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法律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
(2009届)
题目大学法律基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教育技术班级050541 学号05054117 学生姓名黄敏
指导教师张辉华完成日期2009年6月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大学法律基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大学法律基础作为一门重要的大学必修课程,更是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辅助。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大学法律基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课件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制作方案设计及脚本的设计等,同时,也对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现状、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历程以及它的制作软件Authorware7.0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且还就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很多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完善课件设计与制作的诚恳意见。

多媒体课件在大学法律基础课程中的使用浓缩了教材精华,可以真实再现生活场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含义和法律理论的实质,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法律基础;多媒体技术;课件
ABSTRACT
Since the 90'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has been increasing. As an important course, basic law teaching at universi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teaching aid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is thesis mainly described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basic law teaching at university, Choice of teaching coursewar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duction design ,script desig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gav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in detail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status quo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its software Authorware7.0.Besides,it made a lot of deep thinking on the Courseware during its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when issues arising and gave some sincere advice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ourseware .
The us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basic law teaching at university makes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centrated ,you can reproduce the real life scenes, make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law and legal theory of the essence, and finally finish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aching task.
Key words:basic law;multimedia technology;courseware;
目录
1 引言 (1)
2 概述 (2)
2.1 多媒体课件概述 (2)
2.2 多媒体教学发展历程 (6)
3 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are的介绍 (13)
3.1 认识Authorware软件 (13)
3.2 Authorware软件的特点 (16)
4 课件的总体设计 (19)
4.1 本课件的设计原则 (19)
4.2 本课件的设计方法 (20)
4.3 课件的开发流程 (21)
4.4 课件素材的制作和处理 (22)
5 课件的详细设计与制作 (24)
5.1 课件的界面 (24)
5.2 交互图标的使用 (26)
5.3 流程线的介绍 (30)
5.4 打包注意的事项 (31)
6 结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日渐普及,多媒体已成为当今世界中一个热门的话题,它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说是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转变,它更是信息技术本质上的一个飞跃。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多媒体正伴随着应用要求的不断增长而迅速发展,并且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内容直观性差,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容易照本宣科等诸多问题,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虽然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如实验、板书、板画、实物展示、教师讲解等,但是在实践仿真和内容处理上可以把视频、动画、图片、图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产生独特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多媒体是划时代的产物,它改变了陈旧的教与学的方式,成为了当今教育活动不可取代的工具。

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包含了法律专业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涵盖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绝大多数的部门法,信息容量很大。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大信息容量的特点可以浓缩教材精华,真实再现生活场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含义和法律理论的实质。

2 概述
2.1 多媒体课件概述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求,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媒体结构编制而成的课程软件。

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和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的能力,改变了原来课件中将知识信息仅以单一视觉或听觉表现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信息,增强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1.1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主要用来传递教学信息,通过交互操作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

(1)超文本组织结构
超文本指的是一种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可以用来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的组织管理信息。

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信息组织多数采用这种形式。

采用这种形式,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学习习惯重新组织信息。

(2)表现力强
信息除了有文字、声音、视频影像以外,还可以创造出MIDI音乐、图像、动画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起因于对刺激的反应,认为把学习者置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给它以特殊性刺激,当它做出明确反应时,也就已经产生相应的效果。

利用丰富的媒体既具有特殊性的学习方法,又能使学生更接近学习的内容。

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易于进行重复练习,促进学生记忆。

而且,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有很好的强化作用和引导作用。

(3)交互性强
人类正在进入高速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人们已不满足于那种传统的,被动的接收信息的方式。

他们要求参与创新,追求个性发展,也唯有计算机可以提供多种的人机交互手段,以满足这种需求。

认识理论认为,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是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活动。

它是从内部心理过程来解释人类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

概括这种理论,学习过程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志愿、需要、兴趣和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有选择余地的信息加工过程。

