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缺氧
第五章 缺氧
2014-10-1
(三)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摄取氧 携带氧 输送氧 利用氧 1 1
2014-10-1
.
组织 细胞
4
1
2 1
输送氧障碍 3
(三)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摄取氧 携带氧 输送氧 利用氧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2014-10-1
供氧 PO2159
PCO20.3 (mmHg)
氧的周转
摄取 肺-外呼吸 携带 血红蛋白 传输 血液循环
PO 组织 240 PCO 细胞 2 46
2014-10-1
利用
用氧
组织-内呼吸
缺氧(Hypoxia)
概念
由于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供氧不足) 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用氧障碍),引起细胞 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 过程。
2014-10-1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2014-10-1
1、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定义:溶解于血液中 的氧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PaO2 100mmHg (13.3kPa) 影响因素 吸入气氧分压 外呼吸的功能 PvO2 40mmHg (5.33kPa) 影响因素 组织用氧能力
血氧指标变化
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正常(摄取和 携带氧功能 均正常) 动脉血氧含量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差 ↑(血流减慢,弥散增多,静脉血氧含量↓)
临床特征
脱氧血红蛋白 紫绀
组织缺氧机制
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流量↓→弥散到组织的氧↓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七章缺氧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理学第七章缺氧考点剖析第九版病理⽣理学第五章缺氧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章。
本章为第五章缺氧。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15)、简述题(7)、填空题(6)及单项选择题(11)。
适⽤于本科及⾼职⾼专临床、⼝腔、医学、⾼护、助产等专业等学⽣学习病理⽣理学使⽤,也适⽤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员及研究⽣考试⼈员使⽤。
⽬录第五章缺氧第⼀节常⽤的⾎氧指标第⼆节缺氧的原因、分类和⾎氧变化的特点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第四节缺氧治疗的病理⽣理基础重点难点掌握:缺氧、发绀的概念;常⽤的⾎氧指标;各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氧变化特点;缺氧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液系统的改变。
熟悉: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和组织、细胞的变化。
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理基础。
⼀、名词解释(15)1、缺氧:由于氧的供应不⾜和/或氧的利⽤障碍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甚⾄结构发⽣变化的病理过程称缺氧。
2、⾎氧分压:是指溶解于⾎液中的氧所产⽣的张⼒。
正常⼈动脉⾎氧分压约为100mmHg(13.33kPa),静脉⾎氧分压约为40mmHg(5.33 kPa)。
3、⾎氧容量:是指1L⾎液中的⾎红蛋⽩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L。
⾎氧容量的多少反映了⾎液携带氧能⼒的⾼低。
4、⾎氧含量:是指1L⾎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容量。
动脉⾎氧含量(CaO2)约为19ml/L;静脉⾎氧含量(CvO2)约为14ml/L。
5、⾎红蛋⽩氧饱和度: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PaO2。
正常动脉⾎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氧饱和度(SvO2)为75%。
6、P50:是指⾎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是反映⾎红蛋⽩与氧亲和⼒的指标,正常值为26~27mmHg(3.47~3.6 kPa)。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七章缺氧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五章缺氧。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15)、简述题(7)、填空题(6)及单项选择题(11)。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五章缺氧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第二节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第四节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重点难点掌握:缺氧、发绀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各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缺氧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改变。
熟悉: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和组织、细胞的变化。
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15)1、缺氧:由于氧的供应不足和/或氧的利用障碍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甚至结构发生变化的病理过程称缺氧。
2、血氧分压: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约为100mmHg(13.33kPa),静脉血氧分压约为40mmHg(5.33 kPa)。
3、血氧容量:是指1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L。
血氧容量的多少反映了血液携带氧能力的高低。
4、血氧含量:是指1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脉血氧含量(CaO2)约为19ml/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L。
5、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PaO2。
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6、P50:是指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是反映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指标,正常值为26~27mmHg(3.47~3.6 kPa)。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
09年级病理生理第五章缺氧一、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是13.3kPa,氧含量是19ml/dl,氧饱和度是95%。
有一严重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含量是正常人的50%,则其动脉血氧状况最接近A.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B.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C.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95%D.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E.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 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3、呼吸加深加快对下列哪一种缺氧代偿作用最大?A.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B.静脉血掺入动脉C.血红蛋白减少 D.低动力性休克E.氰化钾中毒4、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的益处是A.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B.增加肺尖部的肺泡通气量C.减慢血流,使Hb充分氧合 D.肺部组织液渗出增加,刺激呼吸频率加快E.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心肌氧供。
5、单纯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一般不包括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C.pH值下降 D.阴离子间隙增大E.碱剩余增大6、紫绀的发生是因为A.脱氧血红蛋白比例过高,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5B.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C.血红蛋白性质改变,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积聚到一定量D.流经皮肤粘膜浅表血管的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0g/ dlE.皮肤粘膜浅表组织的细胞外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g/L7、运动员与未经正规训练的人相比,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强,是因为运动员经过训练后A.肺泡膜对氧气的通透性提高 B.通气/血流比例提高C.线粒体的数量和活力提高 D.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提高E.各组织血管密度降低,心脏负担减轻8、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时,氧分压一般低于:A.PaO2<4.00kPa(30mmHg) B.PaO2<5.33kPa(40mmHg)C.PaO2<6.67kPa(50mmHg) D.PaO2<9.33kPa(70mmHg)E.PaO2<8.00kPa(60mmHg)9、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差含量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0、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氧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11、下列哪项可引起肠源性发绀A.一氧化碳中度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硫化物中毒E.砷化物中毒12、急性缺氧对下列血管的影响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3、某患者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 ml%,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疾病?A.慢性支气管炎B.矽肺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D.慢性贫血E.氰化物中毒14、某患者血氧容量为20ml%,动脉血氧含量15 ml%,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15、下列哪项可引起用氧障碍性缺氧A.COB.亚硝酸盐C.磺胺D.氰化物E.高锰酸钾16、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排血量增加B.左心功能不全C.