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科目。
它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政策以及各种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的一些笔记总结。
一、经济学基础在经济学基础部分,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需求和供给。
需求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等等。
而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者预期等。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这部分的重要内容。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
而供给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意味着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
弹性的概念也非常关键。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我们称之为富有弹性;小于 1 则是缺乏弹性;等于 1 是单位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对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财政财政部分涉及到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政府预算等方面。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公债、非税收入等。
税收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政府预算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三、货币与金融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水平、国际利率水平等。
中级经济师笔记--财税
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考点: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1.市场失灵的表现(五个)(1)市场垄断: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被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
垄断必然排斥竞争,甚至导致整个竞争性市场的解体。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2.市场失灵问题,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财政介入,用非市场方式解决。
考点: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1.经济稳定的含义(1)充分就业: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
(2)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
2.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作为财政收支计划的国家预算来进行:①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国家预算收入>支出(结余政策);②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国家预算收入<支出(赤字政策);③社会供求总量平衡→预算收支平衡(中性政策)。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①收入方面——累进所得税制;②支出方面——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收支出等)的安排上。
(3)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进行调节(4)首先保证民生性的社会公共需求(5)通过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进行调节第二章税收支出理论与内容考点: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比较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直接间接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间接直接对政府的效益约束强弱硬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资源配置职能强国民收入分配职能强考点: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长而造成的,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1)内在因素: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即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数,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8、需求价格弹性指数的公式:点弹性公式E d = ∆Q/Q∆P/P=∆Q∆P•PQ【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公式E d =∆Q(Q0+Q1)/2÷∆P(P0+P1)/29、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12高弹性;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10、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1、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当E d >1时,价格上涨,销售收入减少;当E d =1时,价格上涨,销售收入不变;当E d <1时,价格上涨,销售收入增加;12、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比率。
即E ij =商品i 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 的价格的相对变化1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E ij 的类型当E ij > 0时,i 、j 两种商品为替代品,系数为正;E ij 越接近1,所卖两种商品的替代性越强;当E ij < 0时,i 、j 两种商品为互补品,系数为负;当E ij =0时,表明两种商品无关。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3、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和技术原则。
4、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税种属性。
5、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1)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2)效率原则: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3)恰当原则:调控能力较强的税种、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4)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6、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国际经验):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7、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联邦制模式和单一制模式。
8、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中央收入: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等。
收入周期性波动大,再分配,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大,易转嫁。
(2)地方收入: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属于中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3)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各50%),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9、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10、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特点: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1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分类:(1)一般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奖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易出题知识点
经济基础易出题知识点整理1.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3公开市场操作2.财政政策乘数具体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即: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13.购买支出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4.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GDP增加额/投资增加额5.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6.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新产品使用寿命和新药疗效是可以人为改变的A/C属于实验数据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施加任何人为控制因纱的条件下得到的;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称为实验数据7.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包括: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其他负债等8.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课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2.课税商品的性质;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4.课税范围的大小9.代表消费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是:省级及以上直辖市、自治区10.会计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1.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12.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14.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其他职能:预测、决策和评价15.政府治理通货膨胀可采取的措施有:1.增加税收 2.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向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4.消减社会福利支出..16.总供给的影响因素:商品的成本价格、企业预期的利润..总供给线是向左上方倾斜的..17.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法律:物权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18.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民商法部门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主要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等..商法包括公司法、企业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法、海商法等..产品质量和消费都权益属于经济法 . 经济法和民商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两大法律体系..