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5篇范文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5篇范文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目标: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准备: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分析:以课件的形式导入,比较能够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播放课件画面一:(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三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幼儿对于猜谜性的提问方式,特别能够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大家欣赏音乐中的一段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虽然不能够亲身感受蒙古风情,但是,通过生动的画面也能带给幼儿真实得感受。

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各名族的描述

各名族的描述

中国56个民族名称1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2.“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8.“白山黑水”——满族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48.“南岭无山不有瑶” ——瑶族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52. 瀑布群中的民族——布依族53.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54.巴人的后裔——土家族55.古老而年轻的牧羊人——羌族56.“山地同胞”——高山族。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背上的民族(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2. 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背上的民族的简介:民族分布、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2. 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饮食、服饰、节日等。

3. 马背上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草原文化、马术文化、音乐舞蹈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马背上的民族的基本信息。

2. 培养幼儿对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对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看法。

2.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马背上的民族的特色。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文化用品等。

2. 环境:创设一个宽敞、舒适的活动空间,准备一些马背上的民族的元素,如蒙古包模型、民族服饰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马背上的民族,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信息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简介,让幼儿了解民族的基本情况。

3. 生活习俗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让幼儿了解民族的生活方式。

4. 传统文化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幼儿了解民族的文化特色。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表达对马背上的民族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幼儿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马背上的民族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马背上的民族的主题活动,如蒙古包体验、马术表演等。

2. 邀请马背上的民族的专家或代表来园进行文化交流。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十、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马背上的民族的资料、视频等。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大班社会活动:马背上的民族备课人:茆志凤备课时间:2010年11月2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活动准备: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播放课件画面一: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不要给与评价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包里吗?先请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马背上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

马背上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

马背上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
蒙古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誉称。

如果说北方草原是蒙古人的历史摇篮,那么矫健的蒙古马就是蒙古人创造历史文化的主要工具。

马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在民族的成长发展中的确是太重要了。

因此,从古至今,蒙古族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对马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蒙古族的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祭祀习俗和文学艺术中,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听得到马蹄的声音。

由此,就自然而然地在民族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马文化。

蒙古族遥远的路剧目赏析

蒙古族遥远的路剧目赏析

蒙古族遥远的路剧目赏析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人自豪地称他们为“马背上的民族”。

这种马背上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文化艺术,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

长期以来,在蒙古族人民中间流传着一首《牧歌》:“辽阔草原好风光,洁白的羊群肥又壮……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上,牧民们唱起了欢乐的歌。

”这是一曲悠扬动听的牧歌,抒发了草原牧民对家乡和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蒙古族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民族,每逢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如那达慕大会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那达慕盛会,它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那达慕大会不仅是民间传统体育竞技的大会,更是各地区进行物资交流的盛会。

在每届那达慕大会上,参加比赛的队伍和观众总是数万计,并且还伴随着民族特色浓郁的音乐、舞蹈及游戏活动,气氛十分热烈。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深深被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所吸引,被这里的人民生活方式所感染。

虽然他们很贫穷但是他们却过得很快乐,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只有安静祥和的幸福生活。

那达慕大会上还有一项特别的活动——那达慕摔跤。

舞台上,摔跤手精力充沛,灵巧机敏,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有时候甚至扭打到一起,场面激烈异常;而在广袤的草原上,摔跤手们脚蹬高头大马,身穿蒙古袍,手执套马杆,或直立,或弯腰,从容不迫,泰然处之,把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机,向对手施以击,令人惊心动魄。

此外,还有一些滑稽幽默的小品,如耍蛇人装扮的男女老幼来回追逐,用手绢缠绕起来甩动,让人捧腹大笑;在狂欢的宴席上,大人们端起酒杯畅饮,孩子们则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真可谓尽兴酣醉!当然,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二段,也就是我最欣赏的那段,在那么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奶奶仍旧坚持带领着全村人走出草原,去开拓新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在路途中遭遇过危险,受过伤害,失败过,痛哭过,绝望过,可她始终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 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蒙古袍、头饰、蒙古靴等。

2. 蒙古族的生活方式:蒙古包、骑马、射箭等。

3. 蒙古族的节日习俗:那达慕大会、草原音乐节等。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蒙古袍、蒙古包、骑马等。

2. 视频素材:蒙古族的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

3. 制作蒙古族文化手册,介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蒙古袍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蒙古族的兴趣。

2. 观看蒙古族生活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3. 教师讲解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节日习俗。

4.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探讨蒙古族的特色文化,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模拟蒙古族的生活场景,如骑马、射箭等。

6. 总结:让幼儿表达对蒙古族文化的感受,并学会尊重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阅有关蒙古族的资料,了解更多信息。

2.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蒙古族文化手工作品,如蒙古包、蒙古袍等。

3. 培养幼儿每天阅读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骑马、射箭等,检验他们对蒙古族生活方式的理解。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和家长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蒙古族的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蒙古族文化讲座,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蒙古族文化。

2. 组织一次蒙古族文化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 开展蒙古族文化体验活动,如蒙古包体验、骑马体验等,让幼儿亲身体验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要尊重蒙古族的文化,避免误导幼儿。

2.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草原文化。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草原、马匹、蒙古包等。

2. 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吃草原美食等。

3. 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骑马、射箭、摔跤等。

三、教学准备:1. 蒙古民族的生活图片、视频或实物。

2. 彩色纸、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音乐、舞蹈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让幼儿了解他们擅长骑马和草原文化。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画一画蒙古包、马匹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模拟骑马、射箭等游戏,让幼儿体验蒙古民族的传统活动。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蒙古民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运动能力。

3. 搜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蒙古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介绍蒙古族的民歌、乐器和舞蹈,让幼儿感受蒙古民族的音乐特色。

2. 蒙古族的节日:讲解蒙古族的传统的节日,如那达慕大会,让幼儿了解节日习俗和活动。

七、教学准备:1.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资料。

2.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图片或实物。

3. 音乐器材,如蒙古族的乐器。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视频或音频资料,引发幼儿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特点,让幼儿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3. 实践活动:教幼儿学习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体验蒙古族的舞蹈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