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探索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探索
对实验设计不断修正完善 , 以及在教学 实践 中的思 考 , 使笔者深刻 认识 到 教师要 为 这种感 觉 负 大部 分 的 责
任。
加 以降低 , 但是最终 测量值 与真实 值之 间的差距 还是
非常大。再则测 量待测食物 的质量 、 的量 、 水 燃烧前后 水的温度等技能 , 想在一节课 中让学生完 全掌握 , 也是 非常 困难 的。在 这样 的情况下 , 于充分 尊重 学生认 知 水平和实际实验 操作 能力 的基 础上 , 实验实 质上还 只 能是一个定性的实验 。 不难 看出 , 定量 和定性 问题 的澄清 不仅 是保证 实 验结果 可靠 的重 要保证 , 而且也 是潜 移默化 地对学 生 进行设计 实验 方案 和分 析实验 误差 能力 的训练 , 中 其
改进和完善 , 以及对不 同处理效果 的分析 比较 , 不难看
出要真正培养学生 的实验 能力 , 就必须在 “ 、 透 ” 准” “ 、
学中的实施策略
11 科 学方 法教 育的基本 内容 .
科学 方法教育包 括
三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是专 门科学 中的具体研 究方法 。 例如 , 用染色法 观察细胞 的结构 、 用离心法分离 细胞组 分、 用同位 素示踪法跟踪元素或 物质走 向, 它们都是适
用于特殊场合 的科学方法 。第 二个层 次是科学 的一般 研究方法 , 其基本 阶段有 : 问题 、 假设 、 验证 、 结论 , 中 其
当然跟以前 的课程 计划 比 , 程 中生物学 教学时 间 新课 有所减少 , 程性教学却 又需要较多 的时间。因此 , 而过 中学阶段 进行 科学 方法教 育要从学 生实际 情况 出发 ,
选 择最基本 、 最必 要的科学 方法。如哲学 方法 中世 界 物质 观、 物质运 动观、 事物联系观 、 唯物辩证法 等 ; 学 科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探究性教学的定义、特点、方法、应用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还分析了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结论部分对探究性教学的前景、发展方向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探究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未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教学、定义、特点、方法、应用、影响、前景、发展方向、作用1. 引言1.1 高中生物教学意义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物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生命起源、演化、生物种类和生物界中的各种现象,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对生命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生物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认识到自身是生物界的一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高中生物教学还可以为学生今后选择生物相关专业做好准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结果,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探究性教学更加重要。

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actively 构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为例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为例

【摘 要】本文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为例,分析教材特点,论述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物学科素养的做法,提出创设生活情境、巧设问题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策略,以有效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策略【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8-0079-022017 年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正式提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高中生物学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文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细胞中的水和细胞中的无机盐。

历年高考主要考查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对此内容以及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内容进行综合命题。

高一的学生刚从初中跨入高中的门槛,对水和无机盐的许多概念大都来自生活中的经验,虽然对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和作用都有初步的认识,但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没有较明确的概念,对结合水的相关知识较难理解,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纠正和系统化的学习。

一、创设生活情境,发展生命观念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它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后获得的标志性的学习成果,也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标尺。

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新课标对高中生提出的目标要求。

高中生物新课程STS教育初探

高中生物新课程STS教育初探

高中生物新课程STS教育初探STS系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指的是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科学)与改造世界(技术)和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结合起来。

几年来,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渗透STS教育的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老师系统地讲述科学知识,学生静态地、被动地接收,实验课也主要是去证明已学的知识。

