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分组讨论”

合集下载

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浅议课改新模式下的“小组讨论法”_0

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浅议课改新模式下的“小组讨论法”_0

浅议课改新模式下的“小组讨论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新的课堂模式也应运而生。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迁安市大崔庄镇树德初级中学紧跟课改步伐,依托“三一律”的课堂时间分配原则,实行了“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的基本形式为把每班学生按6—8人分组,每组选一人任组长,负责所在小组的主要事务,上课期间,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更多时间的主导权将交由学生。

因此,小组讨论成为了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长时间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对小组讨论这一方法有些简要认识,现将其分析如下:所谓的“小组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互相对话交流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得传统的各个阅读、个人总结、个人思考转化为集体阅读、集体总结、集体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小组讨论法所倡导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彼此阐释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学生间扩展见识,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同时填补了自己理解的空缺,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其次,小组讨论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所有的小组讨论必然都会用语言去交流,甚至有些平时不愿在全班面前讲话的同学,由于在私底下讨论,也都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时大家所处的地位是均等的,因此大家大都能畅所欲言,这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小组讨论的形式最易于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有的时候教师费尽心力也未必能够使课堂氛围活泼起来,而讨论式的学生交流却能够轻而易举的办到,讨论时轻松的环境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也促进了对所讨论问题甚至整节课程的深化理解。

最后,小组讨论对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小组讨论中所出现的观点并不是完全都是正确的,而面对是非问题,学生们会以什么样的思路去判断,有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在小组讨论中都会有所体现,在小组讨论时,我们应该不害怕学生犯错误,很多错误在课堂上犯了,却在以后的生活的得以改正,这也正是小组讨论法的功效之一。

浅谈分组讨论式教学

浅谈分组讨论式教学

浅谈分组讨论式教学刘磊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合理分组,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由老师拟出预习题纲,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分组讨论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的分组讨论式教学是这样实施的。

一、准备过程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好、中、差学生合理搭配,分成六个大组,每个组中各类学生的比例基本相同,这样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

二是课前准备,课前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题纲,题纲要具体,目标要明确,使学生明白这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程序性的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二、自学讨论过程指导学生依据学习题纲,认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对于不清楚,不明白,把握不准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不要急于把正确结论告诉学生,而让其小组内针对问题自由发言讨论,启发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争论,教师也可参与讨论。

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教师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采用不同形式,层层深入地提出讨论问题,问题和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问题的提出要引人入胜,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急于弄清是非,从而积极参与讨论。

三、整理总结过程整理总结知识的过程是加深并强化全体学生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澄清模糊认识,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的正确的认识。

四、巩固提高过程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利用讨论获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基础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可利用小组比赛的形式,采用问答、板演、书面练习、互相出题等形式进行,同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

五、小结评价过程对于一节课要进行小结,一方面小结所学知识点、所用方法、题目类型,使学生有个整体认知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本节课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记录小组量化的情况,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

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作者:古彩云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2年第01期一、导言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国家提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如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当,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部分中职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质不了解,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操作技能,出现了由于合作之前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就匆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成员目标不明确,学生随意发言,课堂秩序混乱;有些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内容太简单,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学生在合作时干自己的事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等问题,无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本应达到的目的,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阻碍,发挥不出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存在的价值。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教师掌握合作学习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二、中职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存在的误区1.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深入目前,中职学校大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充分认识。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不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为自由合作、无效合作。

2.合作学习重视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差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和形式,缺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对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步骤很迷茫,发挥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3.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把简单的问题通过合作教学来解决教师没有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只是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常规的课堂学习方式,这样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有些简单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分组讨论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运用与反思

