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案-古代诗歌阅读3

合集下载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2 古代诗文阅读含答案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2 古代诗文阅读含答案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2】古代诗文阅读(一)诗歌鉴赏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二(二)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全国大纲卷,第12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013年高考诗歌汇编及答案(精校版)

2013年高考诗歌汇编及答案(精校版)

一、全国卷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洲烟雨:指长满 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二、全国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9.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千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三、全国大纲卷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51文意概括简答题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51文意概括简答题
一二
5.诏书评价萧承之为“忠果”,请结合第三段内容说说如此评价的理由。 (3分) 参考答案①奉命前进,冒险深入,抵抗时日长,艰苦战斗。②面对敌情,果断 采取应对措施。
一二
6.萧承之作为战将,军功显著。文中是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3分) 参考答案①元嘉七年,率数百人击退胡人进攻,保全了济南城。②在梁州刺 史弃城逃走的情况下,萧承之率军多次战胜氐族军队,平定了梁州。
故诸葛亮理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
仁之贼故我有天下已来绝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
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长孙皇后遇疾,渐危· 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 并度人入· 道·,冀蒙福祐。”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
一二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耻,指感到耻辱,“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指感到诧异,两者 用法相同。 B.发,指打开,与《促织》“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的“发”意思不相同。 C.危笃,指非常危险,多就疾病而言,与现代汉语中的“病危”意思相同。 D.入道,指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古人认为度人入道会有福报。 解析 B项,错误。都是“打开”的意思。
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
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
一二
(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 (3分) 夫谋小仁者 A 大仁 B 之贼 C 故 D 我有天下 E 已来 F 绝不 G 放 H 赦 答案 ACF 解析 “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是判断句,在“者”和“贼”后断开,即A、C两处 断开;“已来”是状语,在“已来”后断开,即F处断开。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47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47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一二
解析 A项,“肥义对此不置可否”错误。由原文“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 萌,王其遂行之”可知,肥义坚决支持赵武灵王的改革,认为要想成就大事不 必顾及别人的非议。
一二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2)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
特殊句式:“……者……也”是判断句;“重于齐”是被动句。 翻译:晏婴字平仲,是莱地夷维人。侍奉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 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
一二
(2)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 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节选自 《宋史·孙傅传》) 特殊句式:“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吾索”即“不索吾”。 翻译: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 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材料一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 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
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 拜· 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
一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①秋以为期
A. ②复驾言兮焉求 ①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B. ②唯才是举 ①沛公安在
C. ②大王来何操 ①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 ②何为其然也
解析 D项,①为固定句式,②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组均为宾语前置句。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最新)讲解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最新)讲解

2013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5分)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解析】读这首词要注意作者信息:陆游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其他诗作与此诗在感情上有类同之处,例如他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感情。

他写“身老沧州”的惨淡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做此题时还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注解共有三处,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极有帮助。

【诗歌赏析】词的上阙写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财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的多么豪迈的生活,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

下阙三句写湖上生涯,写得浩渺苍凉,有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

结尾两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诗歌鉴(教学案)(学生版).pdf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6 古代诗歌鉴(教学案)(学生版).pdf

【考纲解读】 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的分析与鉴赏。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不同。

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它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5)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如杜牧的诗,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既有撑天宏志,又感报效无门。

②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厌弃官场,向往自然,去职后长期归隐,开创田园诗派,多写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诗风平淡爽朗,语言质朴自然,极为精练。

