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劳动时间

合集下载

第四章劳动时间

第四章劳动时间

一、劳动时间的概念1、基本概念劳动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在劳动时间内,劳动者支出劳动力,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在劳动时间外,劳动者恢复和再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时间的分类我们前面在讲个人劳动供给的选择时,讲到劳动时间是由劳动的供给者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选择的,而企业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劳动力需求的决策。

对于企业而言,通常你雇用若干个劳动力带来的收益应该是“人员*单位时间产出”,所以按道理来讲,企业只需要关心“人员*单位时间产出”,而无需考虑雇佣的人数和劳动时间。

而对于劳动力供给一方来说,同样,其可获得的总收益应该是“时间*单位收益”,也就是说劳动者也只需要关注自己劳动的总投入量,而无需关注劳动时间的分布。

但实际情况呢,对于企业而言,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分工协作、集体作业,如果让劳动者自由选择劳动时间就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甚至是工作无法完成;而对于劳动者而言,如果受雇于某个企业,他们就必须支付和劳动时间长度无关的准固定成本。

例如,需要花费上下班时间、支付上下班费用,因此,不工作一定量时间,就很不划算。

所以说,不管是对于企业来讲,还是对于劳动者来讲,通常都需要有一个劳动时间的下限。

而关于劳动时间的上限,这不仅由劳动时间的延长所带来的疲劳程度增加导致劳动者对休息的需求上升决定,同时,如果劳动者疲劳度增加,工作效率会下降,企业利润必然减少。

因此,不管是从劳动者的角度看,还是从企业的角度看,合理、固定的劳动时间都是必要的。

1、制度劳动时间:企业制度规定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劳动时间。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国务院规定,40小时每周从97年5月1日开始)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

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没有修改过,只有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修改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促进就业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五章工资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八章职业培训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第十章劳动争议第十一章监督检查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十三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劳动管理条例

劳动管理条例

劳动管理条例劳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优化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内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关系应遵循公平、公正、合法、协商及谅解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四条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二)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三)劳动报酬形式和支付方式;(四)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五)劳动条件、安全保障和劳动保护;(六)劳动合同的期限和解除条件;(七)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八)其他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的内容。

第六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原件,并在用人单位存档备查。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公序良俗。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八条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以劳动合同为基础,足额支付,并按时发放。

第九条劳动报酬应当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待遇等各项收入。

第十条劳动报酬的计算应当遵守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尊重劳动者的劳动价值。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假第十一条劳动时间应当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进行安排,不得违反工时制度。

第十二条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并且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第十三条劳动者连续工作7天后应当享受至少24小时的连续休息。

第十四条劳动者应当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

第五章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职工福利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各类福利待遇,如职工医疗、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

第六章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劳动者能够安全、健康地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调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调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调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三章工资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假第五章劳动安全卫生第六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七章劳动保障监察第八章动态管理第九章纠纷处理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和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基本劳动制度,即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受教育的权利,享有相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第四条国家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劳动权益,保障劳动者参与劳动管理和劳动保护。

第五条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裁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维护劳动秩序。

第六条法律对公民的劳动标准的保护和监督应当适应和引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国家通过加强劳动监察,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促进全体劳动者健康地从事生产和工作。

第八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和保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国家采取措施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劳动者。

第十条工会作为职工的群众组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协调。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劳动秩序,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十二条党的工作部门依法协助各级政府做好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

第十三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以及变相地对劳动者实施报复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国家保护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享有的权益,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享有补偿。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剥夺劳动者休假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以警告,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两倍的赔偿。

第十七条劳动者享有从业资格,经批准或者登记注册后依法从事劳动工作。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采取调整劳动用工的措施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劳动者说明,听取劳动者的意见。

协会劳动管理制度

协会劳动管理制度

协会劳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协会内部劳动关系,维护协会和协会成员的权益,保障协会的正常运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制定本劳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劳动管理制度适用于协会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及临时工作人员。

第三条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劳动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劳动纪律,维护协会的形象,并为协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四条协会的全职员工与协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条款。

第五条全职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

经过三年到期后,协会有权选择是否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

第六条全职员工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履行职责,不得擅自违反合同规定。

第七条全职员工在试用期内,如有违反协会的规章制度或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情况,协会有权终止劳动合同。

试用期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八条对于兼职员工和临时工作人员,协会可根据实际情况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工作内容、工资福利等条款。

