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老王_中_愧怍_的释读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老王》中杨绛之愧怍另类解读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老王》中杨绛之愧怍另类解读杨菁【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2页(P68-69)【作者】杨菁【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致远初级中学【正文语种】中文【背景】许多教师都认为《老王》一文,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老王的内疚,认为相比较老王,作者就是个幸运儿,要学习作者关注弱势群体的精神品质,在学术界的解读中,我们也看到此种观点。
这种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作者真的是个幸运儿吗?而且在与老王交往的过程中,作者的做法也并无不妥,为什么作者却越来越感觉到愧疚呢?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在这文字表面的描写之下,还隐藏着作者更深刻的感情认知。
【实录片段】师:老王为何要来送鸡蛋和香油?生:表达感谢。
师:仅仅是来表达感谢的吗?试着揣摩老王与我的几句对话,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生:嗯。
我不吃。
我不是要钱。
师:假如你就是老王,请发挥想象,此时你会怎么想呢?比如:他只说:“我不吃。
”省了哪些话?生:临死的人,吃了也浪费。
补充背景:那个时代,一个人每月有二两油票,一张蛋票(只够买一张鸡蛋饼)。
生:舍不得吃,留给你们吃。
师: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那要什么?师:前文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虽然最后拿了钱,那是劳动所得。
此时多了一个“是”,有何不同意味?生:他想要家人般的关爱。
生:他还想要爱的尊严。
师:杨绛当时明白老王的心意了吗?她是怎样做的?生:没有。
“我也赶忙解释”,硬塞了钱给老王。
师:这种情感上的错位导致了隔阂,以至于老王带着遗憾离世。
若干年过去了,杨绛渐渐明白了什么?解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愧是惭愧,那怍是何意呢?出示“怍”字的甲骨文,“乍”:刀具上的刻痕。
师:刀刻在心上,引申惭愧之意无法消失。
为什么?生:因为没有善待老王而产生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师:为何不写“那是我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生:我相对于老王而言是幸运的,有亲人,生活条件较好。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作者:张卫中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1期“愧怍”是杨绛《老王》的中心词,此前的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的关注。
关于“愧怍”的含义,主要有几种意见。
有人认为,“‘愧怍’之情无非出自人生慈悲心肠”,是“幸运之人”赠给不幸者的“一份菲薄的祭礼”。
也有人指出,作者“愧怍的是与老王的交往一直是以金钱来衡量,没有体会到老王一贯对自己的好,总以为用金钱就能表示不欠人家的情了”,“作者自认为‘平等’方面做得最缺失,这也正是作者愧怍的本意和内核”。
另外还有人认为,“杨绛先生的愧怍,缘于深深体味不幸滋味后,对人性、平等、命运等命题的终极追问,缘于超越控诉、感动和廉价同情的慈悲情怀。
……她用柔软慈悲的心担当了社会责任、阶层的责任、知识分子群体的责任”,这位研究者甚至把杨绛的这种愧疚与耶稣对人间不幸的担当和托尔斯泰、杜甫等悲天悯人的情怀看成同一个东西。
以上这些阐释,虽然都有一定合理之处,但是在我看来,它们要么尚未触及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么有过度阐释的意味,偏离原作的意思,把一个简单问题讲得过于复杂了。
我认为,理解《老王》中的“愧怍”,有两个问题非常关键,首先是20世纪大背景下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
实际上,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面前的“原罪”意识,应当是《老王》中“愧怍”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作者用付钱的方式拒绝了老王本来想象的“朋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老王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则构成了作者“愧怍”的特殊内容。
下边分做阐释。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与《老王》中的“愧怍”“原罪”本来是一个基督教用语,所指的内容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受蛇的引诱偷吃禁果,违背了上帝的禁令,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亚当、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他们的罪过就成了人类的原罪。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原罪”其实最根本的是一种“阶级出身的原罪”,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在有阶级剥削的社会,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往往是来自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弟。
读问之间思“愧怍”——我教《老王》肖培东
读问之间思“愧怍”——我教《老王》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一曲淳朴人性的颂歌,还是一段精神灵魂的拷问?是一腔情感收支不对等下的自责,还是一则正义良知反思中的呐喊?《老王》,语言冲淡却字字含情,朴素平和却别致耐读。
不细读,不足以真切体验老王悲至极致的不幸;不深问,不足以深刻感悟作者感人肺腑的愧怍。
这一读一问,就架成了我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愧怍”的桥梁。
读,读出老王的“不幸”。
老王,一个卑微群体的缩影,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众多的不幸加诸其身。
老王,在作品中已是垂老暮年之态,一只点着微弱油光的灯盏,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苟延喘息。
“老”已是人生的憾事,一贫半盲,孤苦伶仃,病如残烛,更足以让我们为这样一个羸弱悲惨的小人物掬一把同情之泪。
看,老王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
看,老王只有一只眼,“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行将就木时,“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听,老王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贫困的深渊里苦苦挣扎。
听,老王直着身子行走离去的脚步声,那里蕴有生命极限的凄凉痛苦与恐怖。
贫且贱,孤又残,命如此,运更惨。
只因为“脑袋慢”,“没绕过来”,就成了单干户没有了组织保障。
如此失群落伍还不算,人力三轮被取缔更是雪上加霜……老王,在人生绝路上步履维艰。
杨绛先生在叙述老王的不幸时语调平和、节制,这样的素朴清淡,课堂上若不加细细咀嚼,学生在叙述老王之不幸时多容易浅显视之,随意道来,老王的不幸也就有了相对的距离感。
