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8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8

李清照词两首习题一、基础巩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校.注(à)乍.起(à)着.凉(á)宫阙.(è).薄.暮(ó) 寰.宇(á)蕴.含(ù) 债券.(à).枕.着(è) 憔.悴(á)逮.捕(à) 诠.释(á).亲戚.() 摘.要(ā)反诘.(é) 折.服(é).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销魂暗香盈袖凄凄惨惨山清水秀.憔悴泾渭分明以逸待劳呕心沥血.脉搏贻笑大方旁证博引关怀备至.坐落时过境迁老态龙钟精简机构.有关李清照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②是以反映妓女生活为主的词作家③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④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婉约派词家的创作道路⑤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豪放派词家的创作道路.①②③.①③⑤.①③④ .③④⑤.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有暗香盈.袖(充满)瑞脑销.金兽(熔化)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有暗.香盈袖(清淡的样子) .憔悴损.(相当于“煞”)乍.暖还寒时候(忽然)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对下列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长昼难挨,于环境和气氛的描写中,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佳节又重阳”,点明节令。

重阳节是团聚之节,团聚之节偏不团聚,于是孤单寂寞之感油然而生。

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句,诗人对丈夫的脉脉相思,全从此一句暗示出来。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落笔,写因天气寒冷诗人夜半被冻醒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接抒写了诗人的凄苦心情,集中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伤人啊!当西风把帘子吹起的时候,你看,篱畔的菊花正茂,而我自己却(因思念丈夫)而憔悴多了。

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四教案全集

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四教案全集

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案全集1 药教学目的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导入新课(略)指导预习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

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第二教时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药》的主人公)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23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23

柳永词两首习题一、基础巩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重.湖(óɡ)珠玑.(ì)千骑.高牙(ì).罗绮.(ǐ)暮霭.(ǎ).雨霖.铃(í)都.门(ō)无语凝噎.(è).天堑.(à)羌.管(āɡ)参差.(ā).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寒暄白内瘴世外桃源桃园结义.藉贯黄粱梦首当其冲手屈一指.家具林阴路欢呼雀跃声名鹊起.修葺终身制心无旁鹜趋之若骛.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风帘..桂子(深秋)..翠幕(挡风的帘子) 有三秋.对长亭晚.(傍晚) 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此去经年..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林木)..(年复一年) 云树.下列对《雨霖铃》《望海潮》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

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

“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了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根据提示默写()《雨霖铃》上阕描写了送别的典型环境,请按要求摘引原文词语作答。

①送别的季节是。

②送别的时间是。

③送别的地点是。

④送别的天气是。

⑤送别的心绪是。

⑥送别的表情是。

()《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是()《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是()《望海潮》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二、拓展阅读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①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批量下载【共26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套】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批量下载【共26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套】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A4打印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 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1日。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2(29份)-人教课标版18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2(29份)-人教课标版18

目标·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总体把握文意,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读准字音()单音字①吝.啬()②国粹.() ③脑髓.()④蹩.进() ⑤譬.如() ⑥自诩.()⑦玄.虚() ⑧残羹.() ⑨冷炙.()冠冕.() ⑪礼尚.往来()()多音字①给②吓③孱④度⑤倘⑥钉.写对字形()()().近义词辨析()抛来·抛给辨析:“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不得不接受。

多含贬义。

练习:①汪涵说:“上天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多少你都要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

”②安阳旅游局工作人员冯敏告诉记者,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大赛制作方去年就因青睐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意在安阳举办这项盛大赛事,今年年初再次向安阳橄榄枝。

()吝啬·吝惜辨析:两者都有“过分爱惜而舍不得”的意思。

“吝啬”是形容词,着重指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

在句中常作谓语或定语,还常作补语。

“吝惜”是动词,指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宾语常是“财物”“生命”“力气”等。

练习:①我只想鼓吹我们再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②他干活总是身先士卒,从不力气。

()不免·未免辨析:两者都是副词,都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但“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加强语气,有“定然会”的意思。

而“未免”则表示不以为然,有“不能不说是……”的意思,缓和句子语气。

练习:①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有些危机。

②德国人严谨认真的作风,在中国人看来过于保守。

()误解·曲解辨析:两者都有“不正确理解他人的原意”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4

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4

苏武传学案教师版一.【知识链接】.时代背景: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年、前年、前年。

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到公元前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

《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作者介绍:班固(——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

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

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

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

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

《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

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苏武归国后情况简介()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一起宫廷政变被杀,苏武受牵连,被免官。

()汉昭帝去世后,苏武因参与立宣帝的谋划而复官,被封为关内侯。

()汉宣帝怜苏武年老无子,同意将苏武与匈奴女子生的儿子(名“通国”)赎回。

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集(21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3

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集(21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3

《雨霖铃》教案教学目的:.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位诗词意像,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介绍宋词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个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请看一则对话故事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婉约词读多写离情别绪,情感缠绵;豪放词充满豪情壮志,意境雄浑)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今天我们就来教学这首《雨霖铃》(板书)二、关于柳永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

