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旅游学概论(一)》考试大纲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专升本”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及适用对象本考试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形式。
考试对象为参加选拔考试的所有考生,主要考查对本课程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
考核内容按重要性分为了解与掌握二类。
了解部分要求学生能明了相关知识的基本含义;掌握部分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能把握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进行综合分析。
二、题型及比例本考试由六个部分组成:判断题10分、单项选择题20分、多项选择题20分、案例分析题3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40分。
三、考试时间和分数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四、考试大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考核知识点:1)需要了解的内容所谓漫游指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出于求学的目的四处旅行。
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
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最大的公司为美国的运通。
托马斯·库克在1841年7月5日组织的一次团体旅游被誉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托马斯·库克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诸国的路线就是后来历史上所称的“丝绸之路”。
“观光”一词来自于“观国之光”一语,语出《春秋》。
内燃机的出现预示了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过渡。
现代旅游指的是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旅游活动。
“二战”后国际旅游的迅速发展同民用航空普及是分不开的。
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元代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完成了其著名的旅行。
中国古代科学考察旅行的典型代表有|李时珍的药物考察和徐霞客的地学考察。
2)需要掌握的内容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何关系?要点:社会安定、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的统一时期,旅行活动便会发展反之,则会停滞,甚至倒退为什么旅游业在工业革命之后得到大发展?要点:财富分配趋于平均闲暇时间增多城市化程度提高举例分析,民用航空的普及对旅游的发展有何作用?要点:克服时间障碍低价使航空航空旅行普及为远程旅游和国际旅游提供了条件2、考核要求:了解旅游活动的发展进程,掌握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专升本”《旅游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及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旅游者的定义、分类及形成条件,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开发与保护,熟悉旅游业的概念及其组成,掌握旅游市场的基本内容,了解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题型大致比例填空题10%,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20%,简答题25%,综合题35%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第一章旅游的概念、性质与特点分值:61、考试内容:旅游的概念、性质、特点和类型。
2、考试要求:了解旅游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属性,熟悉旅游的基本特点,掌握旅游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分值:101、考试内容: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及现代旅游的发展情况。
2、考试要求:了解古代的主要旅行活动,掌握近代旅游兴起的背景及发展情况,熟悉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情况,理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掌握中国现代旅游发展阶段,了解现代旅游组织。
第三章旅游者分值:121、考试内容: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旅游决策和旅游期望理论。
2、考试要求:理解国际、国内旅游者的概念,熟悉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掌握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及旅游期望的三种情况。
第四章旅游资源分值:151、考试内容: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考试要求: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和旅游资源的特征,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熟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及其保护的基本措施。
第五章旅游业分值:181、考试内容:旅游业的基本概念,旅游业的基本构成,旅行社业、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娱乐业、旅游电子商务及旅游业产品等相关知识。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一、目的和任务《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等相关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包括:1、旅游的产生和发展2、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业6、旅游组织7、旅游市场 8、旅游的影响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学习旅游学概论的重要性,旅游学概论的性质任务。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背景2、古代旅游发展情况及特点3、近代旅游发展情况及特点4、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5、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6、托马斯•库克的活动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7、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8、我国旅游的发展历史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1、旅游的概念(艾斯特定义、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及其特点)2、旅游活动的类型3、旅游活动的性质4、旅游活动的特点5、大众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的概念6、奖励旅游何以迅速扩大?7、旅游季节性形成的原因8、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第三章旅游者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2、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及其他)3、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4、认识形成旅游者主、客观条件的意义5、不同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第四章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2、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及重要性3、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潜在旅游资源与现实旅游资源的概念)4、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5、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6、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7、