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绿色家园导学案
最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第七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学生通过对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的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进一步反映数据分析观念。
课标对本内容的要求: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4.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统计的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体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后继的学习中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等知识,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特点是:1.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本在此的教材精心选取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自主学习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突出了统计的重要性和作用。
2.合理运用迁移规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的共同之处,都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因此,教材根据迁移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条形统计图引入,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从中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清楚的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更好的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青岛版五年级上期数学第7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信息窗2优质课教案信息窗2合理选择统计图
合理选择统计图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滨海市和临江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
其实,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绿化,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城市的绿化情况,好吗?2.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出示201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少。
)谈话:(出示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尝试选择。
谈话: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谈话: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4.班内交流提升认识谈话:谁愿意展示你制作的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折线统计图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A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 绿色家园2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绿色家园——统计信息窗2 合理选择统计图主备人:执教人: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滨海市和临江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
其实,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绿化,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城市的绿化情况,好吗?2、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出示201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少。
)谈话:(出示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A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尝试选择。
谈话: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谈话: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4、班内交流提升认识谈话:谁愿意展示你制作的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折线统计图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A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案-《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
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学习内容】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习目标】1.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2.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读懂图意,分析问题。
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预测和推断。
【学习过程】一、观看滨海市和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表中统计了()个年份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年的滨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最多,是()平方米。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独立完成滨海市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与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绿化面积的变化情况。
除了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
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3.你能从统计图上获得哪些信息?4.从统计图中你知道滨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5.根据数据的变化预测一下2014年临江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数量。
6.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7.利用相同的方法,试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
8.思考: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二、合作展示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1)描点:找准数据,看清横轴和纵轴,进行()。
(2)连线:把相邻的点顺次用()连接起来。
(3)标注数据:在所描点的上方或下方标上()。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三、回顾整理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达标检测】根据上表制成折线统计图:数量50454035302520151050 一二三四五六日星期1.哪天售书数量最多?售出多少本?2.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3.如果你是店主,你准备哪天打折出售最好?。
青岛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word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13页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懂得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和刻画数据的一种方法。
2、经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过程,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能够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并进行预测、推断。
教学难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去过威海吗?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荣获了2003年度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为什么威海市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海,了解威海,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秘。
(出示课件)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师:刚才我们出示的信息,全部都是用文字表达的。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生: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一)解决红点问题: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回答)你能把这个变化情况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教师为学生提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统计),先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做完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2、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在班内进行展示(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绘制的非常好,从条形统计图形中了解到许多信息。
对威海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吗?有没有更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3、反映威海市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还可用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1_青岛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1_青岛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看、推测、推理、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2、培养学生的有序摸索。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知识链接,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往常我们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口答)今天,我们将连续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大伙儿认真读题,从信息图中你明白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导入新课。
】【讲授】提出问题,分析题意要买50块巧克力,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你认为,王阿姨在买巧克力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预设:1、必须是50块;不能多也不能少;2、4块装和6块装能够买不同的包数,但巧克力的总数必须是50;3、要找出所有不同的买法。
师总结:同学们分析的专门有道理,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想方法,看看如何样才能正好买到50块巧克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分析“要买50块巧克力,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明白得更加透彻,更有利于探究“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评论(0)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感知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温馨提示:(1)认真摸索,把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2)对子之间说说自己的方法(3)存在的疑问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组长记录下来。
学生在自学、对学、群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巡视指导。
【活动】汇报展现,评判质疑三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展现。
展现一:我们组用的是列式运算法。
1×6+11×4=505×6+5×4=503×6+8×4=5011×4+1×6=50一共有四种不同的买法。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导学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山东科教版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同时,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愿,增强学生的环保能力。
二、活动内容1、学习环保知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环保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通过观看环保公益广告、阅读环保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实践环保行动学生们要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增强其环保责任感。
3、展示环保成果通过集体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环保行动中所取得的成果,鼓励他们继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当好环保小卫士。
4、体验环保科技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科技的优越性。
例如,引导学生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器、感知环境监测仪等设备,了解环保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形式1、课堂讨论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建立起良好的环保氛围。
同时,提供正确的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环保行动。
2、户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活动、野外探险等,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环境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3、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组织一起进行清洁环境,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让学生对环保行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增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四、活动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环保意识考核学生是否具有环保意识,并能够正确回答环保知识问题。
2、环保行动考核学生的实际环保行动情况,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并对优秀的实践环保行动进行表彰和奖励。
3、环保科技考核学生是否了解现代环保科技及其应用,是否懂得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环保。
4、参与度考核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积极参与环保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小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其环保责任感,使其成为环保小卫士,为创建美好的环境而努力。