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响应环境与各种丰富的媒体方法的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优越性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能确保学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和课程特点的注意,能促进具有认知联系的回答,能补救错误的回答,恰当的刺激回忆,有效的让使用者使用控
制,能及时对做出的回答进行反馈。

(4)丰富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提供大量的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2.1.2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按照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与作用不同,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演示型
在教学课件中,这种类型占大部分。

它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种特殊的问题或教学重点、难点开发的,可以演示讲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

这种类型的课件主要追求一种界面效果,操作简单,通俗易懂。

(2)模拟型课件
此类教学课件主要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演示现实中难以再现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参数实时模拟事物的状态和特征,供学生进行模拟试验或进行一些特殊的研究。

(3)自主学习型
在教学课件中,此类课件通常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地反映教学内容,并提供一些练习供学生实践;同时具有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地画面,有利于自主学习。

(4)资料、工具型
资料、工具型教学课件主要包括各种电子词典、电子工具数以及某些电子版资料,这一类课件知识简单列举一些教学资料等,而不是具体反映教学过程,所以这一类课件通常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查询或者参考。

(5)训练复习型
此类课件通常包括大量的问题,覆盖大多数知识点,用于训练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课件在开发过程中主要还是集中在演示型和练习型两种类型上,大多是将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来使用,通过课件来演示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或现象,同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

2.1.3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环境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同,多媒体课件对应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目前情况下,应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多媒体教室
现在,省级重点中学(含重点职业中学)都要求具备2个以上的多媒体教室,
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区小学也都设有多媒体教室。

它是在一般综合电化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计算机、闭路电视系统和投影机、演示屏等视频设备。

(2)多媒体网络教室
多媒体网络教室也可以说是微机房,其中一般建有几十个学生工作站,可以作为学生个别化学习的环境,也可以在其中进行课堂演示教学。

一般的多媒体网络教学都是局域网系统,有些还与Internet相联,以实现多媒体远程教学。

(3)学科多媒体专用教室
这种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科特点,在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适当增添专门的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如机车专业增添仿真机车头控制台、空调制冷专业增添空调电路模拟器等),使之具有特殊的教学作用和功能,以适应不同学科的技能训练要求。

(4)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这种教学环境一般是由多台多媒体计算机组成互联网,供学生第二课堂或课外自己进行学习之用,也可以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与Internet相连接,这样学生就可以上网进行信息检索和利用处理。

2.1.4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要有声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地表述出来,而且有利于学生训练和考核。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该明确教学中心思想,从中提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然后,再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习对象,制定出具体的制作方法。

内容的选取要以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提示和补充。

(2)脚本的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不同,使用了声音、影像等多种表现方法。

这就要求再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脚本时,不但要考虑表现教材的内容,还要考虑这些辅助的资源如何与教材内容很好地结合再一起。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类似于影视创作,需要事先确定结构与布局、界面地表现形式、素材的选取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可以预先准备好相应的文字脚本,在此基础上构思创作。

(3)最后要考虑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性。

因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毕,要交付给教师使用,作为上课的教师来说,当然是希望操作越简单越好,所以,界面控制应该更简单、高效,这就要求课件制作者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巧妙地设计界面。

2.1.5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多媒体课件也是一种软件产品,它的设计、制作与发行过程,都必须按照软件工程的一系列规范来进行。

但是,多媒体课件同时又是用于教学领域的一种特殊软件,它必须符合教学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获得最
大的教学效益。

下面,是多媒体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为出发点,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来规划、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其核心在于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其主要设计步骤如下:
①讨论总体教学目的,列出所有课题,并陈述各课题的教学目的。

②细化教学目的。

③列举各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

④列出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

⑤预估学生对本课题已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表达水平。

⑥选择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⑦协调所提供的服务。

(2)脚本设计
脚本也称作为“稿本”,脚本的设计阶段是课件开发过程中从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一个过渡,是沟通课件的构思者和制作者的一个桥梁(如果构思者和制作者是同一人,那么脚本也可以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多媒体课件的脚本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方面。

