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文言文阅读第13篇醉翁亭记素材2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上册 第13~17篇
八年级上册 第13篇 三 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3分)
八年级上册 第14篇 答谢中书书
全文主旨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作者通过对景物全方位、 立体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期望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心愿,也透露出作者归隐山泉的高洁志趣。
八年级上册 第13篇 三 峡
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④,可列坐而庥⑤焉。风摇 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有删改) 【注】 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泓(hóng):深潭。水 深而广。③纡(yū)馀:曲折延伸的样子。馀,同“余”。④箭:小竹。 ⑤庥(xiū):同“休”,休息。
奔: 飞奔的马 朝: 在早晨 清: 清波 霜: 下霜
八年级上册 第13篇 三 峡
➢ 特殊句式 1.清荣峻茂。(省略句,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2.有时朝发白帝。(省略句,“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 从白帝城”) 课外拓展 1.[2021扬州中考]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省略句,“喜谈当 世事”前面省略了主语“贺铸”) 2.[2021泉州质检]退,息于室与家人言,一出于诚。(省略句,“退”意 思是退朝,前面省略了主语“韩琦”)
八年级上册 第13篇 三 峡
段落精解 描写三峡深秋的景色:水枯气寒,猿鸣凄凉。通过猿鸣来渲染秋季肃 杀凄凉的气氛。
八年级上册 第13篇 三 峡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3篇 醉翁亭记课件
•
渔:_捕_鱼__[F]
• (17)泉香而酒洌 洌:_清_澈__,_这_里__指_酒_的__清_醇________[F]
• (18)山肴野蔌
• 山肴:
_____拿__山_野_里__打_来_的__鸟_兽_做__的_菜_,__俗_称_“__野_味_”_____
•
蔌:__菜_蔬___
• (19)杂然而前陈者
•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2011本溪、厦门、十堰, 2009河南)
• 【答案】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 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2012巴 中,2011甘肃、盐城)
• 【答案】 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是)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 【答案】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 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
• 3.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 (1)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 • (2)渐 闻 水 声 潺 潺 而 泻 出 于 两 峰
之间者
• (3)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 (4)然 而 禽 鸟 知 山 林 之 乐
陈:__摆_开____
•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
_____尽__兴_地__喝_酒_
•
丝:_____弦_乐__器_
•
竹:_____管_乐__器_
• (21)射者中,弈者胜 射: _这_里__指_投_壶__这_里_指__投_壶__,_宴_饮__时_的_一__种_游_戏__,_把_箭__向____
_壶_里__投_。_投__中_多_的__为_胜__,_输_者__照_规_定__的_杯_数__喝_酒_______
常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重点知识点汇总
常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重点知识点汇总重点文言文《醉翁亭记》一、文常积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人,北宋文学家。
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二、理解性默写(1)写“醉翁”别号由来的句子: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是山间之四时也。
(3)文段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体现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文段写琅玡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醉翁亭,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全文的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
三、问题探究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人有别的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水落石出(形容事情真相大白)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生活愁绪的复杂感情。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4.第三段向我们展现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5.第四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
先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与民同乐。
6.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写了“乐”的几种情境?(1)禽鸟之乐;(2)游人之乐;(3)太守之乐。
7.请分析下面句子的写作特色。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课件
之乐”,又以“太守之乐”衬“游人之乐”。 内容分析有误。以“游人之乐”衬“太守之 乐”。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 一的,“醉”是本质,“乐”是表象,写“乐”正是为了写 “醉”。
内容分析有误。“乐”是本质,“醉”是表象,写 “醉”正是为了写“乐”。
(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 事的人。
3.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 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 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解愁怀的放旷情怀。 B.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 者都生动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醉翁亭记 专题复习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原文复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环( 环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听到)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曲折、回环)路转,
有亭翼然临( 居高面下)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造,建)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取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就)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翁也。醉翁之意( 意趣,乐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水之乐,得( 领)会之心而寓( 寄)托之酒也。
中考链接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15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
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中考必考文言文之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 赏析(一):
●
全文共四段,条理清楚,构思极为精巧。
●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环滁
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
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
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 原文(二):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 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
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
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写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
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为下文的活
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背景。作者接着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
2020年初中语文课标必背文言文16篇必背13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醉翁亭记》强化训练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醉翁亭记》一.课文内容详解。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瑘山。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翘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这就是醉翁亭。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造亭子的人是谁呢?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它起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弯着腰的老人,由大人搀着的孩子,往来不断,这是滁州人在游玩。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到溪水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清而酒味香,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相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众位宾客在尽情地欢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文言文阅读常见文言实词现象梳理素材
16.辟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通“避”,躲避
17.辩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通“辨”,辨别
18.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9.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通“欤”,语气助词
20.乡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6.朝
zhāoa
cháob
①朝a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朝a发白帝(《三峡》)
②皆朝b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于是入朝b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7 .
(2015考)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5考)
②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常见文言实词现象梳理
(一)通假字及用法举例
通假字
用法举例出处
意 思
1.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语录》)
通“悦”,愉快
2.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语录》)
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3.要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通“邀”,邀请
4.
