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
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
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
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
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可以补充,没想好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出意见。
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
创新意识要善于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语文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师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开发和扩展人的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表达,热情参与,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
对学生的新发现,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教学氛围。
打破师言堂的教学格局,课堂教学应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
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之间要共同讨论,达到配合默契,心灵相通的教学境界,促进学生敢学、愿学、乐学的最佳状态的形成,营造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能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经验、知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
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创新意识让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型
周 如 平
( 江县 先 滩 初 级 中学 校 , 合 四川 合 江 660 ) 4 2 0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素质 教育 的核心 是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和实 践能 力 。创新 能 力是 在智 力 发展 的基 础 上形 成 的一种 综 合能 力 ,它 是人 的能 力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着社 会 的发展 , 人 的创 新 能力 要求 越 来 随 对 越 高 , 已成 为2 世纪 人才必 备 的素 质之 一 。 新教 育 已成 为全 它 1 创 社 会 的共 识 . 养 学生 的创 新 能力 , 每个 教育 工 作者 肩 负 的重 培 是 任 而课 堂是 实施 素质 教育 、 培养 学生创 新 能力 的主 阵地 。我就 语 文课 堂教 学 中如何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能 力 的问题 谈谈 看法 。 教 师要 具 备 创 新 意 识 和创 新 能 力 在 教 学 中能 否 真 正 实施 创新 教育 ,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 培 我认 为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教 师 是 否 具有 创 新 意识 和创 新 能 力 . 就 是 说 , 师 应该 是 创 新 型 的 教 师 。 竟在 教 学 中 , 也 教 毕 教师 的 教 与学 生 的学 是 相 互 的 , 师 的指 导 、 导 与启 发 也 是 必需 教 引 的 , 就 要 求教 师本 人 必 须 具 备 创 新 的意 识 和 创 新 的 能 力 , 这 通 过 不 断学 习 , 更新 知 识 , 宽知 识 的领 域 。 有 这样 , 能 满 足 拓 只 才 学 生 学 习 的需 要 , 以此 来 启 发 学 生 , 发 学 生 的思 维 , 而 并 激 从 以 创 新 的方 法 , 引导 学 生 走 向教 材 , 入 教 材 , 由寻求 知识 。 深 自 二 、 设 和 谐 宽 松 的课 堂 气 氛 创 美 国 心理 学 家 罗 杰 斯 认 为 :成 功 的教 学 依 赖 于 一 种 真 诚 “ 的 理 解 和信 任 的 师生 关 系 , 赖 于一 种 和谐 安 全 的 课 堂气 氛 。 依 ” 和 谐 宽 松 的课 堂气 氛是 教 学 民主 的重 要 体 现 。教 师 的课 堂 角 色 不 是 唯 我独 尊 的权 威 . 是 课 堂 学 习 的参 与者 和倡 导 者 , 而 因 而 在 课 堂教 学 中 , 师 要努 力 创 设能 够 能 够使 学 生 消 除对 权 威 教 和 失 败 的畏 惧 心 理 , 发学 生 参 与 、 考 、 流 的 良好 环境 。 激 思 交 1 视 感 情投 资 . _ 重 唤起 学 习兴 趣 。师 生 关 系 是教 学 中最 基 本 的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情 关 怀 和 爱 护 学 生 , 重 学 生 的 人 格 和 自尊 心 , 心 听取 学 生 意 尊 虚 见 . 能调 动学 生 好 学 的 积 极 性 。 在 近 年 的 实 践 当 中 , 总 是 就 我 以一 份 真 诚 、一 份 爱 心 去组 织课 堂教 学 ,唤起 学 生 的求 知 动 力 . 学生 产 生 强 烈 的学 习愿 望 , 让 取得 了很 好 的效 果 。 2发 挥 语 文课 “ 等 对话 ” . 平 的优 势 。只 有 进行 “ 等对 话 ” 平 , 才有 利 于 师 生 之 间 的 情 感 、 息 交 流 , 能 最 大 限度 地 发 挥 民 信 才 主 教 学 思 想 , 设 民 主 平 等 、 由和 谐 、 动 探 讨 和 大 胆 质 疑 创 自 主 的 教学 氛 围 , 为学 生 提 供 较 多 的“ 理 安全 ” “ 心 和 心理 自由 ”充 , 分调 动 学 生 的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断 挖 掘 他 们 的 创 新 潜 能 , 不 为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10.7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单位:朱良初级中学作者:杨征堂联系电话:3591236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基本走向。
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起。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育理念定义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即指挥和服从的关系。
究其实,学生质本是活生生的生命体,尤其在时代科学化、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已有了自身的见解和主导,把鲜活的生命视为一架靠教师操作的机器,显然是一种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守旧的教学行为,这种观念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从所周知,课堂上,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教学的实效性便成了现实。
教学的经验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学生联想活跃、思维敏捷,炽热的情愫是实施创新活动的源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积极因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自由、轻松的学习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肥田沃土,是由“要我学”变“我要学”的质的飞跃。
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导课时,首先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悟时间的不经而去,鲜活的经验体会,学生真正读懂了时间的不翼而飞,珍惜时光、发奋学习的情趣油然而生。
由此引入名人朱自清对时间的感叹——《匆匆》,学生带着对时间的惋惜、珍爱走进教材,边读边悟,于心于情都与作者、编者达成共识,实现了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碰撞,只争朝夕、学海扬帆的信心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燃烧。
教学完毕后,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感悟时光的读后感,自觉积累了大量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警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概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新课程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入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着重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概念创新能力是指在面对未知情境时,能够提供独到的见解、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持续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同时,新课程理念还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和问题解决等。
这些特点都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和空间。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方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征的学习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探究式学习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并逐渐演化出一份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措并举,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人才。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1.提供机会,营造创新氛围,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
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有创造价值的问题,尽管是极其微小的,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我们要由衷地感到喜悦和自豪,并加以高度的赞扬。
即使学生的创造不成功,我们也要充分肯定其创造精神,重视他们的创造过程,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
同时还应多注意对基础差的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肯定和激励。
老师和蔼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语文兴趣倍增。
只有教师善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机会,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他们的思想就会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
2.发掘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何一个大脑发育正常的人都蕴藏着创新潜能。
创新教育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人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
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盲从他人观点,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在表达自己意见和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因素。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成分,它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影响。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标准里同样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只要教师积极挖掘,抓住契机,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能力,激活创造力。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作为农村的孩子来说,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不受教师的影响。
