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面试常识必备哲学原理
哲学原理归纳总结
哲学原理归纳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这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
2、意识能动作用(反作用)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有正确的指导作用,错误的意识有错误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要按照客观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5,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但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6,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而错误理论则把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由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三唯物辩证法——联系观1、总观:联系普遍性原理原理:世界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联系是客观的,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业单位面试—常用哲学原理之一
事业单位面试—常用哲学原理之一面试题中经常会出现针对某一哲学原理阐明观点的题目,本文针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哲学原理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助大家顺利备考。
1、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在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中,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2、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我国,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
可见,二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
二者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公务员大面试运用到的马哲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
3、发展的本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4、量变质变关系原理:要求我们(1)重视量的积累(2)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3)坚持适度原则5、矛盾的原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即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6、主次矛盾关系原理:(1)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2)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次方面:(1)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有重要影响。
(3)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重点论8、内外因关系原理:(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2)外因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9、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这就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
10、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到前进。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
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公务员面试中常用的哲学原理
浙江大学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面试中常用的哲学原理1、意识的能动作用: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或能动性。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的“实际”和“实事”,概括了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求”就是要人们去研究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简言之,这就是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世界的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3、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同周围的事物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处在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之中。
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4、事物联系的系统性: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部分或因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结构是每一个具体系统的构成形式,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努力探求优化结构,以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
5、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又具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而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
6、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因果联系:事物因果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
任何事物的产生及其变化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同时,它们的产生与变化又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这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8、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隐藏与事物内部的。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科学认识方法。
一种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使认识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上;另一种是脱离现象,空谈本质。
哲学原理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哲学原理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一、哲学原理
1、实在原理:实在理论认为,实在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会由于任何
原因而消失。
它必须被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2、一致原理:一致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物质与思想在认识上的一致性,即实在及其描述的一致性,一致性(即实在一致性),是认识规律的基础。
3、主观原理:主观原理说明了人的理解形式,人对客观实在的认识
是经过主观介入的,主观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质的变化,所以主观认识是无
法达到客观实在的。
4、相对原理:相对性原理说明,在认识规律中,一切的认识都是相
对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只有各种相对的真理,它们在一些问题上的真
理和其他问题上的真理存在差别。
二、哲学方法论
1、对比法:对比法是以比较和选择的方式,把相互对立的思想或判断,逐一放在一起,来探究其差异和可能的关系,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2、比喻法:比喻法是以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比拟或类比,把抽象的
客观实在解释成具体易懂的东西。
面试回答哲学知识问题
面试回答哲学知识问题在面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哲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旨在考察面试者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人生、道德等方面的理解。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能力和一些哲学原理进行回答。
下面,我将以一些常见的哲学问题为例,尝试给出我的回答。
1.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我们拥有选择和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而这种自由意味着我们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有限的,我们是有限存在,面对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我们需要珍惜和把握当下。
2.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对于什么是对和错的认识和规范。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道德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它要求我们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秉持正义和公平的原则对待他人。
道德还要求我们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3.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幸福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感受,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的状态。
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方式有所不同。
有的人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源泉,而有的人则认为人际关系和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幸福也可以理解为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相一致的状态。
4.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个体对于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追求。
对于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一些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快乐和幸福,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并通过实现这个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涉及到的哲学原理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是真正科学的物质观;(领会:世界是物质的,⼀切物质都是运动的,即发展变化的,物质在运动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总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辩证法不过是关于⾃然、⼈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唯物辨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或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存在的前提的;条件:是指同某⼀事物相互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作⽤的诸要素的总和; 系统:是指相互关系的若⼲要素按⼀定⽅式组成的统⼀整体;马克思第⼀次将系统⽅法应⽤于社会历史研究;系统的规模、层次、⼤⼩是不同的。
