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兴中学2011级高一数学“学案导学1215”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实施细则
“121”教学模式导学案(数 学科).doc
“121”教学模式导学案(数学科)2014年3月13日制订年级七年级教师潘明明课题1・7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课型综合课达成目标1、经历探索整式除法去处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2、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重点要确实弄清单项式除法的含义,会进行单项式除法运算。
难点通过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來理解单项式的除法。
教学流程安全教育(1分钟)检测预习交代冃标1、用字母表示幕的运算性质:(1) a m - a n= (2) (a m) n=(3)(ab) n= (4) a m4-a n=(5) a°= (6) a_p=2、计算:(1) a204-a10 (2) a2n4-a11 (3) (-c) 44- (-c) 2(4)(a2) 3 - (-a3) 4- (a3) 5 (5) (x4) 64- (x6) 2 - (-x4) 2探索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的理由:(1) (x5y) 4-x2; (2) (8m2n2) 4- (2m2n) ; (3) (a4bc) 4- (3a2b) 提示:可以用类似于分数约分的方法来计算。
把除法式子写成分数形式。
约分。
观察与归纳(1)(x5y) 4-X2= X5-2 • y(2)(8m2n2) 4- (2m2n) = (84-2) • m • 2_2n2_l;(3)(a4bc) 4- (3a2b) = (1F3) • a4-2• b2,• c新知检测精设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共享仔细观察一下,并分析与思考下列几点: (1)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其结果(商式)仍是 ______________(2) 、商式的系数= _________________(3) 、相同字母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4) 、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怎样处理 ______归纳出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的幕分别相除后, 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它的指数 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高一上数学计划
高一上数学教学方案一、教学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根底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开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获得必要的数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理解根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根本能力。
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开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开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开展,创新之间的关系,表达根底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开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表达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到达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高一数学《1.3.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1)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高一数学《1.3.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案(1)一、学习目标:会用五点法画函数的图像; 重点:正弦函数y =sin x 的图象 二、知识归纳1、按照下面给出的正弦函数y =sin x , x ∈[0,2π]的图象画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
正弦函数图象的几何作法:(采用弧度制,x 、y 均为实数),步骤如下: (1)在x 轴上任取一点O 1,以O 1为圆心作;(2)从这个圆与x 轴交点A 起把圆分成 等份(份数取6的倍数,份数越多、图象越精确); (3)过圆上各点做X 轴垂线可得对应于πππππ2,2,3,4,6,0 的 线 (4)相应的再把x 轴上从原点O 开始,把0~2π这段分成 等份; (5)把角的 平移,使的起点与x 轴上对应的点重合;(6)用光滑曲线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连结起来.2、由上面画出的[]π2,0∈x 的正弦函数图象向两侧无限延伸得到正弦函数的图象(正弦曲线),请画出:3.描点法:在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用五点法作图,函数y =sin x ,x ∈[0,2π]的图象上有五点起决定作用,它们是 、 、 , , ,描出这五点后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其图象的形状基本上就确定了.正弦函数的图象称作.三、例题讲解例1 用“五点法”作函数x y sin 1+=在[0,2π] 上的简图四、课后练习①[]π2,0,sin ∈=x x y ;②[]π2,0,sin ∈=x x y ;③x y sin 2=;④x y 2sin =1.3.1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一、学习目标: 正弦函数y =sin x 的性质.重点:正弦函数y=sin x的性质.难点:正弦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应用.二、知识归纳1、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2.关于函数的周期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定义应对定义域中的每一个x值来说,只有个别的x值满足f(x+T)=f(x)或不满足都不能说T是f(x)的周期.举例三、例题讲解例1 设sinx=t-3, x∈R,求t的取值范围例2 求使下列函数取得最小值时x的集合,并求出函数的最小值.(1)y =2sin x ,x ∈R ;(2)y =1+sin x ,x ∈R ;(3) (1)y =(sin x -1)2+2,x ∈R ;变式 已知函数y =a sin x +2,x ∈R 的最大值为3,求实数a 的值.【课后练习】1、①函数x y 2sin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需要大量实践的学科之一,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而对于高一数学教学来说,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与实施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首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当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高一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如问题解决活动、观察实验活动等。
其次,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高一学生正处于学习兴趣逐渐形成和认知水平提高的阶段,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来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
例如,对于对数函数的学习,可以设计一道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乐器的声音强度变化来了解对数函数的特性。
此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当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一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动力常常来源于他们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几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在城市中寻找各种几何形状的实例,并让学生分析这些几何形状的性质。
