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英语中的_花园小径句_探析_尤肖南 例句
并加以处理( T he gir l told the stor y) ; 如不相 符, 则需 要寻 找与之对应 的较 低 等级 的图 式 ( T he gir l [ w ho w as] told t he story , cried. ) 。类似句子还有:
1. T 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2. T he raft floated down the r iver sank. 3. T he tycoon sold the offshore oil tr acts for a lot of money wanted to kill JR. 以上例句的共同之处在于, 句中出现的第一个动词 并非谓 语动 词, 而是 - ed 分词, 在 句中 修饰主 语, 分别 相当 于以 下句子: 1. T he horse ( w hich w as )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 dow n) . 2. T he raft ( that was) floated down the river , sank. 3. T he t ycoon, ( who w as) sold the offshor e oil tracts for a lot of money, w anted to kill JR. 我们发现在英语中还存在着如下的 花园 小径句 : 1. T he old man the boat. 2. T he man w ho hunts ducks out o n w eekends. 3. T he pr ime number few. 4. U ntil the po lice arr est the drug dealers co ntrol the s t reet . 5. F at people eat accumulates. 6. T he man w ho w histles tunes pianos. 7. T he complex houses marr ied and single students and t heir families. 8. She told me a little white lie will come back to haunt me. 9. T he cotton clothing is usually made of g rows in M iss is sip pi. 10. I know the wor ds to that song about the queen don t rhy me. 11. I conv inced her children are no isy. 12. M ary gave the child the dog bit a bandaid. 13. When F red eats food gets thr own. 14. While Agnes dr essed the baby spit up on the bed. 15. T he dog that I had really lov ed bones. 16. T hat Jill is nev er here hurts. 17. Had he escaped this battle might have ended differently. 在读到句 1 T he old man 时, 大多数人 会以为这是 一个名 词词组, old 是形容词, 它 修饰名词 man。但是当继 续往前 读, 句子中出现 the boat 的时候, 会感到 非常迷 惘, 不 明白 究竟是 什么 意思, 最 后掉 过头 来细 读, 才 恍然 领悟 到 old 不应该理解 为形 容词 而应 该理 解为 名词, 而 man 也 不应 该理解为名词, 而应 该理解 为动词。 这时, 整个 句子 的意 思才真相大 白。这 句话的 意思是 老年人 安排 船员 。对
从句法语义角度阐释“花园小径现象”形成原因
从句法\语义角度阐释“花园小径现象”形成原因作者:王新周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36期摘要: “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这类句子虽然完全合乎语法规律,但极其难以处理。
因为这类句子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这类句子结构。
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 “花园小径现象”含义句法语义一、“花园小径现象”的含义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经典的花园小径句:①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这个句子虽然合乎语法,但我们却几乎不可能理解它,因为当我们读该句时,首先会建立起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这样一个句法结构,其中“raced”作为该句的主动词。
但当我们看到“fell”一词时,便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个句子结构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接纳fell 这个词,我们只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分析这个句子。
在正确的句子解读中,fell才是该句的主动词,而“raced past the barn”是一个附加在名词“horse”后经过省略的定语从句,这种现象便是“花园小径现象”。
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T.G.Bever在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一文中提出,并对其定义进行了界定:“对一个句子按常规方式理解,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
”冯志伟和许福吉(2003)对这种语言现象给出了非常形象的描述:“正如我们走进一个风景如画的花园,要寻找这个花园的出口,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一定应该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因此可以信步沿着主要路径自然而然地、悠然自得地走向花园的出口,正当我们沿着花园中的主要路径欣赏花园中的美景而心旷神怡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条主要路径是错的,它并不通向花园的出口,而能够通向花园出口的正确的路径,却是在主要路径旁边的另一条几乎被游人遗忘的毫不起眼的荒僻的幽径。
英汉花园小径句对比探究
吉(2003)分析了汉语中的“花园小径”句,刘国辉和石锡 正结构的名词词组而不是句子。
书(2005)初步探讨了该句式的特殊思维图式。本文将从三
Hale Waihona Puke 另外,汉语存在前后词语既可以组成短语,又可以独立
172
文化长廊
分开的特有情况。如 :
(11) 母亲在家忐忑地等了十几天 , 突然传来噩耗 , 女
(3)“你这种行为是非常规的”。 (Lee,2006)
关键词 :“花园小径”现象 ;句法分析 ;比较分析
raced 作为主要动词。但是,读到另外一个动词 fell,才
作者简介 :王哲(1984-),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 意识到 raced 并非主要动词,而是修饰名词 horse, fell 才
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 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对于这个花园小径句的前一段的结构,