其中经济法调整范围包括:维护公平竞争;产品质量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20.经济法”与“调整经济的法”;调整的经济法包括经济法、民商法等.. 1、“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1.权责利相统一原则是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原则2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有:①经济开放程度;②经济规模;③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④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23.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消费税、关税.. 流转税指可以转移到别人身上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60%..24.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借款..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票据贴现、贷款、投资..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25.24. 相关系数:-1~1正相关和负相关决定系数:R的平方;0~1越高模拟效果越好决定系数为R的平方;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越高模拟效果越好26.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注意与收入配置的区分: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27.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从生产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差额..总产出是指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中间消耗是指在相应的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从要素收入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各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 3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投资加消费加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28.基础货币是两现金银行和个人的现金、两准备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以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29.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度或每年实体经济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30.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行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行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投资转向创新驱动..速度、类型、驱动31.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预算执行情况32.行政单位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33.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4.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瓦扩、皮魏度、莫非、马阶..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35.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市场扩张、市场失灵、文教福利支出增长36.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37.资本供给曲线:短期是垂直线;长期是向后弯曲的..资本短期是不会对供给数量产生影响;因为利率短期是不变的;放到长期来看;利率是变化的;也是向后弯曲线..38.土地供给是一条垂直线..土地是有限的资源;不回影响供给数量..39.劳动是最常见的向后弯曲线..40.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说法: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某些商品或者服务市场出现萎缩甚至消失、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商品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等的法律法规以客户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41.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的说法: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包括税收和补贴;合并相关企业;明晰产权;但是传统方法里面不包括明晰产权42.垄断行为包括:1垄断协议和垄断协议的豁免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经营者集中4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竞争43.完全垄断市场具有如下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2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44.完全垄断企业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是应为单位产品价格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45.反垄断执法机构: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46.政府抑制垄断:①通过法律手段②进行公共管制;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VS政府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①税收和补贴手段②相关企业合③明晰产权;科斯定理:财产权是明确的;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信息不对称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47.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原则:收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技术提高了效率使区域受益48.和财政收入的划分标准相比较: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和负担对等原则49.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时候记录和反映;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管理会计:预算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 1、计划 2、分析计划 3、决定是否按计划执行 4、执行过程中注意成本 5、执行结束后落实责任50.货币政策;央行选择中介目标的原则:可控;可测;相关 1、不在可控范围内太危险.. 2、不能测量无意义.. 3、干不好统统连坐51.定金数额从其约定;双方无约定按最大标的金额的20%双倍赔偿定金罚则和违约金不能并用..52.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只有这三个: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对银行的业务:就是交钱、放钱、算钱..53.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者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需求曲线的位移与价格无关;价格弹性不会影响需求曲线54.生产成本会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价格、成本、技术、预期、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国家政策55.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消费者偏好..56.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内容: 1、体系 2、公开 3、中期管理 4、跨年平衡 5、税收 6、余资 7、权责制度..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2推进预算、决算公开;3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4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5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6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7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57.政府预算的分类:1按收支管理范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2按照预算的级次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中央预算联邦预算和地方预算州和地方预算3按编制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4按编制方法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5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6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58.注意;不要混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出现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候政府可以采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如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59.物权包含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60.主物权有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采矿权、取水权等..从物权包括所有的担保物权抵押、质押、留置和用益物权中的地役权..61.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差异..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相对生产成本、差异.. 赫克歇;.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相似资源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62.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以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绝对为古典;相对为增长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63.1988年巴塞尔报告:资本组成;风险资产权重;资本标准;过渡期安排64.2003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65.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3;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4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66.证券市场:历史资料-弱型效率;公开发表资料-半强型效率;所有信息-强型效率..67.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两个指标:1、国债负担率:即国民经济承受能力;表示:国债累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2、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国际公认的标准一般是控制在15%~20%..68.