这样,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看似平淡的文字中饱含着的深情,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感悟体验环节。
杨绛先生在写老王之孤时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这一句看似平和冲淡,却至苦至悲。
“有个哥哥”,正当我们因老王还能有亲情的依靠而高兴时,猛然间“死了”两字却带给我们一种无言的伤痛;紧接着“有两个侄儿”峰回路转,希望尚存,但“没出息”又让人再次走向绝望的深渊。
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
解读杨绛《老王》一文中的“愧怍”摘要:《老王》一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源于作者的“愧怍”之情。
从老王的基本信息中可见老王的不幸,从作者回忆的老王的几件事———送冰、送人和送鸡蛋中,可见老王的善良。
不幸而善良的老王把“我们”看作亲人,而“我”却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
老王淳朴、善良、正直,这是一种从社会底层,从普通民众中发出的光芒,然而“我”没有更好地善待、理解老王,多少年来,作者“不安”“愧怍”。
关键词:解读;愧怍;写作意图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写的是凡人小事,情节结构不复杂,几乎是平铺直叙,高中生读来基本没什么困难,只是对于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不甚理解。
这恰恰也是文章值得探究的地方。
所以,教师应当以此为切口,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逐步领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文本深处,感受平淡叙述中的深情与耐人寻味。
一、初探写作意图首先,杨绛为什么写老王?这在文章最后一段有交代:“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作者说:“都不是”。
这份不安是那样沉重,难以释怀,以至于“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写《老王》是因为不安,因为愧怍。
那么,为什么愧怍?要探寻这个问题,我们要跟着作者走进老王。
二、不幸的老王文章前四段介绍了老王的基本信息:职业、亲人、长相、家庭、住所等等,引导学生梳理这些信息。
1.职业:人力车夫;“单干户”:在那个年代“单干户”意味着被孤立、被排挤;2.亲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后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3.长相:“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4.家庭:“老光棍”“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只是住那里,可见没有家;5.住所:“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从以上分析,显而易见,老王没有家,没有亲人,老、丑、穷、单干户(被排挤、受冷落),老王是个不幸的人。
愧怍:解读《老王》的关键词
“ 镶嵌” “ 僵 尸 ” 等词 的运 用说 明 老 王 已行 将 朽 木 ,离 大 限 之 期 不 远 。老王 没有什 么亲 人 ,临死 前在 置办好 自己死后 需要 的 “ 全新 的 白 布” ,剩 下 的东 西 ,他 能 够 想 到 的
只是可 怜他 、同情 他 。作者 并 没有 以平等 的心 态去 关心 、爱护 他 ,因 此觉 得愧 怍 。在 文 中杨绛 先生 一家 把 自 己称 作 “ 幸 运 的人 ” ,是 呀 , 尽管 在 “ 文化大 革命 ” 中反复 被批
一
源。
老 王 ,一 个 连名 字也 没有 的小 人物 ;干 的是拉 三轮 的 苦力 活还 是
隗怍:解读( 愧怍:解读( ( 老 的关键词
笑” ,已经不 知道该 用什 么表情 了, 不 是发 自内心 的 。在 表示 一连 串谢 意后 ,又是转 身拿 钱 ,作者 显然 没 味的解 释 “ 我知 道 ,我知 道—— 不
顾 的瞎 了眼 的老三 轮车 夫 ;有 每 次
王
使 唤老 王都不 曾少 给他一 分钱 的情 谊 ……但作 者 的这些 做法 包含 对老 王 的 同情 成 分多 ,亲情 的成 分 少 , 以至于 当作 者 看到病 人 膏肓 的老王 时 先是 “ 吃惊 ” ,并 不是 关 心 。后 是 “ 忙” ,忙 的一 二 十个 鸡 蛋 数也 数 不 清 ,恐 怕这 个 “ 忙” ,一 方 面 是 对老 王的 突然造 访不 知所措 ,另 方面也 是看 到老 王将 死的外 貌感 到 慌忙 ,有怕 的 因素 。接 着是 “ 强
白 “ 那 是一个 幸运 的人 对一个 不幸
先 写老王 给杨 绛先 生一 家送 冰 ,车 费减 半且 量 大 ;其 次写 老王 送默 存 去 医院 ,不肯 收 费 ;最 后写 临终 前 给杨 绛先 生 一家送 香油 、鸡 蛋 。那 么 这是 一 种 什 么样 的 “ 善 良 ” 呢? 作者 在文 章 中一再 流露 :第 一 ,在 送冰和送默存去医院这两 件事上 , 作者 这样 写 道 : “ 他从 没看 透 我们
《老王》一文个别难点问题详解
《老王》一文个别难点问题详解一、课文《老王》本文愧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作者杨绛。
愧怍指惭愧,羞愧。
后也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而文中的作者杨绛先生,感到愧怍,其实是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关心还不够,作者觉得自己并没有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老王,并没有把老王当成是真正的朋友,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远远没有老王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作者感到愧怍。
社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心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总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疚。
正如文中所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二、老王中我与老李的对话很有意思,如何理解老李这个人的态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作者杨绛。
我与老李对话原文: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老李对老王的态度是:冷漠不关心。
这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对于老王的死,他没有多少同情,言死不避讳,表现得很平静,很平常。
老王与老李,同为社会下层的不幸者,但他们相互并没有过多的相互关心、理解与同情。
这是令人很意外的。
三、如果老王是你的邻居你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做?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作者杨绛。
如果老王是我的邻居,我会这样做:1、对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只要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我能够办得到,我都会尽量去帮助他,帮助他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
2、时常关心、问候他。
作为邻居,时常去问候他,关心他,关心他的生活状态,问候他的近况等。
《老王》的“愧怍”细读
后, “ 每想起 老王 ,总觉 得心 上不 安” ?老 王送 了多 少 个鸡 蛋 ,为何 “ 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 “ 我渐渐
明白”的,怎么反而是 “ 愧怍”呢?