第三章工资福利第九条协会工资福利的发放原则上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不得拖欠工资、提前发放工资等情况。

第十条协会工资福利的计算原则上应当合理公正,不得存在任何歧视性或不合理的情况。

第十一条协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对于员工的年度考核,协会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情况,合理确定年终奖金或年度调薪。

第四章劳动时间第十三条协会员工的工作时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排,不得超过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和年假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间。

第十四条对于需要加班工作的情况,协会应当与员工签订加班协议,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加班费或补偿休息时间。

第十五条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调休的情况,协会应当与员工协商一致,合理安排补偿休息时间。

第五章劳动保护第十六条协会应当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设施,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

劳动经济学第四章劳动时间

劳动经济学第四章劳动时间

第四章
劳动时间
按经济学的说法,企业为了完成生产而决定的劳动 投入量,并不是指雇佣了多少劳动者,即不是指以人员 为单位的劳动量,而是指劳动者人数乘以劳动时间,也 就是以“人员*时间”为单位的劳动服务量。
一、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一)劳动时间的计量
劳动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 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一般为工日或工时。工日是指一 个劳动者工作一个轮班的时间;工时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 一个小时的时间。
• (三)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造成影响的重 要因素
劳动时间和劳动者人数的替代程度 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力需求增加,给工资带 来什么样的影响? 缩短劳动时间对单个劳动者的收入和对整体受 雇者的收入的影响 缩短劳动时间是否会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扩大? 劳动力成本增加对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 投资如何影响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供给者根据既定的工资率,选择对自己效用最大的最 佳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的变化仅仅由工资率的变化和人们对收入 及余暇的偏好的改变引起。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下限和上限。 下限取决于准固定成本 上限可以从劳动供给者的生理要求进行解释。
三、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企业会特别关心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的决定, 这是因为生产函数中人数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增 加会对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或者说成本函数中 两者的增加对总成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短期性经济复苏会使企业为适应产品需求的 增加而延长加班时间,而长期性经济增长则会使 企业在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中,为确保一定人 数的劳动力,主动缩短以制度劳动时间为中心的 劳动时间,并积极发展弹性劳动时间制度。
六、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劳动中的劳动时间规定

劳动中的劳动时间规定

劳动中的劳动时间规定劳动时间,作为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权利义务的重要方面,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劳动中,劳动时间的规定是一项关键性的法律制度,对于调节劳动过程、平衡劳资力量关系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劳动中的劳动时间规定。

一、国家劳动法对劳动时间的规定劳动时间的规定首先要参考国家的劳动法。

根据中国劳动法,普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不超过12小时的部分,应按照工资的150%计算加班工资;超过12小时的部分,应按照工资的200%计算加班工资。

此外,国家劳动法还规定了法定的休假制度,劳动者在合理范围内享有带薪年休假、带薪病假、婚假、产假、陪产假等不同类型的休假权益。

二、特殊行业的劳动时间规定除了普通劳动者,某些特殊行业的劳动时间也有着特殊的规定。

例如,医务人员、交通运输人员、矿工等从事特殊职业的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面临更为复杂的工作时间安排。

针对这些特殊行业,国家对劳动时间的规定亦有不同。

在医务人员方面,国家规定了控制医务人员连续工作时间的上限,以保证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自身健康。

在矿工方面,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避免事故发生,国家也对矿工的工作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三、劳动时间规定的意义1. 保护劳动者权益。

通过规定劳动时间,可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避免劳动过度,减少劳动者患病和事故的风险,确保他们享受充足的休息和休假。

2. 维护劳资关系稳定。

劳动时间规定不仅可以调节劳资之间的矛盾,还可以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

通过明确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减少加班和过度劳动带来的不满情绪,从而维持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平衡和谐。

3. 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理的劳动时间安排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过长的工作时间往往会导致劳动效率的下降,而适当的休息和休假可以使劳动者精神焕发,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年5月)
第一章总则
本劳动法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条件的主要形式。

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平等自愿、合法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章劳动时间与休假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应当符合法定工时的规定。

劳动者享有休息
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休假时间。

第四章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者的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章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章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合法渠道进行。

劳动者享有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提起申诉的权利。

第七章附则
本劳动法自2023年5月起施行。

其他与本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同时废止。

以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年5月)》的大致内容。

完整的法律文本请参阅正式出版的相关法律文件。

最新版劳动法执行规则全文

最新版劳动法执行规则全文

最新版劳动法执行规则全文第一章总则本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旨在规范劳动法的执行。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订立1.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字或者盖章。

