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酸碱中毒的生物化学机制和医学应用
酸碱中毒的生物化学机制和医学应用酸碱平衡是人体内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酸碱中毒的发生。
酸碱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探讨酸碱中毒的生物化学机制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酸碱中毒的生物化学机制。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调节。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来控制血液中的酸碱平衡。
当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时,如呼吸抑制或呼吸困难,会导致二氧化碳排出不足,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从而引起酸中毒。
另一方面,肾脏通过排泄酸性或碱性物质来维持酸碱平衡。
当肾脏功能异常时,无法有效排除酸性物质,导致酸中毒。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酸碱中毒的医学应用。
酸碱中毒的发生可能与某些疾病或药物有关。
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导致脂肪酸代谢增加,产生大量酮体,进而引起酸中毒。
在医学上,我们可以通过给予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从而恢复酸碱平衡。
此外,酸碱中毒还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伴随酸中毒,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酸碱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除了疾病治疗和诊断应用外,酸碱中毒在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应用。
例如,酸碱中毒指标可以用于评估某些药物的毒性。
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是酸性的,如果代谢产物积累过多,就会导致酸中毒。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酸碱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药物对机体的毒性程度,从而指导用药方案的选择。
此外,酸碱中毒的治疗还可以使用碱剂来纠正酸中毒。
常用的碱剂包括碳酸氢钠和乳酸钠等。
这些碱剂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从而恢复酸碱平衡。
但是,使用碱剂治疗酸碱中毒需要谨慎,因为过量的碱剂会引起碱中毒,同样对机体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酸碱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处理。
了解酸碱中毒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在医学上,酸碱中毒的应用不仅限于疾病的治疗和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毒性和指导用药方案的选择。
钾离子排泄方法
钾离子排泄方法
1.肾排泄: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肾小管和集合
管调节体内钾离子的浓度。
在肾小球过滤后,绝大部分钾离子
被重吸收,只有少量被排泄到尿液中。
这一过程主要由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酸碱平衡调节等因素参与。
2.肠道排泄:肠道也是体内钾离子排泄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
肾脏,肠道的钾排泄功能较弱,通常只在摄入大量钾的情况下
发挥一定作用。
肠道通过制造腹泻或增加大便中钾离子的浓度
来帮助排除多余的钾离子。
3.汗液排泄:汗液中也含有一定浓度的钾离子,通过皮肤的
排汗机制,部分体内的钾离子也可以通过汗液排泄出去。
尤其
在剧烈运动、高温环境或体内钾离子水平升高时,汗液排泄对
调节体内钾离子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严重的高钾血症,可能需要采
取其他方法来加速钾离子的排泄,如血液透析或药物治疗等。
但这些方法属于特殊情况下的治疗手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操作。
总结起来,钾离子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肠道和汗液三种途径
进行。
肾排泄占主导地位,肠道排泄和汗液排泄在特定情况下
发挥一定作用。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排泄方式,具
体的排泄机制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摄入、药物使用、疾病状况等等。
碳酸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碳酸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烘焙、药物制造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在体内,碳酸钠可以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包括酸碱平衡、钙离子调节、血液凝固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碳酸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1. 酸碱平衡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如乳酸等。
如果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引发各种疾病。
碳酸钠可以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
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碳酸钠会与之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通过呼吸和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2. 钙离子调节钙离子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离子,它参与了多种代谢过程,如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等。
碳酸钠可以调节体内钙离子的浓度。
当体内钙离子浓度过高时,碳酸钠会与之结合,形成碳酸钙,从而降低体内钙离子浓度;当体内钙离子浓度过低时,碳酸钠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钙离子,以增加体内钙离子浓度。
3.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人体内维持血管完整性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
碳酸钠可以参与体内的血液凝固过程。
当伤口出现时,体内会释放一些物质,如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需要钙离子参与才能转化为凝血酶,而碳酸钠作为钙离子的调节剂,可以促进体内钙离子的释放,从而促进凝血酶原的转化,加速血液凝固。
4. 肾脏排泄碳酸钠是一种水溶性的盐类化合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大部分的碳酸钠可以被肾脏排除体外。
在肾脏中,碳酸钠会与尿素和其他废物结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并清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总之,碳酸钠在体内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参与了多种生理代谢过程。
它能够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钙离子浓度、促进血液凝固、以及作为废物排出体外等。
然而,过量摄入碳酸钠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血压升高、肾脏疾病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量控制碳酸钠的摄入,以维护身体健康。
肾的排泄功能
肾的排泄功能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终产物,不需要或过剩的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向体外输送的过程,称为排泄。
食物残渣,并未进入机体内环境而随粪便排出,不属排泄。
人体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有肾、肺、皮肤及消化管等,其中排出物质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是肾。
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排泄功能。
