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劳动力供给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乡镇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多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乡镇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1、劳动力数量乡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农村地区,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构成了潜在的劳动力供给。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到大城市谋求发展,导致乡镇本地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

2、劳动力素质总体来看,乡镇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大部分劳动力仅完成了初中或高中教育,具备专业技能和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相对稀缺。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和竞争力。

3、劳动力结构从年龄结构上看,乡镇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但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

在性别结构上,男性劳动力在一些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较高,而女性劳动力在服务业等领域有一定的比例。

4、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仍然是乡镇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他们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工作。

但近年来,由于乡镇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部分外出劳动力开始回流。

二、乡镇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1、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乡镇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工业制造业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服务业的兴起则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如餐饮、零售、物流等。

2、企业类型对劳动力的需求乡镇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通常对劳动力的成本较为敏感,更倾向于招聘能够胜任多岗位工作、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同时,随着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对具备相关技能的劳动力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3、技能要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操作、维修,服务业中的电商运营、物流管理等技能成为热门需求。

第四章第二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分析

第四章第二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分析
AP
MP MP >AP,AP ;MP <AP,AP ;MP=AP,边际产量为负 , , ,AP=MAX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如技术要素不变,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如技术要素不变,增加某一要素的投 AP= Q /L 入量(劳动或者资本),产量的增加量递减。 ),产量的增加量递减 入量(劳动或者资本),产量的增加量递减。
25
第三、存在着一个无差异曲线组合图,在 该组合图中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 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 第四、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 第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具 有不同的形状。
26
如下图所示,两个无差异曲线形状不同,它们分别 代表两个消费者对闲暇和收入的态度不同,对于A, 区县较为平坦,B较为陡峭,表明A消费者要比B消 费者更重视收入,或者说更重视工作。
2.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2.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企业对劳动地需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求量L与劳动价格W之间的关系。 求量L与劳动价格W之间的关系。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VMP)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 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
W
VMP=P·MP=d
W0
0
L0
L
10
边际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递减, MP >0,TP边际产量递增, TP 边际产量递减, , 边际产量递增, ;MP <0, , ;MP=0,TP ,
Q
总产量增加
总产量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AX
总产量减少 平均产量减少
TP

关于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

关于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

关于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1. 引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是一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于制定就业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情况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

在过去一年里,我市就业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劳动力供给增加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供求矛盾加剧。

下面将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两个方面具体分析。

2.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本地市民和外来人口。

近年来,我市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劳动年龄人口增速相对较慢。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中高素质人才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供给不足的现象。

2.2 劳动力需求我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和高技术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由于供给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3. 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我们进一步对供给和需求的结构进行分析。

3.1 劳动力供给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主要包括本地市民和外来人口。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本地市民劳动力占总供给量的70%,而外来人口占30%。

其中,本地市民劳动力中的年轻人和中高龄人群占比较高。

同时,高学历、高技能的劳动力也占据了较大比重。

3.2 劳动力需求结构劳动力需求结构主要包括各行业、企业的需求。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同时,大型企业的需求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随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4. 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根源主要是供给不足。

供给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结构失衡: 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高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造成了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人才流失: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些高素质人才选择离开我市,造成了劳动力供给的缺口。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一、引言乡镇劳动力市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需状况直接关系到乡镇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本报告对具体乡镇名称的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涵盖了具体乡镇名称的各个行政村,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共收集有效问卷X份,访谈记录X份。

三、乡镇劳动力供给状况(一)劳动力数量目前,具体乡镇名称的劳动力总数约为X人,其中男性劳动力约占X%,女性劳动力约占X%。

从年龄结构来看,18-30 岁的劳动力占比约为X%,31-50 岁的劳动力占比约为X%,50 岁以上的劳动力占比约为X%。

(二)劳动力素质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比约为X%,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比约为X%,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比约为X%。

大部分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培训,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力比例较低。

(三)劳动力就业意向在就业意向方面,约X%的劳动力希望在本地就业,主要原因是便于照顾家庭;约X%的劳动力希望到城市就业,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就业行业选择上,多数劳动力倾向于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四、乡镇劳动力需求状况(一)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具体乡镇名称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对农业技术工人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制造业不断壮大,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对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上升。

