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合集下载

谈美术教学中表现性及方法-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谈美术教学中表现性及方法-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谈美术教学中表现性及方法: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在漫长的绘画史中,人们借助解剖学,物理学的色谱规律等知识,已经把绘画中的写实性发展得淋漓尽致。

随后,人们又发现自己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人类原本的情感和意识,于是绘画中出现了现代派。

现代派画家不满足于对客观的写实性描绘,扬弃纯写实性,追求直觉和潜意识活动,把人的内心的情感、情绪通过外在的形象、符号,用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别人的方法进行描画和表现。

儿童由于不受现实经验的约束,也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在绘画中常常画出与人们主观认识相反的形象,恰好与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手法有着相似之处,发人深醒,令人喜爱。

但他们的这种表现通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自生自灭,原因是受到了客观世界的异化,潜意识的萌动渐渐地消失了。

另一种则受到外界对绘画作品像不像标准的指责,自我受到挫伤,渐渐地重新受到客观物象的束缚,原有的主观感受也荡然无存了。

这是非常遗憾的。

实际上儿童的这种自我表现意识是非常可贵的。

它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可贵的自信力将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他们在竞争的社会中得以生存。

美术教学中引入表现性美术教学思想便可帮助儿童发展自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情绪,投入美术活动,表现性美术教学引导儿童在绘画活动中以客观物体为引体,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并不断将其补充扩大,从而达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展儿童自我意识和培育完善健全人格的目标。

一传统美术教学与表现性美术教学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写实性的绘画造型能力。

以专业美术人员的造型能力为目标进行的课程设计,对观察和表现都设定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不仅要掌握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图、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做到能准确真实地描绘观察对象。

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职业美术教育无可非议,它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美术教育中必须要考虑的。

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把它移植到儿童美术教育上,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难度,是理解力还不强的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难以达到的。

中国画的起源发展演变

中国画的起源发展演变

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七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和作品。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

此外,还有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而有序,平面感和装饰性极强,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它们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这时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构图诡奇,充分反映出当时人对生、死两极,阴、阳两界,天、地、人三才,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看法。

在每个物象的描绘上具有一定的写实倾向,虽然造型的基本手段是线条,但大量的色彩敷染,使整个画面瑰丽夺目。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

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

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

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

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发展到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

总结中国素描演变

总结中国素描演变

总结中国素描演变引言素描是一种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态和空间关系的绘画技法。

作为绘画的基础,素描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本文旨在总结中国素描的演变过程,探讨其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唐宋时期的素描起源中国素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

在这个时期,素描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更多地被用于绘制绘画作品的前期草图。

唐宋时期的绘画注重传统的线描技法,力求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而没有过多地注重阴影和表现形态的细节。

元明清时期的素描发展素描在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在元代,素描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描绘人物、风景和静物等主题。

在明代,素描技法趋向成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使用阴影和光线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形态变化。

清代,素描达到了巅峰,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留传至今。

近代素描的创新和发展近代中国素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一次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摒弃传统的绘画形式,开始尝试用多种线条和材料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

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影响下,中国素描逐渐与现代洋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许多艺术家通过素描展现了社会现实、思想意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当代中国素描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当代中国的素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延续传统素描技法,力求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将素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表现方式,突破了传统素描的限制。

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在绘画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帮助艺术家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态和结构,还能通过线条和阴影的表现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法上,还体现在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的传承和创新上。

美术学中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

美术学中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

美术学中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美术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艺术领域和技术应用。

绘画技法作为美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艺术家和观众的桥梁,通过艺术表现来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本文将探讨美术学中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法和艺术手段,并分析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一、素描技法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表现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通过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的阴影,形成明暗对比,使画面有立体感。

素描技法有粗细不一的线条、交叉线条、透视线条等,它们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纹理和空间关系,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色彩运用色彩是绘画中的重要元素,对于创造表现力丰富的作品至关重要。