肺小动脉收缩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17、关于血氧指标的说法,下述哪项不确切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结合的能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人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1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1/dl18、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刺激肾小管旁间质细胞产生并释放促红细胞生成酶,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增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19、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Hb与氧亲和力增高C、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D、形成高铁血红蛋白E、直接损伤线粒体20、缺氧是由于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血液氧含量过低D、血液氧容量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21、无发绀的缺氧多见于A.呼吸功能不全B.心功能不全C.组织用氧障碍D.静脉血掺杂E.窒息22、下述对于P50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 P50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B. P50是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C. P50的正常值为3.47-3.60kPa(26-27mmHg)D. P50降低表明氧离曲线右移E.红细胞内2,3-DPG浓度增高, P50升高23、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亚硝酸盐中毒D.一氧化碳中毒 E.氰化物中毒2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理为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严重缺氧时组织细胞损伤的机理是:A.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B.细胞内钠离子增多C.细胞内钙离子增多D.自由基生成增多E.酸性物质增多2、左心衰竭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存在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都不是3、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增加C.静脉回流增加D.呼吸运动增强E.儿茶酚胺增多4、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因素有A.严重贫血B.氰化物中毒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E.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5、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A.老年人耐受性低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高,耐受性降低C.机体代谢率高,耐受性降低D.体温增高,耐受性降低E.适应性锻炼可提高耐受性三、名词解释1、cyanosis2、肠源性紫绀3、缺氧4、低张性缺氧5、血液性缺氧6、循环性缺氧7、组织性缺氧8、血氧容量9、血氧含量10、血氧饱和度四、填空题1.常用的血氧指标有、、、。
病理生理学5-缺氧
肺通气↑
PaO2↓
主动脉体 颈动脉体
肺血流量↑ 心输出量↑
氧摄取↑ 氧运输↑
PaO2↑
肺血管收缩
局部血流量↓ → 肺动脉压↑
通气/血流↑ 肺上部血流↑
30
(二)损伤性变化
1、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
发病率:5.7%~17.7%
低代谢状态
肌红蛋白和氧的亲和 力较大 肌红蛋白的增加可能 具有储存氧的作用。
46
(二)损伤性变化
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损伤
47
1、细胞膜的损伤
[Ca 2 +]i ↑ 钙离子 内流↑ Ca 2 +进入线粒 体形成不溶性钙 [Ca 2 +]i可促进自由基生成 膜通 透性 K+外流↑ [K+]i↓ 酶合成↓
2. 组织缺氧机制: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氧供 3.皮肤颜色及血氧变化
皮肤颜色 发绀
23
血氧特点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循环性
24
四.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特征
1. 原因与机制
(1) 组织中毒: 氰化物 呼吸链酶活力↓ 用氧障碍
第五章 缺 氧
高仁甫
硕士、讲师、执业医师
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访问学者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问学者
1
学习目标
①缺氧、低张性缺氧、发绀、血液性缺氧、循 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的概念 ②四型缺氧的发病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①缺氧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变 化 ②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 的概念
5章 缺氧
第五章缺氧【A型题】1.决定血氧饱和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分压A.CO2B.血液温度C.血液pH值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浓度2.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出现发绀B.发绀不一定是缺氧引起的C.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时机体出现发绀D.由严重的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比较明显E.循环性缺氧机体可以出现发绀3.对组织性缺氧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B.动脉血氧含量C.动脉血氧容量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分压4.缺氧时氧离曲线的左移是由于( )A.血液温度的升高B.酸中毒C.血液CO分压升高2D.红细胞内2,3-DPG浓度下降E.以上都不是5.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血液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低张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6.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肺气肿B.大叶性肺炎C.休克D.慢性贫血E.甲醇中毒7.某患者血气检查的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9ml/dl,动脉血氧分压13.37kPa(100mmHg),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ml/dl,则其缺氧的类型为( )A.先天性心脏病B.休克C.CO中毒D.支气管炎E.KCN中毒8.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引起缺氧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高原地区(>4000 米)D.休克E.KCN中毒9.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A.脑B.肾C.心D.肺E.肝10.CO和Hb亲和力与O和Hb亲和力比较( )2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快B.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慢C.结合速度极快,解离速度稍慢D.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也快E.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更慢11.缺氧时血管的反应(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脑血管,肺血管都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肺血管收缩E.冠脉、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2.缺氧时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 ) 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1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低张性缺氧( )A.吸入大量氯气B.吸入大量COC.支气管炎D.气胸E.服用过量安眠药14.严重缺氧时可以导致细胞损伤,此时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 )A.细胞外Ca2+增加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外H+ 减少D.细胞内Na+ 减少E.细胞内Na+增加1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增加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A.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刺激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6.关于CO中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和Hb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不具有携氧能力B.CO抑制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使得2,3-DPG减少,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恢复的损伤D.呼吸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17.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 )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8.最能反应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9.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指标变化不存在(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血氧容量正常20.缺氧是指(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的氧含量过低C.血液中的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的氧容量降低E.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1.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B.Hb结合的O2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HbO2与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与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与Hb总量的比值22.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 ) A.肝脏B.肺脏C.胰腺D.胃肠道E.肾脏23.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CO2的排出B.提高C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提高CO2max24.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 )A.