(2)唐诗题材多样,风格多姿多彩。

学习唐诗,必须了解“安史之乱”。

唐王朝以此为界,前期鼎盛繁荣,后期逐步衰败。

这对诗歌有重大影响,“安史之乱”也是唐诗的一个转折点。

乱前诗歌大多气象雄阔,感情豪迈,诗坛弥漫着浪漫气息。

尤以李白为代表,奇幻的情思,绚丽的文采,不羁的性格形成了他的飘逸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诗主题大多为两点:一方面歌颂从军报国,英勇杀敌,另一方面反对无休止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教考链接辨析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教考链接辨析古代诗歌的体裁与题材-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简称五律、七律。通 常的律诗为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 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 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 五绝、七绝。
(3)曲,韵文文学的一种。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 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 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散曲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 宾白科介,便于清唱。
2.古代诗歌的结构特点 (1)诗歌常见的思路结构
律诗常 见结构
绝句常 见结构
教材链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酬赠送别诗 送别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 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 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选项 标题 意象
情感 技法
突出特点
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①空间意象:长亭、灞陵桥(亭)、南浦、渡口、古道。②时间意象: 日暮、月夜、清晨。③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 寒蝉、船(舟)、古道、夕阳、西风、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 雁。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2013年高考古诗试题汇编.

2013年高考古诗试题汇编.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题汇编一、(2013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3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3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专题(2)古诗歌阅读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专题(2)古诗歌阅读第一编  第1讲 诗歌之“内组”3

返回
分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材典例
阐释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意为“使……绿”。 春风又使
使动用法 (王安石《泊船 江南岸的树木变绿了,明月什
瓜洲》)
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家呢?
形容词的 意动用法
天意怜幽草,人 间重晚晴。(李 商隐《晚晴》)
“重”,意为“以……为重”。 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 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名词活用 作形容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 “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 (刘禹锡《酬乐天扬 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 州初逢席上见赠》) 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形容词活 用作名词
“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
贫贱有此女,始适 还家门。(《孔雀东 南飞》)
词,意为“贫贱之家”。贫 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 出嫁就被休回娘家。
古诗歌常见倒装(或词语错位)类型:
类型
举例
谓语 前置
①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
(将雏鸟入院,抱子猿寻萝) ②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秋苑(中的) 鹿林下听经,夕阳(下的)僧江边扫叶]
宾语 前置
①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新柳报风光,落花催宴赏)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返回
(3)典例剖析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月”、 “水”“沙”互文,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 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中的“主人”“客”互文,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 又一起到了船上”。
返回
应用体验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阅读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 行赏析。(4分) 答 :
第1讲 │ 考点精讲
(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 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杜鹃鸟。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 征。李白《蜀道难》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 山。”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之情。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 好,只是近黄昏。” 4.抒怀类 或托物显志,或抒发感慨。
第1讲 │ 真题体验
该诗不同于一般的贬谪诗,曾自号“醉翁” 的欧阳修并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人,郁郁寡欢, 而是寄情于山水,悠然自乐。具体答题时,考生不 但要细读诗歌,慢慢咀嚼,抓住“蛛丝马迹”,设 身处地,合理推断,留意注释中是否有时局背景的 介绍,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 还应根据平时积累,进行综合思考,大胆推断,谨 慎求证。对于本题而言,一些考生一看到注释中说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就简单地判断该诗表达的是郁闷伤感的情怀。出现 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认真解读诗歌,二是没有利 用初中教材中《醉翁亭记》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
第1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 的形象),又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诗歌作 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 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 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 “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 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诗歌中的形 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43掌握四类实词的含义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43掌握四类实词的含义
子产制定丘赋的制度。国都的人们指责他,说:“他的父亲(被杀)死在路上, 他自己做蝎子的尾巴。他还在国内发布命令,国家将怎么办?”子宽把这些话 告诉子产。子产说:“有什么妨害?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由它。而且我听说做 好事的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成功。百姓不能放纵,法度不能更改。《诗 经》中说‘在礼仪上没有过错,为什么顾虑别人的议论呢?’我不会改变。”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题目:“绐云”中的“绐”是通假字,与《石钟山记》中的“殆与余同”的“殆”含 义相同。( × ) 解析 “‘绐’是通假字”“含义相同”错误。“绐”不是通假字,意思为“欺诈,哄 骗”;“殆与余同”的“殆”意思为“大概,几乎”。句意:欺骗说/大概和我相同吧。
一二
参考译文 齐后主逃往青州的时候,派敬宣到西边去侦查北周军队的动静, 结果被俘获。北周军问他后主在什么地方,敬宣欺骗他们说:“已经离开,估 计已出境了。”北周军不信他的话,就拷打他,企图使他屈服。他的四肢每 被打断一条,他的声音和神色就更加严厉,最后终因四肢断裂致死。一个少 数民族的孩子,尚且能够通过学习变成忠臣,北齐的将相们,比敬宣这样的 奴仆都不如。
一二
3.于是作为策楯,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 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 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大 王受之,是后必有灾。”
(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 题目:说,文中为通假字,同“悦”,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意思不 同。( × )
一二
11.子产阐述为政之道,用了哪些方法增强说服力?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 文本分析。(3分)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子产以水火为喻,火烈使民畏惧而很少死在火中,水柔 使民狎玩而很多死在水里;形象生动地说明宽柔政策难以实施,暗示子大叔 用刚猛的政策治国。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