色彩可以通过对色调、明暗、饱和度的调节来传达不同情感和意象。

冷暖色调的运用、明暗对比的处理、色彩的层次变化等都是美术学中常见的色彩技巧。

艺术家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三、质感的表现绘画中的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触感,是艺术家通过绘画手法再现物体真实感的一种手段。

绘画技法中常用的表现质感的方式有刻画细节、运用过渡和渐变、使用不同的笔触等。

通过准确的质感表现,可以使作品更具观赏价值,让观众感受到物体真实存在的感觉。

四、构图和透视构图是绘画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法,指的是画面元素的布置和组合方式。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引导观众的目光,给作品带来层次感和动态感。

常见的构图方法包括对称、平衡、等分和黄金分割等。

透视是指通过画面中的透视线和消失点来表现三维空间的深度和远近关系。

透视技法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真实、立体,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五、观念与创新除了传统的技法,美术学中的绘画还包括了艺术家的观念和创新。

观念是指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理念和主题的思考,它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来体现。

创新则是指艺术家在绘画中尝试新的手法和形式,打破常规的表现方式,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观念与创新在绘画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它们可以引领绘画的发展方向,推动艺术的进步与变革。

绘画的三种艺术形式

绘画的三种艺术形式

绘画的三种艺术形式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根据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的不同,绘画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艺术形式:
1.写实主义绘画:
写实主义绘画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力求通过绘画技法表现出物体的真实形态、色彩和质感。

艺术家追求精确、细致的描绘,使观众感受到画面中事物的真实存在。

写实主义绘画在表现生活、人物、风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2.抽象主义绘画:
抽象主义绘画强调对形式和结构的抽象表达,通过简化和变形来表现画面中的事物。

抽象主义强调对形状、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独立运用,追求表达内在情感和思想,而非客观物象。

艺术家在抽象主义绘画中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度,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解读作品。

3.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绘画注重对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追求通过画面的形式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表现主义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情感冲击力,通过夸张、畸变、用色等手法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这种形式的绘画常常体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个体和生命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这三种艺术形式并非孤立存在,实际上在许多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可能会结合多种风格和形式进行创作。

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创作目的和表现手段的独特选择,也展示了绘画作为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的广泛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并探讨其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启示。

一、审美观念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审美观念可以概括为“神韵、气韵、神韵”,即艺术表现中所追求的主要内容。

其中,“神韵”是最重要的,指的是绘画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和神秘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仙、佛教、道教等信仰中的精神内涵。

艺术家通过对线条、色彩、造型等要素的独特处理,将物体的内在灵魂和生命力表现出来,呈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和韵律美。

因此,在中国的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常常强调描绘物象的神韵,而不仅仅是物象本身的表象。

在另一个方面,气韵在中国绘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气韵表现了“气质”的感觉,是绘画作品中独特的精神内涵。

从古代开始,中国艺术家就注重表现物象的气质,尤其是在山水画中,通过行云流水、烟雾腾起、山色苍茫等手法,传达了山水中独特的气质与情致。

而在人物画中,气质则强调画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与精神状态,强调画中人物的心理传达与情感抒发。

气韵的表现也成了中国绘画艺术无法割裂的重要内在要素。

最后一个方面,神韵是我们探讨的最后一个审美观念,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全新的方向。

在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中,神明和人类的界限是不存在的,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中也有诸如《周易》、《庄子》等经典著作的说明。

因此,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通过对物象的一定“互通性”进行表现,将物象的独特灵性表现出来,由此演绎出一种神秘而玄妙的表现方式。

所以,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家常常强调修炼自身的神韵,将画作中所表达的神秘意义穿透到自身的精神内在世界中。

这样的审美观念使得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家的创作与思想充满了浓厚的玄学和哲学色彩。

二、表现方式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方式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主,而在这些分类之中,山水画一般是最具有表现力的。

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绘画是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艺术美感。

