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福建厦门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Fe56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纳米催化剂[]362Mg Fe(CN)可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质熔点:Mg>石墨 B .电负性:C>Fe C .第一电离能:N>C D .单质还原性:Mg>Fe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的系统命名:2-甲基丙醛 B .葡萄糖的实验式:2CH OC .的分子式:1010C H O D .1-氯丙烷的球棍模型:3.银屑病的治疗药物本维莫德乳膏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1个手性碳原子B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C .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 .1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23molBr4.一种新型光学材料根据晶胞内原子数命名为10Si ,其晶胞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0Si 与单晶硅互为同素异形体B .Si 原子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223s 3p C .10Si 中Si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3sp D .10Si 中Si 原子位于顶点、面上和体内5.利用冠醚可实现水溶液中锂镁的分离,其制备与分离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 .丙中Li +通过共价键与O 原子结合 C .甲、乙、丙中仅有一种物质属于超分子 D .通过空间结构和作用力协同实现锂镁分离 6.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甲苯中的苯酚B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判断分子的极性C .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D .验证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7.利用Pd Au −二聚体调控22C H 与2H 反应程度的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能发生加聚反应B .“222C H +H X →”为加成反应 C .该过程每生成1molX 需要21molHD .该反应历程中Pd 的配位数发生变化8.()0.80.2Li Fe OH FeSe 晶体结构由铁硒层和锂铁氢氧层交替堆垛而成.晶胞中铁硒层在yz xz 、和xy 平面投影如图,1号Fe 原子的原子坐标为10,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硒层中Fe 的配位数为4B .1个晶胞中含有2个Se 原子C .2号Fe 原子的原子坐标为111,,222D .晶体密度为2332A1.68810g cm a bN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实验小组利用螯合剂邻二氮菲phen ()与2+3+Fe Fe 、分别形成[][]2333Fe( phen )Fe( phen )++、定性检测4FeSO 溶液中的铁元素,后利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含4FeSO 水样中铁元素的总浓度c 总.分光光度法原理为有色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λ的光,吸光度A 与有色物质的浓度c(单位为1mg L −⋅,本实验以Fe 计)存在关系A=kc .9.探究phen 与2Fe +形成的配合物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en 中有7个大π键B .[]23Fe( phen )+中2Fe +的配位数为3C .颜色逐渐变浅说明与phen 的配位能力:2H Fe ++>D .现象X 为颜色持续变深10.取5mL 水样加入phen 、硫酸羟胺()2242NH OH H SO ⋅并调节合适的pH 后稀释至25mL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c 总.等浓度的[]23Fe( phen )+和[]33Fe( phen )+标准液在不同波长光下吸光度A 如图.已知λ510nm =时,[]23Fe(phen)+的k=2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λ在450~550nm 内,k 值大小为[][]2333Fe( phen )Fe( phen )++>B .测定c 总前若未加入足量硫酸羟胺,吸光度A 偏大C .λ510nm =时,测得水样吸光度A 为0.560,则71c 2.510mol L −−=×⋅总D .测定时未控制适宜pH ,导致k 减小,测量误差增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1.(14分)电子传输导体可解决钙钛矿类太阳能电池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的晶体缺陷问题. Ⅰ.钙钛矿类太阳能电池3FAPbI [FA +表示()22CH NH +]晶胞如图,晶胞边长为apm .Ⅶ族,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1)I位于第5周期ACH NH+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2)()22Pb+之间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pm.(3)FA+和2(4)在俯视图中用“○”画出I−的位置.FAPbI晶体缺陷问题的原理如图.Ⅱ.电子传输导体A解决钙钛矿类太阳能电池3(5)A的结构示意图如右.A B①A中所含同周期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②A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A可减少晶体缺陷是因为A和晶体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a.共价键 b.离子键 c.配位键 d.氢键 e.金属键(6)与电子传输导体B(如右图)对比,稳定晶体表面效果更好的为____________(选填“A”或“B”),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12.(16分)从苯甲酸生产残渣(主要成分为苯甲酸、322Co Mn Ni +++、、)中分离Co Mn Ni 、、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1)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苯甲酸和乙酸结构相似,但性质有差异.25℃,a K (苯甲酸) 4.2a 10,K −=(乙酸) 4.7610−=.①苯甲酸常温下为固态,乙酸常温下为液态,其原因为____________. ②从基团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苯甲酸酸性强于乙酸的原因为____________.(3)“沉锰”后,滤液中主要含有的阳离子为()()233366Ni NH Co NH ++、.“沉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326Ni 6NH H ONi NH 6H 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萃取2”中2-乙基己基磷酸结构为,萃取原理为n++n nHR+M MR +nH .萃取率随水相pH 的变化如图.①萃取剂中最易与金属离子配位的O 原子为_______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水相pH 上升,萃取率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③已知,萃取时3+Co 的配位数为4,2+Ni 的配位数为6,但3+Co 萃取率远大于2+Ni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3.(15分)利用草酸自催化与正丁醇制备并提纯草酸二正丁酯的流程如图.相关数据如下表.