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是什么

合集下载

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

[摘要]管理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和以合规性、真实性等为主要目标,但是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尝试。

如何结合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管理审计已成为审计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管理审计;公司治理;现状;对策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管理效益实现途径的开发利用和发挥程度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管理审计的目的是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揭露企业经营规划、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和管理措施诸方面的失误与不足,评估人力、财力、物力损失浪费的程度,提出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充分挖掘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力。

因此,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管理审计代表了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和以合规性、真实性等为主要目标,但是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尝试。

(一)引入管理审计理念,拓展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尝试进行任期管理责任评价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按照管理科学的要求,许多企业将管理审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其在内容和方式上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深化,不仅进行合规性、真实性审计评价,而且兼顾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主要以控制测试来评价控制系统,找出薄弱环节及至失控部位,并提出改进措施消除隐患,达到健全系统、改善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

该项审计的对象虽然涉及了管理和控制活动,但目前主要限于合规性、遵循性目标评价,较少进行内部控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深层次综合研究。

(三)经营效益审计有些企业以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扭亏为盈等为主要目的,审查生产力各要素的运用情况,以改进生产经营工作,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潜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受托责任观名词解释

受托责任观名词解释

受托责任观名词解释
受托责任观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接受另一个人或组织的委托时,对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态度。

这种观念强调信任、诚信和专业精神,涉及到对受托人行为的监督和追究,并强调受托人在履行职责和义务时应遵守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在商业领域,受托责任观通常是指雇佣关系中雇主对雇员的信任和期望。

受托责任观强调雇员应忠诚于雇主,保护雇主的利益,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尽力提供优质的工作成果。

这种观念还强调雇员应当保守商业机密,避免利用雇主的资源进行个人私利。

在法律领域,受托责任观涉及到律师、会计师、代理人等职业人士的专业责任。

这些职业人士在接受客户委托时,有义务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并且要遵守专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受托责任观要求这些职业人士在履行职责时保持诚实、透明和谨慎,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客户的利益。

受托责任观也适用于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以公众利益为重,诚实、公正、透明地行使权力,处理和分配资源。

非营利组织的受托责任观强调组织应当善意地管理和使用捐赠的资金,遵循组织的宗旨,为受益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总而言之,受托责任观是一种强调信任、诚信和专业精神的理念,适用于各个领
域和层面。

它要求受托人在接受委托时认真履行职责,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并且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

这种观念对于建立信任、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管理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管理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财务审计的对 决 定 了 管理 审计 的 不 可计 量 性 。 产物。鉴于受 托责任有 受托财务 责任和 据审计和委托责任的关 系 , 象是受托财务责任或程序 性受 托责任 ; 管 二 、 司 治 理 相 关 概 念 分 析 公 受托管理责任之分 , 审计也 就有 财务 审计
( ) 司治 理 问题 的 产 生 。 述 公 司 一 公 追 和 管 理 审 计 的 分 化 。 管 理 审 计 是 指 对 企 理审计 的对象 是受托管 理责任 或结果性 受 托责任 , 或业绩受托责任 。这种责任既 的产 生 , 主 要根 源在 于 因委 托 一 代 理 而 其 业 所 有 业 务 活 动 和 管 理 活 动 的恰 当 性 和
可 能 用 定 量 方 法 评 价 。 因此 , 理 活 动 内 管 1 管理 审计 对 象是 受托 管理 责任 。 、 依 容 的 不 可 计 量 性 和 未 来 事 项 的 不 确 定 性 管理 审计 有 如 下 特 点 : 的效 率 和 效 果 进 行 认 定 、 量 和报 告 , 计 而 比 ,
维普资讯 m 删 我 来自 伍 鲁■l计在公■i ■ 中的僚晨 I l | I
口文 / 陈振雪
以帮 助 管 理 当 局 平 , 价管理素 质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 近 年 来 ,公 司 治 理 越 来 越受 到 理 论 面 向未 来 的 检查 和评 价 , 评 3前瞻性。 、 管理 审计 是通 过 对 企 业 经 提高获利能力 界 和实 务 界 的关 注 , 完善 的公 司治 理 机 制 这一资金受托人改进决策 , 更好 地完成受托责任 。外 向 营 管 理 活 动 和 结 果 进 行 审 查 , 现 管 理 和 发 能够极大地 保证 公 司正常 的生 产经营 活 和经营能力 ,

