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2.2.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动物细胞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动物细胞【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认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3、总结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巧。
【重点和难点】重点: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6—P47完成练习)1、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1)用洁净的纱布把和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
(3)用消毒的在自己漱净的口腔_______上轻轻刮几下。
(4)把牙签上________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中几下。
(5)用镊子夹起 ,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___ ____,然后__________、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6)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7)用_______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______的全部。
2、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不同,但却是一样的,都有、和。
细胞质中有但动物细胞不具有、通常也没有。
二、课堂助学1、情境引入: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们有无区别呢?引入实验:观察动物细胞。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学习任务一:学习制作动物临时装片。
仔细阅读教材P47实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比较实验步骤:讨论下列问题(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
(2)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滴加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学习任务二:认识动物(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简图。
一、诊断与评价:(2014南通)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视野调得暗一些,需使用( ) A.小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大光圈,凹面镜2. 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中考试题及答案)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D.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2.2021年是我国农历的牛年,下列对牛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体表被毛d、变温动物e、牙齿分化f、体内有膈A.a b c d e B.a b c d fC.a c d e f D.a b c e f3.下图所示,①②表示动物类别,③④表示两者的共同特征,表中选项与之相符的是()①②③④A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卵生有脊柱B 鸟类鱼类用肺呼吸恒温C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卵生变温有刺细胞D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鲫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B.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C.狼的犬齿较发达,与其食肉的食性相适应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5. 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主要原因是()A. 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B. 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C. 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D. 肺结构简单,常皮肤辅助呼吸6.近年来,在世界许多水域中都发现了畸形蛙、畸形鱼等水生动物。
你认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A.生物物种的自然衰退B.生物间的近亲交配C.水域污染的日趋严重D.病毒、病菌的感染7.下列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海马 B.斑马C.鳄鱼 D.章鱼8.下列关于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蜥蜴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适合水陆两栖生活B.仙人掌叶片特化成刺,适于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生活C.鲫鱼身体呈梭形,体表被鳞,适于在水中游动生活D.蛔虫消化器官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生活9.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10. .海龟每年按时从上千公里外的海域游到特定的岛屿,在夜间爬上沙滩完成产卵活动。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七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学案:1
教案示例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能举例说出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通过本节的教学,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1)分好小组(2)准备好相应的阅读材料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生物圈的范围(1)先阅读教材P11-12 1.组织学生阅读材料(2)研究讨论生物圈的范围并归纳出来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3)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和自己已有的 3.汇报小组归纳的结构经验谈一谈不同环境中生存的不同生物。
2.生物圈为生物(4)转入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5.引入第二个问题生存提供的基本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生物为什么能生活在生条件可以再补充一些资料。
物圈中?(还可以结合第一章生物的特征。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5)先是小组研究讨论。
的基本条件。
(6)后向全班汇报:阳光的作用、水的 7.组织全班讨论作用、空气的作用、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的等。
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本课:(1)在什么环境中见到过什么生物,它们在做什么?(同学的发言有起到互相启迪的作用,学生能列举出许许多多的实例,教师把握时间。
)(2)还可以先播放录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每一种生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
月球上据说没有生物。
为什么?——没有空气、没有水、温度很低等,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其他的星球人类还没有登越)。
生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
地球上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吧!所有的生物都生存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这个小小的范围就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呢?阅读课本11-12页上3.小组讨论,归纳出生物圈的范围,在各个圈层中常见的生物种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如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2. 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头小猪”和“猪的心脏”所属的层次依次是A. 器官、系统___________B. 器官、组织____________C. 器官、个体 _________D. 个体、器官3.女口图①-④中,最能体现细胞分化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A. 形成组织 __________B. 细胞数目增多 成新个体6. 下列生物体的结构,都属于器官层次的是( )A. 大脑和肝脏 _________ B . 心脏和耳蜗 _________ C.果皮和种子 ________ D. 叶和 花瓣7.________ C.细胞体积增大 ________ D. 形A.C.F 图所示的组织中,属于结缔组织的是(8.下列关于人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从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B.人体有四大组织、八大系统C.人体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彼此独立,毫无联系D.膈将人体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9.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館rw也右e用. 土小械A. 生长B.分化 ___________C.分裂D.分类10.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心脏属于(A. 细胞___________B. 组织 __________C. 器官___________D. 系统11. 如图表示来自同一人体的四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厲説血删卵媚甩平弁肌细胞门轴事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其含量最多的成分都是蛋白质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都能通过呼吸消耗有机物精子、综合题A B C DE(1 )整个人体都是由 A 细胞发育而成的,A 细胞是 __________ 。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分数: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栏里)1、动物和人通过多条途径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下列不能排废物的途径是()A、进行呼吸B、流汗C、排大便D、排尿【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考点:排泄的途径。
2、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动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C、动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 C【解析】考点:生物的特征。
3、下列现象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B、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C、蚊子吸人血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由此可知,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从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属于寄生现象。
