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0年高二下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二
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二南昌二中—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它内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外显于中国人的行为之中。
古往今来,“和平”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之中。
古代中国知识阶层的“和平”理念表现在多方面:其一,“为万世开太平”思想。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认为,知识分子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于这四句,有关解释较多。
后两句的大意是,士人应继承和弘扬先贤创立的中国独特的学问,为开创千秋万代的太平基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二,阴阳和谐思想。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均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建立太平的社会。
道家著作中的“和”,一般指阴阳和谐、阴阳平衡等。
在道家看来,自然界阴阳平衡,就会万物并生、禽兽繁盛。
人类社会也一样,阴阳平衡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否则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其三,兼爱非攻思想。
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的重要思想之一,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认为,兵器是罪恶之物,战争是凶险之事。
战乱祸国殃民,涂炭生灵。
因此,墨子反对战争,倡导建立太平社会,只能靠兼爱。
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太平”。
其四,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
中国古代的兵家是以战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他们大多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认为,战争不是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战术。
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也反对战争,主张不得已才用兵。
唐代兵家李筌的《太白阴经.贵和篇》讲的更明白:“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
”这些说明古代的兵家多非好战之人,不崇尚战争,正如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可以说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文化。
2020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心中 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 古今公认, 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 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 ,也有人听 出是“姑乎,姑乎”, 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 且凭 这蹄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 ,潮州家 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 到了端午便过时, 杨梅开花在初 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 艺精湛,能见之花均被绣尽, 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 而 杨梅开花在夜间, 开完便谢, 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 封建 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 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花 开为憾, 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 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 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 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 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 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 姑的鞋子, 知为虎所害, 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 因怕回婆家被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 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 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 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 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 故事同环境、 时间相结合, 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 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 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 我们同情其故事, 就自然忘记 了这种鸟的恶行止, 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人
江西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新版)
江西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
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_____________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
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________________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_______________,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
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_______________,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5年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惨绝人寰满目疮痍痛彻心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 . 惨无人道百孔千疮肝肠寸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C . 惨绝人寰百孔千疮痛彻心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D . 惨无人道满目疮痍肝肠寸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B . 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C . 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D .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B .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C .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D .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2. (2分) (2020高一下·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考试)
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百年前,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命运堪忧。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千千万万爱国青年满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寻求救国真理、报国之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春的_________不断涌现。
人们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初期,无数青年响应党的召唤,用行动冲破传统观念的_________,推动商品经济大潮滚滚向前;面对大地震、大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无数青年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留下了__________的青春故事;()。
