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人教新课标语文
最新新课标部编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 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
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刽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刽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一、自主预习:(一)猛扫拦路虎1、大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和工具书理解他们的意思。
2、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词语在下边多写几遍:。
3、找出本课的近义词:4、找出本课的反义词:5、找出本课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二)勇趟句子河1、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它们并记录在课本上,不能理解的和同学交流。
2、为了学好《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我把课文读了()遍,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他,我查找了许多的资料记录在课本上。
3、课文的中心句是4、抄写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在课本上句子旁边记下自己的感受。
5、我能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智爬问号山1、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对的回忆。
查找李大钊的资料,积累在课本上。
2、课文围绕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我还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我把它写在课本上。
二、交流展示:1、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预习的内容。
2、教师总结预习情况,概括学生预习中的困难。
三、点拨拓展:阅读课文思考。
1、学习“被捕前”。
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任务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2、学习“被捕时”。
从人物的神态中体会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换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直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赵苗一、教学目标:1、学写本课10个生字。
2、读读记记书籍、抽屉、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借助资料理解文本,写法迁移运用。
四、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课件。
3、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的那几件事?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4、感悟人物品质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条例,感悟人物品质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入手,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导: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并划出本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导读内容,划出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2、指名说说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齐读学习目标。
指出,课文的叙述顺序有哪些?强调要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体会课文的表达顺序,并学习运用。
二、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让我们首先一起走进《18.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回忆重读)2、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回忆了谁呢?(板书:李大钊)3、交流李大钊的资料。
(师看情况补充)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11 灯光【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爱护保重。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说按次,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说按次,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爱护保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点北方的工作。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手握兵权的将军都割据一方,百姓处于灾祸当中。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受日本政府支持,权势比较强大。
1926年李大钊亲自领导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他因而一样成了军阀、反动派的眼中钉。
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仁慈残暴的敌人拔掉了。
但是,他一直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走漏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量忠实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二、出示目标,明确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爱护保重。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说按次,学习倒叙的写作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请大家快速浏览2—32自然段,看作者按照工夫按次写了哪些事?被捕前烧掉文件坚守岗位被捕时临危不惧法庭上沉着镇定,坚贞不屈被害后家人悲痛小结:课文按照工夫按次写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同敌人做斗争、最初勇敢牺牲的业绩及家人的悲痛。
四、再读课文,感悟人物抽象1、请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入印象的句或者你认为含义深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触,小组内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2.全班交流,交流碰撞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入的句子,再说说从中领会到了甚么?例如: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的很晚。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④指导朗读。
(2)口答《课堂作业本》第5(2)题。
2、被捕时:
(1)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师:此时你看到的父亲与敌人形成鲜明对比,请你找出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
学生介绍李大钊及时代背景。教师补充: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活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默读单元导读。你认为本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师生确定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关注难解词语(一拥而入会意严峻军阀);
内化
继续阅读课文,感受女儿眼里的父亲。
情感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引学
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字里行间作者流露出的对父亲深深的敬爱。
2、父爱如山。
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3、有感情朗读。
感悟写法,课外拓展
导学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十六年前回忆∣人教新课标版
《十六年前的回想》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读读写写“书本、含糊、尖利、抽屉、恐惧、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禁、窝头、乱蓬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仇敌作斗争的事迹意会课文前后照顾、首尾连接的表达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感悟李大钊无所畏惧、存亡置之度外的高尚质量。
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遇到革命传统教育。
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拜之情。
二.教材剖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想录。
本文是回想录。
作者采纳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回想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切可信,语言朴实自然,既拥有文学价值,又拥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感悟李大钊无所畏惧、存亡置之度外的崇高质量。
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遇到革命传统教育。
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拜之情。
本文准时间次序表达的写法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第二部分,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第三部分,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会面的情形(法庭上);第四部分,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特别沉痛(被害后)。
三.教课要点本课的要点是指引学生经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遇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四.教课难点2.指引学生理解为何李大钊能够冷静面对危险,平易面对亲人的伤心,无所恐惧地面对死亡。
五.教课准备:1.部署同学收集李大钊的平生资料。
收集相关李星华的资料、图片等。
第1 页六.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知道哪些相关李大钊的故事呢,作者李星华和李大钊又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故事呢!简介作者。
(幻灯片2)介绍李大钊。
(幻灯片3)同学们对李大钊先生都有一些认识吧,你对李大钊有哪些认识?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无所畏惧、存亡置之度外的崇高质量能否让你有所感想。
今日我们就一同和作者李星华走近李大钊,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感悟李大钊无所畏惧、存亡置之度外的崇高质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前后呼应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从人物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探寻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军阀混战的历史不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很少接触,这成了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拦路虎”。
有了这个拦路虎,学生就不能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人物形象。
因此,在导入、检查预习和了解学情的环节,把这些阅读障碍扫除,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多花些气力,超出文本的内容放在课外解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走近历史,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
2.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看到这样一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3.学生质疑:(1)谁回忆回忆谁回忆了什么事为什么是回忆十六年前的事呢十六年前是个怎样的年代……(以上这些问题,哪些问题是我们已经通过预习就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我们还无法解决的)4.出示资料: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同志。
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9日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绞死。
(出示李大钊介绍视频)【设计意图】考虑到学情,学生对于那一段历史了解不多,自然对这样一件事情,对这样一个人物感知的就不多。
这就需要给学生以铺垫,架起学生认知的桥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1.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瞅书籍抽屉严峻苦刑哼残暴匪徒魔鬼恐怖(1)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容易错的字音和字形字音:瞅(chǒu)抽屉(ti)字形:舅(笔画比较多,上面不封口)(2)指导书写“屉”和“魔”。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 学习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温故知新】1.背诵毛泽东的《长征》,向同学讲述自己喜欢的革命英雄的故事2.通过预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讲述的是谁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说一说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作者为什么永远忘不了?三、品评探究品评一:被捕前(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从文中找出句子:品评二:被捕时(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品评三:法庭上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品评四:被害之后(1)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2)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五.总结课文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10《未选择的路》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具: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自制胶片或卡片一张。
