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2020课件

合集下载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结构来自百度文库理
一、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季之景 二、分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晨昏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写景的巧妙之处,用心观察身边的景色,写一篇三 百字小短文。
作者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 江苏南京)人,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 分完美。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 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节奏。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课件(20张ppt)

答谢中书书课件(20张ppt)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 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 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 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 相跳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 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答 谢 中 书 陶 弘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南朝 梁时丹阳秣陵(今南京) 人。曾担任诸王的侍读, 后隐居茅山,可是,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事,无不前以咨询,月 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 ‘山中宰相’”。
读课文
准确流利,富有感情 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高峰如云,清澈 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颓( tuí )
与(yù )
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疏通文意。 2、小组交流,解 决存在问题。 3、小组讨论,概 括文章大意。
文章思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如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细腻描写了一日晨昏变化中动静映衬之 美。天刚亮,薄雾即将消散,山林已开始欢唱,猿猴鸟雀的鸣叫声 此起彼伏,回荡在山间;夕阳的余晖还没散尽,潜游的鱼儿争相跳 跃欢腾。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啭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更显山川 之静谧幽美。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二二节拍,节奏感强, 骈句为主,句式整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间用散句,参差错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于整齐中有变化。
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共同, 一起
耸入
看见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山川景色的秀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
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3.运用本文写景方法,围绕“校园一景” 写一个片段。200字以内。
谢谢观看
ຫໍສະໝຸດ Baidu
梳理课文,品山川之美
一、总写 二、分写 三、抒怀
梳理行文思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四季之景 晨昏之景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山川之美“美”在哪里?

答谢中书书(20张PPT)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20张PPT)ppt课件

读课文
准确流利,富有感情 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高峰如云,清澈 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颓( tuí )
与(yù )
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疏通文意。 2、小组交流,解 决存在问题。 3、小组讨论,概 括文章大意。
答 谢 中 书 陶 弘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南朝 梁时丹阳秣陵(今南京) 人。曾担任诸王的侍读, 后隐居茅山,可是,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事,无不前以咨询,月 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 ‘山中宰相’”。
平视
壁,五
色交辉。
清流见底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早 晚
四 季
时 间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想一想
文章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全诗表达了 作者沉醉山水的 愉悦之情和与古 今知音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感。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 峰 入 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PPT课文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课文课件

内容 主题
关键句 主旨句
写作 手法
课内延伸 迁移运用
台阶一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抢答
《答谢中书书》作者 陶弘景 ,字 通明 ,号 华阳隐居 , 南朝齐梁 (朝 代)人,著有陶《隐居集 》。(D生答,C生补)
2.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意境美
小组合作 拟题展示
高峰为仰,流水为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为平。
俯仰 结合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 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 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 鱼跃水为动(声响)。
晨昏 变化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 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 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 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学生讲解 师生补充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省略句 “古来”后省略“文人雅士” ) (省略句 “沉鳞”后省略“在水中” )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省略句 “未复有”后省略主语“人” )
句子翻译 字字落实,不丢字不多字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留、替、调、补、删
动静 相称
写作手法
“乱”纷乱。写出了“鸣” 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 烈欢跃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另一种是“早晨林间雾气将要消散了, 猿鸟在林间胡乱的鸣叫着”。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好?
6.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自由? 7.“沉鳞”改成“鱼儿”,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写景之妙——小结
本文的语言有骈体文的风格, 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描绘了景色 的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6. 实是欲界之仙都 7.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欲界:__没__有__摆__脱__世_俗__七__情__六__欲__的__众__生__所__处____ _的__境__界__,__这__里__指__人__间__.______________
之: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参__与__。__这__里_有__“__欣__赏__”__“__领__悟__”__的__意__思__
六、重点虚词
(1)之
山川之美
的,结构助词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取消句子性,不译
何陋之有 倒装句,宾语前置,不译。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其: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者: 代词,……的人
分析写景,体会写景之妙
齐读课后,请思考以下问题
1. 从文中看,作者向往哪里呢? 2.在他眼中,山川是什么? 3.听到“仙都”一词,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结合文中的 语句说一说。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答谢中书书》公开课课件-2024鲜版