事实充分证明,当代青年是大有作为、值得信赖的一代。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兑现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观念越是多样,思想越是多元,广大青年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人生方向,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把个人的吟唱汇入时代的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光彩樊篱扣人心弦主旋律B . 华章樊篱感人肺腑主旋律C . 光彩樊笼感人肺腑大格局D . 华章樊笼扣人心弦大格局(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无数青年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甘当志愿者,为活动顺利开展无私奉献B . 无数青年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甘当志愿者,活动得以顺利开展C . 在重大国际活动中,无数青年无私奉献,甘当志愿者,保障活动顺利开展D . 在重大国际活动中,无数青年甘当志愿者,为活动顺利开展无私奉献(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社会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如何辨明是非,并找准奋斗目标和兑现目标的途径,是每一个青年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高二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与崇尚天籁的道家和主张非乐的墨家相比是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歌唱是作为春秋文化的代表的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
音乐不仅是他情感的宣泄,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
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情怀。
音乐使孔子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歌诗、鼓琴、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能够在他那里得以升华。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
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
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也是对乐器使用制度的维护。
乐音和乐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是载礼之器、行礼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
一提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仿佛孔子总在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倒退到西周时代。
其实不然。
孔子对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
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测试)
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鹤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古文人侠客梦,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人们记诵这一嵌入14部作品首字的“名句”背后,正是金庸武侠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生的影响。
金庸武侠作品一纸风行,深刻启示我们大众文化作为与大众精神生活_________的文化品类,更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己任。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
__________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__________,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被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家之外。
当然,对大多数金庸迷而言,_________,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
通过他的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金庸一生办报、写书、学习,老爷子80多了还跑到剑桥去读书;古龙一生好友、好酒,为朋友一醉方休;梁羽生像逸士,在人们热议金古之时,他却移居澳洲,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胡秋原在《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中曾说,“儒、隐、侠构成中国知识分子三大性格要素”。
我倒觉得这()。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通过他的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自信和文化魅力。
B . 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C . 通过他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自信和文化魅力。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
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城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
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
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
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已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
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
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
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逸文化岳国文①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2020江西省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语文及参考答案
2020年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A项,“和……‘书同文字’的政策相关”错,秦始皇规定使用的规范字体是小篆;C项,“由于字体的变化,就有了‘母猴’‘动’等意思”错,“母猴”“动”等意思是许慎对“为”的意思的误解,和“字体的变化”没有关系;D项,“楷书追求书写效率却又淡化了字形的美感”错,文中没有“淡化了字形的美感”的表述。
)2.D(“论述了汉字的演变规律”错,文章以此为例,论述的是古今汉字的结构完全不同。
)3.D(“对后来汉字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错。
从原文信息来看,牺牲它们的形象性并没有影响到后来汉字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B(“学校不再是教育的主要场所”错,原文只是说“教育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原文并没有比较学校空间和校外空间哪一个“主要”。
)5.D(“教师的作用……将会弱化”错,虽然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革命,但教育的本质没有变,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而且教育技术只是“技”,据材料三可知,会有“技术异化”的风险,因此依然需要强化教师的作用。
)6.①除传统的学科专业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技术能力。
②遵循教育本质,坚守立德树人的职责。
③不唯技术是从,克服“技术异化”的缺陷。
(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B(“体现出雨果对人性的消极悲观态度”言过其实。
这里反映出孩子、姑娘的无知,但从人们目睹爱斯梅拉达给卡西莫多送水后的反应看,雨果对人性是充满热忱和信心的)8.①第一次:愤懑、失望,对克洛德副主教躲避自己,不施以援手感到失望;②第二次:悲伤、哀求,希望人们能有一点怜悯之心给予些许慰藉;③第三次:绝望、迷惘,对人群的恶毒、残忍而感到绝望。
(每点2分,共6分)9.相同点(4分):①地位卑微,都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底层人物;②冷漠自私残忍,空虚无聊,缺乏同情心,热衷于欣赏他人的痛苦;③头脑麻木,盲从迷信,容易被他人的煽动等外在力量摆布。
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
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有些人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 .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B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C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D .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2. (4分) (2019高三上·静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
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
(乙)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丙)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
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虽然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丁)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搅扰B . 顾影自怜C . 乐此不疲D . 虽然(2)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南昌市2020年(春秋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南昌市2020年(春秋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汕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感叹如今大学的“千篇一律”时,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成为大学个性展示的一道缩影。
