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环境下中职物理教材整合与教师培养
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发表时间:2013-05-31T17:11:30.17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海红[导读] 请各专业的行家来校给教师上课,能使老师们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掌握最前沿技术动态。
王海红(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教育中心山东泰安271024)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需要职业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便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环境的现状、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不利因素等,进而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索一、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学环境的现状。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一般是由专业理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理论讲授,然后再由实习教师进行以技能操作为主的实习课教学,这样就出现了理论和实践在时间与空间及教学内容上的脱节问题,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埋头学理论而不考虑实际的应用,实习时只注意实际操作而没有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同样,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理论课教师只考虑理论上的推演而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实习指导教师则是多依据实践经验进行教学而没有更好地思考怎样从理论上去解释、推导、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分家,扼制了专业教师的发展。
二、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适应当前形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的“一体化”教学就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做边教,边学边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一体化”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能实现和完成技能操作的学习目标为目的,本着“训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生产技术现状和企业用工要求,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职教育中“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实施路径。
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引入了“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和特点。
接着详细介绍了“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随后提供了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结果,探讨了“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启示和展望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有效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助力中职教育走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特点、实施路径、实践案例、效果评估、启示、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职教育是连接普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桥梁,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当前中职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
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职教育的教学资源不足,实践基地匮乏,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中职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只有不断适应社会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1.2 探讨“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中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十分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理解知识的来源和逻辑,又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中职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中职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一、现状分析中职物理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教学内容陈旧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很多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很多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
2. 教学手段单一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讲授和课堂练习为主,缺乏足够的实验和实践环节。
这样一来,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3. 师资力量不足中职物理教学中,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学校的物理教师队伍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一些教师的水平和专业素质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4.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中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下降。
二、改革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中职物理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改革应包括内容、方法和师资等多个方面,并注重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
1. 提升教学内容的更新性应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案例和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应广泛汲取国内外物理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讨论教学等形式。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讨论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3. 提高师资力量中职物理教师队伍需要有一定数量和高水平的教师,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物理一、背景随着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校物理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迫切需要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改革,特别是在物理课程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二、目的本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旨在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内容1.课程结构设计: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特点,合理划分课程内容,确保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教学方法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实验探究、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4.评价方式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价。
