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在老挝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老挝的发展历程

中国老挝的发展历程
中国和老挝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政治关系:中老两国建交时间可以追溯到1961年,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一直支持老挝的社会主义事业,并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资。
双方在联合国、东盟等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了双边和地区的稳定。
2. 经济合作:中国是老挝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等领域,为老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同时,中老两国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如中老铁路、水电站等,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3. 人文交流:中老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两国相互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
中国的援助项目也有助于提高老挝的教育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两国的人员往来大幅增加,进一步加深了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 区域合作:中老两国是湄公河流域国家,双方在湄公河流域合作机制中保持密切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湄公河合作进程,与老挝等国共同推动湄公河流域合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种合作不仅对老挝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整个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和老挝的发展历程在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双方关系密切且互利共赢。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相信未来中老两国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抗美援老始末与现今中国和老挝关系–铁血网

抗美援老始末与现今中国和老挝关系–铁血网棒子国特产:女白领下班后玩的游戏昨日看新闻,得知老挝人民革命党和政府决定于近日对中国烈士墓进行维护修缮额新闻后,感触良多。
面对老挝以维护中国老挝友谊出发缅怀中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情感,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先辈为了老挝人民解放事业血染他乡守护这片和平土地的业绩。
作为晚辈和军人额后代,我感到自豪。
与历史上大书而特书的抗美援朝不同,与历史上我们而熟的抗美援越不同;处于半保密状态的抗美援老战争对于而今的年轻人而言几乎是空白。
在看到老挝政府的维护修缮新闻后,有些网友在为老挝政府点赞的同时;居然将抗美援老战争与二战期间的中国国民政府远征缅甸的战争相提并论。
尽管他们他们张冠李戴了,但是热爱祖国的热情可以肯定。
不过,科普一些可歌可泣的这段抗美援老历史还是很有必要的。
老挝是一个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湄公河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http://wWw.月为旱季。
老挝人民是最后信仰小乘佛教的东南亚国家,在1975年之前佛教是国教。
老挝与中国的关系:1961年4月25日中老建交。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越关系的恶化,老挝紧随越南加紧排华,两国关系恶化。
20世纪90年代随中越关系的改善,中老关系正常化。
2006年,中老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
中国媒体报道说:随着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老中关系迎来历史发展的最佳黄金时期。
抗美援老始末---上世纪60年代初,老挝内战结束。
美国不顾日内瓦会议通过的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蔑视老挝国内已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加紧干涉老挝内部事务。
1964年4月,美国扶植老挝极右的库帕拉西和西何集团的军官在万象发动政变,颠覆民族团结政府之机,公然派遣武装人员进入老挝,武装和训练右派军队。
1964年5月17日,美军出动飞机疯狂轰炸老挝爱国战线党控制的解放区,在老挝进行“特种战争”。
老挝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整理版)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的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
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
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
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
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
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
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
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
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
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
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外交】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
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
与中国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两国自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老挝。
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中老关系阐述

中老关系阐述
摘要:
1.中老关系的历史背景
2.中老关系的现状
3.中老关系的重要性
4.中老关系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一、中老关系的历史背景
中老关系源远流长,两国传统友谊深厚。
自1961 年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老挝最大的援助国,为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中老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中老关系保持稳定发展。
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在经济领域,两国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中国是老挝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为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人民友好往来不断加深。
三、中老关系的重要性
中老关系对于两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老挝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中老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
对于老挝而言,中国是其发展的重要邻国和合作伙伴,两国合作对老挝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老关系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老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双方应继续加强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两国应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总之,中老关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老挝•【条约领域】政治,文化教育•【公布日期】2022.12.01•【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北京正文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一、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通伦·西苏里于202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会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分别会见通伦总书记。
双方在亲切、友好、坦诚的气氛中,相互通报各自党和国家情况,就发展中老两党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二、双方相互通报了中共二十大和老挝人革党十一大的主要成果,均为两党、两国、两国人民在各自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老方热烈祝贺中共二十大取得圆满成功,再次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当选连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英明领袖的高度信任和无比敬重;高度赞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认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高度评价新时代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认为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树立了成功典范,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老方衷心祝愿并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老挝人越来越在意中国