(如果没有教具也可以板书到黑板上)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10十六年前的回忆1. 会认会写14个生字,读读记记“含糊、尖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4.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感受革命传统的优良。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
今天,从动人的故事中,我们要缅怀革命先辈,继承革命传统。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二、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人物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介绍当时国内情况、学生了解李大钊情况)既然同学们都已经了解十六年前的那一天,那我们了解李大钊吗?4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1 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课文,画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2 交流讨论:(1)被捕前:①“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哪能离开呢?”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②“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③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3指导朗读。
(2)被捕时:①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分段教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分段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分段教学)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读读记记“书籍、含糊、恐怖、一拥而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钊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钊。
这篇文章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
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
(注意正音)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理解来回答,主要写了李大钊牺牲的经过。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
“被难”是什么意思?(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钊同志被害)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0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教学设计0
(《十六年前的回想》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教课要点深入领悟描绘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要点语句。
教课难点领会课文前后照顾的写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李大钊照片等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初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想》。
读禁止的字查词典。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钊吗?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流传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首创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拘捕,被捕此后,受了各种酷刑,一直坚贞不屈。
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
这篇文章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钊罹难十六周年。
因此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想》。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疏导文意1.指名朗诵课文。
(注意正音)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课文可以分红几段来理解?要修业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议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次序分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季一”到“母亲只能不再说什么了”。
)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况。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真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禁所里。
”)写父亲被捕的情况。
第四段(从“十几日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会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仇敌作斗争。
第五段(从“28日傍晚”到结束。
),写父亲被害以后的情况。
三、学习课文.指名读第一段。
这个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讲我永久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个天。
).指名读第二段1)父亲平常是如何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老是耐心讲给“我”听)此次为何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含糊”是什么意思?(由于当时的形势十分严重,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并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求情楚的。
“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形势愈来愈严重,李大钊的工作愈来愈紧张?(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本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钊在形势十分严重的状况下,为何果断不走开北京?这说了然什么?(李大钊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理解形势特别紧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走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了解时代背景,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国建国五十周年的日子。
正因为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伯牺牲自己,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幸福的今天。
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的。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钊。
(二)时代背景简介。
1.自己轻声读读预习部分。
2.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
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钊被捕。
这篇课文按照李大钊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序,分为四大段。
(三)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
(四)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被难日(nàn)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10、十六年前的回忆》新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10、十六年前的回忆》新课程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10、十六年前的回忆》新课程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第三组:深深的怀念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前后对照的写法。
教学准备: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十六年前的回忆)二、了解背景,介绍李大钊1.了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他是李大钊的大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背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16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的日子。
2.介绍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他领到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活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
牺牲时年仅38岁。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 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生字注音并组词(学生先做,教师指正)四、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标注自然段(32个)2.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回忆了16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那些自然段写到?3.理清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和课文结构,并且给文章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为人民服务
单元教材解读: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他们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教学本组教材,一是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二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教材写法上的特点。
2、本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略读课文)《灯光》、《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教学时间:11-12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5课时,略读课文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
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
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词语。
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
2、朗读全文,能回答课后练习题1教学过程: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烧掉文件书籍;张作霖要派人搜查;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
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动摇。
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2、“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不慌不忙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教学反思:《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
文中,女儿以回忆的方式真实地记叙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在一遍遍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李大钊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爱孩子,爱家庭,他是平凡的,可亲的。
可当他面对工作,面对凶残的敌人时,他却能处变不惊、坚贞不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他又是不平凡的,他更是一位伟大的人。
我被文章中所涌动着的人性的美所深深打动。
我想,教学本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一生。
文章篇幅较长,但语言平实,极具感染力。
文章的布局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首尾照应,整体结构的严谨体现了本文的写作特点,同时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另外,作者对场景的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能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文本的宝贵资源,应该在教学中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基于以上的两个方面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将本课教学作为两课时处理。
第一课时重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并以“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课文内容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第二课时,在学生理解“被捕后”这部分内容、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揣摩、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