肾生成尿液,排出许多代谢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药物等,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肾具有内分泌功能,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及胆钙化醇(1.25-二羟维生D3)等。
尿的生成过程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生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排泄作用生成终尿。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借助有效滤过压的作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球滤过膜的三层结构既有大小不等的孔道阻止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通过的机械屏障,又有带有负电荷的涎蛋白限制血浆中带负电荷分子滤过的电屏障。
(二)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决定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可以下式表示: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三)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一般成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125ml/min,照此计算一昼夜生成原尿量可达180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改变(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有效滤过压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和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超过肾血管自身调节范围时),均可影响原尿生成的质和量。
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使有效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随之降低,导致尿量减少;肾小球受到炎症、缺氧或中毒的影响,使滤过膜通透性升高,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又如,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囊内压增高(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压迫)等因素均可引起肾小球滤过压改变,使尿量随之增减。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主要负责以下基本生理功能:
1.滤过和排泄废物:肾脏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组织结构,实现了对血液的分离和过滤,将代谢产物、尿素、尿酸、磷酸盐、钾离子等废物排出体外。
2.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对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调节,维持血液的稳态,确保细胞内外部渗透压的平衡,同时调节血液酸碱平衡。
3.激素合成:肾脏合成、分泌多种激素,如肾素、醛固酮、促性腺激素等,参与到机体的生理代谢调节中。
4.血液净化:肾脏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可以过滤和净化有害物质和细菌,从而保持血液的清洁和健康。
5.维持血压稳定:肾脏可以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实现负反馈调节,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维持酸碱平衡的四种调节机制
维持酸碱平衡的四种调节机制
维持酸碱平衡的四种调节机制包括:
1. 呼吸调节:人体通过呼吸调节酸碱平衡,通过调节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来控制血液中的酸碱度。
当酸性过高时,呼吸加深加快,使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增加,从而减少酸性物质的积累;当碱性过高时,呼吸减弱,减少二氧化碳排出,从而增加酸性物质的积累。
2. 肾脏调节:肾脏是最主要的酸碱平衡调节器官,通过排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来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度。
肾脏可以排出过多的酸性物质或保留碱性物质,以维持酸碱平衡。
3. 缓冲系统:人体内有多种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碳酸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蛋白质缓冲系统等。
这些缓冲系统可以吸收或释放氢离子,从而抵消酸碱物质的影响,维持血液中的酸碱平衡。
4. 酸碱排泄:除了通过呼吸和肾脏调节外,人体还可以通过排泄过多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来调节酸碱平衡。
酸性物质主要通过尿液排出,碱性物质则通过尿液和大便排出。
这些调节机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
肾脏生理
肾脏生理————————————————————————————————作者:————————————————————————————————日期:第一节肾脏基本生理功能肾脏基本生理功能包括排泄废物、调节体液以及酸碱平衡、分泌激素。
其结果是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一、肾脏对代谢废物的排泄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其中除少量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含氮物质可.从胃肠道排泄外,绝大部分代谢产物均由肾脏排出。
尿素、肌配为主要的含氮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被肾小球滤出。
肌醉不被重吸收,但当血浓度增高时,少部分可经肾小管分泌,尿素则有相当一部分可被重吸收,特别是在肾脏血流下降时,尿素的重吸收分数增加,使血中尿素水平上升,该现象称为肾前性氮质血症。
代谢中还可产生一些有机离子,另一些药物也属有机阴离子或阳离子,这些有机离子也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小管的分泌作用对这些物质的排泄起重要作用。
当肾功能不全时,可引起代谢产物的储留,这与尿毒症症状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二、肾脏在维持机体体液平衡、酸碱平衡中的作用内环境(包括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等)的稳定是机体细胞与组织进行正常代谢,完成正常功能的前提。
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起重要作用。
包括肾脏对细胞外液量的调节,肾脏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以及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三、肾脏的内分泌功能1.分泌激素如肾素、前列腺素、激肽、活性维生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可通过产生与分泌这些激素影响全身或肾脏本身的代谢与功能。
2.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许多胃肠道激素中的很大部分由肾脏降解。
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的生物半衰期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紊乱。
3.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抗利尿激素(ADH)、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等,可影响与调节肾脏功能。
第二节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在成年人,双肾重量占体重的0.4%,但他们的血流量占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的25%,高于心脏、肺、脑等器官的血供量。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和碱性物质排出体外,使体液pH值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一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机体通过调节,维持体液酸碱度在相对恒定范围平衡,如动脉血pH7.35 ~ 7.45
在血浆缓冲体系中,以碳酸氢盐缓冲体系最 重要,不仅因为血浆NaHCO3 /H2CO3的 缓冲能力强,还在于该体系易于调节.