分组讨论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运用与反思
与 引 生讨
听。
堂新 、老教 师 的汇 报课 ,教 师均 采 用 了分组 合作 讨 论教 学法 ,讨论时 间大约在 1 5分钟 左右 ,次数 多者
四五次 ,少 则 两次 。形 式有 小组 代 表发 言 ,也有 小 组辩 论 等 。课 堂十分 热 闹 ,讨论 确 实在 激发 学 生 的 探究 欲 望 、培养 团队合 作精 神 、更好 地 完成 教学 目 标上 起到 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 在不少 问题 。 二 、存在 的问题 .
职 业 教 育
蟪蟪
分组讨论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运用与反思
林 旭
摘 要 :分组 讨论 教 学法 是 中职 院校现 代课 堂教 学 中所普遍 倡 导 的一种 有 效 学 习方 法 。分组 讨 论教 学 法是教 师指 导 学生合 作 学习 ,促 进 学 生主动 学习和 有效 学 习的 一种组 织教 学的方 法 ,本 文就 分组 讨论教 学法在 中职德 育课 堂实施 中 出现 的 问题 进行 了分析 ,并提 出 了一 些改进 的 。 关键 词 :分组 讨论教 学法 ; 中职 ;德 育课 堂
分 组讨论 教 学法 强调 的是 教 师要充 分 发挥 学生
的主 体作用 ,尊重学 生的思想 ,但决不 是听 之任之 。 学生 的学 习基 础 和心 态是 有差 异 的 ,往往 少数 反应 快 的学生 讨论 非 常投 入 ,发 言频 繁 ,而大 多数人 几 乎成 为 多余 的人 ,缺 乏 自制力 ,只能 坐在那 里 “ 看 戏” ,甚 至利用 这个机会说 闲话 ,讨 论别 的事情 。教 师应 当对 课 堂上 出现 的各 种 情 况 予 以适 时 的掌控 , 对说
当然 ,选 择 什么样 的问题在 课 堂上讨 论 ,是教 师应该 精心 考虑 的 。一 个好 的讨 论题 具有 明确 的 目 标 导 向 ,具 有提 出学 习任 务 ,活跃求 知欲 望 ,深化

对中职学校实行班级小组制的几点看法

对中职学校实行班级小组制的几点看法

55OCCUPATION2017 02管理实践M ANAGEMENT编辑 强 音对中职学校实行班级小组制的几点看法文/马金萍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叛逆,常用滋事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他们懒散,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态,学习似乎与他们有千里之遥;他们中有的学习不求上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他们的敌人;他们难以管教,以至于有老师这样感慨,在中职学校当班主任,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

另外,由于选择专业的不同,往往会出现纯男生或纯女生的班级。

管理一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班级,对班主任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合理搭配,公平竞争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学习成绩有好坏之分、道德品质有优劣之别、生活能力有强弱之差,而好多学生往往是具备了这点,却忽略了那点,并没有绝对的好学生和差学生。

而在中职学校,由于没有招生门槛,学生的层次差异更是突出。

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任何时候都应该全面地去了解学生、全面地去评价学生。

也就是说,在分配小组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即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甚至喜好做到心中有数,搭配时,以互补为原则,使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学习的榜样、有参考的对象,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以公平为原则,使组与组之间的综合能力持平。

这样,既促进了小组内形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又可以使小组间公平竞争,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轮流上岗,各尽其能如上述所说,个人的能力有限,能担任语文组长的学生不一定胜任数学组长,能担任文艺组长的学生并一定胜任劳动组长。

所以,在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大可以实行小组长轮流上岗的制度。

比如:在一个有8个人的小组内,完全可以有一个语文组长、一个英语组长、一个数学组长、一个劳动组长,大家各司其职,互相制约。

在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前提下,同学之间又能互相影响,取长补短。

而对于组长的要求,只要尽力就行。

因为对学生来说,能担任组长,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而且,组长一般都是某一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自身就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大多数都会干得很好。

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思考

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思考

|教学探索TEACHING EXPLORATION 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思考文 / 刘秀枝■摘 要:在国家大力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其中重要一部分。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析了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今后更好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教学实践要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首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合理的、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法、情景教学法等。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模式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成长为综合型高技能人才。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制有“3+3”学制,还有“3+4”学制,这就要求学生要考取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就会有较多的理论课程。

