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7、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认识千以内的整数,掌握数码的
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
2.加减法:熟练掌握加减法基本算法和口算,能够灵活运用各
种算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乘法: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各位数相乘的口诀,熟
练进行小数乘以整数的运算。
4.数的分解与组合:熟悉同一整数的不同分解方式,能够进行
数的简单组合和拆分运算。
5.单位换算: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单位,掌握不同单
位之间的转换。
6.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能够认识和描述平面图形的属性和特点,并了解3D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
7.时间、日期:掌握用钟面和日历表示时间和日期,能够计算
时间间隔和日期差值。
8.数据统计:了解数据的基本统计概念和方法,能够绘制简单
的数据图表并进行分析。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需要通过多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一、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减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数加0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乘0得0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
5除0得不到商二、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B在A的东偏北30度2000米处; 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米处。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Xa=aX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xb)xc=ax (bxc)乘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axb)xc=ax(bxc)。
如:125 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xc=axc+bx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除b除c=a 除{b乘c} a+b=b+a {a+b}+c=a+{b+c}165+93+35=93+{165+35} {a+b}Xc=aXc+bXc 分母是101001000........可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单位是十分之_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整数整读.小数依次读出每1个整数整写小数依次目小数末尾睑0可去掉小数扩大十倍,有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向右移动两位一千倍向右移动一位。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 )就可以想(2)×30=60(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
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6)同头无除商—,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减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数加0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乘0得0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
5除0得不到商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B在A的东偏北30度2000米处;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米处。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能够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依据是什么?.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Xa=aXb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能够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xb)xc=ax(bxc)乘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axb)xc=ax(bxc)。
如:125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xc=axc+bx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除b除c=a 除{b乘c}a+b=b+a {a+b}+c=a+{b+c} 165+93+35=93+{165+35} {a+b}Xc=aXc+bXc 分母是101001000........可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单位是十分之_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整数整读.小数依次读出每1个整数整写小数依次目小数末尾睑0可去掉小数扩大十倍,有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向右移动两位一千倍向右移动一位。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理解运算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整数、小数和分数:理解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 平面图形:认识并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4. 立体图形:认识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5. 统计与概率:掌握简单统计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
6. 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法、图示法等,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策略。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参加数学活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
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数学一、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数的大小和排列二、加减法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三、乘除法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乘法口诀表及其应用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除整十整百数及其应用四、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表示分数加减法及应用五、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基本运算六、有关长度和面积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七、有关时间和温度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温度的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通常来说,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加减法、乘除法、分数、小数、有关长度和面积以及有关时间和温度的知识点。
其中,加减法为数学基础,乘除法为数学进阶,而分数和小数则为数学拓展。
对于数的认识,学生们需要了解数的大小和排列,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加减法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而在乘除法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乘法口诀表及其应用、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除整十整百数及其应用。
此外,学生们需要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
在分数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表示、分数加减法及应用。
在小数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小数的概念、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基本运算。
有关长度和面积的学习中,需要了解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的认识、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有关时间和温度的学习中,需要了解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秒、分、时、温度的认识、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等内容。
总之,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可以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整数的认识与比较1.了解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正整数与正整数的比较3.负整数与负整数的比较4.正整数与负整数的比较5.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比较6.负整数自加(自减)二、调整顺序运算1.分析式子的结构特点2.通过计算说明前加减后乘除的意义3.计算带有括号和不带括号的式子三、四位数的认识与应用1.了解有关四位数的名称:千、百、十、个2.多位数的加减法3.竖式计算含有千、百、十、个的算式4.解决实际问题四、关系算式1.学会用算式表示关系2.理解计算过程和结果3.观察研究计算的特点五、小数的认识与应用1.了解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2.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定义3.读、写、比较和写小数4.小数加减法5.小数的乘法与除法6.小数与整数的加减法7.约简与扩大分数8.解决实际问题六、平行、垂直和相交直线1.了解平行、垂直线2.了解相交线3.过直线的平面4.模型的设计与分析七、几何图形1.点、线、面的认识2.了解多边形3.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的认识与性质4.通过制作素描复原图形5.刻画或绘制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调整精确八、统计与概率1.排列、组合和等概率事件2.通过探索判断事件是否等可能3.数据的书写整理和描述,数的统计4.对数据进行简单探讨,通过挖掘规律思考5.图形的统计九、图形的大小和位置1.了解正方体的特点2.运用模型比较并进行评价3.了解皮尺的使用4.运用皮尺比较物体的长短5.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6.了解图形的大小和位置变化十、时间的认识与使用1.了解各种时间的单位2.读钟刻和时钟的用法3.时间的计算和运用4.