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

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2013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2014备考】2013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13.L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 (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

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4分)【诗歌赏析】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韩魏公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

嘉祐年间还朝,历任枢密使、宰相。

韩琦原唱题为《乙巳重阳》,乙巳是英宗治平二年(1065)。

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

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8品味炼字之妙含诗眼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8品味炼字之妙含诗眼课件

练案58 品味炼字之妙(含诗眼)一、(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9分)崖门谒三忠祠①陈恭尹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②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③。

注①崖门:崖门山,南宋末年为抗元的最后据点。

三忠祠:为纪念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

②十载:诗人作此诗时明朝灭亡已十年有余,故云。

③旧碑:指表彰三忠的碑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A.诗人登上崖门山,听萧萧风起,看波浪翻滚,感慨遥深,苍凉沉郁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

B.三忠祠荒凉的大殿上,传来杜鹃啼叫,令诗人产生了亡国哀思,也理解了那些愁苦之人流连此地的初衷。

C.在海港入口处有上、下海门之别,此时锦绣河山已无华夷之限,呈现出天下太平的和乐景象。

D.尾联与首联形成呼应,“艰难”紧扣“风”“波浪”,由于风浪巨大造成停船登岸十分困难。

解析B项,“理解了那些愁苦之人流连此地的初衷”错误,“愁人”是指诗人自己,是为故国忧愁的人。

C项,“呈现出天下太平的和乐景象”错误,结合“诗人作此诗时明朝灭亡已十年有余”的注释可推知,表达的是对清朝统治者的痛恨。

D项,“由于风浪巨大造成停船登岸十分困难”错误,“艰难”主要指生活充满了艰难险恶。

2.本诗尾句“畏”字意蕴深刻,请结合整首诗进行分析。

(6分)参考答案“畏”是“畏惧”之意。

①三位南宋大臣为抗元而死,诗人对英雄的死难感到悲伤,所以无法去读碑文。

②自己作为旧朝臣子却苟活于世,感觉愧对三位忠臣,十分自责,故无颜去读碑文。

③三忠祠如今一片荒芜,苍苔丛生,诗人对英雄已被人遗忘感到伤感,所以不忍去读碑文。

二、(2023·河北秦皇岛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奉待严大夫①杜 甫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题点3语言技巧题课件(共45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题点3语言技巧题课件(共45张PPT)

这 时这日里两蹉个有跎字时、是日一“蹉久事”跎无“又,一成”。的事①意无“思成久。的”含万意有里思万作。里客③作,光客珠阴、虚久:度绣离,着忽故然珠乡又饰的到的愁了苦单秋。衣风②,代萧“又指飒”
歌 的表季舞达节了女,对表子时面。日看④蹉,只摩跎是诃、抒池光写:阴摩留虚诃滞度池异、即乡年的汙华客池老愁,在去和的锦对感城时慨西序及。更一迭为事的隋无悲将成叹军、,实萧壮际摩志上未诃包酬
效果 品词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
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达……情 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含蓄蕴藉、韵律和谐
答题 答题时一般先解析字义,再指出其手法和表达效果(生动形 模板 象、词约义丰、含蓄蕴藉、平添诗歌韵味等)
专题六
专题六
题点3 语言技能题——品味语言,鉴赏技能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9-



