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非遗”绝技赏茶花 近5万人昨赶金殿庙会
《打铁花》中国非遗文化故事ppt课件

01、历史起源
确山铁花
确山铁花始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古代确山道 教圣地乐山,与湖北武当山、泌阳铜山并称中 原道教三山。打铁花原是炼丹道士祈福禳灾、 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也是民间金银、铜、铁、 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开业时和道士们一起为祭 祀共同的祖师爷——太上老君而举行的一种仪 式,具有道教神秘色彩和五金工匠的行业特点。
平时,工匠们为道士们铸造钟、罄、云牌、香炉、火盆之类,也是不收费的。遇到道 教的重大庆典,道士们也会出钱出物,请工匠们举办“打铁花”,为道教增添光彩。这无 形中促进了“打铁花”活动的开展。显而易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 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 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活动准备
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 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02、前期准备
打铁花表演前,要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搭起一个丈余高的二层八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 顶上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起火等。
01
中赤膊上阵而能进退自如
打铁花涵容了道教文化、
03
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 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
间艺术宝库
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
04
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 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
作用。
04、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名单》公布,确山县文化馆获 得“打铁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豪情场面。
打铁花传承保护
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 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关于2024茶花会活动策划

持续改进:根据总结报告和经验分享,不断优化活动策划和执行,提高活动效果
经验教训分享与改进措施提出
改进措施: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活动成功之处:活动策划、组织、执行等方面的优点和亮点
活动不足之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经验教训总结:总结活动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未来茶花会活动策划建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活动流程,提高活动效率和效果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参与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
注重活动细节,提高活动品质和口碑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提升城市形象: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弘扬茶文化:推广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众与参与人群
目标受众:茶花爱好者、园艺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等
参与人群:茶花种植者、茶花销售商、茶花研究专家等
活动目标:提高茶花知名度,推广茶花文化,促进茶花产业发展
具体活动流程与时间安排
场地布置与氛围营造方案
场地选择:选择宽敞、通风、采光良好的场地,便于活动进行
布置风格:根据茶花会的主题和风格,进行场地布置,如中式、欧式、田园风等
氛围营造:通过布置鲜花、绿植、彩带、灯笼等元素,营造温馨、浪漫、喜庆的氛围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灯光效果:设置合适的灯光效果,如暖色调、冷色调等,营造不同的氛围效果
活动形式:茶花展览、茶花知识讲座、茶花摄影比赛等
广西歌舞串词

广西歌舞串词【篇一:主持人串词】1、又到甘蔗收成季,欢歌热舞庆丰收。
请欣赏伦那一队闭海英等人带来的舞蹈《开门红》2、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
熟悉的旋律,演义时代的跨越。
让我们在甜美的歌声中,在舞动的韵律中,欢聚一堂,开创我们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请欣赏恩城乡许科娟等人带来的舞蹈《欢聚一堂》3、十一月,我们走进硕果累累的金秋,收获厚重、收获沉甸甸的希望。
在这美好的季节,在这欢聚的时刻,让我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您好!下面请欣赏新贵村下贵屯陈金美等人带来的舞蹈《祖国您好》清洁工程以来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家乡更美了。
请欣赏太平社区梁洪波带来的音乐小品《清洁工程,家乡美》5、“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唱”(主持人唱),我们壮乡人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内心如火的热情,让我们一起欣赏车站村朝阳屯带来的舞蹈《唱首山歌盼你来》,一起感受如火的热情。
6、孩子是爱的结晶,是我们心中的宝贝,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欣赏蕾蕾幼儿园的陆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舞蹈《快乐宝贝》7、军人,一个神圣的称谓,精忠报国是你永恒的信仰,用忠诚报效祖国,用生命谱写辉煌。
请欣赏德天化工陆永都的独唱《咱当兵的人》8、接下来请欣赏硕龙镇硕龙社区代表队为我们带来的《新龙船调》9、光阴似箭,岁月改变了如花的容颜,佝偻了笔直的脊背,不变的是爱的等待,真心的守候。
让我们一起欣赏三伦村渠罗屯带来的广场舞《爱的等待》,一起去品味爱的真谛。
10、这里有美味的龙眼,这里有连绵的蔗海,这里有热情的人11、那里拥有世界屋脊的美称,那里有神秘的布达拉宫,那里是朝圣者们的圣地。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那里是哪里吗?对,是青藏高原。
下面让我们一起倾听德天化工林爱宇演唱的《青藏高原》。
12、接下来请欣赏左安村冲六屯带来的舞蹈《桔梗谣》13、吉祥如意是我们中国人美好的愿望与祝福,下面请欣赏品现村渠现屯黄丽红等人带来的舞蹈《吉祥》14、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富饶的“水果之乡”,让我们一起欣赏车站村朝阳队带来的舞蹈《美丽广西》,一起领略广西独特的美。
滇风浴红“山茶花”

