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训练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课内古诗词(一)(2019云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答案: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无时”的意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2019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使至塞上1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
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 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答案:BD导析: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逐一分析选择作答。
B 项,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出汉塞”写作者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访察军情,这是实写。
诗人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飞入胡天,这是虚写。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 2专题九 课外古诗词阅读
2.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一句。(2 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
类型四 咏史怀古 题组一:
题潼关①楼 [唐]崔 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②,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释】①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 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②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 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 这里指此诗,认为“落句怨愤极矣”,请结合诗歌对该观点进行分 析。(2 分) 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 赏诗 让,的那这最些样贵后贵人两人们句们也许说欣可洞赏以庭,体会湖这到风样猿景贵啼雁壮人飞阔们、优也流民美许逐,可客可以行以体旅的画会奔成到波图猿之苦画啼,, 含雁蓄飞地流、露流出民羁旅逐漂客泊行之感旅和的对奔贵人波们之的苦怨愤,。含蓄地流露出羁旅 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分析。(2 分)
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
分诗工歌合充作,满秩了序农井然村,生显活得活气泼息而。富有①情描趣写;②一运家用老口小语,冒语雨言插浅白秧流 畅的,日生活常气劳息动浓郁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 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 郁。
类型三 山水田园 题组一:(2022·山东济南)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释】①远扬:桑枝。②觇(chān):察看。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1( ( 古诗鉴赏专题) )1. 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答案:(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 分。
意思符合即可)(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3 分。
白诗分析 1 分,曾诗分析 2 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 春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① 阴阴:草木阴阴。
② 趁:追逐。
15.这首诗通过描绘、细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2 分)16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答案:15.小溪阴阴鹅鸭戏水(意思对即可)16 . (共 2 分)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3.晓过鸳湖查慎行①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⑵岸欲平。
长水塘⑶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
鸳湖:嘉兴南湖。
②芜:丛生的草。
⑧长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
④秀州:即嘉兴。
15,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 分)16,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2分)答案:15,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16,“香”、“过”,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
(或“莱花”,用最寻常的莱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
)4. 送客诗严维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
专题训练古诗词鉴赏九年级全阶段(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3分)(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2分)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3分)(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2分)2.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自始至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四)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分)2.“浊酒_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五)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衷,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中考课外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16道)
中考课外古诗词题专项训练(含答案)1.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分)(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2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答案】(1)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
“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
“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
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答案】C2.山中宋秘演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1. 诗歌第二联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2. 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
(4分)【答案】(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景,蝉声是动景,落叶是静景;听觉、视觉相结合(多角度)写景,听到了蝉声,看到了满地的落叶。
(任意答出一种手法均可,手法1分,分析1分)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
(2分)(2)①对善终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②游山时闲适自在的情感;③平复心中杂念后的喜悦之情;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独之情。
3.寻幽居不遇庄翱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案】(1)(2分) 答:落花满径、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评分细则: 2分。
花,山,泉,鸟语,答出一点不得分,两点得1分,三点給满分。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暮春即事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2.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三、古诗词鉴赏。
鹧鸪天①[清]纳兰性德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初中课外古诗词理解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语文
初中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题(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分)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答案:【小题1】破满目凄然【小题1】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4分)宴词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
(2分)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
(2分)答案:1、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
一、二两句寓情于景,眼前美景激起诗人因友人离别而生发的无限依恋。
(1分)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以舴艋舟之小之轻反衬愁之重之浓。
而《宴词》一诗,三、四句则用“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解析:【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先根据“绿悠悠的春水、涓涓的田沟流水”等描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然后根据一、二两句景物的特点以及整首诗歌的内容来简析其作用。
2、【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先分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船的小来反衬词人的愁之多;然后根据“反衬”这种手法,来分析《宴词》的三、四两句,用桃溪的浅来反衬诗人对朋友的情之深。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真题精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4分)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2分)(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2分)(1)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1分)“人意好"(“好”“意好”)(1分)(2)示例:“乱”,(1分)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繁华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3分)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1分)9。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8。