如何进行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内动力是学生能否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学习状态、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习惯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心理和行为;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制订好的学习计划常受客观因素的限制而放弃,如果学习计划不能按期实施,学习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不能实现,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笔者所在学校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避免教师“一言堂”,2023年10月下 | 07OCCUPATION|职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试论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中的分组交流艺术教育论文

试论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中的分组交流艺术教育论文

试论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中的分组交流艺术教育论文试论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中的分组交流艺术教育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一种新的倡导“以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而高职课堂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场所。

有效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依赖于合理的分组方式和科学的分组交流模式的形成。

探讨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分组方法及在此基础上的分组交流学习模式。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分组;分组交流一种好的学习模式重视对知识的建构,使学习者在他人帮助下,在从机械模仿到自主尝试的过程中,通过积累逐步获得经验,而不是简单地凭借端正学习态度而掌握知识。

它要求学习者关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通过模仿与协商,在共同学习中重新建构身份,让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的学习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者逐渐对一个学习领域从无知、熟悉到精通,这种活动方式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

高职课堂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场所。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在一个知识广泛分布的、接近真实的情境中,与其他学习者共享学习资源,相互交流与帮助,形成多重身份,扮演不同角色,积累相关经验,从而逐渐掌握多种学习方式。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改善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尊自信得到良好发展。

而分组学习与交流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组交流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成功地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

一、分组的艺术(一)分组前:构建协作式的分组交流环境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基础,而环境资源是学习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良的环境资源能够提高学习者参与共同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所以,应当创设尽可能真实而具体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快速形成身份意识,实现意义的建构。

建设理实一体化主题教室能够满足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所需的环境设施与背景要求。

浅谈分组讨论如何收到实效

浅谈分组讨论如何收到实效
以上所述,就是我对尝试教学课堂小组讨论如何收到实效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便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再好的教育理念随便拿来就用往往会水土不服、消化不良。我们一线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真正体味尝试教学法的精髓,让尝试教学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里就需要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尝试教学课堂上如何处理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学任务与时间的关系,如何提高展示的质量,如何关注呵护弱势群体都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收到实效。邱学华老师将自学指导分为“扶着走”、“领着走”、“自己走”。小组讨论的指导也应如此,要从扶到放,从学到教。学生自学的时间绝不是教师休息的时间,而是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指导的时间;学生发言的时间绝不是教师仅仅点头称赞或摇头否定的时间,而是教师顺势引导,点拨激发的时间。如在讲《根》这一课时,学生大都能由根想到老师、环卫工人等,这时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想到父母,让学生们认识到,他们是枝头的花朵,默默无闻的在地下奉献的正是他们的父母,他们是根的精神的最还好体现。这样就能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总之,在尝试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被淡化、弱化,而应是在学生讨论无头绪时引导一下,解题没办法时点拨一下,思维无支撑时帮扶一下,表达无情感时激发一下。
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应当是一个探险队教师也是其中一员在探险的过程中师生的心智共同进入活跃状态教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逐步确立了探险队队长的身份这个队长与队员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带着他们共同体验学习探究过程的乐趣
浅谈分组讨论如何收到实效
近几年来,我县以尝试教学法为主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改运动。做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运用尝试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的几年时间里,我深刻的体会到尝试教学法是一套思路清晰、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对尝试教学法提出了种种的疑问,如“学生围桌而坐了,但讨论不起来,启而不发怎么办”、“课堂倒是热闹了,但小组讨论收不到实效,是怎么回事?”下面我想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对分组讨论如何收到实效的一点认识——

中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中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中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中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旨在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演讲:邀请行业专家、教育工作者等就中职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为参与者提供深入的了解和启示。

2. 分组讨论:参与者按照不同的主题或专业分组,就某一方面的改革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案。

3. 观摩教学:组织参与者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了解教学改革在教学一线的具体实施情况,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4. 交流互动:为参与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思路,共同探讨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5. 成果展示:将研讨活动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推广先进的改革理念和成功案例,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出主题:要围绕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展开研讨,避免偏离主题。