(4) 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者 ) 付出较小努力,从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因为 florist 作为卖花人讲,常常是作“送花”这一
结语:
动作的施事者,可是当 was 出现时才明白,原来应该是卖花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花园小径”现象并不仅限于
英语在语义层面形成“花园小径句”的诱因主要有两类 : 解完整。而句 (11) 为阅读者 ( 听者 ) 提供了前语境,所以
一类是句子内部成分的语义关系 ;另一类则是词汇的多重 读(听)“女儿死了母亲悲痛至极”时立即理解为 (a), 而
意义。
不是 (b)。根据最佳关联原则 , 语境因素可帮助阅读者 ( 听
人收到花。
一种语言 , 在不同的语言中既有共性也有和差异性。目前,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摘要:一、花园小径句子的概念1.定义与来源2.语言学上的特点二、花园小径句子的结构与分类1.结构特点2.分类三、花园小径句子的功能与应用1.功能2.应用领域四、花园小径句子在语言学中的研究意义1.对语言学理论的贡献2.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促进五、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1.深入挖掘花园小径句子的潜力2.应对处理花园小径句子的挑战正文:花园小径句子(garden path sentence)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语义理解过程中,由于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歧义,进而走向错误的语义理解路径,最后又折返回正确的理解路径的句子。
这种现象形象地被称为“花园小径”,意味着读者在语言的迷宫中探索,最后回到正确的理解道路上。
花园小径句子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句子内部的层次结构和信息排列上。
这类句子通常包含一个主要信息和一个或多个误导信息,这些误导信息可能会干扰读者的理解过程。
在花园小径句子的结构中,主要信息和误导信息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歧义。
花园小径句子可以根据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结构特点,花园小径句子可以分为并列型、从属型和修饰型等;根据语义特点,可以分为顺向型、逆向型和多路径型等。
不同类型的花园小径句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花园小径句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功能,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利用花园小径句子来制造悬念、增强表达效果;在广告、营销等领域,花园小径句子被用来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此外,花园小径句子在语言学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花园小径句子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语言理解的内在机制,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然而,花园小径句子在处理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识别准确率低、处理速度慢等。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实用版】目录1.花园小径句子的概述2.花园小径句子的语言学特点3.花园小径句子的应用和影响正文一、花园小径句子的概述花园小径句子(Garden Path Sentence)是一种在语言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句子结构,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
这种句子结构具有复杂的句法关系,使得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花园小径句子的特点在于其结构如同一座花园中的小径,蜿蜒曲折,让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各种可能性,直至达到句子的核心意义。
这种句子结构在自然语言处理、语言生成和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花园小径句子的语言学特点1.结构复杂:花园小径句子在结构上通常较为复杂,包含多个从句或短语,这些从句或短语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并列、递进、转折等。
由于这些关系错综复杂,使得理解过程变得较为困难。
2.意义多样:花园小径句子的意义通常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在理解过程中逐步揭示。
这种句子结构通过各种语言手段(如歧义、省略、借代等)表达多个可能的意义,直至最终达到核心意义。
3.信息丰富:花园小径句子在表达信息时具有较高的密度,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较多的信息。
这种句子结构在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场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花园小径句子的应用和影响花园小径句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文学创作、新闻报道等领域。
通过使用这种句子结构,作者可以创造出更为丰富、复杂的意义,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花园小径句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对自然语言处理、语言生成和机器翻译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机器翻译领域,研究者需要通过对花园小径句子的深入分析,提高翻译模型对复杂句子结构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总之,花园小径句子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语言现象,对语言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英语花园小径现象
浅析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英语花园小径现象摘要: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 garden path phenomenon)句子尽管遵循语法规律.但却难以处理。
因为这类句子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这类句子结构。
这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生成意义的现象,本文从词汇义项,句法结构等方面浅谈此现象。