名称 摩尔质量/1g mol −⋅密度/3g cm −⋅熔点/℃ 沸点/℃ 草酸 90 1.772 189.5365.1 正丁醇 74 0.815 88.6− 117.6 草酸二正丁酯2020.98629.0−240.0(1)量取18.30mL 正丁醇使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_ (2)“回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开始反应后,若发现未添加沸石,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4)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若高于120℃,副反应增多;若低于120℃,____________(填2点). (5)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分水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6)“除杂”时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干燥”时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A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B .饱和碳酸钠溶液 C .无水硫酸镁 D .无水硫酸铜(7)“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____℃左右的馏分,应选择的冷凝管为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8)草酸二正丁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_.14.(15分)合成强效抗氧化剂绿原酸中间体奎尼酸的合成路线如下.(1)A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D 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G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以下条件,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①与3FeCl 溶液显紫色 ②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3:2:2:1:1→反应的试剂及条件为____________.(5)H I(6)利用奎尼酸合成绿原酸的路线如下.①奎尼酸→L涉及两种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用奎尼酸与M直接反应制备绿原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7)参考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维兰德-米歇尔酮的合成路线如下.其中,N和O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不给分;化学式对而未配平或重要条件错误扣1分,气体或沉淀符号未标扣1分,以上扣分不累计.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CDDBBCDC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11.(14分)(1)(1分)(2)3sp (1分)(3 (2分) (4) (2分)(5)①O>N>C (2分) ②a (1分) cd (2分)(6)A (1分)A 可与晶体表面形成更多的配位键和氢键 (2分) 12.(16分)(1)对二甲苯 (1分)(2)①都为分子晶体,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分子间作用力更强 (2分) ②苯环的吸电子作用使羧基中O H —极性增强,更易电离出+H (2分) (3)()3232223262Co 12NH H O H O 2Co NH 12H O 2OH ++−+⋅+++(2分) 22232242Mn H O 2NH H O MnO(OH)2NH H O ++++⋅↓++ (2分)(4)①3 (1分)电离出H +后3号○带负电荷 (2分)②氢离子浓度减小,萃取平衡正向移动 (2分)③萃取剂配体体积较大,3Co +形成4配位配离子可减少空间位阻,比2Ni +的6配位配离子更稳定 (2分) 13.(15分)(1)酸式滴定管 (1分) (2)2223322222232HOOCCOOH 2HOCH CH CH CH CH CH CH CH OOCCOOCH CH CH CH 2H O ∆++(2分)(3)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2分)(4)反应速率慢、产物水难以蒸出分离 (2分) (5)分离产物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2分) (6)B (1分) C (1分) (7)240.0℃ (1分) A (1分)(8)40.00% (2分) 14.(15分)(1)羰基、溴原子(或碳溴键) (2分)(2) (2分)(3) (2分)(4) (2分)(5)NaOH 水溶液,加热 (1分)(6)①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各1分,共2分) ②难以控制发生酯化的位置及程度 (2分)(7) (1分)(1分)。
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有答案)

宁德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页14题),全部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
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Ti-48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安线面制作技艺——线面主要成分是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屏南红釉黄酒酿造技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C .周宁硋器制作技艺——原料中的二氧化硅晶体是共价晶体D .闽东畲族服饰制作技艺——布料染色用的蓝靛(分子式为161022C H N O )是烃类物质 2.肼(24N H )是航天发射常用的高能燃料,可通过反应32422NH NaClO N H NaCl H O +++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NH 的电子式:B .24N H 的结构式:C .2H O 的VSEPR 模型:D .用电子式表示NaCl 的形成过程:3.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可用作电子表、电视的显示屏B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对人体几乎无毒性,能与人体组织强烈结合,常用作医用胶C .利用红外光谱实验可确定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的部分基团D .利用冠醚不同大小的空腔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可进行分离、传递特定离子 4.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64.6gC H O 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一定为A 0.6NB .1mol 乙二醇(22HOCH CH OH )中含3sp 杂化的原子数为A 4NC .标准状况下,311.2LCHCl 含有的分子数为A 0.5ND .1mol 甲酸和足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生成甲酸乙酯的分子数为A N 5.反应()23222CO 2NH H O CO NH ++高压△可应用于工业合成尿素。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性异构属于同分异构
B. 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非极性分子
C. 苯环中 碳碳键的键长大于碳碳双键,小于碳碳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H2O2分子结构如图,可知H2O2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手性异构属于同分异构中的一种类型,故A正确;
B.臭氧分子是极性分子,所以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
答案选C。
10。下列有关晶体的认识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B。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C. 非晶体具有自范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
D。 熔融态物质凝固后一定得到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晶体会对X—射线发生衍射,而非晶体不会对X—射线发生衍射,则X—射线衍射实验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故A正确;
5。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如下表所示。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I1