氧浓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25.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26.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 ) A.12.0kPa(90mmHg)B.10.7kPa(80mmHg)C.9.3kPa(70mmHg)D.8.0kPa(60mmHg)E.6.7kPa(50mmHg)27.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28.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2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30.下列哪一种物质是氧中毒时细胞受损的重要因素( ) A.氢离子B.组织胺C.前列腺素D.白三烯E.活性氧31.下列哪种中毒不引起血液性缺氧( )A.亚硝酸钠中毒B.煤气中毒C.输入大量库存血D.三氧化二砷中毒E.叶酸缺乏32.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紫绀( )A.呼吸功能不全B.氰化物中毒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33.人体中不需要氧气维持代谢的细胞是下列哪种细胞( )A.脂肪细胞B.红细胞C.神经细胞D.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E.I型肺泡上皮细胞34.氧中毒是指吸入气的氧分压为( )A.大于1.0个大气压B.大于1.5个大气压C.大于0.5个大气压D.小于0.5个大气压E.小于1.0个大气压35.缺氧引起呼吸系统变化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张性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时,一般不出现呼吸运动的增强C.慢性低张性缺氧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不是很明显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只有当氧分压下降到8kPa的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中枢的兴奋E.低张性缺氧的情况越严重,呼吸中枢的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的加强越明显【B型题】题36~40A.缺氧时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B.缺氧时皮肤黏膜呈咖啡色C.缺氧时皮肤黏膜苍白D.缺氧时皮肤黏膜发绀E.缺氧时皮肤黏膜呈玫瑰红色36.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7.肺心病( )38.氰化物中毒( )39.CO中毒( )40.严重贫血( )题41~45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高于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E.血氧容量低于正常41.严重贫血( )42.心力衰竭( )43.氰化物中毒( )44.矽肺( )45.法洛四联症( )题46~51A.低张性缺氧合并血液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合并循环性缺氧D.低张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合并组织性缺氧46.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引起( )47.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出血性休克可以引起( )48.贫血患者合并氰化物中毒可以引起( )49.肺癌肺切除放疗后可以引起( )50.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常可以出现左心衰竭与急性肺水肿,此时机体往往可以引( )51.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食大量腌菜可以引起( )题52~55A.吸入麻醉药物过度稀释的空气B.氰化钾中毒C.严重贫血D.心力衰竭E.剧烈运动52.静脉血氧含量增高的是( )5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的是( )5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而组织的耗氧量不升高的是( ) 5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变化最明显是( )【C型题】题56~59A.动脉血氧含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6.低张性缺氧( )57.血液性缺氧( )58.循环性缺氧( )59.组织性缺氧( )题60~63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B.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0.血液性缺氧( )61.单纯性循环性缺氧( )62.低张性缺氧( )63.组织性缺氧( )题64~67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4.肺气肿的患者( )65.煤气中毒的患者( )66.创伤性休克的患者( )67.输入过多库存血的患者( )【X型题】68.一氧化碳中毒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它们的相同点是( )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呼吸系统的改变不明显C.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69.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相同点是( )A.皮肤黏膜呈特征性的改变B.氧含量和氧容量均减少C.呼吸加深加快D.氧疗的效果欠佳E.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70.决定组织供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1.决定组织耗氧量的因素有( )A.动脉血氧含量B.动脉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静脉血氧容量E.组织血流量72.对于急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3.对于慢性的缺氧而言,机体的代偿性的变化主要是( ) A.呼吸系统的变化B.循环系统的变化C.血液系统的变化D.消化系统的变化E.组织细胞的变化74.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有( )A.代谢耗氧量B.机体的代偿能力C.缺氧的类型D.缺氧的病因E.血氧变化的特点75.氧中毒的类型有( )A.肺型氧中毒B.肝型氧中毒C.脑型氧中毒D.肾型氧中毒E.肌型氧中毒76.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氧分压B.氧饱和度C.氧容量D.氧含量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77.缺氧的分型主要是根据()A.缺氧的原因B.血氧变化的特点C.氧分压的改变D.皮肤黏膜的改变E.机体的代偿78.可以出现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79.可以出现动脉血氧分压正常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0.缺氧时可以出现机体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缺氧类型有()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大气性缺氧81.缺氧时机体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偿的意义是()A.增加PaO2B.促进静脉回流C.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D.肺血流量增加E.心输出量增加82.缺氧时机体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A.心率加快B.血液的重新分布C.心肌收缩性的增强D.肺血管的收缩E.静脉回流增加83.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心输出量增加B.血流分布改变C.肺血管收缩D.毛细血管增生E.静脉回流增加84.缺氧时机体组织细胞的代偿主要表现为()A.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B.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增加D.低代谢状态E.线粒体功能增强85.缺氧时机体出现心血管失代偿的表现主要是()A.肺动脉高压B.心肌的收缩功能降低C.心肌的舒张功能降低D.心律失常E.静脉回流减少【判断题】86.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病理生理学 第5章 缺氧
(二)呼吸功能障碍 1、高原肺水肿 概念:进入4000米高原后1-4天内,出现头痛、胸 闷、咳嗽、发绀、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甚 至神志不清
机制:肺A高压引起
2、中枢性呼吸衰竭
PaO2<30mmHg时,直接抑制>间接兴奋,表现为呼
吸抑制(间停呼吸)
二、循环系统
(一)代偿性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心率↑、收缩力↑、回心血↑) 2、血流重分布 3、肺血管收缩(交感兴奋、介质释放、钠钙内流)
局部性循环障碍
缺血性缺氧(ischemic hypoxia) 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 hypoxia) (三)机制: 血流↓ → 单位时间进入组织血量↓ → 组织供氧↓
(四)血氧变化特点
PaO2 CaO2 SaO2
N N N
CO2max
N
CaO2-CvO2
↑
皮肤、粘膜颜色 shock---苍白色 HF---青紫色
DPG增加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
移,P50升高。
反之,氧离曲线左移,P50下降。
三、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供O2 ↓ :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 2、用O2 ↓ :组织性缺氧
(二)按血气变化分类
低张性低氧血症, 等张性低氧血症,
低血液动力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
芬兰(小乡村)
4、毛细血管增生(HIF-1↑→ VEGF↑)
(二)循环功能障碍
1、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
2、心肌舒张收缩功能障碍 3、心律失常
4、静脉回流减少
三、血液系统
(一)代偿性反应
1、红细胞增多(EPO↑, HIF-1↑)
2、氧离曲线右移 机制: 2,3-DPG增加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
E.病人不会缺氧
B型
9.A.取决于PaO2和CO2max
B.取决于PAO2(肺泡气氧分压)和肺换气功能
C.取决于血中Hb的质和量
D.取决于PaO2和Hb的质
E.取决于CaO2和血流量
题①组织供氧量 E
②血氧容量(CO2max) C
②贫血时血氧特点有BD
③左心衰时血氧特点可为ABC
④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时血氧特点可为BE
12.病人PaO2正常不能说明ABCDE
A.CaO2正常B.氧容量正常C.病人不缺氧D.SaO2正常E.PvO2正常
13.低张性缺氧时2,3-DPG↑的原因是BDE
A.pH↓B.脱氧Hb↑C.CO2↑D.呼吸性碱中毒E.糖酵解↑
③动脉血氧含量(CaO2) A
④动脉血氧分压(PaO2) B
⑤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D
10.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E1(A+C);E2(A+D+C);E3(C+D)
题①支气管肺炎可引起(无其它合并症)A
②氰化物中毒可引起D
③CO中毒可引起B
④失血性休克+休克肺可引起E1
⑤感染性休克(内毒素性)(无休克肺)可引起E3
⑥烧伤性休克可引起C
⑦左心衰可引起E1
⑧肺炎合并心衰可引起E2
X型
11.A.PaO2↓
B.动--静脉氧含量差↓
C.SaO2↓
D.CO2max↓
E.CaO2正常