审计关系的理论分析:受托责任还是委托代理

审计关系的理论分析:受托责任还是委托代理

审计关系的理论分析:受托责任还是委托代理[摘要]审计关系是包括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审计受托人)、被审计人的三方关系,其中包括双重代理关系,其一是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的管理或经营代理关系,其二是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审计代理关系。

应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审计关系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各有侧重的个性化问题。

[关键词]审计关系;受托责任;委托代理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会计审计界对“受托责任”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委托代理”也并不陌生。

理论界对其的研究多见于理论结构整体框架中对审计产生动因的分析,对多角度审计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独立审计领域,而审计关系的研究对审计主体的行为选择、审计目标、审计质量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拟从权责对等的角度对审计关系中的受托责任与委托代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审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文献综述受托责任论:国内学者王光远(2004)认为,一般受托责任关系涉及两个当事人。

一个是委托人(或the accountee);另一个是受托人(the accountor)或代理人(agent)。

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托付后即应承但所托付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受托责任。

外部审计的发生与发展以组织外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而内部审计的发生与发展则以组织内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

林钟高等人(2002)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是揭示独立审计需求的本源。

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因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蔡春(2001)认为,审计的本质目标即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项俊波(2002)、尤家荣(2002)认为审计是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产生的。

Tom.1ee(1993)认为,受托责任产生了审计,审计正是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手段。

(1988)明确指出,审计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

审计人员和审计策略的制定者的责任是:不断发现什么是社会需求,社会对独立审计赋予什么期望,并在实务和经济限制的范围内,努力满足社会需求。

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

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

责任 报告的基础上 ,对受托责任 的履行过程 和结果进 行重 认 定 、 计 量 和 重报 告 。 于受 托 责 任有 受 托 财 务 重 鉴
责任 和 受 托管 理 责 任 之 分 ,审 计 科 学 也就 有 财 务 审计 和 管 理 审计 的分 化 。财 务 审计 舶 主 旨是 鉴 证 受 托 财务 责 任 ,与财 务审 计 相 对 的 管理 审 计 就 是 审查 受 托 管 理 责 任 , 是 在 委 托人 和受 托人 之 间建 立 一 种相 互 信 任 , 就 优 化投 资行 为 . 优化 资 源 的 利用 。 在 的问 题 是 如 何对 现
维普资讯
口・ 光运甜岳
20 O 删会月刊( 02・ t 会计) 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 么 是 管 理 审 计 ? 这 实 在 难 以 一 言 以 蔽 之 自 t3 92年 英 国 管 理 协 会 、 国机 械 工 程 师 协 会 和生 产 工 英 程 师协 会 会 员 罗斯 的 《 理 审计 》 管 问世 以来 , 一 直 是 它 学 术 界 和 职 业界 众 说 纷 纭 、 而 未决 的难 题 。 就 笔 者 悬 仅 读 过 的会 计 、 审计 、 共 管 理 和管 理 控 制 文 献看 . 于 公 关 管 理 审 计 的提 法 就 有 二 十 多 种 .如果 讲 到 管理 审 计 的 定义 , 恐怕就更多了。 那 尽 管如 此 . 要我 们 根 基 于 历史 , 只 通过 时古 往 今 来 中 外 学 者 的种 种 认 识 . 行 比较 、 析 和 综 合 、 不 难 进 分 便 发 现 : 理 审计 是一 种 与 财 务 审计 相 对 的 审 计 . 在 财 管 是 务 审 计基 础上 发 展 起来 的新 的 审计 类 型 ;如 果 说 财 务 审计 以 审 查基 本 财 务信 息 为 己 任 .那 幺 管 理 审计 的 中 心任 务则 是 审 查 管 理信 息 。

管理层对审计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管理层对审计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管理层对审计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管理层对于公司的财务报告是负有全面责任的,他们需要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因此,管理层需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具体而言,管理层的审计责任包括:
1. 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 管理层需要积极提供审计工作需要的所有信息,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以便审计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2. 确保账务记录的准确性 - 管理层需要确保公司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如确保记录与实际交易一致、及时记录交易和报告重要信息等。

3. 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内部控制不仅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风险,还可以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公司的管理层需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和不断改进。

4. 确保法规遵从 - 管理层需要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包括审计法、公司法等。

