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1. 1、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消失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掌握对象,经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就称为优先监测。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卤代(烷、烯)烧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煌、儆酸酯类、农药、屏息月青、亚硝胺类、氧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2.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地方环境标准与我国环境标准哪个优先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全都且地方标准严于我国标准时应执行地方标准。

3.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4.环境标准是环境爱护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施标准等六类其次章水和废水监测1.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我们我国对各类水体中不同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精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原则应遵循:灵敏度和精确度能满意测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力量好;操作简便。

2.我们我国我国环境爱护总局将现行方法分为三类:A类方法为我国或行业的标准方法,其成熟性和精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B类为统一方法,是经讨论和多个单位的试验验证表明是成熟的方法;C类为试用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讨论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我国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的方法。

A类和B类方法均可在环境监测与执法中使用。

3.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制定:一.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宽、河深、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状况、城市给排水状况等。

3、水体沿岸水资源现状及用途。

环境监测课本重点整理

环境监测课本重点整理

环境监测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3.研究性监测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第三节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标准中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行业保护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般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排放口采样。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放单位的排放口取样。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第一节水体污染和监测一、水体和水体污染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它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二、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监测目的:(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对生产、生活等废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对水资源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1.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

2、空间分布性。

3、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2.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

3.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五毒有害元素: Hg , Cr, Cd , Pb, As.4.现场监测五参数:①水温②pH值③电导率④浊度⑤溶解氧5.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标准分为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

执行原则:地方环境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国家综合标准。

6.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在车间排放口和具体安装设施排放口。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工厂的总排放口采样。

7.臭阈值: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

臭阈值(TON)=(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8.色度: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刚好看不到颜色,以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7.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8.水样中加入硝酸可以防止金属离子沉淀。

9.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分为:水样的消解,分离和富集。

①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消除对测定的干扰,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②分离与富集的目的:对样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10.水样中金属离子,无机非金属离子,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消解、蒸馏、萃取。

(或消解、萃取、蒸馏)。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地表水水域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重点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

2.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监测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数据,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4.监测分类:按监测目的分为例行监测,特例监测,科研监测三种特例监测又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等。

5.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6.我国环境标准有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其中,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只有国家标准。

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ⅠⅡⅢⅣⅤ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化学需氧量<= 15 15 20 30 40氨氮(NH3-N)<= 0.15 0.5 1.0 1.52.0⒐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1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13个记住: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考点第一章绪论1.监测: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视、测定和监控。

2.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3.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1)环境监测按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①对污染源的监督检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②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及固体废物等)。

2.特定目的监测①污染事故监测;②仲裁检测;③考核验证监测;④咨询服务监测3.研究性监测(2)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水质监测、空气或废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1.污染因子的综合效应:①独立作用;②相加作用;③协同作用;④拮抗作用2.环境监测的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方法3.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4.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第三节环境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分为五类2.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

3.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制订1.地表水监测方案制订过程:①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②监测断面布设;③采样点确定;④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考简答题写这四点)2.地表水监测方案制订过程:①明确监测目的;②调查研究;③确定监测对象;④设计监测网点;⑤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⑥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⑦提出监测报告的基本要求;⑧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⑨提出水质监测综合评价报告。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总结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部分及第一章考点考点1: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考点2: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一)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2、空间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等情况。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表现在监测手段、监测对象分析和监测数据分析的综合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样本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

环境保护项目监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项目监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项目监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一、项目监测的重点1.1 监测任务明确环境保护项目监测的重点是明确监测任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前、施工建设阶段和运营期的監測內容、監測频次、监测方法等,以此确定监测重点和重要性。

1.2 监测方案完善监测方案是环境保护项目监测的核心,需要根据监测任务明确监测内容、方案设计、采样方案、检测方法等,保证监测准确性和有效性。

1.3 数据可靠性环境保护项目监测数据应该科学规范,监测数据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项目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现。