关键字:花园小径现象局部歧义词汇义项句法结构一、“花园小径现象”的提出19世纪80年代初,心理语言学家t.g.bever在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中指出,在英语中存在一种“花园小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
当人们理解这样的句子时,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其结构,如在美丽的花园寻找它的出口,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一定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但当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向花园的出口时,却发现走错了路,而返回原先的起点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通向路口的正确路径是另一条毫不起眼的荒僻小径。
例如: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那匹跑过谷仓的马跌倒了]。
人们听到或看到这句话时,会习惯性地认为整句话的意思是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那匹马跑过谷仓]。
句子中的“raced”是主要动词,即句子的谓语动词。
但最后单词“fell”出现时,才发现理解方向错了,因此回到句首重新分析,才发现句中的“raced past the barn”是horse的定语,fell才是句子主要的动词。
花园小径句式就是指那些虽合乎语法规律,但实际结构和意义与渎者或听者最初接触时所理解的结构和意义不同,并且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的句子形式,它是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
二、花园小径现象的形成英语单词最大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单词同时具有不同词性,每种词性中又都有不同义项。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摘要:1.引言:花园小径句的定义和例子2.花园小径句的成因及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3.花园小径句的分类及特点4.应对花园小径句的策略5.结论:花园小径句对语言学习者的启示正文:花园小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是指一种特殊的句子结构,它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语法规则,使得听话者在理解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从错误解读到正确解读的转变。
这种现象在语言学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语言处理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花园小径句的成因主要与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关。
在英语中,一词多义和语法规则的灵活性使得句子结构可能出现歧义。
例如,句子“I am going to go and do some shopping”中的“going to”就可以理解为“打算去”,也可以理解为“正在去”。
这种歧义性使得听话者在理解句子时需要根据语境和常识进行判断。
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花园小径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歧义句,如上述的“I am going to go and do some shopping”;二是局部歧义句,如“She loved the cake so much that she offered me a piece”。
对于这类句子,听话者需要在理解过程中对句子进行重新解析,以找到正确的解读。
在面对花园小径句时,有以下几点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1.充分了解语境。
理解花园小径句的关键在于把握语境,通过语境来判断句子的真实含义。
2.熟悉一词多义现象。
在英语中,很多单词具有多个含义,这可能导致句子理解出现偏差。
因此,掌握词汇的多种意义对于解决花园小径句非常重要。
3.了解句子结构。
分析句子的成分和关系,有助于找出句子中的歧义点,从而正确理解整个句子。
4.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方式存在差异,掌握这些差异有助于避免花园小径句理解错误。
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解读
e nda nt e xa mi ne d by t he l a w ye r t ur ne d 读此句, 人 们 通 常 会 在 潜 意 识 中把 r a c e d 看 f
描述为“ 就 像 在花 园中走 错 了路 , 折 回 头
2 01 3 NO . 2 9
语 言 学研 究
Ch l na Ed uc at i on I n nov a tI on Her al d
英语 中 “ 花 园小 径 "现 象 解 读
杨 童 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山东 师范大 学 山东济 南 2 5 0 0 l 4 ) 摘 要 : “ 花 团小径 ” 现 象是 语 言处 理过 程 中 出现 的一 种特殊 的语 言歧 义现 象。 由于“ 花 园小径 ” 句在 整体 上 并不存在 歧 义 , 只有一 种 正确解 读 , 因此 , 本 文倾 向于将其定义 为认 知主体在 信息处理过 程中的一种误 读。 本文将从 句法 语义和语 用三个 角度 , 借助实 例, 对 英语 中“ 花 固小径 ” 现 象进行 谤 因分析 ,旨在排除“ 花 园小径” 句中的歧义 。 关键词 : “ 花 圈小径 ” 现象 暂时性歧 义 归因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1 O ( b ) -0 0 7 7 — 0 2 歧 义是 语言 中的一 种普 遍现 象 , 是 指
句式复杂所致 , 常表 现 出以 下 类 型 :
( 1 ) 过去分词 和一般过去时 形式相 同,
如 Th e ho r s e r a c e d p a s t t h e b a r n f e l 1 . 初
英汉花园小径句对比探究
英汉花园小径句对比探究作者:王哲龙晓翔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摘; 要:“花园小径句”是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一直以来倍受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
国外相关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而国内针对汉语中此类现象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本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探讨英语和汉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
关键词:“花园小径”现象;句法分析;比较分析作者简介:王哲(1984-),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2引言:20世纪70年代,作为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歧义现象,“花园小径现象” (garden path phenomenon)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学家T.G. Bever (1970)提出。