(二)企业招聘情况通过对乡镇企业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其中,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招聘难度较大,普通工人的流动性较高。

企业普遍反映,劳动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劳动力需求特点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人才;二是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心等;三是对劳动力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希望招聘能够长期工作的员工。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

乡镇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报告一、引言乡镇劳动力市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需状况对于促进乡镇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乡镇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乡镇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一)劳动力总量近年来,随着乡镇人口的增长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乡镇劳动力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然而,由于外出务工、升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可供本地就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对有限。

(二)劳动力年龄结构乡镇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其中18-45 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占比较高。

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三)劳动力素质乡镇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所发展,但整体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高,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劳动力就业意愿大部分乡镇劳动力希望能够在本地就业,以便照顾家庭和兼顾农业生产。

但由于本地就业机会有限和工资待遇较低,部分劳动力仍选择外出务工。

三、乡镇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一)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1、农业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

2、工业产业乡镇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但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服务业产业随着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发展迅速,对餐饮、零售、物流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

(二)企业用工需求1、用工规模乡镇企业的用工规模普遍较小,且多数企业处于发展初期,用工需求不稳定。

2、用工类型企业对生产一线工人的需求最为迫切,其次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用工技能要求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

(三)政府公共服务岗位需求政府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创造了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与薪酬水平调查报告

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与薪酬水平调查报告

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与薪酬水平调查报告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薪酬水平的情况,为相关决策者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供需状况调查与分析1.劳动力供给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劳动力供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劳动力总体供给量较大,呈逐年增长趋势。

这与我国不断扩大的就业机会和年轻人口的增加有关。

其次,劳动力供给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外,还有大量熟练工人和高等教育人才加入就业队伍。

第三,劳动力供给中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

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则相对不足。

2.劳动力需求情况劳动力需求方面,我们调查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用工情况,并分析了需求的特点:首先,服务业是最主要的劳动力需求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用工需求逐年增加,其中以金融、医疗和教育等领域需求最为旺盛。

其次,制造业和建筑业也是劳动力需求的重要领域。

尽管社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较大。

第三,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

这对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供需状况分析根据对供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尽管有些地区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高,但整体来看,劳动力市场还处于相对宽松状态。

其次,劳动力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高技能劳动力短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传统行业却面临着过剩的劳动力现象,这将给这些劳动力带来就业困难和薪酬水平下降的风险。

第三,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劳动力供需差异较大。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需相对平衡,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和传统产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

劳动力供求状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供求状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供求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只有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适当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发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本市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劳动力依赖型城市,2003年,全市外来劳动力为42.38万,而到2007年底,已达到77.85万,平均每年增长近9万,总量增长了将近一倍,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245.0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30.91亿元,增长超过了一倍(见图1)。

可见,劳动力的供求状况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外来劳动力的增长对我市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自2008年初开始,我市外来劳动力的增长明显放缓,劳动力供求状况出现了新的情况与变化。

尤其是10月份以来,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工人返乡等传闻不断,这些传闻是否属实,我市劳动力供求状况是否已发生重大转变,又是否会对我市经济增长带来影响?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本市劳动保障局组织开展了劳动力供求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座谈会、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的进程中,把握当前特殊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劳动力的供求状况现状和变化趋势,正确判断劳动力供求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政策建议,为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促进问题的解决。

达到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创新引进适用劳动力工作机制,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保持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目的。

图1:2003-2007年生产总值与外来劳动力增长对比情况为做好本次调查工作,市劳动保障局专门成立了调研领导小组,下设调查工作组和调研报告组,调查工作组又分为四个调查小组,于11月6日至11月21日对我市20个镇(街道)的42家企业,10个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走访。

通过各镇(街道)向企业发放问卷调查表300份,涉及家电电子、五金机械、化纤纺织、轴承等六个我市主要行业,共收回有效问卷211份。

劳动力调研报告

劳动力调研报告

劳动力调研报告劳动力调研报告一、引言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因此,对劳动力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本次调研报告将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准确全面的数据和信息,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途径。

首先,我们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了他们的用工需求情况以及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其次,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大规模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如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

最后,我们还研究了相关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读调研结果。

三、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整体表现较为平衡。

尽管某些行业存在用工缺口情况,但总体而言,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然而,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1. 劳动力素质问题调研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多,而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不足。