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8、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9、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及措施第五章旅游业1、旅游业的概念2、旅游业的性质、特点、构成、作用3、旅行社的概念、作用4、中外旅行社的分类5、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6、饭店发展历史、作用7、饭店的类型8、饭店的等级和评定9、饭店业的集团化经营(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10、我国饭店业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11、旅游交通的概念12、现代主要旅游交通方式13、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的方式14、旅游景点的定义、特点15、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16、旅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17、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途径第六章旅游组织1、政府支持旅游业的动机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3、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4、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设立形式、职能5、国际旅游组织(WTO及PATA)、我国的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1、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划分方法2、国际旅游客流分布、客源分布及客流规律3、我国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4、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第八章旅游的影响1、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4、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基本内容5、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关键(旅游承载力)三、考试分六种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四、参考教材1、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第五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赵长华主编,《旅游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3、刘伟朱玉槐著,《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旅游学概论》理论课教学大纲及封面
工商系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6401010111113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学时:48学分:3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考核要求:考试一、课程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旅游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服务的,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
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理解我国的旅游方针、政策和发展旅游事业服务,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较高旅游专业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二)教学目的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较为全面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为学习其它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分布及特点。
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
掌握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旅游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旅游的定义,理解旅游的基本属性与特点;了解旅游的分类与分类的方法,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旅游的概念、属性、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与旅行的区别,国际组织与国内学者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与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的几种典型定义(一)、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旅游概念性的定义(二)、我国学术界关于旅游的一些概念定义二、旅游的基本属性(一)旅游的社会属性(二)旅游的文化属性(三)旅游的消费属性(四)旅游的经济属性三、旅游的四大特点(一)普及性(二)持续性(三)地理集中性(四)季节性第二节旅游的类型一、按地理区域划分(一)国内旅游(二)国际旅游二、按组织形式划分(一)团体旅游(二)散客旅游三、按旅游费用来源划分(一)自费旅游(二)公费旅游(三)奖励旅游四、按旅游费用计价方式划分(一)包价旅游(二)非包价旅游五、按旅游目的划分(一)观光旅游(二)度假旅游(三)休闲旅游(四)差旅旅游(五)家庭及个人事务旅游(六)宗教旅游(七)特色旅游六、其他划分方法(一)按旅行距离划分(二)按交通方式划分(三)按消费水平划分(四)按旅游者年龄特征划分第三节旅游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旅游学的研究(一)旅游作为一种人的经历(二)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三)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四)对旅游的经济学研究(五)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六)旅游作为一种行业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一)经济学研究方法(二)地理学研究方法(三)管理学研究方法(四)市场学研究方法(五)心理学研究方法(六)社会学研究方法(七)系统研究方法【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法、实例法、讨论法、提问法、答疑法等。
旅游学概论课本目录及提要
旅游学概论(王洪滨本)目录及要点第一章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1 旅游的本质1.1.1 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1.1.2 旅游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1.1.3 旅游是人类生活的高级需求和高层次的消费活动1.2 旅游的社会属性1.2.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法杖的产物1.2.2旅游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产物1.2.3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1.3 现代旅游的特点1.3.1综合性1.3.2世界性1.3.3群众性1.3.4普及性1.3.5社会性1.4 旅游的定义1.4.1几种定义的分析经济性定义交往定义国际机构定义目的定义流动定义时间定义文化定义相关定义1.4.2定义的共性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非求职性1.4.3定义的差异性本质特征的差异概念上的差异1.4.4旅游定义的界定1.5 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5.1国外旅游学研究概况1.5.2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发展1.5.3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5.4旅游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1.6 怎样学习和研究旅游学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1.1 旅游的历史分期1.1.1古代旅游(19世纪40年代以前)交通技术落后,主要是依靠以自然力、人力、蓄力为主的船、车等参加旅游的人数很少,多限于皇室、贵族、僧侣等特权阶层旅游的活动范围小1.1.2近代旅游(19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交通进入机械动力的新时代旅游队伍扩大,中产阶级加入旅游者的行列出现了作为经济行业的旅游业1.1.3 