(1分)镜中看9.(2分)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9。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分)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2分)9.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10。
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
(大意相同即可)(2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
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17。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突破训练:古诗词曲鉴赏
古诗词曲鉴赏三轮拓展课外古诗词曲分类阅读训练写景抒情类1.[2020·绍兴改编]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5分)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清]汪琬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
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2)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3分)2.[2020·德阳]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5分)终南山[唐]王维太乙①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
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
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2分)3.[2020·凉山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6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颍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1)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2分)(2)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例子分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古诗阅读考点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注释】①鹿门:山名,在襄阳。
②庞公:即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
1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
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2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②。
【注释】①翻:义同“反”。
②晓种:报晓的钟。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
标题中“________”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3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②,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①蓟庭:地名。
②菊酒:即菊花酒。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4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临江仙[明]王世贞迟日三眠浑似柳,起来徐步闲庭。
中年风物易关情。
不知因个甚,撩乱没支撑。
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
来年春到便分明。
五原无限绿,难染鬓千茎。
1.“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神”在何处?2.读懂诗词要咀嚼关键字句。
请你从“浑似柳”“撩乱没支撑”“难染鬓千茎”三处来分析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5六、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①山房②期丁大③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④。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一)放舟蓬莱①阁下戚继光②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释】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
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因遭弹劾被罢官回归故里之时。
③崚嶒:形容山高峻。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故地重游,从“自悠悠”可见诗人心境悠然自得。
B.颔联中“沧波”言水之澄碧;“浩荡”言水面广阔壮大,“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
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 颔联中“出”字精炼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 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垂垂老矣,转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颇有感慨之意。
D.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3.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4. 这首诗情感起伏有致,撼人心扉。
请根据诗歌内容和注释,简要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二)客夜与故人偶集①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②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③。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②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③寒蛩:深秋的蟋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描写了诗人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
B.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城中),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
中考考诗歌鉴赏
语文中考课外诗歌赏析专题训练(附参考答案)(一)【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①。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舅姑:公婆。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文:在唐代,常有士子将自己写的诗文呈给达官贵人,希望得到推荐或者赞誉。
【甲】诗就是孟浩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投赠诗,作者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的心愿。
小逸:是的,孟浩然志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小文:【乙】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朱庆馀把自己比作____________,把张籍比作____________,把主考官比作公婆,表面问“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实则在问张水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逸:其实,“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就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小文:有趣的是,张籍收到这首诗后,用一首《酬朱庆馀》作了巧妙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二)【福建省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遥碧亭杨杰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④。
[注]①幽鸟:鸣声幽雅鸟。
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
③东关:关隘名。
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2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
(三)【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落梅风·书所见张可久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睛空远山云淡。
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1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
(2 分)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 分)(四)【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举例分析:例一、十五夜望月【XXX】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
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
表现手法含蓄、委婉。
)例二、夜雨寄北【XXX】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面对残烛,夜深不眠。
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
)实战演练:1.山中留客(XXX)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XXX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1)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浪淘沙?怀旧(XXX)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XXX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梅花绝句(XXX)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音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5.绝句(XXX)XXX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XXX)XXX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训练共24页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
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训练共24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训练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谢谢!
