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中的建筑与文学
美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美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智慧结晶,而美学则是表现了智慧结晶的面貌,体现这智慧结晶所蕴含的文化及历史背景。
美学更是将建筑中的一切转换成人类心灵中的抚慰。
美学成就了建筑更升华了建筑,让美与建筑完美的相互陪衬。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结构丶建筑材料丶生产设计以及建筑设备等。
建筑美学在建筑面貌中的应用建筑主要是通过空间构造来满足实际需求的,建筑设计中应用空间的转换可以达到很好的美学表现性。
实际中可以通过将住宅中的房间设计为不同的大小或者有意识的将公共建筑中各个建筑设置为不同的占用面积等形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形体即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或者理解为外形,是通过形体与线条,空间和实体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凸显个性特色以及美学性,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色彩在此发挥的作用。
建筑之美最为重要的是与周围、自然的和谐,即不能显得突兀。
设计中不能仅考虑建筑个体而忽略了与其它建筑整体性,而这也是当今建筑设计的弊端,很多的建筑单独看很具美学性,但是和其它建筑放在一起就显得不协调了。
建筑美学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各部分的比例,例如虚实的比例、长宽高的比例以及凸凹的比例等,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视觉印象,达到增强审美性的目的。
均衡主要指的是建筑物构图上的对称性,可以理解为建筑物上下、左右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我国建筑的均衡方式主要是在中轴线上实现左右的对称,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故宫。
建筑美学中的建筑设计建筑美学与建筑学的了解,让建筑设计产生了局限性,但是由于美学元素的加入又给予了建筑的美感。
正确的认识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成了一个成功的建筑的关键元素。
由于建筑设计要达到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在设计之中要选择次要的构建先受到冲击与毁坏,保留重要构件的完好。
建筑的质量要靠多道防线把关,如果将希望寄予单一的构件就会发生很危险的情况。
因此多墙体比单片墙效果好、框架剪力墙比纯粹的框架墙效果好等就是体现了多道防线的思想。
文学美与建筑美
美的历程—论环艺设计美与文学美的交汇摘要:文学通过文字、不同的表现及修辞手法来把现实中的大自然、人和人的心理以及万事万物的美表达出来,环境艺术设计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美的利用及艺术加工从而将自己甚至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注入建筑实体、居室环境及建筑布局中,表达自己的理念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以感官和心灵上的舒适。
环艺设计与文学从来具有血肉之缘。
自人类学会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物质,为自己营造挡风避雨、遮雪御寒的“家”开始,便出现了建筑活动。
如今,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和生活需要,在努力美化其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用诗情画意的文学手段赞美自己的建筑,情真意切地表达出对不同的建筑及环境的丰富的精神情感。
一.古今文学作品对环艺设计的美的表达。
环艺设计与文学素有历史的联系,二者同属美学范畴,有不可解结的因缘,无怪乎青年时代的歌德,第一次接触斯特拉斯堡那有名的教堂时,就再也摆脱不了缪斯的追逐,直到他写出那部不薄的《论建筑》为止;无怪乎听到圆明园被入侵者的邪火毁灭时,雨果那样地抑制不住他的愤怒,竟大胆谴责他肇事的祖国为“强盗”;无怪乎那么多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在它们的形迹早已从大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其魂魄却随着那些赞美它们的不朽诗篇,千古留传。
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特殊作用。
文学作品因建筑而产生,建筑因文学作品而扬名。
如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虽然,巴黎圣母院古老破旧,但有了雨果的这一巨著的承载,她美丽形象便带着艺术气息微笑地站在我们面前,也使设计史上留下了巴洛克这一永恒的建筑艺术风格。
中国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乡,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文学手法使早已化为灰烬的奢华异常,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跃然纸上,呈现在我们眼前。
建筑与文学的审美
建筑与文学的审美摘要:建筑与文学从古至今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由此产生了神奇而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就建筑与文学在审美上的相通性加以漫谈。
关键词:建筑,文学,蕴生,成就。
建筑与文学乍看似乎毫无关系,但是仔细琢磨却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源远流长。
自人类开始建筑巢穴创造文字以来,建筑与文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着许多相通和互补之处。
作为艺术,建筑的物质性最强,文学的精神性最强,往往它们各自难于表达的却是对方最为擅长的,所以二者虽隔行却不应隔山。
建筑不能摆脱空间性物质材料如砖、石、木等,正像音乐不能摆脱时间性物质材料——声音。
相反,文学则仅以文字为载体,不受任何物质材料的制约。
但建筑和文学在审美上却有许多相通之处,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背景和空间。
尤其在我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建筑将人与自然融合在同一层面上,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建筑成就显赫于世。
有几千年前的军事防御系统古长城,有象征皇室文化恢宏的宫廷,有佛教文化的明珠敦煌莫高窟,亦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桥梁、道路、亭台、楼榭等,发展到现在,有摩天大厦、黄浦大桥、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令世人瞩目。
但有趣的是因建筑而产生的文学作品更是光彩夺目!作为以语言文字构建的文学作品与用砖瓦石块水泥钢筋构筑的建筑物,从古至今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由此产生了神奇而独特的“建筑文化”。
1、建筑能蕴生文学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再现。
建筑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地域文化和与之关联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及生活方式的产品,它能更全面、更直观、更透彻、更深刻地反映这个民族与地方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特点,建筑是一个民族沧桑与再生的见证。