现代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现在)交通技术进入现代化旅游成为群众性的活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2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和旅游(1840年以前)1.2.1 世界古代的旅行和旅游1.2.2 中国古代的旅行1.3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的开端(1841-1945年)1.3.1 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1.3.2 旅游业的开端1.4 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其原因(1946年至今)1.4.1 现代旅游及其社会化特征大众性主要反映在旅游者的结构层次、出游人数、距离活动形式等方面广泛性主要反映在旅游流动区间的格局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程度方面持续性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方面1.4.2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1.5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1.5.1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产生(1841-1949年)1.5.2 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1949年10月以后)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综合功能全面发挥,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合作日益活跃最重要的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大发展道路,探索和创造了一系列对今后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第三章旅游者1.1 旅游者概念1.1.1 国际旅游者1.1.2 国内旅游者1.1.3 旅游者概念的模糊化1.2 旅游客观条件1.2.1 经济条件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对旅游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旅游的影响可随意支配收入与旅游的关系总结1.2.2 时间条件人类的时间分配(专业时间,业余时间)余暇其他客观条件1.3 旅游主观条件1.3.1 旅游需求旅游需求的概念分析旅游需求的类型(求异,求知,求健,求美,求实,求交,求自我实现)1.3.2 旅游动机旅游动机的概念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社会条件,个性特征,性别、年龄和文化素质)旅游动机的分类(社会动机,文化动机,身心动机,经济动机)1.4 旅游种类和旅游者特点1.4.1 旅游的种类按旅游目的性质划分(纯粹旅游,特殊旅游)按旅游距离范围划分按旅游者的组合方式划分(零星旅游,团体旅游)按消费方式划分(包价旅游,委托代办旅游,自理旅游)按旅游内容类别划分(公差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探访寻游,会议或会展旅游,宗教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公益旅游)1.4.2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第四章旅游资源1.1 旅游资源的概念1.1.1 旅游对象1.1.2 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概念的选择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范围的排斥因素1.1.3 旅游资源的功能审美功能效益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1.2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1.2.1 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类型旅游资源,天文气象类旅游资源,动植物类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现代文明类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其他分类方法1.2.2 旅游资源的特性客观存在的自然性促成了旅游资源的形成吸引力是评价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根本尺度多样性反映着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变化性决定着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季节性造就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差异脆弱性警示着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1.2.3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性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历史悠久,从未中断富于哲理,寓教于游多族文化,互补共荣1.3 旅游开发1.3.1 旅游开发的含义1.3.2 旅游开发的内容旅游环境诸因素上网普查和评价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地的规模与建设1.3.3 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原则突出独特性原则经济原则1.4 旅游资源的保护1.4.1 对旅游资源惊醒保护的必要性1.4.2 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自然界破坏认为破坏1.4.3 旅游资源的保护法律行政制约技术保障社会支持1.5 旅游区(点)及旅游线路的形成1.5.1 旅游地具有一定数量和吸引力较强的旅游吸引源形成一定规模的设施接待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1.5.2 旅游地的规模和范围旅游区旅游线路1.5.3 旅游线路的类型和设计原则旅游线路的类型(两点往返式,放射式,单线串联式,环行串联式)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优选原则,调剂原则,节约原则,便利原则)第五章旅游业1.1 旅游业的性质1.1.1 旅游事业与旅游业1.1.2 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表述差异1.1.3 旅游业的行业特点融各种服务功能为一体劳动密集型的就业结构投资见效快1.2 旅游服务1.2.1 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产品1.2.2 旅游服务的概念服务的定义现代服务意识的产生旅游服务的定义1.2.3 旅游服务的特点综合性直接性情绪性时效性应变性艺术性1.2.4 旅游服务质量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因素旅游服务质量的标准1.3 旅行社1.3.1 旅行社的性质1.3.2 旅行社的作用组合旅游产品传导信息、提供咨询代办旅行手续全方位地提供旅行服务协调、平衡各生产部门的业务规模1.3.3 旅行社的类型西方国家的旅行社中国的旅行社1.3.4 旅游者对旅行社的认知服务关系的认知法律关系的认知可靠程度的认知1.3.5 旅行社面临的挑战旅游个性化对规模式化的取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自驾车旅游时尚的排挤社会化服务的竞争第六章旅游设施和交通1.1 旅游设施的建设1.1.1 设施分类旅游设施公共设施1.1.2 旅游设施与旅游资源的区别1.1.3 旅游娱乐设施与旅游资源的关系从成因及作用关系看从旅游需求与收效看从开发和保护的意义看1.1.4 旅游地设施建设的原则旅游设施与公共设施须相应协调发展旅游地各类设施建设规划须从长计议地上设施建设应注意使用效果和景观效果的统一1.2 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1.2.1 交通决定旅游业发展水平1.2.2 交通促成旅游区点的形成与发展1.2.3 交通在旅游创收中占优重要位置1.2.4 交通是旅游的方式之一1.2.5 交通的可靠程度决定着客源的数量安全、便利、快速、经济、舒适、消闲、1.3 主要交通工具及其特点1.3.1 汽车乘汽车旅游的优越性乘汽车旅游的局限性1.3.2 飞机乘飞机旅游的优越性乘飞机旅游的局限性我国民航运输状况1.3.3 火车乘火车旅游的优越性乘火车旅游的局限性铁路建设对旅游的影响中国铁路建设和铁路旅游状况1.3.4 船舶水运旅游的优越性水运旅游的局限性我国的水运旅游1.4 现代旅游的非主要交通工具及设施1.4.1 机械交通工具类缆车观光客运车摩托工具机动船1.4.2 自然力交通工具类1.4.3 蓄力交通工具类1.4.4 人力交通工具类自行车人力车或三轮车人力船舶肩舆1.4.5 索类交通设施与工具悬索桥攀登索溜索荡绳第七章住宿业1.1 住宿业的性质和作用1.1.1 住宿业的称谓与性质住宿业各种称谓的区别住宿业的性质1.1.2 