文字脚本:是多媒体课件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的文字,它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和各知识点的取得,学习者特征、课件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的指定、媒体的选择等,一般由学科教师完成。

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给出课件制作的具体方法,如页面的元素与布局、人机交互、跳转、色彩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现、音乐或音响效果、解说词、动画及视频的要求等。

(3)制作课件
在脚本设计好后,就可以制作课件了,其步骤如下:
①素材的选择与设计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各种媒体来多方位地、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长效、形象地牢记知识;感性地掌握实际无法实现或没有条件实现的技能;能形象、有趣地完成练习,因此多媒体课件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素材。

②选择开发工具
目前,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工具很多,如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VisualBasic、VisualC++和Director等,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课件的使用场合来选择。

③制作多媒体课件
无论你选择了何种开发工具,一般步骤都是:建立文件、内部制作素材、导入或链接事先做好的各种多媒体素材、设计交互、制作效果或打包。

(4)测试修改
测试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多媒体课件也是如此。

在正式使用之前,一定要通过静态调试(用来纠正语法错误,校正图形显示效果)、动态调试(检查逻辑错误)等手段来不断完善、修改课件。

待这一切工作都全部完成后,就可以将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打包或发布出去了。

2.2多媒体教学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对何谓多媒体教学人们莫衷一是,争论颇多。

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逼近,各国政府都在谋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革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由经多媒体教学种种涵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进一步公开、激化。

2.3.1多媒体教学的历史发展
从历史上看,多媒体教学是沿着两条不同线索发展而来:一条是以模型、图表及基于视听技术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视听媒体及其组合(复合媒体)为特征的视听教学,它虽然强调以“视听”取代“静听”,但从根本上说,这种视听教学是认同传统课堂教学的;另一条是在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初衷是实施个别化教学。

应该说,这二者的出发点本来就是不同的,因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两条线索汇合后出现冲突和对立也是一种必然。

多媒体教学的起点之一:视听教学阶段
(1)视听教学产生的背景
视听教学对学校教育的大规模影响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它首先是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技术的进步使得一批新的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广播、电视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传播信息的渠道由此大为拓宽,这在客观上为视听教学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194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首次使用“媒体”这一概念,它指的就是传播信息的上述各种视听设备。

造成视听教学迅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教育开始受到当时工业化大生产方式的影响。

产业革命对受过初等教育的廉价劳动力的急剧需求使得原有的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创办新的学校又受师资、设备等限制,因此权宜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大班级规模,例如在兰卡斯特的“导生制”班级里学生就多达5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启用导生外,他还广泛地采用了新的视听设备。

与此同时,美国有的州还要求就教学器具及其有效使用情况进行报告。

可以说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视听教学的发展。

从教育系统内部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席卷美国及欧洲的新教育运动,对中世纪以来以抽象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彻底批判为视听教学媒体的介入制造了气氛。

杜威称之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静听”教学;蒙台梭利等则指责它害了儿童的身心。

新教育运动倡导的“从观察中学”、“从做中学”和让儿童“自主发展”的思想使人们耳目一新,而视听教学所能提供的形象性、直观性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

因此,几乎每一种新媒体都是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进入教育领域的。

(2)视听教学的发展
视听教学是在视觉教学(visual instruction)和听觉教学(audio instruction)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906年“视觉教学”最早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公司出版的《视觉教育》一书中出现,到1919年前后发展到其巅峰,这一名称也逐渐为教育界普遍接受。

192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觉教学部成立。

视、听媒体刚开始都是单独发挥其作用的,它们介入教育领域的时间也有先有后;随着听觉媒体在学校应用的日益增多以及视听一体化媒体的出现,才最终促成了“视听教学”这一术语的广泛使用,它是指采用图示型教材、视觉教具、听觉教具及二者各种组合形式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起点之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产生的背景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在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早提出教学机器设想的是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

1924年,普莱西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首次展示了这种“以练习材料进行自动教学”的机器。

