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风险的威胁与日俱增。

为了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理各类安全风险,保障组织的安全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部所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部门、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管理部门、系统开发部门、系统维护部门、运维部门等。

三、安全风险分类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1.高风险:指一旦发生,可能对组织的业务运营、资产安全或人员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

如关键系统遭受黑客攻击、网络泄露重要数据等。

2.中风险:指一旦发生,可能会对组织的业务运营、资产安全或人员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的风险。

如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网络系统长时间不可用等。

3.低风险:指一旦发生,可能会对组织的业务运营、资产安全或人员安全造成轻微损失的风险。

如员工个人电脑病毒感染、内网密码泄露等。

四、安全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评估:对各类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等因素,并确定其风险级别。

2.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的级别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高风险,要设立专门责任部门,定期演练应急处置方案,提供安全培训等;对中风险,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系统维护;对低风险,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

3.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事件的报告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做好风险跟踪和风险控制。

4.风险应急处理:对于高、中风险的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减少损失,修复受损系统,避免风险蔓延。

五、工作职责1.安全管理人员要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及时报告并处理安全风险。

2.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风险分类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的合理管控。

3.全体员工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遵守安全制度规范,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防范和掌控安全风险,确保员工生命资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并适用于全部员工、外聘人员以及访客。

第三条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防备为主。

2.依法合规,风险至上。

2.全员参加,共同整治。

3.掌握风险,有效预控。

4.阔别事故,保障企业可连续发展。

第四条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分工1.总经理:负责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决策和监督。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培训,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风险预控工作,搭配安全管理部门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4.员工: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自动参加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第五条安全风险评估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2.安全风险评估应包含但不限于工作环境、物资储存、设备运行等方面。

3.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形成报告,由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第六条安全风险管理1.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安全管理部门订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2.各部门必需依照订立的措施和预案进行安全工作,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3.安全管理部门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七条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1.公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含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安全意识培养等内容。

2.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第三章安全事故的处理与报告第八条安全事故的分类依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安全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点事故和特大事故。

第九条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1.发生安全事故后,责任人应立刻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救援。

2.安全管理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旨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一、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1.企业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合理分类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2.风险管控措施应明确责任人、措施落实时间和验收标准,并确保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二、事故应急管理1.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置。

2.应急预案的制定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情况和应对措施,紧急救援人员的职责及其应具备的技能资质。

三、安全培训和教育1.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危险因素和风险管控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辨识、事故应急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等。

四、设备设施管理1.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并定期进行维修、检测和保养。

2.对于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设施,企业必须及时淘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五、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1.企业必须定期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成果有效消除。

2.事故隐患排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检测、评估和巡检等,确保对于潜在的事故隐患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六、安全生产责任1.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应明确到岗位和个人,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

2.安全生产责任涵盖各级管理人员、责任人员和一线员工,在企业的全员参与下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着重强调企业对风险的评估和管控,事故应急管理,安全培训和教育,设备设施管理,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以及安全生产责任的履行。

只有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加强管理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目的与范围本规定旨在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掌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资产安全。

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生产环节,包含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人员操作等。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构成,负责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工作。

2.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应包含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确保对潜在风险的准确识别和评估。

3.安全风险评估应考虑可能导致的损害程度、发生概率以及对员工、环境和资产的影响程度,并依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处理。

4.安全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更新和审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应用性。

生产设备安全1.全部生产设备必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

2.对于老化、磨损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维护和修理、更换或进行必需的改造。

3.设备维护和修理和保养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执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应进行运行试验,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5.员工应严格依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禁止擅自停机、改动设备设置或操作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工艺流程安全1.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避开显现漏洞和隐患。

2.工艺流程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查和确认。

3.对于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工艺流程,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必需的措施进行风险掌控。

4.工艺流程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识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从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和超负荷作业。

化学品安全1.全部使用的化学品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化学品。

2.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设有特地的储存区域,并做好防火、防爆、防漏等安全措施。

3.使用化学品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化学品的性质、不安全性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4.对于存在较高不安全性的化学品,应订立特地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本(5篇)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本(5篇)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本安全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安全风险,制定并落实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本,供参考: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范本(2)一、总则1.1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的人员、资产和信息安全,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并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访客以及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

1.3 安全风险管理原则: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1 安全风险评估:定期对公司的各项业务和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确定风险等级。