他给出了经典例句“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并通过对例句的分析给出了界定,认为“对一个句子按照常规方式理解,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
国外围绕“花园小径”现象的讨论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如Bever 1970;Frazier &Ford 1978),发展到借助语法,或者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如Frazier &Clifton 1996,1997)。
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蒋祖康(2000)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冯志伟和许福吉(2003)分析了汉语中的“花园小径”句,刘国辉和石锡书(2005)初步探讨了该句式的特殊思维图式。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分析和探讨英汉中“花园小径”现象的个性和共性。
一、句法层面句法层面,由于句式或句中词语搭配的复杂结构导致句子产生歧义的可能。
比如,先行词省略或缺失:过去分词或动词被动形式与动词过去式相同;定语从句中词语结合方式不同。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1. 引言Garden Path Sentence(花园小径句)是语言学中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概念。
这种句子看似简单,但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读者产生误解或困惑。
本文将介绍Garden Path Sentence的定义、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例子。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其对语言理解和处理的影响。
2. 定义Garden Path Sentence是指那些在开始阅读时会引导读者走向错误理解的句子。
这种句子通常具有模糊、歧义或不寻常的结构,使得读者在理解过程中产生困惑。
3. 特点Garden Path Sentence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模糊性这类句子通常包含多个可能的解释,使得读者很难在一开始就准确地理解其意思。
这种模糊性是由于词汇、语法或结构上的歧义造成的。
3.2 误导性Garden Path Sentence通过使用误导性的词语或结构来引导读者进入错误的思维路径。
这种误导可能会导致读者需要回头重新解释句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3.3 阅读困难由于Garden Path Sentence的结构不寻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惑或无法理解。
这种困难要求读者重新解析句子,以便正确地理解其含义。
4. 示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Garden Path Sentence示例:4.1 “The old man the boats.”这个句子可以被误解为“老人驾驶船只”。
然而,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老人看着船只”。
4.2 “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这个句子在开始时可能会被误解为“赛马从谷仓旁边跑过。
”然而,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在谷仓旁边跌倒的马”。
4.3 “The complex houses married and single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这个句子开始时可能会被误解为“复杂的房子里住着已婚和单身士兵及其家人”。
英汉花园小径句的比较分析
英汉花园小径句的比较分析2011-03-27 15:30:30 Tag:摘要:英汉花园小径句的比较分析:花园小径句和传统的歧义句是不一样的语言现象。
歧义句是指一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理解。
比如,“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葬礼”是一个歧义句。
花园小径句是一种局部歧义,纵观整个句子,只能有一种理解。
汉语中我们常常分析的歧义短语在进入具体的句子之后,就有形成花园小径句的可能。
“花园小径现象”( garden path phenomenon) 是语言处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语言歧义现象( 蒋祖康,2000) 。
始于20 世纪70 年代Bever 和Kimball 等人从心理语言学的句法分析角度对英语花园小径句的关注。
Bever( 1970) 对这一类句子的界定是,“对一个句子按常规方式理解,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
”英语中花园小径句的研究已经近三十年,而汉语中的花园小径句的研究却无人问津( 冯志伟,2003) 。
事实上,花园小径现象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和英语相比,二者既有类似又有所区别。
花园小径句和传统的歧义句是不一样的语言现象。
歧义句是指一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理解。
比如,“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葬礼”是一个歧义句。
花园小径句是一种局部歧义,纵观整个句子,只能有一种理解。
汉语中我们常常分析的歧义短语在进入具体的句子之后,就有形成花园小径句的可能。
比如“研究鲁迅的文章”是一个歧义短语,“老王研究鲁迅的文章发表了”就是一个花园小径句( 冯志伟,2003) 。
本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分析英语和汉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
一、句法层面英语中的花园小径句在句法形式上常常表现出以下类型:1.过去分词和一般过去时在形式上的相同,如:( 1) ? 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2) ? The raft floated down the river sank.在对句⑴做第一次处理时,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raced是谓语,但是当fell 出现时,才发现不对,于是再看一遍之后意识到raced 应该是过去分词表被动,fell 才是谓语动词。
英语“花园小径”现象的诱因解读
英语“花园小径”现象的诱因解读
王力辉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1)011
【摘要】“花园小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对句子含义的暂时曲解,整个句子绝无歧义.从词汇、语义角色、句法和结构搭配等方面探究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讨论了一些相应的理解策略.