住宿业的作用住宿业是向人们提供休息与享受环境的服务基地住宿业向全社会提供社交活动的环境住宿业建设总体水平式衡量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依据住宿业为旅游创收发挥重要作用发展住宿业可以缓解社会就业矛盾1.2 住宿业发展简史1.2.1 世界住宿业发展史分期客栈时期(19世纪中叶以前)豪华饭店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商业饭店时期(20世纪初至今)新式饭店时期(20世纪后半叶)1.2.2 中国住宿业发展简史古代官办住宿机构的馆驿古代民营住宿业的客栈大型饭店的产生和发展1.3 住宿业的类型及等级1.3.1 住宿业的类型住宿业的类别划分旅游城市集中典型住宿业介绍1.3.2 住宿业的等级1.3.2.1 住宿业的等级关系1.3.2.2 住宿业星级评估指标项目1.3.2.3 住宿业星级评估方法1.4 住宿业的经营和发展趋势1.4.1 经营方式多元化1.4.1.1 旅游度假饭店的兴起1.4.1.2 “第二住宅”的形成1.4.1.3 “分时住宅”的出现1.4.1.4 廉价小旅馆的涌现1.4.1.5 野营住宿服务的多样化1.4.1.6 环保型住宿业的出现1.4.2 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1.4.3 价格竞争日趋激烈1.4.4 集团化联号经营1.4.4.1 饭店联号经营的优越性1.4.4.2 集团化管理的模式1.4.4.3 客人选择联号饭店的心理原因1.4.4.4 加入联号饭店集团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第八章旅游市场1.1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内容1.1.1 旅游市场的概念1.1.2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1.1.2.1 旅游消费者1.1.2.2 旅游产品1.1.2.3 营销1.1.2.4 价格1.1.3 旅游市场的特点整体性、高弹性、竞争性、季节性、1.2 旅游者流动规律1.2.1 旅游者流向与流量1.2.1.1 旅游者流向1.2.1.2 旅游者流量1.2.1.3 旅游者人次1.2.2 旅游客流规律1.2.2.1 旅游流量主要源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1.2.2.2 旅游流向以近距离旅游为主,并由近及远1.2.2.3 名城与名胜地仍是主要流向1.2.2.4 远程旅游前景广阔1.2.2.5 国际旅游流向朝亚太地区转移1.3 旅游市场细分1.3.1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1.3.2 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地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购买行为因素心理因素1.4 中国的客源市场分析1.4.1 海外入境旅游市场1.4.1.1 外国旅游入境市场排序1.4.1.2 入境旅游市场的三个系列的分析亚洲市场洲际市场港澳台市场1.4.2 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1.4.2.1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1.4.2.2 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1.4.3 出境旅游市场第九章旅游业的经济影响1.1 旅游业的经济地位1.1.1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1.1.2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1.2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1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1.2.2 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作1.2.3 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1.2.4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社会经济结构1.2.5 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贫富差别1.2.6 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2.7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中外经济的合作和交流旅游业提供了中外经济合作必要的物质条件旅游经济本身的特性,最容易吸引投资旅游业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1.2.8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3 全面认识旅游业的经济影响1.3.1 引起物价上涨1.3.2 损害当地的经济结构1.3.3 风险冲击国民经济1.3.4 过度开发造成经济损失第十章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1.1 旅游与文化1.1.1 文化与文明的比较1.1.1.1 文化的概念1.1.1.2 文明的概念1.1.2 文化、文明与旅游的关系1.2 旅游在社会文化中的积极作用1.2.1 加强人类相互了解,增进国际友好关系1.2.1.1 阶层广泛、身份平等1.2.1.2 自由灵活、无私坦诚1.2.1.3 互相善待、关系融洽1.2.2 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旅游者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导体1.2.3 求新求知、修养思想1.2.4 调剂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1.2.4.1 迎合消闲需求,调剂生活1.2.4.2 审美享受1.2.4.3 增强体魄1.2.5 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1.2.5.1 旅游需要民族文化1.2.5.2 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1.3 旅游在社会文化中的负效应1.3.1 ”旅游负效应“概念的提出1.3.2 旅游负效应的表现民族文化变异思想领域的负效应社会矛盾的产生环境与物质文化遭受破坏旅游者受到的伤害1.4 消除旅游负效应的原则1.4.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管理体制1.4.2 生产健康产品,充实活动项目1.4.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觉悟1.4.4 明确责任范围,自觉消除负效应第十一章旅游发展的途径和趋势1.1 旅游发展的途径1.1.1 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划分1.1.2 旅游发展途径的含义1.1.3 旅游发展的一般途径1.1.4 旅游发展的特殊途径1.2 我国旅游发展的途径1.2.1 民间外交1.2.2 入境旅游1.2.3 协调发展开创阶段波动阶段腾飞阶段新阶段1.2.4 出境旅游稳步发展1.3 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1.3.1 世界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1.3.2 国际旅游区域的中心向东转移1.3.3 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1.3.4 旅游方式去想多样化1.3.5 旅游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第十二章旅游组织和旅游政策1.1 旅游组织及其职能1.1.1 旅游行政组织模式1.1.1.1 旅游委员会模式1.1.1.2 旅游部模式1.1.1.3 混合职能部模式1.1.1.4 职能部下设旅游局模式1.1.1.5 旅游局模式1.1.1.6 非中央机构模式1.1.2 旅游行政组织的职能1.1.2.1 规划旅游业的发展1.1.2.2 制定旅游政策和法规1.1.2.3 对旅游业实行全面管理1.1.2.4 宣传推销旅游产品1.1.2.5 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旅游业的供需情况1.1.2.6 人员培训和职业教育1.1.3 旅游行政组织活动经费的分配1.1.4 旅游行业组织及其职能1.2 我国旅游组织及其职能1.2.1 国家旅游局11.2.2 旅游行业组织1.3 国际性旅游组织1.3.1 世界旅游组织1.3.2 世界旅行社协会1.3.3 国际旅馆协会1.3.4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3.5 国际民航组织1.3.6 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1.3.7 亚太旅游协会1.3.8 世界休闲组织1.4 旅游政策1.4.1 旅游政策的实质1.4.1.1 旅游政策的内容1.4.1.2 旅游政策的特性1.4.2 旅游政策的制定1.4.2.1 进行调查研究1.4.2.2 分析旅游市场1.4.2.3 确定目标和方向1.4.2.4 拟定政策纲要1.4.2.5 交付旅游组织执行1.4.2.6 政策评估。
安徽2020年专升本考试专业课程考试大纲《旅游学概论》
安徽外国语学院2020年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总纲普通专升本考试是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考试对象包括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