2.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事项。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 劳动合同变更应当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并经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确认。

2. 劳动合同解除应当符合法定解除情形,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一节工资的支付1.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2. 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第二节工资计算1. 工资应当按月计算,以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为基础。

2. 加班工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进行计算。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息第一节劳动时间1.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2. 劳动者在法定休息日和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给予补休。

第二节休息和假期1. 劳动者享有法定休假,具体休假天数按照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约定执行。

2. 劳动者在年度休假期间,应当按照工资发放标准支付工资。

第五章劳动保护第一节安全保护1.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条件和工作场所。

2.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

第二节特殊劳动保护1. 孕期、产假、哺乳期的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

2. 未成年劳动者享有特殊劳动保护。

第六章劳动争议的处理第一节调解1.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应当公正、公平、公开进行。

2. 调解协议经双方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节仲裁和诉讼1.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进行仲裁或诉讼解决。

2. 仲裁裁决或者法院判决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节违法行为的责任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5篇)

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5篇)

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单位和员工的行为,维护单位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2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单位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对特殊职位的员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3条员工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劳动权利,同时应当履行完成劳动任务、遵守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等劳动义务。

第4条单位负有支付员工劳动报酬、保护员工合法劳动权益等义务,同时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劳动用工和人事管理权、工资分配权、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权等权利。

第二章员工聘用与培训教育第5条聘用员工实行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原则,特殊工种或岗位对性别、民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6条聘用员工实行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任人唯贤,先内部选用后对外招聘的原则,不聘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

第7条单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根据员工素质和岗位要求,实行职前培训、职业教育或在岗深造培训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第三章劳动合同管理第8条单位招用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自员工入职之日起____日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双方各执一份。

第9条劳动合同统一使用劳动局印制的劳动合同文本,劳动合同必须经员工本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书面授权的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能生效。

劳动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时成立并生效定。

第10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____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单位不同意续延的除外。

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2)是指为保障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公司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常见内容:1. 工作时间制度:规定公司的正常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包括每天的上班时间、午休时间以及每周的休息日等。

2. 劳动合同制度:明确规定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等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境内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用人单位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等为由,不执行或者限制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第四条劳动者有权获取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应当按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支付。

第五条劳动者有权休假。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带薪休假工资。

第六条劳动者有权享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第七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第八条劳动合同应当载明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与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等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第九条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订立之日起生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与职工代表进行协商。

第十条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订立竞业限制协议,限制劳动者的合法职业自由。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提前通知或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义务。

第十二条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书面申请,经双方协商一致后达成协议。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十三条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报酬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劳动者加班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十六条劳动报酬应当按时支付,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劳动者先行垫付或以其他方式拖延支付。

第四章劳动时间与休息休假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周工作四十四小时的标准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3.短期劳动力需求——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4.长期劳动力需求——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5.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6.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希克斯技术进步7.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相同,也需要相对多地使用劳动第二章劳动力供给8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9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10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11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12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13均衡——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了最大化,即达到了均衡状态。

14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5U-V 分析——从失业与职业空位,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

16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出现的,内部是指企业组织的内部。

第四章劳动时间

第四章劳动时间
第31页,此课件共46页哦
非全日制工作指每周的工作时间低于法定劳动 时间。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大致分为两类。一 类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从业者志愿从事非全日工 作;一类是从业者被迫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如难 以找到全日制工作等。
第32页,此课件共46页哦
部分发达国家劳动力选择非全日制工作的理由(1997年)
第9页,此课件共46页哦
第三节 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企业特别关心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 的决定,这是因为生产函数中人数的增加 和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产量产生不同影响, 或者成本函数中两者的增加对总成本产生 不同影响。
第10页,此课件共46页哦
一、规范性说明
第11页,此课件共46页哦
二、集体作业的影响
一劳动时间的特征1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2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和用人单位计发劳动报酬的时间3实际劳动时间与从事有关活动所花费时间的总人际交往功能第二节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看劳动时间按照经济学传统的标准思考方式劳动时间是由劳动的供给者作为最佳时间进行选择的
第1页,此课件共46页哦
第四章劳动时间
主要内容
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与有效劳动时间
第37页,此课件共46页哦
经济景气与否不仅影响加班时间,也影 响到制度劳动时间。经济复苏、产品需求增 加,则劳动力需求也增加。
在强大的劳动力需求的压力下,企业 为留住紧缺的劳动力,必须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工资是有效的方式,引入每周休息 两天的制度、缩短劳动时间,提供灵活就 业方式以加大弹性工作时间等措施也是吸 引员工的好方法。
日本的劳动时间 中国的劳动时间
第43页,此课件共46页哦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劳动法婚假规定是一个指导性的规定,具体适用起来则根据《计划生育条例》中的详细规定。