财政集中度;又称为宏观税负;截留资金/国民经济总量69.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序列..70.不安抗辩权是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提出的怕自己履行完义务对方不兑现响应的权利先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先履行的一方没有履行或者不恰当履行义务时;后履行的一方可以拒绝履行义务71.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1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2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认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72.保护价格分析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个价格之上进行..1保护价的目标是保护生产者的利益;2保护价高于均衡价格;3实施保护价;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造成生产过剩;4政府应收购过剩的产品;否则出现黑市交易;5保护价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现..73.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必要条款和选择性条款..其中;劳动合同的选择性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74.债务危机:1也称支付能力危机..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引发的危机;2一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3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75.财产税是以动产和不动产为征收对象的税收..按征税对象的不同:1流转税: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2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3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房地产税、车船税;76.集体土地所有权不能出资;但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资;劳务及管理能力均不能作为公司股东出资的形式..第三十七课时第三十四章2.股东出资要求1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注册资本不作要求..2出资形式: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77.非关税壁垒:1.自愿出口限制..2、歧视性公共采购..3、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4、进口配额..78.直接补贴单独一些人相当于对其它人的关税进行了提高;就属于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不直接影响价格79.价格歧视条件:分开不同需求的购买者、市场分开、同一产品不能流动..即买者和市场分开;产品限制..80.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项目没有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是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数据填列81. 1.尼斯坎南模型:官僚们关注官位的特权、公共声誉、权利和管制;这些与官僚的预算规模大小呈正比;所以官僚们的目标既是追求预算规模的最大化.. 2.李嘉图等价定理:是指政府的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不会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整..即政府选用征收一次性总付的税收;还是发行政府公债来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均既不会影响居民户的消费;也不会影响资本的生成.. 3.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又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4.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叫做拉弗曲线..8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最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以加总;是否可以直接度量..83.财政政策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协调功能③控制功能④稳定功能84.财政政策的工具: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85.财政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86.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同一产品规定的不同价格..价格歧视一般可分为三级:一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也就是企业对不同的购买者所购买的每一个批量单位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批量的产品;但每个购买相同批量产品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 三级价格歧视建立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是指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更多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87.收人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88.点弹性:价格和需求小;弧弹性:价格需求大89.点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后销量-前销量/前销量/后单价-前单价/前单价90.中央银行产生的首要标志独占银行券发行权91.国际清算银行最早建立92.指数的类型:1、按数量多少指数分; 个体指数、综合指数 2、按反映内容分;数量指数、质量指数 3、按计算形式分;简单指数、加权指数93.数量指数值产品产量和销售量;质量指数指成本和销售价格..94.收付实现制是指本月实际发生的所有费用;全责发生制是指仅仅是本月实际发生的——容易考计算题95.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盈利能力是前两者的共同作用的结果..96.注意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招标公告等属于要约邀请..广告属于要约97.承诺只能撤回;不得撤销;98.要约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99.中央税:消费税和关税100.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101.中央和地方分享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102.成本通货膨胀:工会推动工资上涨;垄断企业推动价格上涨103.风险权重:0、10、20、50、100104.国际储存资产包括:货币型黄金、外汇储备、IMF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SDR 105.所有权原始取得:生产、先占、添附、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国有化和征税106.基数效应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消费者行为序数用“线”107.流动性偏好论由三个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VS费里德曼的现代货币学说1、财富总额和财富构成2、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3、其他因素108.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高杠杆、不确定、相关、传染性。
财政预算知识
财政预算知识财政预算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政府根据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对预计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于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财政预算是国家经济管理的基础,它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是指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和政策,对预计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财政预算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调控作用:财政预算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引导,实现宏观经济平衡。
2. 资源配置作用:财政预算可以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收入分配作用:财政预算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的安排,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社会保障作用:财政预算可以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增加社会稳定和和谐。
二、财政预算的编制流程财政预算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预算方针和政策:根据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政策,确定财政预算的总体方向和政策原则。
2. 预测收入和支出: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预测和估算,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支出等。
3. 制定预算计划:根据预测结果,制定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计划,确定各项预算指标和分配比例。
4. 审议和决策:将预算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审议和决策,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执行和监督:财政预算的执行需要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同时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
三、财政预算的分类和结构财政预算按照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常规预算和特殊预算。
常规预算是指政府每年按照一定程序编制和执行的预算,包括一般性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特殊预算是指针对特定项目或特殊事项编制的预算,如国家重点项目预算、紧急救灾预算等。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白话详解)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白话详解)1.供需关系:就像菜市场,东西多了就便宜,少了就贵。
2.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买同样的东西需要更多的钱。
3.通货紧缩:钱更值钱了,买同样的东西需要的钱变少了。
4.GDP: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所有东西和服务的总价值。
5.失业率:找不到工作的人占劳动力的比例。
6.利率:借钱要付的利息,利率高了借钱成本就高。
7.货币政策:政府通过调整钱的多少来影响经济。
8.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
9.市场失灵:市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政府介入。
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比如工厂污染空气。
11.公共品:大家都能用,但个人不能独占的东西,比如公园。
12.私有品:谁买的就是谁的,比如私家车。
13.边际效用:每增加一点,带来的满足感就少一点。
14.边际成本:每多生产一个单位,需要的成本。
15.机会成本:选择了A,就不能选择B,B就是机会成本。
16.比较优势:即使什么都比别人差,但只要某方面比别人强,就有优势。