在红细胞缓冲体系中以血红蛋白及氧合血红 蛋白缓冲体系最为重要。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七分。
(二)血液的缓冲作用
血浆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NaHCO3 /H2CO3的比值。 在正常情况下血浆NaHCO3浓度为24mmol/L, H2CO3浓度为
肾血浆流量为660 ml/min,滤过分数为19%。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七 分。
1.2 影响滤过的因素:有效滤过压、滤过膜面积、通透性。 ①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三点 五十七分。
② 滤过膜
通透性: 机械屏障作用(分子筛)
[NaHCO3]
pH=pKa+lg
[H2CO3]
其中pKa是H2CO3解离常数的负对数,温度在37℃时为6.1。将数值代入上式得到:
20
pH=6.1+lg
=6.1+1.3=7.4
1
根据上式充分说明了血浆pH与血浆[NaHCO3]/[H2CO3]之间的关系。只要
NaHCO3 /H2CO3为20/1,血浆pH即维持在7.4。由此可见,酸碱平衡调节的实质就是
肾脏的结构和排泄功能
肾脏的结构和排泄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肾脏的结构和排泄功能。
一、肾脏的结构人体内共有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腹腔内,紧邻背腹膜。
肾脏的外形呈豆形,大小约为12 cm×6 cm×3 cm。
每个肾脏有凹陷的部分称为肾门,通过肾门进入的血管和神经称为肾门血管和肾门神经。
肾脏的结构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皮质的表面有许多纵横相交的血管,形成肾小体。
肾小体是肾脏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有一个球状的滤泡,内部有许多细小的过滤单位,称为肾小球滤泡。
血液进入肾小球滤泡后,其中的水、盐和废物被过滤出来,形成初尿。
初尿会经过一系列的肾小管改造,成为终尿。
终尿由肾小管汇聚,形成集合管,再经过肾盂,最终排出体外。
二、肾脏的排泄功能1. 过滤血液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过滤血液。
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通过肾小球滤泡被过滤出来,形成初尿。
2. 调节水分平衡肾脏对体液中的水分进行调节。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通过排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减少尿量,保留水分。
3. 调节电解质平衡肾脏调节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和平衡。
电解质如钠、钾、氯等在体内的含量受到肾脏的控制,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电解质的浓度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4. 排除废物肾脏通过排尿排除体内的废物和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
这些废物在肾小管中与盐分和水一起被排出体外,保持体内废物的平衡。
5. 调节酸碱平衡肾脏参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通过调节尿液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排泄,肾脏可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度。
总结: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多种功能。
其结构由皮质和髓质组成,肾小球和肾小管是肾脏的基本单位,通过过滤血液形成初尿,随后经过肾小管的改造排出终尿。
排泄功能主要包括过滤血液、调节水分平衡、调节电解质平衡、排除废物和调节酸碱平衡等。
肾脏对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
肾脏对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一、酸碱平衡的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是通过肾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肾脏是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器官之一,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维持整个机体的酸碱平衡。
二、肾脏的调节作用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调节作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肾小球滤过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实现,而肾小管和集合管则通过重吸收和分泌等作用来调节尿液的酸碱度。
三、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滤过作用是肾脏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会滤过出大量的原尿,其中包含过多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肾小球滤过膜上的碳酸酐酶和钠钾泵等物质会对原尿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行调节,以维持尿液的酸碱平衡。
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调节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是肾脏中重要的调节器官,它们通过重吸收和分泌等作用来调节尿液的酸碱度。
当尿液呈酸性时,肾小管的上皮细胞会分泌H+,而下皮细胞则会重吸收HCO3-,从而维持尿液的酸碱平衡。
五、肾脏的代谢调节作用肾脏通过代谢调节作用维持酸碱平衡。
例如,当机体处于酸性环境时,肾脏会加强H+的排出,同时增加NH4+的排泄,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此外,肾脏还会通过排泄过多的酸性药物、毒物等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六、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肾脏具有排酸保碱的功能,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肾脏可以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例如增加碱性物质的排泄和减少酸性物质的排泄等。
此外,肾脏还可以通过调节血液中的HCO3-水平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七、肾脏对呼吸的调节作用肾脏对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例如,当呼吸系统出现异常时,机体的酸碱平衡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时,肾脏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排泄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此外,肾脏还可以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肾脏代谢原理
肾脏代谢原理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负责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