首 民歌 ;字 正 ” 了 吐字 清楚 外 , 定 要 用 云 南方 言 演 唱 , “ 除 一 给观 众 最 纯 正 的地 方 韵 味 醇浓 的歌 曲艺 术享 受 ;音 美 ” “ 就 是要 练 就一 付 甜美 纯正 、 结实 的好 嗓 子 , 民歌 中的念 白也 把 要说 得 有音 乐性 ;腔 圆” 与 “ “ 是 字正 ” 系在 一起 的 , 就 是 联 也 中国传统戏 曲所要求的“ 字领腔走 、 腔随字行” 即吐字清晰 , 明了 、 行腔 圆润流 畅 ;形 准 ” “ 是要 准 确 把握 歌 曲所 表 现 的音 乐 形象 和人 物 形象 , 歌 声 、 用 表情 、 眼神 、 体 为 歌 曲服 务 ; 形 “ 味浓 ” 民歌 的风 格特 点 , 指 即语 言 、 腔方 法所 包 含 的纯 朴 行 真挚 的情感 和 浓浓 的 乡土气 息 。所 以 ,黄 虹 的演 唱 收放 自 如 , 静 自如 。收 则婉 约 , 则豪 爽 , 动 放 动则俏 丽 , 则柔 美 。 静 黄 虹作 为 歌 唱 家 的 同时 ,还 自己加 工 整理 民间 歌 曲 、
革 等各 项 重大 历史 任 务 的基础 上 ,顺 利 实施 发 展 国民 经济 的第一 个 五年 计划 , 本完成 社 会 主义 改 造 , 现 了 由多种 基 实 社 会形 态 向社 会 主 义社 会 的历 史 性跨 越 ,在全 省初 步 建立 起 了社会主义ຫໍສະໝຸດ 度 , 开创 了云南历史 的新纪元。
会和省人民政府名义发布公告 、 指示 、 通报等 , 周保中都要 在他名字之前署上“ 主任陈赓 ”“ 、主席陈赓” 。
由于 云 南 省较 好 地 贯 彻 执 行 了 中央 “ 团结 第 一 、 作 工 第二 ” 的方 针 , 政治 、 事 、 济 和 民族 工作 中采取 一 系 列 在 军 经 慎重 稳 妥 的措 施 , 在胜 利 完 成 接管 建 政 、 粮 剿 匪 、 征 土地 改
茶花(茶花)_百度百科

茶花(茶花)_百度百科编辑锁定茶花(学名:Camellia sp.)⼜名⼭茶花,是⼭茶科、⼭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
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黄各⾊花种,甚⾄还有彩⾊斑纹茶花,⽽花枝最⾼可以达到4⽶。
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花期较长,从10⽉份到翌年5⽉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份。
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光泽,花形艳丽缤纷,⽽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
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名花”中排名第⼋,亦是世界名贵花⽊之⼀。
原产于中国东部,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南各地,朝鲜、⽇本、台湾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中⽂学名茶花拉丁学名Camellia sp.别称⼭茶花界植物界门被⼦植物门纲双⼦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侧膜胎座⽬亚⽬⼭茶亚⽬科⼭茶科族⼭茶族属⼭茶属种茶花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英⽂名称Common Camellia 英⽂名称Camellia⽬录1. 1 栽种历史2. ▪三国3. ▪唐宋4. ▪元明5. ▪清代6. 2 形态特征7. 3 ⽣长习性8. 4 地区分布1. 5 主要品种2. ▪单瓣类3. ▪复瓣类4. ▪重瓣类5. ▪园艺6. 6 繁殖⽅式7. ▪扦插8. ▪靠接9. ▪叶插1. ▪⾼插2. ▪树接3. 7 栽培技术4. ▪光照温度5. ▪浇⽔施肥6. ▪整形修剪7. ▪花期控制8. ▪冬季养护9. ▪盆栽须知1. ▪病⾍防治2. 8 主要⽤途3. ▪观赏4. ▪医⽤5. 9 植物⽂化6. ▪市花7. ▪花语8. ▪诗词茶花栽种历史编辑茶花三国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
当时⼈们就⾮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
资料记载,世界上登记注册的茶花品种已超过2万个。
中国的⼭茶品种有883个。
[1]在三国时代,茶花已有⼈⼯栽培。
但直⾄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宫廷、贵族庭院⾥栽种的,仍是野⽣原始种茶花,花单瓣红⾊。
暖泉古镇室内全景非遗奇绝演艺打树花之《天下第一堡》