二、项目监测的难点2.1 监测设备环境保护项目监测设备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设备使用过程中维护难度大等问题是环保项目监测的难点。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选择合适、可靠的监测设备,同时建立健全的监测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2.2 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分析是环境保护项目监测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监测数据有效地得出结论和措施是监测中的难点。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力度,并建立专业的数据处理解析方法。

2.3 监测成本环保项目监测成本高压在众多项目负责人的心头,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技术、设备、人员多方面入手,采用科学规范、质量稳定、成本合理的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提高监测人员技能,降低直接监测成本。

三、项目监测的解决方法3.1 优化监测方案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相应政策法规要求,优化监测方案,以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果。

3.2 健全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确保监测质量,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测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3.3 引入高科技手段随着科技进步,环保监测设备日新月异,采取高科技手段,使用高精度、高灵敏、多功能监测设备,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环保项目监测需要明确任务、完善方案并保证数据可靠性,同时还必须面对设备设施、数据统计分析和监测成本等难点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优化监测方案,健全监测体系,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实现环保项目的高质量监测和保护。

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1.1、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经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就称为优先监测。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卤代(烷、烯)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屏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2.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地方环境标准与国家环境标准哪个优先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一致且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时应当执行地方标准。

3.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4.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我国对各类水体中不同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原则应遵循: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能力好;操作简便。

2.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现行方法分为三类:A类方法为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方法,其成熟性和准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B类为统一方法,是经研究和多个单位的实验验证表明是成熟的方法;C 类为试用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研究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国家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的方法。

A类和B 类方法均可在环境监测与执法中使用。

3.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制定:一.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宽、河深、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水资源现状及用途。

如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系统观测和数据收集,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环境变化趋势,并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环境监测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环境问题,为制定和调整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健康与安全:环境监测有助于掌握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

3. 资源管理:监测环境中的资源变化状况,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4. 环境管理:通过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污染状况,确定环境管理目标和措施,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监测的要素1. 大气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污染物监测、气象观测、大气辐射监测等。

2. 水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监测、水量监测、水生态监测等。

3.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监测、土壤湿度监测、土壤微生物监测等。

4. 噪声环境监测:包括工业噪声监测、交通噪声监测、社会生活噪声监测等。

四、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 传统监测方法:采样分析法、现场测试法、实地调查等。

2. 远程监测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3. 在线监测技术:自动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等。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模型模拟、数据可视化等。

五、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土壤污染防治法》5. 《噪声污染防治法》六、环境监测的挑战与前景1. 挑战: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监测网络的完善、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信度等。

2. 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将更加精准、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七、结语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应当加强环境监测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共同构建美丽的蓝天、清澈的水域和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重点整理

环境监测重点整理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1)概念: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分类:①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和研究性监测;②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等;③按专业部门分类:气象监测、卫生监测等。

(3)任务:2.环境监测(1)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归纳为: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③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3.主要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4.环境监测在环境分析评价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二章水体污染监测1.监测的对象: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前者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后者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目的:①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②对污水排放源排放的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管理提供依据;③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④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⑤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监测项目:(1)地表水监测项目:①江河、湖泊、渠道、水库监测;②海水监测项目;(2)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①常规检验项目包括总硬度、pH等②非常规检验项目包括硫化物等;(3)废(污)水监测项目:①第一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②第二类: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等。

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重点

1.环境监测定义:(旧书)是指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及公共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的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指标数据,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监视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

(新书)是指监视和测定环境质量各项指标的过程,通过对环境质量指标的监测,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特别是通过对污染物的监测,确定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影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

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①提供代表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③收集本底数据,累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④为制定环境法规,标准,环境规划,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全面监视环境管理的效果。

⑤揭示新的污染问题,探明污染原因,确定新的污染物质,研究新的监测分析方法,为环境科研提供方向.)3环境监测分类(按监测目的):监督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工程性监测.4环境监测原则:遵循优先监测原则,即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5优先污染物:指难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累积性毒性较大的化学品(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具有较强毒害性)。

6环境监测特点:综合性,追踪性,持续性,生产性,执法性。

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要求: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