STS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使他们不但在学校通过老师能获得新知识,而且毕业以后,尤其是那些无机会再深造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学不断地、快速地获得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1、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息息相关。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如果在学校里只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不懂得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知识就得不到更新与发展,就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我在讲高中《生物》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首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几个步骤:观察到的事实(植物具有向光性);提出问题和设想(为什么?是具有芽尖的缘故);设计实验验证(排除影响因素,将芽尖切去);实验结果(不发生弯曲);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是由于它具有尖端的缘故),并告诉他们很多生物学知识就是通过这种探索的过程获得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大致了解,同时,也明白了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2、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做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一些与要讲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2 . 1 观 察 实证 的 方法
的系统化 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美国《 国家科学教育标 准》 中把科学过程与方法看成一个系统 , 是指一系列 的相互联系的科学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 我 国 的基 础教育课 程 改革强 调科 学探 究 , 强调让 学 生亲 历科学 , 在体验中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提倡意 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 学生不是被 动 地记 忆科学 的结 论 , 而 是经 历这 种结 论得 到 的过程
的, 可将假设上升为学说或理论 。科学方法教育应包 括科 学研究 中 “ 过程 技 能 ” ( 观察——问题——假 设——实验——结论 ) 的教育 , 还应包括观察 、 调查 、 实验等具体的方法技能。 科学方法教育中尤其要重视 科学 思维 的训 练 , 即努力 使学 生将 科学方 法 内化 为 自 己的思维方 式和行 为方式 。
科 学 方法 可分 为多个层 次 , 这里 所指 的生 物科 学
高中学生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 国家和地方的新高考 大纲( 说明1 也已明确将这一技能素养的掌握水平作为 考核 对 象 , 2 0 0 7年 全 国高考 生 物 江 苏 卷 中 就 已 出现 涉及模 型构建 问题 的考核 尝试 。因此 , 在平 时 的教学
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是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的 重要 内容 , 也 是落实 新课程 理念 的基础 。 1 科学 研 究方法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诺 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说 过: “ 科学是一种方法 , 它教导人们 : 一些事物是怎样 被 了解 的, 什么事情是 已知的 , 现在 了解到什么程度 ( 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 已知的) ,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 定性 , 证据 服从什 么法则 , 如何去 思考事物 , 作 出判 断, 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 科学教育中的“ 科学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摘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帮助学生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范围较广,从生物圈到单细胞生物等都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

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发展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如今在生物教学阶段,教师未能把握教学要点,使得学生在生物知识探究方面的个人学习潜能相对较大。

高中生物教学阶段,教师渗透生命教育理念,能够突出生物教学要点,对培养学生兴趣,以及强化学生生物学习基础有重要意义。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探索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教育;策略引言:生命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的意识态度的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尊重自己以及他人,在教育教学阶段,教师始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并确立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这样学生才能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教师在生物教学阶段,突出生命教育理念的价值,并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能够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本文结合实践具体分析如下:一、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阶段,教师要明确生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将生命教育作为学生培育引导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树立自尊自爱、互敬互爱的基本态度,那么在品格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能够突出生命教育的重点,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教师也能有新的思路。

(二)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在当今社会背景之下,学生能够接触各类知识的机会较多,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知识,这对于高中生来讲有利有弊。

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不足,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形[1]。

教师要承担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责任。

教师做好生命教育,能够避免学生陷入拜金主义状态,或者受享乐主义的侵蚀等,并且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我成长、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学习效率。

(三)构建良好氛围,提升教学和谐性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相关理念期间,要从书本知识入手,帮助学生不断地拓展以及深入探索。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教案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教案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教案
教学内容:细胞渗透
教学目标:了解渗透现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渗透现象的原理和解释。

教学重点:渗透现象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难点:渗透现象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示范实验,观察实验结果;讨论课,激发学生思考;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细胞内物质如何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第二步:讲解渗透现象(15分钟)
1. 介绍渗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解释渗透现象的原理和机制;
3. 分析渗透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步:实验演示(15分钟)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讨论实验结论。

第四步:讨论交流(10分钟)
教师与同学讨论渗透现象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引导同学发表看法,进行思维碰撞。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等形式,了解渗透现象在生物体内的具体应用,做一份相关研究报告,并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分享。

教学示例:细胞渗透作为生物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学生理解细胞内物质运输、水分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渗透的原理和机制,并且探讨渗透现象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及意义,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主要策略探析