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建筑艺术的伟大产品……是一个民族留下的沉淀,是各个世纪形成的堆积,是人类社会相继升华而产生的结晶,总之,是各种形式的生成层,每一时代洪流都增添沉积土,每一种族都把自己的那一层沉淀在历史文物上面,每一个人都提供一砖一石……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泥瓦工。
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 建筑美学
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一、引言现代西方艺术美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分支,对于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建筑美学作为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更是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中的建筑美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现代西方艺术美学的发展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现代西方艺术美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传统的艺术观念受到了挑战,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筑美学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并开始受到重视。
建筑不再仅仅是实用的功能性建筑物,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和美学价值。
这一时期的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中,建筑美学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三、建筑美学的多样表现在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中,建筑美学呈现出了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新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从抽象建筑到后现代主义建筑,每一种建筑风格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美学观念和表现方式。
新古典主义建筑追求对古典建筑美学的回归和延续,通过对称、比例和装饰等元素的运用,展现出了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追求。
而现代主义建筑则更注重功能性和结构性,追求简洁、纯粹的艺术表达。
这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建筑美学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也为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四、建筑美学的意义和影响建筑美学不仅仅是一种美学问题,更是对当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反映和表达。
现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外观和形式,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观念。
建筑美学中的创新和多样性,为现代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美的可能性和选择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
建筑美学在现代西方艺术美学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五、对建筑美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建筑美学对我来说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意义。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观赏对象,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艺术。
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
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一、前言建筑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的混合学科,始终与美学密不可分。
美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创造与美的哲学学科,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美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二、美学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1、建筑设计的本质建筑既是一种空间艺术形式,也是一个人类活动场所的结晶。
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美感,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
美学不仅关乎建筑的外观形式,更关于其内部结构、功能划分以及空间设计等各个方面。
2、建筑美感的重要性建筑的美感决定了它将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建筑的色彩、材料、形象、构造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都需要围绕美感展开设计。
因此,建筑中的具体元素设计总是建立在整体美学观念之上。
只有拥有一种高度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现能力,才能把艺术理念融入到建筑中去。
三、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色彩色彩是建筑势力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师们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将建筑的美感概念自我贯注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中去,塑造出美丽、和谐、生动的空间结构。
2、空间剖面空间剖面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筑师们需要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动用美学语言将它们与建筑整体形象和构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效果。
3、形式形式是表现建筑物美感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建筑师们可以通过形式元素的选取与配置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经典形象和标志性形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建筑语言。
4、材料材料选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建筑的质感和效果影响巨大。
建筑师们需要根据美学原则,在材料选择上进行严格把控。