题①外呼吸功能障碍时血氧特点有ABC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易错题集锦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ATP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同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当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集团脱落时会发生性状改变做功,据此分析。
A.ATP推动细胞做功过程中,ATP的水解是放能反应,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吸能反应,因此该过程存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A正确;B.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ATP,B错误;C.ATP水解是放能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也是放能反应,C正确;D.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现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故选B。
2、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
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 .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B.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TTF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答案:B分析: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H]应是通过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
有氧呼吸强度受温度、氧气浓度影响。
A、大豆种子充分吸水胀大,此时未形成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该反应不需要在光下进行,A错误;B、细胞质基质中可通过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B正确;C、保温时间较长时,较多的TTC进入活细胞,生成较多的红色TTF,C错误;D、相同时间内,种胚出现的红色越深,说明种胚代谢越旺盛,据此可判断种子活力的高低,D错误。
医学 第五章 缺氧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1.右心衰竭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血氧容量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2.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何项不正确?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约50%的Hb变成HbCO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3.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高于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B.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C.氰化物中毒D.亚硝酸盐中毒E.一氧化碳中毒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A.支气管异物B.吸入大量氯气C.服用过量催眠药D.CO中毒E.Fallot症6.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2+结合B.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抑制丙酮酸氧化酶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心率减慢B.心肌收缩性减弱C.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增加D.脑血流量减少E.腹腔内脏血流量增加8.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主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使脑组织pH升高9.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C.抑制肝、脾对红细胞的破坏D.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E.肾脏生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10.严重缺氧导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外K+减少B.细胞内Na+和Ca2+增多C.细胞内Ca2+减少D.细胞外H+减少E.细胞内Na+减少11.慢性缺氧时引起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反应有A.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B.糖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增加D.低代谢状态E.以上都是12.吸氧疗法对下列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A.COPDB.失血性休克C.先天性心脏病所致右-左分流D.亚硝酸盐中毒E.氰化物中毒二、名词解释1.Hypoxia2.低张性缺氧3.呼吸性缺氧4.Cyanosis5.Hemic hypoxia6.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7.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8.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三、问答题1.试述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病理生理学各章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六、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________,研究患病机体的__________,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
2.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疾病的概论、__________和________。
第一章绪论答案六、填空题答案1.规律与机制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2.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六、填空题1.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__________紊乱而发生的。
2.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____规律和_____机制。
3.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近年来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
4.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________和_______,前者能引起_______,并决定其_____________。
5.化学性致病因素致病作用特点有: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和_______。
6.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的_____、侵入宿主机体的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以及它逃避或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
7.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发病规律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8.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__________机制、________机制、____________机制和_________机制。
9.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接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障碍和________障碍。
10.疾病发展的典型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期。
11.完全康复是指_______完全消失,_________恢复正常。
12.不完全康复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代偿可恢复正常功能代谢。
六、填空题1.自稳调节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一般共同3.脑死亡4.原因条件疾病特征性5.在体内其致病性可发生改变潜伏期一般较短6.数量侵袭力毒力7.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疾病发展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8.神经体液组织细胞分子9.细胞膜功能细胞器功能10.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11.损伤性变化机体的自稳调节12.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但仍存有基本病理变化六、填空题1.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_____ ,体液中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_____。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试题和答案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2.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的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氧差增大3.心肌组织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增加其供氧量? A.从血液中摄氧量增加B.增加肺泡通气量C.增加血液携氧能力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组织氧化酶活性4.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氧中毒E.肠道内毒素的作用5.下列疾病中,哪种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 A.肠源性发绀B.蚕豆病C.煤气中毒D.肺炎E.严重贫血6.下列哪项不是血液性缺氧的血氧变化?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C.动-静脉氧含量差减少D.血氧含量降低E.血氧饱和度正常7.初入高原者的血气变化中,不会出现: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D.血氧容量正常E.血氧饱和度降低8.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静脉血氧含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9.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在于:A.吸人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部气体交换差C.肺循环血流量少D.血液携氧能力低E.组织血流量少10.关于发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1便可出现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 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一般出现较明显的发绀E.发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黏膜中的血流量有关11.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12.