏感问题) 3.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缺点:
1.难以抽样;
2.控制性差; 3.回收率难以保证。
1.穷尽性:要包含所有可能的答案
e.g1.您的政治面貌是—— A 共青团员 B 共产党员 C 民主党派 D 群众
2.互斥性:答案之间不能互相重叠和 互相包含
e.g1.您和您爱人是怎样认识结婚的?( ) A 自由恋爱 B 经人介绍 C 父母包办 D 本人同意
3.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您的月收入水平:
e.g.您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
A 新闻 B 体育 C 文艺 D其他
(四)其他资料
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访 者电话、结语 “再次感谢您的热心支持!”“衷心感谢” “访问结束,谢谢您的合作”
§3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一)为被调查者着想(出发点 适合性原则) 1.问卷不宜太长,问题不宜太多 2.避免出现让回答者难以回忆和计算的问题
设置问题顺序的原则:
①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较难回答的问题 放在后面; ②把能够引起回答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易引起 紧张和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③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 面的问题,最后问个人的背景资料;
④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
⑤问题的排列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二、答案的设计要求
零点调查
二、问卷的结构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一)封面信
1.称呼 2.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3.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 4.调查主要目的 5.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及保密措施
亲爱的同志: 您好!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影响每个人的 切身利益,它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搞好改革,XX(单位) 决定开展全国规模的调查,以了解劳动者的劳动和福利状况,为 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使改革能够符合广大群众的意 愿。 因此,我们诚恳地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合作,请将您的真实 情况和想法提供给我们。本问卷不记姓名,问卷中问题的答案无 所谓对错,您的回答我们将按国家统计法予以保密,请您不必有 任何顾虑。 占用了您宝贵的时间,向您致以深切的谢意! XXXXXX(单位) X X年X X月 X X日
(二)设计问卷初稿
1.卡片法
(1)写下每个问题 (2)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排序 (3)调整、补充问题形成问卷
2.框图法 (1)写出问卷应包含的主要部分 (2)设计每一部分的问题及答案选项 (3)检查调整所有问题,构成问卷
(三)试调查 ——通过小样本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 ——问卷回收率、填写错误、填答是否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