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9.3溶液的浓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9.3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浓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3.能够灵活运用浓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浓度概念和计算方法;•浓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教学难点•变量的换算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化学实验材料和工具。
•学生:学习用书、化学实验课本、实验记录本、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溶液的浓度。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浓度的初步认识: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浓度这个词吗?它与什么相关?为什么要研究浓度?可以举例说明。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溶液的浓度概念和计算方法。
2.介绍浓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3.通过示例演示浓度的计算过程。
实验演示(20分钟)1.安排化学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浓度溶液的制备过程。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不同浓度溶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拓展练习(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他们灵活运用浓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计算答案,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引导学生对浓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溶液的浓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浓度的计算方法和单位。
通过实验演示和拓展练习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相关题目;2.鼓励学生做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浓度相关观察和实验,用浓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提问、知识讲解、实验演示和拓展练习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9.3溶液的浓度
(Hale Waihona Puke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浓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溶液浓度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浓度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上述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饮料、药液等,让学生感知溶液浓度的存在,从而引入浓度概念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与溶液浓度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溶液浓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采用启发式教学,突破计算难点:
-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浓度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设计不同难度的计算题,分层次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实验教学法,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安排一定课时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稀释等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5.生活观察日志: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至少三个与溶液浓度相关的事物或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化学原理,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6.创新挑战题: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一个与溶液浓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如何通过调节溶液浓度来解决一个环境问题或生活问题。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合理控制溶液浓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食品、药品、化肥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一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
教学准备药品:红糖固体、NaCl(s) 、H 2O(l)、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相关课件及其教学投影片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演示实验] 在三支试管里各加入15mL 水,然后分别加入2g 、4g 、6g 红糖。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 /g 溶质质量 /g 溶液质量/g1 2 3[设问]如何判断溶液的浓与稀?是否精确?观察现象:比较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思考: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 完成表格。
思考并回答:可以从颜色的深浅上来判断,也可以尝一下味道,但是都不精确。
泡糖水喝是学生经常做的事,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讲解] 在实际运用中,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例如: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的浓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否则会引起危险。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介绍] 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m 溶质/m 溶液×100%理解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实验成果,开展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答疑解惑: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荐阅读材料、指导实验操作等。
其次,在知识讲解环节,我清晰、准确地讲解了溶液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溶液浓度的测定过程。但我也发现,在讲解溶液稀释和浓缩的原理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运用更多生动的实验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再次,在互动探究环节,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溶液浓度的应用。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显得被动,没有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引导和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溶液浓度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溶液浓度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例如: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浓度,如食盐水、糖水、消毒液等,记录其浓度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溶液浓度的用途和作用。
难点:溶液稀释和浓缩的原理。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演示和理论讲解,让学生理解溶液稀释和浓缩的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稀释和浓缩的过程,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下册9.3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9.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稀释与综合计算)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讲解溶液的稀释概念,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溶液稀释的过程,理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讲解与练习:讲解溶液稀释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进行课堂练习。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9.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稀释与综合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溶液的稀释概念,理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理。
2.学会使用浓度计算公式进行溶液的稀释计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溶液浓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溶液稀释的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对化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溶液浓度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5.准备一个小型实验报告,设计一个简单的溶液稀释实验,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在完成作业时,务必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步骤的清晰性,这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实验报告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体现出实验的探究过程。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液浓度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设计:9.3 溶液的浓度(第5课时)
9.3 溶液的浓度(第5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掌握浓度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能够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溶液的浓度。
教学重点1.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2.浓度计算的步骤;3.实验测量溶液浓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溶液的浓度;2.浓度计算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1.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2.实验材料:标准溶液、蒸馏水、容量瓶、滴定管等。
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老师可提问如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你知道什么是溶液?是否了解溶液的浓度是如何计算的?2. 导入新知(10分钟)通过呈现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中有关溶液浓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可采用讲解结合举例的方式进行,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应用。
3. 讲解浓度计算的步骤(15分钟)详细讲解浓度计算的步骤,包括: 1. 确定溶质和溶剂; 2. 根据实验条件确定所需计算的浓度单位; 3. 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体积; 4. 根据公式进行浓度计算。
4. 示范计算实例(1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演示浓度计算的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浓度计算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例,确保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进行计算。
5. 实验测量溶液浓度(30分钟)安排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溶液的浓度。
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标准溶液和蒸馏水,并使用容量瓶调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2. 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用滴定管加入适量试剂进行滴定,直到试剂与标准溶液发生反应终点变色; 3. 记录滴定试剂消耗量;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所测溶液的浓度。
6. 进行实验结果讨论(10分钟)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以浓度的计算和实验测量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测量的步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溶液的浓度 教学设计
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目标1.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应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1.有关浓缩、稀释、配制等质量分数的计算。
2.溶液浓度的含义。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42~P44文字和插图,用彩笔把基本概念、定义及重要知识点做上记号。
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课堂导入】如果我给你们两杯糖水,一杯加糖较多,一杯加糖很少,让你区分哪一杯浓?哪一杯稀?我想你们会很快作出判断。
但这些方法只能粗略比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必须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比,即溶液的浓度,又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知识点1:溶质质量分数【展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实验9-7的药品及仪器。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9-7,有条件的可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为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1.区别方法:(1)对于有色溶液,可根据颜色深浅来区分溶液的浓度。
(2)对于无色溶液可根据味道(如食盐、蔗糖等)以及密度大小来区分溶液的浓度。
2.这些方法只能粗略表示溶液浓度的相对大小。
【提问】如果要准确知道溶液的浓度,应如何表示呢?应注意哪些问题?【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同学代表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板书】溶质质量分数。
