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讲义(心理学 感 觉)【圣才出品】
2016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讲义(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评价)【圣才出品】
第5章 新课程评价考点1 新课程评价概述一、课程评价1.定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程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途径的一种活动。
2.对课程评价的理解(1)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评价方法,不等同于评价。
(2)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和选择性评价三种类型①发展性评价一般在校内进行,如学业测验等,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②水平性评价是指参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质量所进行的评估,如学年考试等阶段的评估,其目的是监控教育质量以及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③选拔性评价是一种常模参照评价,即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方面去寻找差异,分等排序,所强调的是评价的鉴定、分等作用。
(3)与功能相对应,课程评价的范围可以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以是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4)课程评价具有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两种属性。
其中前者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后者是课程评价的本质,两者同样重要。
二、当前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性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分看中量化的结果,缺少以过程为主的质性评价。
4.评价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评价地位,没有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格局。
5.评价重心: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学生过程性的发展,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形成性评价。
三、新课程评价内容新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需要建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体系。
四、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考点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2)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3)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并非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近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家对于学习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建立和发展了系统的学习理论。
作为教育心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学习理论主要解决下列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学习的实质;②学习的过程;③学习的规律和条件。
(2)具体的学习心理在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还研究具体领域的学习心理。
例如,学习动机及其激发、学习策略及其培养、各类知识和认知策略的学习、动作技能、态度、品德和价值观的学习,以及学校学生的学习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学习等等。
(3)教学心理在基本学习理论和具体学习心理研究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些研究有: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表述、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应用技术工具、管理课堂行为以及教学测评等。
(4)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进行了许多研究。
例如,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等。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
考点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内容(1)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方向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个性心理)【圣才出品】
第11章个性心理11.1 学习目标1.掌握个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心理结构和基本特征;2.识记气质的定义、类型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意义;3.理解性格的定义及其与气质的关系;4.掌握性格的主要结构及其形成与发展过程;5.理解能力的概念、种类以及影响能力的主要因素;6.掌握能力的个别差异,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1.2 核心讲义考点1 个性概述一、个性的定义1.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一体。
2.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它们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个性倾向性被认为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在个性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较早地形成,并且不同程度上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3.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调节;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性倾向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
2.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具有稳定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性的总和。
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个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
3.个性的独特性(1)每一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心理健康教育)【圣才出品】
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11.1 学习目标1.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3.掌握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4.了解心理教育的意义;5.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6.了解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和心理评估的意义;7.了解心理测验的有关知识;8.掌握评估性会谈的几种技巧;9.掌握心理辅导的概念;10.掌握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1.2 考点聚焦1.心理健康、心理评估、心理辅导等基本概念;2.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3.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11.3 知识结构图11.4 核心讲义考点1 心理健康概述1.心理健康的含义(1)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心理健康的学生,虽然智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一般都能把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上。
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正视现实,能力求有效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逃避现实,也没有想入非非的困扰。
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既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个方面的条件,又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自身的变化。
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
因而,他们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或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
③自我调控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行为与社会要求相冲突时,即能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行动,能根据活动的要求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④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学习目标1.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掌握学习与教学的5个要素;4.掌握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5.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6.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作用;7.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2 考点聚焦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和过程;3.教育心理学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
1.3 知识结构图1.4 核心讲义考点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如下图:(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②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研究为基础。
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圣才出品】
第2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1 学习目标1.掌握心理发展的概念;2.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掌握少年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4.掌握青年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5.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6.掌握学习准备、关键期的概念;7.掌握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8.了解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9.掌握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阶段的理论;10.掌握自我同一性的概念;11.掌握影响人格发展的3种社会因素;12.掌握自我意识的3个发展阶段;13.掌握智商的概念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14.了解智商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15.了解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6.掌握性格的概念和性格的差异。
2.2 考点聚焦1.童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涵义,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2.心理发展、关键期、认知方式、社会性认知、自我意识等基本概念。
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3 知识结构图2.4 核心讲义考点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的含义(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③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也不同。
教师招聘考试(招教考试)心理学(包含教育心理学)完整讲义精编版
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如游览万里长城)、逻辑记忆(对公式、法则、定理的记忆)、情绪记 忆(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作记忆和情境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习题】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 A 记忆的作用 B 思维的作用 C 想象的作用 D 联想的作用 小明记住了家里沙发的松软的程度,这种记忆属于(C) A 情绪记忆 B 动作记忆 C 形象记忆 D 语词记忆 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B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第二节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记忆就是从脑对所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编码是指把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转 化为不同的代码,即形成心理表征的过程。储存是将已经编码的信息保留在记忆中。提取是将 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恢复以便运用的过程。 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模型用心解释忙保持时间长短的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记忆的三级加工 模型,其中,“组块”概念的提出者是米勒。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江南博哥)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差异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②个体在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