高中生物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主要策略探析

验方法 )包括观察法 、 , 实验法 、 调查法 、 模拟实验法 等; 从经验性 材料( 感性材料) 的获取到问题 、 假说或 结论 的得 出需要 理性 思维 , 理性 思维 的方 法包 括逻 辑 思维、 形象思维 、 直觉和灵感 、 数学方法 、 模型方法和 系统方法等。那么 ,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 中如何进行 科学 方法 的教育 , 者说可 通过 哪些 途径 引导 学生 逐 或 步 掌握探 索生 物学 的奥秘 ? 1 通 过生 物 科 学史 “ 读 ” 学 方法 。 解 科 重现 科 学 巨 匠 的探 究历 程 生命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 轮廓 , 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 事件为主线 ,用翔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的创造性劳
弗里 、 赫尔希 和蔡斯 等科 学家 的探究 性 实验 之 间 的异 同 。 不 同的实验设 计 中可 以通 过 比较 , 析相 同 、 在 分 不
同的特征。例如 , 在教学“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和 “ 噬菌 体侵染 细菌 的实验 ”后 引导 学生 分析 这两 个 实
验异 同点 。这两个 实验对 象 、 方法 及所 处 的时代 背 景
动 ,生 动地描 述科 学家科 学探 索 的思维 过程 和方 法 。 它 作 为学 生 实施 科 学探 究 的范例 无 疑 是实 施科 学 方 法 教育 的一个 有效途 径 。 中生 物教材 中有 许多关 于 高 生 物科 学史 的教 学 内容 , 如酶 的发现 、 光合 作用 的发
生猜想 : 当时格里菲思是如何猜想的呢?请同学们像 科学家一样进行思维 , 如果是你 , 你可能有哪些猜想? 最 后运 用 比较方法 , 引导 学生 分析 、 比较 格里 菲斯 、 艾
维训 练具有 重要作 用 。 2 通 过知 识( 括概念 、 包 原理 、 规律 ) 的教学 “ 渗透 ” 科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渗透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渗透摘要: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因材施教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能力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新时代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生物教师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提升兴趣,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产生了兴趣,对所学知识就会想要去了解,会产生探索的意愿,才能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角色的转换。

同时,兴趣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乐中学,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的要点。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若能提出一些学生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将会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身边生物现象的关注。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任何创造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瞎子摸鱼”与“有的放矢”,两者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大大提高。

学生只有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才可能使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在学习减数分裂前,我提出,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我们已经知道了有性生殖的动物,体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若根据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来判断,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46条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有46条染色体。

正常人不论男女老少,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都是46条,那在刚才的描述中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了?学生激烈讨论,大多数同学最后认为应该是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这个阶段有别于有丝分裂。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史教育研究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史教育研究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学史教育的研究【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际科学教育对科学史教育的重视和研究,结合国内高中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实际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史教育,科学素养,课堂教学与研究1.研究背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马丁认为科学知识、科学过程能力和科学态度三方面内容组成了科学素养,而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观和科学品质四个要素。

[1]而生物科学史不仅展示了科学家们在探究生物学有关问题中的时代背景、技术发展情况,也展示了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思想过程和探究方法,体现出科学方法不断发展的历史,科学家们散发出来的科学品质和科学观。

因此《标准》在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也指出了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

[2]这个认识是与近年来国际的教育理念相接轨的。

随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各国教育家们意识到:科学本质离不开科学的历史、文化、社会,hps教育(即:科学史history、科学哲学philosophy和科学教育science teaching)应运而生。

[3]查阅多方文献资料便可发现,重视科学史教育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意义已经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美国的《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英国国家课程的科学部分等,都将科学史与科学教学结合,并对hps的课程与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

因此,国内的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紧随国际步伐,在《标准》中明确提出对科学史的重视,新教材的编排就蕴含了大量的科学史内容。

1.1 三个必修模块的绪论都改编为“科学家访谈”,从邹承鲁到孙儒泳,从我国率先人工合成蛋白质到生态学研究,展示科研成果,探讨研究过程,渗透科研精神,切入模块主题。

在高中生物进化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在高中生物进化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便开始记第一本关 于“ 变” 递 的笔 记 , 明他 已确 信进 说 化的发 生 ,8 8年 根据 自身 对动 、 物 习性 的长期 观 13 植
学说 , 而基本上就是拉马克 的获得性 遗传思想 。 此外 , 、 中生 物学 教材 中 , 管 都有 生物 进化 初 高 尽
方 面专 门章节 的教学 内容 , 并没 有对 “ 但 进化 ” 念 给 概 予明确的定义 。因而这 个看 似通 俗 的问题 , 每个 人 的 理解 是有着很大差异 的。比如 , 在教 学过程 中 , 不少学 生 问过 这样 的问题“ 什么有 的低 等动 物会 捕食 比它 为
们高 等的动物 ? 当你反 问他为什么认为不应 该出现这 ” 种情况 ?学生 的 回答 常类 似 以下 的逻辑 : 因为生 物进 化就是 由简单 到复杂 , 由低 等到高等 , 以应该 是高等 所 生物吃低等 的生物。 表面上看 , 这类 问题 的错 误是在于 , 生态 系统 中 把
蒂芬 . . 杰 古尔德认 为 , 致达 尔文 推迟发 表 自己最 有 导 价值理 论的原 因非常 复杂 , 惧 的负面作 用 与增加 材 恐
论 的名 称 或 要 点 时 , 多 学 生 的 回答 并 不 是 自然 选 择 许
学价值 。④进化理论 的特殊性 , 学生在较 开放 、 使得 鼓
励 质疑的教学环 境 中 , 可能会 提 出一些 超 出课 本知 识
以外的问题 , 教师应对此有所准备 。
2 相关 问题 的探讨及教学建 议
2 1 引导 学生挖掘 自然选择 学说 蕴涵 的哲 学观点 , . 帮 助 学生树 立正确 的 自然观 众所 周知 , 文 在结束 达尔 了那著名 的 5年 ( 8 1~13 13 86年 ) 贝格 尔号 的航 海 旅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作者:张永秀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 A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