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低张性缺氧,呼吸可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B.等张性低氧血症一般不发生呼吸系统的改变C.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 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PaO2 降至8.OokPa (60mmHg)才会明显兴奋呼吸中枢E.低张性缺氧的动脉氧分压下降越明显,呼吸中枢兴奋越强烈,呼吸运动加强越明显13.初入高原者发生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从而限制了肺通气的增强,这是由于: A.PaO2升高,使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B.PaO2升高,使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C.PaO2升高,使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D.PaCO2降低,使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E.PaCO2降低,使外周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14.能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以上全是15.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为: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脉血流量E.以上都不是16.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右心输出量升高B.肺血流量升高C.左心功能不全D.肺小动脉痉挛E.肺小静脉淤血17.初入高原者循环系统改变,下列哪项不符合? A.肾血管收缩B.肺血管收缩C.冠脉血管扩张D.脑血管收缩E.皮肤血管收缩18.一定程度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可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是因为:A.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刺激B.外周化学感受器受刺激C.压力感受器受刺激D.肺牵张感受器受刺激E.容量感受器受刺激19.缺氧时下列血管改变,哪项是正确的? A.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D.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E.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收缩20.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A.脑灰质 B.脑白质C.心肌 D.肾皮质E.肝小叶21.缺氧时,细胞内外离子的变化为:A.钠离子内流,钾离子、钙离子外流B.钠离子、钾离子内流,钙离子外流C.钾离子外流,钠离子、钙离子内流D.钠离子、钾离子外流,钙离子内流E.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均内流22.缺氧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是:A.呼吸功能增强,ATP生成增多B.呼吸功能减弱,ATP生成减少C.轻度缺氧呼吸功能增强,严重缺氧呼吸功能减弱D.急性缺氧可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增加,呼吸功能增强E.长期慢性缺氧可使线粒体肿胀、嵴崩解,呼吸功能减弱23.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肾间质细胞生成并释放B.可促进肠道铁的吸收C.可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D.可促进红系单向干细胞向原始红细胞分化 E.可促进网织红细胞的释放24.慢性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主要机制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B.过度通气使PaCO2降低C.缺氧使呼吸中枢抑制,PaCO2升高D.红细胞2,3-DPG生成增多E.缺氧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使pH下降25.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的疗效最佳? A.严重缺铁性贫血B.充血性心力衰竭C.肺间质纤维化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26.应用吸氧疗法治疗效果最差的缺氧类型是: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以上全是27. 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Hb与氧亲和力增高28. 能使皮肤,粘膜发绀的缺氧原因是:A.肺心病 B.CO中毒C.氰化物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E.严重贫血29.下列哪组动物对低张性缺氧的耐受性最强? A.正常成年小鼠B.注射咖啡因的成年小鼠C.注射可拉明的成年小鼠D.正常新生小鼠E.注射内毒素的成年小鼠30.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A.大气氧分压B.大气氧含量C.吸入的氧气流量D.吸入气氧含量E.吸入气氧分压31.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可诱导表达的基因是:A.EPO B.VEGFC.糖酵解酶 D.血红素氧合酶E.以上全是32.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 红细胞增加B. 肺通气量增加C. 肌红蛋白增加D. 线粒体数目增加E.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33. CO中毒时: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4.氰化钾中毒时: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5.肺心病患者: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6.严重贫血时: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37.反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减弱指标是:A. 血氧容量增加B. 动脉血氧分压增加C. 动脉血氧含量增加D. 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E. 静脉血氧含量增加38.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B. 呼吸衰竭C. 失血性休克D. 氰化物中毒E. 慢性贫血3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变化与组织性缺氧不同的是:A. 动脉血氧分压B. 血氧容量C. 动脉血氧含量D. 动脉血氧饱和度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0.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动脉血氧含量15ml%,动脉血氧分压6.7kPa,动脉血氧饱和度85%,动-静脉氧差4ml%,其缺氧类型是: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循环性缺氧D. 组织性缺氧E. 混合性缺氧41. 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动脉血氧分压13.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95%,动-静脉氧差3.5ml%,其缺氧类型是: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42.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13.3kPa,SaO295%,CO2max 20ml%,CaO219ml%,CaO2-CvO2 6ml%,其缺氧类型是: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43.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3kPa,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44.血中Hb含量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A.<50 g/L B.<60 g/LC.<70 g/L D.<80 g/LE.<90 g/L45.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46.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47.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48.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49.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50.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27.0kPa (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淤血性缺氧51.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硫化物中毒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52.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53.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哮喘B.肺气肿C.慢性贫血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54.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55.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56.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57.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58.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10.0kPa(75mmHg)B.8.0kPa (60mmHg)C.6.7kPa (50mmHg)D.5.32kPa (40mmHg)E.4.0kPa (30mmHg)59.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60.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61.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C.ATP敏感性钾通道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E.Mg2+激活型钾通道62.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E.回心血量减少63.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64.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液H+浓度升高B.血浆CO2分压升高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65.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脑血管收缩66.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A.大脑灰质B.大脑白质C.中脑D.小脑E.延脑67.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A.线粒体数量增加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68.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69.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E.增加细胞利用氧二、名词解释1.缺氧(hypoxia)2.乏氧性缺氧(或低张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or hypotonic hypoxia)3.等张性缺氧(或血液性缺氧)(isotonic hypoxia or hemic hypoxia)4.循环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or hypokinetic hypoxia)5.组织性缺氧(或氧利用障碍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or dysoxidative hypoxia)6.发绀(cyanosis)7.肠源性青紫(enterogenous cyanosis)8.氧中毒(oxygen intoxication)三、简答题1.缺氧的分型及每种类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2.一氧化碳引起缺氧的类型和机制是什么?3.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缺氧的类型和机制是什么?4.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类型和机制是什么?5.举例说明缺氧与发绀的关系。