发展:是指⼀种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级的运动变化。
同⼀事物的简单重复、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都不是发展;事物由⾼级到低级的运动是倒退,也不是发展。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命⼒和远⼤前途的事物;新产⽣的事物不⼀定都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量是否强⼤来识别。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趋灭亡的事物。
形⽽上学:是指同辩证法相对⽴的反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它⽤孤⽴的、⽚⾯的和静⽌的观点看世界; ⽭盾:就是对⽴统⼀,是指事物内部两⽅⾯之间既对⽴⼜统⼀的关系,亦即事物内部两⽅⾯之间既相互排斥⼜相互联系的关系;辨证⽭盾是对⽴的统⼀关系,它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能排除的。
⽭盾的同⼀性:是指⽭盾的双⽅相互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的含义,⼀是⽭盾双⽅相互依存,⼆是⽭盾双⽅相互贯通,即⽭盾双⽅的相互渗透以及⽭盾双⽅向⾃⼰的对⽴⾯转化的趋势。
⽭盾的⽃争性:是指⽭盾双⽅相互排斥、相互对⽴的性质;⽭盾的⽃争性是⼀个具有⼴泛含义的哲学范畴,具有⽆限多样的表现形式。
(完整版)哲学原理大全
哲学原理大全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重点掌握】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重点掌握】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第二部分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Ⅳ创新(2条原理)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第四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五、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面试经典资料:面试常用哲学原理总结
面试经典资料:面试常用"哲学原理"总结哲学原理一、用哲学观点认识一些社会现象1、“拔苗助长”,结合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夸大主观能动性,不遵守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失败。
2、小孩被毒蛇咬伤,医生先按小孩减壮大的经验开药,病情没有好转,后来加倍。
不能犯经验主义,不能静止、孤立、片面看问题,犯形而上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牵牛牵牛鼻子,不能过牵角或牵脚,牛才会乖乖跟你走。
这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办事要抓主要矛盾。
4、齐备给他儿子阿斗的遗嘱中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是这个道理。
5、“没有天生的罪犯”,说说你对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的看法?内因与外因的关系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时罪犯是在不良刺激的影响下养成的。
6、“熟知不等于真知“,怎样理解,请用实际体会说说。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看问题由表及里的过程。
“真知“即彻底理解理性认识的东西。
“熟知”即经常看到、碰到的一些事。
如:树上的苹果会掉到地上,手里的东西一松手就掉在地上。
大家都知道,这是熟知。
但对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往上跑呢?牛顿探究原因是地心引力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问题,要多问为什么,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翁认为丢马不一是祸,没马不一定是福,请谈谈看法。
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
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请结合实际谈看法。
存在决定意识。
只有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才能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特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请谈看法。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事物总是在变化发展中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0、内容形式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搞得过头就会出现形式主义。
公务员哲学必备常识
公务员哲学必备常识一、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把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二者统一起来。
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地与劳动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作用。
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真理只有一个。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必背知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必背知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并利用规律,要求我们将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的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发展观:(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
要把握适度原则。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要对未来有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
矛盾观:(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对立统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
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要求我们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认识、扩展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公务员面试哲学原理盘点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公务员及党政领导选拔之哲学常考重要原理
关于哲学常考重要原理【要善于灵活运用到公选考试之中去。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同。
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五、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面试常用哲学知识点
面试常用哲学知识点引言在面试过程中,除了技术能力的考察,许多公司也会通过提问一些哲学知识点来评估应聘者的思维深度和智慧。
本文将介绍一些面试中常见的哲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面试。
1.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类和思维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一些根本问题,如存在的本质、真理的特性、道德价值和人类思维的本质等。
2. 什么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指人们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它与命运、因果关系和决定论等概念相关。
自由意志的存在与否是哲学界长期争议的焦点之一。
3.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对于行为的评判标准和规范。
它关注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正确的,以及人们为什么应该遵守这些规范。
道德的研究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
4. 什么是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科。
它探讨了道德的起源、意义以及人们如何应对道德困境等问题。
伦理学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指南,帮助他们做出道德正确的决策。
5.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的学科。
它探讨了宇宙的本源、实体的属性和存在的意义等问题。
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物质、意识、时间、空间等方面。
6.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指与事实相一致的陈述或观点。
在哲学中,真理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概念,它涉及到认识论、语言学和形而上学等领域的问题。
7. 什么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流派,强调个体存在的意义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的存在是独特的,并且个体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
8. 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实体,意识和精神活动都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科学和经验观察的重要性,否认超自然的存在。
9. 什么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理解是通过理性和推理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经验和感觉。
理性主义强调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10. 什么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理解是通过感觉和经验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理性和推理。
综合分析面试哲理知识题
综合分析面试哲理知识题引言在现代社会,面试已经成为了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面试中,除了考察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经常会出现一些哲理知识题,旨在考察候选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深度。
本文将针对这类面试哲理知识题展开综合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面试。
分析题目面试哲理知识题通常涉及一些抽象概念、思维模式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用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来解答。
下面以几个常见的面试哲理知识题为例进行分析。
1. “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和法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道德是指人们内心的伦理准则和价值观,而法律则是社会制定的规范和规则。
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道德可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例如,道德上的普遍认同可以促使立法者制定出符合伦理的法律。
另一方面,法律也可以影响道德,通过法律的约束和惩罚,可以对个体和社会产生道德的引导作用。
2. “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幸福的理解和定义。