内心 的尊 重 ,需要一种 人格 的平等 。 老王临 终时 收 了钱 也是 因 为作者 说
才感到抱歉 , 没请他坐坐喝 口茶水 。 ” 这里 的 “ 坐坐喝 口茶水 ” ,可能不 是
一
“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 的菲薄 的祭 品,奉献于死者的灵前……”鲁迅在
先从文章情节人手 , 分析老王对 作者一家的好 ,这是发 自内心深处的
尊重与感 激。如果把老王送冰 只收一 半费看作是与人为善的话 ,那么在送
默存先生去医院不收钱 , 还担心看病 的钱不够 ,哑着嗓子悄悄 问 “ 你还有 钱吗 ? ”这便 是老 王真诚 的体 贴 了。 老王临终前竟然送给 “ 我”鸡蛋和香 油, 更是令人感动。在那个特殊的年 代, 物资多么匮乏 ,如果老王 自己吃
钱 ,岂 不 成了一份简单的交易?这 也 许可以看成是作者 “ 愧怍”的原 因之
活” ,老 王死后 , “ 我 ”一直 想着老 王, “ 一再追忆老 王和我对答 的话 ,
一
种 “ 人之初”的善良,是一种人性
会像老王那 样患 了重病却 无钱医治 , 不幸是相对 的。
的光芒 !
我们 再来 探一 探 杨绛 先生 “ 愧 怍”的缘 由。如果 把老王对作者一家
1969年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先生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1970年作者也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这是那个荒唐年代对他们的不公一般的知识分子都会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不幸去控诉可作者在1984年写的这篇文章里却对此只字不提这应该说是作者人性的光辉
说说《老王》里的愧怍
说说《老王》里的愧怍《老王》一文中,最关键的是结尾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许多朋友写文章认真分析这句话,大家都指出,杨绛本人其实也不是一个“幸运”的人:被剃了阴阳头,罚扫女厕所,“上台就有高帽子戴”,受尽了精神的屈辱。
从这一点上说,可能是生活困苦的底层车夫老王比她还要幸运一些。
可是,在文章里头,杨绛还是以她一贯的冷静风格来叙事,不动声色地表现自己的强烈的思想倾向。
这是一种来自真正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融汇了传统士大夫宽阔胸襟与普世价值的博爱精神。
而这一份“愧怍”来自于一个文革的受害者而非施虐者,更加令人感慨。
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杨绛与老王之间的距离及产生的原因。
尽管是被打倒的阶层,由于收入和知识地位等的原因,两位被批判的教授和一位底层的车夫之间,还是有着在精神与物质上都无法抹平的鸿沟。
其实,老王的生计也是来自于钱钟书的车资,而他真诚的感谢,——香油和鸡蛋,——杨绛也是自然要付给他报酬。
这近乎是一种天然的优越感的体现;而这一点也是“几年过去了”之后,再被善于自省的作者所感悟到的。
文章中,杨绛给老王钱的时候,有这样的对话。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这里我让学生补出杨绛回答中的省略部分,那个破折号其实是思维的跳跃。
“我知道”你是来感谢的,是表示友情的,但是,我们怎么会不要你的钱呢?意思是,我们怎么会白吃你的东西呢,我们本来还是要照顾你的呀,就算是到了这时候,我们也不至于白拿你的鸡蛋和香油。
这些话都是符合人情物理的,唯独不符合的是友情,不属于真正的朋友,也许。
而老王“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说明这种层次感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存在。
之所以有这些,都是作者和老王的交往过程中造成的,也许,这也是作者深深“愧疚”的原因吧。
如何理解《老王》中的愧怍作文
如何理解《老王》中的愧怍作文
《关于〈老王〉中愧怍的理解》
嘿,咱来说说对《老王》里那个“愧怍”的理解哈。
我记得以前我家楼下来了个收废品的大爷,那大爷看起来就和老王有点像,老实巴交的。
有一次我收拾出了一堆旧书旧报纸啥的,就喊大爷上来收。
大爷特别实诚,称重的时候一点都不糊弄,还主动把一些不太值钱的东西重量给我减去了些。
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心里就觉得这大爷可真好呀。
等他收完要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的鞋子破了个洞,大脚趾都露在外面了。
哎呀,我那时候一下子就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儿了,我怎么就没早点注意到呢,好歹给他拿双旧鞋啥的也好呀。
这让我想到《老王》里杨绛先生对老王的那种愧怍。
可能就是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上,我们明明可以为别人做更多,但却疏忽了,过后才意识到,那种后悔自责的感觉就涌上来了。
就像我对那个收废品大爷,过后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看到那双破了洞的鞋就会想起他,心里就会有点难过,有点愧怍。
也许我们都应该更细心一些,更关心他人一些,别总是事后才来懊悔。
所以啊,这“愧怍”其实就是我们心底里那份对他人的亏欠感,提醒我们要多留意身边的人,多为他们做哪怕一点点的小事,这样也许就能少一些这样的愧怍啦!嘿嘿!。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
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摘要: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愧怍”的探讨,了解杨绛先生,了解老王,了解文本所蕴含的内涵,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反思;同情;平等;尊重作者简介:鲁松娥,任教于浙江私立诸暨高级中学初中部。
笔者在教学《老王》这篇文章前,请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询杨绛先生资料,熟读《老王》一课,解读文中的老王。
在教学中,紧抓“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原文是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来解读课文。
并就杨绛先生是否应该感到“愧作”,请学生提出不同观点。
课堂上,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
现整理如下:一、第一种观点:在杨绛先生这样一个高贵的灵魂面前,真该愧怍。
理由如下:1.两人感情付出不对等如果把老王心中的杨绛和杨绛心中的老王拿出来称一称,绝对有轻重。