安徽外国语学院2020年专升本考试实行“2门公共课(各150分)+2门专业课(各150分)”的入学测试方式,2门公共课为“大学语文+英语”,2门专业课为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
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对公共课进行统考。
专业课由安徽外国语学院自主命题并组织考试。
《安徽外国语学院2020年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课程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课程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依据安徽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对新入学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及《安徽省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操作办法》、《安徽省专升本考试大纲编写指引》等文件制定。
《考试大纲》的编写依据是安徽外国语学院2020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授课教材,考试内容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旅游学概论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大纲》解释权归安徽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参考书目:《旅游学概论》第一版,闻芳,杨辉编写,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年。
2、考核目标:主要查旅游学概论中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旅游学概论》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般)掌握近代旅游的诞生、中国的近代旅游第二节旅游(重点)掌握并熟记国外关于旅游的定义、旅游的属性、旅游的分类、旅游的特点第三节旅游学(不考)第二章旅游主体——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一般)掌握国内(过夜)旅游者(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条件(重点)理解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的类型;掌握并记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重点)掌握并记住旅游者的类型以及理解各类型的特点第三章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述(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2003年国家标准)、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分类(按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第二节旅游资源的评价(重点)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定性评价法(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重点)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遭受损害的原因以及保护措施第四章旅游的媒介——旅游业第一节旅游业的概述(重点)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三大支柱)、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特点第二节旅行社(一般)欧美国家旅行社的分类第三节旅游饭店(一般)掌握饭店的分类(按服务对象分类、按经营方式)、现代饭店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旅游景区(一般)掌握旅游景区的定义、旅游景区的分类第五节旅游交通(一般)理解旅游交通的方式及特点第六节旅游购物(一般)理解旅游旅游工艺品;掌握旅游购物品的特点第七节旅游娱乐(不考)第八节在线旅游(不考)第五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重点)掌握旅游市场的定义(狭义)、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掌握旅游市场细分的定义、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第三节中国旅游市场(一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旅游市场(远程市场)第四节国际旅游市场(一般)理解旅游者的流向与流量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一节旅游组织的概述(不考)第二节国际旅游组织(一般)掌握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行社协会的简称第三节我国的旅游组织(一般)掌握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简称第七章旅游的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不考)第二节旅游的文化影响(重点)理解和掌握旅游的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不考)第八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发展趋势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不考)第二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理解和掌握中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三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不考)三、补充说明(一)考试形式:闭卷(二)试卷题型、分值结构题型总分一、单选题20分二、填空10分三、名词解释20分四、简答40分五、论述60分总分150分。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旅游学概论二、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三、考试内容绪论一、考核知识点(一)旅游学的形成背景(二)旅游学的界定(三)研究旅游学的原因(四)如何去研究旅游学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旅游学的形成背景1、识记:(1)旅游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学科的四种表现形式。
2、领会:(1)旅游学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阶段。
(二)旅游学的界定1、识记:(1)旅游学的界定。
2、领会:(1)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三)研究旅游学的原因1、领会:(1)重视旅游学研究的三点原因。
(四)如何去研究旅游学1、领会:(1)P.Chau“主体-手段-客体”模型的理解与评价。
(2)N,Leiper模型的构成要素及优点。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考核知识点(一)19世纪以前的旅行和旅游(二)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三)现代旅游的兴起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19世纪以前的旅行和旅游1、识记:世界及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旅行及旅游的典型实例。
2、领会:(1)人类迁徙活动和旅行与旅游活动的区别。
(2)人类旅行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3)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
(二)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1、识记:旅游业开端的实例。
2、领会:(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2)近代蒸汽机技术用于旅行相比较传统旅行方式的优点。
(三)现代旅游的兴起领会: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旅游活动一、考核知识点(一)旅游活动的概念(二)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三)旅游活动的类型(四)旅游活动的性质(五)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旅游活动的概念1、识记:(1)旅游(AIEST定义; Burkart&Medlik定义,1974;Mclntosh&Goeldner定义,1984;美国国家旅游政策研究报告中定义;Cooper等人定义,1993)。
(2)旅游活动(UNWTO,1995年的定义)。
2、领会:(1)旅游的多重含义。
旅游学概论考核大纲