在实施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教师应当在活动开始前给予学生足够的背景知识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活动的目的和过程。
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当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及时总结和归纳活动的结果,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除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实践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和学习,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设计一些组内或者小组合作的环节,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1、1、3、1并集与交集(2)
主
5、(1)设 A={x|-2<x<3},B={x|x≤1 或 x>2},求 A∩B,A∪B (2) 设 A={(x,y)|x+y=2},B={(x,y)|x-y=4},求 A∩B
学
6、学校举办了排球赛,某班 45 名同学有 12 名同学参赛,后来又举办了田径赛,这个班有 20 名 同学参赛。 已知两项都参加的有 6 名同学, 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
高一年级数学导学案(必修一)
主备人 课题 学 习 目 标 学 法 指 导 徐民芳 成员 高一年级数学组 使用时间 课 型 习题课 1、1、3、1 并集与交集 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 通过观察和类比, 借助 Venn 图理解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 作用,培,B={x|x 是直角三角形},C={x|x 是锐角三角形}, 则 A∩B ,B∩C= . 2、已知 A={x|x≤5,x N}, B={x|1<x<9, x N}, 则 A∩B 的非空子集共有 个, A B 的真子集 个数为 3、{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矩形}= . 4、在图中将 A∩B,A∪B 用阴影表示出来 U U A B A B
习
自 主 学 习 当 堂 检 测
1、已知 M={0,1,2},P={x|x=2a,a M},则 M∩P= ( ) (A){0} (B){0,1} (C){1,2} (D){0,2} 2、已知集合 M={x|-5<x<5},集合 P={x|-7<x<a},集合 S={x|b<x<2},且 M∩P=S,则 a,b 的值分别为 ( ) (A)5,-7 (B)5,-5 (C)2,-7 (D)2,-5 3、已知 M∪{1}={1,2,3},则集合 M 的个数是 ( ) A.1 ` B. 2 C.3 D.4 2 2 2 4、已知集合 A={x|x +4x=0}.B={x|x +2(a+1)x+a -1=0, x R}, (1)若 A∩B=B,求实数 a 的取值范 围.(2)若 A B B 求实数 a 的值。
高一数学实习教案
高一数学实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高一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2. 函数及其性质;3.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4.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
三、教学重点1. 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学习和应用;2. 函数及其性质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的理解和运用;4.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1)引入数列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列与数学实践之间的联系;(2)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计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列的能力。
2. 函数及其性质(1)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与图像;(2)解答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疑问,引导学生分析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通过实例讲解函数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比较关系;(2)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3)通过实例讲解三角函数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三角函数相关问题的能力。
4.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1)介绍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2)引导学生理解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应用;(3)通过实例讲解向量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向量相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 演示法:通过计算和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的完成,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和深度;3. 小组讨论:学生合作学习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 大作业: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高中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发表时间:2019-03-15T15:54:24.027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作者:李果[导读] 高中数学新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
而“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问题导学”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通过展示问题、引出教学目标、导学、归纳总结完成教学目标。
李果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高中数学新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
而“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问题导学”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通过展示问题、引出教学目标、导学、归纳总结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239-01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学习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
所以,教师要善于设定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
笔者的“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体现了前导―先学―后教―再练的过程。
在这四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学生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
“121”“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家长层面
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少数家长比较 担心教学效果,怕自己的子女成为新课 改的牺牲品。
学校层面
硬件设施相对滞后, 图书馆的藏书较陈旧, 教室里没有供学生查阅资料的电脑。 制约学生自主学习。