【总页数】3页(P93-95)
【作者】王力辉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2
【相关文献】
1.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解读 [J], 杨童瑶
2.英语"花园小径"句的认知解读 [J], 李瑞萍;康慧
3.英语“花园小径”现象的诱因解读 [J], 王力辉;
4.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J], 马志娟
5.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J], 马志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口语中花园小径幽默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英语口语中花园小径幽默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作者:谢磊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6期内容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花园小径句,并重点介绍花园小径幽默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简单比较花园小径幽默与其他幽默的区别。
进而就对话语中花园小径幽默句的实现方式进行重新分类,并运用合作原则,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对话为例,对每一类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花园小径句的幽默现象,均可以用合作原则的违背来解释。
关键词:花园小径幽默合作原则《老友记》一.研究背景花园小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局部的、暂时的歧义现象。
该现象是在1970年由Bever最先提出。
花园小径句需要非常规的方式来理解,存在一点的迷糊性。
例如,The old man the boat。
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读者很有可能将其看作是老人和船,但经过再次分析,最终会判断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老人给船配置船员,而man在这里的意思不是名词人,而是它的动词含义给……配置船员。
所以,从局部来讲,大家是因为对man这一词词义的误解,造成了暂时的歧义,但从整体来看,该句并没有逻辑上的错误和语义上的歧义。
花园小径句的理解过程,犹如一个人行走在花园里错综复杂的小径上寻觅出口,起初误入歧途,觉醒后再折回,历经一番曲折后,终得以脱身。
花园小径句的理解需要付出额外努力进行信息再加工,即第二次解码。
也就是说,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仿佛走进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花园,由最初的错误路径经过一番曲折方才找到最终的“正道”。
花园小径现象自提出起,便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兴趣,但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在其负面效应,如造成的歧义,引起的阅读阻碍,多付出的努力等,其正面效应,研究的人却较少。
花园小径的正面效应包括造成的花园小径幽默,引发的修辞效应等,花园小径幽默是其正面效应的集中体现。
花园小句幽默不同于其他幽默的点在于,花园小句幽默句存在一个局部的歧义,使得理解上要经历一个认知错误——二次解码——恍然大悟——收获笑点的过程。
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作者:马志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1期摘要“花园小径”现象作为语言处理中的特殊语言歧义,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歧义,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其定义为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误读。
本文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方面来实例分析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以便排除“花园小径”句中的歧义。
关键词“花园小径”现象暂时性歧义归因分析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歧义作为语言中的经常性问题,是一个词语或语句在使用中产生了两种及其以上的含义,造成意义上的模糊不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典型歧义(刘国辉,石锡书,2005):一类是永久性歧义,如 Mary saw the man with binoculars through the telescope.另一类是暂时性歧义,研究者形象地称之为“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简称GP),如 The girl told the story cried.蒋祖康(2000)将此种语言现象描述为“就像在花园中走错了路,折回头再寻路径”。
1“花园小径”现状研究“花园小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歧义现象,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局部歧义”(蒋祖康,2000),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是“非局部歧义”(杜家利,2006)。
由于“花园小径”句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歧义,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花园小径”现象定义为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误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引起了心理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的广泛关注。
早期的学者,如Bever(1970),Kimball(1973)主要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20世纪80年代起,Pritchett,Weinberg Frazier 和Clifton, Sturt 和Crocker(蒋祖康,2000)等学者多将语法分析与功能结构解析相结合,从语法角度成功地解决了心理语言学难以破解的问题。
英汉花园小径句的比较分析
现象 。
进行处理 , 采用 非常规的 方式才 能达到理 解的 目的。 英语 ”
中花园小径句的研究 已经近三 十年 , 汉语 中的花 园小径 而
句的研究却无人问津 ( 志伟 ,0 3 。事实上 , 园小 径现 冯 20 ) 花
理过程 中一种特殊的语言歧 义现 象 ( 蒋祖 康 ,00 。始 于 20 )
2 O世 纪 7 0年 代 B vr Kmbl等 人 从 心 理 语 言 学 的 句 法 ee 和 i a l
( Ic n ic d h rc i rn aen y 4) o vn e e hl e r ds . d
t e v . ola e
( J h iue u h tS sn w ne otk ri o 9) o n f rd o t a ua a td t a et n t g t a
Ne Yo k o t w r u .