老王,底层的人力车夫,常常有“失群落伍”之感,没有亲人,“没出息”,有一只田螺眼,住在破败的小屋里。
但就是这样“卑微”的人,却有着自己高尚的灵魂。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送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车费减半”,特别在默存去医院时他坚决不肯拿钱,哑着嗓子悄悄问我还有钱吗?一个“悄悄”,一个“哑”写出了老王的善良,他怕丢了杨绛面子。
可杨绛对老王的情感,对老王这种心态,有点像现在的人对那些在建筑工地上劳动的建筑工人一样。
他们感激建筑工人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同情他们的辛劳,但他们从来只把他们当作民工,当作下层人民,甚至时时刻刻提防他们,怕他们给自己带来麻烦,给城市带来不安。
杨绛对老王付出的情感顶多是同情,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同情他的贫困。
老王对杨绛是亲人般的爱,而杨绛付出的顶多是怜悯,所以说应该“愧怍”。
2.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香油和鸡蛋是奢侈品,老王花了多少时间积攒下一桶油,他不给同院的穷哥们,不给他的侄子,只是因为在那荒凉的年代,在那势利的年代,他没有知音,没有亲情,他在这人世间唯一觉得给他温暖记忆的是杨绛一家人。
关于_老王_中_愧怍_的释读_张卫中
老王是一个无依无靠的雇工,杨绛、钱锺书虽然 落魄,但他们仍然是高级知识分子,老王要与杨 绛、钱锺书成为朋友,应当是一种“高攀”。因 此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老王无疑是一个忠厚、淳朴的人,虽然落 魄之极,但仍然保持着做人的原则和尊严。久病 之后,自觉时日不多,他仍然拿些礼物最后看望 一下曾经照顾他的人。这个时候,杨绛可以有两 种反应:收下礼物,问候老王的病情,用其他方 式给老王相应的回报;这应当是一种朋友式的反 应。从道理上推断,老王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到 作者家来,或许还有临终托付之类的事情。另外 一种情况就是文中发生的,因为老王当时的样
〔3〕
张卫中
以上这些阐释,虽然都有一定合 理之处,但是在我看来,它们要么尚未触及问题 的关键所在;要么有过度阐释的意味,偏离原作 的意思,把一个简单问题讲得过于复杂了。我认 为,理解《老王》中的“愧怍”,有两个问题非 常关键,首先是20世纪大背景下知识分子与劳动 者的关系。实际上,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在 劳动者面前的“原罪”意识,应当是《老王》中 “愧怍”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次,作者用付钱的 方式拒绝了老王本来想象的“朋友”关系,在一 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老王的“伤害”,而这种“伤 害”则构成了作者“愧怍”的特殊内容。下边分 做阐释。
“ 一 份 菲 薄 的 祭 礼 ” 。 〔1〕也 有 人 指 出,作者“愧怍的是与老王的交往一 直是以金钱来衡量,没有体会到老王 一贯对自己的好,总以为用金钱就能 表示不欠人家的情了”,“作者自认 为‘平等’方面做得最缺失,这也正 是作者愧怍的本意和内核”。
〔2〕
另外
徐州师范 大学 文学院
还有人认为,“杨绛先生的愧怍,缘于 深深体味不幸滋味后,对人性、平等、 命运等命题的终极追问,缘于超越控 诉、感动和廉价同情的慈悲情怀。…… 她用柔软慈悲的心担当了社会责任、阶 层的责任、知识分子群体的责任”,这 位研究者甚至把杨绛的这种愧疚与耶稣 对人间不幸的担当和托尔斯泰、杜甫等 悲天悯人的情怀看成同一个东西。
也谈“愧怍”一词的理解
也谈“愧怍”一词的理解作者:陈灵甫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4年第04期在市教研室的“三人行”展示课活动中,有新教师执教《老王》一课,听后感触不少,回来感觉意犹未尽,上网一浏览,发现青春课堂代表人物——特级教师王君也曾上过该课。
网上还有她的课堂实录,于是饕餮了一顿精神大餐。
她在课尾结束时说:“孩子们,杨绛是幸运的人吗?她也是一个活命的人啊。
为什么她也活命,她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为什么她还愧怍?你们现在也许还不会太懂。
但有一天,你们会懂……”看来如何理解“幸运”,如何理解“愧怍”,的确是个难点。
我们且看《教师教学用书》是如何解读的。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这样的解读值得商榷。
首先,幸运和不幸的划分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就不好说。
在课文中,老王是不幸者,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但杨绛就是幸运者吗?在十年文革中,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一段小资料: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
还给我们都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
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
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
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杨绛回顾文革岁月读了这样的文字,你说杨绛是幸运的吗?那么在此种情况下,杨绛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人,是不是有矫情之嫌呢?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叫做“常思一二”,就是说,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常八九。
谈谈老王中的愧怍
《老王》中“愧怍”探微江苏省盐城中学浦启夫(224005)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全文的点晴之笔,内涵十分丰富,理解了这句话就可以解读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目的。