这给部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制约。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用工需求。

2. 城市与农村劳动力分布不均调研数据显示,城市劳动力数量较多,但农村劳动力质量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城市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农村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的供给。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并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使农村劳动力具备更高的技能和素质。

3. 技术变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应用,一些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可能会减少,同时,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出现将产生新的劳动力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劳动力政策应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提前规划,培养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建议根据以上供需分析和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全体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四章劳动力供给

第四章劳动力供给

2019/9/24
34
(一)已婚妇女生命周期中的劳动供给



劳 务
U(孩子大)
价 值
U`(孩子小)
U0`
A
B
0
H2 H1
24 家庭生产时间
24
8
3
0 市场劳动时间
2019/9/24
35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育儿期的妇女的家庭边际劳产率 提高,使她的无差异曲线变得陡直,这时,更多的时 间用于家庭生产,照顾小孩,因此,育儿期妇女退出 劳动力市场。随着孩子长大,其无差异曲线又逐渐趋 于平缓,表明其家庭边际生产率下降,于是,更多的 时间用于市场生产,又开始寻找市场上的有酬劳动。

生产方式。无差异曲线越平缓,替
代效应越大。
H2 H1
家庭生产时间
2019/9/24
29
结论:
1、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 变化而变化;
2、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如 家用电器改变了家庭的生产过程,这对理 解20世纪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有意义。
2019/9/24
30
二、家庭生产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图形及特点
收 入
U1 U2
Y2 A A1 C Y1
特点: (1)U2>U1。 (2)不会相交。
(3)斜率为负。
(4)凸向圆点,左 边比右边陡峭。
(5)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无差异曲线
H2 H1
闲暇时间
2019/9/24
14
张三的无差异曲线
收 入
李四的无差异曲线
收 入
注重闲暇
闲暇时间
注重收入
闲暇 时间
2019/9/24

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和雇主通过供需关系进行工作和就业的地方。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劳动力供给分析(一)就业人口数量及结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就业人口总数达到8.7亿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口占比约为40%,城镇就业人口占比约为60%。

此外,就业人口中的年轻劳动者(18-35岁)占比超过60%,老年劳动者(55岁以上)占比逐渐增加。

(二)教育背景与技能要求对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是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大多数就业人员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逐年增加。

同时,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对具备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更为迫切。

(三)劳动力流动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问题,流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大城市,劳动力的流动性较高,许多人通过外出务工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而在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主要依赖于当地的农业和农村工业。

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也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劳动力需求分析(一)行业需求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存在差异。

目前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迅速,尤其是金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另外,制造业仍然是许多地区的经济支柱,对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的需求稳定。

(二)技能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对技能水平的要求日益增加。

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此外,具备管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备受企业追捧。

(三)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业尽管整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并不普遍,但某些地区或行业仍然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这主要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以及教育培训体系的问题有关。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与就业情况、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

二、劳动力供给情况1.人口数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人口总量约为14亿,其中劳动力人口超过9亿,占比较高。

2.人口结构: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人口中年龄较大的人群比例在逐渐减少,而年轻人群的比例正在增加。

3.人口素质: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人口素质正在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在逐步加强。

4.流动人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一直持续存在,这为城市劳动力的补充提供了机会。

三、劳动力需求与就业情况1.产业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则在逐渐减弱。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扩大,但也带来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3.就业率: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稳定的水平上波动,但整体能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就业率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四、人力资源开发1.教育培训: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政府支持的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自建的培训体系逐渐健全。

2.创业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大量劳动力就业。

五、问题与建议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将成为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障碍,建议加强老龄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就业机会,延长退休年龄,激励人们延迟退休。

2.技能人才培养: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议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技能人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建议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鼓励他们扎根乡村发展。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均衡研究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均衡研究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均衡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均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劳动力供给是指市场上劳动力的总量,而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市场上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当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相等时,就实现了劳动力供求的均衡状态。

本文将探讨影响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均衡的因素,并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劳动力供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教育水平、人口结构和就业机会等因素都会对劳动力供给造成影响。

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而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例如,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而人口增长将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

此外,就业机会的创造也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因素。

当就业机会增加时,劳动力供给会相应增加;相反,当就业机会减少时,劳动力供给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劳动力需求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结构和技术发展等都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需求会相应增长。