7环境保护标准的两个级别:国家级标准,地方级标准.8环境保护标准分类(根据性质和功能分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心内容),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只有国家标准),环境保护的其他标准。

9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好嘞,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环境监测的知识点:咱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呀,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家园,而环境就像是这个家园的“健康状况”。

咱们得时刻关注着,才能让这个家园一直舒适又美好。

这就少不了环境监测啦!先来说说环境监测到底是干啥的。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环境做体检的医生。

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收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比如空气啦、水啦、土壤啦等等,然后分析这些数据,看看环境是不是健康。

比如说空气监测,这可是关乎咱们每一口呼吸的大事儿。

监测空气的时候,得看看里面有多少污染物,像大家熟悉的 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

监测站里那些大大小小的仪器可神奇了,能把空气里的这些“小坏蛋”都找出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路过一个空气监测站,看到工作人员正认真地记录着数据,那专注的神情,就好像在守护着一个超级重要的秘密。

水的监测也很关键。

咱们每天都离不开水,所以得保证水是干净的。

监测水的时候,要检测它的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等指标。

有一回,我在河边散步,看到有监测人员在取样,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水样装在瓶子里,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土壤监测也不能落下。

土壤可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要是土壤出了问题,那咱们吃的蔬菜水果可就都受影响啦。

监测土壤的时候,要看看里面的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等。

环境监测的方法那也是五花八门。

有现场采样的,就像前面说的取水样、土样;还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从天上“看”地球的环境变化;还有长期定点监测的,就像给环境安了个“摄像头”,时刻盯着。

在环境监测中,数据的准确性那可是至关重要。

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监测人员得特别细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不能有半点马虎。

而且呀,环境监测可不只是专业人员的事儿,咱们每个人也能出一份力。

比如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让咱们的环境变得更好。

总之,环境监测就像是我们家园的守护者,通过它,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环境的状况,采取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环境监测的分类:2、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3、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水质~、空气~,土壤~4、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产生原因:与污染源排放量随时间的变化有关;与环境条件随时间的变化有关;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性质有关;有些污染物或污染因素在相当长时间起作用。

分布特点:上述多种原因造成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分布不是均匀的。

有关因素:与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有关;与环境介质流动性有关;与污染物性质有关。

2)、空间分布性:产生原因:污染源的空间位置;环境条件随空间的变化不均匀;污染物再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扩散、稀释;上述多种造成污染物在相同时间不同地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相差很大,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分布不是均匀的。

分布特点: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

有关因素:与污染源种类及空间分布位置有关;与环境介质流动有关;与污染物性质有关。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5、研究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性的意义:由于污染物再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与特点,单靠某一时、某一点监测结果无法正确表述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性是环境监测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设采样点的主要依据及获得代表性数据的基础。

环境工程监测的重点、难点与对策措施

环境工程监测的重点、难点与对策措施

环境工程监测的重点、难点与对策措施1. 监测重点环境工程监测的重点是确保环境质量的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环境工程监测的重点内容:- 大气环境监测: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气象条件监测,以及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工业和交通源的监测。

- 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监测,以及水体的流动和污染状况的监测。

-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质量监测,以及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农业和工业活动的监测。

- 噪声环境监测:包括噪声水平的监测,以评估噪声对居民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 固体废物监测:包括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的监测,以确保合理的废物管理和处理。

2. 监测难点在环境工程监测中,面临以下几个难点:- 多样性和复杂性: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源和污染物,而监测方法和技术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污染和环境。

- 监测覆盖范围:环境工程监测需要覆盖广大的地域范围,包括城市、农村和野外等不同类型的地区。

- 监测频率和持续性:环境工程监测需要进行长期的、定期的监测,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趋势分析。

- 资源限制:环境工程监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来支撑和维持监测体系的运行。

-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合适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

3. 对策措施为了应对环境工程监测的难点,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技术创新:不断开展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尤其是对于复杂环境和多样化污染源的监测技术。

- 网络化监测:建立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监测覆盖范围和效率。

- 提高监测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知识的研究,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 合作与合理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明确监测责任和分工,并确保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