17.绝对优势:什么都比别人强。
18.贸易壁垒:国家设置的障碍,让外国商品进不来。
19.自由贸易:国家之间商品自由流通,没有限制。
20.汇率: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例。
21.外汇储备:国家存的外国钱。
22.经济周期:经济好的时候和坏的时候轮流出现。
23.经济衰退:经济不好,增长慢或者倒退。
24.经济过热:经济太好,增长太快,可能会出问题。
25.产权:东西是谁的,谁就有权决定怎么用。
26.产权保护:法律保护产权,别人不能随便拿走。
27.规模经济:东西做得越多,平均成本越低。
28.范围经济:同时做多种东西,比只做一种成本低。
29.垄断:市场上只有一家卖东西,价格他说了算。
30.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几家卖东西,他们控制价格。
31.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很多卖家,价格由市场决定。
32.市场结构:市场上卖家和买家的多少,决定市场类型。
3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买完东西后,感觉赚了多少钱。
2022年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章
第15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旳【本节考点】(1)财政政策旳基本含义(2)财政政策旳功能(3)财政政策旳目旳【本节内容】(一)、财政政策旳基本含义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旳经济社会发展目旳,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旳指导原则和措施。
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
(二)、财政政策旳功能------协、导、稳、控(谐音:斜倒稳控)(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派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旳物质利益,进而调整企业和个人旳经济行为,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①提出明确旳调整目旳:如经济增长低迷、处在通货紧缩时,财政政策要确定支持经济增长回升旳目旳②通过利益机制引导和调整人们旳经济行为:如政府为了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就要通过折旧、补助、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投资。
(2)协调功能:重要体目前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旳某些失衡状况旳调整和制约。
①调整社会分派关系:如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协调各地区间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旳能力;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原则,调整个人间旳收入水平。
②财政政策工具互相配合可以有效发挥财政政策旳协调功能(3)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企业和居民等市场经济主体旳经济行为,实现对经济社会旳有效控制。
(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实现供求平衡①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长税收等措施,控制总需求,克制通货膨胀;②在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通过增长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例题1:多选】财政政策旳功能包括()。
A.导向功能B.协调功能C.统筹功能D.管理功能E.稳定功能【答案】ABE(三)、财政政策旳目旳----政府制定和实行财政政策要到达旳预期目旳财政政策目旳包括:增进充足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1、增进充足就业:充足就业是衡量资源充足运用旳一种指标,表达生产要素旳投入状况,一般用失业率表达。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十二章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第十三章财政收入第十四章税收制度第十五章政府预算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八章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第三十章会计报表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其他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我想我能”需求的要素: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保过”保护价格(又叫最低限价),超过当前市场价,规定必须高于保护价格进行交易,会导致市场过剩。
“消费收入替代互补”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产品价格、预期、消费者偏好、消费者个人收入、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相关技术成本”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产品价格、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生产成本。
“时间替代重要用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替代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序、商品重要性、商品用途。
“时间投入生产”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都有“预期”。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都有“时间”。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低收入同方向”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替代效应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价格都呈反方向变化)。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十三章重点
第13章财政收入一、知识点: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1、财政收入的分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标准: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
我国分类标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四类),其中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八类。
教材新变化。
2、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3、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财政集中度,通俗地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从小到大分别是:①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重②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 GDP 的比重;③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 GDP 的比重。
二、知识点:税收(一)税收的内涵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二)税收的特征(三)税收的职能(教材新增)财政职能(收入职能,首要最基本职能)经济职能(调节职能)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纳税人生产经营进行监督)(四)拉弗曲线与征税限度(年年必考项)【1】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低税率区,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收会对纳税人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继续提高边际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对劳动供给和投资产生负刺激,进而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
【2】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三、知识点:税负转嫁1、税负转嫁方式2、税收资本化与税负后转的区别税收资本化是税负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税负后转的区别如下:①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②税负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以下是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的汇总精华版: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性质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供求关系:供给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数量,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市场供需决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增长速度。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取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
7.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交易市场。
劳动力市场决定了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8.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国际贸易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成本。
9.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指政府对公共支出和税收的管理。
公共财政的目标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并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10.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创新来实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第十六章:财政政策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专业Vol. 1 环球网校经济师环球教育旗舰店免费下载各科目的考点精析关注微信公众号:ijingjishi,回复:考点登陆环球网校网站: 注册环球网校账号,可免费观看备考指导班视频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第十六章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第十六章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目标是: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工具: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入政策,补贴政策。
2、财政政策的类型: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累进所得税和政府福利支出。
2 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①汲水政策: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发复苏的政策,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财政投资规模具有局限性,政府不会再投资或者缩小投资,经济萧条不存在,政策不实行,短期财政政策②补偿政策: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的政策,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目的。
