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之《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课件第3部分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讲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名师专题指导课件第3部分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讲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Ⅰ 1.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 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C ) A.昆虫的性外激素
B.雄鸟的“求偶炫耀”
C.狼发出的嚎叫声
D.桂花散发的香气
2 .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的是( )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重点知识解读 稳定性的种类 抵抗力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 持原状的能力,即“抵抗 干扰,保持原状”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 力稳定性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 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 到原状的能力,即“遭 受破坏,恢复原状” 在遭到严重破坏后生态 系统的成分越简单,相 对越容易恢复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二讲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一、信息传递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种间 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范围:在种内、________
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 3.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 ________ 繁衍 也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 用,生物种群的__________ 稳定 。 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节生物的__________ 4.应用: (1)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引 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定位信息 解析:蜜蜂跳舞是动物特殊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C
3.(2012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 的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前来交尾,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秀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秀ppt

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 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 合稳定性。

1.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 去不返 ,可是 他们却 给后人 留下了 耐人寻 味的故 事,让 后人代 代咀嚼 和品味 ,一个 个故事 凝成了 厚重隽 永的华 夏文化 ,哺育 着后人 。

2. 项羽不 屑小计 谋是真 诚的, 他梦想 用他所 崇尚的 武力去 解决一 切问题 ,最终 ,项羽 用性格 的笔为 世人书 写下了 只属于 他的人 生篇章 ,算是 一种对 自己的 薄奠。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 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ຫໍສະໝຸດ 力稳定性各恢 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 章第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 共1 6 张P P 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 章第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 共1 6 张P P T )
2、物质和能量不断从无机环境进入群落,又由 群落回到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 能通过调节能力而 保持相对稳定能力
4、一般说生态系统中成分越复杂种类越多自动 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5、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 章第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 共1 6 张P P T )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 章第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 共1 6 张P P 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 章第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件( 共1 6 张P P T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在不断地发 展变化着。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 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 定而不发生大的变化。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课件 人教版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课件 人教版
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的功能和稳定性
第一页,共33页。
石齐生物
一 知识点分析(fēnxī)
1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和应用(yìngyòng) 3 碳循环、氮循环 4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比较 5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6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草原退化,严重时会导致草场的沙漠化
(4)请举两项合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①合理确定(quèdìng)载牧量,防止过度放
牧。
②发展季节性放牧。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石齐生物
9 生态农业(shēnɡ tài nónɡ yè)设计
1)原理:生态平衡 2)原则: ﹡资源利用合理 ﹡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 ﹡减少污染 ﹡经济(jīngjì)、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联 (1)养同级时之(t间óngshí)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系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第十九页,共33页。
石齐生物
7 生物(shēngwù)系统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稳物定既性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 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wēndù)、水分等 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生态系统在不断 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 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计算
从A营养级流向B营 B营养级的同化量
养级的传递率 = A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
第七页,共33页。
石齐生物
★ 能量计算(jì suàn)问题 P212
1 已知低营养级(能量为a)求高营养级 ① 获得最多能量:选择最短食物链,按最大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 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
• (1)每个生态瓶构甲成一个 甲瓶有光,其照,中植各物种能生进物行存光合活作用
• 时间更长的是 是
CO2等瓶无,机原物因
物质循环 。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哪些? 2.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结构和功能发展要协调的重要标志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 多,个体不宜太大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容易适应新生态环境,减少对O2的消耗, 防止O2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 关系
观察指标: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影 响稳定性的因素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 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课件ppt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课件ppt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生物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 完善化。
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
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例
负反馈调节食物短缺草来自食草动物过度放牧
结果:抑制或减弱了最初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 或保持稳定。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 散射 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 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 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 存在 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 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 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 瓶会更稳定
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的原因:
自然因素: 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 爆发 地震等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甚至毁灭。
人为因素: 人类的活动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全球 性的环境危机。
总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法:
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 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 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
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2、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3、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例:有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
意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课件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 营养结构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措施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 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对农田生态系统要不 断施肥、灌溉,增加 投入,控制病虫害, 才能保证高产出。
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
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 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 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 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了,植物很少被动物取 食,加之缺少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导致枯枝落叶大量堆积,物质循环不能正常 进行。
适度捕捉生态系 统中的动物,也 不会导致种群严 重减小,更不会 灭绝。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 1)净化作用 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是,能通过什么方式消除污染?
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微生物的分解 2)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害虫数量增加
食虫鸟数量减少
食虫鸟数量增加
害虫数量减少
2)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大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群密度降低

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的植株

种群密度增高
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高三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20(必修三_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高三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20(必修三_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初中生物课件
【解析】 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应 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1)从发展阶段看, 只有发展到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相对稳定的 平衡状态。(2)从结构上看,该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比例相对 稳定,有相对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从 功能上看,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 出相对平衡。(4)从形成原因上看,这是长期 自然选择的结果。(5)该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 调节能力。由以上分析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
初中生物课件
经典例题透析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 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 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例1
初中生物课件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
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初中生物课件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物种数目的多 少成正比,即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 定,这是因为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 量流动路径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就越多,每个物 种所起的作用就越小,部分物种的消失或灭绝 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就越小,生态系 统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初中生物课件
初中生物课件
(2)原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 。 单纯 (3)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_______ ,营养结 构越_______简单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 稳定性就越低,反之亦然。 (4)特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 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初中生物课件
课标领航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 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后,生态系统就 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性被破坏。
破坏生态系统 人为因素 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
乱 砍 滥 伐
大量 捕杀 野生 动物