- 规范监测管理:建立健全的监测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监测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施上述对策措施的同时,还需不断注重监测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与改进,以提高环境工程监测的效果和质量,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环境检测小知识点总结

环境检测小知识点总结

环境检测小知识点总结环境检测是指通过对某一特定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价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识别环境问题和可能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境检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方法,进行不同环境因素的测定和分析。

下面将对环境检测的一些小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环境检测的意义环境检测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的变化趋势和状况,为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和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发现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及潜在危害,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可以评价环境治理效果和政策措施的实施,为环境改善和管理提供评估依据。

2. 环境监测的对象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大气、水环境、土壤和地下水、噪声及振动、辐射等。

不同的环境监测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手段和方法。

3. 环境监测的指标环境监测的指标是根据不同环境因素的特点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的用来评价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参数和分析项目。

大气环境监测的指标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水环境监测的指标包括总磷、总氮、重金属、有机物等;土壤环境监测的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含量等。

4. 环境监测的方法环境监测的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

现场监测是指在环境中直接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行观测和测量,如大气气体和颗粒物的现场监测、水质现场监测等;实验室分析是指采集环境样品后,进行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如水样、土壤样品等的实验室化学分析。

5. 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光谱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核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感知和检测,将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转换为信号的技术,如大气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如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色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样品中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检测的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样品中化合物的质量-电荷比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如质谱联用色谱技术(GC-MS)、质谱联用液相色谱技术(LC-MS)等;核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质的放射性特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如辐射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必考)环境监测的定义: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必考)环境监测的工作程序:现场调查、监测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后六个必须有质量保证。

3.环境检测是环境监测过程的一部分,环境监测离不开环境检测。

4.环境监测可分为监测性监测(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应急、纠纷仲裁、考核验证、咨询服务)、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5.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监测6.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7.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相加作用(如低浓度条件下,大气中SO2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相乘作用(锌和镉能和氰产生协同作用,使氰的毒性加强)、拮抗作用(如硒可抑制甲基汞的毒性)8.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的特点。

9.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这类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特点: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生物积累性、毒性大和属三致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高残留;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制订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0.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11.中国的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12.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可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可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可分为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问答题)注意:地方标准应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未规定的项目: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水样: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校准曲线: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生物浓缩:生物机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简易比色法定义:用视力比较显色后的试样溶液或采样后的试纸与标准色列的颜色深度,以确定预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环境监测定义: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优先污染物:难以分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污染物。

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采样效率: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危险废物: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灵敏度: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

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水样的保存时间:污水:越短越好;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12h。

水样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预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总汞常用测定方法:常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砷:在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作用下,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砷,并与新生态氢(由锌与酸作用产生)反应,生成气态砷化氢,被吸收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三乙醇胺的三氯甲烷溶液中,生成红色的胶体银,在510nm波长处,以三氯甲烷为参比测其经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描述精密度的术语有: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残渣的测定:1.总残渣:测定方法是取适量震荡均匀的水样于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蒸气浴或水浴上蒸干,移入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即为总残渣。

2.可虑残渣: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

3.不可虑残渣(悬浮物,SS):水样经过滤后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

河流的监测时间与频率:1.饮用水源地:全年不少于12次;2.长江、黄河干流和全国重点基本站,全年不少于12次,每月中旬;3.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不少于12次,每月一次;4.一般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按丰、枯、平三期,每期2次;5.潮汐河流: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

6.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泊、水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泊、水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7.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8.背景断面每年一次;9.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氮氧化物测定的国标方法河流监测的必测项目:水温,pH,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化碳,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铁,总碱度,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总硬度,钾离子,钠离子,离子总量,矿化度,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六价铬,汞,镉,铅,铜,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