向高中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并在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中开展一些课题研究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研究性学习顺应了这一历史的客观要求。

研究性学习过程运用于生物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②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③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命科学宝库的金钥匙.二、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

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

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

三、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把握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是现代人一生都需要,并应不断得到发展的。

同时,科学是开放的、发展的,今天被认为是正确的,明天未必仍然完全正确,科学贵在创新,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途径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途径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交叉渗透的途径作者:杨燕平赵晶华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5期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它们的思想方法、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生物科学与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另外,生物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是相互影响的。

因此,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1]一、在生物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科交叉渗透在生物日常教学中,有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和生物学难点的突破等,有时就可以进行学科交叉渗透。

[2]例如,在讲授细胞周期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学生在高一所学的物理学中的振动周期概念与细胞周期进行类比,振动周期是指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其演化为一个连续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从一次全振动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全振动完成时为止。

而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

在学生对细胞分裂还未了解之前来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但学生对振动周期的概念早已熟悉,这样细胞周期的概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活细胞内每时每刻都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都可借助化学知识来解释,如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化学知识阐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

另外,在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如在讲到渗透吸水原理时,学生都知道渗透装置中漏斗管内的液面不会一直上升,但不知道怎样解释,课本上也没有具体答案。

但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物理学中压强的平衡和化学中的一些动态平衡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几点建议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几点建议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的几点建议渗透科学史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下面是几点关于如何渗透科学史的建议。

可以通过引入科学史的背景和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介绍某一科学理论时,可以先讲述该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家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理解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在教授细胞学时,可以先简要介绍Antonie van Leeuwenhoek的显微镜发明及其对细胞研究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技术水平对细胞发现的影响。

可以通过实验展示科学的发展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历史实验,如格里菲斯实验、密涅瓦实验等,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呈现,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且感受到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样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史的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科学史的文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史的经典文献,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梅特尼科夫的《遗传学入门》等,通过文献中的科学思考、实验证据和科学争论,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科学史的理解和思考,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可以通过科学史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

通过分析一些重大科学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发展的曲折和不确定性,培养他们对科学实证、推测和审慎的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兰斯特四倍体草莓的案例,通过学习这一实验的历史背景、细胞遗传学的发展,以及实验设计和结果的讨论,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为了加强对科学史的渗透,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科学史问题的讨论或者小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科学发现或者理论,研究其历史背景、实验过程和影响,并撰写一份简单的科学史研究报告。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史的重要性和科学发展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和探究的方法。
题的成就感 。
二、 激 发 学 生大 胆 的假 设 和猜 想
关键词 : 高 中 生 物 科 学 探 究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仅 要求 改革教师 陈旧的教学 理念 , 学生 的学 习方 法 也 要 发 生 巨 大 的 变 革 , 这 对 教 师 和 学 生 都 提 出 了较 高 的 要求 。 由 于新 的教 学 模 式 又 无 章 可 循 ,所 以 教 师 在 实施 具 体 的教 学 过 程 中难 免会遇到各种困惑。因此 , 拓宽思路 , 充分利用有 限 的课 堂 教 学 时 间 获取 最佳 的教 学 效 果 就 成 了每 一 位 教师追求的 目标 。 作 为一线 的教育工作者 , 我们应认 真学 习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的总 目标 ,放弃枯燥无 味 的低效率题海战术 ,还给学生一片更广 阔的科学天 空, 给学生 提供充分 的科学探究机会 。 科学探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教 师首先创设 科学探究 的氛 围, 激发学生探究 的热情 , 让学生通过 科学探究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 ,领悟科学家 们研究生物科学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 能力而
三、 加 强 对 学 生 自主 设计 能 力 的训 练 。 指 导 学 生 进 行 科 学 探 究
进行 的各种探究性的活动 。通过经历与科学 工作 者 进行科学研究时 的相似的探究过程 ,学 习生 物学 知 识 与技能 , 体验科学探究 的乐趣 , 学习科 学家 的科学 研究方法 , 领悟科学研究 的思想和精神 。 我从 生物教 学入手 ,把实施新 的教学模式 中的感想和对教学策
略 的领 悟 总 结 如 下 :