《旅游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所属系别旅游系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060022实践课时0课程学分 4执笔教师执行教师编制日期2018年9月《旅游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一、 课程所属系别及适用专业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二、 课程代码060022三、 考核对象三专一年级学生四、 命题依据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命题五、 命题原则强化知识记忆和考核;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原则。
六、 考核总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的构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的构成、特点等内容,特点等内容,以及旅游业的构成和发展情况,对有关旅游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概通体的把握。
七、 考核时限60分钟八、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九、 考核题型及试卷结构、总分题型填空题 15分选择题 30分判断改错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5分十、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古代旅游、近代旅游以及现代旅游发展的背景及特点;新中国旅游的发展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了解)第二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第三节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的发展(熟悉)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掌握)第五节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了解)第六节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熟悉)第七节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熟悉)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以及旅游活动性质、特点和意义等内容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旅游的概念;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划分;旅游活动的特点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旅游的概念(掌握)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熟悉)第三节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第四节旅游活动的特点(熟悉)第五节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熟悉)第三章旅游者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旅游者的概念、分类;及影响个人旅游需求原因等内容的掌握程度2、考核主要知识点旅游者的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旅游者的基本概念(掌握)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掌握)第三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熟悉)第四节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熟悉)第四章旅游资源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定义、分类等基本内容的掌握,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与要求《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旅游活动起源和发展,现代旅游的特点和根本属性等,重点讲述了旅游者、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区居民即所谓东道社会、旅游接待国政府以及由于旅游活动而使上述各方彼此间出现的各种关系和现象,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之影响的学科。
本门课程是旅游学科的基础课程,是总纲性的课程,学好该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将会起到很好的基础和铺垫作用。
本课程共分为八章。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旅游各个阶段发展的特点,明确现代旅游发展迅速的原因。
2、理解旅游的概念、性质、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的概念、特点和构成。
3、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含义、特点、分类、作用和彼此的关系。
4、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掌握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一)课程内容从时间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分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旅行和旅游活动的特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近代旅游业的产生以及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分析了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与旅行、旅游的差别,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关系,奴隶社会时期古罗马帝国和中国商周旅行活动的特点,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欧洲主要的旅行活动和特点,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的到来对近代旅游业的意义,了解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产生的关系。
理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人类旅行和旅游行为产生的过程,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具体表现,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对旅游的意义。
2、掌握:古罗马帝国旅行发展的有利条件;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旅游发展的背景;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产生,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
职业技术教育专硕(旅游服务)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009学院名称:旅游学院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45120 职业技术教育(专硕)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22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一、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考核内容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及其演进原因。
2.考核范围(1)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2)古代旅游发展史(3)近代旅游发展史(4)现代旅游发展史(5)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二、认识旅游活动1.考核内容掌握旅游活动的界定以及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2.考核知识点(1)旅游活动的概念(2)旅游活动的类型、性质和特点(3)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三、旅游者1.考核目的和要求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和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和主观因素及其认识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2.考核范围(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3)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四、旅游资源1.考核内容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认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2.考核范围(1)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2)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五、旅游业1.考核内容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2.考核范围(1)旅游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3)旅游产品六、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1.考核内容了解旅游业的构成,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