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知识点总结,主要涵盖了整数的认识与比较、调整顺序运算、四位数的认识与应用、关系算式、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平行、垂直和相交直线、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大小和位置、时间的认识与使用等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其中: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将“0”作为除数,字母表示:a÷0 错误2.一个数加上0仍等于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仍等于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乘以0等于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仍等于0,字母表示:0÷a(a≠0)=07.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字母表示:a÷a=1(a不为0)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连减的性质:a-b-c=a-(b+c)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 a×(b×c )3.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a+b)×c=a×c+b×c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 a×c - b×c4.除法的性质:a÷b÷c= a÷(b×c)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2.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小数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3.以6.378为例,其计数单位是0.001,其中有6个整数部分,3个十分之一,7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整数:
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接触正整数、负整数以及零的概念,并学会在数轴上表示这些数。
他们会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如何计算含有整数的算式,以及如何通过整数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2.面积:
3.容量和质量:
学生会学习容量和质量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测量和比较。
他们会学习不同容量和质量的单位,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会了解液体和固体的容量和质量的转换关系,以及不同容器和秤的使用方法。
4.几何图形:
学生会学习不同几何图形的名称、性质和特征。
他们会学习分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并能够用这些形状构建一些简单的图形。
学生还会学习图形的对称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对称图形的绘制。
5.数的认识和计算:
6.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学生会学习如何整理和分析一组数据。
他们会学习制作简单的图表和图形,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生还会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数据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了解面积、容量和质量的计算方法,认
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熟练掌握数的认识和计算,以及学会整理和分
析数据。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2. 整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及整数的顺序。
3. 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
4. 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元素。
5. 整数的减法:正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正数减负数、两个负数相减。
6. 整数的乘法: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正数与负数的乘法。
7. 整数的除法:正数除以正数、负数除以负数、正数除以负数、负数除以正数。
8. 整数的应用:海平面高度、深度、温度等实际问题。
二、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
3. 分数的乘法:两个分数相乘,化简。
4. 分数的除法:两个分数相除,化简。
5.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比较。
6.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相加减,对齐小数点。
7. 小数的乘法:小数相乘,保留位数。
8. 小数的除法:小数相除,保留位数。
9.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转小数、小数转分数。
10. 分数与小数的应用:时间、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
三、长度、面积与容量1. 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公顷等。
3. 容量的计量单位:升、毫升、立方米等。
4. 长度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5. 面积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6. 容量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7. 长度的应用:绳子长度、距离等实际问题。
8. 面积的应用:房间面积、地板、墙壁等实际问题。
9. 容量的应用:容器装液体、水量等实际问题。
四、图形与几何1. 二维图形的分类: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三维图形的分类: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3. 图形的性质:边数、顶点数、对称性等。
4. 图形的大小比较:边长、面积、周长等。
5. 图形的画法:图形的绘制、图形的分析与判断。
6. 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方向和角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减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去的数叫做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7.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顺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8.有关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或减得原数。
5+0=55-0=5(2)任何一个数乘得。
5×=×5=(3)除以一个非的数等于。
÷5=(4)不能作除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流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流律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考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考点归纳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数的认识和运算
1. 三位数的认识: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4.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5. 三位数的进位和退位运算。
6. 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数的整数和小数
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正数和负数的比较。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小数的认识和读法。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数的整除和倍数
1. 整除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倍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3. 数的因子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4. 用倍数和因子求解问题。
四、数的分数
1. 分数的概念和读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5.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五、数的面积和周长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3. 面积和周长的单位换算。
4. 面积和周长的应用问题解决。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一、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日期也可不标注)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25×4×8
=25×4+25×8
=100×8
=100+200
=800
=300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
注意:认真审题,先看算式的特点,再看数的特点进行简算。
知识点七 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
=528—(65+35) =528—128—89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姓名:
知识点一 四则运算(默写)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 X 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乘、减形式 6、连减:a—b—c=a—(b+c)
7、连除: a÷b÷c=a÷(b×c) 注意:前面是减号或除号时,添去括号都要变符号
知识点五 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注意:一定先分级,改写和求近似数后一定要写单位。
知识点十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 1 条背诵)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 0,
一般要把 0 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1. 大数的认识:是10的4次方。
是10的5次方。
是10的6次方。
是10的7次方。
(5)1亿=10^8,1兆=10^12。
2. 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边。
(3)直角的度量:直角的度数是90度,直角是角的一种,它的大小固定,只有一种。
(4)角的分类:锐角<90度,直角=90度,钝角>90度和平角、周角。
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就是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上底面到下底面作垂直线段,垂足落在底边上。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计算能力1. 大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大数的四则运算,需要掌握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同时,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验算。