2.2 安全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降低风险。

2.3 安全风险监控: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风险的实施情况,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2.4 安全风险应急救援: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三、安全管理责任3.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方针和目标,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3.2 安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风险评估、控制和监控工作,及时报告风险情况和整改进展。

3.3 各部门负责自身领域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配合安全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4 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发现风险隐患及时上报并配合整改。

四、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可控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4.2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物理措施。

4.3 风险控制实施:各部门按照控制措施要求,落实具体的风险控制工作,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4篇)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4篇)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评价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价管理。

第三条安全风险评价管理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通过评价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降低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第四条安全风险评价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预防性、综合性、可行性和公正性。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安全风险评价管理的领导和组织,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价程序第六条安全风险评价应当按照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进行,并应当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七条安全风险评价应当包括以下程序:(一)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二)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三)确定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四)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五)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六)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预案。

(七)编制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第八条安全风险评价应当有专业人员参与,并应当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进行。

第九条安全风险评价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的结果和意见,并应当对可能的风险和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第十条安全风险评价报告应当及时提交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并应当妥善保管评价过程中的所有资料。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价的内容第十一条安全风险评价应当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预测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危险源的识别和描述。

(二)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三)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和频率。

(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对人身和财产的影响。

(五)事故后果发展的可能性和动态变化。

(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评估结果。

第十二条安全风险评价还应当对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人员的错误和不安全行为。

2024年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2024年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2024年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生产、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安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策略、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保障企业生产、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的前提,评估过程包括查找、分析和评估潜在的或实施中的风险,搜索各种造成损害的条件和因素。

在评估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人员、设备和材料方面,分别评估这三个方面的安全风险。

人员方面:对工作场所的人员进行工作负荷、疲劳程度、培训程度、技能程度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这些数据来确定员工的工作能力及其安全风险等级。

设备方面: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设备操作的风险、故障率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这些数据来确定生产设备的安全风险等级。

材料方面:对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的危险特性进行评估,通过这些数据来确定材料的安全风险等级。

二、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风险管控措施来消除、降低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来落实风险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培训措施: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科学教育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2)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制定必要的安全标准或作业标准。

(3)安全设备保护措施:配备先进的安全防护设施,定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4)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定救援方案,确保各种意外情况的快速应对和处理。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I,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

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实现安全教育与培训:(1)全员参与:建立安全教育的群体主义观念,组织集中学习和标准化培训。

(2)座谈讲座:组织现场安全课堂,由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演讲。

(3)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必要性,懂得怎样消廨口减少安全隐患。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通用8篇)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办法篇1一、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评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全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落实。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

安全风险预控责任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注:PDCA分别表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

三、风险预控管理流程(一)危险源辨识。

1、年度危险源辨识(1)每年底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队进行一次重点对瓦斯、水、火、粉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辨识;(2)危险源辨识前由培训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3)辨识范围要覆盖全矿所有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①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也可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2、专项危险源辨识(1)专项危险源辨识前由专项危险源辨识组织人安排相关科室组织相关职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3)辨识范围要覆盖所有涉及到的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①危险源辨识采用的方法和程序要与现场实际相符,具体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5)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1次专项辨识;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综采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产前,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发生死亡事故、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对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进行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二)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完成后相关负责人应及时组织职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1)各相关科室对职责范围内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要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①风险评估应采用依据风险矩阵表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MES)进行风险等级判定,各业务科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办法建议,由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风险源分以下几个等级:评估结果分级①蓝色风险5级风险:轻稍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是为了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治理、全面防控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安全风险分级(一)安全风险分级标准1. 按照可能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波及范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因素,将安全风险分为四级: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和四级风险。

2. 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并定期更新。

(二)安全风险评估1.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查明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2. 安全风险评估应当采取合法、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充分运用专家论证、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等手段,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三)安全风险分级认定1.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按照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对评估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认定。

2. 安全风险分级认定应当明确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来源、风险责任主体等要素,并进行记录、报告和通报。

三、安全风险管控(一)安全风险清单管理1.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对认定的安全风险进行详细记录,实行实名制管理。

2. 安全风险清单应当包括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来源、风险责任主体、风险防控措施等内容。

(二)安全风险防控1.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范措施等。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应急处理等活动。