考点:寄生的概念。
4、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农田中蛇、植物、昆虫B、阳光、空气、水、土壤C、A和BD、A和B加上其他青蛙【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周围影响其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考点:环境的含义。
5、长期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形态方面出现一些适应性特征,下列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厚的角质层D、叶面积大【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鲁科版五四制-鲁科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岱岳区七年级生物(上)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答案栏中,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需要营养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3.如图表示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A.可以繁殖 B.需要营养 C.能够生长 D.光合作用4.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的依据是( )A.用途 B.生活环境 C.个人爱好 D.形态结构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6.鼠妇生存的环境是( )A.光照充足 B.阴暗潮湿 C.氧气充足 D.高温干燥7.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8.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9.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分工关系10.常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指(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B.生态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大雁 B.一块农田 C.一块草地 D.一片森林13.阴雨天实验室光线较暗,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操作为( )A.用大光圈,凹面镜 B.用小光圈,凹面镜C.用大光圈,平面镜 D.用小光圈,平面镜1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点仍存在,那么污点在( )A.玻片上B.物镜上C.目镜上D.反光镜上15.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盖盖玻片使应将盖玻片( )A.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B.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用力放下C.轻轻平放下,然后轻轻一压D.轻轻平放下,然后用力一压16.下列染色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 )A.把玻片标本浸在染色液中,然后再制成临时装片B.在盖玻片的周围滴一滴染液,在四周用吸水纸吸引C.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把盖玻片取下,滴一滴染液后再盖上盖玻片17.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18.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点滴葡萄糖,这些氧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 D.细胞核19.一棵幼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是( )A.营养状况的好坏B.细胞数目的增多C.细胞体积的不断增大D.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大20.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核哺乳动物的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细胞质④叶绿体⑤细胞核⑥线粒体.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21.体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体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 ) A.与原细胞一致 B.是原细胞的一半C.是原细胞的4倍D.是原细胞的2倍22.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⑤2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玻片中央滴一滴( ) A.生理盐水 B.清水 C.碘液 D.米汤24.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25.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某同学制作了如图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A.从左到右运动 B.从右到左运动 C.来来回回运动 D.不运动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26.结合显微镜使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1)在图1上用正确的标注方法,标出镜臂、粗准焦螺旋、转换器、反光镜等四部分的结构.(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____倍.(3)需要将镜筒下降时,你的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__.(4)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你知道玻片上写的是什么吗?__________.(5)欲使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最大,应选用图2中的那个物镜和目镜(填对应的数字):__________.27.以下两图分别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属于生产组的是__________,甲、乙两图都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如果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乙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3)乙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A.捕食 B.竞争 C.捕食和寄生 D.捕食和竞争(4)乙生态系统中蛇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__________A.鼠 B.草 C.阳光 D.兔.28.如图是克隆羊多莉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与它身世有关的母羊有__________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2)由示意图可知,多莉是由A羊提供的__________和B羊提供的__________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来的.(3)从结果来看,多莉的样子与__________母羊一模一样,(填字母)这说明遗传物质在__________中,控制着生物的__________.29.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的结构,[6]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都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30.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都是从一个细胞__________发育来的.(2)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___的过程.(3)人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和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类组织.(4)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除图中部分外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1.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移动;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进行调节.(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_.(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__________,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__________,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4)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为了看清物体,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__.32.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__________.(2)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运动作用.(3)草履虫的新个体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4)食物由[__________]__________进人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__________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_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岱岳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答案栏中,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需要营养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基本特征.【解答】解:A、有的生物能运动,如动物;有的生物不能运动,如植物等;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物的特征;C、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等.故选:B【点评】了解生物的特征,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对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理解.【解答】解:为什么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C【点评】解此题关键是弄清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的原因.3.如图表示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A.可以繁殖 B.需要营养 C.能够生长 D.光合作用【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能生长的特征的理解.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如图表示种子的萌发.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4.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的依据是( )A.用途 B.生活环境 C.个人爱好 D.形态结构【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此题是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选择题,思考答题.