同时,行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改变。

一些新兴产业的崛起可能会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传统行业的衰退可能会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此外,技术的发展也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影响。

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则可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为了达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政府、企业和个体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政策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增加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和调整行业结构,从而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整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以满足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个体也应根据自身情况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

总之,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均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水平、人口结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结构和技术发展都是影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重要因素。

国内劳动力数据分析报告(3篇)

国内劳动力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一)劳动力总量1. 总量规模: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就业人员总数达到9.11亿人。

2. 增长趋势:从增长趋势来看,劳动力总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二)劳动力结构1. 年龄结构: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逐年下降。

2. 性别结构:男性劳动力占比略高于女性,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3. 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趋势明显,但仍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未实现转移。

(三)劳动力素质1. 教育程度: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

2. 技能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一)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保持稳定,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二)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1.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将呈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 区域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将呈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三)劳动力市场流动1. 城乡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将减弱,但仍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未实现转移。

2. 区域流动:劳动力市场流动将更加活跃,跨区域流动将成为常态。

五、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1. 劳动力供给过剩:低素质劳动力供给过剩,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时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与此同时,全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仍在积累,如何科学分析这种现象?劳动保障部在今年年初组织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全国120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职业供求信息,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情况(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仍会持续。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从长期看,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二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

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

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

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

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

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二)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仍有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

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农研中心等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连续保持在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特别是东部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农民工增长。

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3年以来企业春季招用农民工的岗位年净增率保持在10-15%,2007年被调查企业中有近九成在春节后计划招用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13%。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分析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分析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分析研究一、引言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日益复杂。

在这个大环境下,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基本概念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是指劳动力持有者为了获取收入而愿意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献身于劳动市场提供自身劳动的数量。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需要使用的劳动力数量。

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是指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达成一致,形成一种稳定状态。

在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进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分析1. 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受到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高技能劳动力和专业性强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也成为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的问题。

2. 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素质经济发展作为影响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影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增加,劳动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这种竞争倒逼着人们提高自身的技能,以满足企业更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2)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的人口规模较大,人口素质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也因此各异。

另一方面,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不平衡。

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1. 基本特征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业态转型升级、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1)职业结构优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需要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劳动力。

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特征。

劳动力供求状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供求状况调研报告

劳动力供求状况调研报告人力资源市场是劳动力供求的重要场所,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调研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人力资源策略。

一、劳动力供给状况分析1.教育水平提高: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大量高学历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供给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人口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这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压力,使得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不容乐观。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持续的趋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为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

4.技能结构不平衡:在劳动力供给中,技能结构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相对不足,而低技能的劳动力过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二、劳动力需求状况分析1.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教育医疗、信息技术等行业的需求较为旺盛。

2.技能要求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将更受市场的青睐,因此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相对较高。

3.人才短缺行业: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了一些行业内人才短缺,如养老护理、信息技术开发等行业存在较大的岗位空缺。

4.薪酬水平变化: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对薪酬水平的要求也在变化。

在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情况下,劳动力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并且随着技能要求的提升,对高技能人才的薪酬也在逐渐增加。

三、劳动力供求状况的问题与建议1.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供相应的培训、教育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高技能工作领域。

2.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培训和转换,提高其技能水平,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第四章_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李放)

第四章_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李放)
19
收入
90 60 50 4
C B
A
8
12
16
闲暇 时数
20
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
高的效用
21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
收 入 L L’
闲暇时间
22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
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收 入
Yb Ya
IB IA
闲暇时间
23
4.2.3 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6

失业者(unemployed):包括在调查周内 没做工作,在此以前四周内曾做过专门努 力寻找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 作(临时疾病除外)的一切人。此外,失 业者范畴还包括那些没做工作,又适于工 作的(1)临时解雇以后正在等待再起用 的人;(2)正在等待的,等待时间达30 天可到工资不同的新职业岗位上报到的人 (调查周一般指一给定周中包括该月12号 的星期天到星期六的七天时间)。
37
可能的收入效应
市 场 商 品 数 量
C B
C’
A
替代效应
家庭生产时间 市场工作时间
38
结论:
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 了两个结论: 其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 而变化; 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如家用 电器改变了家庭的生产过程,这对理解20世纪妇女劳 动参与率上升有意义。
33
家庭等产量曲线:
在生产同样
家庭商品产量的
家庭生产时间和
购买物品的不同
要素组合的轨迹。
34
• 增加一单位家庭生产时间对家庭效用 的影响
第一 ,增加生产商品Z会增加 第二, Z的增加带来的效用增加