四、实施步骤1.教师培训:组织全校物理教师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相关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
2.设计课程:教师根据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设计物理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并形成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实施:教师根据设计方案,开展教学工作,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设计。
4.效果评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反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预计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物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方案文档,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特殊应用场合场合一:初中物理课程针对初中物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在方案文档中,应增加以下条款:1.课程内容细化: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课程内容,确保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2.教学方法多样:在教学方法设计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1. 引言1.1 中职教育的特点中职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用性强:中职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就业,适应社会需求。
2. 职业性强:中职教育主要面向职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
3. 高度社会化:中职教育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力求使学生的培训更符合实际工作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4.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职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的实施,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5. 求真务实:中职教育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1.2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则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
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面向社会的一线从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工作的挑战。
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是指将理论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和教师引导等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实施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评模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实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理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光的折射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4)信息技术运用: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的意义1.消除知识断层。
初高中物理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学生顺利过渡,避免知识断层。
2.提高学习效率。
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一体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实践策略1.整合课程内容:教师应梳理初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连贯的教学内容。
2.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帮助每个学生实现物理知识的内化。
5.拓展学术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素养。
三、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的注意事项1.把握教学难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控制教学难度,避免过难或过简。
2.注重学科交叉:在教学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一体化教学能力。
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初高中物理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其物理学科素养。
在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究
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深入分析了其在中职教育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背景,然后解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随后,列举了一些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从实际情况中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总结了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提升,为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实施策略、效果评估、应用案例、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究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策略、效果评估以及应用案例,旨在揭示这种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将对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中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中职教育的发展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了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中职教育主要注重技能培养和实践操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单一的技能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陶先荣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第23期陶先荣(镇康县职业高级中学云南镇康677700)【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改善中职学校物理教学现状的对策:重视中职校物理教学工作、整合改革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参与专业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对策一、中职物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1.中职学生对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物理学知识可以揭示物质运动的实质,认知从宏观到微观的一切现象,它已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和实用学科。