四、结语建筑设计和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美学所蕴含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建筑师们更好地把握设计精神,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美学原则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赋予其即时的美感,更是为了使建筑艺术的追求变成人类文明持久的财富,成为推进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表达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表达建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需要考虑美学效果。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艺术与美学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表达的几个方面。
一、建筑艺术的概念与特点建筑艺术是指通过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空间组织等方面的艺术表达,旨在创造具有美感的空间和形象。
建筑艺术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结合实用性与美学:建筑艺术既要满足建筑物的实际功能需求,又要注重美的表达,使其在功能与形式上达到统一。
2. 空间塑造与构造设计:通过空间的布局和体量的塑造,建筑艺术能够创造出具有特定美感的建筑形象。
同时,构造设计也是建筑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段。
3. 材料与技术的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对建筑的艺术表达有着重要影响。
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质感,增强建筑的艺术性。
二、建筑美学的基本原则建筑美学是针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规律和表现方法进行研究,旨在追求建筑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建筑美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齐整与和谐:建筑设计中要追求对称、平衡和协调,使建筑物在整体上表现出齐整与和谐。
2. 比例与尺度:建筑物的比例和尺度关系直接影响建筑的美感。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空间体验。
3. 色彩与材质:色彩和材质是建筑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适当的色彩和材质,能够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质感,提升建筑的美学价值。
三、建筑艺术与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艺术与美学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和观感。
以下几个方面是建筑设计中建筑艺术与美学的重要应用:1. 整体布局与立面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独特的立面设计,能够营造出具有一定氛围和风格的建筑形象。
2. 空间构造与体验: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构造方式和体验手法,建筑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体验。
3. 色彩与材质运用:色彩和材质是建筑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可以增加建筑的表现力和魅力。
美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美学在建筑的应用建筑学是最能体现历史、社会、科学、技术各学科相结合;绘画、雕刻、雕塑、造型艺术与材料、结构技术和气候、地理环境及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相综合;物质、精神、逻辑、艺术要求相融合的综合学科。
当建筑不再仅仅局限于遮风挡雨,这时我们不仅要赋予它以实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属性。
美学法则在建筑造型中的应用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美的需求。
人们要创造出美的空间环境。
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如同:均衡、比例、质感、数学比例、几何关系)来构思设想,直至把它变为现实。
倘若我们在设计建筑并没有遵循美学法则,仅是处于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那必然会被人吐槽为“十大最丑建筑”应当指出形式美的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应当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
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形式美的规律应当体现在一切具体的艺术形式之中,尽管这些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而千差万别。
以新、老建筑来讲,它们都共同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多样统一,但在形式处理上又由于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而各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
不明确这一点,就会陷入思想上的混乱,甚至会因为各自标准和尺度的差异,而否定普遍、必然的共同准则。
自上世纪新建筑运动以来,我们可以说近现代建筑完全摆脱了古典建筑形式比例的羁绊而无拘无束地运用多种强烈对比的比例关系,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动人的建筑形象,但凡此种种只能说明人们的审美观念确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尺度来衡量。
此外,每个民族因各自文化传统不同,在对待建筑形式的处理上,也有各自的标准和尺度。
如前所述,西方古典建筑比较崇尚敦实厚重,而我国古典建筑则运用举折、飞檐等形式来追求一种轻巧感。
另外,在比例关系上,西方古典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也很不相同,这固然和材料、结构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即使以同是砖石砌筑的拱石旋来作比较,这两者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美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美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美学理论在其中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美学理论的四个角度,分别探讨美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认知过程中的积累经验,也是建筑设计中所重视的细节和建筑空间布局的关键点。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研究历史建筑和实际案例的积累,可以积累更多的审美经验,让设计人员以更加优雅、紧凑的形式来解决复杂的建筑设计问题,从而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优秀的审美品位。
此外,要想让建筑具有更高的美学情趣,还是需要借鉴传统艺术美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布局、比例、空间安排、风格和形式等。
这些都是美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也是让建筑呈现出更好的视觉和艺术美感的重要指标。
二、美学价值观美学价值观是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概念,其所形成的非常紧凑的文化翻译和美学价值观是在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的概念。