绘画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精彩的过程。

一、战国时期的墓葬壁画在中国古代,墓葬壁画是一种比较早期的绘画形式,最早的墓葬壁画可以追溯到商代。

到了战国时期,墓葬壁画已经变得非常精细,艺术水准也逐渐提高。

比如,荆州磨山汉墓中的壁画,画面中人物比例协调,姿态自然,表情生动,色彩绚丽多彩。

这些壁画不仅是古代中国绘画的珍品,也是历史、文化、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宝贵遗产。

二、唐宋时期的山水画唐代的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气势,有“山水高格”之誉。

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维,擅长表现深山幽谷、瀑布流泉等自然景观。

宋代的山水画,着重于抒发内心感受和意境,有“山水清气”之称。

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范宽,擅长用无定形的线条描绘山、水、云等自然景象,给人带来心灵上的独特感受。

三、元明清时期的花鸟画元代的花鸟画,以写实和表现动态为主,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鲜明来表现画面气氛。

明代的花鸟画,注重形态,追求“准、恰、翔、勿”的意境。

明代著名的花鸟画家董其昌,擅长用笔画出花鸟的婉转、灵动和水墨的深浅明暗。

清代的花鸟画,注重意境和表现心境,画面通常以淡雅清幽为主,营造出平和、安宁的气氛。

四、现代的绘画现代中国绘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艺术的延续。

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比古代的绘画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如油画、版画、水彩画、装置艺术等。

同时,现代绘画的艺术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中国的绘画艺术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历程是一个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和艺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未来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和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早期洞穴壁画到现代的抽象艺术,人们对于绘画的表达方式和手段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创新。

下面将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绘画艺术的最早表现手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

这些壁画主要是以简单的线条和颜料勾勒出动物和野兽的形象,它们代表着人类最早的艺术尝试,同时也是对周围环境的记录和表示。

古代文明的绘画艺术手段逐渐得到发展和改进。

在古埃及,墓穴壁画以精美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宗教和神秘的主题,尤其是墓室内壁画更是充满神奇和庄严,以此祭祀和纪念逝者。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绘画中逐渐引入了透视、构图和再现自然风景的技法,使得绘画作品更加栩栩如生和具有立体感。

随着绘画技巧的不断发展,绘画艺术手段进一步丰富。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人体比例和解剖结构的准确表现,以达到更真实的艺术效果。

透视法的运用让画面产生了更强烈的空间感和深度。

18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艺术家们更注重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

绘画作品中涌现出大量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风景画和人物肖像,这些作品通常充满激情、戏剧性和幻想性。

到了19世纪末的印象派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瞬间感觉的捕捉和表达。

印象派的画家以细碎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描绘光线和色彩层次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光影效果和动态感。

印象派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绘画的规则和约束,奠定了现代艺术的基础。

随着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绘画艺术的手段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绘画作品不再是对实物的直接呈现,而是更注重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

例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流派,更加突破了传统形式和束缚,并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技法探索和诠释艺术。

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创造的历程。

从简单的线条和颜料到透视、构图和色彩的运用,再到对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表达,绘画艺术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突破和进步。

每个时期的艺术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和实践,为后世的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影响作用。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绘画艺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不仅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折射出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在古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主要是代表性和象征性。

古人常以形象图案来表现事物,因此画作具有较强的象征性。

比如,古埃及的图腾画与宗教信仰有关,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以塑造身体比例协调和表达肌肉线条为重点,富有理性和变形性;中国古代的画作以线条勾画和色彩表现为主,富有文化艺术性和宗教意义。

随着人类对视觉艺术的探索深入,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逐渐多样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绘画艺术迎来了人文主义运动的盛期,艺术家们推崇个体主义和人性的价值。

画家们开始注重人物的形态表现、情感表现和形象塑造。

但是,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文艺复兴绘画表现手法也带有宗教意味,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上帝分开光明与黑暗”。