2. 注重实践:要结合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经验的分享和实践成果的展示。

3. 互动交流:要鼓励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中职教育的发展问题。

4. 成果转化:要将研讨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改革措施,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总之,中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是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职教高考解读分组讨论

职教高考解读分组讨论

职教高考解读分组讨论一、背景介绍职教高考,全称为职业教育高考,是针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设立的高考,旨在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职教高考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如考试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评价标准不统一等。

因此,对职教高考进行深入解读和分组讨论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要内容讨论1.考试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职教高考作为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考试,其考试内容应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

在讨论中,我们应深入探讨当前职教高考的考试内容是否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调整考试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2.评价标准的统一性由于职教高考涉及多个专业和技能领域,评价标准的统一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在讨论中,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三、深入讨论1.考试方式的多样性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实现考试方式的多样性。

例如,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可以考虑增加实操考试的比重;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可以增加理论考试的难度。

2.考试与职业发展的衔接职教高考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相连。

在讨论中,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职教高考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分组讨论实施建议1.合理分组为了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性,建议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能领域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充分交流思想,互相启发。

2.明确讨论目标在分组讨论之前,教师应明确讨论的目标和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做好记录和总结为了更好地整理和提炼讨论成果,建议在讨论过程中安排专人做好记录工作。

讨论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对讨论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4.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为了扩大讨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建议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

浅谈技校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设计策略

浅谈技校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设计策略

浅谈技校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设计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同伴间的讨论,课堂小组讨论是实现合作学习的途径之一。

课堂小组讨论总是围绕着某些问题来进行的,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然而,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由于教师未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设计,或是随意组织讨论,教师宣布小组讨论后,有的学生表情冷漠,兴味索然;有的学生嬉笑打闹,转移话题,讨论的效果不尽人意。

要使讨论成为真正的信息交换、知识对撞、合作合作探究的过程,关键在于讨论问题的设计。

1设置“子母问题”,引发讨论需求问题是语文合作学习的引擎和推进器,因此问题的设计很关键,如果问题太容易,没有真正让学生行动起来就可以解决,显然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设计的总是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仍达不到目的,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对讨论也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确定讨论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子母问题设置法”,即围绕某个问题(母题)而设计一些“子问题”,以“子问题”为铺垫,使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以中等职业教育语文第三册《项链》教学为例:总题目(母题):结合作品内容,了解本文情节特点。

分题目(子题):a)作品围绕《项链》展开了哪些情节?b)课文中有哪些情节是出乎意料的情节?c)这些看似出人意料的情节,却又是合乎情理的。

请仔细品味小说情节,看看你能不能为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d)作者这样安排结尾好不好?实践表明,采用“子母问题”法,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会使学生答题循序进行,互为补充,讨论的气氛比以往浓郁多了。

分组讨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探

分组讨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探

分组讨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探摘要:利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学生优势互补平台,启迪学生正确思维,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中,我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手段改进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做法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如何提高分组讨论的质量方面还需不断摸索和改进。

关键词:教学模式精心组织分组讨论有效途径数学枯燥乏味,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学起来痛苦。

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建学生优势互补的平台,启迪学生正确思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合理分组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入学一个月后,可进行第一次阶段考试,找出数学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

提出并实施分组讨论教学,教师精心组织讨论主题,课上由教师组织,课后由班长和数学课代表负责组织,将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差的同学交叉分组,每组由4—5个人组成,每周一次课堂讨论时间,两次课后讨论时间,每次1—2个小时,讨论老师讲过的内容,同时好学生可以给差学生讲解,由好学生收集不懂的知识点和不会做的习题并汇报给老师,共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给予讲解。

好同学通过讨论或给差同学讲解,巩固了所学知识;差同学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解决疑点。