24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本题选自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
(3分)【甲】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前出塞(其六)【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注】①列国:各国。
②侵陵:侵略。
7.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甲诗中“搔更短”“不胜簪”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B.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
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击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两首诗都写到战争,甲诗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久盼家书而不至的急迫心情;乙诗用反问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两首诗都表达了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记叙中抒情。
【解析】D.乙诗以议论取胜,前四句写战斗的关键,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制敌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敌制胜。
后四句,诗人提出观点,拥有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守卫边疆,而不是为了征伐。
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还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
所以D选项“乙诗在记叙中抒情”说法错误。
故选D。
【参考译文】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中考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课外篇
中考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课外篇)1.阅读下面(de)唐诗,完成问题.山中问答(9训练5已用)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①窅(yǎo)然:远去(de)样子.(1)面对“何意栖碧山”(de)问题,诗人(de)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de)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2.阅读下面(de)唐诗,完成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9训练2已用)钱起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①谷口,山谷(de)入口.②辛夷:木兰树(de)花,比杏花开得早.(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de)作用.(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de)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9训练3已用)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de)是()A.蒹葭 B.将进酒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2)这首诗(de)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浣溪沙(宋)张孝祥①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de)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de)样子.(1)下列对词(de)内容理解不正确(de)一项是()A.词(de)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de)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de)景象.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de)信心.D.词(de)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2)下列对词(de)赏析不正确(de)一向是()A.词(de)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de)作用.C.词(de)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de)形象.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5.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湖①口送友人李频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de)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de)景象.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de)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de)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de)情感(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de)“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6.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这首词(de)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 , 词派(de)代表人物之一.(2)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de)表达效果.(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de)情感7.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注释乌江亭:在令安徽省和县东北(de)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de)赤壁同属于诗.(2)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de)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de)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 ,也有可能 .8.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9训练4已用)江上董颖①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③.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摸.③钓舟:指行舟.(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de)情感(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9.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虞美人梳楼[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注释①溟蒙(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de)细雨、 ___ 和 ___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de)景致.(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de)一处进行分析.10.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1)杨万里(de)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de)妙处.(2)杨万里(de)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de)表达效果.11.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江上明孙蕡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②沧州:滨水(de)地方.(1)枫树是不会开花(de),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de)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2.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①魏大:陈子昂(de)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de)一项是()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de)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de)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de)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de)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de)儿女缠绵、气哭悲切.C.颈联中(de)“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de)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de)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de)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de)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de)思想感情13.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8训练三已用)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de)心情.(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de)妙处.14.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诗中“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de)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de)感情15.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注释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de)马.(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de)景象(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16.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8训练二已用)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de)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de)意思是____.(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de)情景(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de)心境17.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8训练五已用)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 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二月四日作②[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定林所居中(de)“溪”、“山”分别具有、(de)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de)景色.(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18.阅读下面(de)宋词,完成问题.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de)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de)上衣.(1)月夜描写(de)是时节(de)景象,早行描写(de)是时节(de)景象.(2)两首诗(de)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de)手法,请作分析.参考答案1.(1)诗人(de)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de)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de)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de)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de)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de)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de)心情是很安适恬淡(de),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2)C;“簌簌衣中落枣花”句,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de)衣襟之上,词人甚至听到了它们飘落之时(de)簌簌声,细小轻微(de)枣花轻轻飘落(de)声音,词人都能听到,足见词人此时(de)安适与陶醉,对乡村生活(de)向往喜爱.2.