中职学校开设的很多专业和学科或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或是与物理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电工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涉及物理学中的力学、光学、电磁学等非常多的内容。
但在目前很多的中职生看来,在专业课上才能学到专业知识,具有了这些专业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而物理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往往被他们忽视了。
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
2.中职学校对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强调的是学生对技能技术的掌握,以便学生将来能胜任职业岗位,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上,而对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给物理课程这样的公共基础课安排的课时很少,导致实际安排课时与课程要求课时相比明显不足。
因为缺少课时,又要完成教学任务,物理教师们往往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是物理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具和实验设备,相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具及设备设施,物理课的教具及实验设备明显不足,有时物理教师们借用一些专业课的相关教具替代,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中职生源质量日益下滑,教学难以开展。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1. 引言1.1 中职教育的背景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独特的定位和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为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面向的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其他初中毕业生,旨在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中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旨在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1.2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起源“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来源主要是受到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
在国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中职教育领域,成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起源也与学校对于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密切相关。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2. 正文2.1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是指在中职教育中,通过整合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技能培养和虚拟仿真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贯通,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在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要求职业学校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实用人才,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为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需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1、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加快中职教学改革的步伐,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练技能,在练技能的同时理解理论知识。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推动校本教材的建设。
中职学生毕业后就面临上岗就业问题,以“满足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前提开发校本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宗旨编制校本教材,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够学有所用。
3、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认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体会,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各专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通过市场和企业调研,明确我校中职工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岗位(群)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各专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程度适宜。
理论内容要求“必需、够用”,并考虑一定程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中职教学中以实践技能为本的特色。
2、强化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最适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直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教育中一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教学模式。
它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实践操作技能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到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一、理虚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中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立足于用人单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需求,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能力有机结合,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有机融合。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相对独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所学知识缺乏实际运用能力,而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则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能够掌握到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使学生具备了更加完善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调整。
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研发新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加强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手段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设置。
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工程实践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还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三教”共融培育路径