大家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求异思维。
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参上明确指出本文是寓言,主要表现愚公大智若愚的精神。
可学生可能认为愚公搬家是更省事,现代移民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果学生有这种认识又未尝不可呢?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只要理由恰当就可以了,何必追求一致呢?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只要基本符合事理,教师都应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保存心中那熠熠生辉的创新火花,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
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其中,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唯命是从,如傀儡一般。
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
要想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要做好下面两点: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
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
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有批判才有创新。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
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
这时,一个叫小妹的学生举手了,我请她起来,她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
”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
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了。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李梅娟作为中学教师,将创新与语文学科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新课题。
语文教育中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展开的形势下讨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
但是,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愿请教于同仁。
一、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创新传统的教学,教师仅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学往往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很狭小的范围内。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了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如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养成思考习惯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
“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
著名诗歌理论家谢冕在《富有的是精神》中说:“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
”因此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质疑问难”是学生思考的具体体现,课上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要加以恰当鼓励,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如教孙犁的《黄鹂》一文,有个学生问:“‘前几年,终于病了。
他怎么这样说?他想生病吗?”此问题问得很好,带动了对整篇课文的学习,我对他提出了表扬,课堂教学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读:本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内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所大力提倡的。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努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下面结合实践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地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应体现在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上,他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
为学生的潜能开发铺设温床,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如:在上复习课重点复习23个声母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些声母的音和形,我改变了以前教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的教法。
设计了一节以"我能变"为题的复习课,采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都能参与学习的形式。
课前分别让学生都准备了一根一尺多长的铝芯电线。
上课后,我首先拿出电线,做了几个有趣的动作,让学生猜出老师都用电线变成了什么?一阵积极踊跃的竟猜之后,学生便轻松地猜出了老师变出了吃饭的筷子、学习时用的笔、孙悟空的金箍棒等,接着我就对学生说:"这根电线看起来简单,但只要我们肯开动脑筋,它就会为我们变出很多很多有趣的东西。
"你们瞧,这是不是小鸽子的家?我举起用电线变成了"g"问学生,学生兴趣盎然,于是我就顺势让学生拿起他们自己手中的电线来变不同的声母,同时还不忘提醒学生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东西来变不同的声母,看谁变的对、变的好、变的方法多。
这样短短的20分钟时间,学生不仅能用电线变声母,还想出了用手势、身体加动作来变声母,用文具来摆声母的方法,望着入学不久的孩子带着成功的戏院把他们的创作展示给我的时候,我就想到,如果没有教师的创新意识,就不会有教师的创造性教学。
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心理学家奥托曾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关键是怎样去培养。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1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创新民主的教学氛围、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营造自由思维氛围的前提。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充满灵性的“离经叛道”。
所有这些都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望,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创意中。
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
对此,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
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你的想法很独特”“你敢于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
此外,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
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2灵活运用教法,引导学生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这包括对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要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情。
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李 红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李红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
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
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
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
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
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
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
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
小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影响着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才构成。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
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教学中引入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获得标准答案为目的。
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单调。
教和学都是为了考试,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机械化。
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再是获得结果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多义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来写你要怎样写?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课文没有写出水的美景我要把它写出来;有的说作者没有把“鸟的天堂”的开发设想写出来,我要把它开发成成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强调语文的基础知识又延伸学生的生活知识。
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创新的“趣”。
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阅读主体对阅读有兴趣了,自然会有阅读的冲动,就有创新的欲望。
导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教材特点等,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
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虽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
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一、重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由于人格因素对一个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推动学生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对自己的现实学习及未来发展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去尝试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由此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这样,一旦学生自己选择了学习方式,并负责地参与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之中,也就会水到渠成,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