I2
I3
I4
R
740
1500
7700
10500
A。 R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1
B。 R的最高正价为+4价
C R元素可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故选A.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Cl、HBr、HI的熔、沸点依次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
B. 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 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雅礼中学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2雅礼集团(七校)期末考试化学试卷(7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推动科技进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等作为推进剂,煤油是经的混合物B .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太阳能电池感光板所用的主要材料均为晶体硅C .歼-20飞机上用到的氮化家材料属于合金材料D .“神舟十七号”发动机的耐高温结构材料碳化硅属于共价晶体 2.3NF 常用于微电子工业,可由反应3243Cu4NH 3F 3NH F NF ++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NF 的VSEPR 模型B .中子数为2的H 原子可表示为21HC .F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 .3NH F 的电子式为4NH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选项 AB实验目的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制乙酸乙酯选项 CD实验目的实验室制氨气并检验氨气的性质 检验乙醇消去反应产物中的乙烯A .AB .BC .CD .D4.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升华时会产生大量紫色蒸气,该过程不沙及共价键断裂B .K +与18-冠-6的空腔大小相近,形成稳定的超分子结构(),体现出超分子的自组装特征C .缺角的NaCl 晶体在饱和NaCl 溶液中变为完美立方体块,体现晶体的自范性D .雪花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一种晶体,其六角形形状与氢键的方向性有关 5.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溶液吸收2CO 后产生白色沉淀:2223Ca CO H OCaCO 2H ++++↓+B .()3Fe OH 溶于氢碘酸:332Fe(OH)3H Fe 3H O ++++C .()2Ba OH 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2442Ba OH SO H BaSO H O +−−++++↓+D .锅炉除水垢过程中将4CaSO 转化为3CaCO :224334CaSO (s)CO (aq)CaCO (s)SO (aq)−−++6.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 、Y 、Z 、Q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Q 原子s 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 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Y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X 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Y 两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形B .X 、W 分别与Q 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强氧化性C .第一电离能:Q Z >D .该化合物中有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和离子键7.某研究机构使用22Li SO Cl −电池作为电源电解制备()222Ni H PO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为2222Li SO Cl 2LiCl S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膜a 、c 是阴离子交换膜,膜b 是阳离子交换膜B .电池的e 极连接电解池的h 极C .电池中C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2SO Cl 2e 2Cl SO −−++↑D .生成()2220.5molNi H PO 时,理论上电解池中不锈钢电极附近溶液质量增加22克 8.增塑剂DCHP 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邻苯二甲酸酐的二氯代物有4种B .环己醇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 .DCHP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D .1molDCHP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NaOH9.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一种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均呈现了两种价态C .3Li N 、LiOH 两种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完全相同D .假设每一步均完全转化,每消耗1mol 2N ,同时生成1.5mol 2O 10.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B .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C .4siCl 分子中硅氯键的极性比4CCl 中碳氯键的弱D .青嵩素分子式为15225C H O ,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分子中包含7个手性碳原子11.我国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含金化合物催化乙烯加氢[24226C H (g)H (g)C H (g)+1H akJ mol −∆=⋅]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24C H g 与1mol ()2H g 具有的能量之和小于1mol ()26C H g 的能量B .过渡态物质的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C .该反应的烩变:1H 129.6kJ mol −∆=−⋅D .相应的活化能:催化剂AuF <催化剂3AuPF +12.用10.10mol L NaOH −⋅溶液滴定1220.0mL0.10mol L H A −⋅溶液,溶液pH 和温度随()()2V NaOh V H A 溶液溶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高二化学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北有众多名特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武汉热干面富含淀粉,淀粉与纤维素在人体内均能水解成葡萄糖B .武昌鱼所含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成的α—氨基酸具有两性C .蔡甸莲藕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C 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孝感米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在酵母菌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乙醇 2.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其结构相符的是 A .甘油:22HOCH CH OH B .乙醚:33CH O CH −− C .蚁酸:3CH COOHD .草酸:HOOCCOOH3.化学用语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错误的是A .乙醇的分子式:32CH CH OHB .甲醛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D .2—甲基—2—丁烯的键线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H 和22H 互为同位素B .60C 和70C 互为同分异构体C .和互为同系物D .乙醇与甲醚互为同素异形体5.下列能用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H O的混合液A.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B.苯和2CCl溶液D.苯甲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C.碘的4CO在催化剂表面加氢6.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