教育教学研究HEBEIZHIYEJIAOYU 第5卷•第2期河北职业教育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三教"共融培育路径郭稳涛(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摘要:针对“三教”改革和产教融合的现状,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机电职院”)围绕“教师培养、教材开发、教法改革”三个环节,通过双师教师培养、立体化教材开发、“云约+双步”教法改革等教学活动的实践,深入探索“三教”改革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意义,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三教共融国家连续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伕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从宏观指导到微观实施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文件,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是少见的,足以见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心。
如何将这种国家意志转化成真正的教育行动,是职业教育界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三教”改革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宜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⑴。
国内研究“三教”改革,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文献比较多,但都是单一或者宏观理论研究为主,职业院校如何培养教师、开发教材、改革教法,解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不想融合、不能融合、不会融合”等主要教学问题的方案的研究还是盲区。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三教”共融培育路径文章进行探究。
一、教师培养与产教融合的培育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事关人才培养的“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三个关键问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教师如何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解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谁来教”的问题。
近年来,湖南机电职院实施开展“一师一方案”“六个一工程”和“人人过关测评”等举措,不断探索适合产教融合的双师教师培养体系、扶持体系和管理体系。
浅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
而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稳定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学科细化、教学分离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全面提升,不能适应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应运而生。
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指将各个学科进行融合,将知识系统化、科技化和社会化,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并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具体来讲,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将在一个综合性学科、综合性课程或综合性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强调问题导向、协作探究、实践操作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二、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目前,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推开。
根据近年来的一些调查显示,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某些专业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改革,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在地方中职学校中,也有部分已经开始尝试一体化教学改革,但大多只停留在探索阶段,还没有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
那么,在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首先是存在资源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有些学校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很难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
其次,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一体化课程的实施需要老师具备跨学科、多元化的教学经验和技能,而现实中,一些老师对一体化教学缺乏认知和理解。
此外,学校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限制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三、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虽然目前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但是相信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突破。
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刍议
基金项 目:2 0 0 9年辽宁省高等教育 教学 改革研究重点项 目, 课题名称 “ 农业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项 目 ,
编 号 :7 ( 36A o
作者简介 :宋连喜 , , 男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 , 教务处长 。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 研究 工作 。
的理 论基 础课 程 , 哪些 课 程是 强化 学 生动 手 能力 的 实训课 程 。此外 , 在设 置理 实一体 化课 程 时 , 要考 还 虑课 程 内容 与职业 标 准之 间 的对 接程 度 , 同时也 要 充 分考 虑 到 学 校 现有 的设 备 条 件 能否 满 足理 实 一
8 3
第 5期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作 用 , 过设 定 教 学 项 目和 教学 任 务 , 生 双方 边 室 的配备 。专 业 教室 要具 有一 定 的职 业 氛 嗣 , 括 通 师 包 做、 边学 、 教 , 程 构 建 素 质 和技 能培 养 框 架 , 边 全 使 实训 教学 区和教 学研 讨 区两部 分 。实训教 学 区提供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 操作 演 练 的实训设 备 , 备要 与 实 际生 产保 持 设 和专业 技 能 的培 养 , 分调 动 和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同 步 , 且 数 量要 能 满 足 教 学需 要 ; 学研 讨 区是 充 并 教 趣 , 工学 结合 人 才培 养模 式 框架 下 的 一种 有效 教 教 师进 行 理 论 教学 、 生 讨论 的场 所 , 配 有 多 媒 是 学 应 学 模式 。 体教 学设 备 。 因此 , 实施 理实 一体 化 教学 必 须要 有 既能 满足 理论 教学 、 又能满 足 实践 教学 要 求 的一 体 三、 理实 一体 化教 学模 式的 特征 化场 所 , 这是 理实 一体 化 教学 模式 顺 利实 施 的重 要 物质 基础 。 理 实 一体 化 教学 模式 充 分 凸显 了一 个 主体 、 实 理实 一体 化 教学 模式 能否 成 功 实施 , 仅仅 取 不 现 了两 个对 接 、 体现 了 j个 特性 。 决 于教 师 , 而更取 决 于 院校 长 。不 单单 取 决 于其 理 个 主体 , 凸显 了以学 生 为 主体 。强 调 学 生 念 , 即 更取 决 于其行 动 。理 实一 体 化教 学模 式 的推 行 在 “ 中学 、 中做 ”教 师 在 “ 中教 、 中做 ”重 需要 大量 的硬 件设 备 , 买先 进 的设 备需 要 大量 的 做 学 , 做 教 , 购 视“ 做学 教 ” 的合 ~ , 现 了 以学 生 为 主体 、 职业 资金 , 往往 便成 为 了理 实一 体化 教 学难 以开展 的 体 以 这 能 力培养 为核 心 的教 学理 念 , 为学 生 提 供 了 团队协 瓶颈 。教 学 环境 的改 变 , 有 力 的推 动教 师 教学 理 会 作 、 挥潜 能 、 践创 新 的空 间 。 发 实 使学 习 过程变 成学 念 和教学 方法 的改 变 。因此 , 动教 改领导 要先 行 , 推 习、 用、 应 发展 知 识 的过程 , 教 师与 学 生在 平等 的 推行 理实 一体化 教学 , 使 教学 环境 要先 改 。 