并在法律面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负有法律责任。

因此,管理层需要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审计工作,视审计工作为保障公司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全面履行审计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内部审计复习习题(红色字体为答案)

内部审计复习习题(红色字体为答案)

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⑵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⑶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主要内容包括( ) 总则 一般准则 作业准则 报告准则 内部管理准则
7.内部审计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如何? 内部审计的具体作用如下: ⑴监控作用 监控就是促进组织内部各管理层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促进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和各 项计划的落实和有效执行,并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和查处,监督被审计对象进行整 改和落实,以保证组织各项活动的良性循环。 ⑵咨询作用 内部审计在对本单位的程序、风险及战略有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就可以接受 有关咨询活动,起到咨询作用。 ⑶风险预警作用 内部审计应更多地参与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工作,对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时 关注。这些风险包括公司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未来将发生的 潜在风险。 另外,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发现企业 内部控制缺陷和漏洞,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揭示潜在的风险,起到风险预警 的作用。 ⑷信息鉴证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要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及风险,从某种程度
影响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前提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指财产资源所有者与经营者、上级管理者和下级管理者之间形成的 委托或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关系,所有者或上级管理者作为委托人,委托经营管理者或下级管 理者作为受托人进行经营管理,同时赋予受托人一定的权利,受托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 义务。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查 和评价,并将审查和评价结果报告给委托人。可见,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 前提和基础,没有受托经济责任就没有审计。 内部审计就是在实行分权制的情况下,在上下级管理者之间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 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内部审计的发展变化取决于这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内涵和外延 的发展变化。没有这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内部审计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⑵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事业单位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内部加强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只有存在管理分权制,同时上级管理者没有能力亲自对下级受托经营管理者的责任 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的情况下,上级管理者才会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 行审查和评价,通过内部审计的机制来加强上级管理者对下级管理者的管理和控制。 ⑶外部压力对于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内部审计一开始是作为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机制产生的,设置内部审 计机构或人员,实行内部审计制度都是组织为加强管理和控制而采取的一个自觉的行动。 到了 19 世纪中叶,由于股份公司的大量涌现,一些国家颁布了包含强制要求实行内部 审计的法律法规之后,现代内部审计在这种外部压力的推动下发展起来了。

工程审计中的管理与履约审计

工程审计中的管理与履约审计

工程审计中的管理与履约审计工程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查、评估和监督,以核实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管理与履约审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工程审计中的管理与履约审计,旨在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履约水平。

一、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督,以确保项目按照规划和预期目标进行。

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计划与组织在项目启动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组织结构。

管理审计将对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同时,审计还应关注项目组织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2.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管理审计将对项目的成本核算、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超出预算的情况,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3.合同管理合同是工程项目中的核心文件,管理审计将对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各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履约。

审计还应关注合同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4.进度管理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管理审计将对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二、履约审计履约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各方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履约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

履约审计将对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包括质量计划、检验验收等方面。

审计将重点关注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2.安全管理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履约审计将对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包括安全责任制、事故预防措施等方面。

审计应保证项目的施工过程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

3.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的法律合规性进行评估。

审计将对项目的法律文件、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审查,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履约审计将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环境评估、环保措施等方面。