暖泉古镇室内全景非遗奇绝演艺打树花之《天下第一堡》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特色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
暖泉镇每逢元宵佳节期间“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一项古老技艺,打树花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直以来,打树花只能在室外进行,所以白天无法观看到树花璀璨夺目,这在以前这让很多来暖泉古镇的游客常常带着遗憾离开。
《天下第一堡》打树花表演
据悉,为了解决打树花只能在室外进行的局限性,蔚县暖泉古镇文化有限公司斥资1.5亿建设了河北省目前唯一的室内实景演出剧场—《天下第一堡》,首次将“打树花”这一古老节日社火搬进了室内,该剧场可容纳约1000观众同时观看,并重金邀请国内顶尖创作团队鼎力打造中国首台全景非遗奇绝演艺《天下第一堡·树花情》,演出由著名导演段建平执导,以打树花为核心,融合了蔚县当地的民俗文化,添加唯美的舞蹈、高难度的杂技、惊险的武术等,精心打造的一台大型全景室内演艺。
整台演出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了蔚县的民歌、闹灶火、拜灯山、地方戏曲、剪纸艺术、打树花等,让观众全新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天下第一堡--暖泉情歌
天下第一堡--唱社戏
《天下第一堡》克服了各种技术难题,将原本只能室外演绎的打树花,挪到了室内,从此观赏打树花将不再受天气温度的影响,一年四季、刮风下雨、白天夜里,全天候都可以欣赏到那最浪漫的打树花。
使观赏打树花真正做到身心俱舒的完美体验。
暖泉古镇。
以“赶”的姿态走好茶文旅融合共富路_关于“赶茶场”列入人类非遗后的思考_文|陈新森

磐安:以“赶”的姿态走好茶文旅 融合共富路关于“赶茶场”列入人类非遗后的思考文|陈新森“赶茶场”又称“茶场庙庙会”,盛行于浙江磐安玉山一带,是一场以古茶场为主要文化展示舞台,以茶叶等物资交易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活动。
2008年“赶茶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2022年11月,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国保单位玉山古茶场、人类非遗“赶茶场”的所在地,具有将茶叶、文化和旅游三大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我们要以“赶茶场”的“赶”为源动力,加快统筹谋划,强化有序开发,积极转型升级,以赶的姿态走出一条茶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茶文旅融合赶上了好时代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是近年来我国“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亮点,这种模式以茶产业为基础和核心,将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一种沉浸式的茶叶体验、度假娱乐、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休闲生活方式。
茶文旅融合内涵丰富、业态多元,而且创意无限、潜力巨大,从全国发展态势来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地产茶区正深度谋划、蓄势待发,新招频出、亮点纷呈。
一条指示引航导向。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
这为我们做好茶文旅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国家文旅部出台了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支持将非遗与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结合,支持推出旅游特色线路。
浙江省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并在山区26县“一县一策”中予以明确。
近年来,磐安茶文旅融合发展开始破题,形成休闲茶乡游、云峰茶节庆活动、赶茶场习俗体验、茶文化研学活动、茶膳食品等不同类型的融合产品,有效优化了非遗传承环境、促进了茶经济的发展。
深化茶文旅融合,有利于推动茶非遗得到更高层次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更多人通过旅游了解、参与体验茶习俗,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老爷山花儿会简介