有的大学通知书,是一座手工拼插的微型3D版校门;有的大学通知书________了活版印刷这门古老工艺;有的大学通知书嵌入了________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只需下载APP,从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录取通知书是具有仪式感的东西。
大学在这方面倾注心力,借此或展现办学理念,或凸显精神追求,或传递对新生的希冀,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
()。
虽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追求______无可厚非,但要警惕过度“创新”。
不管如何创新,录取通知书的原始功能依然没有变,过多的炫技、过度的展示,往往会有________之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启用鉴于差异化舍本逐末B . 使用基于个性化喧宾夺主C . 启用基于个性化舍本逐末D . 使用鉴于差异化喧宾夺主(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只需下载APP,从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
B . 只需下载APP,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C . 只需下载APP,进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D . 只需下载APP,然后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从中得到体现,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也得以实现B . 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得以实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从中得到体现C . 这既是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也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D . 这既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是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文后小题。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都知道,获得银牌的选手的成绩肯定比获铜牌选手的更好一一第二名当然强过第三名。
那么,第二名的选手应该比第三名的选手更加开心吧?研究结果却给出相反的答案:银牌得主往往并不满意。
戴维.松本和鲍勃·威林厄姆分析了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柔道选手的面表情,最终结果发现,几乎所有(93%)金牌得主都露出了笑容,大部分(70%)铜牌得主也露出了笑容,但是没有一名银牌得主露出笑容。
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命名为“银牌脸现象”。
为什么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高兴呢?和普通人一样,运动员会把自己与最相近的人做对比。
对于银牌得主,最的比较对象就是金牌得主。
人人梦寐以求的是金牌,而不是银牌。
但是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所以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地自卑。
领奖台上与金牌得主,银牌得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自己若能再往上走一步的情形。
而对铜牌得主来说,情況又不一样了。
铜牌得主更于下行的对比,也就是和第四名进行比较。
第四名没有任何奖励,在领奖台上也没有位置。
所以铜牌得主觉得自己是的,挤进了前三也就意味着他不仅是“参赛者”,更是一名“奖牌得主”。
能够获得银牌当然更好,但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能够获得奖牌,也很不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显而易见近在咫尺倾向幸运B . 显而易见近在咫尺偏向庆幸C . 有目共睹触手可及偏向幸运D . 有目共睹触手可及倾向庆幸(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一一第二名当然强过第三名”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画的真好。
——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B .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57
【精品】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
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统统给了它们。
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看起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作用还是那个作用,却很难承载起“很家乡”“很传统”“很中国”的那股子精气神了。
前不久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研讨会上,剪纸艺人、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把刻刀十年功”的技艺正被机器扰乱节奏;对生活的琢磨正在被投机取巧的速成法挑战;对好材料的坚守正在被新工艺猛烈冲击;“北方重浑厚、粗犷,南方尚灵秀、精美”的异彩纷呈也正在被渐渐同化。
诚然,文化产品既然走入了市场经济大潮,就必然逃不开市场规律的制约,生产效率、材料革命是大势所趋。
但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今年91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60多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
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
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
只想着赚钱,没有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的确,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必然伤害到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样式的传承和发展。
试想,如若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传统审美和文化追求遭到蚕食,历史将会何等唏嘘嗟叹?话说回来,坚守古法、传承古意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而是在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特色的同时,顺应历史规律、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将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统一起来。
比如,20世纪50年代,陈由明整理创作的剪纸《八仙图》风靡欧洲,出口近5万套。
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6)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语文 I 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由于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某剧在公演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部剧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情节;演员对人物心理情感把握到位,将京剧的传统唱腔与现代发音得非常完美;导演及音乐设计人员在唱腔、形体动作、舞台调度等各个方面反复推敲、,可谓“十年磨一戏”。
A. 扣人心弦融合锦心绣口B. 荡气回肠融合精益求精C. 扣人心弦结合精益求精D. 荡气回肠结合锦心绣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回荡气肠”: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此处说某剧的情节动人,选用“扣人心弦”;“结合”:就是两个物体连接到一块,注意是表面的连接。
“融合”:是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形成的状态。
此处指传统唱腔与现代发音的运用,选用“结合”;“精益求精”,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锦心绣口”,形容才思横溢,文辞优美。
此处用于反复推敲,以求更好,选用“精益求精”。
故选C。
2.下列选项中,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A. ②④①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①④D. ③④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
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精编】.doc
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铁路一中高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说明: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答题纸交回监考教师。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
据史料记载,起古老的节日风俗乃至一切民间习俗,它的成因一般说总是与原始社会中一个部落、一个部族或后的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最根本的共同愿望密切相关,往往是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最初总有一种功利目的。