肾脏的代谢原理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近曲小管重吸收、远曲小管分泌等过程。
其中,肾小球滤过是肾脏最基本的代谢过程,通过滤过作用,将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等分子从血液中过滤到肾小管中,形成初尿。
接下来,经过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远曲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等过程,最终形成尿液。
此外,肾脏还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调节机制,调节血压、水钠平衡等生理指标。
了解肾脏的代谢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肾脏的生理功能,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
- 1 -。
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
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
肾脏是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是指血液及细胞内液体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对于维持许多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如果酸碱平衡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包括酸中毒或碱中毒。
肾脏通过调整酸性和碱性的排泄来维持酸碱平衡。
肾脏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来调节酸碱平衡:
1. 离子交换机制:肾脏可以通过交换氢离子(H +)和钠离子(Na +)来调节酸碱平衡。
如果血液中的氢离子过多,肾脏会排出氢离子并保留钠离子。
如果血液中的碱性物质过多,肾脏会保留氢离子并排出钠离子。
2. 碳酸酐酶机制:肾脏中的碳酸酐酶可以将碳酸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会释放出氢离子,从而使血液和细胞内液体变得更加酸性。
如果血液过于酸性,肾脏会减少碳酸酐的分解,从而减少氢离子的释放。
3. 氨基酸代谢机制:肾脏中的氨基酸可以与氢离子结合成为氨根离子(NH4 +)。
这个过程可以将血液中的氢离子排出体外。
总之,肾脏通过这些机制来维持酸碱平衡,以确保身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
如果肾脏功能不良,酸碱平衡可能会失调,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 1 -。
肾脏的酸碱平衡调节
肾脏的酸碱平衡调节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其功能之一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是指体液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平衡状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肾脏如何进行酸碱平衡调节,以及相关的机制和重要的调控因素。
第一部分:酸碱平衡的基础知识在了解肾脏的酸碱平衡调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人体内的酸碱物质主要来自于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例如氨基酸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酸性物质会被体内的缓冲系统中和或通过排泄方式排出体外。
第二部分:肾脏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肾脏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1. 肾小管对碱性与酸性物质的分泌和重吸收调节:肾小管是肾脏中的重要结构,其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和重吸收酸碱物质的能力。
当体液中碱性物质过多时,肾小管会减少对碱性物质的重吸收,增加其排泄量,从而使体液的酸碱平衡得以维持。
相反,当体液中酸性物质过多时,肾小管会增加对碱性物质的重吸收,减少其排泄量,以减轻体液的酸性负荷。
2. 肾脏对二氧化碳的排泄调节:二氧化碳是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体液中会产生碳酸,进而形成碳酸氢根离子。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氢根离子的排泄量,可以有效地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当体液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时,肾脏会增加对碳酸氢根离子的排泄,以减少体液的酸性负荷。
3. 肾脏对氢离子的排泄调节:氢离子是酸性物质的最主要成分,肾脏通过调节氢离子的排泄量,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当体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时,肾脏会增加对氢离子的排泄,以减轻体液的酸性负荷。
相反,当体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时,肾脏会减少对氢离子的排泄,以增加体液的酸性负荷。
4. 肾脏对碳酸盐的重吸收调节:碳酸盐是身体内一种重要的缓冲剂,能够中和体液中的酸性物质。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盐的重吸收量,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当体液中碳酸盐不足时,肾脏会增加对碳酸盐的重吸收,以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生理学——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2.H+的分泌:通过Na+-H+交换进行分泌,同时促进管腔中的HCO3-重吸收入血。
在远曲小管和集合存在Na+-H+和Na+-K+交换的竞争,因此,机体酸中毒时会引起血K+升高,同样,高血钾可以引起血浆酸度升高。
3.NH3的分泌:肾脏分泌的氨主要是谷氨酰胺脱氨而来。
泌NH3有利于H+分泌,同时促进Na+和HCO3-的重吸收。
从上可以看出,Na+重吸收可促进多种物质的重吸收或排泄,例如K+的排泄、H+的分泌、水的重吸收、Cl-的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等,机制如下:(1)Na+主动重吸收,形成管内为负,管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促进阴离子(例如Cl-)向管外转移(重吸收),促进阳离子(例如K+)向管内分泌;(2)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方式是继发性主动重吸收,必须与Na+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而这种转运依赖Na+主动转运形成的细胞内低Na+。
(3)Na+重吸收促进水的重吸收是由于渗透压变化所致。
而NH3的分泌,HCO3-的重吸收则不依赖Na+重吸收,因为NH3为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扩散的方向决定于细胞两侧的pH值(向pH低侧扩散);HCO3-能与小管液内的H+结合然后分解成H2O、CO2,CO2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在细胞内再生成HCO3-后转运入血,因此,不是Na+重吸收,而是分泌H+能促进HCO3-的重吸收和NH3的分泌。