(2013考)
略无阙处(《三峡 》)
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
③舜发a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野芳发a而幽香(《醉翁亭记》)
⑤黄发b垂髫(《桃花源记》)/苍颜白发b,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17.伐
①十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18.方
【中考试题研究】(课标版)安徽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3篇 醉翁亭记课件
• 6. 文章第二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 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 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009长春) • 【答案】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 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 风霜、水石”。
• 7. 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 答。 (3分) • 【答案】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 之乐、与民同乐)。
• 【答案】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
下休息。
• (9)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012恩施)
• 【答案】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
酒,泉水甜而酒水清。
•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012毕节,2011徐州、 • 宿迁)
• 【答案】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 (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14泸 州,2012锦州、威海,2011贵港、宁德) • 【答案】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 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 (1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015昆
• (22)觥筹交错 觥:______ 酒杯 • 筹: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脸色苍老 • (23)苍颜白发 苍颜:__________ • (24)颓然乎其间 • 颓然: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盖 • (25)树林阴翳 翳:________ • (26)鸣声上下 上下: __________________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明、达州、通辽,2013齐齐哈尔、丹东,2012毕节,
中考语文类文阅读线上拓展13《醉翁亭记》
13《醉翁亭记》(一)【原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
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 得渔钓而旷落① ,此山水之布置② 也。
(节选自《林泉高致》)【注释】①旷落:空旷落寞。
②布置:指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构思布局。
【译文】山把水当成自己的血脉,把草木当成自己的毛发,把烟云当成自己的神采。
所 以,山有了水就鲜活起来,有了草木就又显得繁盛,有了烟云就更为秀媚。
水把山当成自己 的脸面,把山亭水榭当成自己的眉毛和眼睛,用打渔垂钓来彰显自己的精神。
所以水有了山 而更显妩媚,有了亭榭更显明朗畅快,有了渔钓之人才更显空旷落寞,这是山水画应有的构 思布局。
(二)喜雨亭记【原文】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志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① 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 。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 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③ 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农夫相与忭④ 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⑤ ,狱讼繁兴,而盗 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⑥ 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 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 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⑦ ,不可得而名。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醉翁亭记》(附答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醉翁亭记欧阳修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熟悉、掌握重难点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解释加点的字1、环滁皆山也。
环: 2.林壑尤美尤:3.蔚然而深秀者蔚然: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5.醉翁之意不在酒意:6.云归而岩穴暝暝:7.日出而林霏开林霏开:8.名之者谁名:9.野芳发而幽香芳:10.佳木秀而繁阴秀:11.负者歌于途负者:12.伛偻提携:13.杂然而前陈者陈: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丝、竹:15.射者中,弈者胜。
射:弈:1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苍颜:颓然:17.阴翳:18.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其乐:19.太守自谓也。
自谓:太守谓谁?谓:二、重点语句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三、根据原文默写1.第2段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2.第2段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四、理解原文回答。
1. 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2.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答案: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2.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的理想之风。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9上二醉翁亭记课件
考点全练
【译文】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云雾集合,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 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 象,这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有 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 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低落, 石头露出,这是山中的四季风景。早晨上山, 傍晚返回,四季的风景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 穷无尽的。
首页
考点全解
写 ①叙事、抒情和写景有机的结合,情景 作 交融,骈散结合。 特 ②动静对照。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 色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照,使散文的
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 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首页
考点全解
写作意图 本文通过描写醉翁亭及其附近优美
( 思 想 感 的环境及变幻多姿的自然风光,以
首页
文言 词汇 (一词 多义)
考点全解
首页
考点全解
重 (1)本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点 (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 内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容 (3)贯穿全文的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以“醉”“乐”两字提挈全篇,贯穿 全文的主线是“乐”字。结尾用“醉能 同其乐”一句把“醉”“乐”统一起来, 点明主旨。“醉”是表象,“乐”是实 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首页
课文全解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 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文】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 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 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 的四季风景。 [芳:香花。而:并列连词,不译。秀:茂盛、 繁茂。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⑤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 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重点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篇目一:《岳阳楼记》1.通假字(1)百废具兴“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2)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2.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________ 今义:越过(阻碍);跳过(2)增其旧制.古义:________ 今义:制造;制度(3)横.无际涯古义:________ 今义: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4)去国.怀乡古义:________ 今义:国家(5)至若春和景.明古义:________ 今义:景色(6)沙鸥翔集.古义:今义:集合;聚集(7)宠.辱偕忘古义:今义:宠爱;偏爱(8)微.斯人古义:今义:细小;轻微3.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①百废.具兴原意为:无用的,在句中的意思为: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原意为:贤明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2)名词用作动词忧谗.畏讥原意为:谗言,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词用作状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原意为: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后”原意为:时间或次序在后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4.一词多义(1)通:②③⑨⑩⑦①政通.人和__________;②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_ ;③才通.人(《桃花源记》)__________;④阡陌交通.(《桃花源记》)__________;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⑥中通.外直(《爱莲说》);⑦通.计一舟(《核舟记》)。