3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
4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少财政支出。
5中性财政政策,不产生扩张、紧缩效应。
3、财政政策乘数:1税收乘数:负数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2财政购买支出乘数:正数说明购买支出增减与国民收入正方向变动3平衡预算,=1。
4、财政政策时滞:1内在时滞分为认识时滞和行政时滞;2外在时滞分为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效果时滞。
影响:出现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
5、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要内容1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2推进税制改革,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投资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消费能力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5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差别:1环境发生变化2实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3政策内容有新变化4政策调控手段多。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知识点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及其特征(1)定义: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的那类物品。
(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指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即增加一个人的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2.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为派生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指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1)公共物品的需求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指人们通过事先同意的某种投票程序选择他们所倾向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方案,或通过投票给他们认为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家和官僚,间接地表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2)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界于独裁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之为“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即公共物品供给的两重含义。
(1)公共物品的融资:指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即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1.政府融资: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
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2.私人融资(自愿融资):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3.联合融资:对政府来看,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提供是最理想的。
常见的手段: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2)公共物品的生产:指由谁负责、如何将公共物品投入要素转化为公共物品的产出。
1.政府生产:指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颧服务做出具体规定。
201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201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我国政府预算体系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渐行渐近,网校特别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专业教材的重点知识点,希望您提前掌握,以迎接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我国政府预算体系按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
1.公共财政预算公共财政预算,亦即一般预算,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既包括用于满足政府日常行政事业活动及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发展科学、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开支需要的收入,也包括用于满足政府投资性支出需要的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人、国有资本经营收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包括_丁: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目前我国每年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数字,是就公共财政预算而言的。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预习-财政支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预习课财政支出基础知识财政支出一、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我们分三个角度去分析政府财政支出的情况。
1.看财政支出规模:(1)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
(2)财政支出反映了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理解要点】要注意分析政府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2.看财政支出结构:(1)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2)财政支出结构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理解要点】要注意分析财政支出用于义务教育方面多少、用于社会保障方面多少。
3.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1)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2)财政支出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理解要点】要注意分析财政支出的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
☆快速检测☆【真题·单选】通常情况下,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是()。
(2016年真题)A.财政支出结构B.财政支出规模C.转移支付规模D.转移支付结构【答案】B【解析】财政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1.购买性支出: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购买物品与劳务而发生的费用(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快速检测☆【真题·单选】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部门购买物品与劳务而发生的费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指导笔记
中级经济基础复习指导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一 .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关系与产权制度1.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归属和所有关系是最基本关系,所有制可分为私有、公有、混合三种。
私有制:(个体和私人资本主义)。
个体: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个体生产经营,产品与收入归个人,不同社会存在,不占主体,在我国从属公有制。
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雇佣关系。
公有制:(全民和集体)。
全民:国家所有制,国有经济。
集体:所有权归集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收入取决经营,领导选举产生。
所有制选择根据与社会生产力的适应情况确定。
一个有效合理结构只能由实践决定和市场安排,社会实践选择的结果。
2.产权制度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主体对资源和财产的使用、转让及收入享用权。
(拥有上述权利是完整的产权)登姆塞茨:界定如何受益与受损,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补偿。
产权分类:公共产权、国有产权和私人产权。
有效产权的内容:1)排他性的产权关系和明确的产权规则。
2)清晰的产权结构。
3)有效的保护制度。
4)数量上可以度量。
产权制度作用:1)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经济运行。
2)降低交易费用。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权制度功能:1)确立排他性的产权关系。
2)确定主体行为边界。
3)界定财产最终归属。
4)明确权利与义务。
产权模糊:1)产权归属不清晰。
2)财产边界界定不清晰。
3)主体受益受损补偿规则不清晰。
产权界定两种方式:法律与经济行为主体私下交易。
建立产权成本:产权界定成本与实施成本。
产权有效保护手段:建立在国家机器基础上的法律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阶段。
一方面明确现阶段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社会主义,具备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完善,正处于不发达阶段。
即指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1篇)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1篇)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 1第十二章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三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经济性质;分类方法: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功能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2)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从私人部门取得并支付相应资金发生费用、实施转移性支出:政府扮演中介者不要求回报,包括政府补助、捐赠、债务利息支出。
2、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服务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宗教,教育和社会保护。
3、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①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分别为17类、172款和1152项②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12个类和98款。