管理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管理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了以阿伦・ 塞尔 ( A l l a n J . S a y l e ) 、 多姆布劳尔( D . D o m b r o w e r ) 、 贾纳斯 ・ 桑托基 J a n u s z S a n t o c k i ) 、 巴克利( J . W. B u c k l e y ) 等 为代表的内向型 管理审计理论体 系 、 以杰克逊 ・ 马丁德尔 ( J c k s o n Ma r t i n d l 1 ) 、 约翰 ・ 伯顿利奥 ・ 赫伯特 、 科琳 - 诺加德 ( C o i f n e T . N o r g a a r d ) 、 查尔斯 ・ 史密 斯( C h a r l e s H . S m i t h ) 、 拉尼尔( R . W. L a n i e r ) 为代表的外 向型管理审计 和以罗伯特 ・ 霍华德 ・ 法勒( R o b e r H o w a r d F a H a n) 、 友杉方正 、 池 口庆一 、 仓桥宏 、 久保 田晃 、 松 田修一等为代表的综合 审计 等三大理论派别 。 由于发展历史较短 , 而且受 以降低成本为宗 旨的传统审
闫荣平 : 管理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管理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闫 荣平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 重庆 4 0 0 0 6 1) 摘要 : 本文对 国内外管理审计的文献进行 了综述 , 回顾 了国外管理 审计从概 念框 架、 发展推动 力、 理论 发展 、 内部框 架、 制约 因素分析 、 方法等方面的研 究 , 总结 了国内管理审计理论框 架、 管理审计与公 司治理结 构关 系、 管理审计在我 国的发展模 式、 管理 审计是企业管理 目标评价的主要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 管理审计 制约因素 受托 责任
的方式进行了解 和掌握是必要 的。 不 断适应形势变化并 以效率最大化为 目标 , 管理者就会找到降低成本核算和增加价值的方法。 而 判 断与诊断企业 管理效率的高低 、 或管理效果好坏的手段就是管理审计 , 因此 , 管理审计 已正在变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 的内在需要 , 研究新经济形势下的管理 审计理论体系 、 完善管理审计 内容和方法体系 , 正好对应于新经济形势下的审计创新 。 在新 的形势 下我 国 “ 内部审计 的工作 目标已变成 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 、 内部 审计 的定位 已由原来的监督变成为“ 管理+ 效益” 。 从 国家审计 的角度 看 , 特别是我国这样 行政 型的国家 审计模式来讲 , 经济效益 的审计 和评 价是不可或缺的 内容 , 但 由于“ 在这方面 的理论研究 少, 实践较薄弱 , 迫切需要理论 的指导” 。

大专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大专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大专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管理审计是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审计内容和策略的创新。

当然,从受托责任角度分析管理审计产生的动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完全合理。

这是因为企业两权分离的受托责任关系在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的合伙企业就已经出现,至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后,随着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受托责任关系更是普遍存在,但至到1932年罗斯提出管理审计以来,才出现了管理审计,同时这种观点也不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管理审计开展存在差异的理由。

因此,受托责任并不一定导致管理审计产生,管理审计的产生有着其更深层次的理由。

本文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利用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信任理论及收益成本理论分析了管理审计的产生,进而利用博弈论分析了管理审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理由,并据此提出了倡议。

管理审计经济学分析(一)管理审计理论基础(1)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以产权为纽带的契约关系。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及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适应这种变化,权利的享有权和权利的行使权逐渐分离,从而导致在权利的享有者和权利的行使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实际也就是在权利的享有者和权利的行使者之间订立了一份契约,即契约关系由此形成,该契约关系不是一种普通的社会关系,而是以产权为纽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通过契约的履行能够为契约关系的双方带来收益,契约双方在考虑是否有效履行契约时,主要考虑的是其预期的收益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当契约关系的双方均保证契约的有效履行时,双方的收益才能达到平衡,但这种收益的平衡并不一定导致契约一方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双方收益平衡的相对最大化。

而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契约关系双方的收益最大化趋势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权利的行使者可能会利用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对信息拥有的优势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不是寻求与权利的享有者之间利益的平衡。

试论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

试论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

维普资讯
管 审 公 彝 : 计 自 理
中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陈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 韩 华
托 责 任 , 业 绩 受 托 责 任 。受 托 管理 责 任 如 同受 托 财 或 务 责 任 一 样 , 有 内 部 和 外 部 之 分 : 类 是 服 务 于 组 也 一

管 理 审计 是 相 对 于 财 务 审 计 的 一 种 审 计 模

管 理 审计 的 产 生 , 于 受 托 责 任 的 发 展 。伴 随社 织 内部 各 个 利 害 关 系 人 , 以 内部 受 托 管 理 责 任 为 对 源
会 政 治 经 济 的 发 展 , 也 伴 随 民智 的 开 发 与 民主 制 度 象 的管 理 审 计 ; 另 一 类 是 服 务 于 组 织 外 部 利 害 关 系 的 完 善 , 托 人 的 受 托 责 任 观 念 日益 增 强 , 们 不 再 人 , 外 部 受 托 管 理 责 任 为 对 象 的 管 理 审 计 。前 者 , 委 他 以
东 权 益 比率 ( 卜 资 产 负 债 率 )以及 流 动 比率 来 反 映 历 史 的 主 营 业 务 利 润 增 长 率 和 净 利 润 增 长 率 来 反映 = 上市 公司偿债能力 。 上 市 公 司 的未 来 成 长 性 。 ( )资 产 管 理 能 力 反 映 上 市 公 司 在 资 产 管 理 二 ( )我 国有 不 少 上 市 公 司 的 主 业 不鲜 明 , 有 五 没 方 面 的 效 率 。经 过 实质 性 资 产 重 组 的 上 市 公 司 , 资 稳 定 的盈 利 基 础 , 营 业 务 盈 利 能 力 差 , 目地 搞 多 其 主 盲 产 管 理 能 力 也 会 得 到 显 著 改 善 。 我 们 用 总 资 产 周 转 元 化 经 营 , 起 主 业 的 分 散 , 营 上 无 法 集 中 精 力 , 引 经