【解答】解: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界下面又分6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田鼠、青蛙、杂草属于影响农作物的生物因素;旱灾使水减少属于影响农作物的非生物因素.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6.鼠妇生存的环境是( )A.光照充足 B.阴暗潮湿 C.氧气充足 D.高温干燥【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分析】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但不同的生物所需的条件又有所不同,如鼠妇生存的环境是温度适宜的阴暗潮湿处.【解答】解: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湿润的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很少.因此鼠妇生存的环境是阴暗潮湿.故选:B.【点评】通过生活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的地方可推知鼠妇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7.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析解答.【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8.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题能力,二是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故选:A【点评】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分工关系【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解: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0.常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指(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符合题意.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故不符合题意.C、池塘生态系统,是由池塘内的生物和环境构成的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故不符合题意.D、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B.生态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解答】解:A、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的种类很多,各生态系统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地区性的.不符合题意.B、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这部分知识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大雁 B.一块农田 C.一块草地 D.一片森林【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一群大雁,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块农田、一块草地,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选A【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3.阴雨天实验室光线较暗,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操作为( )A.用大光圈,凹面镜 B.用小光圈,凹面镜C.用大光圈,平面镜 D.用小光圈,平面镜【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考查了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解答】解: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的更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且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本题中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要把视野变亮,因此选用凹面镜、大光圈.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1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点仍存在,那么污点在( )A.玻片上B.物镜上C.目镜上D.反光镜上【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点仍存在,那么污点在目镜.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15.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盖盖玻片使应将盖玻片( )A.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B.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用力放下C.轻轻平放下,然后轻轻一压D.轻轻平放下,然后用力一压【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的有关知识.在制作玻片标本要防止产生气泡,目的是便于观察【解答】解: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X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故选A【点评】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细胞则不具有这些特征.16.下列染色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 )A.把玻片标本浸在染色液中,然后再制成临时装片B.在盖玻片的周围滴一滴染液,在四周用吸水纸吸引C.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把盖玻片取下,滴一滴染液后再盖上盖玻片【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因此染色一定要均匀、要全染色.【解答】解: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不用吸水纸吸稀碘液不会自己过去,直接滴在材料上可能会染色过浓,影响观察.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养成严格遵守操作方法步骤.17.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考点】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各结构的功能,重点是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据此解答.【解答】解:A、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但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可能随意进出,不能控制物质进出,故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起到保护内部物质的作用,但保护作用不能控制物质进出,故不符合题意.。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下列能体现生物体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A . 飞蛾扑火B . 惊弓之鸟C . 望梅止渴D . 孔雀开屏2. (2分) (2016七上·宜昌期中) 松林防治松毛虫时,可采用招引灰喜鹊成群前来的方法。
这是利用了灰喜鹊与松毛虫之间存在的什么关系?()A . 竞争B . 捕食C . 合作D . 寄生3. (2分) (2017七上·广东期中) 牛是一种群居生活的动物。
当麝牛遭到狼群的攻击时,牛群中所有的成年雄牛会头朝外地围成一圈,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避免它们受到伤害。
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A . 捕食关系B . 竞争关系C . 合作关系D . 寄生关系4. (2分)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的组成包括A . 阳光、空气、水等B . 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C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 . 生产者、分解者5. (2分) (2018七上·长沙期中)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 农田生态系统B . 城市生态系统C . 生物圈D . 森林生态系统6. (2分) (2017七上·广东期中) 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 图像③放大倍数最大B . 图像①的视野范围最大C . 图像④的视野亮度最暗D . 图像②的标本距物镜最远7. (2分)(2018·广州)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 细胞核和线粒体B . 线粒体和叶绿体C . 细胞核和叶绿体D . 液泡和叶绿体8. (2分) (2015七上·邵阳期中)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 . 生理盐水、清水B . 清水、生理盐水C . 清水、碘液D . 生理盐水、碘液9. (2分)(2017·泰山模拟) 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234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C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D人体系统人体器官人体组织人体细胞A . AB . BC . CD . D10. (2分) (2017七上·费县期中) 下列关于组织和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组织就是器官B . 所有的组织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器官C .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就是器官D . 相同的组织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器官11. (2分)(2017·云南)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 . 变形虫B . 草履虫C . 衣藻D . 病毒12. (2分)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二中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菜农在大田中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菜,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3.蚯蚓一般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B.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C.喜欢雨后晒太阳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4.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6.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罐头瓶实验材料处理环境①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②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9.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10.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11.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12.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⑧⑤⑥D.