切实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 生观、质量观、人才观。 二、切实抓好“导学案”的编制, 三、切实“导学案”使用的有效性,强化学 生自主学习时间的保障,强化“导学案”完成情况 的检查和分析统计,突出教师的二次备课;强化相 互听课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同伴互助,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四、班级座位实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环形座 位排列,实现小组合作探究。 五、切实落实检查督促制度,保证自主学习时 间,“121”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批阅等工 作不走样。 六、切实开展“121”高效课堂展示评比活动, 加大对优秀者的表彰奖励,掀起课改高潮。
首先开展全校赛课活动,同课异 构; 其次学校多次组织教职工学习新 课程理论,请专家阐释新课程改革的 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多次召集教研组长备课组 长就课改进行专题研讨,多次印发新 课改资料供老师们在备课组时间集中 学习探讨,
分教研大组集中学习《资阳市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实施 指南》,并结合我校实际、各学科 特点,初步商讨出课改的具体实施 方案,包括学案的编写、课堂教学 模式和学生的学法指导等。
经过近三年半时间,特别是近一年的实践探索,我 校绝大多数老师转变了观念,勇于改革,效果比较明显 ,课堂不再是满堂灌、填鸭式、死气沉沉,学生多了更 多的欢乐笑声掌声和话语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相 比以前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平稳跟进。
“121”课堂教学模式推 行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层面
1、大多数老师在教学岗位,习惯了灌输型教 学,对新教学模式还需要适应过程; 2、在学案导学过程中,受时间和教学任务所 限,使得探究活动不充分,不深入; 3、个别老师缺乏耐心,看到学生不能讲解清 楚,并且费时,十分着急,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验和活动中的具体体验,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4、个别教师缺乏经验,对于学案导学模式, 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慢慢摸索; 5、个别老教师思想不够解放,总放心不下, 讲得过多。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JIAOXUE FANGFA教学方法25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冷海云(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四川成都610500)【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开始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也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率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数学在高考中分值高并且容易导致分数差距悬殊,因此,教师应该格外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数学在高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数学成绩的高低,决定了学生选择学校的层次.数学的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打破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枯燥,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遇到困难能够积极地寻找答案,这样课堂可以充满活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地进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一、数学课堂教学的障碍(一)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内化建构,进而提升能力.但是实际教学模式教师却占据主要的地位.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将公式和结论复述一遍,把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式自己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反复做题从而对解题方式加深记忆.这就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限制,在数学的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体会自己探索知识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新课改下要求教育创新,然而许多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愿轻易改动教学模式,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课件机械教学,这就造成教学内容没有发生变化.每年高考数学的椭圆、双曲线方程和函数求解的题目解题思路都不尽相同,题目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不变的教学模式无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数学学科逻辑性强,高中数学的难度大,需要提前了解知识内容.然而大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能力,在教师的强迫下,学生仅能做到简单翻看教材.学生应该抓住预习的重点内容,仔细领悟内容讲解,对每一章节内容形成初步的框架,否则无法达到预习效果,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课堂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差,不能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无法紧跟教师的讲解思路.掌握课堂重点内容的能力差,最终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拉低数学成绩.课后勤加练习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高中几何知识点前后联系密切,并且要求相应的空间想象力,需要课前练习空间模型的构建,课堂才能紧跟教师的思路.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便于日后综合性题目的提高.二、提高高中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一)采取正确的备课方式虽然课堂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着重研究历年考题的方向,顺应考题的发展趋势,及时弥补以往备课中存在的纰漏.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基础知识,将有用信息筛选出来.按照教材知识的主路线,将基本理论、公式推导、解题方式按照顺序引出.例如,在“导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引出微积分的概念,进而解释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教师应该对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学生理解的程度等进行充分了解,掌握教材中知识点的内涵,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根据实际情况增设问题讨论环节,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否牢固掌握可以体现课堂知识传播的效果.教师可以针对每个人的问题进行汇总,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数学知识的琐碎使得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加上数学的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被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学生已经养成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不良学习习惯,缺乏对知识主动探索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是主要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民主和谐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讨论,活跃课堂的氛围.例如,函数知识点讲解时,可以提问学生初中数学中的函数知识,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即将学习内容的理解.