教师单方面只管把知识讲下来,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至于你学没学到,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这种认识,不光是教法问题,更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
”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学生课堂学习主人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多种方式激发创新潜能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1.学习方法的创新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要先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富有创新的方法,教导学生使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破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整合和归纳,自己创造计数学习,把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使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
2.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采用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以破除传统认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3.提供多种素材在教学中,可以提供学生各种创新素材,如提供丰富的书籍、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使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能够自由想象、遐想和联想,创造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多种教学方法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1.多元评价法多元评价是一种相对全面、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具有反馈及时、补充评价信息、鼓励学生创新及偏向少等优点,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
2.任务驱动将任务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达成目标与任务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任务中,老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让学生针对主题产生富有创新的想法去破解,开启学生思想的创新模式。
3.课堂活动的交互式设计在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还应设身处地帮助学生创造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交互式教学是老师的一项新作为,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除了有创新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有各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如:1.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以某种方法创造某种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度思考,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对某种情境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 不 断发 现 疑点 和 问题 , 能 激 发思 维 , 激 想 象 的 翅 膀 。 才 刺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要训 练 学 生 善 于质 疑 , 更 于无 疑 处 生 疑 。 爱 因斯 坦 说 :提 出问 题 往 往 比解 决 问 题 更 为 重 要 。 ” 语 文 “ 在 教学 中 , 展 各 种 活动 , 开 寓教 于乐 , 励 学 生 在 活 动 中提 出 鼓
1 养 学 生 的观 察 能 力 . 培
观察 能 力 是创 造 的前 提 。教 育 学 生 热 爱 生 活 , 练 学 训
生 良好 的观察习惯 ,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 。在 语文教学中 , 师要充分利用 教材 中的插图 , 教 教会学生观 察的方法 , 目的 、 有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观察 , 让学 生的观察活动走人大 自然 , 走进社会。适 当组织一些课外 活动 , 给学 生提供材料 , 指导学生运用 比较 、 分析 、 综合等 方法 , 做到深入精确的观察 , 并随时写 出心得体会 , 磨砺观
20 0 9年 第 1 0期
素 质 教 育 。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李 晓 霞
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尤其应 在强调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 把握 各项基本技能 的 基础上 , 依据新课标要求 ,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一
成功学法的心得体会 以及从报 刊中概括出 的有用信 息的
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 , 少批评 和训斥 , 学生 畅所欲言 , 让 任 思维 自由纵横 , 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 为学生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提供 广 泛 的天 地 。 三、 发挥 学生 主 动 性 。 学 生 打 造创 造 的 空 间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未来的创新人才不仅要能说,而且要会讲,能够完整地系统地将别人提出的问题解答清楚。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学生,自问自答式、同桌互问式、小组讨论式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机会,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积极性的主动性。
例如:小组讨论式,在实验中从兴趣入手,分组讨论引入竞争。
学生采用圆桌式坐法,每六人一组,这样便于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又能形成集体观念,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那么,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在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计划有指导的预习,使学生学会自学
现代的教师,以不再是”教会多少,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逐步教给学生,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明确究竟应该从哪
些地方入手,也就是说需要弄清所教知识的骨架。
一读教材,找出关键的字和词,扫除基本知识的障碍;二读教材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内容有个粗浅的认识;三读教材,按照教材的预习内容和课后练习,来有目的的自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独立的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主动创新精神的人。
二、在不同的角度分析课文,学会质疑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但始于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指导学生以”能学----该学----愿学”为依据,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边读边思考要提出什么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具备以下几点:(1)要具有普通性,(2)要有趣味性(问题新而有趣)提出新鲜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系,且自己感兴趣或想知道的问题;(3)要有科学性,能提出提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4)要有启发性,当新知识与自己以有知识、经验、理解水平或预料期待发生矛盾时产生疑向;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谁、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哪里、假如”等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提出问题。
学生们能提出很多问题,且是多方面、多解度,甚至还有些问题是错误的,这是好的,教师给予鼓励。
最后是”少而精”,学生能提出提示主题,围绕中心的问题,使学生的质疑达到质的飞跃,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三、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会解疑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未来的创新人才不仅要能说,而且要会讲,能够完整地系统地将别人提出的问题解答清楚。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学生,自问自答式、同桌互问式、小组讨论式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机会,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积极性的主动性。
例如:小组讨论式,在实验中从兴趣入手,分组讨论引入竞争。
学生采用圆桌式坐法,每六人一组,这样便于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又能形成集体观念,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特点。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完全正确,部分问题不快当时,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只要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已经动过一番脑筋进行思考,教师应多适当点拔,提出激励性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提问、阅读、回答、争辩、积极思考、踊跃交流,最大限度地加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学生的问题是为了教学为了获得新知。
教师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了学生的理解状况,应适时的调整教学活动,矫正方向,进行调控。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依据对课文理解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围绕中心、能突出重点的问题,让学生再次阅读后互相问答,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做答,而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以后再进行引导、点拨,最后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乐
于创新
教学方法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
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离不开主动学习和质疑。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础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悟出”疑”的思维的动力。
因此我们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要提倡学生自读教材,面对教材和老师质疑,告诉学生一名好学生的标准是”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不懂不装懂”,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主动学习获得知识,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