近现代时期,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实主义。

素描和色彩成为画家们表现力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法国印象派的画家们大力倡导感官体验和个人经验,通过自然中的光影变化和颜色变化来表现画面,使得绘画艺术表现手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俄国画家毕加索更是在绘画艺术中创造了“立体主义”,用立体的方式来表现画面。

同时,现代艺术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如油画、素描、水彩、雕塑、视频、摄影等形式,涵盖了更多的艺术表现方式。

西方的抽象艺术和表现主义更是效果显著,达到了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全新阶段。

当代艺术大力运用新颖的视觉效果和技术手段(如安迪·沃霍尔的卡通艺术),使绘画艺术越来越多样化,分化为更多的绘画派别和学派。

综上,绘画艺术表现手段演变的历程是千姿百态的,从代表性和象征性到个体化和特异性,到感官体验和多技术手段交叉应用,再到当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分化,都展现了绘画艺术的优秀特性和多元性。

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演变不仅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开拓和探索。

探究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究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究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绘画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史前壁画到现代视觉艺术,绘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艺术也不断地在转变、发展、创新。

本文将探究当前绘画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多元化的艺术形态随着时代变迁,绘画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油画、水彩画等单一形态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形式和表现手段正在出现。

数码艺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绘画装置艺术等多种新兴的艺术形态日益发展。

2.全球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纷繁复杂的文化、语言、风格不断在交融,不同国家的绘画风格也逐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比如现代艺术与抽象艺术的流行对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市场化的发展绘画艺术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

一些设计出色的艺术背后隐藏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大,一些知名画家的作品价格也越来越高。

二、发展趋势随着各种科技手段的逐渐普及,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并创造出全新的绘画艺术形态。

未来绘画艺术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2.文化多元性的发展趋势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各种文化语言正在交融融合,多元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应该得到重视。

3.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趋势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绘画技术也将展现出更多的未来可能性。

例如数字画廊、3D立体绘画等等形式都已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探索。

综上,绘画艺术是一个不断演变的领域,未来将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多元文化的交流,还是市场化发展的趋势,都将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氧气。

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唐代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其风格多样、变化丰富,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华之一。

唐代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特点在于富有生命力、情感表达强烈,至今仍然备受人们的赞赏和追捧。

本文将介绍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唐代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美好的时期,天宝年间更是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繁荣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绘画中去,塑造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形象,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绘画风格。

二、唐代绘画艺术的特点1、笔触奔放、纵横自如唐代绘画以笔触的运用为主,笔触粗旷、奔放,作品呈现出刚柔并济、富有张力的特点。

唐代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草墨泼辣”风格,即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墨汁和水,使笔触得到很好地发挥,其完成度非常高,气韵独特。

2、色彩鲜艳、浓郁唐代绘画中的色彩非常丰富,用色鲜艳而浓郁,不仅表现出绘画对象的形态特征,还能够表达出作品作者的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3、注重寓意、意境唐代绘画中较为常见的主题是山水及花鸟,这些物件都具有深刻的寓意意义。

唐代绘画家通过山水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

三、唐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唐代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它开创了绘画风格的新纪元。

唐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主题意义都影响了后人,后世的绘画艺术都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

1、开创了新的绘画艺术风格唐代绘画风格的突破开创了绘画艺术的新纪元,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手段。

唐代绘画通过纵横自在的笔触、丰富的色彩、深刻的意境,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认知与理解。

2、创造了新的艺术主题唐代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宣扬人文关怀,表现出的主题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形态。

4、唐代绘画艺术家的成就唐代绘画艺术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代绘画艺术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绘画艺术发展历程

绘画艺术发展历程

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在古代,人们使用壁画和岩石绘画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传达信息。

这些早期的绘画作品大多以简单的线条和图形为特征,主题涵盖了日常生活、狩猎场景以及神话和宗教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精细和技术上高超的艺术形式。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绘画开始变得更加写实和生动。