中国内部审计的历史使命

中国内部审计的历史使命

2.支撑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基本理念
内部审计是一门艺术,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这门艺 术的基本规则。
基本准则的贯彻受内部审计部门履行职责的环境制 约,所以,准则的焦点不是聚焦在个人身上,而是 聚集于一系列团体,包括设置内审部门的组织、内 审部门本身、内审部门主管以及个人执业者。
基本准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工 作范围准则”。
1.受托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会计审计学者所界定的受托责任概念包 括:
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委托受托关系 衡量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标准 受托责任的内容 受托责任的报告
1.受托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社会情境
委托人
行动指令 报酬
对资源的权力
行动信息 关系(契约)
(受托责任的解除)
受托人
行动
社会情境
1.受托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内部审计为整个组织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为管理 层提供服务。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准则
准则充分体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要 求将审计计划与组织的风险相联系,特别 强调关注组织的战略与计划,关注管理策 略、方向、目标等的变动。所以,现代风 险导向内部审计=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战略 风险导向审计。
所有目标的确立都依赖于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
一、会计审计的本质在于受托责任
4.受托人对受托责任的履行
严格按标准行事 随时揭示作业背离标准的差异并进行及时控
制:管理业绩报告 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结果:财务报告 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结果依赖于管理会计
和内部审计
一、会计审计的本质在于受托责任
5.受托责任的解除
1.受托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 控制与受托责任:“本质上讲,控制是受托 责任的需要,控制是对受托责任的控制,没 有受托责任也就无所谓控制。”

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第一章

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第一章

(⼀)审计产⽣与发展1 .审计产⽣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产⽣。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是审计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受托经济责任,也就不存在审计这项经济监督活动。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指在受托管理和受托经营条件下,受托⼈在管理或经营⽅⾯对委托⼈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但受托经济责任的确⽴,并不⼀定产⽣审计活动,它只是审计产⽣的前提条件。

如果这种审查评价活动由授权委托者⾃⾝完成,就不能称之为审计活动。

只有当这种经济监督活动由授权委托者委派(或委托⼈委托)独⽴的机构和⼈员代⾏时,才会产⽣具有独⽴性的审计活动。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其涵义为:( l )受托经济责任是不断演进的,它是审计产⽣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受托经济责任从单纯的财务责任,逐渐向更为⼴泛的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纵深扩展,进⽽形成包括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在内的现代经济责任的完整概念。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是审计产⽣的客观基础,审计因经济责任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获得了不断发展。

( 2 )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经济责任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审计成为联系各⽅经济贵任,保障社会经济正常、有序运⾏的重要制约机制。

这个机制也就成为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 3 )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法实施直接监督,是审计产⽣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是否尽职尽责地履⾏经济责任,有⽆舞弊和差错最为关⼼。

但是,在实际⽣活中财产的所有者⽆法直接进⾏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因⽽需要独⽴的审计⼈员承担起监督和检查的职责,这就构成了审计产⽣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 国家审计的产⽣和发展中国的国家审计起源甚早。