2制甲酸的反应历程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C=O键未全部断裂CO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之比为1∶1B.HCOOH与2C.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CO与HCOOH中C的杂化方式不同D.2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并涂上碳酸氢钠溶液B.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的单体只有1种C.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相连D.误服铅、汞等重金属盐,可口服牛奶、蛋清或豆浆进行初步解毒8.的一氯代物的种数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目的A甲苯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对甲基苯磺酸B甲酸甲酯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验证甲酸甲酯具有醛的性质C草酸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验证草酸具有还原性D Na加入无水乙醇中验证烷基氢活泼性弱于羟基氢10.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江苏无锡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无锡市普通高中2024春学期高二期终调研考试试题化 学(选修) 2024.06命题单位: 制卷单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K-39 Cr-52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氯、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应用等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熔融NaCl 得到Cl 2B .二氧化硫可使石蕊溶液褪色C .H 2S 是无色无毒的气体D .浓硫酸常温下用于钢铁除锈 2.反应2H 2S+ SO 2=3S+ 2H 2O 用于制备硫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S 中含有离子键B .H 2O 的电子式为是H ∶O ∶HC .S 的价电子数为6D .SO 2为直线型分子 3.70%硫酸和Na 2SO 3固体反应制备SO 2。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浓硫酸NaHSO 3溶液A .制取SO 2B .干燥SO 2C .收集SO 2D .吸收SO 2 4.有关氯、硫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负性:S >ClB .半径:Cl ->S 2-C .酸性:HClO 4>H 2SO 4D .最外层电子数:Cl ->S 2-阅读下列资料,完成5~7题:氯、溴、碘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水中,氟元素主要存在于矿石中。
卤素的常见价态主要有-1,0,+3,+5等。
氯系消毒剂是最常见的消毒剂系列之一。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矿物的形式存在。
硫元素在氧气、细菌等作用下可不断氧化或还原。
工业上常通过氧化还原制备含硫物质。
5.下列有关卤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性:Br 2>I 2 B .还原性:Cl ->I -C .熔沸点:HF >HClD .稳定性:HBr >HI 6.下列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 2S 在过量空气中燃烧:2H 2S+ 3O 2点燃2+ 2H 2O B .煅烧硫铁矿制备SO 2 :4FeS 2+ 11O 2高温2Fe 2O 3+ 8SO 2C .硫磺和烧碱溶液反应:3S+6OH-加热2S 2-+2SO 24-+3H 2OD .亚硫酸在空气中氧化:2H 2SO 3+O 2=4H ++2SO 24-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消毒 B .硫磺不溶于水,用于制备硫磺皂 C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于纸浆脱色 D .氢氟酸具有酸性,用于蚀刻玻璃 8. 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ΔS >0B .升温、加压或使用催化剂能增大SO 3的生成速率C .使用高效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焓变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 2(SO 2)·c (O 2)c 2(SO 3) 9. 几种难溶盐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负对数关系如题图所示。
有机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练习含答案高中化学

高二化学下复习 有机化学测试题一. 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
该溶液中含有( )A. 甲醇B. 甲醛C. 甲酸D. 乙醇 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① 苯 ② 硝基苯 ③ 溴苯 ④ 四氯化碳 ⑤ 溴乙烷 ⑥ 乙酸乙酯 A. ①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3.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 一氯甲烷 ② 二氯甲烷 ③ 甲醇 ④ 甲醛 ⑤ 甲酸 ⑥ 甲酸甲酯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④ 4. 结构简式是 的物质不能发生( )A. 加成反应B. 还原反应C. 水解反应D. 氧化反应 5.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B. 2-乙基戊烷C. 2-甲基-1-丁炔D. 2,2-甲基-1-丁烯 6. 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 2H 4OB. C 3H 6C. C 2H 3BrD. C 7.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而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 苯B. 甲苯C. 乙烯D. 丙炔 8.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ClCH 2CH 2CH 2OH)含量不超过1ppm 。