本文将从 句法 、 语义 和语 用 三方 面分析英 语 和汉语 中
则 是 在 f ueot 一 动 词 短 语 中另 外 插 人 了 一 个 很 长 的 i r u 这 g
成分。
、
句 法层 面
英语 中的花 园小径句在句法形式 上常常表 现出 以下类
型:
1过去分词和一般过去时在形式上的相 同, : . 如
( ) T e h r a e at h a l 1 h os rc dp s teb r f 1 e n e. ( )¥ T erf f a dd w e r e sn . 2 h atl t o n t v r a k o e h i
花 园 小径 句 ( 志 伟 ,0 3 。 冯 20 )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
garden path sentence语言学花园路径句是一种句子结构,它在开始时会引导读者进入错误的理解,随后要求他们进行修正。
这种句式在语言学中被广泛研究和讨论,因为它揭示了人们在语言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和语法结构的复杂性。
在本文中,将对花园路径句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产生原因、分类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此外,还将讨论花园路径句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一些例子,并探讨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首先,花园路径句是一种经典的语言现象,它旨在测试读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反应时间。
这种句子通常由一系列修饰词和从属分句组成,使得读者在初次阅读时会误解整个句子的含义,直到遇到矛盾或不符合预期的部分,然后再进行修正。
换句话说,花园路径句是一种具有迷惑性的句子结构,需要读者通过解析和理解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来纠正初始的错误理解。
花园路径句的产生主要与语法结构和语言处理有关。
在语法结构方面,这些句子通常涉及到复杂的修饰、嵌套从句或意外的词序,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会有困惑或误解的倾向。
而在语言处理方面,花园路径句要求读者从句子的表面结构中推测出其真正的含义,并在遇到不一致的信息时进行修正。
这种修正过程涉及到大脑的语言处理和推理能力,因此也吸引了很多认知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
花园路径句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其产生错误理解的方式和修正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歧义句,它们通过词语、短语或句子的歧义性来引导读者的错误理解。
例如,“时间过得飞快”这句话在最初读到时,会让人误解为时间是以一种飞快的方式过去的,而实际上该句的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
另一种类型是陈述句变问句,这些句子在结构上与陈述句相似,但读者需要注意到其中一个关键词的变化,才能理解其实际意义。
例如,“郭敬明也没有女朋友吧?”这句话在最初读到时,会误导读者认为郭敬明有女朋友,但实际上该句的意思是否定的。
花园路径句对语言理解和认知过程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人们在语言理解中的认知困境和处理复杂结构的能力。
英汉语中的“花园路径现象”
英汉语中的“花园路径现象”徐艳红【摘要】"Garden path phenomenon" is a kind of ges,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a phenomenon of partial special phenomenon in the ambiguity by linguists and process ot parsing langua- psychologists. There exist lots of such phenomen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such ambiguous structures resembles searching for paths in gardens in that listeners have to make choices between alternative mean- ings by reanalyzing different ambiguous results. "Garden path phenomenon "is a complicate linguistic phenomenon ; thus, we can interpret such a phenomenon from syh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spects.%“花园路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将其解释为局部歧义现象。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这种现象,听话者在理解过程中,如同在花园中寻路,经过重新分析不同的歧义结果选择合理的解释。
“花园路径现象”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可以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9)006【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花园路径现象;句法;语义;语用【作者】徐艳红【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一、引言花园路径现象是因语言的输入顺序导致句子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不确定而暂时引起歧义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
小径分岔的花园集 理解
小径分岔的花园集理解英文回答:The garden of the forked paths is a short story written by Argentine writer Jorge Luis Borges.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41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Borges' most famous and influential works.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a Chinese spy named Ts'ui Pên wh o creates a labyrinthine garden with multiple paths that branch off in different directions.The garden is described as a complex and intricate place, with paths that twist and turn, leading to various destinations. Each path represents a different possible outcome or future, creating a sense of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The concept of the garden serves as a metaphor for the choices and decisions we make in life, and the idea that every choice we make leads us down a different path.The protagonist of the story, Yu Tsun, is a descendantof Ts'ui Pên and is tasked with delivering a secret message to his German handlers during World War I. As he navigates the garden, he realizes that the paths are not just physical but also symbolic, representing the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and outcomes of his mission. He comes to understand that the garden is a manifestation of Ts'uiPên's philosophy,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things and the idea that time is