七、婚假和奖励婚假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1980年2月20日发布)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本人结婚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1—3天的婚假。

如果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一方需要去对方所在地点结婚,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

在职工休婚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应该照发工资。

职工在路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

根据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的职工结婚,如果属于晚婚的,可以享受奖励婚假。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婚的为晚婚。

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

八、丧假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

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如果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企业应该根据路程远近,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

职工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当照常发放职工的工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中政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中政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中政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个概念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有以下几点:
1.它指的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
时间,因此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生产率、市场需求、资源分配等,这
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的价值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商品
的价值量,进而影响了商品生产者的收益和市场竞争地位。

因此,商品生产者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上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社会的平均劳动水平和商品生产的普遍规律。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对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提高自身的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境内用工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用工行为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条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与劳动合同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劳动合同的标准化条款。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协议,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公开原则。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面谈,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达成就业意向。

第九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自劳动者就业起,即建立劳动关系。

(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二)劳动合同期限;(三)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五)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六)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七)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八)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终止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办理。

第三章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对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公告或者告知。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共同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约定劳动报酬可以按小时、日、周以及完成一定工作量等方式计算。

第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中享有合理的经验、资历和技能职务津贴等。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十七条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带薪休假,年度休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连续工作年限确定。

第十九条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丧假、婚假和其他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期间,应当享受带薪休假。

第四章劳动时间

第四章劳动时间

3
一、劳动时间的计量
1、含义:劳动时间即工作时间,是指劳动 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计量单位:一般为工日或工时

工日: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轮班的时间;
–工日:即包括实际从事本职工作时间,也包 括未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非生产时间)和 非全日缺勤的时间。 工时: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小时的时间。
动者人数的影响。
19
三、劳动时间和工作效率
不受人数影响条件下的劳动时间与人均产量的关系
平均效率达到最 大时,边际效率 等于平均效率
20
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时间确定
工资和产品价 格不变条件下
h
h**
21
四、准固定成本

企业选择劳动时间要考虑劳动人数和劳动时间对 成本的影响。 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者人数,即使总劳动时 间相等,所需要的成本也不同。为增加劳动者, 就要支付面试等工作所需的招聘成本;为了培养 胜任工作的人才,也需要教育培训费;相反,为 削减人员必须支付很多退职金。除此之外企业还 承担着与劳动时间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如交通津贴、福利保健费等。为了区别于随时间 变化而变化的可变成本,这些成本被称为准固定 成本。
第 四 章:劳动时间
1
为什么要研究劳动时间

完成一定工作量,企业关心的是雇佣人数 还是时间?
2
第一节 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因为时间不同,完成一定产量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也 不同. 劳动投入量是以“人员*时间”为单位的流量。 企业基于市场决定的工资率确定以“人员*时间”为 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没有必要关心雇佣的人数和劳 动时间。 一、劳动时间的计量 二、劳动时间的特征和功能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不定时工作制与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 履行审批手续:
• 中央直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 算工时工作制等其 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 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 动行政部门批准。
• 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 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 法,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 门备案。
半年标准工作时间为20.83天*8小时×6个月= 999.84小时
• 葡萄酒企业:每年8月申请实行综合工时制 度,8月大概两周时间,员工每天至少工作 15小时。
• 应该支付加班工资?如何避免 ?
• 分析: • 实际工作时间:15*2*7=210 • 月标准工作日:20.83*8=166.64 • 改为以季为计算周期可以避免加班问题
• 3)、女职工哺乳,时间减少1小时。
• 哺乳未满12个月婴儿的女职工,每班 在工作时间内可以哺乳两次,每次30分 钟;多胞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婴儿,每次 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一班内两次哺乳 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哺乳往返时 间算作工作时间。
• 4)、为了保障未成年工(年满十六周岁、 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健康成长和完成文 化技术学习任务,一般对未成年工实行缩短 工作日制度,少于8小时工作日,并且不得 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加班加点和夜班工作; 《女职工保护规定》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 个月)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 定的休息时间。
• 案例:
• 张怡于2003年起在北京的一家网络公司 担任部门经理。劳动合同中规定,凡是 经理级员工均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应该 适用不定时工作制,且一律不享受加班 加点工资。
• 平时因工作繁忙,张怡经常加班加点至 凌晨两三点。