①②④⑤⑧⑥13.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A.比较法B.模拟实验法C.调查法D.科学推测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B.缺氮时植株矮小C.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鹿遇敌害时快速奔跑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栽种植物,防风固沙B.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C.蚯蚓疏松土壤D.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16.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B.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C.蚊子吸人血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17.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A.发现并提出问题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C.做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18.下列可作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标志的是( )A.是否由细胞构成B.是否需要营养C.能否生长D.能否运动19.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B.环境能适应一定的生物C.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环境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20.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 )A.所有的环境因素B.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2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草B.猫和老鼠C.蚂蚁和蚂蚱D.牛和人2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生物学角度理解,螳螂、蝉、黄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生态系统B.食物链C.食物网D.生物圈23.在一块高粱地里直接影响高梁生长的生物因素有( )A.水、空气、阳光、土壤B.蚜虫、杂草、鼠、蝗虫、鸟C.鸟、鼠、蛇、杂草D.杂草、兔子、蚯蚓、阳光、空气、水等24.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C.独立实验D.对照实验2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二.简答题:26.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①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②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③你在一些音像资料上看到的猎豹发现角马后迅速追击,角马发现猎豹后快速逃跑.上述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27.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__________.28.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常用方法是调查以及__________.29.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_______,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时要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统计.30.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问题:__________.假设:__________.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3)方法步骤: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__________.(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5)结论:__________.请问:Ⅰ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Ⅱ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31.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这是生物间的关系.我们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问:(1)这说明植物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动物间存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32.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同时,蚯蚓的生命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菜农在大田中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菜,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的颜色与体内的色素有关,绿色一般是叶绿素的颜色,韭菜和韭黄本是由同一种植物,但韭菜是绿色,而韭黄是黄色的,如果把韭黄放在露天环境中几天,那么其颜色也会变成绿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所以韭菜和韭黄本是由同一种植物,但韭菜由于生活在露天环境中有光有叶绿素,所以是绿色的,而黄色的韭菜是在遮光的条件下没有制造叶绿素故生长的颜色是黄色的.点评:关键知道植物的颜色与体内的色素有关,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对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理解.解答:解:为什么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C点评:解此题关键是弄清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的原因.3.蚯蚓一般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B.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C.喜欢雨后晒太阳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考点:蚯蚓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故选B.点评:关键知道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吸收土壤缝隙内空气中的氧.4.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分别是:⑥水、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分析: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故选:D点评:掌握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分析题意,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6.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能力.解答时结合题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答:解: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温度,所以在设置对照时,除温度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而表格中不仅是变量温度不同,而且光照也不同(明亮、阴暗),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该把纸盒左半侧明亮修改为阴暗,使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只有变量温度不同.因此选项A、B、D均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设置对照实验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探究实验只能存在单一变量.解答:解: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所设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余条件应完全相同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①瓶内的玉米种子能得到适量的水,②瓶内的玉米种子得不到水;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变量是水,该探究实验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一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9.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解答: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故选:B点评: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10.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解答:解:A、蛾类夜间活动,白天不出来与阳光有关,故不符合题意.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刺与沙漠地区缺少水有关,故不符合题意.C、候鸟在秋天飞往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又飞回来,与温度有关,故符合题意.D、山顶的树由于在山顶,风比较大,使得树长成旗形,所以山顶的旗形树和风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11.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概念、环境因素来分析.解答:解: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指的是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A、田野里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而缺少了非生物因素,因此此项错误.B、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缺少生物部分,此项错误.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为蝗虫以外的其它蝗虫也属于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此项错误.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不仅包括生物因素还有非生物因素,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内涵.12.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⑧⑤⑥D.①②④⑤⑧⑥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⑧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⑥得出结论③表达交流.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3.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A.比较法B.模拟实验法C.调查法D.科学推测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调查法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之一,比较法、模拟实验法和科学的推测等是生物研究常用的方法.