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结构)共有( )A. 5种B. 4种C. 3种D. 2种9.苯的同系物C 8H 10,在铁催化剂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B. C.D. 10.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 金属钠B. 浓H 2SO 4C. 无水CuSO 4D. 胆矾 1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明矾净化水B.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12.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片刻取出,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B. 无水乙醇C. 冰醋酸D. 乙醛13. 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 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 消去反应 B. 加成反应 C. 酯化反应 D. 银镜反应 14.L —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L —多巴酸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CHO CHCH CH 22=ClOH C --C 2H 5CH 3CH 3CH3CH 33CH 3CH 2ClCH2CH C 2OHCH 2CHOA. 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B. 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C. 只有酸性,没有碱性D. 只有碱性,没有酸性1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Na 2CO 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C. 溴苯(溴):加入NaOH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D.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16. 已知甲、乙两种烃的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 甲和乙的实验式一定相同C. 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D.等质量的甲和乙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一定相等17.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一定是互为同系物的是( )A. HCHO 与HCOOCH 3B. HOCH 2CH 3 与 CH 3COOHC. HCOOH 与 C 17H 35COOHD. C 2H 4 与 C 3H 6 18.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 =CH —CH =CH —CH =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铂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H2和O2,下解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B.通入O2的一极电极反应为4H2O+O2+8e=8OH-C.随着放电的进行,负极附近pH下降D.标准状况下通入5.6LO2完全反应后有1mol电子转移参考答案:B2. 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3. 为了配制CH3COO-与Na+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的溶液,可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A.适量的盐酸 B.适量的NaOH固体 C.适量的KOH固体 D.适量的NaCl固体参考答案:C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固体氯化钾 B.液态氯化氢C.气态硝酸D.作电极的碳棒参考答案:D5.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试剂及方法有错误的是()A.FeCl2(FeCl3)→足量氯气B.Fe(Al)→NaOH溶液,过滤,洗涤C.MgCl2(AlCl3)→足量NaOH溶液,过滤,盐酸D.Fe2O3(SiO2)→NaOH溶液,过滤参考答案:A解:A.FeCl2被氧化生成FeCl3,应加入铁粉除杂,故A错误;B.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而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除杂,故B正确;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加入盐酸,可得到氯化镁,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氧化铁不反应,可除杂,故D正确.故选A.6.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O-2、I2、HgB、CO2、KCl 、SiO2C、Na 、K 、RbD、SiC 、NaCl 、SO2参考答案:B略7.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l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溶液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溶液酸性比B溶液强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D.若A、B都是弱酸,则2<a=5参考答案:C略8. 已知苯与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由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A.CH3CH3和I2 B.CH2=CH2和HCl C.CH2=CH2和Cl2 D.CH3CH3和HCl参考答案:B略9.一个空瓶重51.00g,如果装满某气态烃时重51.40g,而装满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时重51.02g ,则该烃的分子式为A.B.C.D.参考答案:B10.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顺序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F-19 Na-23 Al-27 Cl-35.5 S-32 Ca-4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是()A.制乙烯B.制溴苯C.制硝基苯D.石油分馏2.全部属于纯净物的组合是()A.福尔马林、白酒、食醋B.汽油、油脂、酚醛树脂C.石炭酸、盐酸、冰醋酸D.甘油、乙醇钠、氯仿3.将1mol某饱和醇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充分燃烧后生成1.5 mol CO2,另一份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 L H2(标准状况)。
这种醇分子结构中除羟基外,还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
则这种醇是()4.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
下列各组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A.Li,F B.Na,Cl C.Na,F D.Mg,O5.通式为C n H2n-2的一种气态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这种烃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6.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C.图a在三堆空间里堆积可得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堆积7.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C.HCl 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8.有一种脂肪醇,通过一系列反应可变为丙三醇,这种脂肪醇通过消去、氧化、酯化、加聚反应等变化后可转化为一种高聚物,这种醇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CH2=CHCH2OH B.CH2ClCHClCH2OHC.CH3CH2OH D.CH3CH(OH)CH2OH9.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上,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10.X、Y、Z、W均为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X是羧酸,Y是酯B.Z是醛,W是羧酸C.Y是醛,W是醇D.X是醇,Z是酯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化合物A(C4Si4H8)与立方烷(C8H8)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则C4Si4H8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3 B.4C.5D.612.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模型如右图(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X是一种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X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5个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多13.