这样,在每次的讨论中都能有所收获,从而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因此,教师每次只要把讲过的知识点精心设计成分组讨论的问题,设计成具有一定思辨价值和具有可讨论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使思维不断提升,就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但教师在设计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时,要紧扣讲过的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升华,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职高小组讨论发言稿范文

职高小组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XX职高XX班的XX,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进行小组讨论。

今天,我们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

首先,我想谈谈关于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认为,职业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目标。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职业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2.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

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教师可以了解行业动态,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实施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再次,关于课程设置。

职业学校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

具体措施如下:1. 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比例,增加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开发特色课程。

结合学校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3. 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使课程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此外,关于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具体措施如下:1.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2. 开展企业项目教学。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企业急需人才。

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最后,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具体措施如下:1. 举办各类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分组讨论 发言

分组讨论 发言

分组讨论发言
组一,教育的重要性。

发言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还可
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发言二,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

发言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
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组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发言一,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教育机会不公平。

发言二,教育过度应试化,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言三,教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投入不足,学校管理混乱。

组三,改进教育的途径。

发言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发言二,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应试压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发言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
的学校管理体系。

组四,未来教育的展望。

发言一,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言二,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发言三,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全球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交
流能力。

通过以上分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与问题、改进途径以及
未来展望。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公平、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努力奋斗。

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里的学生学习相对差一点,他们大多数都缺乏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好好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之间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这种教学方法和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一样,这种教学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如何有效地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不断进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职学校;实践;思考;1.前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传统的老师直接传授知识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在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将学生学习的小组作为重要的驱动力。

教师通过指导小组内每一个成员进行合作,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每个人学习的动机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并改变教师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情况,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2.选取适合的内容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因此,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内容。

首先,选择的内容可以具体分解。

例如在进行网页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制作单个网页,在指导学生制定了该网页的初步计划之后,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来完成图像素材,动画素材,文字材料和网页的布局。

每个学生只需要完成其中一个的制作,然后小组中的四个人就将相应的材料组合在一起。

在制作之前,请小组内的成员讨论设计网页的计划并说明他们每一个人的任务。

由于网页的制作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还关系到每个小组的荣誉,因此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过程中就会格外专心。

其次,选择的内容要具有探索的价值。

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内容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答案有很多,同时也应该是让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

分组讨论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组讨论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1)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2)宣布本节课堂
讨论学习的方法、 要求和内容, 并且指定一名小组负责人。
考, 并且对所学的知识容易理解和把握。 二者的相关系数为 0.404, 皮尔逊检验为极其显著, 详见表一。
表1
思考程度 能够思考 不会思考
总数( 人 )
此负责人不固定, 小组成员都有机会, 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 能力和合作意识, 并且做好记录。 (3)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 这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 ,本节要求学生在 自学后讨 论, 提出问题进行组内讨论 , 就不能理解和回答的问题交与 老师回答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一种权利 的体现,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意识。(4 ) 控制课堂讨论的进程和秩序。 (5)教师对学生集中存在的问
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
( 1)47.1%的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教法 , 44.7%的学生喜 欢, 只有8.2%的学生持不喜欢意见; 在“ 你认为先分组讨论, 再由老师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如何” 的提问中57.6%的学生认
为这种教法比较好。
(2) 学生在讨论时积极思考程度对本节知识理解程度
影响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可以做到积极思
历史教师做好检查学生课后复习工作,有利于学生强化对
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把自 身的状况与 他人进行对比和参照。发现差距, 找到不足, 并通过各种方
式来弥补自己的弱项, 是人的自 发性的本能。 学习上的竞争 能够给学生施加压力, 当学生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时, 势
必能对其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 历史教师可以通 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展开学习竞争。表扬对提问 回答好的同学就可以促使其他不能回答或者不能完满回答

浅谈高职高专思政课集体讨论教学模式

浅谈高职高专思政课集体讨论教学模式

浅谈高职高专思政课集体讨论教学模式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存在很多的问题。

因为思政课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它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而且更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还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讲究实际效果,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可是自从古代学者韩愈写了《师说》之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成了教师所遵循的教学法则。