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是针对人的身心不同方面具有不同发展期的现象提出的。
[单选题]2.《学记》提出“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疏导原则D.导向性原则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指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错误的人,体现出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即德育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自我教育,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促进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单选题]3.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个别教学制C.特朗普制D.班级授课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上课时间分别占40%、20%、40%。
[单选题]4.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在此书中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单选题]5.下面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
河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二
河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二中公河南教师网是教师权威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河南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更多招教备考指导点击河南招教网。
具体内容如下:【第二部分心理学】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6、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8、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9、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
(2)独立性与批判性。
(3)逻辑性。
(4)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11、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12、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
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13、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14、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2016年河南省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2016年河南省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河南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生心理发展考试题
河南省2016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生心理发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道家主张教育要()A:有教无类B:非攻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A:抑郁质B:黏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3、”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 B.社会改造 C.经验获得 D.预期学习效果4、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再去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
这种学习称为__。
A.符号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5、下列选项中不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是。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阿里斯托芬6、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活动B:人类社会的活动C:人类自发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7、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__A.五段教学法B.设计教学法C.范例教学法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8、儿童自个儿玩耍、尚没有玩伴意识时期的游戏称为()。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9、Word2003字形、字体和字号的默认设置值是()A:常规型、宋体、四号B:常规型、宋体、五号C:常规型、宋体、六号D:常规型、仿宋体、五号1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E:重视个别差异11、教育活动要注意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是指教育要适应()A: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D: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2、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A:独自学习B:自由学习C:主动学习D:个体学习1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专用教材 【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心理学(第12章 教
第12章教师心理12.1 考点精讲考点1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1)具有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2)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2.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影响教育效果的认知因素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和培养儿童的才能,是使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的认知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育才能。
实验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强,则学生的成绩好,而且教师的这些特点对小学生的影响更大。
(2)教师认知能力的培养①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是指在考查问题时,能够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在推论中有充足的逻辑依据。
教师虽然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但是如何传授,如何处理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重新去理解,重新去思考、去研究、去加工、去创造。
②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主要是以口语为媒介进行的,因而口语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的口语表达应做到:准确简练、叙述连贯、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设问多、比喻多、停顿多;讲究艺术、富于情感。
③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活动同样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有关研究指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策划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在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之间建立联系,使两者之间产生联系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将新接受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培养良好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需要教师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①教师作为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通过他的个性品质吸引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一种舒适、宽松、活跃的学习气氛。
教招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讲义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及其产生于发展重点:教育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出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填空题一.教育的发展考点1: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古代教育(我国的为重点):与生产劳动脱离;具有等级性;个别教学;教学内容多为人文科学与之人之术,官学、私学、书院、社学并存。
近代教育:国家加强干预;提出普及教育;教育与宗教分离;依法治教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培养生产者;民主与普及;班级授课制;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二.教育学的发展(一)前教育学时期考点2:早期教育学思想与著作孔子:《论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唯心主义者,《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的和谐发展与年龄分期;《政治学》(二)独立形态教育学考点3:西方主要教育学家及其著作培根:英国,实验归纳法并把其看做获得真实知识的必由之路,近代实验科学鼻祖,首次吧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卢梭:法国,《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康德:德国,受卢梭影响裴斯泰洛奇: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全面和谐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赐力量洛克:英国,白板论,环境决定论者,绅士教育赫尔巴特:以伦理学与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三)教育学发展考点4:教育学派别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卡连柯、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布尔迪厄例题: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
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C.培根D.梅伊曼和拉伊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D.教育即生活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认知B.情感C.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特点【答案】C【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包括()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答案】D【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意志B.能力C.气质D.兴趣【答案】A【解析】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因此,答案为A项。
能力、气质和兴趣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5、以下哪项不是构造主义关于意识的三种元素分类()A.感觉B.意象C.情感D.激情状态【答案】C【解析】构造主义把人的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6、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A.认知B.需要C.客观现实D.个性【答案】C7、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答案】A8、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说明人有()的差异。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答案】D【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9、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答案】C【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10、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A.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C.神经元D.脑【答案】D【解析】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016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讲义(教学技能与实践 备课技能)【圣才出品
第2章 备课技能一、备课技能概述1.备课的涵义(1)涵义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2)备课的实质备课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3)备课的层次①要统观全局,从“宏观”上考虑制定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②深入章节,从“微观”上考虑制定课时(或单元)教学计划方案。
2.备课的类型(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的多少,可以把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①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组织、规范和优化的过程。