老挝人越来越在意中国 2011年10月31日09:47 环球时报微博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孙广勇在中国的东南邻居中,老挝的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面积差不多。
最近有外电渲染,“弱小的老挝”开始拒绝中国的某些要求,蜂拥而至的中国人似乎正变成让中老关系愈发紧张的原因之一,“有30万中国劳工来到这个内陆小国修路”,中国人开赌场引发的谋杀案件也让老挝人感到不满。
老挝民间和官方到底如何看中国?是西方一些媒体说的“老挝成了中国的殖民地”,还是老挝高级官员说的“在周边国家中,中国对老挝最好”?《环球时报》记者今年两次赴老挝采访,在这个经济还显落后、民族问题也有些复杂的国家,最大的感受是中国与老挝的交往不会也不应只顾“一时的利益”。
老挝民族问题有时给中国企业出难题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一样,老挝也是个少数民族问题十分复杂的国家。
老挝人统称为老挝民族,但下分为49个民族。
10月中旬正是老挝的雨季,《环球时报》记者为调研老挝民族问题“跑”了一些山区地带,时断时续的雨水让本来就颠簸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
抵达老挝首都万象后,记者就四处联系租车公司,准备去万象以北约224公里的赛宋奔采访。
一听说要去赛宋奔,几家公司都表示去那里有危险。
后来当地的一位司机告诉记者,外国旅游团去赛宋奔,都需要军队护送,防止发生意外,因为那里有老挝人称的“土匪活动”。
赛宋奔地区,当地更习惯称之为“特区”,因为老挝政府几年前把这里划为经济特区,希望改变极端落后的面貌。
该地区位于几省交界处,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过去曾是美国扶植的老挝苗族特种部队的根据地。
据说,现在美国约有30万老挝苗族移民,主要是当时的苗族老兵及其家属。
在前往赛宋奔的6个小时路程里,越向山里走,村庄越贫困。
看着赛宋奔的铁皮瓦房和山路上徒步的山民,想起万象街头的高级酒店和轿车,两个地方的差异令人震动,一位老挝人说“万象是天堂”的话也在记者耳边响起。
在前往赛宋奔采访的路上,记者看到一个名叫“南累克”的水电站,最终“敢”拉记者进山的老挝司机顺蓬告诉记者,那是10年前中国公司建设的,对百姓生活帮助很大。
中国因素于老挝对外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of
China Factor on Laos' Foreign Economy 作者: 于臻[1,2]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2]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出版物刊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7-12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老挝;对外经济;中国因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安全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运作以来,老挝连接中国与东盟南北陆路通道的区位优势得到突显,交通基础设施改善面临良机,投资价值提升,旅游国际客源市场前景远大,对外贸易得到更多发展机遇,中国对老挝对外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及贡献与日俱增。
中国为老挝对外经济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及支持,有利于老挝规避对外经济合作中的风险,保障其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伦理文化保护与传承对老挝的启示

中国伦理文化保护与传承对老挝的启示【摘要】老挝与中国在伦理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有着共同关注。
中国的伦理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也深受老挝重视。
通过借鉴中国的伦理文化,老挝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并提升国家形象。
双方在文化交流中合作机会广阔,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老挝可以学习中国如何保护自身文化,并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促进双方文化发展,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老两国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应共同努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国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关键词】关键词:老挝,中国伦理文化,保护,传承,启示,社会发展,国家形象,合作机会,文化交流,文化遗产,影响,共同责任,使命。
1. 引言1.1 老挝对中国伦理文化的重视老挝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中国的伦理文化。
这种重视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可以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
老挝经常邀请中国的学者、教授和艺术家来访问,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以促进中老两国文化交流。
老挝还积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思想、中医传统和中国书法等,通过这些学习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老挝也非常重视中国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强调仁爱、孝道、忠诚等美德,这些价值观在老挝社会中也得到了认可和传承。
老挝人民尊崇长辈、孝敬父母、团结友爱,这些都与中国的伦理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老挝人民通过这些传统的伦理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品德,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老挝对中国的伦理文化非常重视,认为这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老挝人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的伦理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和深厚,促进中老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1.2 中国伦理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中国伦理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世界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吸引力。
中国伦理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文化元素,注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强调道德伦理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澳媒:中国在老挝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作者: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6年第03期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月26日刊发题为《中国在老挝不断扩大的影响力》的署名文章,作者中国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所长顾长永在文章中称,中国与老挝不久前签署了《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
该协议暗示着中国这个亚洲巨人想要与其南方邻国扩大经济关系。
文章摘要如下:
中老边境附近的小城磨丁地处中国向东南亚扩大影响力之路的重要节点,它把从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两条重要交通线连接在一起。
其中一条是昆曼公路,它始于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经老挝到达泰国首都曼谷。
另一条是中老铁路,它从昆明通往万象。
万象是东西走廊的一个重要节点。
昆曼公路在2013年就已贯通,而中老铁路2015年12月才开工建设。
受益于老挝便利的签证政策以及昆明—磨憨高速公路(它是昆曼公路的一部分)的建成通车,中国游客纷纷涌入磨丁经济特区。
考虑到中国最近在老挝北部进行的开发,似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要为中国向老挝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