早在西周时期,皇家(政府)审计就有了⼀定的发展。

秦、汉两代都曾采⽤“上计制度”,以审查监督财物收⽀有⽆错弊,并借以评价有关官吏的政绩。

第三章 管理审计的概念框架

第三章 管理审计的概念框架

四、管理审计的内容 关于管理审计的内容,英国著名审计学家贾纳新· 桑托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其中80%的人士认为管理审计包括以下内容: (1)评价组织结构,以确保其健全性和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并能最有效地利 用所有的员工和其他资源; (2)评价计划和控制方面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充分性和可理解性,并能被连 续地运用; (3)评价管理控制的技术; (4)评价计划和控制方面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它们是经过审定且定期修定的; (5)评价总体业绩,看企业的目标是否实现。
第三章
管理审计的概念框架
一、管理审计的发展趋势 管理审计是属于内部审计的范畴。内部审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主要业务是不 同的,大致经历了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等几个阶段。国际内部审计 师协会2009年1月发布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将内部审计定义为: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 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在现阶段,内部审计主要是开展新兴的管理审 计,即以评价管理责任为主要的业务内容,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 并采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从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提高效益,或证实效益优劣,评价管理绩效,提供咨询意见,增加公司价值。王光远 (1996、2004)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管理审计理论与应用,推动了管理审计在中 国的应用和发展。徐政旦(2002) 提出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宋 常(2002)认为,管理审计是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于受托管理 责任关系的独立、客观的证实行为。这表明管理审计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上的一 种延伸和拓展,代表着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说明,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增 加价值,采用的是评价方法。

第十一章 管理 审计

第十一章 管理 审计

2020/7/22
2
第一节 管理审计的含义与特征
二、特征: 对象:是受托管理责任以及为履行受托 管理责任而形成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发生 的各种管理行为。 根本目标:帮助管理当局提高管理水平 和管理效率,更好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
2020/7/22
3
第一节 管理审计的含义与特征
定位:管理审计的职能是咨询性和建 设性的,而非执行性的,主要为管理 当局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及时、相关 的建议和信息。
各机构的分工和职责是否明确?有无相互推 诿、无人负责、内部消耗严重等现象?上下 左右关系是否协调?
各级机构的授权是否充分?是否明确了责任 和期限?责任和权限是否相当?
2020/7/22
10
第三节 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最高领导层和各级机构是否配备了强有力 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年龄 结构是否合理?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展 开,也是管理审计中比较头疼的地方)
理。 2020/7/22
26
第四节 管理审计常用的方法
比如:某集团公司,内部有许多子公司。 某一子公司车辆需进行修理,经考察委托 集团公司以外的单位进行修理,比集团公 司内部其他子公司修理的价格要低得多。
如站在子公司“微观”角度考虑问题,就 会得出用外单位进行修理的结论。
如站在集团公司这个“宏观”角度考虑问 题,从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又会得出 用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进行修理的结论。
2020/7/22
21
第四节 管理审计常用的方法
比如:某项工程成本管理审计。已知该项工程 成本过高,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知道问题 产生的原因是材料采购成本过高。依此判断, 审计人员向“左”追寻材料采购过程及管理方 式,向“右”通过抽查票据的方式,具体验证 材料采购成本是否真的过高。

内部审计发展史

内部审计发展史

目录一、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古代内部审计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近代内部审计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代内部审计的兴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审计的本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薄弱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开展风险评估业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IT审计知识总结

IT审计知识总结

IT审计知识总结IT审计的出处源自60年代IBM出版的《Audit encounters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等有关在EDI环境下进行审核和组织的论述。

不久后有关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不断涌现, IT审计的雏形初步形成。

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在社会上尚未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IT审计并未在社会上形成意识。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初由于计算机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初步普及,利用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系统失效的事件频频出现,使得IT审计日益得到社会重视,美国、日本先后成立了IT审计方面的协会组织。

从事对IT审计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日本政府出台了《IT审计标准》并根据美国劳工部的《Skill Start》和Northwest Center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NCET)对IT信息人员的从业技能的要求制订了IT审计师(系统监查员)的技能标准并以之作为新的"IT审计师(系统监查员)"级考试的参考标准。

九十年代是IT审计的普及期,这主要归功于互联网的普及。

互联网的普及是利用计算机犯罪的人员温床,此外日益严重的软件项目失败问题引发了是否要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和开发进行审计的深思。

IT审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IT审计知识概括如下一、什么是IT审计IT审计就是信息系统审计,也称IT监查,是独立于信息系统本身、信息系统相关开发、使用人员的第三方。

IT审计师采用客观的标准对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使用维护等相关活动和产物进行完整地、有效地检查和评估。

二、 IT审计的对象和范围IT审计涉及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IT审计不是单纯强调对软硬件的审计。