a.教师先要熟悉、钻研和掌握教材,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b.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的使用等,要说明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问的方式,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学生活动形式及时间安排等。
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级同科的教师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
a.集体备课应突出共性问题,如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对重大问题的理解思路,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方法与角度等。
b.集体备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集体智慧,发挥团队效应,培养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①学期备课学期备课是指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的过程,是指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在通读教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本学期的各个单元分别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重难点,分清主次,划分课时,确定教学进度,整体上确定本学期的授课计划,确定总的思路和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较为全面的教学计划。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专用教材 【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教育心理学(第5章 知识
第5章知识的学习5.1 考点精讲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类型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b.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②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3.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河南省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与教的系统包含五要素,三过程: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来起作用,学生是教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题,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位置。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间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教学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
(完整版)教师招考——心理学讲义大全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基本知识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第二节心理学流派
第二章认知
第一节注意
二、★注意分类、品质
三、注意功能
加里倍林认为: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第二节感觉
第三节知觉
一、知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四、观察
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2、基本特性: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在观察中善于区分事物细微而重要的特征品质)、敏锐性
第四节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头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第五节想象
第六节言语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意志
第四章个性心理第一节个性
第二节能力
概念: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三节气质与性格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第一节社会态度与社会知觉
第三节人际关系
第四节群体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感 觉
考点1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感觉的特征
(1)直接性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属性。
那些记忆中再现的事物属性或幻想中的各种类型的类似感觉的体验都不是感觉。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特征
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示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机能,即知觉。
(3)感觉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感觉的形式和表现是主观的,是在一定个体头脑中形成并表现出来。
同时人的感觉还受到人的知识经验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感觉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形式,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重要渠道。
2.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主要考察刺激的物理能量是怎样被转换成神经过程和心理活动的。
1.感觉产生的过程
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组成的统一形态机能结构整体。
感觉的产生,必须具有分析器所有部分的完整性。
其一般过程是:
(1)感受器能把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故又把它称为“换能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转换为生物电能。
(2)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3)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传入的刺激信息被加工为人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等维量的感觉。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2.神经特殊能量说
(1)提出者:19世纪中叶,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说”。
(2)主要观点:①他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具有特殊的能量,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②人所直接感知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人的感觉神经自身的状态,客观事物是不可知的。
(3)评价:他否定了感觉是客观世界的映象,过分夸大了感觉对感觉器官的依赖性,把感觉同客观事物相分离。
因此,缪勒根据生理学上的事实而得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的结论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三)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2.感觉是复杂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感觉,外部刺激信息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就不可能产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3.感觉又是维持和调节一个人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人的需要和动机离不开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没有感觉,人就不能有正常的心理活动,也无法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人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是说明感觉重要性的一个例证。
考点2 感觉的测量
感觉的测量是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心理内容的量的说明,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
(1)定义:绝对感觉阈限简称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通过绝对感觉阈限的测量来了解感觉系统的绝对感受性。
(2)分类:绝对阈限又分为感觉的下绝对阈限和上绝对阈限。
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下绝对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为感觉的上绝对阈限。
从下绝对阈限到上绝对阈限之间的距离,即是人的有关感受性的范围。
(3)绝对感觉阈限的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并不是仅靠一次被试的判断为根据,而是以被试多次判断中的50%的点为根据,即当50%的几率被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为绝对阈限。
(4)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关系:反比关系。
绝对阈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觉所需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即对刺激越敏感。
用字母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阈限,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S=1/R。
(5)影响绝对感觉阈限的因素:绝对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
2.差别感觉阈限
(1)定义:刚刚能引起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是被试辨别两种同类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的最小差异值。
这一量值又称为最小可觉差(简称JND),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2)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反比关系。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在广泛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常数,用公式表示:K=△I/I。
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
即JND 。
当I 不同时,△I 也不同,但是△I 与I 的比值却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记为K ,K 又称之为韦伯分数。
上述公式也称为韦伯定律,表明了差别感觉阈限与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对不同感觉来说,K 数值是不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
(3)对韦伯定律的评价:尽管韦伯定律揭示了引起差别感觉的一些规律,但它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就不再适用,其K 值就会发生变化。
韦伯分数可以作为不同感觉通道的辨别能力的指标。
韦伯分数越小,辨别就越灵敏。
三、心理物理定律
心理物理定律是表明物理刺激的强度与它所引起的感觉量之间的关系,它是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
1.费希纳定律:
公式中S 为感觉量,K 为常数,
I 为刺激量。
由此可见,刺激强度的变化和它所引起的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感觉的变化要比刺激强度的增长慢,即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用费希纳的话来描述: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费希纳定律在许多感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然而它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范围。
2.史蒂文斯定律:
公式中P 表示感觉大小,I 表示刺激的物理量,K 为常数,b 表示由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这个指数因不同的感觉而异。
史蒂文斯幂定律具体地指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的两类形式:
(1)当幂指数b 小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量的增长,这与费希纳的对数定
律相似。
(2)当幂指数b大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会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它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反,但却具有实际的心理意义,即人对有害刺激感觉敏感性的增加快于物理刺激量的增长,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并具适应生存的作用。
四、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
系列探索法或最小可觉差法,其
基本特点是刺激按强度的递
增序列和递减序列交替的方法呈现,各序列的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小步阶梯变化,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值。
在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首先须确定刺激的范围,安排递增或递减的实验程序,其结果是递增系列的绝对阈限值和递减系列的绝对阈限值的算术平均数:
如果递增和递减系列各测定n次,则:
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感觉阈限时,给被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St),然后呈现比较刺激(Sv),按递增及递减系列呈现,让被试判断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大些”、“小些”还是“相等”,最后得出被试的差别感觉阈限。
采用最小变化法时,会产生由习惯和期望所引起的误差,也会产生由练习及疲劳引起的误差,通过改善实验程序可以减少误差,但不会完全消除。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或正误法。
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