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绝对规模指标: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相对规模指标: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上升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相对稳定反映中央对地__府的控制程度、人均财政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5、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1)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瓦格纳因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增加了需求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阶梯式,非连续)①内在原因公众容忍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最高限度②外在原因总是同步增加的;3)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初、中、成熟);4)非均衡增长理论:鲍莫尔对增长原因作出解释① 进步部门(技术决定)②非进步部门(劳动决定)生产率低支出快;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①选民“财政幻觉”② 政__倾向大的支出来争取选民③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成本信息④公共利益很难界定;6、中国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①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②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__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③社会性支出的比重__来虽有上升,但还较低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结构优化:①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到60%以上③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③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④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财政支持,落实城镇养老保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支持社会福利慈善,经济发展优先)⑤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7、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体是政府及其__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4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财政政策-必背考点
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凭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
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税收·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公债政策
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水平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
发行国债,圈钱--少花钱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
考点:财政政策★★★★★
目标
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Fra bibliotek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工具
预算政策
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
①当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
②当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保持预算盈余,抑制社会总需求(经济过热,少花钱抑制总需求)
复苏的政策;②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
③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
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④如果经济萧条的状况不再存
在,这种政策就不再实行,因而它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
补偿政策
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况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经济萧条时期)包括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多花钱)
紧缩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经济过热时期)包括增税、减少财政支出等(少花钱)
中性财政政策
亦称均衡性财政政策,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一、文章引言本文将为您全面梳理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将在文中详细介绍经济师考试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市场失灵、国民收入核算、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经济增长、价格歧视、消费者行为理论等。
还将深入探讨IS-LM模型、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实际应用问题。
通过本文的阅读,您将对这些知识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成功通过经济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通常是由于市场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
其中,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离,进而导致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都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困难;信息不对称则可能导致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三、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重要方法。
它主要涉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附加值(DI)、个人收入(PI)等指标。
其中,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产出的重要指标,而GNP则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此外,通过计算DI和PI,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个国家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四、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
货币经济主要涉及货币的流通和信用,而实物经济则主要涉及物质的流通和生产。
在货币经济中,价格水平通常会受到货币供应量、利率、消费者信心等因素的影响。
而实物经济中,产出水平则受到技术进步、劳动力成本、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五、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产出的长期增加。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进步、投资、教育、政策等。
其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13章背诵要点
2021中级经济师——第十三章(财政收入)背诵点1 财政收入分类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①税收②社会缴款③赠与收入: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转移。
④其他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收入(使用费、规费等)、利息、其他财产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等)。
【税收与社会缴款的区别:税收不附带价值上的对等回报,而社会保障是你交了钱,如果发生了特定的事件,钱还会回流到你的手里。
】2)根据《202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①税收收入②非税收入(包括八款):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③债务收入④转移性收入3)财政收入的口径:①最小口径:税收②小口径(较大一些的口径):最小口径+纳入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小口径是最常用的口径,意味着政府可以花的钱。
对比中口径中的社保收入需要专款专用,不能随便挪用。
】【考点:小口径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政府收入】【考点:我国统计年鉴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就是该口径】③中口径(再大一些的口径):小口径+社会保障缴费收入④大口径(最大口径):政府全部收入4)财政集中度(宏观税负):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2 国债1)国债的特征: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2)国债的分类:①按发行地域不同:内债(欠本国人钱)、外债(欠外国人钱)②按借钱时间长短:短期国债(一年内)、中期国债(1-10年)、长期国债(10年以上)【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国库券】③根据利率变动情况: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国债④根据是否可以上市流通:上市流通国债、非上市流通国债【一般来说:能够上市流通的多为中短期、不能上市的多为长期】⑤根据还的东西(债务本位)不同:货币国债(借钱还钱)、实物国债(借钱还物品)3)国债发行方式:公募招标方式、承购报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面向银行等机构,不是老百姓)、随买发行方式【关键字:小投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2016版)十四、政府预算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从技术性方面看,政府预算包含两层含义:(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多少。
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
(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
(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
2、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①反映政府部门活动。
政府预算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
②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
作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重要文件,政府预算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
③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
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
3、政府预算原则---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政策方针。
①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以便全面反映国家的财政活动。
②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包含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
③可靠性原则-----也称为“谨慎性”原则,强调真实可靠,有充分确实的依据。