【展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实验9-8的药品及仪器。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9-8,有条件的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NaCl 是否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并要求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P43的表格中。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在小组讨论中,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提问、分享观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3. 在实验操作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溶液浓度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5. 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实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衡量溶液中溶质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5. 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 100%。
(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用摩尔/升表示。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总体积。
(3) 我会将学生在作业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复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针对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课后作业
1. 请计算以下问题的答案:
(1) 有一瓶溶液,质量为200g,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现将50g的溶质加入该溶液中,求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12)下册9.3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课后巩固,提升应用: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应用能力;
a.设计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知识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以下目标: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概念回顾:让学生回顾溶液浓度的概念、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巩固记忆。
2.实验心得:组织学生分享实验操作中的心得体会,强调规范性和安全性。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浓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9章第3节后的练习题1、2、3,重点在于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2.实践操作题: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完成一项实验,要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心得体会。
3.生活应用题: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解释家中常见的溶液浓度,如洗发水、洗洁精等;
2.分步骤讲解,突破重点:针对溶液浓度的概念、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步骤讲解,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a.通过图表、示例等方式,直观展示浓度表达方式的含义;
b.结合实际操作,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步骤;
3.实践操作,强化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强规范性和安全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1.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9.3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通过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和稀释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相关计算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
三、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水、药匙、果珍、氯化钠、玻璃棒、100ml烧杯、50ml 量筒、托盘天平
五、教学过程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计算式为:
请同学们计算刚才配制的果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老师巡视、检查学生计算情况。
追问:你从溶质质量分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以10%的氯化钠溶液为例说明。
追问:将以上公式变形可以得到哪些式
子?
讲解:根据推导出的公式,我们可以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可以根据一定量的溶质,求出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质量。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请同学们填写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追问,在20℃时,能配制40%的氯化钠溶液吗?学生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计算,填写表格中空白。
请三名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印象。
学生讨论,得出不能配制40%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配制溶液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误差分析:称量固体药品时,量取液体时都会产生误差。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9.3 溶液的浓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2)依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相关的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通过问题的解决,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难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转化。
2.把溶质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
【教学方法】实验导学、组织讨论、小组合作【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计算讨论【教学媒体】实验仪器【教具准备】无水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天平,药匙,烧杯【授课教案】2 g无水硫酸铜,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并完成下列表格。
【点拨】对于有色溶液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溶液的颜色深浅判断溶液的浓稀程度。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粗略的表示溶液的浓度,比如去医院打的点滴,所以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浓度。
【讲解】表示溶液的浓度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即:溶质的质量分数=×100%题。
小组讨论,回答。
思考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形公式,并练习计算出实验9-7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续表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9-8 ,按照规定配制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并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组讨论课本43页“讨论”,然后归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引导学生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加深知识联系与应用=×100%引导学生整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练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3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掌握浓度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能够运用基本的计算公式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并掌握浓度的换算关系。
3.了解影响溶液浓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并理解其影响机制。
4.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通过操作实验仪器,测定溶液的浓度。
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常见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
3.计算公式:以质量分数为例,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同时,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和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了溶液浓度的基本知识后,我会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4.针对课堂讲解的影响溶液浓度的因素,请学生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讨论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提高溶液的浓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溶液浓度的科普海报,内容包括溶液浓度的定义、表示方法、计算公式、影响因素等,要求图文并茂,简洁明了。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溶液的相关知识,如溶液的定义、组成等,为学生学习溶液浓度打下基础。然后,正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溶液的浓度,并解释溶液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会详细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1.溶液浓度的概念:溶液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值。
(二)教学设想
2019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9.3溶液的浓度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2)依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相关的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通过问题的解决,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难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转化。
2.把溶质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
【教学方法】实验导学、组织讨论、小组合作【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计算讨论【教学媒体】实验仪器【教具准备】无水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天平,药匙,烧杯【授课教案】质量分数2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0.1 g、0.5 g、2 g无水硫酸铜,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并完成下列表格。
【点拨】对于有色溶液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溶液的颜色深浅判断溶液的浓稀程度。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粗略的表示溶液的浓度,比如去医院打的点滴,所以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浓度。
【讲解】表示溶液的浓度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即: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并回答实验所提的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
思考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形公式,并练习计算出实验9-7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续表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9-8 ,按照规定配制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并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引导学生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归加深知识联系与应用小组讨论课本43页“讨论”,然后归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引导学生整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
设
情
境
课前导学: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探究学习: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 g、1.5 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3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8%。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算。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10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交流实验结果]
(1)×100%=10%。(2)×100%=20%。
[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随堂检测:
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共
建
知
能
应
用
巩
固
小
结
诊
断
评
价
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板
书
设
计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
学
札
记
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这些问题具有很实际的教学意义.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反思质疑: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课题3溶液的浓度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重点
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计算
教材分析与
教法设想
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3%。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