原 油 泄 漏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水葫芦疯长
【随堂训练】
A 1.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引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当雨量充沛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老鼠的 数量急剧增加,其他生物会发生变化吗?
(2)老鼠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说明了什么?
兔吃大量植物
植物 减少
兔因饥饿死亡
兔增加 兔食物增加
狐狸增加
狐狸减少
植 物 增 加
兔减少 兔吃少量植物
借助食物链,生物间彼此制约,数量、比 例维持在一定水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 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 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营 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森林生 态系统
荒漠生 态系统
适度捕捞海洋鱼类,不会导致 鱼类种群减小,更不会灭绝。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原因
园艺人员在公园的一角种植了一块 草地,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他们用 网把这块草地罩了起来,过一段时 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39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39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自动调节能力
思考:
狼来了!
当草原迁入一群羊后,将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 ?



草草 减增 少多
羊羊 减增 少多
狼狼 减增 少多
调自节动作调用节更能有力效
思考:
当草原迁入一群羊后,将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 ?

鸟蛇






自动调调节节能能力力更强
1、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保持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2、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特征:
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食物网结构复杂,物质 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多(营养结构复杂)。
那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呢?
抵抗力较弱
抵抗力强
热带雨林
单一纯种林
抵抗力强
抵抗力较弱
黄土高原的绿色梦
陕西吴起:退耕还林生态美 黄土高原涌云海
这是退耕还林后的吴起县杨青流域一景(2007年9月4日)。 新华社记者
陕西吴起:退耕还林生态美 黄土高原涌云海
吴起县杨青流域山峁上的壮观云海成为一大新景观(9月4日)
这片草原能恢复原貌吗?
春野 风火 吹烧 又不 生尽 。,
2009年3月28日,贺兰山东麓发生一起草原火灾 , 是上坟烧纸引燃的。
青 山 绿 水
发后,变成一片
片荒山秃岭、水
土流失严重、生
态环境恶劣的生 态系统。
穷 山
说明:


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
建国以来……
黄土高原还能恢复原貌吗?
黄土高原的绿色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蛇占有的营养级? 3、4、5
4.鸟和蜘蛛之间是什么关系? 捕食与竞争
5.若将蜘蛛全部除去,对青蛙 和食草虫生存影响大吗?
不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
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
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能量流动的途径是什么? 食物链、食物网 (4)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形式是?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有哪些?
每个营养级 的能量去路
①呼吸作用消耗 ②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利用 ④未利用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粪便量



呼吸作用消耗
同化量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用于生长、 被分解者利用
发育和繁殖
未利用
3、特点:(1)单ຫໍສະໝຸດ 流动(2)逐级递减能量金字塔
与能量传递有关的计算
消耗
最多 选最长食物链、传递效率10% 最少 选最短食物链、传递效率20%
草原的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 以采食的信息。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用模拟的物理信息吸引传粉动物,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 和结实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
对有害动物的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 治。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 物防治,如: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 捕食害虫;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等。
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 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 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1)全球性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循环性
3、碳循环 分析碳循环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分别是?
CO2(主) (含碳)有机物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
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捕食、燃烧等。
(3)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碳循环的途径。
(4)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的 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缓 解温室效应?
碳循环示意图
大气中的CO2
微 生 物 的 呼
呼 吸 作 用
动物
捕食呼吸作用植物光合作用
燃 烧
吸 (消
(生产
作 费者)
者)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 泥炭、煤、石油 (分解者)
课堂实例:判断下列各序号代表的含义
专题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高二生物 周文
主要内容
生态系统的
结构
组成成分 食物链(网)
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概念: 一定区域 + 所有生物 + 无机环境
2、范围: 可大可小,最大的是生物圈。
3、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 级别
第一 营养级
蝗虫
第二 营养级
初级 消费者
青蛙
第三 营养级
次级 消费者

第四 营养级
三级 消费者
注意: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 物的物质与能量。
(2)食物网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1.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九条
2.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
草→虫→蜘蛛→青蛙→蛇→鹰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定义: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能力。
2、相对稳定的原因: 自我调节能力 (1)能力基础:负反馈
(2)调节能力:有限的
3、表现类型
(1)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 (不受损害)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 力。
消费者 主要是植食性、肉食性动物,还有寄
生性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物
(如:蚯蚓、蜣螂、秃鹫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5、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1)食物链 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
青草
营养 级别
(3)缓解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使用清洁新能源; 多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等。
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循环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 (3)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可来自生物和环境。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大气中的CO2 ③:光合作用
②⑤⑦:呼吸作用 ①:枯枝败叶
④:捕食 ⑥:遗体、粪便
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 中的CO2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2)危害: 全球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的冰川溶 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其他生物 的生存造成威胁。
(2)化学信息:
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如信息素。一般来自生物。
(3)行为信息:
通过动物的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如孔雀开屏。来自生物。
2、信息传递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
蝙蝠回声定位捕食。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
动物释放信息素吸引异性。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获得
最多 选最短食物链、传递效率20% 最少 选最长食物链、传递效率10%
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 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