④合法性原则-----政府预算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⑤公开性原则----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策的过程也应向公众公开。
⑥年度性原则----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
政府预算的起讫时间通常为1年(365天),称为预算年度。
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
历年制,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童年的12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
如中国、德国、法国。
跨年制,从每年某月某日至下年相应日期的前一日止,中间经历12个月,但要跨两个年份。
如美国、英国、日本等。
在预算年度内,预算工作的程序通常包括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决算评估等环节。
4、政府预算的分类☆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①单式预算: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优缺点:这种形式比较简单,便于编制。
但没有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管理和监督。
②复式预算: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构成: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
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优点:便于政府科学安排收支结构,分类控制预算收支平衡;便于政府灵活运用资本性投资和国债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缺点:编制和实施较为复杂。
☆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①增量预算,也成称为基数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
增量预算保持了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
是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
②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可能为依据,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势。
注:零基预算并不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是对已有项目需要重新审定和安排,起点为零。
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政府财政收支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
☆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①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
②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滚动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3年至5年)的政府预算。
注意: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①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的预算。
实际工作中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的预算通常也被视为平衡预算。
②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包括收大于支的盈余预算和支大于收的赤字预算。
☆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
①投入预算,是指用来控制各项支出用途和金额的预算②绩效预算,是指先由政府部门确定需要履行的职能以及为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再此基础上制定绩效目标,并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③规划-项目预算制度:基本内容是为政府创造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决策环境,即设计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能力,用以对政府预算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竞争性方案进行深入的检验,核心是使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有效性分析☆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级次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
与政权结构相适应,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预算组成。
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
5、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2011年新增)预算管理职权,是指国家预算方针政策、预算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修订权;政府预决算的编制和审批权;预算执行、调整和监督权。
①立法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审查、批准本级预决算的权力机关。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预算执行,审批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②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人民政府是预算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
③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
④.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⑤各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6、我国政府预算体系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院报告。
待条件成熟时,由国务院适时向全国人大报告。
5)执行和调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得随意调整。
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应编制社会保险基金6)决算(同预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草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汇总编制,财政部审核后,由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国务院报告7、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运行的基本原则,是有关政府预算活动的各种法规制度,是纳税人及其国家权力机关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
8、建立部门预算制度(预算编制制度)(1)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一本预算中编制。
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算编制采用零基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支出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纳入项目库,编制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结合财力状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制具有综合财政预算特点的部门预算(2)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下两上”的基本流程。
上报部门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草案,提交本级人大并经其批准后1个月后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在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的预算,并负责具体执行。
(3)建立部门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
①统一了预算分配权,实现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提高了预算分配的规范性和完整性;②增强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③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各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的能力,有利于推动部门和行业事业发展;④增强了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预算法治性约束大大增强,有效规范政府的管财行为、财政的理财行为和部门的用财行为。
9、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方式自2011年1月1日起①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教育收费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收缴比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执行。
②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其他的预算外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
2)收入预算级次和支出安排原则: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
3)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二是有利于完善预算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提高依法理财的水平,有利于源头上预防腐败。
10、预算执行制度预算执行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我国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目标:将传统的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体系和资金缴拨方式,改为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是:取消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运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1)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对政府财政收入分别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制度,取消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收入过渡账户,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2)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由财政部门根据不同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等方式。
了解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意义。
一是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二是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即资金下达由原来的层层“中转”变“直达”用款单位和个人);三是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相结合;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
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彩购依法制定的集中彩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