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二、整体感知1.文体知识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2.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了解背景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4.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丁肇.中zhào 朱熹.xī彷徨..páng huán g 中庸.yōng论.语lún 袖.手旁观xiù2解释下面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5.整体感知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课文,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参考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可参考知识总汇微教案议论文的结构三、局部探究精品课件一把握文章的内容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可参考微教案如何快速读懂议论文二质疑问难;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四、总结拓展1.总结所学;1复习字词;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2总结全文;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可参考微教案理解“格物致知”2.拓展交流;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学生各抒己见;五、作业设计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六、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练习
课后作业
课外搜集其他科学家的相关事迹资料,感受他们的实验精神。
课后反思
亮点: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不足之处:习题较少
课堂教学建议:可适当增加习题
4.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第三部分:
1.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2.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3.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
四、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师进行总结)
五、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学生根据课下预习回答问题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根据问题引导,思考并回答问题,互相补充、纠错
结合当今社会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互相评价
本环节意在检查学生课下预习的情况,通过预习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3.本文的行文脉络是什么?
三、精读细研,理解文本
第一部分: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其含义是什么?
3.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第二部分:
1.作者在文中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2.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五篇“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
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3重点难点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讲道理”学习“摆事实、的论证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的精神。
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肇(zhào) 缅(miǎn)怀探索(suǒ) 毅(yì)力....彷徨(pánghuáng) 袖( xiù)手旁观嘹(liào)望....华裔(yì) 堕(duò)落干燥(zaò) 出类拔萃(cuì)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探察:探听侦查;察看。
(3)探讨:研究讨论。
(4)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5)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6)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7)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8)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9)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10)盲目:眼睛看不见东西。
比喻认识不清;考虑不慎重;目标不明确。
三、整体感知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并勾画关键信息。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表格式)
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及流 程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
同学举手,分
二、实 施 目 个了解:
享收集的资料。预
标
设:丁肇中(1936 年
教师补充讲述:1962 年获得 1 月 27 日—),美籍
目标导学一: 美 国 密 西 根 大 学 物 理 学 博 士 , 华裔物理学家,汉 7’
也可以举很多,不但爱因斯坦、
爱迪生,还有牛顿,达尔文,托
倾听教师讲述,
尔斯泰,瓦特,拿破仑,贝多芬, 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罗丹,邱吉尔,均属“低分高能”。
这都是世界一流的人才。这么多
一流人才得不到学校的认可。
反之,高分低能的人也大有
存在,其原因是什么呢?今天,
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
齐读学习目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
重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
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关键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 程
一、明确目标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
几乎没有状元出身的,有不少连
举人都不是,说明这个结论事出
学生准备好教
有因,言之成理。外国的例子, 材等学习用品
初读课文,整体感 1969 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 族,祖籍山东省日
知
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照市涛雒镇。
1、作 者 作 品
字词积累
学生小组之内
简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
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在现代学生学习上出现一种现象,叫“高分低能”。
对于这种现象,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结合个人经验做了思考,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1)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课目的: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理解一些疑难句子。
2、经过自读谈论能找出作者的主要看法,理解真切格物致知内涵,3、能判断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深入研究作者写作企图。
4、培育学生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课要点:1、理解作者看法,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课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切含义。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温故知新(一)学生背诵平常收集的有关实践的名言警语。
1、实践一定永久建筑在坚固的理论之上。
(达芬奇)2、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建是孙子。
(陶行知)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小结:以上这些中外名人对“实践”的言论都重申了实践的重要性。
二、导入新课(一)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 “会念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着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迪。
(二)作者、作品简介:丁肇中,美籍华侨物理学家。
1936 年出生, 1962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 年他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致使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以于1976 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眺望》周刊授与“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话稿,(三)要点词语(1)生字:肇(zhào)沉没(mò)徘徊(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研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辟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徘徊:走来走去,举棋不定,不知该往哪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涵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医生不求实质,空谈真谛。
后代泛指一般不确实质的讨论。
诚心: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诈自己。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赛课教案_17
自主学习注释①,初步认识演讲者的科学成就。
2、朗读“演讲背景”的资料链接,了解演讲背景。
3、发挥想象力,跟随老师“进入演讲现场”。
活动1、2:从演讲者难写的名字说起,引出演讲者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对演讲者及其演讲内容的兴趣
活动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跟随老师“进入演讲现场”的情境中。
所幸,我平时还是经常培养孩子们画思维导图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演讲者的思路,也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情境教学法,模拟演讲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思维导图法。通过多层次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学习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词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快速理解或者明晰演讲者观点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法进一步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特点,从而提高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阐述观点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特点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第一课时,自主预习
(2)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但是,我们必需清醒地意识到,在我们现在正使用的部编人教版教材中本文就是以一篇单纯的演讲词的形式被录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该单元所收录的文章都是演讲词,单元目标为三个活动探究任务:“任务一”是学习演讲词,“任务二”是撰写演讲稿,“任务三”是举办演讲比赛。显然“任务一”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还要为“任务二”和“任务三”做些准备。所以,针对这篇演讲词所做的教学处理应该是大大区别于议论文教学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课稿一、说教材指导思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全部是谈论文,除了让学生掌握谈论文的一些知识,培育阅读谈论文的兴趣外,更要理解教材目标。
“格物致知”是一篇闲谈式谈论文,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科学、勤于研究、勇于创新,培育学生有服务人类,回报于社会的崇高品行,建立正确的人生看法。
本文是丁肇中在 1991 年 10 月,在北京人民大礼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演出讲的一篇演说词的一部分,是一篇闲谈式的谈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质状况,联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剖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当有真实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育实验的精神,无论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仍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存一个思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实情。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辟,语言正确。