解答:解:A、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B、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C、调查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D、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故选:C点评: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B.缺氮时植株矮小C.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鹿遇敌害时快速奔跑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就很难成活.解答:解: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是生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A正确;B、缺氮时植株矮小,是环境因素氮元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蝗虫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近,不易被天敌发现,是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鹿遇敌时快速奔跑,具有快速奔跑的能力才不能被捕到,是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5.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栽种植物,防风固沙B.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C.蚯蚓疏松土壤D.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蚯蚓能疏松改良土壤,是生物蚯蚓对环境土壤的影响;森林净化空气,是生物树木对环境的影响;栽种植物,防风固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6.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B.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C.蚊子吸人血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寄生的概念.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解答:解: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宿主”或“寄主”.由此可知,只有选项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从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属于寄生现象.故选:D点评:寄生是宿主必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生存.17.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A.发现并提出问题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C.做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考点: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朗一中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答题卡内)1.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写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 C.水D.空气2.如果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重新进行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4.“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5.下列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B.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6.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丁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丙、乙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下降D.甲、乙、丙的数量都增加7.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科学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要借助放大镜8.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9.如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10.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应相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相同D.所有变量都不同1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蛇与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12.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A.B.C.D.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中”,他们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那么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是()A.B. C. D.14.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15.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A.B.C. D.16.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细胞,在这过程中,你不应该进行的操作()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1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A.乙和丙数量增加B.丙和丁数量减少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乙和丁数量增加18.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19.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平展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A.B.C.D.20.图中,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2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项特征()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生长和繁殖C.排除体内的废物D.能进行呼吸23.蚯蚓体表有黏液和刚毛,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并提高土壤肥力.这一事例可以说明()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才能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C.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对环境造成影响24.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B.葵花朵朵向太阳C.大树底下好乘凉D.春风又绿江南岸25.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共50分)26.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当进入生物体后,与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分析回答:名称海水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ppm)0.0005 0.5 0.005 2 0.04 75.5(1)试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最高消费者是.(3)导致生物E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2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此图回答:(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戊所代表的生物成分属于.(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3)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的变化可能是.28.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种杀虫剂A 鲇鱼小鱼78 96B 河蚌水蚤、小球藻25 57C 小球藻﹣ 3 5D 小鱼水蚤10 31E 水蚤小球藻 5 1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3)研究表明.甲基汞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富集,最终体内含量比例最高,如果人类以鲇鱼为食,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29.如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1)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该生态糸统中的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关系,狐与猫头鹰的关系到是关系.(3)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均来源于植物通过固定的太阳能能.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是.(4)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发生变化?.(5)此生态系统图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是,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3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动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的过程填写完整.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②作出假设:.③制定并实施计划:在实验中的变量是,为了确保实验只有这一个变量,应采用的方法是.该实验如果只用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答:.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见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答:.⑤表达和交流.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结束后应该对鼠妇做怎样的处理?答:.31.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了几个视野,请根据回答问题:(1)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移动;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进行调节.(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32.据下三图回答有关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1)图一所示的是.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在同一直线上.(2)进行图二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3)三个图所示步骤的操作顺序是:→→.33.