病理生理学题库 五 缺氧
第五章缺氧一、A型题1.缺氧的概念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D.血液氧含量过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E.血液氧容量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答案]C[题解]组织得不到充足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使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产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之为缺氧。
2.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答案]E[题解]低张性低氧血症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但由于氧分压在8kPa(60mmHg)以上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近似水平线。
在8kPa以下,曲线斜率较大,所以PaO2降低至8kPa以下,才会使SaO2及CaO2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缺氧。
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 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E.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饱和度降低[答案]A[题解]此类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8.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D.血液温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 E.以上都不是C.血液CO2分压升高[答案]A[题解]A、B、C、D四项变化均可导致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减弱.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
机制为:2,3-DPG和脱氧血红蛋白结合,可稳定脱氧血红蛋白的空间构型,降低与O2的亲和力;2,3-DPG是一种不能透出红细胞的有机酸,其浓度升高使红细胞内pH值下降,通过Bohr效应,而使红细胞结合氧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氧离曲线右移。
9.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答案]C[题解]上述五项均系常用表示血氧变化的指标,但C项表示不完整,血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浆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取决于吸入气体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
第五章缺氧
第五章缺氧第五章缺氧选择题A型题1 •缺氧是由于A. 吸人气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发生低张性缺氧A.支气管异物 B •服用过量催眠药C.胸腔大量积液 D .吸入大量氯气E.吸入大量CO3. 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氧离曲线左移 B . Hb与氧的亲和力增高C.血液H浓度升高D.血X升高E.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4.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A.动脉血氧含量 B .静脉血氧含量C静脉血氧饱和度 D . P50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6 •低氧血症是指正常C. 血氧饱和度降低量差低于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7.健康人攀登3000m 以上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A.吸入气氧分压低 B .血液携氧能力低C.肺部气体交换差 D .组织利用氧能力低E.肺循环血流量少8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最易发生下列哪种类型的缺氧 A.大气性缺氧 B .呼吸性缺氧 C.等张性缺氧 D.低动力性缺氧E.组织性缺氧9.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动脉血最具特征性 的变化是A.氧容量降低 B C.氧分压降低 D E .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A.低张性缺氧 B C.缺血性缺氧 DE.淤血性缺氧11.下列哪项不是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动-静脉血氧含.氧含量降低 .氧饱和度降低 .血液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A.煤气中毒 B .亚硝酸盐中毒C 硫化物中毒D •大量输入库存血E.大量输入碱性液12・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降低?A.脑血栓形成 C.肾小动脉硬化 E.食道静脉曲张13 .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性缺氧是 A ・贫血BC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E .血红蛋白病14 .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 B ・组织用氧障碍 C.心力衰竭 D .静脉血掺杂E .窒息15 .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最具特征的动脉血氧变化是 A ・冠状动脉痉挛 ・肺栓塞.CO 中毒 ・过氯酸盐中毒丿Hi 、C 降低E .血氧分压降低 ・氧饱和度降低 .氧离曲线右移 ・氧容量降低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16・关于发绀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 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液可发生发绀C.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 (50mmH)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寸易出现发绀D.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 发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17. 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13.3kPa(100mmHg,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4ml /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l /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 哮喘 B •肺气肿C .慢性贫血D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18. 动脉栓塞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 .氧容量降低B .氧含量降低C .氧饱和度降低D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19 .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血氧容量正常 B.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氧差大于正常 D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一E.可出现呼吸性硷中毒20 •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特殊变化是 A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 •动脉血氧含量下 降 C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差下降21 •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表现为A. CN -中毒 B C.法乐氏四联症 DE. NO 中毒22. 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A .一氧化碳中毒 B C.氰化物中毒D挛收缩E.肠道淤血水肿23. 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低动力性缺氧 C .休克 D.心力衰竭E .肺动-静脉短路24. —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 Q 与HHb 结合速率变慢B . HbQ 解离速度减 C. HbCC 无携带Q 的能力D . CC 使 RBC 内 2, 3-PaQ 降低?.CQ 中毒 .VitB 2严重缺乏.亚硝酸盐中毒 •肠系膜血管痉A .动脉栓塞B .静脉淤血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25.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 CC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带氧能力B. 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 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 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 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 皮肤,粘摸呈樱桃红色26.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 .心脏B •大脑C .肺D •肾E .胃肠道27. 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A .氧容量降低B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 .静脉血氧含量降低D •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28. PaQ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A . 10.0kPa(75mmHg)B . 8.0kPa(60mmHg)C . 6.7kPa(50mmHg)D . 5.33kPa(40mmHg)E. 4.0kPa(30mmHg)29. 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变化为A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 •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30. 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A •血氧容量JB •动脉血氧分压C.