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国际经济学试期末B及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江南大学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参考真题笔记复习资料

江南大学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参考真题笔记复习资料

8.卡特尔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确定产量水平( )。

A 使每个厂商达到供求平衡B 使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 使卡特尔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 以上都不对 9.“搭便车”现象源于( )问题。

A 公共物品 B 私人物品 C 社会福利 D 不完全信息 10.下列哪个项目计入GDP (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购买一辆用过的自行车 C 购买普通股票 D 购买的新住房 11 投资乘数在哪种情况下较大?( ) A 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B 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 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D 通货膨胀率较高 12.IS 曲线左下方,LM 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 A 投资大于储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B 投资小于储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 投资大于储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D 投资小于储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13.自然失业率( )。

A 恒为零; B 依赖于价格水平; C 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 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14.在IS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收入( ) A 增加、利率下降 B 增加,利率上升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15.西方国家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 法定准备金率 B 利率 C 再贴现率 D 公开市场业务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需求增加。

(x ) 2.一个消费者将所有收入花费在两种商品A 和B 上,消费者均衡条件是MU A /P A =MU B /P B 。

(v ) 3.当可变投入要素的AP 为零时,TP 达到最大。

(x ) 4.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MC>AVC 中的那部分MC 曲线。

( v )。

5.所谓“囚徒困境”指的是在涉及两方的简单博弈中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结果是一方输而另一方赢。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1.要素禀赋2.倾销3.黄金输送点4.三元悖论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 分,共20 分)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2分),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2分)。

(指在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并可以在各国自由贸易,即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及其时间耗费,则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折合成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2、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2分)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2分)。

3、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1分),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1分)间全部经济交易的(1分)的系统记录(1分)。

4、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1分)、应用(1分)、推广(1分)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1分),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弗农在1966年推出。

这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总结与扩展。

根据这一模型,当一种新产品刚刚诞生时,其生产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当这种产品成熟并广为大众接受时,它就变得标准化了,就可以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和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进行生产了。

因此,对于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从最早引入它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不发达国家。

这一过程通常都伴随着发明国家向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的直接投资。

5、绝对优势原理: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2分)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分)绝对优势说: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中获利。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Advantage):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共计100分)1. "供给"指的是:A. 指商品的市场供应量。

B. 指货币的供应量。

C. 指资金的供应量。

D. 指劳动力的供应量。

2. 比较优势理论是谁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曼3.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A. 外汇储备的数量B. 国内物价水平C. 利率水平D. 外国利率水平4.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世界银行(WB)D. 美洲国家组织(OAS)5.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维持物价稳定B. 促进经济增长C. 降低利率D. 减少失业率6. 国际分工的好处包括:A. 提高生产效率B. 扩大市场规模C. 促进技术创新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升值,会对该国的贸易产生什么影响?A. 减少出口,增加进口B. 增加出口,减少进口C. 减少出口和进口D. 增加出口和进口8.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时候,央行可能会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是:A. 加息B. 降息C. 货币放松D. 不采取任何措施9. 名义利率是指:A. 不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B. 超额储蓄的利率C. 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D. 市场利率10. 直接投资是指:A. 跨国公司间的资金流动B. 外商在本国购买股票和债券C. 资本流动到国际间接投资基金D. 政府间的经济援助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简述外汇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三、论述题(共计60分)1. 请阐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 选择一个国际组织,介绍其目标、职责以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四、分析题(共计80分)某国经济遭受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贬值,并且国内外投资都受到了打击。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半期考试题及答案1、假设中美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且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

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产出是不同的。

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150吨。

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

(1)请判断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那种产品上有优势(2)如果发生自由贸易,中美两国会分别出口哪种产品,请确定大米的世界市场相对价格的范围?(3)画图说明自由贸易发生前后中美两国的福利变化。

2、作图说明什么是“悲惨增长”,并说明悲惨增长实现的条件。

3.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资本是特定要素(生产葡萄所用的资本不能流动到汽车生产行业)。

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如果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4、叙述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内容,并作图分别说明在大国和小国的情况下,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5、A 、B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状态如下图所示,请继续作图,画出自由贸易发生以后A 、B 两国的福利变化和贸易三角。

