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系列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系列三)

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四、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安排2六、教学过程第一教学要点:以情感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进行“读中品,品中读”。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们感叹唏嘘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

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世界。

(二)、解题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教师引导学生在几处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读中深入体验、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鉴赏、剖析人物形象(以刘兰芝为主要探究对象)1、展示多媒体课件,在画面、文字、音乐背景中,教师范读““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一段。

《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和作者;(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3)能够解读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孔雀东南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景和作者;2. 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3. 诗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2. 诗的主题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与解读: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 拓展延伸:对比分析《孔雀东南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李白的其他诗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文;3. 选择一首李白的其他诗作,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 教学效果: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孔雀东南飞》与其他古典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孔雀东南飞》全文。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领悟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3.感受焦仲卿、刘兰芝之间的真挚爱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2.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领悟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孔雀东南飞》的诗意画面,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同时,简要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要求学生边读边标注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3.课堂讲解(1)逐句分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2)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比兴、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领略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4.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原因是什么?(2)小组分享:从诗歌中选取你最喜欢的诗句,阐述理由。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孔雀东南飞》。

四、教学拓展1.介绍《孔雀东南飞》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

2.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爱情观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否深入?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所学内容?六、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语文必修2》2.辅助资料:《孔雀东南飞》原文及注释、相关背景资料、鉴赏文章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其鉴赏能力。

九、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结合诗歌内容,适当拓展相关文化背景,丰富教学内容。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内容及艺术特色,感受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语文2.6《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语文2.6《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剖析《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本单元的要点篇目。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异的民间叙事诗,那完好的构造、波折跌荡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拥有很强的震惊力,让我们身不由己地走进那二千多年前的社会生活,不由自主地融入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惨剧氛围之中,衷心产生对焦、刘二人的怜悯与可怜,爆发出对封建礼教家长制罪恶的仇恨。

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逐渐培育对文学作品的鉴识赏识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频频吟咏,读出诗歌的节奏;在朗读的基础上,以诗歌作品的详细内容为依照,对古诗的文字予以疏导,掌握全诗的基本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对话、中心主题、思想感情;利用与音乐的对照阅读,教育学生深入感觉文学艺术美,进一步理解本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怜悯心和是非感,努力去理解作品中包含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状况剖析高一的学生广泛喜爱古诗词,但对古代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候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月较长远,学生对那一期间的历史特别是社会生活认识不多,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虑。

但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指引下借助说明等疏导文本,挑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看法与人物性格。

并且本诗的一个鲜亮特色是故事性强,简单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能够抓住学生学习诗歌的热忱较高,也很有音乐和文艺表演才能及欲念的实质,借助音乐的功能,调换学生踊跃性,帮助他们主动去学习鉴赏,真实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设计思想依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拟订教课目的,着重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研究能力的培育,促使学生平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企图,“用教材教”,并达到三维目标。

“师者,因此带路、开窍、促使也;学者,因此体验、研究、创新也。

”讲堂是我们的,更是学生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诗歌中重点字词,培养学生阅读时间久远的诗歌的能力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3、了解乐府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以及铺陈的手法。

教学重点: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教学难点:赋、比、兴手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内容:疏通文本,理清情节结构,初步认识作品思想内涵活动过程:一、导入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讴歌美丽的爱情。

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遭到了无情的摧残,从而造成了一幕幕爱情悲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感受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和这种制度下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不屈追求。

二、学生自己阅读注解,识记有关文学常识1、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关,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乐府”。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3、本诗出自南朝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有关文言知识1、学生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词句做出记号2、就自己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教师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并指导学生理解归纳本课中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互文等文言知识出示示例:(前两类现象各出示一个例子,其他让学生自己去整理)①古今异义词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没有束缚)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值得同情)叶叶相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失败的经验)处分适兄意(古:处理今:处罚)②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⑵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二、介绍乐府诗问题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这是一首乐府诗。

那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乐府诗?明确::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问题2: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长篇诗歌。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那么《孔雀东南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明确: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三、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一、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整体把握,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复述。

2、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4、掌握文言知识(偏义复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疏通大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2、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三、书目推荐“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一大主题,多少情意缠绵、相思难耐和悲欢离合,早已化成了千年不朽的诗文,今天读来仍能让人激动不已。

同学们不妨去读读汉乐府《上邪》、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陆游的《钗头凤》等经典作品。

四、文本教学(一)、导入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

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

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者“新乐府”。

(三)、预习检测1由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时间、人物、事件、结局)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4.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找学生叙述)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

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不足为奇,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