二、说学情学生在七八年级重视学习的文体是记述文和说明文,而谈论文极少接触,到了九年级才第一次真实接触谈论文。
对于谈论文的问题知识,我在上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已经系统讲过了,同学们对谈论文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可是,要想学生加深对谈论文的理解,仍是有必定的难度的,经过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能够看出来,除了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其他大多数学生对谈论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观看状态,所以,在学习此篇课文时,我想仍是经过联合谈论文的文体知识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要修业生能“赏识文学作品,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偏向作出自己的评论”,“品尝作品中富裕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第一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说明作者看法的语句,指引学生意会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说明看法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看法和资料的关系,领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成效;第三,指引学生联系实质,反观自我,培育实验的精神。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材分析】本文选自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它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
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双主原则”。
鉴于此,教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教案及反思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丁肇中教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1.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例如:“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且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3.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知,知识、认识。
4.格物致知:格,推究,探察;致,获得。
意思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那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论点是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一)阅读2-5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明确: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是儒家主要经典。
2.“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明确:出自《大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1.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炼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格物致知”的精神。
2.采用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演讲稿的写作特点。
3.创设情境,模拟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本课节选自丁肇中的演讲稿,主要阐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文章强调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要敢于怀疑,追求真理,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体验格物致知精神。同时,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此外,我还可以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核心观点和作者的立场。
2.分析演讲稿的写作特点,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生动等。
3.学会从文章中汲取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
难点:
1.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论据和论证方法来阐述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格物致知精神,并提出实际案例。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
2.理解格物致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积累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
2.分析格物致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在《中庸》中提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格指观察事物的特性和规律,物指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致知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积累知识并提高能力。
2.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深厚的根源。
早在《论语》中,孔子就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观点,这种“自省”的思想和格物致知有着相似之处。
而朱熹则在《中庸》中将其发展为更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
3.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帮助人们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人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格物致知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科学家们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动科学的发展。
4. 格物致知的实践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思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积累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理,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格物致知思维。
2.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的方式展示格物致知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来源,引发学生对于该话题的思考。
2.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该概念和思维方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和典故,如“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等,并能正确运用。
-概括文章主旨,学习作者的论证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举例、论证来阐述观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述。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格物致知”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和阐述,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这一精神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在分析作者观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提出质疑,如何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这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理解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策略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旨,理解作者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倡导。
4.学习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论证技巧。
5.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格物”和“致知”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专业资料】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1.文体知识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2.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二)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三)教学重点: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四)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 检查预习:(找生起来回答,教师指正)(1)注音:丁肇(zhào )中不知所措(cuò )(2)释词: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最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3.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4.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一、新课导入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辨析结构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
2.小组交流.。
在圈点批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本文的思路脉络,弄清本文的论证结构.。
分小组进行交流,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4.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2.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和作者观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3. 思考性作业:让学生思考“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并撰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作业反馈:
1. 理解性作业反馈:检查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
2. 应用性作业反馈:评估学生设计的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将方案付诸实践。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格物致知”精神。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精神,掌握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培养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纪录片《大家:丁肇中》片段,导入新课。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可参考【微教案】《讲演词的特点》《如何写作讲演稿》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
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
..(páng huán g)中庸.(yōng)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
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
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课文】,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
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
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
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可参考【知识总汇】【微教案】《议论文的结构》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
可参考【微教案】《如何快速读懂议论文》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
..()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
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
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可参考【微教案】《理解“格物致知”》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
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