6、画图说明关税和出口补贴所引起的进口国福利的变化。

7、画图说明什么是持续性倾销并说明持续性倾销存在的条件。

8、假设某一国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CIC 0 钢铁 大米 B 国 S A =C A S B =C B钢铁 大米 A 国位和4个单位,试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X 的国际市场相对价格为2,进口量为200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

1、解:依题意可知,两国劳动生产率为:中 美大米劳动生产率 1 1.5小麦劳动生产率 0.5 1以下均用A 表示中国,B 表示美国,X 表示大米,Y 表示小麦,a 、b 分别表示中美两国生产率。

(1)美国在大米与小麦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因为1 1.52> 1.50.51x x y y a b a b ====1 1.52> 1.50.51x x y y a b a b ====所以中国在生产大米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有比较优势。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学试期末A及标准答案

江南大学国际经济学试期末A及标准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期末A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2.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3.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A.烟草贸易公司B.铁路运输公司C.橡胶生产国组织D.石油输出国组织4.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A.日内瓦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5.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A.越低B.越高C.不变D.不确定6.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7.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8.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9.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10.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11.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的议定书上签字的缔约国共有()A.15个B.23个C.102个D.123个12.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13.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A.英镑B.日元C.美元D.人民币14.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特别提款权变动15.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A.零B.小于需求弹性C.大于需求弹性D.无穷大16.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A.8.3870B.8.085C.10.2931D.6.587617.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制18.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业B.泰国C.日本D.韩国19.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20.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1.名义保护率22.短期资本流动23.牙买加协定24.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5.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6.货币分析法的政策主张是什么?四、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7.结合图形说明贫困的增长的含义,并说明其形成条件。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判断正(√)、误(×)题(2’×10)()1.若大学教师用大部分时间来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机会成本是备课时间减少,从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2.“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元,将促进内需增加”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3.需求量的变动是引起均衡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

()4.因随消费量增加总效用会增加,所以商品需求曲线应呈正斜率。

()5.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6.AP曲线一定经过MP曲线的最高点,并与X轴相交。

()7.变动成本VC就是总成本TC曲线的斜率。

()8.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MC=AR=AC。

()9.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指标。

()10.从总供给看,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应为:Y=C+S+T+X。

二、单项选择题(2’×15)1.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对市场制度的调节问题B.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C.研究企业如何赚取利润的问题D.研究如何使人变得更无私,以缓解资源稀缺性问题2.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正式实施,使海南旅游市场()迅速增加。

A.供给B.供给量C.需求D.需求量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

A.实际支付的金额B.愿意支付的金额C.获得额外的满意程度D.愿意支付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差4.当某消费者由商品X的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MU X = 0时,()。

A.TU X = 0 B.TU X达最大C.TU X上升D.TU X下降5.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跌10%,引起需求量增加20%,则该商品()。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单一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完全弹性6.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使其()向右移动。

A.预算线B.无差异曲线C.供给曲线D.边际收益曲线7.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处于合理区域时,必然有()。

A.TP开始下降B.MP开始上升C.AP≥MP D.AP≤MP8.在短期内,AC与AVC之间的垂直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试期末B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A.重商主义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D.重农主义2.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A.国际比价线B.提供曲线C.生产可能性边界D.相互需求曲线3.不属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4.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5.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

该理论被称为()A.剩余物质出口理论B.大宗产品贸易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6.属于关税壁垒措施的有()A.进口附加税B.出口补贴C.公共采购D.自愿出口限制7.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各种形式中,唯一不存在权利让渡的是()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D.经济联盟8.根据国际贸易新理论,一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A.生产要素优势B.技术优势C.资源优势D.规模经济优势9.卡特尔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原则是()A.总成本等于总收益B.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10.要保持一种初级产品的稳定,需要借助干预机制。