not linear but rather a network of possibilities.Ultimately, the story explores themes of determinism, free will, and the nature of time. It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choices we make and the paths we take in life, and whether or not we have control over our own destinies. It challenges traditional notions of cause and effect, suggesting that multiple outcomes can exist simultaneously and that our actions can hav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In conclusion, the garden of the forked paths is a rich and thought-provoking story that delves into philosophical and metaphysical concepts. It invites readers to contemplate the nature of choice, time, and the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things.中文回答:《分岔的花园》是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浅析英语中花园小径句的句法结构
- 201-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浅析英语中花园小径句的句法结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李晓丽【摘要】本文将对英语中的花园小径句进行句法结构的分析以及归因分析,指出花园小径句只是暂时歧义,需要读者对其的重新认知方可理解。
【关键词】花园小径句 句法结构 认知图式花园小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最先由心理语言学家T.G.Bever 于1970年提出,得名于认知理解过程中的迷途知返,如: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1.在此句中,读者很自然地把动词raced 认为是句子的谓语动词,因为动词raced 是“比赛”的含义,要求其外论元(主语)应是有生命的,The horse 是具有生命的名词短语,完全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
在理解过程中,读者会首先把The horse 看成raced 的主语,将raced 认为是谓语动词。
但是当fell 出现时才发现不对。
再回过头来看整个句子才意识到raced 应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The horse ,fell 才是真正的谓语动词。
Bever 把这样的句子称为“花园小径句”。
一、英语中花园小径句的句法结构分析对于花园小径句,我们读到真正的谓语动词时感觉很不一样,真正的谓语动词fell 是读者对句子理解的转折点,也是真正的谓语动词fell 使句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就是对过去分词短语结构做后置定语理解错误造成的,这类的过去分词短语结构是句中的嵌入式结构,作用相当于定语从句,故被称为“缩减性定语从句”。
句中出现的第一个动词并不是真正的谓语动词,而都是在句中做后置定语修饰主语,分别相当于定语从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英语中还存有这样的花园小径句:1. The old man the boat.2. The dog that I had really loved bones.大部分读者在读到the old man 时会认为这是一个名词词组(NP),在此词组中,old 是形容词用来修饰man ,所以是the old man 做主语,接着读到the boat 时会感到不知所云。
花园幽径句初探
花园幽径句初探(revised)冯志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100010 北京,中国许福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1. 英语中的花园幽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 in English):1970年,T.G. Bever在<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 (见J. R.Hayes 编辑的<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pp279-352, Wiley, New York)中指出,在英语中存在一种叫做“花园幽径句”(garden path sentence)的特别句子。
例如,“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跑过饲料房的马倒下了)这个句子,当我们读到前一段. “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马跑过了饲料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了,raced作为主要动词,是句子的谓语,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想到raced还可能作为horse的定语,修饰名词horse,但是,当我们往下读,读到另外一个动词fell的时候,才突然恍然大悟,raced原来并不是句子中的主要动词,它是修饰名词horse 的,而最后读到的fell才是这个句子中的主要动词。
对于前一段句子,大多数人原来认为是正确的理解最后却是错误的,而少数人原来被认为可能是错误的理解最后却是正确的。
我们理解这样的句子的过程真是一波三折,道路极为坎坷。
我们在理解这个句子的时候,正如我们走进一个风景如画的花园,要寻找这个花园的出口,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一定应该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因此可以信步沿着主要路径自然而然地、悠然自得地走向花园的出口,正当我们沿着花园中的主要路径欣赏花园中的美景而心旷神怡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条主要路径是错的,它并不通向花园的出口,而能够通向花园出口的正确的路径,却是在主要路径旁边的另一条被几乎游人遗忘的毫不起眼的荒僻的幽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作者:马志娟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花园小径”现象作为语言处理中的特殊语言歧义,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歧义,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其定义为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误读。
本文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方面来实例分析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以便排除“花园小径”句中的歧义。
关键词“花园小径”现象暂时性歧义归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
歧义作为语言中的经常性问题,是一个词语或语句在使用中产生了两种及其以上的含义,造成意义上的模糊不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典型歧义(刘国辉,石锡书,2005):一类是永久性歧义,如 Mary saw the man with binoculars through the telescope.另一类是暂时性歧义,研究者形象地称之为“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简称GP),如 The girl told the story cried.蒋祖康(2000)将此种语言现象描述为“就像在花园中走错了路,折回头再寻路径”。
1“花园小径”现状研究
“花园小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歧义现象,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局部歧义”(蒋祖康,2000),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是“非局部歧义”(杜家利,2006)。