王强和几个同学利用假期对我市老寨山的某片森林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1)下面是王强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的同学认为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在图中画出.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3)他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环境.(4)有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鸟类,会造成的大量繁殖,结果对森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34.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系统模拟装置,图中数字1、2…5分别表示瓶塞、池水、金鱼藻、池泥和椎实螺.请据此分析回答:(1)他应把两个玻璃瓶分别放在的环境中,原因是.(2)两瓶内均具有的非生物因素有.(3)上述玻璃瓶内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别是.(4)上述生态系统内有无分解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如何进行的?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答题卡内)1.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写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 C.水D.空气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如果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重新进行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解答:解:其中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结论一般是一致的.当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时,可尝试一些做法来说明原因.A、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假设的问题,可以重新进行假设.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数据是根据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记录的,不能随便的修改,否则就会使得实验出现错误.故符合题意.C、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重新进行假设.故不符合题意.D、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考查的重点,多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解答:解: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也就是要反映因为生物怎么样所以环境改变了,要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故选:A点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4.“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解答: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故选:C点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下列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B.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解答:解:在地球上,我们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范围,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6.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丁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丙、乙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下降D.甲、乙、丙的数量都增加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故选:A点评: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科学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要借助放大镜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对观察法的理解.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解答: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观察包括肉眼观察和运用器具观察.视觉有时会出现误差,精确的观察需要一定的工具.故选:D点评: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8.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体小且绿色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9.如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生态平衡.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吸收、生态平衡的意义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是消费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故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除了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还有温度、阳光、氧气等.故不符合题意;C、草是牛的主要食物,它在牛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而不是胃.故不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生态系统具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过度放牧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生态灾难,是使土地沙化.10.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应相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相同D.所有变量都不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故选:A点评: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11.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蛇与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解答:解:A 蛇与鹰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故选项错误B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故选项错误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故选项错误D由于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因此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12.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A.B.C.D.。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学案.doc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分化和组织的概念,2、了解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难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62完成练习)1、动物经过细胞产生了不同细胞群。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和。
(1)上皮组织由细胞构成,具有、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主要由构成,具有、舒张等功能。
(3)神经组织主要由构成,能够,传导冲动。
在体内起着和作用。
(4)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骨组织、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有、连接、、营养等功能。
3、器官:不同的按照一定的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4、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二、课堂助学1、情境引入: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是什么细胞?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又是怎样构成人体的呢?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下图是细胞分裂、分化简图,认真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1表示的是细胞的________ 2表示的是细胞的_______(2)能使细胞数量增加是_____(填序号),能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3)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填写适当的组织名称。
(1)与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相适应,骨骼的主要组成是________ 组织。
(2与收缩、舒张功能相适应,心脏的主要构成是________ 组织。
【中小学资料】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5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综合检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选择题1.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2.在观察过程中,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准焦螺旋3.在制作糖拌黄瓜时,加入食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类似于如图细胞中的哪一部分?( )A.①B.②C.③D.④4.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D.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5.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太弱时应用(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6.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将物像调至视野中央,则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右上方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物镜是8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20X,物镜是45X,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结果是( )A.细胞变大,数目减少B.细胞变小,数目减少C.细胞变大,数目增加D.细胞变小,数目增加8.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而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未动,据此可判断污点存在于( )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 D.