美学价值观可以理解为对美好、高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行动,这些观念都是建筑设计师在创作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需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为公共福利服务,对既定的价值观和社会普世价值加以关注。
这也是美学价值观在建筑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实际作用。
三、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建筑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美学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建筑艺术都是以某种方式来体现。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征,如比例尺度、艺术风格、灵感来源、空间布局等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同时,建筑设计中,如果要达到更高的艺术性要求,就需要注重勾勒出建筑空间中的强烈对比、配色和光影变化等元素。
这样可以通过楼外楼、爬梯段等的内部布局和哪个窗口采光来获取美。
这样一种体现要求能够体现出建筑的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赢得人们的好评。
四、设计方法论设计方法论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剖析《美学散步》中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理论
剖析《美学散步》中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理论【摘要】《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探讨了建筑美学理论。
宗白华认为建筑美学中存在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关系,形式与意义有机结合,空间与时间互相影响,材料与构造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理论启示了建筑美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建筑美学的新思考。
未来建筑美学可能会更加关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探索建筑材料和构造的创新,以及建筑空间与时间的更深层次的关系。
通过对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理论的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艺术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为未来建筑设计和美学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美学散步》,宗白华,建筑美学理论,主体性,客体性,形式与意义,空间与时间,材料与构造,启示,思考,发展。
1. 引言1.1 介绍《美学散步》《美学散步》是宗白华散文集中的一部分,书中囊括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的随笔散文,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
作者在书中以自由闲散的方式探索美学之美,通过对自然、人文、建筑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美学视角和深邃的美学思考。
《美学散步》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理念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了一部备受瞩目的文学作品。
在这部书中,宗白华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眼中的美,展示了他对美学的独特见解和对世界的敏锐观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学画卷。
通过对《美学散步》的阐述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感受他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深邃感悟。
1.2 宗白华的建筑美学理论宗白华作为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和美学家,其建筑美学理论深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誉。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为我们揭示了建筑美学的奥秘。
宗白华认为,建筑美学是一门关于建筑艺术本质和价值的学科,它旨在通过研究建筑的形式、结构、空间和材料等方面,探讨建筑作品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在他看来,建筑美学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探讨。
浅谈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每的规律塑造的美的物体,美的空间,美的环境。
人们从建筑入手,追求实用、美观。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建筑一直被视为是一门高尚的艺术,而美学自产生以来,便于这门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学思想和人类审美观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建筑的不断变化。
一、何为美学美学是技术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技术美学是美学原理在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是设计观念在美学上的哲学概括。
技术美学表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它不仅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问题,而且涉及文化学、符号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知识。
二、美学在建筑中的存在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倾向于从哲学角度来构建美学理论体系,而忽视了美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而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尤为突出,无论东西,在不同的文化里,建筑之美都以不同的外在构造诠释者相同的信息,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强审美,在审美的角度里完善其实用价值,最后形成美丽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西方拜占庭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还是国内的宫廷建筑与民居建筑,都在实用的基础上完美的实现了其美的存在。
在欣赏了各种独具特色的建筑,领略了自然及人类的杰作之余,我们有了很多的感悟:审美因素与实用因素密不可分!三、审美因素与实用因素的联系首先从西方拜占庭式建筑来讲,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
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
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原为木制结构,规模较小。
随着东正教徒的增加,1923年9月索菲亚教堂在现址进行重建,1932年竣工,历时9年。