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

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

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整体感知:这首词写的是什么?——作者与他心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痛苦心情。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一册预习案(打包28套) 人教课标版24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一册预习案(打包28套) 人教课标版24

.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所给资料,了解杂文的相关知识和本文写作背景,理清本文思路和结构。

、把握比喻、讽刺、反语的手法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幽默的语言特点。

.学习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反馈预习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讲授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方法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

、认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地吸收。

学习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所给资料,了解杂文的相关知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对照注释,疏通文字,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理解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把握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合作探究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知人论世,学习结合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的方法。

预习任务一.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划出不懂得的字词。

二.本文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安排结构的,“拿来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拿来?应怎样拿?在“为什么拿来”的部分,作者指出过去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拿来主义”者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围绕这些问题,划出本文的结构图。

三、在“为什么拿来”的部分,作者指出过去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划出相关语言进行分析。

四、“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错误态度?是怎样说理的?五、试着写出本文的主旨。

作者与背景材料:、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其作品表现了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深入探索,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

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学案 人教课标版3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学案 人教课标版3

第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分)一、基础知识(分).下列词句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分)() .颛.臾(ā)邦域.(ù)社稷.(ì) 何以伐为.(è).彼.相(ě) 虎兕.(ì)出于柙.(á) 椟中(ú).安无倾.(īɡ) 萧.墙(ā)干.戈(ɡā) 东蒙主.不能者止.(ǐ) 巅而不扶舍.曰(è) 分崩离析.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是.社稷之臣也是:这.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整治.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夫子:指孔子.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的人.下列“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分)().则将焉用彼相.矣.杂然相.许.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两项是(分)().是社稷之臣也。

.无乃尔是过与?.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何以伐为?.名句默写。

(分)()周任有言曰:“,。

”()且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二、文本阅读(分)阅读《季氏将伐颛臾》全文,回答~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分)().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陈力就.列就:担任.危.而不持危:危险.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下列句中对“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分)()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④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①③⑤②④⑥.①③⑤⑥②④.①②③④⑤④⑥.①②③④⑤⑥.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项是(分)().冉有、季路见于孔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出自本文的今天仍在使用的三个成语是:、、。

(分).下列选项中的“伐”与“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分)() .坎坎伐.檀兮.口诛笔伐..十年春,齐师伐.我.不矜不伐..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分)()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④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⑤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①②③.②③④.③④⑤.④⑤⑥.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学案教师版一、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理解词中典故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二、知识链接把栏杆拍遍(节选)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

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

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年,倒有近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多年间又有次频繁调动。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

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三、课文阅读、注音:玉簪.( ā ) 螺髻.( ì ) 鲈鱼堪脍.( à ) 揾.英雄泪( è ) 孙仲谋.(ó )舞榭.(è )巷陌.(ò )金戈.(ē )元嘉.(ā )狼居胥.(ū )仓皇.(á )可堪.(ā )佛.狸祠(ó )拓跋焘.(ā )张浚.(ù )王玄谟.(ó )、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在词中的意思:风流 :英雄业绩寻常:平常草草:草率北顾:北望可堪:不忍、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回答问题。

)“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遥岑”即远山。

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

“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

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

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这样,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

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

(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

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

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

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

、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问题。

)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一:两人都是遗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作者以两人自比。

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

三: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听信王玄谟的话,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业绩,结果惨遭失败。

而眼下韩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冒险不可取。

作者想告诫韩侂胄,应以刘义隆为鉴诫,汲取教训,慎重行事。

“草草”指时间仓促,行动轻率。

“赢得”,换得,落得。

“仓皇”,手忙脚乱。

“北顾”,回头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敌人追来。

极写惨败之情状。

)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何具体含义?这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以廉颇自况。

这一年词人已经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

廉颇老年赵王尚且派人过问他,而自己呢?“凭谁问”,有谁来问,也就等于无人来过问,境况竟然不及廉颇,这不能不让人惋惜、忧虑、气愤。

用反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四、课堂练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稼轩.(ā)揾.泪(è) 舞榭.(è) 迄.今(ì)、岑.寂(é) 菜羹.(ē) 巷陌.(ò) 屹.然(ì)、螺髻.(ì) 鲈.鱼(ú) 金戈.(é) 敛.财(ǎ)、堪脍.(à) 汜.河(ì) 嘉.许(ā) 粗犷.(ǎ)、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南渡神鸦社鼓祭祀矫揉造作、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断鸿..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高楼)、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遥岑远目、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赢得仓皇北顾、尚能饭否、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戈”应读ē)、(项“苍”应为“仓”;项“概”应为“慨”;项“合”应为“和”)、(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项“风流”指英雄业绩;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项“目”,名词作动词,看,望。

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项“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项“羽扇纶巾”代指儒者装束,“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项“金戈铁马”代指戎马生涯;项“红巾翠袖”代指女子;项“雪”比喻浪花,没有使用借代。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项涉及三个典故,并未涉及知音难觅情怀,只有项合乎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