这一说法反映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是主角,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则只是被动地听;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

教师、学生、家长以至于全社会都持有这种潜意识,认为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这种传统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思政课不以为然,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

因此,笔者以为应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应改革传统的课堂讲课模式,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

通过这种双向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思想情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实效。

一、集体讨论教学模式及功用思政课中的集体讨论,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思想热点的某一问题或国际国内形势等问题进行辩论或交换意见。

它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讨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

以教师为中心的讨论,是指集中讨论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并由教师给以肯定或否定的判定,澄清错误认识。

这种讨论方法在思政课的教学复习阶段应用最多。

其主要功用在于能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引起其他同学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正确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学校“分组讨论”
作者:王士卫
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6期
【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现在教育界面临的主要任务,而课堂上分组讨论学习则是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如何进行讨论,是目前值得数学教师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

本文就数学课如何运用分组讨论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分组讨论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新型产物是否适用于任何学校、任何学生,运用的时候是否照搬照抄,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于职校的教师而言,这个问题更加严峻。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文化基础比较差,二是在长期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养成了不良习惯,学习准备不足,自控能力差。

教学改革最主要的目标是把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同时,要强化数学应用意识,这也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学校在数学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发现式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

这两种教学法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个“分组讨论”的环节,这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团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热烈的气氛中自觉地把知识内化为自己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分组讨论”对教师而言难度很大。

首先,职校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班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同一节课,在不同班级有可能要备完全不同的课。

其次,职校有单招班和就业班,学生基础悬殊,讨论环节能否进行顺利对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再次,值得讨论的“点”设在哪里,浅了浪费课堂有效时间,深了无法进行。

最后,如何让学生愿意参与讨论,直到有兴趣并学会讨论,对教师而言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的教学,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

我曾在两个单招班的数学教学中尝试着用过“分组讨论”这个环节。

这两个班是机电和电子专业,前者(以下称甲班)男生多,后者(以下称乙班)女生多,基础较好。

刚进高一的时候我临时给他们分了组,坐得较近的六人一组,临时选了组长,交作业的时候按我分的小组交,并且规定每天都有预习作业。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在甲班学习气氛非常好,由于男生较多,胆大,在课堂上发言热烈,讨论过程让本来严肃的课堂变得比较轻松,大多数学生很快喜欢上了数学课。

但是在乙班情况完全相反,由于女生多,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有气氛,有时候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见,而且有好几个学生跟我反映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他们比较喜欢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

后来我经过认真反省,发现自己的“讨论”流
于形式,让学生感觉不自然,没有讨论的必要。

同时,我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我还融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一节课只有建立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活动、教师在监控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探究过程,掌握数学探究的科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期中考试过后,我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重新分了组,甲班每个组还是五至六人,他们自己推荐组长,乙班全部前后四人一组,上课时不需要移动位置。

同时,我在两个班让学生给自己的组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这个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如“蝙蝠侠”“快乐女生”“NO.1”……。

上课的气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在乙班,我逐渐减少了课上的讨论,而是将讨论放在了课后,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每个组推选代表公布讨论的结果。

当然课上的“讨论”并不是一味讨论题目,我会增加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

比如在圆锥曲线这一章,我会给每一组制作或提供道具,让他们自己画椭圆等,在多媒体课上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增加了很多趣味性。

这两个班由于基础较好,所以“小组讨论”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但是由于采用了这种方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有时候会完不成,对于单招班的学生来说,进度也很重要。

所以,经过一个学期之后,我经常把讨论放在课后,效果也很好。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班风、学风较好的单招班是非常可行的,但是在基础薄弱的就业班,或者厌学情绪极高的其他班级是否同样可行还需要不断摸索。

今年我准备在这些对学习兴趣较弱的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希望能摸索出一条适合他们并让他们喜欢和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晓波.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考试周刊. 2010(25).
[2] 王神华.提高师生交流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福建中学数学.2003(07).
[3]蒋文彬.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中学数学.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