动脉血氧含量J D •静脉血氧含量T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T31•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减弱的机制是其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 B •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 D .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32. 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严重贫血所致的缺氧?A.血氧容量减少压下降C.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和度正常E .静脉血氧含量减少33. 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 A. 血液性缺氧时呼吸一般无明显增加 B. 低张性缺氧最易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 肺通气量增加的机制是由于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 各种类型严重缺氧都可抑制呼吸中枢E. 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 34. 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A .乳酸 B.腺苷C . PGI 2D . H 、K +E. 儿茶酚胺35 .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 刺激颈动脉、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 C. 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 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动脉血氧分.动脉血氧饱E .以上都不是36 •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反映是力增强C 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 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37 .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咼的主要机制是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 •左心功能 C 肺血流量增加D收缩E .肺小静脉淤血38.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提高摄氧率 B C.释放储备氧D流量E .增加血液携氧能力40.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部位是 A •肝细胞BC •肾小管上皮细胞 DE .血管内皮细胞A.心率加快 B •心肌收缩 ・肺小动脉.降低耗氧量 •增加冠状动脉血•肾小管间质细胞 .骨髓细胞41.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D .肝脾储血释•肝脏促红细放C •红细胞破坏减少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42.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 •血液H浓度升高升高B.血液CQ分压C .血液温度升高2,3-DPG 增加E. 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D•红细胞内43 •脑静脉血氧分压低于何值时可出现意识丧失A 4.53kPa(34mmHg)B. 3.73kPa(28mmHg)C 2.53kPa(19mmHg)D. 1.6kPa(12mmHg)E . 1.0kPa(7.5mmHg)44. 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A . ATP生成不足B .细胞内游离CsT增多C •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 •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E .脑血管收缩45. 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A .大脑灰质BC •中脑DE •延脑46.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变化A •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酵解增强C •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 质合成减少E •钙泵功能加强47. 下列哪项不是缺氧性细胞损伤的表现A .细胞内N6增多B增多C . Ca外流增多D成减少E. 细胞外H浓度升高48 .组织性缺氧的患者吸氧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血氧容量B .C .提高动脉血氧含量D织之间的氧分压差E.改善组织供氧.大脑白质•小脑B .无氧.蛋白.K外流.ATP生提高氧饱和度.提高血浆与组49. 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 •氧浓度B •氧分压C. 氧流量 D .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50. 氧疗对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基本无效A.通气障碍B. 气体弥散障碍C. 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 肺内动静脉交通支大量开放B型题A. 皮肤、粘膜发绀B. 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 .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D .皮肤、粘膜呈棕褐色E .皮肤、粘膜呈苍白色51. CO中毒时52. 氰化钾中毒时53. 肺心病患者54. 严重贫血时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 •循环性缺氧D .组织性缺氧E .以上都是55. 肺通气量增加最常见于56. 氧疗效果最佳的是57. 红细胞内脱氧Hb不增加的是58•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的是59. 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的是60. 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
五章节缺氧Hypoxia
血氧容量
(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概念:
氧分压为19.95kPa(150mmHg),二氧化碳分 压为5.32kPa( 40mmHg),温度38℃,在体外 100毫升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 数。
反映血液中Hb的最大带氧能力 正常值:
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
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
动-静脉血氧差(CaO2-CvO2)
概念: 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 数。 反映组织对氧的消耗量。
正常值: 50ml/L(5ml%)
影响因素: 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 PaO2 流经真毛细血管的血量 血液流变性 细胞利用氧的能力
该患者为何发生呼吸心跳加快?
该患者发绀的机制是什么?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概念: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分流入 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PaO2 降低,动脉血氧 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张性低氧血症 (hypotonic hypoxemia)。
• 动脉血氧含量
降低
• 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
降低
• 动-静脉血氧差 • 皮肤粘膜
降低或正常 紫绀
紫绀 (cyanosis) :
概念: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 过50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 紫绀。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
当血红蛋白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常不一致。例如
肺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 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组织中毒 呼吸酶合成减少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 功能受抑制
初一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P121想一想,议一议 (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要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
(2)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 么联系呢?
(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 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
2.P122插图 (1)我们看到,普利斯特利实验其实是由四个小的 实验构成的,试着分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4、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D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
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A
A、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 D、氮气
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 碘液,发现B、D部分变 蓝色,A、C部分未变蓝 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五.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充分利用光照 (1)合理密植 (2)进行套种(立体种植)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六.分析实验结果
如何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是光合作用 的原料?
小组讨论: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 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二)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 到了什么?
资料分析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 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 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 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 现象,为什么?
第5章缺氧分析
度
T↑
% 40
右移 2,3DPG↑
亲和力↓
20
20 40 60 80 100
氧分压
第5章缺氧分析
(mmHg)
反映血红蛋白和 氧亲和力的指标, 指SO2为50%时的PO2。
P50P↓50 P50↑ 26-27mmHg
第5章缺氧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氧含量差 血氧饱和度
概 溶解在动脉血浆中 PO2150mmHg , 100 毫 升血 液 动脉血氧含量 Hb 与氧结的百 念 的氧分子所产生的 T38 ℃ , 100mL 内实际有含的 与静脉血氧含 分数
第5章缺氧分析
2.外呼吸功能障碍: 肺通气障碍、肺换气障碍→呼吸性缺氧
脊髓高 位损伤
脊髓前角 细胞受损
气道狭窄 或阻塞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 无力
第5章缺氧分析