区域环境和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采用网格测量法和定点测量法。

城市交通噪声监测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

去离子水适于配制何种试液,不适于配制何种试液。

去离子水含金属杂质极少,适于配置痕量金属分析用的试液,因为它含有微量树脂浸出物和树脂崩解微粒,所以不适于配置有机分析试液。

试剂的规格超净实验室中空气清洁度常采用100号。

409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到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检气管法:检气管是将用适当试剂浸泡过的多孔颗粒状载体填充于玻璃管中制成,当被测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此管时,被测组分与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根据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深度或填充柱的变色长度确定被测气体的浓度。

适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气态或蒸气态物质,不适于测定形成气溶胶的物质。

环境标准的定义和分类: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所做的规定。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环境标准还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选择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1.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2.方法成熟,准确度高;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4.抗干扰能力(选择性)好。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方法和适用范围:1.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2.网格布点法:对于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布点方法;3.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简述植物样品采集时,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的涵义:1.代表性指采集代表一定范围污染情况的植株为样品。

2.典型性指所采集的植株并部位要能充分反映通过监测所要了解的情况。

3.适时性指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药、施肥前后,适时采样监测,以掌握不同时期的污染状况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水样采样器具要求:1.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2.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3.容器不能与某些待测组分发生反应;4.测定对光敏感的组分,水样应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环境监测的特点包括:1.涉及面广;2.监测对象种类多;3.污染物浓度低;4.重视价态和形态分析;5重视动态分析;6.方法和手段多样。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1.现场采样;2.运输车及容器采样;3.废渣堆采样法。

噪声叠加: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声的叠加。

各类简易监测法适用情况工业废水采样点设置规定:1.监测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2.监测二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土壤采样时的布点的方法: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放射状布点法和网格布点法。

均数控制图:根据日常工作中该项目的分析频率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每间隔适当的诗句,取两份平行的控制样品,随环境样品同时测定,对操作技术较低的人员和测定频率低的项目,每次都应同时测定控制样品,将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依次点再控制图上,根据相关规定检验分析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简述设置河流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方法:(1)对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三种断面。

1.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2.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设置,数目不确定;3.削减断面:反应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 以外的河段上。

(2)1.采样垂线的设置: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测定植株中的汞时,加入的几种化学试剂各有什么作用。

测定BOD5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BOD5测定方法采用标准稀释法,用己溶解足够氧气的稀释水,按一定比例将污水样品稀释后,分装于两个培养瓶中,一瓶当天侧定其溶解氧(DOο)的含量,另一瓶水样密封后,于20±1℃条件下培养5天后,测定其溶解氧(DO5)的含量,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BOD5=DOo 一DO5BOD5测定方法的原理为在20±1℃下培养5天,某些好气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样品中化学性能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物经过醇、有机酸等中间产物,最后被氧化为CO2和H2O。

注意事项:1. 必须要根据水样做一些估计,方能正确测量做BOD5之前最好先做CODCr,看看他的COD值是多少。

再根据这个估计BOD5,再稀释估计需要的倍数。

一般比较脏的水的COD都比较高,BOD也是。

2.水样悬浮物多,一般BOD也会高,应该适当稀释水样再测试溶解氧。

如果干扰还是存在,可考虑改用溶解氧仪测定5天前后的水样溶解氧。

3.PH值也要注意 7.0。

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调至中性后再测定。

4.做BOD5最主要是确定稀释比,可先做高锰酸盐指数或COD,再定稀释比。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磷: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再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磷钼蓝,于70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环境监测分类和发展阶段:分类(一)按监测目的:1.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及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为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对象分类:水质、空气、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生态等监测。

按专业部门进行分类: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发展:被动监测到主动监测到自动监测。

采集大气的方法:一、直接采样法: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和真空瓶采样;二、富集采样法: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等;三、采样仪器采样法。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常用方法: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等。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二氧化硫含量成正比,pH1.6±0.1,在548nm波长处测吸光度,采样标准曲线定量。

环境监测的“五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和精密性。

底泥采样时间:一般每年枯水期采样测定一次,必要时可在丰水期增采一次。

新鲜土样、土样风干的作用:新鲜土样测定游离挥发酚、铵态氮、低价铁等不稳项目。

风干土样可以测定土壤养分、有机质等理化性能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