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脱俗,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索菲亚教堂的篷顶以主窍顶为轴心,分布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由若干连续拱券托起的篷顶,特别是“帐篷顶”上火焰形尖券,以惯用的篷顶冠戴小洋葱头式请穹而结束的设计手法,既衬托出大穹顶的雄浑气势,又突出反映了整个外墙体华丽多彩的细部。
解读《巴黎圣母院》:文学与建筑的交汇之作
解读《巴黎圣母院》:文学与建筑的交汇之作1. 引言1.1 概述《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公认为19世纪欧洲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描述了中世纪时期巴黎市民与教会权力之间的斗争、爱与宽恕的故事。
这部小说融合了文学和建筑两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建筑特征和文学元素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二者之间卓越的交汇之处。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主要部分来解读《巴黎圣母院》:文学与建筑的交汇之作。
首先,我们将探讨文学与建筑在这部小说中如何相互影响和交织在一起。
然后,我们将分析小说中的文学元素,并解读其与建筑意义之间的关联性。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的历史背景、风格及其构造特点,并探讨它如何影响了小说情节和角色发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中的主要观点,并对《巴黎圣母院》的文学与建筑交汇之处进行综合分析。
1.3 目的通过本文,我们旨在深入探究《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所呈现出的文学和建筑之间的独特关系。
我们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文学元素和建筑特征,探讨二者相互影响的方式,并揭示它们在故事叙述、角色塑造以及象征意义方面的重要性。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文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巴黎圣母院》,并对文学与建筑交汇之作产生更多思考。
2. 文学与建筑的交汇之作2.1 小说背景《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31年出版的一部著名小说。
该小说以15世纪巴黎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埃斯梅拉尔达与教堂司祭克洛德之间的爱情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中世纪巴黎社会的残酷和黑暗面。
支撑整个故事情节和氛围的正是那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巴黎圣母院。
2.2 建筑风格分析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杰作,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垂直线条、尖顶、复杂而精细的装饰和彩色玻璃窗等特征。
它体现了哥特式建筑追求垂直向上的意象,代表着中世纪宗教信仰、文化与艺术的高度发展。
此外,在小说中,雨果还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广泛而详细地描写,将其内部结构、钟楼、飞扶壁等各个部分都娓娓道来。
建筑与文学建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成为重要的象征
建筑与文学建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成为重要的象征建筑与文学:建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成为重要的象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建筑和文学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性。
而在文学作品中,建筑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象征元素,能够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本文将探讨建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成为重要的象征,并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进行阐述。
一、建筑的象征意义建筑作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座建筑物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其物理存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意象的表达。
建筑可以象征着权力和权威,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在文学作品中,建筑往往被运用为一种隐喻,表达作者对特定主题的见解。
以下是两个具体例子:1. 《巴黎圣母院》中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经典作品,小说中的巴黎圣母院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核心象征。
这座建筑物既代表着中世纪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又象征着人类的黑暗邪恶面。
雨果通过描写巴黎圣母院的衰败、破败和被遗忘的命运,暗示了法国社会的沉沦和人类的罪恶。
巴黎圣母院成为了对社会腐败和人性的深刻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2. 《城南旧事》中的老宅巷《城南旧事》是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一部小说集,其中的短篇小说《老宅巷》以老宅巷的建筑为背景,描绘了农村小镇上家族纷争、官商勾结以及人性的复杂。
老宅巷作为代表性的建筑物,象征着传统土地上的深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者通过描写老宅巷的衰落和拆迁,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沉寂和城市化浪潮对人类情感的冲击。
老宅巷成为了对现代化进程和人性困境的隐喻,寄托了人们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念。
二、建筑的表现力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表现力。
它不仅可以通过空间、形式和材料来传递情感,还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创造独特的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建筑常常成为一个场景,通过对建筑的描绘,作者可以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情感的画面。
1.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城堡景观《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城堡景观是整个作品的核心之一。
建筑中的艺术与美学元素
建筑中的艺术与美学元素建筑是一门融合艺术与科学的综合学科,在建造之初就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实用性,同时也需要注重建筑的艺术与美学元素。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让建筑更加美观,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出建筑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理念。