第三条公司应当树立全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实行安全生产风险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职责。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

二、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公司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风险源、风险性质、风险程度和风险影响范围。

第六条公司应当对识别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排序。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库,对风险信息进行归档管理,并及时更新。

三、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与监测第八条公司应当针对评估出的高、中风险制定控制措施,降低风险至可接受程度。

第九条公司应当对高风险区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控,确保监控设备完好、准确、可靠。

第十条公司应当定期对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安全生产风险应急处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流程和应急资源配置。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安全生产风险的能力。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应急响应机制,对发生的安全生产风险事件及时进行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五、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责任第十五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六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所属部门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

第十七条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并有效防范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生产环境安全等。

三、管理标准3.1 安全风险评估1.每个生产环节都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对人员、设备、场所和物料等的评估。

2.安全风险评估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3.定期对已评估的安全风险进行复查,保持评估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2 安全防范措施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表。

2.安全防范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安全设施安装等。

3.安全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应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3.3 应急预案1.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2.应急预案要详细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人员安全撤离方案以及危险源的隔离和封堵等。

3.每个部门和岗位都应了解并熟悉所负责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3.4 安全监控1.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巡检、设备检测和视频监控等。

2.定期对安全监控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3.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记录和整改,并追踪整改情况。

3.5 健康安全培训1.每位员工都应进行相关的健康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岗位安全知识、个人防护意识和急救知识等。

2.高风险岗位的员工要定期进行专项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能力测试。

3.进行培训的时间、内容和效果要进行记录,并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成果评估。

3.6 安全责任制度1.每位员工都有安全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活动以及及时上报安全事故。

2.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承担主要责任,并定期向上级汇报安全情况。

3.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要进行相应处罚,并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篇1一、各施工队在施工场地尤其是在交通路口要配齐各种醒目安全标志,如有损坏,及时报告综合办公室。

如安全标志不齐,对负责人处以50元罚款。

二、上班前,严禁喝酒。

违者责令退出工地,处以20元的罚款并扣发当天工资、奖金。

三、上班时,必须带安全帽,佩带上岗证及统一服饰,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全带。

违者处以20元罚款,并责令其按要求佩带整齐后再上班。

四、各队、处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违反者,罚款20元,如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人身伤亡,责任自负,并对负责人处以100—500元罚款。

对直接现任责任者扣发全年奖金,并给予行政处罚,直到追究法律责任。

五、汽油及氧气、乙炔的仓库必须配好灭火器(且必须保证正常使用),严禁在操作现场吸烟,如因吸烟或电器焊操作不当引起火灾,对当事人和队、处负责人处以火灾损失的20%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六、严格按《用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非专业电工不得私自接电;电缆必须埋在地面70cm以下或高出地面3m以上,配电盘要安全可靠,如有违者,扣发该队、处20元/次;统一配置的配电盘必须爱惜使用,不用时随手关闭,如不关闭扣发使用者20元/次。

七、机械操作人员根据《机械管理规定》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检修和维护。

如因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对操作人员处以损失的50%的罚款。

八、本规定自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篇21、自觉参加队组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2、刻苦学习技术业务,坚持科学养路,严格执行养护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第一条总则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资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全部员工和相关业务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工作。

第二条安全风险评价的目的安全风险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评价,旨在发现、分析、评估和掌控潜在的安全风险,避开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三条安全风险评价的程序1.安全风险辨识:企业各部门应依据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细致的辨识和识别,建立安全风险清单。

2.安全风险分析:依据安全风险清单,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程度。

3.安全风险评估:综合安全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划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

4.安全风险掌控:针对评估结果中高和中风险的项目,订立相应的掌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掌控。

5.安全风险监督: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已实施的掌控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矫正不足之处,确保掌控措施的有效性。

第四条安全风险评价的内容安全风险评价的内容重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公场合安全评估:评估办公场合的安全设施、逃命通道、防火措施、人员疏散预案等。

2. 生产设备安全评估:评估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操作规程的合理性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物料储存安全评估:评估物料的储存方式、储存环境的安全性和防火防爆措施等。

4. 作业流程安全评估:评估各项作业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等。

5. 员工培训和意识评估:评估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的落实情况。

第五条安全风险评价的责任1.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并负责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确保评价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安全风险评价工作进行协调和引导,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