2.紧扣技能本身赏效果 不同的表达技能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重在生动 形象,借景抒情使情感抒发委婉含蓄,反衬、对照到达突出强调之 效果。因此,赏析表达效果在紧扣诗歌本身的同时必须兼顾表达技 能的自身效果。而这部分效果多以术语出现,如生动逼真、自然贴 切、新奇别致、耐人寻味、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别开生面等,且 大多是固定的。虽说在使用这些术语时有贴标签之嫌,但没有这些 术语表达是不到位的。
专题六
题点3 语言技能题——品味语言,鉴赏技能
梳理·核心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规范·解题思路
-7-



三、紧扣“效果”赏析技能 1.紧贴诗歌本身赏效果 (1)紧扣目的。所有的表达技能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 能+表达目的”就等于表达效果。在具体诗歌中,表达目的包括写景、 状物、造境、写人、叙事、抒情等方面。所谓赏析表达效果,就是 运用这种技能,看它写出了什么样的景,把景物描写得如何;描画了 什么样的事物,使该事物的形象如何;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刻画 了人物的什么形象,使人物形象如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 思想感情表达得如何。在众多目的中,抒情是根本目的。几乎任何 表达技能都与抒情有联系,几乎任何表达效果都少不了对抒情目的 的分析。而且,无论分析哪种目的,都不可笼统,应紧扣诗歌内容分 析得具体、细致、深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古代诗歌鉴赏(二)【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