“愧怍”是“惭愧”的意思,为什么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产生惭愧之情呢?幸运的人是作者,不幸的人是指老王,作者对老王感到深深的愧疚,首先来自对老王平时关心不够以至连死都不知道,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老王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不计后果地帮助我们,特别感人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把那种时代难得一见又是病人需要的香油和二十个鸡蛋全部送给了我,无论于情于理,这都是一种极其鲜明的不对等,强烈的对照使作者产生自责之情;其次,这种不对等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表面看来,与老王比,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我们有工作,拿到微薄的薪水,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老王充其量是个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拉人载货的无业者,身体有残疾,住的是塌败的小屋,在人们的眼中,多少还有点嫌弃,整天为生计而发愁,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可有可无的人,物质上的有和无形成对照,自然在作者心里产生一种优势感,所以,老王虽然一再帮助我们甚至最后把贵重的物品送给我,作者却误以为是老王把我们当作他生活下去的办法之一,因此每一次相助,作者都下意识地拿钱来还酬谢,因而自觉无愧,老王的真诚,换来的是我的“拿钱去侮辱他”,从深层意义上看,这是情感上的不对等,动乱年代,人性扭曲,使作者不敢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真情,这是作者对老王产生误会的根本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对老王是一种精神上的“负债”;第三,身份上的悬殊使作者轻忽了老王,尽管杨绛夫妇在文革中日子也不好过,但毕竟是知识分子,与身处底层的老王相比,无疑是秀才遇到文盲,知识分子身上固有的清高在潜意识深处影响着作者的待人接物,对老王所做的自然有了一点“漫不经心”的味道。
鉴于上述原因,使作者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想要补救却为时已晚。
《老王》的“愧怍”细读
黄叶《老王》一文的最后如此写道: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惭愧的意思。
初读文章,总觉得作者对老王应该没有什么惭愧的地方,因为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说明我与老王的距离很近,虽然是说着闲话,也可以看成是语言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无间,常坐老王的车是为了照顾老王的生意。
老王给我们家送冰,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老王临终前送的鸡蛋和香油,我也付了钱,经济上对老王没有任何赊欠;后来,我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老王死后,我一直想着老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这说明作者内心的牵挂;不仅这些,作者的女儿也给老王买了大瓶的鱼肝油,治好了老王的夜盲症,作者的一家都是关心老王的!可以说,作者一家人对老王做了他们应该做和可以不做的事。
老王死了,作者的内心应该是
黄叶《老王》一文的最后如此写道: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惭愧的意思。
初读文章,总觉得作者对老王应该没有什么惭愧的地方,因为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七年级语文】《老王》词语注音+解释2023
第十课《老王》蹬dēnɡ:1.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水车。
~三轮儿。
2.踩;踏:~在窗台上擦玻璃。
3.穿(鞋、裤子等):脚~长筒靴。
dèng:[蹭cèng蹬] 路途险阻难行。
比喻遭遇挫折。
绷bēnɡ:1.张紧,拉紧:~紧。
2.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
3.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被头。
4.束,包扎:~带。
5.(物体)猛然弹起:~簧。
~弓子。
6.勉强支持:~场面。
7.方言,骗财物:Běng:板着,强忍着:~劲。
~着脸。
bèng :1.裂开:~瓷儿。
2.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亮。
捎shāo:捎带;顺便给人带(东西):~封信。
惶恐huánɡ kǒnɡ :1、指惊恐,害怕。
2. 惭愧、难为情。
3. 表示谦恭的用语。
肿胀zhǒnɡ zhànɡ: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荒僻huānɡ pì :指人迹罕至且偏远,如:荒僻的山区。
取缔qǔ dì:明令禁止或取消:~邪教组织。
降格jiànɡ ɡé:降低标准、身份等:~以求。
镶嵌xiānɡ 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门框mén kuànɡ:略。
滞笨zhì bèn: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
侮辱wǔ rǔ: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愧怍kuìzuò:惭愧;羞愧。
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老王》中作者“愧怍”的原因
《老王》中作者“愧怍”的原因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 解了本文的内容,知道造成老王不幸的主 要是社会原因,文章末尾杨绛先生对老王 的情感为什么是愧怍呢?下面,来进一步 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
老王在与“我” 交往的过程中主 要写了哪几件事?我是如何做的?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还有
很多像老王那样的人,你将会 怎么对待这些不幸的人呢?
垃圾堆里的“精神食粮”
辛苦了一天后的快乐……
终 于 有 了 客 人 , 拼 了
……
不堪重负
为了活下去……请注意她的腿
冷暖相依
相依手有余香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老王对作者一家情感
老王对杨绛一家 则是亲人般的爱.