2021年~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5篇范文

2021年~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5篇范文

2021年~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2021年~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02021年~0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给不仅增速下降,规模也开始出现减少;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眼下,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和带动就业能力下降,给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荒和技工短缺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城镇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到来,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受到冲击,一些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行业对人力资本要求进一步提高。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术、人口和就业等一系列变化,有必要研究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规模,并提出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对策建议。

我国劳动力供给特征及趋势预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每年以千万规模保持增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以2021年至2021年为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几年保持1300万人以上。

从总量看,我国的部分群体还存在就业压力,但就业总量已经不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就业的结构性风险大于总量风险。

当前,劳动力供不应求成为常态,表现为:一是适龄劳动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力供给规模进一步减少;二是劳动力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监测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以上;三是中等、高等教育扩张延缓推迟了适龄劳动人口进入就业市场,青年劳动参与率有所降低。

从人口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动出现“三低”和“三化”特征,“三低”是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三化”是指老龄化、少子化和农村空心化。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研究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研究

理论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在理论经济学中,劳动供给和劳动力市场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劳动供给和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劳动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劳动供给是指劳动力参与劳动市场的数量,它受到个人选择、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综合影响。

个人选择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能力、技能和偏好做出劳动供给决策。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和收入效应等。

制度因素包括劳动法规、税收政策、福利制度和教育投资等。

个体在劳动供给决策中的考虑因素是多样的。

一方面,个体会考虑工资水平对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

高工资可以增加个体参与劳动市场的动力,尤其对于那些有更高教育水平和技能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个体还会考虑劳动时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例如,一些人会自愿选择工作时间较少的工作,以追求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此外,家庭状况也会对劳动供给决策产生影响。

有些人可能会在家庭生活需要较大的情况下选择减少工作时间,而有些人可能会在家庭成员失业时增加工作时间以应对经济压力。

经济因素在劳动供给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资水平是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较高的工资可以提供更大的经济回报,这会增加个体参与劳动市场的意愿。

此外,劳动生产率对劳动供给也有重要影响。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个体可以通过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这会鼓励个体更多地供应劳动力。

收入效应是指当个体的收入增加时,他们可能会减少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

而劳动力成本是指个体参与劳动市场所付出的成本,如交通费、托儿费等。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可能会降低个体参与劳动市场的意愿。

制度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劳动法规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劳动供给决策的变化。