由于普莱西的工作“部分地受困于文化的惰性,教育界还没有为它们做好准备”,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反应。

到五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依据其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提出适用于机器教学的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思想,教学机器才东山再起。

1957-1958年标志着程序教学复活时代的开始,但是程序机器的机械性特征难以灵活地解决程序化学习材料的呈现和反馈问题,制约了程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从美国陆军军械部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于1946年1月10日宣布研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之后,计算机经历了由专业计算机器向通用计算机,由实验室样机到市场化的商业应用历程。

1958年,IBM设计出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标志着CAI的开始。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早期的计算机教学系统主要被用来模仿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安排完整的“学习环境”,并通过一系列层次性的阶段将行为引导到预期的最后状态,其教学形式以指导和操练为主,具有程序教学的直线式或分支式结构特征。

它秉持教学
机器“让教师摆脱繁重的例行工作”的初衷,计算机用来部分地替代教师的工作,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计算机作为导师的模式(computer as tutor)。

从六十年代中期起,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62-1967年期间,由于美国政府及军事部门的支持,导致了一批大的CAI项目的开发及应用,如为人们所熟知的PLA TO、TICCIT等。

这些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已明显地超越了教学机器的限制,教学形式包括模拟和游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今天的智能化CAI就是上述这类教学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与此同时,MIT人工智能研究所的西摩.佩帕特开发的Logo程序语言,标志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另一个分支的形成——将计算机用作认知工具培养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它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作为生成性学习环境(computer as learning environment)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思想。

到八十年代,很多学者更提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computer as tool)的观点,主张让学生学会按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由此,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人类学习过程研究的日益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如表2-1所示。

表2-1 CAI发展表
2.3.2国内外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1)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
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

①美国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类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普及,为美国计算机辅
助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970年只有34.4%的初中拥有并使用计算机,到了1975年这个数字已增加到58%。

1883年的一个全国性调查表明:在美国85%的高中和42%的小学已至少拥有一台微机。

1986年,公立学校每40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198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15:1。

在拥有计算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已程度不同地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尝试,联邦政府和各种社会性的教育服务组织也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

同时,还开展了对各级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培训。

进入80年代中期,随着微型计算机进一步普及美国高等院校内也掀起了一场推广使用计算机的热潮(这次热潮被某些美国人炫耀为“高等教育的计算机革命”)。

将计算机广泛用于教学过程,最主要的形式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呈现了许多教学形式。

网络化是美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

“无机不联”正是当今美国计算机使用情况的真实写照。

因为计算机联网,才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率。

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创建于1969年。

据1994年统计,该网已覆盖全美90%的计算机用户(美国所有高校均已加入这一网络)和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共联结了大约一百万台计算机服务器(不包括各种终端、工作站)和数千万用户。

在教育领域,Internet也已大显身手,并继续大有作为。

Internet不但拥有从小学一年级到当前科学最前沿的所有知识资源,还提供了在校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

Internet还用于远距离教学,通过其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网络和瞬间千里的传输速度缩短了教育之间的距离,在纽约的教师可以同时为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学生讲课(中国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也可通过Internet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权威的指导)。

同时,Internet也将在促进边远地区教育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美国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为本校或本社区教育服务的专门化计算机网络。

学生、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教学科研中可通过网络获取、交流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完善的服务。

中小学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也广泛建立起来了,每所中学都有其校内的局域网或和其他学校相联的网络。

通过网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交流或者跨地区、跨学校教学。

时至今日,美国依然是最多在教育领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国家。

②英国
英国可称为是一个把计算机用到教育中来的先行者。

早在七十年代,政府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宣传和介绍,并付诸行动,积极支持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

官方的大力支持和资助,是英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一个优势和特点。

1978年,教育与科学部制定了第一个促进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等微电子技术的计划;1980年,人力服务委员会在年度的报告中强调了学校教育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同年,在教育与文化科学部的支持下,微电子教育计划正式实施;1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