《答谢中书书》公开课课件-2024鲜版

表演前,学生需对所选段落进行理解和分析,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和语音语调。
2024/3/27
表演时,学生需脱稿,声情并茂地朗读所选段落,展现自己的语音语调和情感理解。
20
分组讨论与分享心得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围绕课 文内容、主题思想、艺术手法 等方面展开讨论。
2024/3/27
讨论过程中,学生需积极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 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辩论。
可以对本文中涉及的文学手法进行深入研究, 了解其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
自然山水与文学关系探讨
可以了解陶弘景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更 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
可以探讨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不同时代、不同文人对自然山水的 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2024/3/27
文阅读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03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一些文学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注意和练习。
25
延伸阅读及研究方向
相关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手法深入研究
可以阅读更多古代书信体散文,如《与朱元 思书》、《与顾章书》等,感受古代文人的 情感交流和文学风采。
文人墨客广为传颂和仿效。
2024/3/27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36张)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36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 共
谈。
一起。 谈论,欣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 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 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同学们,学过《三峡》,我们无不为三峡 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我们伟 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 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 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山水小品



陶 弘 景
书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 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 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一、总写。以感慨发端。

二、分写 具体描绘了秀美 的山川景色。

三、抒情、议论。 以感慨收束。 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总写,以感慨发端。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 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 形成优美的意境。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山水小品
6/30/2020



陶 弘 景
书 书
“书”是一种什么样 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 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 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 审美性完美结合。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 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 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 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 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 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 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 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 、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 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 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 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理清文章思路
•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 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 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 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理清课文结 构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 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 像,充满生命气息。
“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 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答 谢中书

新课导入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
书,是谢征的官职。字
玄度,陈郡阳夏(今河
南太康)人。好学,善
作文。
书 文体知识 又叫“尺牍(dú)”“信札 (zhá)”,是一种应用性文 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 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 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 化的事件,也可以谈论政事, 还可以勉励后学等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 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感受山川之美。
消散
坠落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将要
指水中潜游的鱼。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 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 儿争相跃出水面。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感受山川之美。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
知 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 人 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论 世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
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文学常识
山水小品是散文品种之一,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可议论抒 情,随性抒写自己感兴趣的所见 所闻,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 式。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读感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20页)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20页)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晨昏变化 之美
猿鸟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品一品 情感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 中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 感,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 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些 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感。
总引1句 山川句
整体把握之字义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潜游在水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欣赏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一译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背 诵 课 文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动静相衬之美。 作者很注意动与静的变幻与配搭。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 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 乱鸣为动; 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 动。
山水相映 之美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追求自由与精神独立
02
现代人应该追求自由和精神独立,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观念,勇
于探索和创新。
批判功利与浮躁
03
在面对功利和浮躁的社会风气时,人们可以借鉴《答谢中书书
》中的批判精神,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人生价值。
14
04
CATALOGUE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2024/1/28
15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语言风格
陶弘景一生著述丰富,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 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道、儒、释 三教合流。
4
《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 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 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体会1
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我不仅了解了《答谢中书书》的背 景和内容,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价一篇文学作品,这对 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25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1 02
应用1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答谢中书书》中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坚 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 力量。
超脱世俗纷扰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其高
洁的情操和品格。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2024鲜版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2024鲜版