09旅游学概论
3.掌握并运用旅游活动的划分方法。
4.掌握国内国际旅游的差别。
5.了解旅游活动的性质。
6.理解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7.掌握并分析旅游活动时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并能加以运用和分析实际问题。
8.了解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
9.理解并掌握本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基本专业概念。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考试方式。
满分:150分(单科成绩)。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较易试题约占50%
中等试题约占30%
较难试题约占20%
四、题型及题型分值分布
单选题约占10%
多选题约占10%
是非判断题约占10%
名词解释题约占15%填空与简Leabharlann 题约占35%综合题约占20%
五、内容比例
旅游发展史约占5%-10%
旅游活动约占15%-25%
旅游者约占10%-20%
旅游资源约占10%-20%
旅游业约占20%-30%
旅游组织约占5%
旅游市场约占5%—15%
旅游的影响约占10%-20%
六、参考教材
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第六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概述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专业理论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考试除要突出其理论性强的特征外,也要考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既从专业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应覆盖课程全部,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的影响、旅游组织等。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复试)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复试)◆考试大纲模版: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题型比例1、问答与叙述题(约占50%)2、论述题(约占50%)二、其他旅游学概论一、旅游学科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考试内容旅游学科的性质旅游学科发展历程旅游学科研究对象旅游学科研究任务旅游学科研究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旅游学科的性质;2.了解旅游学科发展历程;3.了解旅游学科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二、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考试内容人类旅行活动的产生中外古代旅行活动概况及其类型近代旅游的产生及其特征现代旅游产生的背景现代旅游的特点与类型考试要求1.了解人类旅行活动产生的条件;2.了解中国古代旅行活动概况及其类型;3.掌握近代旅游业诞生的社会背景、标志性事件、近代旅游业的特征;4.掌握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背景,现代旅游的特点、类型;5.了解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趋势;6.理解人类旅游活动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间的关系。
三、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考试内容旅游的定义旅游相近术语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类型与划分依据旅游活动的特点考试要求1.了解旅游定义类型,不同角度旅游定义的目的及其优缺点,熟悉旅游的艾斯特(AIEST)定义、WTO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AIGTO(官方旅行机构国际联合会)定义;2.理解旅游和与旅游相近的术语间的异同点;3.理解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4.了解划分旅游活动的依据及其类型;5.理解并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
四、旅游者考试内容旅游者的定义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形成旅游者的客观条件形成旅游者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征考试要求1.了解有关旅游者的各类定义,理解不同定义的目的及其优缺点;2.掌握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概念;3.掌握旅游动机及相关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旅游动机的类型、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4.理解形成旅游者的客观、主观条件;5.熟悉旅游者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征。
旅游学概论复习纲要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要一、适用教材:本课程选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谢彦君主编的《旅游学概论》为基本教材。
二、适用范围: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专业二年制学生。
三、复习重点:第一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重点掌握:1.自由时间、旅游的本质。
2.旅游的定义。
3.旅游的属性。
4.旅游的特征。
5.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
第二章旅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掌握:1. 近代旅游的特点。
2. 古代旅游的产生。
3. 古代旅游的主要形式。
4.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社会源泉?5.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三章旅游者重点掌握1。
旅客的含义及分类。
2.旅游需求的含义。
3.旅游需求的特点。
4.余暇时间。
第四章旅游资源重点掌握:1。
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3.旅游资源的保护。
4.资源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
第五章旅游产品重点掌握:1. 旅游产品的概念。
2.旅游产品周期的概念。
3.旅游产品的周期开发应坚持的导向。
4. 旅游产品的规划。
5.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第六章旅游业重点掌握:1。
旅游业的概念。
2.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3.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4.旅游交通的特点及类型。
5.旅游交通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6.旅行社的性质和作用。
7.旅游购物品。
第七章旅游业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文化效应重点掌握:1。
旅游业的经济效应。
2.旅游产业的社会文化效应。
第八章旅游业的宏观管理与协调重点掌握:1.旅游业的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
2.旅游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
3.我国旅游组织有哪些?4.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
4.国际性旅游组织。