亲人 朋友般的关怀 和爱
杨绛毕竟是一个有着社会良知的高
级知识分子,老王的死,促使她一再 反思自己的行为,渐渐认识到,老王 付出的是“心”,而她回报的是“钱”. 老王对自己一家投入了真情,自己却没 有平等的去对他,没有报之以同等的 情谊,因此才会感到深深的不安 和 “愧怍”。
钱
作者对老王是一种什么样的 情感?老王对作者及作者一 家是什么情感呢?
作者对老王 的感情:
同情
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 同情他的贫困,艰苦的生活条件下, 作为一 名知识分子能给予老王帮 助 的也只有钱。
老王对作者一家情感
临死前一天,拖着重病的身躯,把自 己积攒的、舍不得吃掉的、在那些年连 钱也难得买到的奢侈品——鸡蛋和香油, 送到了杨绛先生家。对于生命即将走到 尽头的人来说,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 西给他们送去,做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 最后的告别。只有做完了这些,老王才 能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老王愧怍解读
关于“愧怍”课文《老王》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包含了太多意蕴。
我认为“愧怍”一词正是她的善良,精神深度的体现。
通过文章内容可以知道,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身体残疾,身份低微,收入微薄,境遇十分凄凉,而杨绛,她为老王做了许多事,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给他鱼肝油以治疗他的眼疾,常常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在干校回来后,关心老王的生计,在老王生病的时候,通过老李了解他的生活,给他一些帮助。
当然,老王也给了杨绛许多温暖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因为杨绛是好欺负的主顾就宰她,当杨绛在文革期间遇到困难时,他免费送钱钟书上医院,并且关心杨绛的生活,让她在那个冰冷的时代中感到人与之间的温情。
可以说,杨绛对于老王的关爱已经足够,毕竟他们非亲非故,而老王,也给杨绛带来了许多温暖,杨绛和老王之间是充满温情的。
照理,杨绛对于老王的回忆应该是愉快的,但是,她想起老王时,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呢?其中有一件事就是老王病中送鸡蛋,杨绛先生将老王的病态写得淋漓尽致,可能会有人认为杨绛对老王太不客气了,既没有请老王进门坐坐,还一定要塞给老王钱,让老王很下不了台。
可是,杨绛自己也说了,她当时是吓坏了,设身处地,许多人或许会和杨绛有同样的反应,而杨绛给老王钱也绝没有侮辱他的意思。
在这一过程中,老王和杨绛发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但误会本身就是美丽的,善意的。
如果老王不是那么快死去,送鸡蛋不是杨绛最后一次见到老王,或许杨绛就不会那么不安。
因为这是一场不完美的告别,因此我认为杨绛回想起老王时应该带着一种遗憾,如果杨绛知道那是她和老王的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之间肯定还有很多话要说,可是,命运无常,老王死得那么突然,让杨绛措手不及。
有些人认为杨绛和老王之间有着精神之间的不对等,老王给杨绛那么多的精神上的付出,而杨绛却只给老王一点点,体现了他们精神付出的不平等。
可是,爱的付出本身就是无法计量的。
杨绛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很多人的角度都太高了,许多人都是站在杨绛之上看杨绛的。
《老王》的“愧怍”
摘要:《老王》实际上书写了三类人的愧怍:明写作者――“幸运的人”的愧怍,暗写老王――“不幸者”的愧怍,隐晦曲折地揭批“第三类人”更应表达的愧怍。
本文在结合《老王》的创作缘起和把握该文中心情感“愧怍”的基础上,分析老王、作者内心的愧怍及社会其他诸人所应承担的愧怍,并指出这是作者为文的一大用心。
关键词:杨绛《老王》愧怍《老王》是杨绛的一篇记人叙事散文,研究者已做了大量的解读工作。
但众多解读者大多不提老王“送医”和“送礼”都收下了杨家付给的车钱和礼钱这一细节和事实,且并不分析其收钱的内在心理,也极少有解读者注意到杨绛“为卑微者讳”这一处事和为文的用心,因而也就极少有解读者是在结合该文的创作缘起和把握该文中心情感――“愧怍”的基础上,注意到老王内心的愧怍及社会其他诸人所应承担的愧怍。
而这却是作者为文的一大用心。
《老王》实际上写了三类人的愧怍:明写作者――“幸运的人”的愧怍,暗写老王――“不幸者”的愧怍,隐晦曲折地揭批“第三类人”更应表达的愧怍。
一、“不幸者”的愧怍老王内心的愧怍,作者虽不明写,但字里行间处处可察。
对人情世故抱有浓厚兴趣的杨绛善于从卑微者的低位视角来观察世态人情,把握人生真相。
《老王》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老王是底层社会三轮车夫中的下层者,这个老实人在北京解放后因太“老实”而受到排挤,沦为体制外的“单干户”,既不能享受到制度的“优越性”和体制的“好处”,也不能指望亲朋相助;加之年老、独眼、单身,居处破败……这样的老王,不折不扣是一介“身处卑微的人”,一个“不幸者”。
传统的中国民众对读书人家(知识分子)是颇为信任与敬仰的,从《老王》来看,贫民老王对杨家这种高知家庭显然也不例外。
再加上杨绛时常照顾与济助老王的生活,杨绛女儿则医治了他的夜盲症,这些必然加深会老王对杨家的信任与感激。
而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基本,文革初期钱杨横遭厄运,政治地位低下和贫病交加的困境遂使二人首次在穷人老王眼里,沦为卑微的小人物,因而老王以怜悯、关切的眼光和心怀看待杨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于 《 老 王 》 中 『 愧 怍 』 的
徐 州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张 卫 中
1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 “原罪” 意 识与《老王》中的 “愧怍”
“原罪”本来是一个基督教用 语,所指的内容是:人类始祖亚当、 夏娃因受蛇的引诱偷吃禁果,违背了 上帝的禁令,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亚 当、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他们的罪过 就成了人类的原罪。20世纪中国知 识分子的“原罪”其实最根本的是一 种“阶级出身的原罪”,即按照马克
yL wRn jiSn shF
2011.