二、知识积累(幻灯片)1.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检查预习。

(一)字音辨识自缢(yì) 箜篌(kōnɡ)(hóu) 槌床(chuí)伶俜(línɡ)(pīnɡ) 葳蕤(wēi)(ruí) 明月珰(dānɡ)玳瑁(dài)(mào) 纨素(wán) 拊掌(fǔ)窈窕(yǎo)(tiǎo) 龙子幡(fān) 蹑履(niè)赍钱(jī) 踯躅(zhí)(zhú) 鲑珍(xié)晻晻(yǎn) 鹄舫(hú)(fǎnɡ)(二)通假举要(1)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蒲苇纫如丝(“纫”通“韧”)(三)词类活用(1)孔雀东南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4)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5)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6)槌床便大怒(名词用作动词,拍,敲击)(7)何敢助妇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8)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9)谢家事夫婿(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10)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购买)(11)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2)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13)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四)古今异义(1)大人故嫌迟古义:老人家,指婆婆。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2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2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古今中外,有许多可歌可泣、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些爱情传说或故事呢?请同学们起来讲述一下自己所知道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个关于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介绍《孔》和“乐府”、“乐府诗”】1、《孔》,见课文P95注释①,另增加:全诗353句,1785字,被清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卮zhī言——卮,小酒杯。

卮言,酒后之言,无稽之言﹚》中称为“长诗之圣”。

2、注释②上说《孔》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那么,什么是“乐府”呢?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乐府诗”是指这个机构为配制乐曲而由文人制作或从民间采集的诗歌,这些诗歌主要是用来入乐的,但并不全部入乐。

魏晋时期开始把“乐府诗”简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也由机构名称演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后,继之而起的就是两汉乐府诗歌,而《孔》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介绍小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成诗经过。

序中的“遣”“逼”二字集中地体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也围绕着这两个字展开情节。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

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

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

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二、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孔雀东南飞》全诗;(2)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知识,认识诗人杜甫;(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作者情感和社会现实;(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孔雀东南飞》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 唐代诗歌背景知识和诗人杜甫的介绍。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把握;2. 诗歌情感内涵的深入理解;3. 诗歌创作背景与作者思想观念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孔雀东南飞》全文及其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孔雀东南飞》,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唐代诗歌背景和诗人杜甫;1.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杜甫诗歌,为其学习《孔雀东南飞》做铺垫。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孔雀东南飞》,理解诗歌内容;2.2 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疏通文字障碍,把握诗歌意象。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4.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4.2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5.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作者情感和社会现实;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2 学生展示学习收获,对《孔雀东南飞》进行评价。

6孔雀东南飞并序-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

6孔雀东南飞并序-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

6孔雀东南飞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2语文》中的一篇文言文。

本篇文章是明代散文家文征明所写的一篇杂记,其题材是“孔雀”。

“孔雀东南飞”作为一篇杂记,以文体古雅、意旨深远,实用性强为特点,初读时易于懂,而且又能引人深思,值得长期铭记。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1.理解课文,掌握生词和短语的用法;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运用语言表达艺术感悟;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养成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孔雀飞行的特点和路线;掌握文中的生词和词汇;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阅读、课堂授课、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采用课外阅读、语音练习、作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注重环保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阅读课文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由班级里的两名同学分别感性朗读一遍。

再次由老师指导大家逐段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几个关键词汇。

2. 详细分析课文分析文段时,有针对性地解释生词、术语,及时讲解摘要和生僻字词的句法结构、用法,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交流讨论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启发,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创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方式,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4. 作业布置作业可以选择课外阅读、语音练习或是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小作文。

选择不同方式的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手法;2.熟练运用古代方法来表达艺术感悟。

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含义及其意义;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艺术性的语言表达。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思考、探究和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上可以采取打分,期末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

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收获和成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三维目标】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2.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3. 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4.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教学难点】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

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以得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府” 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它整理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乐府”又分为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注重写实;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一)听朗诵,总结古汉语知识1.请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磐石拊掌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晻晻仕宦2.注意课文中重要的通假字终老不复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谓言无誓违应作“愆”,愆违,过府吏见丁宁写做“叮咛”,嘱咐恐此事非奇应为“宜”,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3.请注意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同工作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限制约可怜体无比可爱怜悯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器具再拜还入户两次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相信,信任;信件渠会永无缘他指人工开凿的水道处分适兄意处理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任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4.注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及意义;(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3)能够解读诗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3)通过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理解诗人对封建礼教的反感和批判;(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的意象、节奏和韵律;(2)诗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3)诗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2)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了解《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及意义;(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 朗读:(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鼓励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孔雀、东南飞等;(2)讨论诗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如孔雀象征什么,东南飞象征什么;(3)帮助学生理解诗的主题和情感。

四、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诗歌,巩固课堂所学;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的意象、节奏和韵律,是否理解了诗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以及是否感受到了诗的主题和情感。

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看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六、教学内容拓展1. 比较《孔雀东南飞》与其它古代诗歌的异同,如《离骚》、《庐山谣》等,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2. 了解作者其他作品,分析刘禹锡的文学风格及其在唐朝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课堂互动环节1.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中意象、象征手法的理解;2. 邀请同学上台进行诗歌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诗中的寓意和主题。

语文教案《孔雀东南飞》

语文教案《孔雀东南飞》

一、教案基本信息《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1. 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领悟诗歌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诗歌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诗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2. 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孔雀东南飞》文本。

2. 相关注释和解析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和背景是什么?步骤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意。

2. 学生结合注释和解析资料,疏通文意。

步骤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解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步骤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组织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赏析文章。

三、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写一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赏析文章,不少于300字。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赏析文章,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意。