绿色家园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绿色家园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
2. 环保行动的具体措施。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 学生如何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环保宣传册3. 生态图片、视频4. 学生环保行动记录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绿色家园?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绿色家园是指环境优美、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课堂讨论1. 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2.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几点:a. 减少污染,如减少垃圾排放、使用环保产品等;b. 节约资源,如节约用水、用电等;c.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d. 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绿色家园做些什么?二、案例分析1. 播放一些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环保行动。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环保措施。
三、环保行动1. 学生根据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环保行为,制定下一步环保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绿色家园的概念及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环保行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课后作业
1.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并附上统计图的解读。
2.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统计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3.运用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预测未来考试成绩、分析市场趋势等,并撰写一份报告。
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反馈。在批改过程中,注意指出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如数据选择、图表设计、统计图解读等方面。
2.对于学生在数据分析中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给出正确的分析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正确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3.对于学生在应用拓展中的问题,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③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使板书更具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对于学生的优秀作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如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更为直观、形象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逻辑推理能力;2)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3)模型构建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3_青岛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3_青岛版教学目标:1、在''三人排队照相,有几种不同排法"的问题情境中,把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进展观看、分析及推理能力,训练思维的有序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借助排队照相、排队唱歌等生活情境,经历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探究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谈话:同学们,假期喜爱出去游玩吗?小东、小华、小平也出去游玩了,他们想照相留念,一起看看去好吗?(出示课件)认真观看情境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假如你是摄影师,你想如何样安排他们照相?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那个问题,解决问题之前,请你想想,能够借助手中的学具,先自己排一排,再把你的排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排得又快又好!【讲授】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分组探究三人排队的排列方法,查找排列规律,师巡视指导。
师谈话:老师发觉刚才每个组研究得都专门投入。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在多媒体展台展现。
预设:生1:4种。
师:如此排列有没有遗漏?漏了哪种?请补写上。
生2:先把小冬排在第一的位置,其余两个人任意调换一次位置,有2种排法;再把小华排在第一的位置,其余两个人任意调换一次位置,有2种排法;最后把小平排在第一的位置,其余两个人任意调换一次位置,也有2种排法,如此一共有六种不同的排法。
师:这种排法如何样?好在哪里?生3:也能够先把小冬放在第一的位置,其余两个人调换一次位置,有2种排法;再把小冬放在第二的位置,小华和小平调换一次位置,有2种排法;最后把小冬放在第三的位置,小华和小平再调换一次位置,有2种排法,如此共有6种排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环保教案
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2、能力目标: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通分。
教学准备:垃圾处理场地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二、创设情境师: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请看大屏幕。
(出示情境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堆放处理的垃圾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师:怎样比较哪类多?生:比较一下和的大小。
师: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哪个大?生:可以化成小数比较。
生: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生: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
师: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试试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师:同学们很会研究问题,你们的策略其实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这是我们研究数学经常用到的方法。
我们来看这种方法。
(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师:你是依据什么将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将的分子和分母都乘5,的分子和分母都乘7,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了35。
师: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三、自主探索绿点你会把和通分吗?师:你觉得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自己试一下四、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2、3、4、自己完成,老师巡视2、交流答案,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教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巩固通分和比较两数大小教学重点:通分的过程教学难点;提高通分速度教学过程:一、说说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方法1、化成分子相同。
2、化成分母相同。
3、通分。
4、分子分母十字交叉相乘通分的方法,分母的三种情况,互质、倍数、一般三种关系的公倍数求法,把各分数化成以公分母做分母的分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关注绿色家园建设。
二、教学内容1.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环保主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家园建设,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向学生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折线连接数据点的图表,用于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3. 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一个简单的数据为例,分步骤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技巧。
4. 练习绘制折线统计图给学生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说明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人口增长等,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发散思维。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绿色家园建设。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一些环保主题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折线统计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及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家园建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绿色家园》3
16.9
8.4
6.8
6.3
5.4
16.1 16.3
16.5
16.9
16.2
14.9
• 折线统计图
• 能直观表现各个数量的变 化关系,能直观表现各个 数量的大小关系。6.8
6.3 5.4
16.1 16.3
16 16.9 16 .5
14.9.2
自主练习
某网站一周访问人次统计表
2004年5月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人次
2320
2560
2430
2300
2610
3740
3570
某网站一周访问人次统计表
人数(人次)
• 1、这个网
3800 3600
站一周平 3740 3570
3400 3200
均每天有
3000 2800 2600 2400 2200 2000 1800
2320
2610
2400
23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3570 2、分析 一周访 问人次 的变化 趋势。
周日 时间
五 年级 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统计表 2013 年 月 日
栏目 少儿 新闻 体育 综艺 科技 其它 节目 频道 节目 娱乐 知识
1、选择哪一种统计图表示这 些数据比较合适?请完成统 计图。 2、该校近五年培训学员数 量呈怎样趋势?你能分析一 下原因吗? 3、2007年可能培训学员多 少人?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课题:第七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重、难点) 。
2、在统计活动中,让我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我以前学过统计图,它可以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数量的多少。
(2)我登陆网页,输入“统计图”搜索图片,欣赏各种统计图。
我找到了几种,它们是________统计图,__ 统计图和__ 统计图。
第54页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03-104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
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图
面积(平方米)2013年1月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年份
(2)观察课本104页的统计图,这个统计图是统计图。
①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每年的,横格表示,竖格表示。
②从年到年是上升的,从年到年是下降的;年到年没有变化,年到年降得快。
(3)根据条形统计图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几年的变化情况。
(4)比较两幅统计图我发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5)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二、合作探究;临江市2001——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请你自己在教材104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思考:做折线统计图的三步是()、()、();三、班级展示;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四、梳理拓展;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温馨提示:可以从知(5)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临江市2001——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请你自己在教材104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描述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先自己画图分析,再和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思考:做折线统计图的三步是()、()、()。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和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 五、达标检测
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4题。
课题:第七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重、难点)。
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具有什么特点?
第56页
(2)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08-109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第一个统计表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因为(),
第二个统计表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因为()。
(2)条形统计图中横格表示,竖格表示。
每格高度表示。
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每年的横格表示,竖格表示。
每格高度表示。
二、合作探究
独立制作两幅统计图(在课本上完成)完成后思考:
1、观察条形统计图,这个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2、观察折线统计图,这个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3、比较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习惯和个人反思等几方面谈。
) 五、达标检测
看图填空。
1、右图是某地年降水量统计图。
(1)()年的降水量最多,是()毫米。
(2)()年的降水量最少,是()毫米。
2、
第57页
(1)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时的气温最高,()时的气温最低。
(3)()时到()时气温升得最快。
(4)通过这幅图我发现了:
3、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根据图意解决问题。
(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4、完成课本111页自主练习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