科学 探 究能 力 的培 养 来源 于 学生 的 问题 提 问
通 过 生 物 实 验 的 观 察 、实 验 现 象 的 调 查 和 研 究 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事实和证据是实施探究活动计划 的过程 。 这些探究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是学 生亲身经历 的自主探究 , “ 使他们在像 科学 家那样进 行科学探究 的过程 中, 体 验学 习科学 的乐趣 , 提高科 学探究 能力 , 获取科学 知识 , 形 成尊重事实 、 善 于质 疑 的科学态度 , 了解科学发展 的历史 。” 在平时的教 学 中, 需要 引 导 学 生 经 历 收集 事 实 、 整 理 事 实 材 料 的 过程 , 要 注 意 引 导 学 生 自己得 出结 论 。 可 以引 导 学 生 从各种描述 中, 选择更合适 的说法 , 这样的结论才是 学生 自己的结论 。对学生 的说法 ,重在 内容是否全 面, 表达是否合理 , 不 必 把 学 生 的说 法 硬 搬 到 某 种 固 定 的表 述 上 去 。 只有 这 样 , 学生 的探 究 兴 趣 才 得 以延 续, 才能从探究 中体验成功。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化学、物理学科知识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化学、物理学科知识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化学、物理学科知识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化学、物理学科知识渗透的教学案例研究如下:
1.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化学和物理知识对于理解实验原理和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例如,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基因工程操作;需要了解物理原理如电子原理、分子生物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化学和物理知识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新兴领域的知识。

2.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一门学科。

在学习生态学时,学生需要了解物理和化学知识,如物理学中的能量流动和化学键的知识,以及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3.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在细胞生物学中,学生需要了解物理和化学知识,如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以及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如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细胞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行为。

在教学中加强化学和物理知识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各种现象和机制,从而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 热 息 透
2 0 1 3年 第 6期
中掌生数理他 . 掌饼版
高 中 生物 教 学 中如 何 渗 透 素 质教 育
■ 黄 凌 云
在 生 物 学 教 学 中适 当 加 强 生 物 学 史 教 育 , 对 变 应 试 教 育 为素质教育 , 培养 合 格 人 才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新 教 材 比 较 注 意 对 物” . 由此 可 见 , 科 学 家 对 酶 本 质 的 认 识 也 是 不 断 深 人 和 不 断 修 正 的.

个 史 实性 的 实 验也 都具 有 非 常 好 的 智 育 价 值 .
五、 展示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的 研 究 方 法 和
思 维 方 法

利用科学史的“ 故事性” ,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常 言道 :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 教 师 对 某 一 事 物 趣 味性 的 介绍 、 重 要 性 的说 明能 激 发 学 生 的好 奇 心 , 引起 学 生 对 某 一 事
细 心 观 察 和 比较 分 析 的 重 要 性 . 当学 生 沿 着 科 学 史 的 进 程 进 行 学习时, 以科 学 家 的身 份 体 验 知 识 形 成 的 过 程 , 运 用 科 学 家 的 思维 方式 分 析 和处 理信 息 , 从 而 习得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 学 会 科 学 思 维 和 领 悟科 学精 神 . 六、 呈现科学发展史 ,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高 中 生 物 新课 程 在 教 学 内 容 中 增 加 了生 物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史 上 的 重 大 发 现 和 发 明 的 内容 , 如必修 本中的“ 酶的发现 ” “ 光 合作用的发现” “ 植 物生 长素 的发 现” 、 肺 炎 双 球 菌 的 转 化 实 验、 噬菌 体 侵 染 细菌 的 实 验 、 证明 D NA 是 遗 传 物 质 的 两 个 著 名实验等 , 这 些 内容 的增 加 有 利 于 学 生 了解 生 物 科 学 , 发 展 学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 .
在生物 学教学 中加 强科学方 法的教 育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科学 能力和提高 科学素养 。生 物学知 识 、 生物 学史 的教育 以及
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生物学教学 中 以生 物学
内容为载体有计划 、 目的 、 有 有意识 、 步骤地 引导 、 有 渗 透、 点拨和传授 科学 ( 究 ) 研 方法 , 学生 受 到科 学 方 使
生物或 生命 现象所 间接进行的一种特殊 实验方法 。要
的事物间 , 事 物的某些 已知特 征去推 测另 一事物 从一
的相应特 征或直 接进行 比较 , 中求 同 , 异 同中求异 。对 不 同的内容能够采用不 同的 比较法 ( 包括列表 比较 、 分 析对 比、 实验对 比、 图文 比较 、 归纳 比较等) 。学 习光合 作用与 呼吸作用 后 , 这两 个概 念 可以从各 自发生 场 对
件 , 问题进行逻辑推理 和论证 , 对 得出正确 的结论 或作
出正确 的判 断 , 并能 把推理 过程 正确 地表 达 出来。例
科学素养 以及促进个体 发展的 目的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 中 生 物 学 教 材 的 科 学 方 法 体 系
如, 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使用和 改 良显 微镜 ; 最后 由施 莱登从显微镜下 的视野归纳得 出植 物都是 由细胞构 成 的结论 , 一年后 施 旺也 提出所 有 动物也 都是 由细胞构 成, 由此建立了细胞学说
13 调查 .
要求学生能明确调查 目的和 调查对象 ,
豆杂交 实验数据 的处理就是根据概率论 的思想加 以统 计分 析 , 而得到孟 德尔遗传学定律 ; 从 生态学 上研究某
种群数量变化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
制订合理 的调 查方 案 , 掌握 随机 取样 、 定样 本 大小 、 确