19
中西方书信格式对比
称呼与署名
中文书信开头常有尊称,结尾有 署名及敬语,而西方书信常以
Dear开头,结尾署名较为简单。
正文结构
中文书信多分段,先寒暄后入题, 西方书信则常开门见山,直接表
达写信目的。
信封与信纸
中文书信信封上常写有收信人地 址、姓名等信息,信纸多带有红 色或金色边框,西方书信则信封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2024/3/27
1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比较阅读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书信文化差异 •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讨论
2024/3/27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3/27
3
《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
成就
在道教思想、医药学、炼丹术、文学等领域均有显著贡献。其《真诰》是道教上清 派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也有显著 成就,编撰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著作。
5
时代背景:南北朝文化交流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分裂,但文化交流并未中断,反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2024/3/27
创作地点
茅山(今江苏境内),陶弘景隐居 之地,道教圣地之一。
创作心境
体现陶弘景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对 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 人的真挚情感。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晨昏之景
读一读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1)夕日欲颓( tuí) (2)与其奇者( yù )
基础梳理
2.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_快__要__
(1)欲 实是欲界之仙都:_与__“__界__”__合__用__,__欲__界__,__指__人__间__ 晓雾将歇:_将__要__
让我们在琅琅的书声中,再次体会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吧!
首尾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结构:总—分—总
悟情怀
本文的景物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本文通过对景物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种豆南山,采菊东篱;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 权贵,访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欧阳修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政治上的失意、内 心的苦闷,寄托在山水之间。在人生的逆境中,他们看到的,不是凄风, 不是苦雨;而是一片令人陶醉的好山好水。
精读研析
我发现了文章_________之美,请听我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词语示例: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写法之美等。)
一字之美
1 高峰入云。
赏析:“入”字写出了山之巍峨、高大。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尾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谢灵运,南朝宋山水诗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 开创者。喜爱山川之美,“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
意”(《宋书》)。
陶弘景三次远游浙东,求仙访道,其所历之地如始宁、 永嘉等地也多为谢灵运所涉足。
尾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作者和谢灵运一样能真正理解、享受山水的乐趣,表现 了对谢灵运的钦慕。 2.自谢灵运以后,少有人能理解山水的乐趣,表达了对世 人不能欣赏秀美山水的惋惜。 3.为自己的审美趣味而自得,希望能与谢灵运比肩。
百度文库 写美景
字句(用美词和修饰语),修辞(比喻、拟人、引用等) 展开联想、想象,调动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仰头看,巍峨的山峰高高耸立,山峰已埋入云端, 仿佛做了仙人脚下的柱石,真是“只有天在上,更无山 与齐”!向下瞧,潺潺的流水从远处折来,在脚边绕过, 水底的沙石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水草也在日光的滋养 下长得正绿,水草间时时有金鳞划过,不知在嬉戏还 是觅食。蓦地听到一声鸟鸣,原来捕鱼人的鱼鹰在船 头专注的工作,那架势,真有要制霸水面的气势。悠 闲的小鱼们在它的威势下,不禁晕头转向,乱了队形, 远远地消失在了我的视野之外。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议论总起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具体描写 高峰入云……沉鳞竞跃 议论收束 实是欲界之仙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疏通文意
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季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疏通文意
清晨 消散
此起彼伏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课前导读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 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 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 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 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第 四 章
课 文 小 结
课文小结
主题思想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 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 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沉醉山 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 微有惆怅寂寞之感。
课文小结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 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 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 美动人。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陶 弘 景
们人 教
下版 八
课年 级


• 一、总领全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二、具体景物描绘: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仰视
俯视
静 景
平视
晓雾歇、猿鸟鸣 动 夕阳颓、鳞竞跃 景
表达了作 者醉情山 水的愉悦 之情和与 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 感。
• 三、感慨收束: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文赏析
总领
写景
抒情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疏通文意
人间仙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在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第 三 章
课 文 赏 析
Baidu Nhomakorabea
课文赏析
划分段落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 二 章
疏 通 文 意
题目解析
答复
答 谢中书 书
谢 友书征 。, 中即作 书书者,信的是朋谢,古人的书信又叫“尺信牍”或 曰”征信的官札职”。,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 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 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
疏通文意
共同谈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写景:
作者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 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 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课文赏析 抒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尽现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 的自得之态;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期与谢灵 运比肩,显自豪之感。


陶中
弘 景

书马


1
目2
录3 4
课前导读 疏通文意 课文赏析 课文小结
课前导读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理解课文大意。
3、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运用。
第 一 章
课 前 导 读
课前导读
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 学家、文学家。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 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 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 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 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 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