3.全体员工应乐观参加安全风险评价,发现安全隐患应自动提出并及时报告。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 则第二章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参与的原则,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机制。

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四章第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人和工作机构。

第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第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安全风险变化情况,调整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第三章 隐患排查治理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人和工作机构。

第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和报告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第五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协同第六章第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实现安全风险的全面管控。

第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协调机制,确保两项工作的有效衔接。

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十二条 违反本制度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班组岗位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班组岗位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班组岗位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生产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班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操作、维护、管理、服务等岗位。

三、管理职责1. 班组长负责组织班组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控和改进工作,确保班组岗位安全。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班组岗位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3. 员工应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

四、安全风险识别1. 班组长应组织班组人员对岗位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包括但不限于:(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工具、材料等存在的缺陷、隐患。

(2)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操作不规范、违反安全规定等。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温度、湿度、噪声、粉尘等。

2. 安全风险识别应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检查:对设备、工具、材料等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安全检查表:根据岗位特点,制定安全检查表,定期进行检查。

五、安全风险评估1. 班组长应组织班组人员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 安全风险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风险发生后的严重程度。

(3)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 风险等级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风险:极高风险。

(2)二级风险:高风险。

(3)三级风险:中风险。

(4)四级风险:低风险。

六、安全风险控制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1)消除风险:针对一级风险,采取消除风险的措施。

(2)降低风险:针对二级、三级风险,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3)接受风险:针对四级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受风险。

2. 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措施:改进设备、工具、材料等,提高安全性。

(2)管理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规范操作。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人身、财产和信息造成损害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

在企业和组织运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甚至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因此,建立和执行合理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对于确保企业和组织的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首先,企业和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该体系应该包括明确的评估流程、参与人员、评估工具以及评估结果的归档和跟踪。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和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并识别潜在的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制定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和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预控措施。

这些措施应该具体明确,包括哪些风险将会得到控制和预防,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风险等。

同时,还应该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时间,以确保预控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三、加强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企业和组织应该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如网络安全、办公场所安全等,以及防范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和教育活动,员工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安全风险的重要性,提高其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工作并及时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

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预控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该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安全风险评估、预控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安全培训与教育、报告和反馈机制等。

同时,还应该设立负责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或部门,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地组织和推进。

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企业和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建立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于安全事故和漏洞的报告和处理,要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和反馈。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 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规范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以保障员工和公司的安全。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项目和人员。

3.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3.1 定义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员工和公司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潜在危险因素。

3.2 分级标准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安全风险分为以下等级:- 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风险。

- 中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 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3.3 分级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 高风险: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安全风险消除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中风险:按照预定的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管控措施。

- 低风险: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4.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4.1 隐患排查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并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

4.2 隐患治理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治理措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

4.3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隐患排查结果、治理措施和结果等信息。

5. 监督和评估公司将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6. 处罚措施对严重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以上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将在后续制度中进行规定。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护人员、财产及信息安全,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或组织应通过对工作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流程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评估其对人员、财产和信息安全的影响程度。

2.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潜在的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确定其紧急性和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3. 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企业或组织应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和应对措施,确保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和消除安全风险的影响。

4. 责任分工和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在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流程,确保风险评价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5. 监督检查和评估:定期进行风险评价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对风险评价和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对于企业或组织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其全面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和控制,从而保障人员、财产和信息的安全。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
1. 目的
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和工作场所。

3.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
3.1 风险评估
3.1.1 确定风险源和风险因素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

3.1.2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评估各个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采用合适
的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分析等。

3.2 风险控制
3.2.1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带来的
影响。

3.2.2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各项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和监督。

3.3 风险应急响应
3.3.1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疏散程序、救援措施等。

3.3.2 进行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4. 评估与监督
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5. 法律责任
违反本规定的员工,将根据公司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若涉及刑事责任,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 附则
本规定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定》的内容。

严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

严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

一、提高安全意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全体员工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培训、宣传等方式,使员工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做到安全生产。

二、明确责任分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明确了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公司总经理、业务分管领导、主管领导要负责重大风险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各部门(车间)负责人、业务主管负责属地范围内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各部门(车间)班组长、副班长负责属地范围内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各岗位员工负责所在岗位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

明确责任分工,有助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强风险辨识和评估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风险辨识和评估机制。