九、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1.肾小管中溶质浓度是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小管内糖浓度增高,妨碍水分重吸收,形成多尿,这称为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利尿原理也如此。
2.抗利尿激素是调节尿量的重要激素,能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尿量减少。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痛刺激等。
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
大量饮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称为水利尿。
肾脏的代谢与排泄生物学特性
肾脏的代谢与排泄生物学特性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功能主要是代谢和排泄。
在生物学上,代谢和排泄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在肾脏中,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肝脏产生的尿素和肌肉中产生的代谢废物都会进入肾脏,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排放到体外。
本文将简单介绍肾脏的代谢和排泄生物学特性。
一、肾脏的代谢特性肾脏参与的代谢过程主要有蛋白质代谢、糖代谢和脂肪代谢。
1.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机能。
肾脏是蛋白质代谢的重要场所,其可以代谢血液中多余的蛋白质,将其分解成氨基酸,再通过肝脏的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并供给全身使用。
2. 糖代谢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其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糖类成分。
肾脏具有多种合成糖类成分的能力,例如肾上腺素、胰岛素和一氧化氮等,它们都是通过肾小球上的特殊细胞合成的。
此外,肾脏还能够将血中的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以存储能量。
3. 脂肪代谢脂肪代谢是指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脂肪后,肝脏和肾脏参与脂肪的代谢过程。
肾脏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脂肪酸和甘油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转运到肝脏和肌肉中,以供能量的需要。
二、肾脏的排泄特性肾脏参与的排泄过程主要有尿素排泄、酸碱平衡调节和水分调节。
1. 尿素排泄尿素是蛋白质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肝脏的尿素循环途径进入肾脏,再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排泄到体外。
肾脏的尿素排泄能力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氮平衡,也是检查肝脏代谢和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酸碱平衡调节人体的生理环境需要保持一定的酸碱平衡,任何一种物质的代谢都会影响这种平衡。
肾脏是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器官之一,其具有排除多余的氢离子和生成重要的碳酸盐缓冲系统等自我调节功能。
3. 水分调节肾脏调节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来完成的。
当血容量降低时,肾脏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ADH)来减少体内的尿量,从而增加血容量;当血容量过高时,肾脏就会分泌利尿激素,增加尿量,以达到排泄多余水分的目的。
运动生理学习题08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一)填空题1.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等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 及 ,维持体液pH 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
2. 依据布朗施泰德和劳莱的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释放质子的任何物质都是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
3. pH 值是用来衡量溶液或体液酸碱度的一把尺子,pH 值为7是中性,此时,溶液[H +]=[OH -];pH值<7为酸性,此时,溶液[H +] [OH -];pH 值 7为碱性,此时,[H +]<[OH -]。
4. 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H +含量的食物称为 ;能够增加体内HCO 3-含量的食物称为 。
5. 由 以及 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该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pH 值相对恒定的作用,称为 。
6. NaHCO 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 ,简称 。
7. 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经过血液循环由排出体外的过程。
8. 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 -( + )。
9.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是指其管腔 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
10. 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 释放减少,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排出稀释尿。
11. 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pH 值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但骨骼肌细胞内pH 值总是较血液低约0.4~0.6 pH 单位。
这是因为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 血液,而其 低于血液所致。
12. 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
13. 运动时,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存在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 和 ,它们可以快速地将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强酸转变为弱酸。
而第二道防线则有赖于 的代偿作用。
(二) 判断题1.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动,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渗透压等条件外,还需保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
肾脏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肾脏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肾脏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以下是肾脏酸碱平衡调节的主要机制:
1.酸性物质排泄: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排泄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主要来自代谢产物,如硫酸、磷酸和有机酸等。
肾小管细胞可通过分泌氢离子(H+)和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方式,调节酸性物质的排泄。
2.碱性物质重吸收:肾脏可重吸收滤过的碱性物质,如碳酸氢根离子(HCO3-)。
在肾小管中,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而通过细胞膜扩散进入肾小管细胞。
内源性碱性物质的重吸收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
3.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调节:肾小管中的重吸收和分泌过程可以调节酸碱平衡。
当体内酸性增加时,肾小管会增加氢离子的分泌,同时增加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以帮助排除多余的氢离子。
相反,当体内碱性增加时,肾小管减少氢离子的分泌,同时减少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以防止过度排除氢离子。
4.肾脏酸碱平衡的长期调节:肾脏还通过调节酸碱平衡的长期机制来适应体内的酸碱变化。
例如,肾脏可以调整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氢离子的排泄量,以及合成新的碳酸氢根离子来补充体内缺乏的碱性物质。
综上所述,肾脏通过排泄酸性物质、重吸收碱性物质以及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过程,参与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这些机制的协同作用有助于维持血液和体液的正常pH值,并确保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1/ 1。
肾脏的排泄名词解释
肾脏的排泄名词解释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它在维持人体内稳定环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肾脏相关的一些排泄名词进行解释,以增进读者对肾脏排泄功能的理解。
一、尿液尿液是肾脏排泄的主要产物。
它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筛选血液,将过滤后的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
尿液中含有废物、代谢产物、荷尔蒙、药物及其他溶解在血液中的物质。
通过调整尿液的成分和量,肾脏能够帮助维持体内水、离子和酸碱平衡。
二、尿素尿液中主要含有尿素,这是由肝脏分解氨基酸而产生的一种氮代谢产物。
尿素通过肾脏滤过和重吸收的过程进入尿液中排出体外。
尿素的排泄量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例如肾功能不全时,尿素排泄量会降低,导致尿液中尿素浓度升高。
三、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一个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血浆的容量。
正常情况下,GFR约为每分钟125毫升。
GFR的测量可以用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例如检测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阶段。
四、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元,由一个肾小球和相应的肾小管组成。
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它们共同完成尿液的形成和排泄。
每个肾单位负责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过滤到肾小球,并通过肾小管对尿液的成分进行调整,最终将尿液排出体外。
五、肾小管肾小管是肾单位中的一部分,它分为肾小管的近曲段、升支曲段、下降曲段和远曲段。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泄的功能,通过对尿液的再吸收、分泌和排泄,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六、尿酸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一种终末产物,主要来自于核酸的降解。
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对尿酸的排泄调节体内尿酸的浓度。
尿酸过多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七、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指能够减少尿液分泌或增加尿液重吸收的激素。
抗利尿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素抗利尿激素,促进尿液分泌的激素,是肾脏调节体液平衡和血压的重要调节因子。
以上是对肾脏的排泄名词的解释。
通过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及其对机体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球滤液中NaHCO3重吸收)
肾脏调节机体酸碱 平衡的过程
2、磷酸盐酸化
上皮细胞分泌H+
正常人血浆中NaH2PO4/NaH2PO4的浓度比为4:1 原尿流经远曲小管和肾小管 PH↓ H Na
过程
NaH2PO4+H NaH2PO4+Na Na + HCO3ˉ NaHCO3 回收入血
二、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
(一)血浆缓冲体系
NaHCO3 H2CO3 Na2HPO4 NaH2PO4 NaPr HPr Pr代表蛋白质,其中NaHCO3 H2CO3体系中的 NaHCO3是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H2CO3保持一 定比值(20/1),维持血液pH值恒定。(PH=7.4) 由上可知, NaHCO3 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 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 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 储备。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胆色素, 毒物等 皮肤及汗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腺 肾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药物、 毒物、色素等
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 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 的NaHCO3含量,保持血液PH值的 恒定。当血浆NaHCO3浓度降低时, 肾脏变加强酸性物质的排出和 NaHCO3的重吸收,以恢复血浆 NaHCO3的含量。相反,血浆NaHCO3 过高,则增加对这些碱性物质的 排出量,使血浆NaHCO3回降到真 正的含量。
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二、固定酸
除CO2外,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还包 括含硫氨基酸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含磷 的核酸、蛋白质、磷脂分解所产生的磷 酸,糖代谢中产生的乳酸和丙酮酸,脂 肪酸氧化所产生的酮体等。由于这些酸 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体外,故 称固定酸,或非挥发性酸.