第四章ppt劳动时间统计

第四章ppt劳动时间统计

工时数不能用出勤工日数直接推算,它应包括全日出 勤工时数和非全日出勤的工时数两部分。
7.缺勤时间 缺勤时间是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该到岗参加生产, 但由于工人本身的原因(如事假,病假,探亲假, 产假及旷工等原因)未能到岗生产的时间。 缺勤工日数等于制度工日内每天全日缺勤的人数之和。 缺勤工时数既包括全日缺勤的工时数,也包括非全日 缺勤的工时数。
3.失业人员法定劳动时间总量 它反映报告期未被利用的法定劳动时间总量.
失业人员法定 报告期法定 = × 工作工日总数 人员平均人数 工作日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法定工作工日总数 = 921×256 235776 万工日) (
报告期失业
失业人员法定 报告期失业人员法 报告期法定 = × 工作工时总数 定工作工日总数 工作日长度
报告期公 报告期公 制度工作 = × 休工时数 休工日数 日长度
3.制度工作时间(工日数,工时数) 它是指按照国家或企业规定,工人在报告期内应该 工作的时间。
报告期制度 报告期工 报告期制度
× 工作工日数 人平均人数 规定工作天数
=
报告期制度 报告期制度 制度工作 = × 工作工时数 工作工日数 日长度
(一)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1.经济活动人口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或可能参与社会 劳动的人)的法定工作时间总和。反映一定时期 内社会所拥有的全部制度劳动时间。
报告期制度 = × 社会劳动工日总量 动人口平均人数 工作天数 经济活动人口法定 报告期经济活
如2009年为: 79812万人×256=20431872万工日
8.停工时间 停工时间是指工人出勤后,由于某种原因(如停电, 停水,停气,待料,机器设备等故障等)未能从事 自己岗位工作的时间。

2024年劳动保障管理规章制度(2篇)

2024年劳动保障管理规章制度(2篇)

2024年劳动保障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企业劳动保障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除非另有规定。

第三条本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

第四条本企业经营管理层应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注重人性化管理,确保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待遇符合法定要求。

第二章劳动合同管理第五条本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内容,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劳动合同登记手续。

第六条本企业劳动合同采用固定期限的,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不得私自解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解除合同的,应提前通知对方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七条本企业劳动合同采用无固定期限的,经过一年工作试用期,经双方协商一致,不得私自解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解除合同的,应提前通知对方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章工资支付管理第八条本企业工资支付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工资。

第九条本企业工资支付应按时、足额支付,不得扣发员工工资,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员工提供贷款。

第十条本企业如有需要改变工资支付方式或调整工资标准的,应提前通知员工,并经过合法程序进行商议和决定。

第四章劳动时间及休假管理第十一条本企业劳动时间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正常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0小时。

第十二条本企业应保障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的,应经过员工同意,并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执行相应的加班工资支付标准。

第十三条本企业员工享有带薪年假,具体假期安排由公司和员工协商决定,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年假标准。