本文将就建筑中的艺术与美学元素进行深入探讨。
I. 形式与结构形式和结构是建筑中最基础的艺术与美学元素之一。
形式指的是建筑的外观和外形,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建筑的内在特性和功能。
而结构则决定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形式和结构相辅相成,需要密切配合,才能使建筑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
II. 比例和尺度比例和尺度是建筑中用来衡量和控制各个构件之间关系的重要元素。
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尺度的运用,建筑师可以创造出具有和谐感和美感的建筑。
比例和尺度的选择与建筑的功能和用途密切相关,比如教堂通常采用高大的比例和尺度,以强调崇高和庄严的感觉;而住宅建筑则更加注重人的舒适感和亲近感。
III. 空间和布局空间和布局是建筑中体现艺术与美学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空间布局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觉,给人以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合理的空间布局需要考虑到功能分区、通风采光等因素,同时也要注重空间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以提升建筑的美感。
IV. 色彩和材料色彩和材料是建筑中常用的艺术与美学元素。
颜色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可以用来强调建筑的主题和氛围。
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同的材料会带来不同的触感和质感,影响建筑的整体美感。
V. 灯光和景观灯光和景观是建筑中可以创造出丰富层次感和氛围的元素。
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可以突出建筑的特色和魅力,使其在夜晚更加引人注目。
景观设计则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通过绿化、水景等手法,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提升建筑的美感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艺术与美学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的整体形象和感觉。
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建筑师需要综合考虑形式与结构、比例和尺度、空间和布局、色彩和材料、灯光和景观等元素,以达到艺术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美学与文化表达
建筑美学与文化表达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建筑美学与文化表达紧密相连,通过建筑设计、风格、材料等元素,展现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
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1. 空间布局: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供舒适、实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展现美学的基础。
2. 造型设计:建筑的外观造型反映了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文化背景,如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中式建筑的飞檐翘角等。
3.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不仅影响建筑的质量和寿命,还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色,如石材代表永恒,木材象征自然。
4. 色彩运用:色彩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感受,不同文化对色彩有不同的偏好和意义。
5. 装饰细节:门窗、壁画、雕塑等装饰元素丰富了建筑的视觉层次,也传递了特定的文化信息。
建筑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 历史传承:许多建筑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比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 宗教信仰:宗教建筑如教堂、寺庙、清真寺等,其设计和装饰往往体现了深厚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
- 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各异,如蒙古包、因纽特人的冰屋,这些独特的建筑形式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社会价值:建筑还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趋向,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强调简洁实用,后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装饰性。
结语建筑美学与文化表达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方面,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美学原则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传递着特定社会和民族的文化信息。
因此,理解和欣赏建筑,不仅是对美的感知,更是对文化深度的认识和体验。
在全球化的今天,虽然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和国际化,但保持和发展本土建筑美学和文化表达仍然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创新的启发。
通过建筑,我们能够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自我与世界。
建筑空间美学设计与场景营造中的诗意文学
建筑空间美学设计与场景营造中的诗意文学摘要:在文化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对于文化旅游区的建筑设计内容,要求融入建筑空间美学和场景营造逻辑。
空间场景要满足旅游区的旅游文化展示作用,同时也要有诗情画意的特性,让建筑、景观、文化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优美的三维空间美学画幅,让空间场景“美如画”并形成拍照网红景点,有助于推广该区域旅游业和文化传播。
文化旅游建筑设计,可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在建筑设计中,需充分展示出建筑美学,因此,需对建筑设计理念与方式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
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平衡建筑美学与建筑学之间的关联,拓展设计思维,将文化元素、地理环境等融入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示出建筑空间和场景营造整体的“美如画”特征。
因此,对建筑空间美学与建筑场景营造设计的结合策略进行详细探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空间;美学设计;场景营造;诗意文学;引言空间地域性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也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它主要以特定地区的空间环境为干预点,以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组成内容。