(2)和:①政通人和.________;②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③久而乃和.__________。
(3)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___________;④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醉翁亭记.doc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欧阳修(宋)]选自《欧阳永叔集》①原文:环滁②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③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④。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⑤,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⑥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⑦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⑧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⑨。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①,云归而岩穴暝②,晦明变化③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④,佳木秀而繁阴⑤,风霜高洁⑥,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①歌于途,行者休于树②,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④,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⑤,山肴野蔌⑥,杂然而前陈⑦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⑧,射者中,弈⑨者胜,觥筹交错⑩,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⑾白发,颓然乎其间⑿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①,鸣声上下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③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④,太守也。
太守谓⑤谁?庐陵欧阳修也。
课下注释:①选自《欧阳永叔集》。
欧阳修(1007-1072),宋代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第一段:②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③林壑:树林和山谷。
④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⑤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随着转弯。
⑥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之上。
临:居高下望。
⑦自谓:自称,指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⑧意:情趣。
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里领略了欣赏山水之乐,借着酒以寄托抒发这种乐趣。
第二段:①林霏开:树林中的雾气消散。
部编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课件 醉翁亭记共46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6
【云南中考面对面】2015届中考语文 古诗文知识梳理 文言文部分:第13篇 醉翁亭记
(15)觥筹交错
酒杯 觥:___________________ 筹: ___________________ 酒筹,宴会上行令 或游戏时饮酒记数用的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苍颜白发 (17)颓然乎其间
脸色 颜【F】:_______________ 原意是精神不振, 颓然:_________________ 这里形容醉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
②临【F】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_________ 到
①云归【F】而岩穴暝 聚拢 _________ 回家 _________
(3)归
②太守归【F】而宾客从也
①太守自谓【F】也 (4)谓 ②太守谓谁 ①而乐【F】亦无穷也
命名 _________ _________ 为,是 乐趣 _________ 欢乐,快乐 _________
(2)有亭翼然立于泉上者
(3)饮少辄醉 (4)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云归而岩穴暝
散开,消散 开【F】: ________
暝【F】: 昏暗 ________ 暗 晦【F】 : ________
(7)晦明变化者
(8)而乐亦无穷也
穷尽 穷【F】: ________
腰背弯曲 (9)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伛偻【F】:________ 提携:牵引、领 ________
①颓然乎其间者
(5)乎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在 _______ 吗 _______
6.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 提示:“也”表示判断。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篇范文目:醉翁亭记考点.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篇目:醉翁亭记考点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间也。
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一样,而乐亦无量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拔,来往而不停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但是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织,起坐而吵闹者,众宾欢也。
苍颜鹤发,寂然乎此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斜阳在山,人影凌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围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岳中,树林和山谷尤其漂亮。
远眺望去树木旺盛、幽静艳丽的就是琅琊山。
在山中行走六七里,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眺望去从两座山岳中间倾注而下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随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凑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筑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名来命名的。
太守和来宾们来这里饮酒,略微饮上一点就醉了,并且年纪又是席间最大的,因此给自己取号叫“醉翁”。
醉翁的意趣不在于饮酒,而在于赏识山川的风景。
赏识山川的乐趣,领悟在内心,寄望在饮酒上。
至于太阳出来时,树林间的雾气就消失,烟云靠拢,山谷洞窟就显得惨淡了;灰暗光亮交替变化的情况,是山中早晚的风景。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文言文阅读第13篇醉翁亭记素材(2021-2022学年)
第13篇醉翁亭记【2016年节选第三段与《桃花源记》第二段对比考查;2010年节选第二段与《岳阳楼记》第四段对比考查】原文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ɡ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2012,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象)。
错误!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错误!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的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开放在面前,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阳修也。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教参段层】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山水之乐”是全文的主线。
亭的周边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由远及近)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朝暮之景(早→晚)→四时之景(春、夏、秋、冬)→乐亦无穷(点睛之笔,使景与情融为一体,呼应上段“山水之乐”)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欧阳修《醉翁亭记》曾巩《醒心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2)
【古文阅读】【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间也。
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一样,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斜阳在山,人影凌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黔,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②其名之意。
既又直③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来宾者游焉,则必即④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⑤荒野之无量,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⑥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因此但是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嘻!其堪称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摘自曾巩《醒心亭记》)【说明】①涯:水边。
②见:通“现”。
③直:当,面对。
④即:往,到。
⑤滋:生。
⑥洒然:本为以水喷散貌,此指突然挣脱愁闷貌。
11.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 2 分)(1)别有用心不在酒意: ______.(2)欧阳公作州之二年作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 4 分)‘(1)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13.【甲】【乙】两文中的“乐”各指什么而言?(2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 13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篇醉翁亭记
【2016年节选第三段与《桃花源记》第二段对比考查;2010年节选第二段与《岳阳楼
记》第四段对比考查】
琅琊(Lánɡ yá)也。
山行六七里,
寓
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
季景
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年
不
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是
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
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朝暮之景(早→晚)→四时之景(春、夏、秋、冬)→乐亦无穷(点睛之笔,使景与情融为一
滁人之游→太守之宴→众宾之欢→太守之醉(外→内)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归结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