艺术家开始研究人体比例和透视,并尝试以更真实的方式描绘人物和景物。

这个时期的画家们注重细节和阴影,使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深度。

中世纪时期,宗教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日益显著。

大量的宗教题材作品涌现出来,画家们通过描绘圣经故事和宗教场景来表达信仰和虔诚。

这些作品多以艳丽的颜色和装饰性的细节为特征,其风格被称为“中世纪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转折点。

在意大利,画家们开始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遗产,并试图将其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透视、比例和解剖学成为画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杰出的文艺复兴画家例如达芬奇和拉斐尔,通过绘画作品展现了新的艺术风格和创造力。

18世纪的欧洲,尤其是法国,见证了新的艺术风潮的兴起。

启蒙运动的影响使绘画从宗教和古典题材中脱离出来,开始关注个人和社会现实。

这一时期的画家们以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和人物为主题,追求自然和真实感,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运用。

19世纪绘画艺术经历了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不同的风格流派的发展。

浪漫主义画家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追求艺术的浪漫和超越性。

而印象主义则更加注重瞬间的感觉和印象,突出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后印象主义则崇尚形式和结构的探索,注重画家对对象的观察和表现。

20世纪,绘画艺术经历了各种风格和流派的涌现。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绘画流派相继诞生。

这些艺术家们追求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自由,使用大胆的颜色、形状和构图来创造艺术的新语言和视觉效果。

至今,绘画艺术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其表现手段和技巧不断创新和演变。

综合材料绘画的跨界与演进

综合材料绘画的跨界与演进

2021·01一、什么是综合材料绘画综合材料,即在美术创作中采用各种材料塑造新型视觉作品的语言,包含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油性、水性美术材料之外,一些新型的材料如玻璃、钢材料、亚克力也属于综合材料的范畴。

综合材料绘画通过有机结合各种媒介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具有包容性与时代性,综合材料绘画不是一种固定框架的艺术,而是把国、油、版、雕等画种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材料创作的综合性艺术。

20世纪初,以西方毕加索、乔治·布拉克等人为代表的立体派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原有二维平面的绘画,试图通过材料与色彩的营造,呈现虚拟的画面空间,推动创作的材料、画面技法和艺术家创作观念不断改变。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通过物体的错落摆放与线条的错位,让观者无法看清艺术品的真实与虚像。

布拉克在立体主义领域的影响力并不比毕加索小,同为立体主义创始人,布拉克的作品以风景、静物为主,采用几何的表现形式对物进行分解与重构,画风简约,线条富有流动感,黑白灰布局有序,能带给人一种典雅、优美的感受。

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家开始探索综合材料绘画,材料从此打破了“媒介”的身份,由一种单纯的物质发展成艺术家创作的语言,甚至独立成为一种装置艺术。

近年来,在胡伟、尚扬与杨劲松等艺术家的影响下,综合材料绘画迅速活跃在中国艺术舞台上,绽放新的艺术光芒。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宁波举办,展览呈现出一批有活力、有思想、有温度的艺术作品,折射出当代艺术青年对新时代的前瞻性眼光与敏锐性思维。

艺术家自由创作,没有材料限制,没有思想约束,使各画种实现相互结合、相互影响,让综合材料绘画在新时代应运而生。

二、观念寓于材料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没有限制,按原始方式可分为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

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的性能,不同比例的材料混合,呈现不同的肌理,同一种材料使用不同创作方法,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很多艺术家都使用漆画、岩彩、丙烯这些传统艺术媒介,结合生活材料一起创作,发挥材料的物质性与文化性,以拓展画面视觉语言的独特美感。

古代线描发展历程

古代线描发展历程

古代线描发展历程古代线描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传统技法,它采用简洁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形态,以及描绘人物、动物等各种形象。

古代线描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线描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装饰艺术中。

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简洁精练的线条描绘了人物、动植物等形象。

这些线条简练而有力,不仅表达出物体的轮廓,还能够展现出物体的韵律和生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线描逐渐从装饰艺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

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秦朝时期,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即“墨线法”。