在承担干预所需资金的来源上,一般原则是()A.由发达国家承担B.由发展中国家承担C.由获利者承担D.由国际组织承担11.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安排下,以关税减让为目的的谈判共进行了()A.五轮B.六轮C.七轮D.八轮12.在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即期汇率为US$1=DM1.7889,三个月远期美元贴水200点,则3个月美元远期汇率为()A.1.5889B.1.7689C.1.8089D.1.988913.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长期趋势的收支差额是()A.商品贸易差额B.基本收支差额C.经常项目差额D.官方结算差额14.如果dx,dm分别代表出口的需求弹性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A.|dx+dm|<1B.|dx+dm|≤1C.|dx+dm|>1D.|dx+dm|≥115.根据国际收入调整论的吸收方法,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应()A.提高国民收入和国民吸收B.提高国民收入,减少国民吸收C.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国民吸收D.减少国民收入和国民吸收16.对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不包括()A.蒙代尔B.约翰逊C.波拉克D.哈罗德17.根据货币分析法,在固定汇率制下,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在短期内如果要抵消国际收支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就应该()A.减少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降低货币乘数mB.减少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增加货币乘数mC.增加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增加货币乘数mD.增加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降低货币乘数m18.在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从内部平衡看,政府减少支出,会导致()A.国民收入增加B.通货膨胀缓解C.失业减少D.总需求增加19.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安排中,采用最多的汇率安排是()A.钉住汇率B.自由浮动汇率C.联合浮动汇率D.固定汇率20.最早实行金本位的时期是在()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A.自愿出口限制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C.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E.进口许可证22.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联盟E.北约23.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A.产品收入弹性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E.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24.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A.商品贸易收支B.服务贸易收支C.资本项目收支D.官方结算收支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25.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A.融通资金B.外汇管制C.汇率浮动D.调整经济E.限制进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6.国际货币体系27.特里芬两难28.牙买加协定29.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并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1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30.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31.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2.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33.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34.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35.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36.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37.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38.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39.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0.汇率及其标价方法?41.请写出扩大的国民收入模型并说明其含义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42.国际金本位制及其作用评价?国际经济学试期末B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2.C3.B4.D5.C6.A7.C8.D9.C10.C11.B12.B13.C14.B15.B16.C17.A18.B19.A2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CDE22.ABCD23.ABCDE24.ABC25.ABC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为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

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所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27.特里芬两难: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地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美元的这种两难,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28.牙买加协定: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得以形成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是:汇率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29.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是指政府预先确定、公开承诺,并用干预市场的方法而得到的本国货币与某种(或某些)主要外币的法定平价和允许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但是可以定期地调整法定的平价,以利用货币的贬值或升值来校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一种国际汇率制度。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判断1分,说明1分,共20分)30."╳"。

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供给变动,另一个是需求变动。

31."╳"。

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低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2."╳"。

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3."√"。

当关税同盟对外排他性很大时,那么这种保护会形成新垄断。

34."╳"。

最惠国待遇是指任何给予第三方的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地给予贸易对方。

35."╳"。

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贸易收支。

36."√"。

由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迫使厂商重新考虑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以考虑最低成本,结果是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37."╳"。

所谓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单位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数值越大,表示单位外币折合本币的数量越多,因此,本币相对价值越低。

38."√"。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促进本国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

39."╳"。

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0.汇率及其标价方法?外汇汇率是用个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

它是因国际支付结算需要所产生的用本币买卖外汇的折算标准。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以1个单位或一定单位(如百、万、十万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叫直接标价法;用1个单位或一定单位(如百、万等)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叫间接标价法。

41.请写出扩大的国民收入模型并说明其含义扩大的国民收入模型是在简单开放国民收入模型基础上加入了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国民收人模型:从供给方面来看:Y=C+S+T+M+If+Rf+Wf从需求方面来看:Y:C+I+G+X+If+Rf+Wf在供给方面,If为本国在外国投资,Rf为外国在本国的投资收入,Wf为外国人在本国得到的工资收入;在需求方面:If为外国在本国的投资,Rf为本国在外国的投资收入,Wf为本国人得自外国的工资收入。

扩大的国民收入模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开放经济的对外经济联系的全貌。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0分)42.国际金本位制及其作用评价?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

它经历了三种形态:(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

其特点是: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输出入;货币储备全部使用黄金;国际结算使用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