1
文 特 色 校
语 华 诵
中 生 心 语
学 文 博 客
语 读
悦 文 学
语 言 学
教 点 摘 编
论 谈
访 栏
专
56
边说,由对老王的拒绝而导致的伤害应当是她 “愧怍”的主要内容。 当然,后来作者在反思自己的“愧怍”时, 曾明确否定了这种可能,她在文中做出假设,是 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 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了他?”然后,作者有一 个明确的回答:“都不是”。 但是作者的这个回答也并不是问题最终的 答案,原因有二:首先,杨绛所面对的是一个心 理上的问题,她在几种可能引起“愧怍”的原因 中,对“用钱侮辱说”做了否定,但是人的心理 上的事情有时候是说不清楚的,实际上,“用钱 侮辱”肯定是引起作者的“愧疚”的原因之一, 其中只有这个成分占多占少的问题,而绝不是一 个简单的有和没有的问题。老王临死前在非常困 难的情况下造访钱家,但作者却回绝了他作为朋 友的示好,这么大的一件事,对作者的心理没有 影响是不可能。 其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文学作品的意 义并非由作者赋予的,它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最 终的意义,其结构是开放的,读者有权按照自己 的“期待视野”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就作品 本身来说,“老王的造访”占了全文一半以上的 篇幅,是作品中的一个中心事件,而这个事件不 可能与作品的关键词“愧疚”没有联系。 整体上说,在作者的“愧怍”中,那种知识 分子的“原罪”意识构成了一种总体上的、普泛 的内容,而作者自己对老王的伤害则构成了“愧 怍”的具体内容。这两个内容其实也是一个内 容,即作者由自己对老王的伤害意识到知识者与 下层劳动者在经济上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让 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与愧怍。 总之,《老王》最大的特点是它通过巧妙 的剪裁,成功地讲述了一个“伤害”的故事。因 为这个“伤害”,作者陷入沉重的愧疚和自责
自己的一切是建立在人民的血汗之上”。 〔4〕 总 之,认为在不平等的法权面前,自己“多吃多 占”,直接、间接地参与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 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原罪”意识中最基本的 内容。 知识分子因为接受教育就需要较高成本,同 时中国又一直有着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传统, 因此建国前,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高级知识 分子确实一直在享受比较高的物质待遇。例如, 20年代北京大学的一级教授胡适、辜鸿铭、马叙 伦、蒋梦麟、沈尹默、马寅初等人的月薪都是280 银圆。而在当时,据说几个银圆就够一个普通农
yL wRn jiSn shF
2011.
1
文 特 色 校
语 华 诵
中 生 心 语
学 文 博 客
语 读
悦 文 学
语 言 学
教 点 摘 编
论 谈
访 栏
专
54
民家庭一年的开销。就是在解放以后,像杨绛这 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工农相比也一直享受着比较 高的工资待遇。 因此,“五四”以后,知识分子在身份认同 上一直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认为自 己是先进知识的拥有者,同时又拥有较丰富的物 质财富,因此相对工农,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 感。但是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民粹 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他们又会为自己的文化和经 济地位感到不安,在下意识中把自己列入多吃多 占的剥削者的行列。 受到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这种“原罪” 意识的影响,“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出 现了一系列以“劳工伟大”为主题的作品。诗 歌有胡适的《人力车夫》,小说有鲁迅的《一 件小事》,郁达夫的《薄奠》《春风沉醉的晚 上》。而这个主题一直流传到“文革”结束后的 80年代。在80年代,张贤亮的《绿化树》《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 的 主 人 公 在 劳 动 者 面 前 都 表现了一种较明显的“原罪”意识。在《绿化 树》中,张贤亮明确表示自己要写的是一个出 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经过艰苦的磨难最终成 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小说中的章永麟在马 缨花、海喜喜面前一方面既有一种文化上的优 越感,但同时又因为耍小聪明而不断地谴责自 己。杨绛的《老王》则明显是这个系列中的一 个作品,思考与反省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 系,为自己享受了过多的文化和物质财富而感 到歉疚,同时赞美劳动者的善良与淳朴是这类 作品的一个共同的主题。 理解《老王》中作者对待劳动者的那种既 有距离感又歉疚不安的矛盾心态本来是一个很 简单的事情,但在今天,为什么一个简单的事 情反而变得复杂了?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两 个方面:首先,建国以后,特别是“文革”以
“ 一 份 菲 薄 的 祭 礼 ” 。 〔1〕也 有 人 指 出,作者“愧怍的是与老王的交往一 直是以金钱来衡量,没有体会到老王 一贯对自己的好,总以为用金钱就能 表示不欠人家的情了”,“作者自认 为‘平等’方面做得最缺失,这也正 是作者愧怍的本意和内核”。 〔2〕另外 还有人认为,“杨绛先生的愧怍,缘于 深深体味不幸滋味后,对人性、平等、 命运等命题的终极追问,缘于超越控 诉、感动和廉价同情的慈悲情怀。…… 她用柔软慈悲的心担当了社会责任、阶 层的责任、知识分子群体的责任”,这 位研究者甚至把杨绛的这种愧疚与耶稣 对人间不幸的担当和托尔斯泰、杜甫等 悲天悯人的情怀看成同一个东西。