这种绘画形式以用毛笔蘸墨绘制轮廓线条为主,线条简练而有力,形象鲜活生动。

这种墨线法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绘画,还运用于书法艺术中,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线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法。

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线描技法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在其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线描技法,线条生动有力,形象栩栩如生。

他还在绘画中运用了黑线白描的技法,使画面层次感更加丰富。

吴道子的线描技法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线描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在其他国家的艺术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

例如,在日本的江户时期,日本画家葛饰北斋创作了一系列风景画作品,其中大量运用了线描技法。

他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了风景的轮廓和造型,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家。

随着绘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线描逐渐被其他绘画技法所替代。

在现代艺术中,由于绘画媒材和表现手段的多样性,绘画艺术已经超越了线条的桎梏,而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然而,古代线描技法依然对于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一些绘画作品中仍然被广泛运用。

总的来说,古代线描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一种传统技法。

它起源于装饰艺术,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艺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古代绘画艺术表现手段主要以平面形式为主,具体包括线描和填充。

在古代绘画中,艺术家主要使用墨线描绘物体的轮廓,通过线条的变化和组合来表现物体的形象。

在填充方面,古代绘画中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将不同颜色的颜料填充在空白的区域内,实现平面的色彩表现。

这种平面形式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段,主要强调对物体形象的简练和概括,以及对色彩的符号化处理。

进入中世纪,绘画艺术开始加入一些立体性的表现手段。

这主要体现在构图的变化上,艺术家开始注重对物体的层次感和透视关系的表现。

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家达·芬奇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学和光影效果,创造出具有更加立体感的作品,给人一种真实和立体的感觉。

中世纪绘画艺术还经常使用金箔等贵重材料进行装饰,以增加作品的豪华感和立体感。

到了近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

绘画家开始将绘画与现实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映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

绘画开始追求更加自由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传统的平面绘画被打破,艺术家开始采用各种新的媒介和技术进行创作。

立体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通过对物体形象的扭曲和变形,突破了传统的透视关系,创造出具有强烈表现力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近代绘画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段,如拼贴、喷绘、数字绘画等,这些新的手段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过程。

从古代的平面形式到中世纪的立体表现,再到近代的多样化手段,绘画艺术表现手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使艺术作品具有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表现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还将不断创新和拓展,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绘画艺术表现手段是指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技巧和手法。

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绘画艺术表现手段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绘画表现手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分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历程。

1. 传统绘画技法阶段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的绘画中,常用的绘画表现手段有线描、鸟、兽、花卉、山水和人物等,线描是绘画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用笔刻画出枝干、叶子、花朵等物体的边缘线条来表示物体的形态和轮廓。

2. 学术绘画阶段
近现代学术绘画阶段的兴起,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表现手段。

学术绘画注重写实,更加严谨的构图与细致的描画,使绘画技巧更趋完美,也更符合工业化社会的审美要求。

近现代著名的学术绘画家如徐悲鸿、刘海粟等也对传统绘画表现手段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使得绘画艺术在技法上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丰富。

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抽象绘画运动,打破了传统的描绘手法,提出了独立于自然的抽象表现手段。

抽象绘画通过系统的色彩组合和色彩变化、线条的抽象和乱搭,从而展示出作者所想象的独特情感和表现主题。

在这个阶段中,抽象表现手段开拓了绘画艺术的新领域,开创了一种自由、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绘画阶段随之出现。

新媒体绘画运用计算机图形渲染技术、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从而创建具有电子化特点的绘画作品。

新媒体绘画摆脱了传统绘画的画面尺寸、材质等限制,使得绘画艺术具有更加广泛的表现途径。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绘画是一种通过绘制、涂抹和塑造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等手段来表现艺术家的创意和想法。

随着历史的演进,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的洞穴壁画到现代的数字绘画,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得到了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和技术角度去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一、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段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以洞穴壁画为主要表现手段,如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等。