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区别苯和乙苯: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现象B.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加硫酸铜晶体观察现象C.乙醇的消去反应、皂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均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入硝酸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B.甲酸与乙二酸互为同系物C.用浓Na2SO4、CuSO4溶液或浓硝酸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D.(水杨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CO2和H2O 15.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
“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4Cl6O8B.1 mol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苯环上卤素不水解),最多消耗4 mol NaOH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D.1 mol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6 mol16.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硼原子以sp杂化C.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D.氯化硼分子属极性分子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C.PCl5分子中P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分别为V形和平面正三角形18.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若其中有两个NH3分子分别被H2O取代,所形成的[Co(NH3)4(H2O)2]3+的几何异构体种数有(不考虑光学异构)几种()A.2种B.3种C.4种D.6种19.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的甜味,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加成反应B.完全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C.阿斯巴甜属于糖类化合物D.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两种氨基酸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ⅦA族的元素最大B.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C.第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D.在同一主族中,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12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⑴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________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将试管a中的液体取出,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再放入甲烧杯中,很快出现明显的现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22.(11分)现有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画出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G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区;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化合物BA2D2蒸气293 K时,理论测算密度为2.0g·L-1,实际密度为2.5 g·L-1的原因是。
⑶ FD2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分子空间构型为;FD2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填入序号)。
①FD2与水极性相同②FD2可以与水反应⑷有人推测化合物CA5的存在,该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可能类型为:223.(9分)222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
B和C属同一主族,D和E属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
D的原子序数比E小5,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右图。
⑴A的元素符号是;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⑵ B的氢化物的晶体类型是晶体,B的氢化物与C的氢化物相比,分子极性较大的是(写化学式)。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 m-3,则晶胞的体积是(只要求列出算式)。
24.(18分)吲哚昔酚(idoxifene)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它的合成路线如图。
(1)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1molA最多能与H2发生反应(2)反应类型:B→C;D→E(3)D中含氧官能团有:(写名称)。
(4)化合物E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填入序号)A、加成反应B、酯化反应C、水解反应D、加聚反应(5)E→F中还有一种副产物G生成,G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三个六元环,G 结构简式为:。
(6)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种。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与FeCl3溶液作用不显色;④不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7)2,2-二甲基戊酸[CH3CH2CH2C(CH3)2COOH]是有机合成中间体,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丙酮(CH3COCH3)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2,2-二甲基戊酸(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注明反应条件)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丙酮分子间能发生上图合成路线中A→B的类似反应;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CH3CH2OH CH2=CH2CH2Br-CH2Br参考答案一、1B 2D 3 4C 5B 6C 7D 8D 9B 10B二11B 12A 13AD 14A 15B 16CD 17BD 18A 19BC 20D21(2)冷却氮气(3)乙酸 C 蒸馏(4)银镜反应方程式氧化反应22.(1); d N>O>C(2)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3)sp2杂化;V形;①②(4)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5)原子;酸性;Al3++3H2O Al(OH)3+3H+(6)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23 (1)H 第四周期、第7B族1s22s22p63s23p63d5(2)分子HF(3)4*78g/mol/6.02*1023*ag·cm-3l24.(1)C9H10O2,;4mol;(2)加成;还原⑶羰基;羧基;醚键(4)AB(5)(6)8种(4)(反应条件每步1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