它的审计对象涵盖整个信息系统所有活动和中间产物,并包括信息系统实施相关的外部环境。

一般来说,对企业实施IT审计的对象有:本企业内的IT审计师、外部IT审计事务所委托审计师和国家审计机构。

IT审计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业务计划审计,业务开发审计、业务执行审计和业务维护审计以及涵盖整个信息系统周期的共通业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内容简介:经济责任审计是从审计监督的角度,运用审计理论和方法,检查、确认和评价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一种审计制度,是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重要保证。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经济责任审计是从审计监督的角度,运用审计理论和方法,检查、确认和评价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一种审计制度,是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重要保证。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1.坚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原则。

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的。

同时,审计结果最终还要送达干部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

因此,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组织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

按照有关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辞退、退休以及任期届满,都应在离任前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3.坚持重要性的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干部任职期间的重大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业绩进行较为详尽的审计评价,重点审查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资产、负责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有无盈亏不实或潜亏挂账的问题;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有无重大决策失误等。

4.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的原则。

客观是以事实为依据;公正是以法律为准绳;全面是业绩、责任及其形成原因都要讲,不偏不倚;准确是以写实手法,评价观点鲜明,用词准确,切忌轻描淡写,模棱两可,含意不清。

5.坚持及时反馈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领导者个人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

作为责任人,迫切希望了解审计报告对自己任期工作的评价。

因此,除审计过程中与责任人及时沟通外,还应在审计报告报送党委、组织部门前,及时征求责任人的意见。

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浅议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一、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及其特点的比较经营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借以检查和证明被审单位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促进其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的审查,以期评价其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以及管理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营审计与管理审计相比,主要就有以下特点:1.业务经营审计是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

业务经营审计的对象是供产销活动过程及生产力诸要素的运动,是企业的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劳动)消耗过程、资源的占用情况和产品的产出过程,也就是直接审查投入、产出情况。

所以它是比管理审计更为直接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

2.业务经营审计的范围是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及其他业务经营活动。

以工业企业来说,供产销活动是基本经济活动,是审查的重点。

附属商业、门市部、运输服务和生活福利服务等经营活动是工业企业的附属,辅助、服务于生产的经济活动,必要是也应进行审查。

3.业务经营审计的重点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各要素的开发利用程度。

这种利用程度的确定可以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加以量化。

在我国,管理审计与经营审计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管理体系的作用下进行的。

如果说业务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基础”,则管理活动就是经济活动的“上层建筑”。

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经营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保证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和方案得以实施。

通过管理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进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和决策的方式、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

2.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

管理审计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功能,从根本上改进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审计要从系统整体的高度优化整体结构,首先要提高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实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改进方案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是什么
王光远教授是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博士后,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福建省审计厅副厅长、厦门大学教授、会计学博士生导师。

作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第五代学术带头人,他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受托责任会计和受托责任审计的研究,并在管理审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

什么是管理审计?这实在难以一言以蔽之。

自1932年英国管理协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和生产工程师协会会员罗斯的《管理审计》问世以来,它一直是学术界和职业界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的难题。

仅就笔者读过的会计、审计、公共管理和管理控制文献看,关于管理审计的提法就有二十多种,如果讲到管理审计的定义,那恐怕就更多了。

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根基于历史,通过对古往今来中外学者的种种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便不难发现:管理审计是一种与财务审计相对的审计,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审计类型;如果说财务审计以审查基本财务信息为己任,那么管理审计的中心任务则是审查管理信息。

审计科学需要发展,审计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财务报告的鉴证上,这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来说都是一样的。

而我们要强调的是审计科学如何发展,发展起来的管理审计到底审查什么、怎样审查。

于是,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对管理审计对象和方法的不同认识,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界强调对业务活动、管理控制制度的审查,强调服务于管理当局,因而用“业务审计”、“制度审计”、“业务检查”、“管理导向审计”、“工作底稿式管理审计”来代表管理审计;管理职业界强调对整体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管理质量的审查,因而用“访谈式管理审计”、“业务评价”、“自我审计”来代表管理审计;政府审计界强调对管理业绩或经济业绩的审查,强调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甚至公平性和环保性的审查,因而用“管理业绩审计”、“经济业绩审计”、“3E审计”、“货币价值审计”、“效率性审计”、“5E审计”、“成本减低”、“综合管理控制审计”来代表管理审计;民间审计界强调对管理陈述、管理业绩、管理控制和管理活动的审查,强调这种审查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因而用“独立管理鉴证审计”、“外部管理审计”、“独立管理评价审计”、“独立管理陈述审计”、“综合管理审计”来代表管理审计。