例如,工时法规限制个体的工作时间,这会影响他们的劳动供给决策。

税收政策对劳动供给也有重要影响。

高税收可能会减少个体供给劳动的意愿,特别是高收入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一、概述
分析家庭的原因:劳动-闲暇模型存在不 足
不足之一:略去了家庭背景,而劳动供给 决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
不足之二:实际上没有完全分析人们对时 间资源使用上的分配决策。
家庭生产的实质: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
大化。物品和时间是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 间接提供效用。
2020/8/7
收 入
A
B U3 U2
A1 U1
(1)与U1有两个交点,与U2 相切有一个切点,与U3不相交,
(2)主观而言,想选择U3, 预算约束线客观决定他只能选 择低于U2的,即U1和U2中选一。
(3) U1的效用小于U2,所以 效用最大化点应是预算约束线 与U2相切的点B。
闲暇时间
劳动时间
2020/8/7
3、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 4、社会保障制度:
2020/8/7
3
附加劳动力假说:妇女出来工作,劳参率高 悲观劳动力假说:退出市场非失业者,低
9、其他因素: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
2020/8/7
5
二、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变化
1、西方国家:男、女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变 化及特点
2、中国男、女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变化及特 点
闲暇 家庭时间 家务劳动
市场劳动
满足劳动者 需要, 相互替代
例:包饺子
2020/8/7
23
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 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经济 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 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新家庭经 济学认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 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2020/8/7
24
家庭生产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时间分配
时 间 利 用
如何合理安排家庭生产和市 场劳动间时间,以便达到效 用最大化
和劳动力需求弹性一样,劳动力供给弹性 是用来衡量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 动的反应程度的一个指标。
2020/8/7
8
二、分类
(1)无弹性ES=0 (2)缺乏弹性ES<1 (3)单位弹性ES=1 (4)富有弹性ES>1 (5)无限弹性ES= ∞
2020/8/7
9
例:深圳市高级钳工供给不足,需求 8000人,供给只有6000人,现行工资为 3000元/月,供给弹性为1.5,如果想通过 改变工资率刺激劳动力供给,在其它因
2020/8/7
6
理解一下!
4.2 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供给弹性
复习劳动力供给曲线 1、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2、企业劳动力供给曲线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2020/8/7
7
一、劳动力供给弹性
1、定义: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 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2、公式:ES=(ΔLS/LS)/(ΔW/W),0--∞ , 除0、∞外为正值
17
结:无差异曲线在预算约束线上方,客观限 制达不到如此高效用水平,在下方又达不到 效用最大化,只有两条线相切,才能达到效 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 切点上才是主体在既定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 效用的均衡点。
2020/8/7
18
五、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1、纯收入效应
收 入
Y2
Y3 Y1
AB
Y0
闲暇时间 H1 H2
劳动时间
2020/8/7
19
2、工资增加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闲暇时间
H2 H1
劳动时间
替代效应大于
收入效应
闲暇时间 H1 H2 劳动时间
收入效应大于 替代效应
2020/8/7
20
问题分析:
1、张三在一次购买体育彩票时,中了 500万大奖,试分析这将对他的劳动力供 给产生什么样影响?画图说明。
Y2
同,但劳动能力有差异,因而工资 率不同。工资率低者,预算约束线
Y1
在纵轴的截距即收入低,为Y2,
工资率高者,在纵轴上截距高为
Y3。
收入约束线形状决定于个人可支 配时间及劳动能力,即决定于个人
H1 H2 时可间支配资源的状况。
2020/8/7
16
四、主体均衡: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描绘。
2020/8/7
12
一、前提假设
工作决策是时间 使用方式的选择
时 间 使 用
工作
家庭工作 市场工作
闲暇活动
忽略区别,
选择
2020/8/7
13
分析闲暇—工作决策时,用到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等工 具
二、闲暇—收入无差异曲线 1、概念:
所有能带来同样效用的货币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就构成了 一条闲暇—收入无差异曲线。
素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如何变化才能 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供给。
2020/8/7
10
思考:
1、北京劳动力市场上何种劳动力供给弹 性较小?如何改善?
2、中国高级技工缺乏情况如何改善?
2020/8/7
11
重点看一下图表!!!还有课堂上做过的东西!
4.3 劳动供给决策
工作 与 闲 暇 的 决 策 分 析
15
三、预算约束线
1、概念: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的约
束下,所能消费的闲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
合线称为预算约束线
斜率=Y/H=工资率
2、图解及图形
收入
蓝色、绿色预算约束线平行,表 示工资率相同,可支配时间不同, 为H1、H2,导致在纵轴上截距不 同,为Y2、Y3
Y3
红线、绿线,个人可支配时间相
2、图形及特点
收 入
U1U2
Y2 A A1 C Y1
特点: (1)U2>U1。 (2)不会相交。
(3)斜率为负。
(4)凸向圆点,左 边比右边陡峭。
(5)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无差异曲线
H2 H1
闲暇时间
2020/8/7
14
张三的无差异曲线
收 入
李四的无差异曲线
收 入
注重闲暇
闲暇时间
注重收入
闲暇 时间
2020/8/7
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2020/8/7
1
理解一下!
4.1 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
复习劳参率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 分类素
1、人口因素(老年、中青年、未成年) 2、教育制度和教育供给规模: 例:我国1990年15—19男性劳参率61.55%;
15—24总人口劳参率为78.29%高于发 达 国家
2、李四原来工资率为40元/小时,由于 企业效益不好,现在工资率为35元/小时, 试分析这将对他的劳动力供给产生什么 样影响?画图说明。
2020/8/7
21
后面的几个例子看一下!
4.4 家庭生产与生命周期对
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概述
二、家庭生产对劳 动供给的影响
三、不同生命周期 的劳动供给
202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