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落实安全措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要求企业制定并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有序;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3. 严格火源、电源、气源等危险源的管理,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4.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5.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五、加强沟通和记录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要求企业加强沟通和记录管理。

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要定期进行风险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应对安全风险。

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记录,为事故调查、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总之,严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规定,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共同努力,共创安全、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识别本公司在生产活动、设备检修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重大危害因素;为控制危害因素,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检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并确定、更新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控制管理,并在新问题出现或其他情况时对其进行更新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活动、设备检修及服务过程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及控制、重大风险和更新管理等。

3.定义
重大风险: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 .职责
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安全员
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的汇总和记录以及具体组织实施;。

负责《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的保存。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和记录以及本部门危害因素的控制。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程序内容
评价组织
组织组成
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组织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人员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岗位操作人员等。

危害识别与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熟悉本部门的生产、服务规范和技术;
具有风险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责任感;
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现场经验;
具备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经历。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目的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风险评价范围
危害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本公司所有生产、活动、服务、作业现场、设备设施、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中能够控制或使可加影响的因素,具体应包括: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备件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风险评价准则
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法律法规可以参照法律法规获取制度和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的要求;
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
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及其他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要求;
合同规定、相关方的要求;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上级主管部门和顾客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使用等要求
其它需要关注的要求。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各部门根据工作活动场所及其设施的特点,填写《作业活动清单》。

根据《作业活动清单》中列举的作业岗位和作业活动分析辨识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因素。

将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填写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中,危险源的辨识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以及参照GB6441—199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分为的20类事故类别。

危险有害因素按照《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分类要求中危险因素的六种类型,详细的见附件1。

各部门填写《危险源分布登记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安全环保部汇总,报评价组审核和分析评价。

安全环保部对各部门上报的《危险源分布登记表》进行汇总。

汇总的原则如下:
对员工以及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外部访问者、顾客等非操作人员)有极小影响可以除去;管理方法,危害影响相似的危害因素可以合并,汇总后形成整个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

风险分析评价
按汇总的《危险源分布登记表》选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作业条件分析,每位评价组成员单独对各个作业活动打分,然后取均值汇总在《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中。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对作业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分析评价的结果填写在《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中。

对于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法律法规符合性等,采用安全检查表( SCL )法,然后将分析评价结果汇编在《安全检查表(SCL)》中。

对于新建、扩建、改建、技改项目和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采用预先危险性法(PHA)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汇总到《预先危险分析评价表》中。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相应的安全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
a)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其中R、L、S的取值及判别准则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2 危害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S判断准则
?
表-3
风险评估表
?
?
表-4 风险等级的判断准则及控制措施
b)根据以上的分析评价要求,对各个工作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将分析结果汇编在《工作活动分析评价表中》。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针值之乘积 D(风险值),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
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伤后果,具体分值见表-1、表-2、表-3。

表-1 LEC三种因素等级及对应分值
?
表-2 风险等级D=LEC的划分
表-3危险等级
安全检查表( SCL )法
安全检查表是根据相关要求编制安全检查的项目,查找是否满足法律法规、规范等要求,检查表的编制所需要的依据:
a)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
b)国内外事故案例;
c)系统安全分析要求;
d)研究成果等有关资料。

安全检查表必须满足本制度中《安全检查表》中的基本条款。

预先危险性法(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是: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后,预测本项目可能出现的事故。

并根据同行业、同类生产装置或同类生产场所在过去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形态,作为平行类比,推断出本项目相应的评价单元潜在的危险,辨识出危险源、危险和危害因素、事故类别、引发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风险等级等,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安全预评价的预先危险分析通常采用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及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风险概率)表示危险性的大小,并作为相对量化程度的比较。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的划分见下表。

表危险性等级划分
在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中,事故发生可能性分为五个等级,各等级的发生可能性如表。

?
表事故发生可能性分级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经营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与评价组一起确定有限控制的顺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消解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对于构成重大隐患的项目,建立重大隐患档案,档案中包括: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等内容。

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具体的培训参照培训管理制度执行。

对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按照《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执行。

风险信息更新
安全环保部每年一次(间隔近一年)应组织公司各部门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识别。

安全评价组应每月对风险控制结果进行检查,填写《风险控制检查情况表》。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组织安全评价组进行风险评价: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其他需要评价的状况。

表格
附件1: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参考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