运动神经受损
胸壁损伤
弹性阻 力增加
3.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右→左分流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
第5章缺氧分析
㈡ 血氧变化特点
⒈ PaO2 ⒉ CO2max 正常 ⒊ CaO2 ⒋ SaO2 ⒌ CaO2-CvO2
第5章缺氧分析
㈢ 皮肤、粘膜颜色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50g/L,使皮 肤、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cyanosis)
≤26g/L
缺氧H﹖=H发b 绀
≥50g/L
HbO2
正常
缺氧
第5章缺氧分析
第5章缺氧分析
(三) 皮肤、粘膜颜色变化 皮肤颜色 贫血 —— 苍白 CO中毒 —— 樱桃红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青石板
第5章缺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二)损伤性变化(injured manifestations ) 3 心律失常(Arrhythmia)
缺氧
PaO2↓↓ 颈A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迷走N(+)↑ 窦性心动过缓
4 静脉回流下降(Decreased venous return)
缺氧
静脉血管扩张 血液淤滞 呼吸运动↓ V回流↓ 胸内负压↓
缺氧类型 组织性 缺氧 动脉血 氧分压 N
vitB2、 vitPP缺乏抑制氧化呼吸链
动脉血 氧饱和度 N
血 氧 容 量 N
动脉血 氧含量 N
动-静 脉氧差 ↓
动静脉血含氧量均增高 氧不能有效利用,氧合Hb含量高,皮肤粘膜呈鲜红或玫瑰红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循环性 组织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一)代偿性反应(compensatory reaction ) 3 血流重新分布 (保证缺氧时心、脑的血氧供应)
增加心、脑血供,皮肤、内脏、骨骼和肾脏的血量减少
心脏代谢物增加: 乳酸、腺苷、PGI2,扩张血管
缺氧
心、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加通道开放,Ca2+进入细胞减少, 血管平滑肌舒张,血流量增多 皮肤、骨骼肌、肾脏的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对儿茶酚胺敏 感性高,血管收缩明显,血供减少
因进食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养不足,又称低动 力性缺氧 (血液循环障碍)
全身性循环障碍
休克、心力衰竭心输出量减少
外局部循环障碍
血管栓塞、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动脉狭窄或阻塞
缺血性缺氧:由于动脉压降低或动脉阻塞,造成的组织灌流量不足。 淤血性缺氧:静脉压升高使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床淤血造成的组织缺氧。
↓
(二)损伤性变化
— 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液粘滞度增高 外周阻力增大 心脏后负荷增高
四、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一)代偿性反应(compensatory reaction )
轻度缺氧或缺氧早期:血液重新分布保证脑组织血供
(二)损伤性变化(injured manifestations )
一、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二)损伤性变化 (Injured Manifestations)
1. 高原性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 急性低张性缺氧 高原性肺水肿
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发病率:5.7%~17.7% 临床表现:胸闷,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 体征:肺部湿罗音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CO中毒
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10倍,形成HbCO(碳氧血红蛋白) (不易解离)樱桃红色
CO与Hb一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3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 力,氧与Hb不易解离。
CO抑制糖酵解,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OH3+
肠源性紫绀:
第五章
缺氧
第一节:各种缺氧类型
常用的血氧指标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3 1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2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缺氧(hypoxia)
由于组织氧的供应减少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细胞代谢、功能 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外呼吸:
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通过呼吸运动与血液循环,肺泡内的空气与 肺部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之间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变成 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的过程.
CaO2:19ml/dl CvO2:14ml/dl
动-静脉氧含量差(动-静脉氧差)
CaO2- CvO2=5ml/dl
体现了血液弥散给组织的氧量,反映了组织摄取、利用氧的能力。
常用的血氧指标
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SO
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
SO2=
2
)
×100%
(血氧含量-溶解的氧量) 血氧容量
内呼吸:
组织细胞与体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部血管中的动脉血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 不断送入身体的各种组织,组织细胞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细胞通过内呼吸得到的氧, 就可以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体 静脉)--右心房
PaO2<8kPa ( 60mmHg ) SaO2和CaO2↓ 血液携带O2↓ 供氧↓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
初到高原、矿井:肺泡氧分压降低,血液想组织弥散氧的速度减 慢,细胞缺氧
外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性缺氧)
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掺杂)
见于由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右心的压力高于左心,未经氧合的静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临床多为混合型缺氧
内毒素血症
肺淤血、水肿 循环障碍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失血
Hb 血液性缺氧
第二节: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Functional and metabolic changes
先代偿后障碍——低张性缺氧为例
脑重2%--血流量15%--葡萄糖氧化供能ATP,耗氧23%
脑对缺氧敏感:缺血后20s,ATP急剧消耗,突触不能传递, 脑电图无反应。缺氧对CNS的作用基本上表现为损伤。
氧化呼吸链 在线粒体中,由若干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 的,与细胞呼吸过程有关的链式反应体系称为呼吸链。 1 O2 2
H2 O
ADP+Pi ATP
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组织中毒:如氰化物中毒、砒霜(三氧化二砷)
氰化物
Cytaa3Fe3+· CN
维生素缺乏:vitB1、 线粒体损伤
缺氧 缺氧
肺血管平滑肌肥大增生、血管硬化
↑ 循环阻力 ↑ 肺血管收缩
血液粘滞↑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右心
RBC↑
肺A高压
后负荷
↑
右 心 衰
2. 心肌收缩性降低(Decrease
缺氧 ATP ↓ 缺氧心肌结构损伤
of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
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心肌收缩性↓ 心衰
肺部摄氧
— 血液携氧
— 循环运氧
— 组织用氧
乏氧性 缺氧
血液性 缺氧
循环性 缺氧
组织性 缺氧
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以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称为 低张性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
正常值:SaO2:95%
100 80 氧 饱 60 和 度 40 % 20
pH↑ 2,3DPG↓ CO2↓ T↓
SvO2:70%
pH↓ 2,3DPG↑ CO2↑ T↑
20
40
60
80
100 氧分压 (mmHg)
S型氧解离曲线
乏氧性 血液性 循环性
组织性
供氧↓
缺氧
用氧↓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26g/l
HHb
≥50g/l
HbO2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者性质发生改变,以致血液 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者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容易释放 出所引起的缺氧。外呼吸功能正常,PaO2及血氧饱和 度正常,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贫血 CO中毒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如输入大量
动-静脉氧差 :动脉血含氧量降低↓毛细血管向组织弥散的 氧速度快。
贫血:(anemia)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 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虽然PaO2和氧饱和度正常,但氧容量 降低,氧含量随之减少。苍白色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血红蛋白(haemoglobin):α2β2,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
4. 毛细血管增生(capillary proliferation)
长期缺氧时,细胞生成缺氧诱导因子HIF-1增多,诱导VEGF等基因高
表达,毛细血管增生。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二)损伤性变化( injured manifestations ) 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
影响因素 吸入气氧分压、外呼吸功能 内呼吸功能
2
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 血氧含量 (oxygen content, CO )
2
max) 100ml血液的 Hb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20ml/dl 血红蛋白的质(与氧的结合能力) 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的数量) 100ml血液的实际携氧量(Hb实际携氧量+物理溶解的O2)
呼吸中枢(-)
二、缺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一)代偿性反应(compensatory reaction )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慢性缺氧
促红细胞 生成素(EPO)
骨髓造血
携氧↑ 血液粘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