史前人类用天然颜料勾勒出各种动物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认知和感悟。

这些壁画虽然简单粗糙,但却是史前时期艺术表现手段的珍贵遗产,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二、古代绘画艺术表现手段古代的绘画艺术以墨绘和丹青为主要表现手段,如中国的国画和日本的水墨画等。

国画以墨、笔和纸为工具,通过线条、勾勒和渲染等手法来表现山水、花鸟和人物等题材,追求以“疏密得当、气势磅礴、意蕴深远”的艺术境界。

水墨画则以淡墨、淡彩、淡染、淡雅、淡妙为特点,注重意境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强调笔墨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这些古代绘画艺术表现手段在东方艺术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审美情趣。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段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以油画和透视法为主要表现手段,如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杰作。

油画的出现使色彩的表现更加细腻丰富,可以在画布上做出更加精细和深刻的描绘。

透视法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真实,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段为后世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也为艺术史上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的转变和突破。

四、现代绘画艺术表现手段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油画、水彩、素描等传统材料和手法依然被广泛应用,但数字绘画、电脑绘画、影像艺术等新兴技术也成为了现代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绘画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而这种视觉语言,主要由图形和色彩组成。

通过这两种元素的有机结合,艺术家才能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本文将从图形和色彩两方面,阐述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一、图形图形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元素,其最大的特点是表现力强,具备直观的语言形态。

绘画家可以通过线条、形状、纹理等多种方式,使用图形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情感。

线条:线条是图形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其表现力非常强。

线条能够直接引导观众的目光,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线条的粗细、高低、直曲等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粗直的线条可以表现出力量和稳健感,而弯曲的线条则可以表现柔美和优雅感。

形状:形状是绘画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它不仅可作为图案的基本元素,还可以独立运用。

形状大小、形状尺度、形状组合等都能够对观众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

比如,一些抽象画作品中的形状,通过不同的大小、颜色、组合方式等手法,可以产生非常有意思的效果。

纹理:纹理是指表面细节的效果,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纹理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如用画笔涂刷,或划刀、刻刀等)来表现出不同的纹理效果,如丝、毛、草、木纹、石板等,营造出非常丰富和美妙的视觉冲击力。

二、色彩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其强大的表现力能够直接触及人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色彩有自己的语言形态,只要艺术家掌握好这种语言,就能够发挥倾人耳目的放电效果。

饱和度:饱和度是色彩明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色彩的纯净度。

如果调整饱和度,能够产生非常丰富的不同表现效果,比如,饱和度较高的色彩能够表现出灿烂和活力,而饱和度较低的色彩则能够表现出柔美和优雅。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是表现光与影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明度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表现情感或心理状态,比如是高亢的光与暗的影,还是柔美的光与温馨的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
基金课题
课题项目:
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供给侧改革探索研究”,课题编号:JG18DB048;2017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域旅游’概念下辽宁后工业文化景观数字生态艺术设计构建及优化研究”,课题编号:2017J057
摘 要:
艺术,作为潜藏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作为一种生命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本质上是精神性的。

艺术符号涉及绘画、雕刻、摄影、工艺品制作等,通过视觉传达的物质媒介来表达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和审美价值的体验。

本文从符号学、自意识等方面探讨了绘画艺术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创作形式。

关键词:物质媒介;审美价值;符号学;自意识自从“自意识”破天荒地出现以后,人和自然界的
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人与自然界开始了比较密切、复杂的多重关系。

在发生学的意义上,人类最初的“自意识”是人后来所具有的各种意识雏形的混沌体。

人类各部分器官和机体的日趋完善,心理机能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都是艺术发生的基本条件。

绘画的发生首先还是基于原始人类某种现实的功利需求,进而才有可能超越实用而走向审美。

岩画是第一繁盛期的史前艺术之冠。

这些岩画极少描写人物,即使其中出现人物,也都是戴着假面经过化妆的“神秘”形象。

这一时期,原始先民把绘制岩画作为一种巫术活动,表达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认识感受,岩画是用来满足他们一定审美的需要。