大通老爷山花儿会简介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
老爷山“花儿”会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庙会”活动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老爷山“花儿”会。
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
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有组织演唱。
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老爷山“花儿”会是解放后兴起的。
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有较高的演唱技巧。
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
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族属,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
这是“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
“河湟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
“河湟花儿”形式以七字四句为主,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
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鲜明,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花儿”调令十分丰富,有近百种曲调。
老爷山“花儿”令最具特色的调令主要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
“花儿”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
老爷山“花儿”会是大通各族人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民间盛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2月9日星期日
主编赵文宣首席编辑严云美编潘彬琼校对周琳组版黄桦
今日关注
A05
交通安全
1241个检查站查违法
免费通行
27条路免通行费1.7亿元
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介绍,1月31日至2月6日,该公司所属的27条高等级公路共免除通行费1.715亿元,小型客车通行量和免费金额分别较去年春节增长51%和53%。
本报记者曹婕通讯员杨颖融
记者从省交警总队获悉,春节期间全省1241个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启动,实行24小时勤务,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据统计,节日期间发生死亡道路交通事故26起,造成30人死亡,26人受伤。
首席记者张扬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昆明铁路局、云南机场集团等获悉,春节黄金周期间,我省完成道路客运量996.16万人次、铁路发送旅客102万人、云南机场集团所属12个机场迎送旅客88.5万人次。
本报记者曹婕实习生郭玉琳
正月初九“爬鸣凤山、摸福、赏茶
花”是金殿庙会的传统民俗,不少老昆明人在这一天都会携家带口到金殿春游踏青、听花灯歌会、看狮子龙灯表演。
这不,才上午8点,记者来到金殿公园时,早已是人潮涌动,烧香祈福的市民、游客排起了长队,大家手里都拿着香火和祭祀品,想为新年许下美好的愿望。
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从金殿山门来到钟楼,一路只见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昆明特色小吃及手工艺品。
“这匹糖马做得真漂亮,晶莹剔透、活灵活现,奋蹄腾飞。
这些传统的手艺人现在不多了,希望手艺能传承下去。
”市民陈先生看到民间传统绝技糖塑,感叹找到小时候的感觉。
在金殿铜殿旁,记者看到,这里除了糖塑,还有捏面人、草编“蚂蚱”、剪纸等。
随着人潮一一看过去,糖马、糖龙栩栩如生,面捏的猪八戒、孙悟空等经典人物欢聚一堂,草编的蚂蚱只只好像就要展翅飞过来似的,剪纸花样繁多……各式特色一家接一家排开,看了这个还有那个,让人应接不暇。
据了解,今年金殿公园引进糖塑、捏面人、草编“蚂蚱”、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是亮点。
此外,金殿公园还邀请了昆明著名的花灯小调歌手、舞狮龙灯等民间表演艺人为游客进行演出,让传统技艺在金殿大放光彩。
看“非遗”绝技赏茶花
近5万人昨赶金殿庙会
昨天,沿袭了400多年的正月初九赶金殿庙会传统活动又拉开帷幕,人们与“非遗”相约,赏茶花、品小吃、看花灯、祈福、骑马,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在一起,让人们感觉庙会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有“老”味道了。
公园管理处的统计显示:昨天的金殿庙会,共吸引了48500多名市民及游客。
上午10时30分,等待上钟楼撞钟的
人群已经排满了钟楼里窄窄的旋转楼梯。
由于人多,上楼速度很缓慢。
挂在塔顶的大钟香火旺盛,游人络绎不绝地上香,也有的老人嘴里碎碎地念着,许下新年的愿望。
刚撞钟下来的彝族老人张秀莲笑眯眯地正在楼前与同行的老乡聊天,老人今年67岁,邀约老朋友一行15人包车赶庙
会。
提及新年愿望,老人们很爽朗:“一路
平安,万事大吉!”
今年,金殿还推出了挂祈福包活动,在铜殿附近的一棵古树上,记者看到游客挂起来的祈福包一串串的,十分漂亮。
游客王女士说:“我们来赶庙会,也是来祈福,希望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
赶庙会一方面是出游祈福,一方面赏赏茶花,品品小
吃,很有意思的。
”
在昆明金殿马场,骑马祈福过节的市民也不少,大家都希望“马上成功”、“一马当先”。
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今年到金殿马场骑马的人相比起往年是人数最多的一年,来自五湖四海的骑马人让工作人员从上午9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都顾不上休息。
昨日,在金殿的茶花园、游路边,各色茶花开得如火如荼,美艳无比。
许多游客拿着相机、手机,不停地拍茶花,并边拍边赞。
正在专心拍照的刘先生被记者的问询打断了,他一边盯着茶花一边说:“我们是从北市区北辰中路过来专门来赶庙会的,同时再看看茶花。
”而陈先生则是从北京来昆明的,他说:“很早就听说云南的茶花有名了,今天看了这茶花,果然名不虚传。
”今年,金殿作为2014昆明茶花节的主会场,公园内特意为市民备下的1000余种50000余盆(株)国内外名贵茶花,构成了“鸣凤山茶”的又一特色,从棂星门至紫禁城两侧、博览苑、温室、茶花园等场所内开得正
艳的茶花,包括本土著名的恨天高、朱砂紫
袍、童子面、玉狮子,以及享誉国际的正黄旗、新世纪、香神、芙蓉香波、黑骑士、黑魔法等知名品种。
刚刚从拥挤的庙会人潮中挤出来的市民,又扶老携幼地走进花丛中,纷纷拿起相机、手机与这些色彩缤纷、娇艳欲滴的茶花合影留念,好不热闹。
上午10时许,在金殿茶花园入口处,记者看到市民余鹏飞扛着一根大葛根。
他介绍,自己是从白邑来赶庙会的,这根葛根有六七十公斤重,在野外生长至少有30来
年,算是“葛根王”了,余鹏飞说:“葛根也是
美食,游客都很喜欢吃。
每年金殿庙会的时候,我都会找些葛根来卖,收入会有八九百元。
”
在现场,还有小锅米线、烤肉串、烧豆腐、
棉花糖等各种小吃都让游客们大饱口福。
本报记者左学佳陆敏实习生戴菲李建明
“非遗”
汇聚大放光彩醉山茶盛放醉了游人
愿祈福出游
“马上成功”食各式名小吃饱口福
各色山茶盛放本报记者刘普礼摄
扛葛根赶庙会祈愿新年好运
糖马栩栩如生
今年“马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