以上种种管理审计现象或种种具体管理审计方式的存在,是否意味着管理审计就是一种难以明判的“公理”、“婆理”的杂糅体呢?回答是否定的。

实质上,在表面纷繁的“公理”、“婆理”之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更高层次的方式、一个统帅一切的总方式,那就是一个“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态概念,而且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会计审计发生与发展的思想。

受托责任存在于一切社会、一切民族之中,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一个受托责任时代。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民智的开发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受托责任就逐渐地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而管理审计就是这种受托责任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

历史地看,管理审计之所以产生于20世纪30至40年代,60多年来它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并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受托责任的演进超越了传统财务责任的界限,朝着“3E”和“5E”的方向发展。

因此,不全面理解受托责任,就无法全面理解审计;不清楚地理解受托责任的发展,就无法清楚地理解现代管理审计。

按照受托责任学说,会计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认定、计量和报告,审计就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

鉴于受托责任有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之分,审计科学也就有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的分化。

财务审计的主旨是鉴证受托财务责任,与财务审计相对的管理审计就是审查受托管理责任,就是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优化投资行为,优化资源的利用。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受托人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重认定。

重计量和重报告。

可以说对受托管理责任不同的重认定、不同的重计量和不同的重报告方式,就构成了不同的管理审计类型。

总的来说,对那种服务于组织内部各个受托人,以审查内部受托管理责任为对象的管理审计,我们称作是内向型管理审计;对那种服务于组织外部各个受托人,以鉴证外部受托管理责任为对象的管理审计,我们称作是外向型管理审计。

由于组织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以自己确定的标准来评价组织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看其是否值得信赖,所以,最高管理当局也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一个“受托人”,对内就是一个“委托人”,这种一身兼二任的现实正说明内部受托管理责任的多层化是外部受托管理责任向组织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管理责任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外部受托管理责任。

内外部受托责任的一致性,预示着内向型管理审计和外向型管理审计将结合成一种新型的综合管理审计。

由于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受托责任的目标不同,因而两类组织受托管理责任的具体构成及其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就有所不同,其集中表现就是以审查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为对象的公共管理审计更加强调外部受托管理责任,更加强调外向型管理审计。

从管理审计和受托责任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理解管理审计、实践管理审计的关键就在于对受托管理责任的认识。

然而,要把握受托管理责任又谈何容易!困难点就在于受托管理责任作为管理审计的本质。

核心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而管理审计活动本身则是生动活泼、具体可见的东西。

从内部审计、管理职业、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具体管理审计实践中抽象出受托管理责任审计,已实属不易;而从抽象的受托管理责任审计再上升到具体的管理审计方式、方法及程序,则更为不易。

于是,我们不得不紧紧攀住管理审计的历史发展之根,来反观历史、透视现状。

结果我们发现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种种现象,如管理审计的“分子”和“原子”,它们的有机结合和运动构成了管理审计科学鲜活的生命。

因此,对它们按历史阶段进行扫描、分职业领域进行透视、依国别进行比较、集不同学术文献进行研究,就可能揭示和把握它们所反映的管理审计科学的本质——受托管理责任。

研究管理审计理论涉及到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管理审计的主体、管理审计的对象、管理审计的基本概念、管理审计的基本假设、管理审计的评价标准、管理审计的准则、管理审计的报告等。

为了研究这些基本问题,我系统研究了若干重要职业组织的公告或文告,诸如美英日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英加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鉴证准则公告等;同时还系统研究了若干重要的管理审计论著和文章,如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的《管理审计》、卡德默斯的《业务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论》、《会计杂志》、《会计、审计与受托责任学刊》、《注册会计师杂志》等刊物上的论文。

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受托管理责任作为一种最具纲领性和最具普遍性的总方式,当然只能见之于最基本、最普遍的管理审计现象。

但是,正因为这些问题最基本、最普遍,也正因为不同人士、不同职业组织往往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认识这些最基本、最普遍的问题,所以,就难以从中直接窥见管理审计的本质,难以直接透过那坎坷不平的历史和异常熟悉的现象,一下子洞察管理审计的真谛。

这就需要我们用现代人的智慧和勇气去分析、鉴别,去追根求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