对类型相似的题目不提供解题思路的总结,引领学生自己发现解题思路的异同,这样对题目的印象也会加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到正确的答案,不仅能够增加学习信心,还可以体会到解题过程带来的快乐,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制订正确的学习方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课前仔细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勤加练习的学习习惯.提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初步印象,掌握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提前预习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增加逻辑思维,可以保证课堂高效的学习.课堂内容是由教师根据考纲精心编制而成,涵盖了知识的精华.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紧跟教师的讲解思路,抓住核心内容.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依据历年真题,针对集合、数列、函数、几何、概率统计各方面知识点归纳总结,大致了解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三、结束语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提供正确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总结学习内容,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新课程标准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目的.【参考文献】[1]郝素格.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J ].学周刊,2017(8):153-154.[2]廖晓锋.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科教导刊(下旬),2016(18):95-96.[3]林彬.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S3):607.。
112课堂模式实施细则
河北南宫实验中学“112教学模式(学案导学16字教学模式)”实施细则一、实施背景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大部分老师还是“摸着石头不敢过河”,转来转去又转回原地。
又在使用旧的教学方法,拿着新教材,用着老办法,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糊糊涂涂。
教师霸权思想严重,“满堂灌”的课堂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的雷同着,学生在听天书,等下课、等放学、等放假,不愿在课堂上“活受罪”。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入门,跟不上班,由厌学甚至到弃学。
对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进行改革,怎能让学生喜欢课堂?怎能让学生乐意去上学?怎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怎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实验中学实际,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校强力推行“112教学模式(学案导学16字教学模式)”。
二、“112教学模式(学案导学16字教学模式)”的含义“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实现我校特色化教育管理理念。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
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012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方案
2012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方案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Lynn 发布时间:2012-9-1 14:33:05 阅读次数:65 次【字
体:大中小】
8月29日,高一数学新课程培训在嘉兴一中举行。
本次培训由吴明华教研员主持并作了关于“新课程实施方案”和“选修课程开设”两部分内容的报告。
在“新课程实施方案”部分,吴老师主要就数学教学在新课程下的改革作了介绍和解读。
本次浙江省的新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这个几个方面。
比如,调结构方面,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
优方法方面,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式,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轻负高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当然,重点是在高中数学课程实施方案的解读方面。
吴老师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说明等方面进行讲解。
并选择了部分典型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比如“二次曲线弦问题的解题策略”,“三角知识汇总”等。
在选修课程中,提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选择,“以学生为本”的选修理念等,受益匪浅。
最后,吴老师提出了一直让高中老师非常纠结的初高中衔接问题,列出一部分我们高中老师自以为学生都知道,其实初中并没有达到的知识难度。
正确了解教学对象的现有能力,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开展高中的学习。
会后,各校的老师们就“嘉兴市高中数学课程实施方案”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与实验设计
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与实验设计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设计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与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案例。
一、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物、实验等形式,使学生亲自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提高学习动力: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面对具体的问题,通过思考和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思维发展: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4.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
二、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实践活动方法:1.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给予一定的任务,通过合作与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模拟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实际情况,从中引发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实验设计是一种有组织的、可重复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高一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到实践中。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科学精神:实验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观察、实验和总结等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
2.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实验设计中需要学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兴中学2011级高一年级“学案导学1215”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实施细则(试行)