而当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它自己的生命流程,随着人类世代的绵延,风俗不断被补充、被修正,并被代代相传。
由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后代的人们往往不能理解远古祖先创造这些习俗活动的真正动机,遂根据各自的生存条件和状况,对这些习俗作出新的、合乎逻辑的解说,这样就造成了或附会了许多有关习俗的解释性民间传说。
可见,传说的附会总是在习俗形成之后,实际上是为了延续或加强这一习俗才发生的。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文化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起初,端午节是从南方吴越地区传播开的祭祀龙图腾的民俗节日,因此可以称为龙的节日,是对龙图腾的祭祀,是先民希望证明和显示自己的“龙子”身份,以此祈求龙保佑健康与安全,从而达到驱邪、疗病或祷祝丰收等等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20年高二下期末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
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
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
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
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来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
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
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
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
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他终于下狠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
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血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
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那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者……在离考场还有一二里的地方,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2.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案】1.A2.(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
当同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3.(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
(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解析】【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题要求理解“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可结合文中的描写回答,也可结合生活常识来回答。
如原文中写到“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
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
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结合句子可知(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
(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
(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3.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性试题,主要是探究作品的主旨以及自己的感悟,这类的探究性试题,一要结合文本理解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作品和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文章的第二段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这是一句总领句,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对“人生之旅”内涵的理解应该在下文找,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理解。
作者第一次出远门赶考时,由于自身十分贫穷而遇到种种困难想放弃时,他听见了汽笛声,也看见了有些人由于自身条件不努力,却依然能坐上火车,过上舒适的生活,比他生活的好。
而自己却在穿着破旧的布鞋在脚跟磨破的情况下赶考,让他觉得不公平,这是让他既气愤又无可奈何的一段生命体验。
它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自己的感悟:当遇到种种困难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当遇到种种困难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身处绝境时,有希望才有可能生存。
我们应处绝境时,有希望才有可能生存。
该满怀希望,坚定不移地向前进。
点睛:理解主题1看首尾,—读首尾议论抒情的指向性。
2看叙事,—读叙事中描写叙述的情感性。
3看题目,—读对象的代表性与特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沿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列岛这一海上交通线,被称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这条连通黄海、渤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与新石器时代中期,历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形成期,至秦汉时期已成为常态化的海路交通。
战国中晚期,据《实际·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这条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因这一时期中原人口迁徙,贸易发展,以及齐、燕国君对海上仙境及不死之药的追求,再次焕发出生机。
秦汉之际,这条海路交通日渐繁忙,成为连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辽东半岛、远至朝鲜半岛乃至日本列岛的常态化海路通道。
徐福入海求仙人神药,前后历时8年,数次往返。
与他同时因入海求仙的还有卢生、韩众、侯生、石生等人,这是秦代官方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
汉武帝对于入海求仙人神药之事也非常热衷。
据《史记》《汉书》的相关记载,汉武帝前后40余年连续派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参与者往往以千万人计,虽然“终无有验”,但这些活动在中国航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两汉时期辽东“浮海”移民和东汉“海贼”张伯路事件也表明,胶东半岛往返辽东半岛的海路已常态化。
据《后汉书》,从胶东半岛“浮海”辽东,从西汉初年开始整个两汉时期均有记载。
元封二年秋,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率水军自齐跨越渤海,遣左将军荀彘率领陆军南下鸭绿江,共同出兵朝鲜,杨仆走的应该也是这条海路。
而渤海航线也可能是“秦之亡人”远行的路径。
据一些日本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开始有一些原在朝鲜半岛居住的汉人南下日本列岛谋求安身之地,他们自称秦始皇后裔,其实是泛指来自中国之人,也是沿着这条北方海路南下日本列岛。
广泛分布于我国辽东半岛地区的石棚、朝鲜半岛的支石墓,在日本不少地区均有发现,这一文化遗存传至日本列岛无疑也是通过朝鲜半岛南部的海路传播的。
东汉王充所撰《论衡》就提到西周时期“倭人献鬯草”,班固《汉书》也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说明日本列岛和中原王朝在这一时期已有官方接触。
日本在绳纹时代尚处于原始文化时期,弥生文化时期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开始出现青铜器、铁器和纺织品,开始种植禾稻等,《魏志·东夷传》记载汉代的日本“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出细缣丝”,正与考古发现情况相一致。
日本纺织业的兴起,应是周秦汉魏时期在以齐鲁地区为中心的纺织业刺激下,沿着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的这条环黄海、渤海沿岸地区的海路通道传播的。
根据文献,魏晋时期日本和中国的中原王朝不仅互赠丝织品,还有纺织工匠交流技术的记载。
文献结合考古资料,说明汉魏时期这条海路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编自徐昭峰《我国北方丝绸之路的产生》)1.下村关于原文内容的理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中晚期,追求仙境及不死之药的齐、燕国君使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生机。
B.《后汉书》记载的东汉“海贼”张伯路事件说明,胶东半岛往返辽东半岛的海路已常态化。
C.元封二年,汉武帝派杨仆率水军从海路出兵朝鲜,走的是“秦之亡人”远行的路径。
D.《魏志》记载日本出现纺织品。
二日本人的纺织技术是由中国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过去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总体解说北方海上丝调之路,后分说,分说部分基本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进行阐述。
B.对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文章简要交代其萌芽、发展的过程,而重点阐述其成为常态化的的时期。
C.文章列举徐福、卢生等人人海求仙的事,是为了论证这是秦代官方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