第五章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第十四条本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五条本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员工的劳动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时间的增加和应付工资
应 付 工 资 C A
B
加班补贴率
0
制度劳动时间劳动时间 Nhomakorabea制度劳动时间、 第四节 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 与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一、制度劳动时间 二、 超时工作 三、 兼职工作 四、倒班与非全日制工作 五、有效劳动时间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一、制度劳动时间
由用人单位作为劳动条件规定的每 单位日历时间中的标准劳动时间称为 制度劳动时间。 制度劳动时间。 如果企业将劳动时间和工资绑缚在 一起进行规定,则劳动者只能接受此 劳动条件在该企业工作或拒绝此条件 不在该企业工作,两者选其一。
影响有效劳动时间供给的因素
( 一 ) 劳动力生理方面 ( 二 ) 道德风险方面
第五节 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人员调整所需要的成本越高,或 调整时间所需要的成本越小,企业 就会倾向于依靠时间进行调整。选 择调整人员还是调整劳动时间时, 不仅对该时点的调整成本的预测, 对将来产品需求的预测也产生很大 影响。
劳动经济学
第 四 章
主要内容
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制度劳动时间、 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与有效劳动时 间供给 经济状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 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劳动时间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劳动投入量的计量尺度
在经济学中流量 和 存量是被区别使 在经济学中 流量和 存量 是被区别使 流量 用的。 用的。 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是存量 , 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 人数是存量, 人数是存量 一定时间内的总劳动时间是流量 劳动时间是流量。 一定时间内的总劳动时间是流量。 产量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流量, 产量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流量 , 与此相对应的劳动投入量是以“ 与此相对应的劳动投入量是以“人员时 为单位的流量。 间” 为单位的流量。
如果,在短期产品需求不足时, 削减了人员,迄今投入的投资成本 就会被浪费。这种时候,企业不减 少劳动者人数,缩短劳动时间才是 上策。同时,在以后的长时间内, 如果产品需求回升的可能性越小, 削减人员的必要性就越高。
经济景气与否不仅影响加班时间, 也影响到制度劳动时间。经济复苏、 产品需求增加,则劳动力需求也增加。 在强大的劳动力需求的压力下,企 业为留住紧缺的劳动力,必须改善劳 动条件。提高工资是有效的方式,引 入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缩短劳动时 间,提供灵活就业方式以加大弹性工作 时间等措施也是吸引员工的好方法。
三、劳动时间和工作效率
不管怎样延长劳动时间, 最终是有 不管怎样延长劳动时间 , 限度的。 限度的。这不仅由劳动时间的延长所带 来的疲劳度增加导致对休息的需求上升 来的疲劳度增加导致对休息的需求上升 等来自劳动供给者方面的理由所决定, 等来自劳动供给者方面的理由所决定, 同时如果疲劳度增加,工作效率会下降, 同时如果疲劳度增加,工作效率会下降, 企业利润必然减少。 企业利润必然减少。
四、准固定成本
延长劳动时间、 增加劳动者人数, 延长劳动时间 、 增加劳动者人数 , 即 使总劳动时间相等, 所需要的成本不同。 使总劳动时间相等 , 所需要的成本不同 。 招聘成本,教育培训费 退职金以及与 招聘成本,教育培训费, 退职金以及与 劳动时间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交 劳动时间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交 通津贴、 福利保健、 保险费等 通津贴 、 福利保健 、 保险费 等 。 这些成 本被称为准固定成本。 本被称为准固定成本。
兼职者的劳动供给时间 兼职者的劳动供给时间
每C 周 收 B 入 R
P
Q U3 U2 F U1 A
70
55
50
40
0
每周工作时间
四、倒班与非全日制工作
工作时间供给不仅取决于每周法定工作 时间的长短,是否存在超时工作, 时间的长短,是否存在超时工作,还与劳 动时间的分布方式有很大关系。 动时间的分布方式有很大关系。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 , 为 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大多实行倒班制 倒班制。 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大多实行倒班制。 有些企业生产过程连续程度高, 有些企业生产过程连续程度高,每周需实 小时全负荷工作制。 行168小时全负荷工作制。 小时全负荷工作制
第二节 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按照经济学传统的标准思考方式, 按照经济学传统的标准思考方式 , 劳动时 间是由劳动的供给者作为最佳时间进行选择的。 间是由劳动的供给者作为最佳时间进行选择的。 企业没有必要关心雇用的人数和劳动时间, 企业没有必要关心雇用的人数和劳动时间,最 人员·时间 时间” 关心的应该是以 “人员 时间”为单位的劳动 投入量。 投入量。 在这种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劳动时间的是劳动的供 给者。供给者根据既定的工资率 工资率, 给者。供给者根据既定的工资率,选择对自己 效用最大的最佳劳动时间。 效用最大的最佳劳动时间。
二、劳动时间的特征和功能