双 向互 动 关 系基 础上 通过 讨论 、 研究 的方法 圆满地 ( ) 师队伍 一体 化 二 教 完成教学任务 , 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 理 实 一 体化 教 学 模 式 的顺 利 实 施 双 师 型 教 师 积极性 。 是关 键 。 展理 实一体 化 教学任 务 的教师 既是 老师 开 两 个 对接 ,即实 现 了课 程 内 容 与 职业 标 准 对 又要是师傅 , 既是讲师又要是工程师。一名教师要 接 、 学 过程 与生 产 过程 对接 。突显 了技能 训 练 的 既 能 胜任 理 论 教 学 , 能 指 导学 生 实 习 操作 , 就 教 又 这 主导地 位 。根 据 职业 岗位 标 准练 技能 , 以生 产项 目 要求 教师 不仅 要有 丰 富 的理论 知识 , 而且 要 有熟 练 和生产任务为载体 ,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 设 的操 作技 能 。由于理 实一体 化教 学模 式对 从事 职业 置 教 学 环 节 和 进 度 ,理 论 教 学 完 全 服务 于技 能 训 教育 的教 师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 。因此 , 定要 加 大 一 练 , 效解 决 了理论 知识 “ 有 适度 、 用 ” 够 问题 。 实一 理 体 化 师资 的培养 力 度 , 特别 是要 加 强专 业 教 师 的 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 开放 实践 技能 培养 。一是学 校要 建立 专业 教师 定期下 企 性 、 践性 。 实 业机 制 , 如要 求专 业 教师 每三 年 至少 有半 年 的企 业 = 个 特性 , 一 即体 现 了教学 过 程 中空 间 和时 间 的 实践 经历 。二是利 用 外聘 教师 进 校授 课 的机 会 , 来 同 一性 、认识 过 程 的 同步 性 和认 识形 式 的交错 性 。 辅导 和带 动校 内专任 教 师的 实践技 能 。 是充 分发 i 在整 个 教 学 环 节 中 ,理论 教 学 与 实 践 教学 充 分 融 挥校 内教 师 间的传 帮带作 用 。 校在 双师 型教 师不 学 合, 理论 和 实践交 替 进行 , 观 和抽 象交 错 出现 , 直 理 足 的情况 下 , 以 由原专 业理 论 教 师和实 习指导 教 可 中有 实 , 中有 理 。 师知 识 、 能 和教学 能力 的一 师共 同组 成 教师 小组 完成 授课 , 使 其在 教 学实 践 实 教 技 并 体化与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相互渗 透 , 长补 短 , 同提 高 , 后再 逐 渐 向双 取 共 然 成功 实施 的必备 条件 。 师 型一体 化教 师过 渡 。 理实 一体 化 教学 模式 的 实施 , 代化 的教学 环 现 四、 实一体 化教 学模 式 的应用 与思 考 理 境 与设备 的配备 , 逐步把 教 师全 部 “ ” 双师 型 将 逼 上 轨 道 , 而 加 速 双 师型 教 师 培 养进 程 , 从 并使 双师 型 理 实 一体 化 教 学 模 式 已成 为 我 国 当前 职 业 教 师 资的培 养从机 制上 得 到保 证 。 育界 广 泛 认 同 的一 种 新 型教 学 模 式 。其 在 教 育 理 ( ) 程设 置一体 化 三 课 念、 资源 条件 、 师资 配备 、 教学 设计 等 方 面与 传统 的 教 学模 式 的有 效 实 施 最终 都 要 经 过 课 程 来 实 普通 教 育 体 系 所 采用 的教 学 模 式 都 存在 着 明显 的 现 。在 l 作 过程 系统 化课 程体 系构建 过 程 中 , 实 T 理 差异性 。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更 体化 课 程 的 认 定一 定 要 纳 人 专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高 的要 求 , 因此 , 有 各方 面协 调 配 合 、 统 规 划 、 的整 体规 划设计 之 中 。 根据专 业 培养 目标 和课 程 只 系 要 整体 推 进 , 才能使 新 教学 模 式 的 优 势得 以真 正 发 的 性质 来 考 虑 哪 些课 程 可 以将 理论 和 实践 融 合 在
中职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概述本学期,我担任中职学校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负责XX级XX班的学生。
根据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这一情况,本学期教学计划将着重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以我国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中职物理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及措施1. 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声学等基础物理知识,以及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物理应用。
2. 教学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开展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5)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实验技能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撰写物理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 收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力学基础知识教学,包括运动学、静力学等。
2. 第5-8周:热学基础知识教学,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3. 第9-12周:电学基础知识教学,包括电路、电磁学等。
4. 第13-16周:光学、声学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物理应用案例分析。
5. 第17-20周:进行总结性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三教”问题解析及其措施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三教”问题解析及其措施摘要: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随着1+X证书制度的广泛施行,中职学校要抓住“三教”改革契机,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从解析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三教”问题入手,提出中职学校“三教”改革措施,即强化教师培养、开发新型教材、运用有效教法,并构建起推进改革措施落实的保障体系,期望对提高中职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学校;“三教”改革“三教”改革是中职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的有力保障。
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以教师改革回答“谁来教”的问题,为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教材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通过教材改革回答“教什么”的问题,为人才培养打下物质基础;教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方法,通过教法改革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为人才培养畅通可行路径。
一、“1+X”证书的相关概述及其实施意义(一)概述“1+X”证书制度指的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的“1”代表的就是专业的学历证书,学生在完成规定的专业课程并获得及格的成绩之后就可以在毕业是取得,“X”代表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参加一些职业技能考试,获得一些具有职业技能代表性的证书(二)1+X证书制度的实施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众、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
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技术进步的速度,1+X证书也并不能表明毕业生在相关技能的掌握上达到了最高水平。
随着到1+X试点工作展开,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进来,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加快落实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以及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突出作用。
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背景下“一专多能”专业教师培养初探