(1)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de)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de)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de)清阴“不改”.(2)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de)幽竹(de)喜爱,对不为俗世(de)节操(de)礼赞.3.(1)C(本题考查诗歌体裁(de)知识.城南是近体诗中(de)七言绝句,蒹葭是古体诗,将进酒是古体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属于七言绝句,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属于古体诗.)(2)示例: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3)示例:喧嚣浮华者网网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4.(1)C(“澹烟衰草有无中”,淡淡(de)轻烟,连天(de)衰草,隐现于辽阔(de)蓝天之下,这里写出了眼前景象(de)荒凉凋零.同时也是词人面对朝廷孱弱、北伐无期(de)现实(de)一种悲凉情绪(de)流露,而并非表达了对收复中原(de)信心.)(2)A(“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de)秋日景象,“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响亮(de)鞭声,耀眼(de)红旗,这是从视觉和听觉(de)角度来写景(de),没有体现到触觉角度.)5.(1)意象:暮霭、芦苇、田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de)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de)志趣.(2)“独”是独自(de)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de)船,生动形象(de)写出了友人旅途(de)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de)依依不舍之情.6.(1)易安居士;婉约(2)使用拟人化(de)手法,构成反义对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de)“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de)繁茂与红花(de)凋谢,暗示春天(de)逐渐消失.(3)表达了对春天将逝(de)惋惜之情. 7.(1)咏史诗(或:怀古咏史诗)(2)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或: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8.(1)表达了羁旅孤客(de)离情别绪.或对羁旅漂泊(de)愁绪.或离别(de)依恋之情.或对结束羁旅漂泊(de)期盼.(2)示例:构思一:新颖别致.古代诗人笔下,“柳”总与“别”相关,此诗却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构思二:思路严谨.总体由远望写到近观,由所见到所思.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处境,进而引发与柳树(de)对话.脉络贯通,水到渠成.写法一:运用衬托.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孤寂;以江天景致(de)空旷衬托柳树钓舟(de)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de)意境.写法二: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别写静景动景,既表现出境界(de)开阔,又表现出画面(de)生机活力.写法三:虚实相生.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9.(1)柔美(de)杨柳;红艳(de)海棠(2)示例1:“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de)连绵不绝与杨柳(de)杂品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春雨连绵,杨梆柔展,此情此景让远离乡关(de)词人触景伤情、悄不自禁.)示例2:“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词人心头(de)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与痴迷.示例3:“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天帝都起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示例4:“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de)孤独和思乡之苦.示例5:“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卷帘之际,迎面而来(de)是寒森森(de)晚风,此句以环境(de)清冷,映衬思乡之忧伤.10.(1)“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de)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de)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de)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2)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de)情感,别有趣味.11.(1)因为初秋时节,部分青色(de)枫叶逐渐变红,远远望去,就像是树叶上开出红红(de)花儿,或作者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秋时节,江枫一片青色树叶中点缀着红色(de)美景.(2)示例:诗人既有淡淡(de)思乡情绪,又有看到景色后(de)开朗宽松心境.诗人原本有思乡(de)愁绪,尾联“秋怀”一词,即心底(de)忧愁,流露出作者在离家千里,身在旅途中(de)这种情感,但江行所见之景清新幽美,心境也逐渐开朗旷达起来,尾联写心底(de)忧愁已被风吹尽,在那滨水之处(沧州)每年也可以欣赏到江上(de)大好风光,即为明证.12.(1)B(2)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de)赫赫战功.13.(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2)透:穿透.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de)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14.(1)班超;排比(8)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de)悲愤心情.15.(1)边塞秋高云飞,展示频繁(de)惆怅、悲哀(de)景象.(2)征鸿,意为“远飞(de)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de)情怀.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de)心理.16.(1)住宿(住);过夜(2)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3)示例: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de)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de)愁思(失意、惆怅(de)情绪),流露了对故乡(de)依恋.17.(1)蜿蜒曲折(弯曲)高轻柔之风(飞蝶鸣鸠)(2)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de)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de)愁绪.18.(1)春天;秋天(2)月夜通过描写虫声初起,穿过窗纱传进屋内(de)情境,衬托出春夜(de)恬静;早行写诗人睡意朦胧中经过静寂(de)小桥,稻田深处传来草虫(de)鸣叫声,静中有动,寂中有声,衬托出清晨(de)寂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 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 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 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 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 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 - 新世纪教育网 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版权所有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 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
9.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 望者的希望.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3.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 背景? 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 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 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 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 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 新世纪教育网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 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 这个深刻哲理的?
5.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 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 动态,摇曳多姿.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 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 “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 - 新世纪教育网 一哲理.
版权所有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 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 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 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 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 处.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2.浪淘沙‧怀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 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 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 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 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 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提示: 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 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 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 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 - 新世纪教育网 人的崇敬之情. 版权所有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 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 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 新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
8.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 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 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 心理?简要分析。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答: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 诱人,意在留客. (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 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