幸福是一个主观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幸福是指个体在精神、情感和物质层面都得到满足和平衡的状态。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可能包括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健康和健全的身体等方面。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经历来进行回答。
3. “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涉及到理性和感性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权衡。
理性是指基于逻辑和事实进行思考和决策,而感性则是基于情感和直觉进行思考和决策。
理性和感性在不同情境下都有其重要性。
例如,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理性思维更为重要,因为需要基于客观事实进行推理和分析。
而在人际交往和艺术创作中,感性思维更为重要,因为需要借助情感和直觉来产生共鸣和创造力。
因此,理性和感性都是重要的思维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来灵活运用。
解答技巧在回答面试哲理知识题时,除了对题目进行分析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解答技巧。
面试哲理性原理
河南省考面试常考哲理性原理1、青蛙效应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
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启示: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
2、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启示:竞争、激励。
3、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机会无处不在。
但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准备后再去把握。
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试错精神。
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不会后悔。
因为你把握了机会,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机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财富,含义也大致在此。
在行业圈子里,流传着宝洁公司的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员工三个月没有犯错误,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员工。
对此,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白波先生的解释是:那说明他什么也没干。
4、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简论面试的几组哲学概念
简论面试的几组哲学概念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是什么?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有机统一,部分是整体中的某个或某些要素。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2.为什么?(1)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也就是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注重团队意识,发挥合力。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部分会影响整体,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3.怎么用?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即要求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
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即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例题: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请问你怎么看?参考答案:对于这句话我有如下看法:第一,从因果关系来看。
细也指的是小事,细节,而大事就是各种细节最后形成的果,说明只有从细小处做起,才能成就大事。
启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把细节作为成就大事必不可少的前因,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从思想层面切入因果)第二,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
每一件大事都是有许多细小环节构成的,我们只有搞好各种细小的局部,才能使得整体得到最大的发挥。
而我们的工作团队,正是由许多细小的个体构成,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注重部分,充分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成就事业。
第三,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说,我们在一个单位里,作为普通的一名工作人员,一要有一颗平常心,高度重视我们的工作任务,不能因为事情琐碎而敷衍了事;二要有一颗责任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单位出谋划策,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单位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试常用哲学知识
面试常用哲学知识引言在面试过程中,除了技术能力外,面试官还会考察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
哲学知识作为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在面试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哲学知识,帮助应聘者更好地应对面试中的问题。
1. 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强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在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到如何解决矛盾或处理复杂的问题。
可以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将问题进行分析、对立面进行辨证,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2.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研究存在本质和属性的学说。
在面试过程中,有时候面试官会提出一些抽象的问题,如“什么是真理?”或“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等。
这时候可以运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探讨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含义。
3. 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价值观的学科。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到如何处理道德困境或者道德问题。
可以通过了解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功利主义、义务论和美德伦理等,来给出合理的回答。
4.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一种政治哲学理论,主张社会秩序是通过个体自愿达成的契约来建立的。
在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到如何看待社会公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可以运用社会契约论的思维方式,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5. 知识论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来源、性质和限度的学科。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到知识的定义、真理的标准等问题。
可以通过了解知识论的基本理论,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批判理性等,来给出明晰的回答。
6. 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是研究意识、思维和心灵本质的学科。
在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到关于意识和思维的问题,如“你认为机器是否能拥有意识?”等。
可以通过了解心灵哲学的基本观点,如物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双重实体论等,来给出有理有据的回答。
结论哲学知识作为一种深刻的思维方式,在面试中有着一定的应用。
了解一些常用的哲学知识,能够帮助应聘者更好地应对面试中的问题,并展示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常识必备——《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
一、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弄清哲学基本原理,并能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
哲学原理有:
1.运用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改革与稳定、政策调整与连续性的问题。
2.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性。
5.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关系分析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分析初级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7.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问题。
8.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与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
9.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与精神文明建设。
1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来论述社会
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二、复习时要注意区别、比较、归纳书中的基本概念、特征、观点
1.世界的本质问题与哲学的本质问题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基础上,科学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4.物质的惟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5.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哲学派别的观点。
6.认识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问题。
7.质与量与事物是否是同一的。
8.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9.阶级斗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复习时还要特别注意成语、格言、俗语等包含的哲学原理。
比如:“各瓜得瓜,种豆得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见树目,不见森林”等各包含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观、运动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和实践:实践、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和真理:真理和谬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二者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阶级、国家、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现阶段的两类社会矛盾
人民民主专政
群众、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