由于“花园小径”句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歧义,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花园小径”现象定义为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误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引起了心理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的广泛关注。
早期的学者,如Bever(1970),Kimball(1973)主要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20世纪80年代起,Pritchett,Weinberg Frazier 和Clifton, Sturt 和Crocker(蒋祖康,2000)等学者多将语法分析与功能结构解析相结合,从语法角度成功地解决了心理语言学难以破解的问题。
近年来,又有学者如蒋祖康,对“花园路径”现象的研究成果和各时期提出的理论模型作了综述;冯志伟和许福吉(2003)率先对汉语中“花园路径”现象作了研究;徐章宏(2004)则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对GP现象进行了分析;李瑞萍和康慧(2009)从认知角度运用图式理论来探析GP现象;王冬玲(2001)运用句法处理的重要理论模型,来解决句子歧义现象。
本文着重介绍在语言学框架下,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对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进行重新解读。
2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的实例解析
下面将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借助实例,对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进行解读。
2.1句法层面
句法层面的“花园小径”歧义多由英语句式复杂所致,常常表现出以下类型:
(1)过去分词和一般过去时形式相同,如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初读此句,人们通常会在潜意识中把raced看成是谓语动词,但当fell 出现时,才察觉理解有误。
重审句子结构后,发现raced 应该是过去分词表被动,fell才是真正的谓语动词。
这样“花园小径”歧义也就形成了。
(2)宾语从句省略引导词,如 She told me a little white lie will come back to haunt me.该句省略了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
人们首先会把名词成分a little white lie看作简单句的宾语,但在例句中,名词性成分只能是宾语从句的主语,这就引发了“花园小径”现象。
(3)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插入其它较长的成分,如The doctor told the patient that he has trouble with to leave. 句中the doctor told the patient to leave 是主句完整的结构,但其中插入了一个定语从句以限定先行词the patient,因而造成了外层结构链接的困难,“花园小径”现象也即产生。
(4)某一词语与其它词语的结合方式不同,既可以组成短语,又可以独立开来,这一类的花园小径现象常常可以通过添加标点得到化解。
在her后面加上逗号,歧义消除。
句法分析策略多种多样,其中两种获得了较多的实证证实,即Frazer和Rayner提出的“起码链接策略”和“迟关闭原则”。
总之,对于句法层面上的“花园小径”句,心理语言学家给予了这样的解释:符合句法分析策略的句子,理解起来会很顺利;违反句法分析策略的句子理解起来就会遭遇“花园小径”现象。
2.2语义层面
英语在语义层面产生“花园小径”句的诱因主要有:
(1)受语义角色影响,如The florist sent the flowers was very pleased. florist意为“卖花人”,在固有认知中,通常是“送花”这一动作的施事者(agent),因此初步理解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该句子理解为卖花人送花。
但当was very pleased出现后,才发现先前理解有误,应该是卖花人收到花,歧义消解。
performer(演员)常常作为“送花”的受事(patient),若将该句的主语换成performer,该句出现“花园小径”现象的概率就小得多,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2)主语是否具有生命性,如The defendant examined by the lawyer turned out to be unreliable. 由于defendant(被告)是有生命的主语,因此人们在理解该句时,很容易把
examined视为defendant发出的动作,从而引发“花园小径”现象。
但若将主语换成无生命的名词evidence(证据),该句便不产生局部歧义。
(3)词汇的多重意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同一词汇有不同的意义和词性。
影响人们对(下转第67页)(上接第64页)词汇意义理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即词汇使用时出现的频率。
对多义词而言,使用频率越高的意义越容易被识别;使用频率偏低的意义便不容易被识别。
人们理解句子时往往最先选择最常用的义项,当实际义项与最常用义项相悖时,就会产生“花园小径”现象,如Fat people eat accumulates. fat既可用作形容词,也可用作名词。
不同的词义属于不同的词类。
高频用法是作形容词充当定语,表示“肥胖的”,置于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
所以人们先按照这一高频义项理解句子时,会发现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要动词,其结构和意义解释不通。
因此,他们只能转向fat 的另一个意义“脂肪”。
这时,fat为主句主语,accumulates为主句谓语动词,people eat 视为定语从句来修饰fat。
整句话理解起来才顺畅。
2.3语用层面
语用对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的影响主要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
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理解话语的前提是认知假设,人们在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关联原则,借助与之有关的信息。
关联原则是指“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即话语理解时付出适当的努力之后所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省力,即通过最小的处理去获得最大最佳的语境效果。
那人们该怎样利用关联原则来解读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呢?我们借助以下事例加以解释。
I clearly remembered that gasoline can explode. 这句话的局部歧义效应源自于对can一词的理解。
将can看作情态动词“能够”,还是名词“罐子”取决于人们的认知语境。
由此我们看出,认知语境对消解歧义、减少理解上的困难有关键的作用。
又如Ernie kissed Marcie and her sister smiled,乍一读,这是个花园小径句。
但如果它出现在这样的语境(Marcie and Ernie have been in love for eight years. Last night, finally, Marcie
a ccepted Ernie’s proposal. Ernie kissed Marcie and her sister smiled.)中理解,“花园小径”现象就消失了。
因为在目标句出现之前铺垫了相关联的语境,根据这些关联因素,就排除了“花园小径”句出现“歧路”的可能。
3 结语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对“花园小径”现象进行分析,但此现象的产生原因又很复杂,需要多角度研究论证,因此,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这一复杂而有趣的心理现象,使其在语言理解与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蒋祖康.“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4).
[2] 李瑞萍,康慧.英语“花园小径”句的认知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王冬玲.句法处理与花园小径句[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