显然,地理空间具有区别性、特殊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是特定区域空间的独特人格和物质表现。
基于地域空间的旅游文化建筑规划设计是旅游文化建筑与其所属区域的地理特征相匹配的,不仅是为了实现旅游文化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也是为了改变旅游文化建筑与城市建筑冲突的现象。
因此,在以空间特征为基础的旅游文化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地域文化、自然文化、旅游文化建筑的兼容性和应用,在本土化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发展。
1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之间的基本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设计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均显著提升,建筑工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保证建筑设施耐久性,同时还需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建筑美学,充分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只有对施工材料进行不断创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作为建筑美学设计的支撑,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从美学视角看建筑
从美学视角看我国传统建筑前言:我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选这么一个题目,晚课我还修有一门《美学》,胡老师的课,讲的特别棒,其中他讲到美学的七大艺术之一——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所以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以及结合自己生活所见,希望从美学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建筑的理解,以及感受。
正文:悠悠千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受儒、道、释三家文化濡染,而尤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巨。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曾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儒学历经汉代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文脉渐进流变,形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文化洪流,强有力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孕育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映射着光辉灿烂的哲学智慧。
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
审美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传统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政治伦理内容,要求它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和特定的象征涵义,为此而使用的手法很多。
最重要的是利用环境渲染出不同情调和气氛,使人从中获得多种审美感受;其次是规定不同的建筑等级,包括体量、色彩、式样、装饰等,用以表现社会制度和建筑内容;同时还尽量利用许多具象的附属艺术,直至匾联、碑刻的文字,来揭示、说明建筑的性格和内容。
建筑艺术与美学
建筑艺术与哲学、美学1.对艺术的认知艺术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标志。
艺术具有社会道德、伦理秩序、情感美学等教化作用。
艺术有文学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书法绘画、雕刻、建筑七大门类,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受。
2.建筑艺术的特点与其它艺术门类不同,建筑艺术属于实用艺术。
与构筑设施不同,建筑为人们提供可以栖息的室内空间。
人们使用空间,并借助构筑空间的实体(材料、结构、构件、形体)而感知建筑的存在。
建筑艺术具有实用性(空间利用)、制约性(受到建筑观、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的双重制约)、抽象性(建筑语言的理解、建筑形象的表达)等特点。
装修(修缮)、装饰(美化)建筑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3.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天人、物我哲学思想自古以来,建筑艺术大致有三种形式表现:“象征型艺术”被称为“艺术前的艺术”,其建筑观与原始宗教、自然哲学(如天宇观、时空观等)有密切关系。
“古典型艺术”被称为“真正美的艺术”,其建筑营造方法遵循形式美学法则(如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均衡稳定、对比统一等)。
“浪漫型艺术”被称为“超越艺术的艺术”,其建筑形态在不断超越时空局限。
如“实体叠砌类建筑”向天发展、“骨架编织类建筑”分解建筑支撑结构与围护结构的建构关系”、“形态解构类建筑”消解建筑与大地、天空、环境的融透关系。
受“进化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科学思想的影响,现代艺术(包括现代建筑)的创作观念及方法发生转变:①艺术对象由客观世界转向主观自我;②艺术性质由物质反映转向精神表现;③艺术方法由观察表述转向直觉表现。
对于天人、物我关系的处理,现代艺术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的主要分野是“直觉”、“非理性”、“无意识”、“无规则创作”等。
4.1叔本华的“意志客体化”理论叔本华认为世界存在着表象和意志。
表象是意志的产物、意志的客体化(即抽象形式的具体转换)。
意志支配着表象。
“现实世界和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某种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即理念),它是塑造具体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都是它的‘影子’或‘摹本’”。
建筑的美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筑无处不在。
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古老的庙宇,每一座建筑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建筑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一种艺术,一种美学的体现。
建筑的美,首先体现在它的外观上。
有的建筑高大雄伟,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大地上;有的建筑小巧玲珑,像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比如我们城市里的摩天大楼,它们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每当夜幕降临,大楼上的灯光闪烁,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美丽极了。
而古老的庙宇则有着独特的风格,它们的屋顶弯曲着,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