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渗透式教学

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渗透式教学

2021年第08期225课程研究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渗透式教学张立群山东省泰安市第三中学,山东 泰安271026生物教育教学不仅可为学生提供生物科学基础知识,亦可在高中生社会责任教育活动,如生态保护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等良好社会责任诸多方面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切入点,以实现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广大生物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渗透式教学(一)教师需要增强育人的“思政教育”意识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效果。

目前高中生物学学科教育在高考考核体系下,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认知与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缺少对思政教育的指标考核,各级管理部门也未对课堂思政教育开展相关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而需要教师树立起育人意识,通过挖掘课程教材的思政素材,做好课程设计,将思政理念渗透到课堂课程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深挖教材“思政”素材,实现渗透式教学生物学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在教材中没有直接的思政教育内容,不能直接实施。

但生物学课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其独特的科学人文特点,包含有诸多生命观、科学价值观、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教育内容,均可作为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发挥好生物学特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充分利用好这些教育素材,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信念教育、生态与环保意识教育而达成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爱国主义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世纪以来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前沿的科学发展迅猛,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章节介绍了我国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着众多的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

在努力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素材,并踏踏实实地将科学方法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下面便是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教学体会。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等。

这些科学发现本身就是科学家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帮助学生寻着先人的足迹,在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这里仅以“酶的发现”为例略作说明。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1、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札尼的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a肉块为什么会消失?
b鸟胃是否可以进行化学性消化?
c鸟胃是否产生了消化有机物的物质?
d鸟类的胃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吗?
通过分析,明确问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好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完整,提出一个好的问题非常重要。

2、科学家的假设是什么?
a如果鸟胃进行了化学性消化,那么肉块就会消失。

b如果肉块消失,那么鸟胃进行了化学性消化。

分析两种答案,指出前者是正确的,并帮助学生分析假设应如何做;而后者是结论,不是假设,教师要说明为什么。

3、这时科学家的基本预测是什么?
鸟胃可能进行了化学性消化。

(鸟胃可能含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肯定的假设基于肯定的预测,预测置于“如果”后面。

4、科学家的另外一种基本预测是什么?
鸟胃可能没有进行化学性消化。

(鸟胃可能没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5、此时科学家的假设又应该是什么?
如果鸟胃没有进行化学性消化,那么肉块就不会消失。

否定的假设基于否定的预测,同样这一预测也是置于“如果”之后,而“那么”之后是可操作定义。

总结如何做假设:如果+基本预测,那么+可操作定义。

6、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鸟胃含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因为肉块消失了,所以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7、这个实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金属笼排除了物理性消化的影响。

单因子变量原则。

8、这种化学物质是什么?
这种化学物质是胃蛋白酶。

分析如何确定它是胃蛋白酶的,进而分析酶的概念变化,说明科学是发展的,真理是相对的。

让学生在学习酶的发现的相关知识时,不仅注重历史性的探讨,而且重点让学生在分析、研究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并能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归纳出科学发现的
共同特点。

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并准确分析教材中经典科学实验的功能,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科学知识,同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得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