装片上9.制作临时装片时,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防止水溢出C.增强透明度D.防止实际材料被损坏10.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B.清水、生理盐水C.生理盐水、生理盐水D.生理盐水、清水11.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2.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B.线粒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D.叶绿体13.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14.为了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结构,通常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B.观察法C.调查法D.比较法15.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p B.q C.d D.b16.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17.显微镜中,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 )A.准焦螺旋 B.镜柱 C.反光镜D.载物台18.“洋葱表皮细胞是扁平的;动物的肌肉细胞是细长纺锤形的;神经细胞则有许多突起.”对这段叙述的合理概括是( )A.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B.不同的细胞形状多种多样C.不同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9.植物细胞生长是因为( )A.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B.细胞从外界吸收了营养物质,体积不断胀大C.细胞从外界吸收了营养物质,并转化成了自身的组成物质D.细胞内的液泡不断长大的结果20.用热水烫番茄,很容易从番茄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营养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21.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 )A.番茄果肉 B.一只香蕉 C.洋葱表皮 D.苹果果皮2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 ) A.变亮增多B.变暗减少C.变亮减少D.变暗增多23.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2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B.4个C.16个D.32个2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26.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在线粒体上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研究发现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请推测:在人的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 )A.心肌细胞 B.腹肌细胞 C.角质层细胞D.脂肪细胞27.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限制草履虫运动B.增加营养C.便于计数 D.增加温度28.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A.细胞核B.液泡 C.食物泡D.伸缩泡29.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30.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能够完成呼吸排泄和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等各项生命活动C.都是对人类有害的D.大多数生活在水域环境中二、识图题31.比较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番茄果肉细胞,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是[A]__________.(2)图中未显示的细胞的主要结构部分是__________.这一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一般不易看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3)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D]内含有__________.(4)细胞内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B]叫__________.(5)西瓜吃起来有甜味,因为__________中含有大量甜味物质.32.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试说明分裂前后,细胞内②的数目变化?__________,这对细胞生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3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一)表示__________过程,图(二)表示__________过程,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2)图(二)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34.如图是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为__________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2)结构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3)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4)结构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35.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之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2)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__________.(3)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运动作用,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食物由(__________)__________进人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__________细菌,所以草履虫对_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三、实验题:36.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1)填写名称: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2)反光镜是[__________],粗准焦螺旋是[__________].(3)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①图2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__________.②图3(上)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③图3(下)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__________,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__________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片时__________.37.阿哲做完“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后,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请你帮他把这个比较填完整.(1)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__________.(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4)“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时用的染料都是__________.(5)阿哲做了一个动物细胞模型,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好评,你认为他做的动物细胞模型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答:__________.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15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一、选择题1.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 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2.在观察过程中,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准焦螺旋【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明确显微镜的结构特点.【解答】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的多少.A、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使用小光圈,使进入的光线更少,光线更暗,故不符合题意.B、换高倍目镜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增大,视野变暗,故不符合题意.C、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为了不影响观察效果,应选用凹面镜,故符合题意.D、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地物像.与视野的亮暗程度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于在使用显微镜中遇到的问题,可结合显微镜的示意图熟记其结构和功能.3.在制作糖拌黄瓜时,加入食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类似于如图细胞中的哪一部分?( )A.①B.②C.③D.④【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和叶绿体.【解答】解:依题意,由图可知:①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②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③液泡和④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黄瓜的汁液来自于液泡内的细胞液.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选:C【点评】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D.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本题是考察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解答】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最后整理实验台,收放仪器.故选;B【点评】注意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5.