庙宇的墙壁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龙,有的是凤,还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花朵,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建筑的美,还体现在它的结构上。
一个好的建筑,不仅要有漂亮的外观,还要有坚固的结构。
建筑师们就像一位位魔法师,他们用钢筋、水泥和砖头,创造出了一个个坚固而又美丽的建筑。
比如,我们看到的桥梁,它们横跨在河流上,连接着两岸的人们。
桥梁的结构非常复杂,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计算,才能保证它的安全和稳定。
而一些古老的建筑,虽然没有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但是它们却能够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建筑的美,也体现在它的功能上。
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比如,我们的学校,它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学校的建筑要宽敞明亮,通风良好,让我们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而医院的建筑则要干净整洁,设备齐全,让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还有我们的家,它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所以家的建筑要温馨舒适,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建筑的美,还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上。
一个好的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相互衬托,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比如,在公园里的亭子,它们的颜色和风格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而在城市的中心,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则与古老的建筑相互呼应,展现出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卷 第4 5 期
20 0 6年 1 2月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科学 社会 版)
J X ’nUnv o c .& T c .Sc l c ne d i ) . ia i. f h Ar e h (oi i c io aS e E t n
c rlo et ei atatrta se dn h e l y of ln ash t i c fe r c n ig t ei ai . l T c mp n d t
Ke r s rh tcu e;i r t r ; ep — s t ea in hp y wod :a c iet r lt a u e d e e e e rl t s i a d o
收稿 日期 :0 5—0 20 8—2 0
加以类 比和认同, 尽管缺乏明显 的现实逻辑 , 却符 合人们的“ 感情逻辑 ”是 当时人们 “ , 诗性智慧” … 的一种流露。 从目 前掌握 的文字材料看 , 较早论及建筑与 文学关系 的是古罗 马时期 的著名建筑师维 特鲁
作者简介: 祁嘉华 (94 . , 15 一)男 北京市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剐教授 。 主要从事美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
i as h c d mi au ei tme r . c iet r n tr tr eid p n e t nt ero li r s l t ea e cf t r i e t a Arhtcu ea dl eau ea e e d n h i Wl nf m o a e nn e i r n o o
o xs n e poes f rci , dcn rt sbet a g r , u h ysi aes n eps tdrl f i e c , rcs at e a o c e u jc ct oy b t e tl v ede -e e e — e t op c n e e t lh a a
维普资讯
第4 期
祁嘉华: 美学视域中的建筑与文学
4 1
威。在《 建筑十书》 他就 明确地将建筑与神话 关系还明显地表现在不少术语的相通上 , : 中, 比如 结 这种文学样式联系了起来 , 认为, 如果是为主神或 构 、 层次 、 过渡、 材料等等称谓 , 建筑上使用 , 文学 天神设计建筑 , 为了更好地表现他们的“ 色相与法 创作上也经常使用 , 至于使用的基本原则都是 甚
式上就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在内容构成上, 优秀的建筑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需要时代精神的灌注; 尤其 是在效果上, 作为人类 自由创造精神的形象体现, 建筑与文学都具有在超越理想境界后才能够产生审美效果
的共 同趋势 。
关键词: 建筑; 文学; 深层蛄构
中圈分类 号: 6 5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6 0 0 8 12 20 )4一o 4 o o 0一 4
Vl. 5 N . d 2 o4
De .2 0 c 06
【 建筑文化】
美学视域 中的建筑与文学
祁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 西安 70 5) 105 摘 要: 跨学科是多元文化语境中学术研究的大趋势。 也是互联时代的学术特征。建筑与文学尽管存在方式、
实践过程 、 的学 科门类上相对独立 , 也存在着某种深层结构关系。一般情况下 , 具体 但是 建筑与文学在表述方
作品的艺术效果 ; , 但是 在文化的语境 中, 这些描
。
一
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敏锐的感觉力与丰富的想象
力。对建筑与文学这两种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 翻开中外文学史 , 不管是古希腊时期的《 荷马 史诗》 还是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 。 我们 都可以看到有关建筑的大量描写。在文学的语境 中。 这些描写多是为了叙事的需要 。 作为客观环境 出现的 , 或烘托气氛 。 或作为 比喻。 重在加强文学
TheAr hie t r n ie a u e i h shei s a ed c t cu ea d ltr t r n t e Ae t tc Viu lFi l
QI, h a - u . ( i f n e o Aci x ’ . i . f r .&T cn , i n 10 5 C i ) aU v h t eh . X’ 05 , h a a7 n
t n hp i s i .Ge eal p a ig,a c i cu ei s lrt i r tr n t e wa fe p e s n o n rl s e kn r ht t r i a o l eau ei h yo x r si .Ex l n oh y e s mi t o e e c l tb t r ht u ea trt r e n h efs ft a e i t r dl e au ed ma d t ep ru in o ,i prti h n e tc mp sn .Es e il h c e n i o mes ii n t ec tn o o o ig p cal i t e yn o m f fc .Ast evs a mb dme to raigs ii fe l 。b t c i t r dl ea ueb t a e fr o fet e h i l u e o i n fcetn prt rey o ha ht u ea trt r o hh v r c e n i
Ab ta t n edsil aysu y i ag e tte d o cd mi ee rh i rs-utr l t s h r ,whc sr c :I tr icpi r t d s ra rn fa a e crs ac co sc l a mo p ee n n u a 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