(一)劳动时间的特征 1、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 、 2、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和用人单位计发劳动报酬 、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和用人单位计发劳动报酬 的时间 3、实际劳动时间与从事有关活动所花费时间的总 、实际劳动时间与从事有关活动所花费时间的总 和。
(二)劳动时间的功能
计量功能 指示经济发展趋势功能 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 人际交往功能
劳动者的准固定成本和劳动时间的最低 供给
工作时间的下限与上限
以上是从劳动供给者的立场说明了劳动 时间的下限的存在。 时间的下限的存在。 而关于它的上限,可以从劳动供给者的 而关于它的上限,可以从劳动供给者的 生理要求进行解释。 生理要求进行解释。人们在工作一定时间 会感到疲劳, 后,会感到疲劳,对余暇时间的需求就会 急速上升。这样, 急速上升。这样,没有人工作时间超过某 种长度。 种长度。
例如,10个人每天共同工作4个小时和5个 人每天共同工作8个小时,总劳动时间相 等,但是由于共同工作的时间不同,产量 却不同。 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生产函数需要改变 为将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生 产要素的函数,如下所示: X=f(N,h,K)
费 尔 德 斯 腾 ( Feldstein ) 和 弗 莱 明 ( Flemming) 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 ) 作不同的生产要素代入到生产函数中, 作不同的生产要素代入到生产函数中 , 研 究了它们不同的变化是否对产量有不同的 贡献。 他们得出结论, 贡献 。 他们得出结论 , 劳动时间对生产的 影响大于劳动者人数的影响。 影响大于劳动者人数的影响。
含准固定成本的成本函数式: 含准固定成本的成本函数式: C = f ( Nw1 , ( N-N-1 )w2 , N ( hs+h0ρ)w3 , Kr )
N = 劳动者数,N-1=上一期劳动者数。 W1 = 增加一个劳动者所增加的准固定成本(交通津 ) 贴、福利保健费等)。 W2 = 对一个劳动者进行调整而引起的准固定成本 (招聘成本和教育培训费,或者是退职费)。 hs = 固定劳动时间,h0 = 加班时间, W3 = 制度劳动时间内的工资率,ρ = 加班补贴率。 Kr = 资本成本。
超时工作条件下的劳动供给时间
三、 兼职工作
兼职工作是一种超时工作。 兼职工作是一种超时工作。二者的区 别在于, 别在于,超时是在第一职业的制度工作 时间之外, 时间之外,在同一地点为同一雇主提供 额外的劳动; 额外的劳动;而兼职工作则是指在第一 职业之外寻找其他的工作。 职业之外寻找其他的工作。
另外,在白领工作中, 另外,在白领工作中,让劳动者自由地选择劳 动时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例如, 动时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例如,在 会计和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会计和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和其 他部门及他人保持联系。 他部门及他人保持联系。需要收集各种知识和 信息,并将它积累起来才能完成的工作中, 信息,并将它积累起来才能完成的工作中,每 个人都分散地掌握着知识和信息是没有意义的。 个人都分散地掌握着知识和信息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交换这些知识和信息, 为了交换这些知识和信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 一起工作。 一起工作。
制度劳动时间下的就业选择
二、 超时工作
超时劳动是指在法定劳动时间之上继 续劳动。对超时工作要给付较高的劳动 续劳动。对超时工作要给付较高的劳动 报酬,各国的法律对此都有相应的规定。 报酬,各国的法律对此都有相应的规定。 在超时工作问题上, 在超时工作问题上,超时工作时间已经 开始向人类的生理极限领域发展,因此, 开始向人类的生理极限领域发展,因此, 其长度不仅受着人类脑力、 其长度不仅受着人类脑力、体力等生理 因素和道德因素的制约,在近代以后, 因素和道德因素的制约,在近代以后, 还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约。 还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约。
工作效率的变化和平均效率最大的劳动 时间
人 均 产 量 A
人均产量
边际效率 B

平均效率
h
劳动时间
R C b a 总成本 总收入
h h*
劳动时间
平均效率最大的劳动时间和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时间
不同的工作,疲劳程度不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也不同。 所以,对于不同的工作,企业所要求的劳动时间 也不同。 由于收入曲线为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左右,所以, 如果经济萧条、产品价格低,企业所希望的劳动 时间随之变化。
第三节 从企业的立场看劳动时间
企业特别关心劳动者人数和劳动 时间的决定, 时间的决定,这是因为生产函数中人 数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产量产 生不同影响, 生不同影响,或者成本函数中两者的 增加对总成本产生不同影响。 增加对总成本产生不同影响。
一、规范性说明
二、集体作业的影响
现实中企业的工作方式在很多情况 下是进行集体作业 集体作业的 例如, 下是进行集体作业的。例如,生产过 程中的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 程中的流水作业,如果只考虑到每个 人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分散的劳动时间, 人的具体情况而选择分散的劳动时间, 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 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为了有 效利用分工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效利用分工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必须统一规定集体作业的时间。 必须统一规定集体作业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