执笔人谢守奎2012年2月
为了落实“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学校工作思路,确保我校高一年级推行“学案导学1215”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健康、有序推进,结合学校“学案导学1215”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说明,数学实验组制定细则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遵循“立足实际,突现主体,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导学案”为突破口,以“1215”为基本模式,以分步导学、先学后教、精讲点评为主要环节,以班级自主管理、小组竞赛、文化熏陶为激励,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兴趣的动起来,真正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活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实验小组成员
本学期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小组成员:许忠宏、许善军、刘圣、谢守奎。
三、“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细则
1、“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方便学、有利学
(2)探究性原则:
(a)知识探究。
以“启迪性问题”作为新知探究辅助形式,尽可能展示定理、性质、公式的来龙去脉,注重知识本源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b)应用探究。
以“典范性例题”作为应用探究辅助形式,尽可能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诱思点、提示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形成解题思路,培养能力。
(3)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每节课重点探究3-7个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最好为有梯度的小问题合成探究性问题,便于学生思考。
(4)检测训练原则:每课时要有与例题同类型的变式训练题(当堂检测),3-5道题左右为宜,题宜精不宜多,选题要有典范性。
2、“导学案”基本格式和说明。
数学“导学案”按教材单元节次编制,格式基本固定,版面整齐,每节次主要内容设置为: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表述学习目标时,要尽可能具体、明确、可达成,使学生从中得到指引和激励,尽量不要使用“了解”、“掌握”、“理解”之类的模糊语言,而应使用“需记住”、“能推导出”、“会解决”这样具体清晰的语言。
(2)“确定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指这节导学案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也是这节导学案需要考查与训练的重点;难点是指在完成重点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克服难点是为更好的对重点知识、重点题型、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3)“编写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主要分以下环节
①“课前准备”。
分两块:第一块为【知识清单】,主要梳理课本
中学生阅读即能获取的一些概念、性质,以填空为主;第二块【牛
刀小试】,主要检测学生自主预习后对本节重点概念、性质的理解
程度,也可以利用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通常以选择、填空题型为主,题量宜2~4道。
(不要求每节导学案
都需这两块)
②“新课导学”。
以活动探究、问题探究为主要形式,主要展示概念、
性质与公式的形成过程、理解过程和推导过程。
具体编排需要根据
课时内容、课型特点灵活对待。
(这是每篇导学案编写的难点)
③“典例精析”。
以“典范性例题”作为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平
台,例题尽可能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诱思点、提示点,有利于学
生自主形成解题思路,培养能力。
④“当堂检测”。
每节导学案要有与例题同类型的变式训练题,3-5
道题左右为宜,题宜精不宜多,选题要有典范性。
⑤“提出疑惑(易混点)”。
只有提出疑惑,才能有效解惑。
学生学
不好数学,很大程度上在于不会提出疑问,自己不懂,不知道为什
么不懂,要鼓励和培养学生擅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
(4)“课后提升”。
注意分层,设【必做题】和【选做题】,注意和学生配套练习《同步作业》互为补充,以8题左右为宜。
3、“学案导学1215”课堂教学模式。
(待实践后修订)
改革的核心在于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精讲示范课:适合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学生课前预习后,由教师根据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讲解教学内容,体现内容的“真和美”,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学会思考。
此课型不等于满堂灌,一定要有学生思考的空间,训练的时间。
分步导学课:主要实施的课堂模式。
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内容;上课前10分钟检查或者处理作业、处理遗留问题、复习提问等;20分钟教师引入新知并引导思考探究性问题,学生思考并合作讨论,然后回答展示讨论;10分钟学生
变式训练,教师点拨释疑。
5分钟教师点评总结并引入下一问题,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习题复习课:适合作业讲评、单元检测复习。
课前独立完成或考试形式完成,课堂先分组讨论,然后诊断答疑的形式完成。
4、“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1)对学生的要求
①课前对学生是预习提纲。
所有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填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按学案思路深入思考,提出问题。
任课教师课前检查。
②课堂上学生要积极思考、形成解题思路。
要及时思考并做好发言准备,养成提炼解题思路的习惯。
学习小组的活动要有记录。
③课后对学生是积累本。
学生在每章学完后,将“导学案”装订成复习资料,并对学习中遇到的东西进行反思积累。
(2)对教师的要求
①上课前两天发导学案,一定要指导学生怎样完成该篇导学案。
课前检查导学案,了解预习情况,课后要了解利用导学案学习的困难。
②课堂教学时首先引入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教师精讲点评。
③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
注:每节导学案的实施,教师都要进行具体指导,哪些内容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哪些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一定要充分利用小组的互助学习,辅导本小组的学困生,防止两极分化),哪些内容课堂上师生互动完成,哪些内容课后完成。
指导时间是否放在“1215模型”的最后5分钟,有待探讨。
四、“导学案”设计流程及分工
1、单元规划、集体研讨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某一章所授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集体定稿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提前一周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定稿交年级组长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并印刷。
教师根据导学案备教案,并对导学案进行个性修改。
说明:导学案按教材的单元节次编写,每篇导学案是否一个课时完成,需要根据本节内容的多少、重要性具体对待,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一个、两个(少数课题也可能需要三个课时)课时完成,重点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
4、“导学案”集体备课时间、地点。
(1)时间:每周一晚第三节晚自习。
(2)地点:五楼高一年级办公室。
5、本学期实验研讨课初步安排。
(1)许忠宏:4月10日,内容初定为“数列的概念”。
(2)刘圣:4月17日,内容初定为“等差数列”。
(3)谢守奎:4月24日,内容初定为“等比数列”。
(4)许善军:5月上旬,内容初定为“不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