要结合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在课堂讨论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诗句为例,深入剖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重要阶段。

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重难点1.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2.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设想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诗中人物的对话极富个性,拟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全诗主旨,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乐府诗,简介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初读全诗,把握全诗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提示:北朝民歌。

师:单元知识短文指出:“两汉及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古乐府民歌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这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叙事诗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1、什么叫乐府呢?乐府诗是指一种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

这些歌谣和文人的诗歌,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

以备朝廷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3.学生默读“预习提示”,思考问题。

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②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

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

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二、初读。

1.圈画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古今异义的词。

2.找出文中的十九个“相”字。

(只作上记号,备用)3.标出全诗各自然段序号。

4.对照小序及书下注释读懂全诗。

三、把握情节。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经过、结果吗?例:东汉末期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与仲卿双双殉情。

2.本诗共有33个自然段,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请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理清全诗情节。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第(1)段—(2)段开端第(3)段—(12)段发展第(13)段—(22)段再发展第(23)段—(32)段高潮、结局(33)段尾声(此时学生如未将第1自然段单独列出,教师不必强加,待到最后研读时再解决第1自然段的起兴问题。

)3.师:请为每部分(包括每部分内的层次)拟一小标题。

“兰芝自诉”——“兰芝遣归”——“兰芝拒婚”——“兰芝殉情”——“合葬化鸟”四、朗读全诗(教师大声带读,学生跟读)。

注意读准:箜篌、襦、葳蕤、蹑、玳瑁、珰、誓(愆) 便 (pi á n)言、否 (pǐ)泰、鹄、幡、骢、赍、鲑五、同桌互译。

译前提示一:正确正确“公姥”(偏指“姥”)、“作息”(偏指“作”)、“父兄”(偏指“兄”)、“父母”(偏指母)、“弟兄”(偏指“兄)”等偏义复词。

揣摩的窍门是根据句意、文意理解偏指义。

提示二:注意有些词的古今意义差别。

如:“自由”,今义为“自由自在”,古义为“自作主张”;“可怜”,今义为“值得同情”,古义却可作“可爱”讲;“却”今为转折连词,古义却有“退”,“回头”义;“要”今义为“需要、要求”,古义却可作“约定”讲;“适”今义为“适合”,古义“有“刚才”义;“劳劳”今不用,古义作“怅惘若失”讲;“奄奄”今义作“气息将绝”讲,古义却可作“暗沉沉”讲。

六、作业:课后整理本诗中“相”、“谢”、“见”、“迎”、“自”、“适”的用法。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本诗所用的铺陈、比兴表现的手法。

2.了解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塑造人物的手段。

辨析词义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明确:不能删。

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

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悲剧氛围,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这是《诗经》中常用的“兴”,托物起兴。

第1段可独立为“序曲”。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明确:不烦琐。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就是细致铺叙,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着意装饰,穿的,戴的,披的,挂的,都一一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临事不乱、从容镇定、极端倔强、可爱的性格。

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反衬封建势力的罪恶,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

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3.文中用了哪些比喻?本体、喻体有哪些相似点?提示:写兰芝美,用“削葱根”喻手的白、嫩、尖;用“含朱丹”喻嘴的红润。

写他们对爱情忠贞,用“磐石”喻仲卿的坚定,用“蒲苇”喻兰芝的柔韧。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4. 本诗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现现实生活本质的,主要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什么在尾声中又写了“化鸟”一节呢?这岂不破坏了全诗的统一风格?提示:最后一节“化鸟”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与全诗的主旨,歌颂忠贞不渝爱情及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

这一节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那么,《孔雀东南飞》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

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六、布置作业: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

第三课时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叙事诗表现主题的方法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一、分析人物形象焦仲卿: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2.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1 ).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明确: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

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

2).联系全文,理解“黄泉共为友”。

明确: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

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

可以想见当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小结: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

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总结焦仲卿的形象: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二、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

激发思考:1)、为什么刘兰芝提出自谴:(阅读第二节)一是因不堪凌辱(妾不堪驱使)二是因深知谴归之势不可挽回(徒留无所施)简析:焦母的故意挑剔(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使兰芝深感“君家妇难为”,因此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

此句道尽了平时的忍辱负重和迫不得已。

激愤之情,溢于言表;难言之隐,尽含其中。

2)、刘兰芝离别前我何要“严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阅读第9节)一表现了她大家闺秀的风范,她是“严妆”而来,所以“严妆”而去,表现了冷静、沉着、镇定的性格;二①是突出“精妙世无双”的妆束美、容颜美、姿态美的赞美;②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谴责和示威;③表现对焦仲卿欲去不忍的矛盾心理。

3)为什么刘兰芝还要去辞别驱谴她的焦母?(阅读第10节)这表明刘兰芝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和教养,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使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成为无稽之谈4)刘兰芝辞别焦母不落泪,而辞别小姑“落泪连珠子”表现她什么样的思想性格?表现刘兰芝的善良(对小姑)表现刘兰芝的坚强(对焦母)5)刘兰芝既然抗婚,为什么还要允婚?(阅读第19-20节)首先,兰芝殉情之意早定,允婚是假,殉情是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