2.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与大数相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的特殊性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对数值的影响。
3. 混合运算:在混合运算中,需要遵循运算的优先级,并注意括号的处理。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简化计算和验算。
三、逻辑思维能力1. 逻辑推理:通过已知条件和逻辑规则,推导出未知量的值或关系。
常见的逻辑推理问题包括条件推理、真假判断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逻辑关系,运用排除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推理。
2. 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或物体,想象其旋转、翻转或组合后的形状或位置关系。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想象力,同时需要掌握常见的几何变换和运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所说的前面、左面、上面、右面,都是相对于自己的方位来说的。
2、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如从前面、后面、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都是;而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1、简便写法9× x 或x×9 可以简写成9 • x或x•9(把乘号用点代替),也可以简写成9x(特别注意省略乘号时必须把数字写在前面)。
1×x或x×1可以简写成x。
*注意:只有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才能省略,其他的运算中的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2、两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C=2(a+b) 或C=2a+2b长方形的面积:S=ab正方形的周长:C=4a 正方形的面积S=2 a2a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即2a=a×a4、求含字母的式子的值把字母表示的数代入式子中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特别要注意代入的格式必须先抄代数式,再代入计算。
例:当a=3,b=5时求2a+6b的值。
解:当a=3,b=5时2a+6b=2×3+6×5=6+30=364、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5、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要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末尾有0时,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上添几个0。
4、估算:当对计算结果的要求不用太精确时,我们可以对计算进行估算。
估算的结果一般用“≈”连接。
我们估算时可以把每个因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中的任意一个看作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来计算。
5、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8、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自己试着做做)例:运用乘法结合律① 36×25×4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①125×5×8先变形再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① 25×16 ②25×36③ 25×16×125运用乘法分配律①25×(4+400)② (80+8)×125反用乘法分配律①38×53+53×62 ② 7×75-7×25③75×101-75 (4)103×56-3×56先变形再利用乘法分配律① 98×25 ② 104×2525的好朋友是4, 125的好朋友是8.第四单元多边形的认识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由上面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方法:(1)求两边之差(2)求两边之和(3)按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写出第三边的范围(4)按要求求出具体的第三边。
3、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边相加与最长边比较即可。
如果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也就证明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此也就能围成三角形。
4、三角形的分类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按角分钝角三角形按边分直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直角,最多有一个钝角。
6、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三条高。
7、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8、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在内部(过直角顶点的在内部)两条刚好和两条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在内部两条在外部(过钝角顶点的高在内部)。
9、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0、等腰三角形的的特点: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脚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特点: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1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由上面的结论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度。
12、平行四边形是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14、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1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画图表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6、列表比较17、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通常把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
梯形中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18、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这组对边不相等。
19、梯形的高:从梯形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边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 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梯形有无数条高。
20、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都有四个角。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21、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的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2、直角梯形的特征:有两个直角,作为直角边的腰就是梯形的高。
23、等腰梯形的特征:两腰相等,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24、对称性: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25、图形的分割(1)在下面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2)在下面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注意分割图形一般要用虚线,只要做垂直就必须标垂直符号。
26、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常用两种方法,一分割;二填补。
例: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104 612 44方法一:分割方法二:填补10×4+(10-6)×4+10×4 12×10-6×4=40+16+40 =120-24=96 =96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一块月饼、一个图形、6面小旗、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4、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
5、区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米”几分之几没有单位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时只要考虑份数;几分之几米是个具体的量这时应用总量÷份数。
例: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条彩带的几分之几?每份长几分之几米?分数线1,第二问求几分之几米求第一问求几分之几只考虑份数,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占53(米) 千万不要忘记写单位。
具体长度用总量3÷5=56、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被除数(除数≠0,分母≠0),反两个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被除数÷除数=除数过来,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9(提示不管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还是小必须被除数做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例9÷5=5分子)※小窍门:求谁的几分之几就除以谁,谁就是单位“1”。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实际上就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要想一步化简彻底可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逐步约分的思考过程(1)看个位考虑2、3、5倍数的特征(2)背乘法口诀找公因数(3)先分解一个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试试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9、公因数:公共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
求公因数的方法:方法一找到每一个数的因数再找共有的:方法二先找一个数的因数再检验这个数的因数是不是另一个的。
例找18和27的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18、2、9、3、627的因数有:1、27、3、9、18和27的公因数有1、3、9;最大公因数是9.你自己试试方法二,感受一下比上面方法的好坏。
10、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方法一:如上求出公因数再找最大的。
方法二:把每一个数分解质因数找到公共的质因数再相乘。
方法三:短除法。
※一般用短除来求,注意用短除后一定不要忘记写文字,注意要把左边的除数相乘才是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1、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