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 示例 )①双关。

“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

“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②用典。

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 )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一身”与“万死” 比,概括了人孤苦零落的凄惨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上高度概括了人屡遭的距离遥和之;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1讲 │ 真题体验
何灌担任河东的将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 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穿透敌人的铠甲, 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 西夏人非常害怕就撤兵走了。张康国向徽宗推荐何 灌,徽宗召见了他,询问起西北边境之事,何灌用 笏在御塌上画,以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 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何灌 担任提点河东刑狱,升任西上阁门使,兼任威州刺 史、沧州知州。因为治理沧州城障有功,再升为转 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 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承载船只,如果用陆路运输 要用马车八千辆,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
第1讲 │ 考点精讲
[答案] (1)“不”通“否”;(2)“要”通“邀”; (3)“颁”通“斑”;(4)“生”通“性”;(5)“受”通 “授”;(6)“见”通“现”。
第1讲 │ 考点精讲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 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 和假借而形成。文言文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 普遍,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并且 多个义项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往往是由引申而形成 的,在学习中要注意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如,以 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个。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荆轲刺秦王》)( 数目)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相同, 一样)
第1讲 │ 真题体验
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岷州知州,在任上,他引 来邈川水灌溉千顷闲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 广利渠。后来又调任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 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 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遭受旱灾,则人民 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 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刚半年,就改善了 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弓箭手七千四百人, 是当时其他几路中最多的。何灌陪辽国使者在玉津 园射箭,一发命中,再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 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 让你。”何灌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刚一坐下来我就跟她说,因为我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希望您给我直接 的简短的回答,她非常理解地点点头说“I will do my best(我一定尽 力而为)”。要知道有的时候一个非常有技巧的被采访者如果想回 避一些敏感问题的话,他可以把一些问题回答得非常冗长,很快就把 你的采访时间耗掉,然后他就可以站起来就走。不过希拉里没有这 么做,现场谈话的气氛很好,在希拉里谈兴正浓的时候,我看见她的新 闻官站在她背后频频做着“抹脖子”的手势示意我时间已到,而希 拉里却对他摆摆手说:“不,我愿意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一共采访 了15分钟。
的描写展示出
意境类题的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 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图景;②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诗歌的意象,即诗歌中的形象。包括物象、事象、人物形象。 “意象”就是蕴涵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 载体。一首诗就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第二节 晨读驿站 真题探究 误区警示 他山之石
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
考纲解读 高分策略
答问互动
知性女人——杨澜 《青年周末》:为了这7分钟的采访,你准备了多少个问题? 杨澜:第一稿准备的问题有50个,在采访之前我把它浓缩到20个,然后 在这些问题里面我又排了一下顺序。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 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
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人在诗中所塑造的人物 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
年二月冻初融”,诗人在早春二月冰雪初融之际前去探望“天经” 和“智老”,表明诗人对友人的牵挂,突出其珍爱友情的特点。又如 “客子光阴诗卷里”表明诗人的高雅情趣;末句“纶巾鹤氅试春风 ”则表现诗人风流飘逸的特点等。切记抛开诗句,笼统作答。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一、如何鉴赏诗歌的形象 景物形象 1.明确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对象,即选择了哪些景物,是什么季节、什 么特点的景物。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 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 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析】本诗共四句,除第三句外,其他三句都直接描绘了优美的画 面。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概括。这些画面写出了琅玡溪的幽静 美好。联系注释中的写作背景可知,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带来的 厌恶之感,作者在琅玡溪忘却了仕途烦恼,醉心于山水,表达了闲适之 情。
2.明确这些景物有哪些特征,尤其要明确这些景物具有哪些特定的
文化内涵,表达了民族怎样的特定心理。 3.更要考虑景物是怎样组合的,总特色如何,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渲 染了怎样的氛围,从而确定景物所显现的情感。 4.抓诗歌中的关键词。作答时,要善于抓住诗歌中对景物有关键修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个性特征。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例1 (2011·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琅 玡 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 琅玡山。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点(意境);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理想、 追求、品性等)。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1.情感定位错误。解答分析意象试题时考生见到诗中夕阳、流 水、落花等意象就确定是表示时光易逝的感慨,形成了先入为主的
定式思维,导致情感定位错误。 2.遗漏意象要点。在解答分析意境类试题时,常会出现因遗漏意象
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从修辞和写法两方面分析)。(2)景物的色彩:冷 色调——清新、凄清、萧索、萧瑟、衰败、荒芜、冷寂、冷清、
晦暗、黯淡; 暖色调——明丽、浓艳、秾丽、艳丽。景物的动静:生
机勃勃、生机盎然、繁华热闹; 幽静、寂静、恬静(田园)、宁静、 平静(水)。(3)对景物的意境特征进行概括: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5.答题方法。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 剖析所寄托的感情。
人物形象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 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4.答题模式:第一步,概括相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 象。第二步,概括所描摹场景的特点或使用的描写手法。第三步,概
导致画面描述不完整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准确锁定各个诗句 中意象的数量。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3.混淆意象和意境。考生在审题时常把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 题混淆,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4.直译形象。对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 原诗。要把形象特点点化出来,再写出诗人的心境。 5.形象鉴赏没有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不能单纯地分析形象,形 象要附着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上。
误区警示
答问动
他山之石
饰性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对答案有暗示或补充作用。同时要 善于抓住诗中的关键诗句或注释文字。
5.抓意象的特殊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
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 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6.答题方法。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 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例2 (2011· 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3.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任何一篇诗作咏物本身不是目 的,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 和难点。 4.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的。 诗歌的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由意象组成的生活图景融合 在一起所塑造出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指作者的主观感 情,“境”指作者用意象所创造的生活图景。如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 里堤。”全诗运用了“阴雨”、“江草”、“鸟鸣”、“柳”、 “堤”等意象构成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意境。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是,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意境是 通过一个个意象构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意象是构成意境的 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 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7.赏析景物形象要注意:(1)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
体到局部);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运用的表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 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