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背景下“一专多能”专业教师培养初探作者:谢朝刚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6期摘要:伴随着学校与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需要,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专业教师综合化能力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更是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和保障,贵州省旅游学校通过开展"一专多能"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建立一支高效、优秀、多能的专业教师团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师资培养一、前言“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是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方针,专业设置能否紧贴市场不仅影响学校办学规模,甚至决定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能否紧跟市场办专业,首先在师资,能否紧跟市场把专业办好、办出特色,更在师资!专业设置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评价方式的转变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与低又决定着改革的成效与水平。
随着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伴随着“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贵州省旅游学校也在改革的道路中寻求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变”,通过开实施“一专多能”培养“多能教师”,采用“引、培、提、转”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实现了教师专业能力质的转变。
[1]二、培养思路与过程以制度为引领,以培训为抓手,以提高为重点,以考核为指标,以转型为目的,提升专业教师知识、技能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全面发展,建立优良师资储备,实现专业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从事一个多年专门化方向教学的专业教师,要让她(他)去涉足多个专门化方向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就像酒店里的部门经理,干了十多年前厅部的经理,一下子要让她去管理餐饮部,她会觉得无所适从。
只干过客房部经理,要让她马上接任总经理她也会觉得有些勉为其难。
但随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向纵深发展,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如果还仅仅局限于某一两个专门化方向,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水平是可想而知的。
1.思路教师自我提升意愿除了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以外,还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要让教师转变观念,从“要我转型”向“我要转型”、从“要我提高”向“我要提高”转变,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营造良好的“争优抢先”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 数控 、 机 电专业和当地产业需求 , 对 真对待学 习。如下面 的 《 照 明电路 的安 物 理教材进行如下改革 。
从 上 述新 三 维 目标 看 , 当前 的物 装 》 章节 的设计 , 我们 以一个 旧宿舍 的 理教材 ,首先体现在课程 内容理论性太
电路改 造设计 为项 目,从 接单 、报价 、
学习专业服 务。这 与 《 中等职业学校物
理教 学大纲 》 提出的培养学 生各种能 力 、 增强学生科学素养 、为专业服务和终身 学 习服务 1 2 ] 的课程 目标是高度一致 的。 但是纵观我校和兄弟学校以往的物理教 学方 式 ,却走了两个极端 。要么是采用 经验式的满堂灌教学 ,要不就是对新课 改理 念 中 的还课 堂 主动 权 于学 生 的 曲
中职教学 目标与物理 教学、教材现状
一
实地测量 、设计 电路 、电路走 向安排到
,
切 。如 《 液体 、气体 的性质及应用 》中
最后 的施工来引领教学 , 让学 生从 枯燥 的《 帕斯卡定律 》和 《 流体的连续性原 的串并联 电路学 习中走 出来 ,真 正地体
理 》对学 习数控的液压控制是必需 的知 验到学 习知识并运用于生 活的乐趣 。 识 ,但下面的 《 理想气体的状态参量 》
2 . 物理教学现状
外。
习和专业学 习应 是一 个有机 的整体 ,物
务 ,而 不能独 立于专业之外。过程中我
织能力 、社会 责任 心和奉献精神 川 。这 蔽也没能与 电子专业和数控专业有机结 理 教 学应 该 为整 个学 生 的专 业发 展 服
们保 留对学 习本 专业有帮助的知识 ,删 减那 些较难 且对 学习专业意义不大的知
学 习载体更是索然无味 。归根结底 ,我 有 ,但 我们却 引入三相 异步电动机 的正 们认为拥有适应专业需求 、为学 习专业 转 、正 反转 、循环控 制电路 、位置控制
服务的中职物理教材和实行这一任 务的 真正 的 “ 双师型 ”物理教师是 推动 中职 物理教学前进 的重要 因素 。 电路等知识 ,通过这 些知识为数控维修
合少 、没能真正为专业服务 。如教材中
问题 和评 价成果的能力 。在方法能力方
面 ,主要 是具有独立学 习新知识 、新技
的《 机械能 》 《 热现象及应用 》 《 光现 能 力而弱化对学 生的理论 要求。 ( 3 )为专业 服务 。当前 的物理 教 象及应用 》和 《 核能及应用 》等章节与
解 ,造成无控制的放任 自由式 的自主学 让 知识 与技 能 更加 贴 近学 生 的 日常生 习,但实际上是却是无组织 的放羊式教 活 ,让学生明 白知识 、技能 的作用及现 学『 3 l o
3 . 物 理教 材 现 状
采 用 上述 原 则 ,我们 结 合学 校 电
实意义 ,才能摒弃学而无用 的心理 ,认
( 1 ) 以科普 讲座 的形式 对物 理教
专业的学 习联系很少 ,而即使是职业模 材是 以学科教学 为导 向 ,忽略 学科 间的 能的能力 ,和解决新问题能力 。在社会 块 中的《 运 动和力 静 电场 的应 用 磁 联 系。但从 上面 的培 养 目标看 ,物 理学
能力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相互协作 、组 场 的应用 》等类似于静 电感应 、静 电屏 三个 目标 ,与原有 的知识能力 、过程方 合 ,还是就知识论知识 ,脱离 于专业之 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 目标相比 ,维 度更广。我们 姑且称为新三维 目标 。
铺路。
( 4) 融入 当地产业 ,体现地域性 。 职 业教 育的一个 重大 意义就在于为当地
的产业发展服 务 ,为此教材地改革应考
二 、物理 校本教材
1 . 基本 原 则
虑 当地 的产 业发展政 策 ,为当地的经济
发 展服 务。
2 . 项 目设 置
( 1 )生活化 。知识本就源于生活 。
和《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则显得太难也 标 、让知识 生活化 ,就需要将相 关的知 没有实际的专业意义 。其次是教材还是 识 串联 ,设计一个能 为学 习专 业服 务和
以 学科 教学 为 导向 编写 0 没 有体现 当 今职业教育 的项 目化 ,与学生 的专业结
学生感兴趣 的项 目来 引领教学 ,将相 关 知 识纳 入 到一 个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项 目 中。整个项 目的设计应突 出学 生的动 手
◎I 管 理  ̄ G U A N 与教 师培 养
圃 蔡石玲
摘
要 :审视 当前 中职 物理 教学,缺乏好 的教 材和真正 的 “ 双 师型”物理教 师 已极大制 约着 中职物理教 学效果。本 文结 合我
校开展 的一体化教学 改革 ,从项 目的角度探讨 中职物理教材整合 与教 师培养。 关键 词 :中职物理 ;教学现状 ;校本教材 ;教 师培养 强 、太难 ,与实际生活和学习联系不密
上述 目标 的要 求 ,反映 到 教 学上
就是教y 币 想用新 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却 识 。对 与专业有 关的知识技 能进行项 目 离甚远 ,而学生 的学 习由于缺 乏兴趣 的 专业 中必需的电磁控 制部分 ,书中并没
上述 新三 维 教 学 目标 ,对 中职 物 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 , 甚至还与 “ 巧妇 ” 距 设计 并拓 展 、讲 精 、讲透。如数控维修 理来说就是要对学生的专业负责 ,让学 生从 物理 的学 习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为
( 2 )项 目化 。忠实履 行新 三维 目
1 . 新三维 目标
职 业教 育 人 力资 源 开发 理论 认 为
中职 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能
力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按照广J J 1 、 I 市 教 育局教 学 研 究室 吴必 尊和 陈凯 老 师
的《 中职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 论 》描述 :在 专业能力方面 ,主要是具 有合理的知能结构 ,井利用它独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