第九章旅游业的末来重点掌握:1.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2.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旅游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4.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四、试题说明1.考试题型:(1)填空占20%;(2)判断题占10%;(3)名词解释占20%;(4)简答占28%(5)论述题占22%2.考试时间:120分钟3.考试形式:闭卷。
《旅游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填空:1、最大的特点是离开定居地,但并不计划再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902 ] 考试科目名称:旅游学概论(一)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1.原始社会早起的人类迁移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3.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4.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5.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2.交通技术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铁路时代
3.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开端
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
1.现代旅游的概念
2.“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旅游活动
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
1.关于“旅游”的定义
2.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界定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
1.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1.基于地理范围的类型划分
2.基于旅行距离的类型划分
3.基于活动方式的类型划分
4.基于出游目的的类型划分
5.其他方面的分类标准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1.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2.旅游活动的属性
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普及型
2.地理集中性
3.季节性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
1.国际联盟的尝试
2.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
3.有关规范的最新进展
4.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5.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6.我国对国内旅游的统计
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1.足够的支付能力
2.足够的闲暇时间
3.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1.旅游动机的内涵
2.旅游动机的类型
3.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旅游者的分类
1.分类的标准
2.依据出游目的的旅游者分类
第四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界定
2.旅游资源的分类
3.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
1.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2.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3.旅游资源调查工作
4.旅游资源的评价
5.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6.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
7.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
1.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2.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3.实施资源保护的途径
第五章旅游业
第一节认识旅游业
1.旅游业的界定
2.旅游业的构成
3.旅游业的性质
4.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旅行社
1.旅行社的定义
2.旅行社的分类
3.旅行社在目的地旅游业中的作用
4.旅行社的业务开展
5.旅行社行业中的发展动向
第三节住宿业与饭店
1.住宿业的历史发展
2.饭店的类型
3.饭店的等级划分
4.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
第四节旅游交通
1.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任务和作用
2.旅游者的主要旅行方式
3.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4.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
第五节旅游景点
1.旅游景点的概念
2.旅游景点的类型
3.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4.影响旅游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
第六节旅游产品
1.旅游产品的概念
2.旅游产品的特点
3.旅游产品质量标准
4.行使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旅游组织
第一节国家旅游组织
1.旅游业的政府干预
2.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节我国的旅游组织
1、旅游行政组织
2、旅游行业组织
第三节国际旅游组织
1.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与类别
2.部分国际旅游组织简介
第七章旅游市场
第一节认识旅游市场
1.旅游市场释义
2.旅游市场细分
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概况
1.国际旅游客流量
2.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分布格局
3.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
4.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
1.入境旅游市场基本状况
2.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
3.主要客源市场分析
4.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的问题
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
1.国内旅游市场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地位
2.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
3.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第五节我国旅游业的出境旅游市场
1.出境旅游的发展
2.出境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的原因
3.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
4.出境旅游发展的未来前景
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
1.正面的作用与影响
2.负面的影响与问题
第二节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1.旅游乘数理论
2.旅游卫星账户
第三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积极的影响
2.消极的影响
3.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四节旅游的环境影响
1.正面的影响
2.负面的影响
3.正确认识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五节可持续旅游发展
1.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旅游
2.可持续旅游发展实施中的核心问题
3.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二、参考书目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