从事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由于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 量增加,可造成其在肌肉组织内和血液中大量堆积,成为 运动时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人体也可以从外界获得一些酸性物质,如:调味用的 醋酸、饮料中的柠檬酸,但这些外源性物质数量很少, 不是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体液 血浆 唾液 胰液 小肠液 PH值 7.35-7.45 6.30-7.10 7.50-7.80 7.60左右 体液 脑脊液 乳 泪 尿 PH值 7.35-7.45 6.60-6.90 7.4左右 4.80-7.50
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除食物、饮料和药物中的酸性 物质外,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主要有两类:
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过程 1、分泌H ,回收Na+
当血浆PH值偏酸时,肾小管中碳酸酐酶 能够使小管细胞中的CO2和H2O迅速生成 H2CO3,后者可进一步解离出H+和HC03- 当PH值降低时,CO2+ H2O H2CO3 H2CO3 H +HCO3 H Na NaHCO3 而H +HCO H2CO3 CO2+H2O 扩散入细胞内合成H2CO3
肾脏调节机体酸碱 平衡的过程
3、分泌NH3
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肾小管上皮细 胞分泌的NH3与氢离子结合,生成NH4, NH4
与小管液中氯化钠中的钠离子置换, 生成氯化铵,并随尿液排出体外。而 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 NaHCO3,重新回收入血,维持NaHCO3的 稳定
一、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缓冲体系:由弱酸以及
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 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 冲体系。
缓冲作用:缓冲体系具
有缓冲酸、碱和
当固定酸进入血液时,可 产生以下反应: HA+NaHCO3 H2CO3 +NaA CO2+H2O 固定酸 当碱性物质如Na2CO3进入血 液时,可产生以下反应,使其 碱性减弱。 Na2CO3+H2CO3 2NaHCO3 生成过多的碳酸氢钠可由肾脏 排除体外。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 动,除需要适宜的温度、 渗透压等条件外,还需要 保持体液酸碱平衡的相对 恒定。 酸碱平衡:机体通过血液 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 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 量及比例,维持体液PH值 恒定,称为酸碱平衡。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人体内的各种体液的酸碱度是不一致 的,有些呈酸性,有些呈碱性。 人体内各种体液的PH值
(一)碳酸(H2CO3)
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后, 生成CO2和H2O,它们可进一步结合成为 碳酸,然后解离成氢离子(H-)和碳酸 氢根离子(HCO3 )
CO2+H2O H2CO3 H
+HCO3
除极少部分用于合成代谢外,生成 的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CO2, 然后呼出体外,故称碳酸为挥发性酸。
血液缓冲体系 及其调节作用
(二)红细胞缓冲体系
KHCO3
H2CO3
K2HPO4 KH2PO4 KHb HHb KHbO2 HHb02(Hb代表血红蛋 白),其中血红蛋白缓冲系是 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
三、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肺通过CO2排出量的增加,控 制体内H2CO3浓度,以维持NaHCO3 的正常比值,调节体内酸碱平 衡。 当血液Pco2增加或PH下降时, 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深 加快,CO2排出量增加;反之, 呼吸运动变浅、变慢,CO2排出 量减少。
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机体经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 较少,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 自含有大量有机酸盐和无机 盐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氢 离子(H )含量的食物为成 酸食物;能够增加体内HCO3 含量的食物为成碱食物。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人体主要依靠血 液缓冲作用、肺的呼 吸作用和肾脏的排泄 和重吸收等调节功能, 维持体液PH值的稳定。
四、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 平衡的调节作用
(一)肾脏的排泄功能 排泄: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 产物,多余H2O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 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 过程。
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 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
排泄途径
排泄物
CO2、H2O、挥发性药物等
排泄器官
呼吸器官 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