因此,史前艺术的发生可能源自原始人在进化、成长过程中对远古世界万物的心理恐惧、敬畏和感性认知。

如果说,人类自身思想意识的成长过程是一切行为创造的源头,那么,对于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危机认知与体验”也就是成为原始人类精神创造的根本动力。

符号中意念世界的内涵,指的是人类精神的复杂心理反映在符号的形象上。

它包含着无意识的反应,瞬间的心灵活动,极端的激情所产生的神秘状态,病态心理以及梦中意识等。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注重形式如何,而是耿耿于怀在意念之中。

这使我联想起梵高的艺术,那种带着神经质的、放任自由的气息,在极为放纵的状况下,任意流动与挥洒,给人一种错位的动感,和谐的旋律的绘画。

他表达了另一个灿烂的符号世界。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具体的艺术符号必然为创作主体的心理能力所同化,成为其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手段和媒介。

绘画除了具有再现具体物象的特性外,同时,其中还潜藏着与这种显著的具象性相左的特性:绘画的抽象性。

因此,摄影的出现又更新了绘画已有的属性。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公布了他的照相术发明结果,引起了当时一些画家的惶恐。

有个画家曾悲观地叹道:“从今日起,绘画算是死亡了!”但是,近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结果呢?绘画不仅没有死亡,而且更显繁荣。

照相没能取代绘画,因为绘画并不同照相冲突,绘画不是把逼真对象作为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相对抽象与外显的符号与内在而鲜活的意象呈现的结合,或者说艺术创
造中审美意象由心理体验的形式向外显符号的转化,根
本上就是离不开主体心灵的创造、加工、推敲、斟酌的。

艺术只是充作现实的“代替物”,这不应是绘画的宗旨。

人们看虾、蟹并不难,何以竟对白石老人笔下那些“假的”“代替物”赞叹不已呢?至于《格尔尼卡》中的人、马、牛等更是“画走了样子”,但仍被推崇为不朽之作。

在文化意识范畴里,艺术是用形象来表示观念的符号。

二战期间兴起的达达主义正诠释了这一概念,在他们的作品中,没有视觉的美感,至于个性、风格、价值、美学、高雅、低俗等概念统统消失,只有虚无。

众所周知,安格尔的名作《泉》,几乎是唯美主义的典范,而杜尚却把同样的命名赋予了“不堪入目”的小便器。

达达主义者在想象范围内运用任何手段进行创作,他们取消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借此来反抗权威。

达达主义的叛逆行为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一些文艺流派的发展。

包括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等。

随着历史的演进,画家和观赏者越来越看重存在于绘画中具体物象以外的某种价值:艺术表现的隐喻性。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代艺术呈现出多元化艺术格局与主流意识形态共生共融的局面。

开放的视野也影响着绘画传统的创作意识。

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一直强调,“艺术就是好玩”。

而爆破,则是蔡国强最善用的表现方式,他的多幅作品均用爆破这一表现形式。

策展人汤马斯·克伦斯认为:“蔡国强名副其实地爆破了我们时代艺术创造的公认标准”。

正是历史文化的隐喻和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形式结合,构成了今天的蔡国强,他既不是个单纯的文化符号,也不是一个单纯追求趣味的艺术家。

静心以思,透过那传统认识的迷雾,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多元化方向探索的前卫艺术,任何形式和手段都已被合理化,任何工具和材料都可以用来试验,任何观念和立场均可付诸艺术实践。

追溯绘画历史的变迁,我们不难看出,科学进步的每一次推进,都会对艺术产生新的突破,绘画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施旭升.艺术即意象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赵峥.当代图像语境下的绘画意义[D].中央民族
大学,2012.[3] 刘海飒.观看与表达——图像时代下的绘画创作
[J].美苑,2014(01).[4] 贾佳.论艺术与藏在艺术表象之下的心灵世界[J].
艺术科技,2013(06).
通讯作者:
单鹏,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
骆思如 单 鹏
(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