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太弱时应用(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用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太弱应把显微镜的视野变亮,因此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解答】答:用显微镜观察时,若环境光线太弱时应该使视野变亮.A:大光圈、凹面镜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大光圈、平面镜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使光线增强,因此视野不是最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小光圈、凹面镜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因此视野不是最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小光圈、平面镜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使用显微镜时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学生容易犯的错为“若环境光线太弱时”应使“视野变暗”.6.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将物像调至视野中央,则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右上方【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A【点评】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物镜是8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20X,物镜是45X,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结果是( )A.细胞变大,数目减少B.细胞变小,数目减少C.细胞变大,数目增加D.细胞变小,数目增加【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分析解答.【解答】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则减少;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依题意,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5×8=40,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20×45=900.故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比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要大,因此,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细胞体积、细胞的数目的关系.8.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而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未动,据此可判断污点存在于( )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 D.装片上【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有污点出现,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污点一般只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仍然存在,则该污点可能在物镜上.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9.制作临时装片时,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防止水溢出C.增强透明度D.防止实际材料被损坏【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解答】解: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故选A.【点评】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细胞则不具有这些特征.10.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B.清水、生理盐水C.生理盐水、生理盐水D.生理盐水、清水【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析】此题考查了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操作的联系与区别.【解答】解: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故选B【点评】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利用比较法学习有联系的知识或区别容易混淆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解此题运用比较法,比较动物细胞和绿色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选:A.【点评】区别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依据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生物细胞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要牢记掌握.12.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B.线粒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D.叶绿体【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解答】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选:B【点评】动物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即线粒体.13.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考点】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中的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两个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不符合题意.C、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无机物可以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获得.不符合题意.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到细胞的内部,让有害的物质外出.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14.为了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结构,通常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B.观察法C.调查法D.比较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等,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分析作答.【解答】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所以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方法属于观察法.故选:B【点评】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选择地观察获取科学事实的自然信息的活动方法.15.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p B.q C.d D.b【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解答】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上下左右都相反.16.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可以从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方面来分析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分化和组织的概念,
2、了解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难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62完成练习)
1、动物经过细胞产生了不同细胞群。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和。
(1)上皮组织由细胞构成,具有、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主要由构成,具有、舒张等功能。
(3)神经组织主要由构成,能够,传导冲动。
在体内起着和作用。
(4)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骨组织、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有、连接、、营养等功能。
3、器官:不同的按照一定的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4、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二、课堂助学
1、情境引入:
动物和人体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它是什么细胞?它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多个细胞?又是怎样构成人体的呢?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下图是细胞分裂、分化简图,认真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1表示的是细胞的________ 2表示的是细胞的_______
(2)能使细胞数量增加是_____(填序号),能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3)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填写适当的组织名称。
(1)与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相适应,骨骼的主要组成是________ 组织。
(2与收缩、舒张功能相适应,心脏的主要构成是________ 组织。
(3)与分泌功能相适应,唾液腺的主要构成是___________ 组织。
(4)与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相适应,神经系统主要由 ________ 组织构成。
学习任务三:器官和系统
皮肤分布在人体表面,有保护作用,如果皮肤被划破,我们会感到疼,皮肤划破处会流血,试说明皮肤中可能有哪些组织?
三:诊断评价
1.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是()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2.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3.想一想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①结缔组织②上皮组织③肌肉组织④神经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细胞在发育规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向特定方向变化,这个过程叫做:
A 、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变异 D、细胞分化
5、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
依据的原理主要是()
A 、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分裂 D、细胞生长
6、下列除哪种结构外,其余的在构成层次上是一致的?()
A 、心脏 B、血液 C、肺 D、肾脏
7、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
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右图),这一过
程称为细胞的()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分类
8、北极熊白色的皮毛下厚厚的脂肪属于()
A.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9、下图中体现细胞分化的是:
10、用
显微
镜观
察动
物或
人的四种基本组织切片时,看到了下面①~④小图所示图像,给出的各项说明中,错误的是:()
A.①是神经组织
B.②是结缔组织
C.③是肌肉组织
D.
④是保护组织
四、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