后,中国知识分子,包括高级知识分子已经彻 底平民化,无论工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与 工农大众已经没有太大差别。如果说,建国前 的知识分子有很强的贵族意识,现在的知识分 子就相当的平民化了。其次,“文革”以后, 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大大淡化,知识分子与大众 已打成一片,没有了过去的距离感,因此,所 谓“原罪”意识也就无从谈起了。就是说,知 识分子对待工农大众的优越感和负罪感很大程 度上都同时消失了。 但是,杨绛显然是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她和 钱锺书都出身于无锡的名门望族,这种特殊的出 身与经历使他们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建国前知识分 子的那种贵族意识。因此,杨绛的文章还是不自 觉地流露出与劳动者的距离感。当然,杨绛是那 种具有深厚人道主义情怀的知识分子,对待劳动 者一方面她总是尽量地放低姿态,拉近与劳动者 的关系,另外则是尽量多地施与劳动者,以弥补 “多吃多占”的不平等。 事实上,就是在《老王》的文本中,读者也 能看出杨绛和老王之间的距离。杨绛和老王有一 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是老派人物,也保留了 老派的习惯。因此,虽然是在“文革”中,老王 对钱锺书总是毕恭毕敬地称“先生”,这种态度 与口气都让人很容易地想起旧社会下人对主人的 恭敬。而杨绛虽然也想尽量尊重老王,但是言谈 之中还是流露出距离感。例如,老王登门造访时 对他的描绘:“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 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很早就有人认 为,这种描写中包含着不尊敬。 杨绛写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并非《老 王》一篇,其实《杂忆与杂写》中的《林奶奶》 《顺姐的“自由恋爱”》《阿福和阿灵》等几篇 都是这方面的内容,而杨绛的态度是一致的,就
2
《老王》中 “愧怍” 的特殊内容
《老王》中有一个中心事件,即老王临死之 前送鸡蛋、香油到杨绛家,后来作者一再追忆她 与老王谈话的内容,说明这件事情对她的触动很 大,因此,这件事情与杨绛的“愧怍”一定有非 常密切的联系。 老王上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即老 王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一次例行的“买卖”,还是 临终之前,对“朋友”表达最后的谢意。关于这 个问题,作者在文中说得很清楚:“我也记不得 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 的。”作者回忆,当时自己转身进屋拿钱时,老 王“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当然,在这里有的读者或许会提这样的问 题,即如果老王就是临终过来表示最后的谢意, 他为什么不进一步坚持,例如,坚持不要杨绛给 他的钱。然而,问题就在这里。因为事实上,这 本来就是一个微妙的、一个有待认定的问题。 老王与杨绛一家的关系应当是雇工与雇主 之间的关系,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杨绛 一家与老王同样地落魄,曾给了老王很多照顾, 他们之间又有了一种类似朋友之间的关系。但是 究竟是哪一种,认定权显然不在老王一边。因为
子,作者被吓坏了,或者下意识中,作者认为自 己与老王就是一种买者与卖者的关系;于是她佯 装不知,就当成了平常的一宗买卖,付了钱给 他。在主人的这两种反应中,第一种显然是老王 所期望的。老王一直孤身一人,心灵的安慰应当 是他最大的需要,但是这又不是他敢奢望的。钱 氏夫妇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是应该被称为“先 生”的那个群体,当杨绛付钱给他的时候,他也 只能默默地接受了。在《老王》中,杨绛的付钱 当然不是做了一笔买卖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杨 绛在老王提出来的一个二元选择中做了一个清楚 的选择,即在买卖关系与朋友关系之间,杨绛清 楚地选择了前者。而这正是让老王最“受伤”的 地方。 如果说这是一次平常的访问,老王以平等 的身份送礼被拒绝,那还可以有下一次的补 救,但问题是,这是老王临死之前最后一次访 问,作者对他的拒绝就意味着永远的拒绝,永 远也没有补救的可能。那么对老王这样一个在 贫穷中依然保持尊严的人来说,这个伤害应当 是巨大的和无法弥补的。因此,其后,作者 “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与同情,但是这 种同情与怜悯又是居高临下的。 文章中的“愧怍”是体现在一个高级知识分 子与劳动者的关系上,当年二者之间那种不平等 的关系,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已经消失了。读者如 果能够先期了解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 的关系,或者了解了20世纪中国社会各阶层关系 的变动情况,《老王》中的“愧怍”也许就是一 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以上这些阐释,虽然都有一定合 理之处,但是在我看来,它们要么尚未触及问题 的关键所在;要么有过度阐释的意味,偏离原作 的意思,把一个简单问题讲得过于复杂了。我认 为,理解《老王》中的“愧怍”,有两个问题非 常关键,首先是20世纪大背景下知识分子与劳动 者的关系。实际上,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在 劳动者面前的“原罪”意识,应当是《老王》中 “愧怍”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次,作者用付钱的 方式拒绝了老王本来想象的“朋友”关系,在一 定程度上构成了对老王的“伤害”,而这种“伤 害”则构成了作者“愧怍”的特殊内容。下边分 做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