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word版本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历 史 (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中山一中联考)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曾三次修订。
初修始于建文元年,靖难之役后,于永乐初重修,此为二修;但由于“成于急促,未及精详”,永乐九年第三次修纂。
这说明A .重修实录有利于记载的准确B .历史编修受政治因素的影响C .古代官修史书力求精益求精D .实录修订随时代发展而完善2.(2018桂林十八中第一次月考)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些政务文书显示,中书省官员署名之后,门下省官员写上“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注明时间并署名。
这表明中书、门下两省 A .有分工无牵制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B.行使宰相职权C.共掌军政大权D.地位高低不同3.(2018浏阳一中月考)根据下图隋朝时的三省六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建立于秦朝B.该制度完善了中央集权C.这个制度取消了相权D.该制度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2018新安一中月考)元朝最高监察机构是御史台(中台),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秩从一品”;设监察院,为天子耳目。
在地方则设立两个行御史台作为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台),中台和行台之下,把全国划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司,分驻各地,中台、行台与肃政廉访司相衔接,构成了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司法监察体系。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 、II 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这种方式( )A.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是行政机构不健全的必然产物C.使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2.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王位世袭制3.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4.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分封制逐渐瓦解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 .宗法制已完全崩溃5.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对夏、商、周的制度也有明显的继承,这主要体现在( )A.皇位世袭B.中央官制C.地方行政D.皇权至上6.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此称谓( )A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B .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C .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7.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内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2、右图为秦朝文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物由太尉掌管B、此物可证明当时推行郡县制C 是三公九卿的凭证,可证明当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D、当时军队的调动以此物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
3、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A、汉朝的中外朝制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太祖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御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针对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设立军机处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锦衣卫5.西周宗法制维系的纽带是()A.土地B.义务C.权力D.血缘6.《清史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描述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7.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最突出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文化和军事的领导地位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8.下列官职中,只有文官才能担任的是()A.秦朝的地方郡守B.明朝的地方布政司C.北宋的地方知州D.清朝的地方巡抚9、史书载:“主父堰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武帝D .汉景帝10.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具有审议职能的部门是()A.门下省B.中书门下C. 尚书省D.中书省11.之所以说三省体制能保证君权的独尊,主要是因为( )①三省合作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③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④三省分工明确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是()A、都是地方行政长官B、都直接由皇帝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建立武装D、是皇帝加强对各地控制的工具1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BBCAC CBACC DBDBA CDBCD DCDDB
26、(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
(2分)
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4分)
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分)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
(2分)
“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分)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2分)
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6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7、(1)监察官:御史大夫、刺史;根本目的:维护皇权。
(6分)(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4分)
28、13.(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4分)
(2)特点:中国封建社会权力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分)
(3)查士丁尼积极推动罗马法的整理编纂,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分)
1。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试卷(含答案)
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试卷(含答案)
高一月考(一)历史试题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所有试题的选项均答在答题卷上。
)
1.《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4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妻室子嗣
妻(正配)B二哥(20岁)D四哥(15岁)
妾一(侧室)A大哥(23岁)
妾二(侧室)C三哥(18岁)
5.《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60 分) 1.禹建都阳成后,沿潁水南下, “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塗山之会',所谓‘禹合诸侯于塗山,执玉帛者万国。
" (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 ) 从“塗山之会”中折射出夏朝地方行政制度是( )A. 方国联盟B. 分封制C. 郡县制D. 邦联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了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D。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3.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 “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
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 4.“‘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
”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 )A.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B.强化了异族管理地方局面C.避免了地方权势的膨胀 D.能有效控制王畿以外地区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段记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唐太宗贞观之治 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 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7.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 注意:所有的选择题,一律填入第二卷中的答题栏中,否则不给分。
第Ⅰ 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 道题,每题2 分,共60 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黄帝B、禹C、启D、汤2、西周王朝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度是()A、禅让制B、兄终弟及制C、幼子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3、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前者5、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互相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6、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立三公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7、秦朝能达到“ 一法制,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的前提条件是()A、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统一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D、实行了法治8、“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A、力主推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C、实行郡国并行制D、推行世袭制9、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10、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知州④通判⑤参知政事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⑤11、“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1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13、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14、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小国寡民,独立自治B、贵族制的流行C、君主制的盛行D、公民政治的盛行1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平民的民主B、贵族的民主C、奴隶主的民主D、国民的民主16、下列对五百人议事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设立于梭伦改革时期B、五百人议事会由各个等级选出的代表轮流执政C、五百人议事会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职能进一步扩大D、五百人议事会与公民大会不同,妇女与外邦人均可参加17、下列措施属于梭伦改革的是(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②设立民众法庭③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级④陶片放逐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东联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3.“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之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B.破坏了分封制的原则C.严重冲击姬姓诸侯地位财产 D.拱卫了周王室的统治4.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5.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礼乐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6.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礼乐丧葬制B.嫡长子继承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7.《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8.“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 10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35×2=70分)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 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 D.父子相传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应的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5.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6.《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8.秦统一后,有人提出:“诸专用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该观点实质上是主张A恢复分封制度 B.重建宗法秩序C.全面推行郡县制D.以严刑峻法立国9.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0.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11.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12.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实现三权分立D.利于集思广益1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14.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策划了四大案件,其中之一是诛杀宰相胡惟庸,此后明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A.设置三省六部B.废除宰相制度C.设置军机处D.废除科举制度15.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地方职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强C.中国社会的进步D.君主专制的强化16.清初(顺治时期)决定军国大事的机构是:A.军机处B.议政王大臣会议C.内阁D.六部17.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A.由来B.职能C.特点D.性质18.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19.“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精选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1)
结果:使相权和皇权合一,逐步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4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
(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
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
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1
32题⑴措施:①唐朝采取三省的分工和以品级较低的官员任三省长官的办法。②北宋采取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行政权、军权和财权。③明太祖则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使用权其直接对皇帝负责。9
山西省长治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高一年级历史(岳)答案(一)
(一)1-5:C A D B C 6-10:A A C D A 11-15:D B B C D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A C D A D 21-25:B C B A B 26—30:B B D D C
31题(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2
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
(2)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4
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的失败。4
(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4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科段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0分)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其中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5.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
这主要是因为A. “功过五帝,地广三王”B.“以至万世而为君”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D. “天下之事,皆决于上”6.“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7.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8.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1 图2A.西周分封的诸侯、元朝的行省行政区 B.西汉的郡国行政区、元朝的行省行政区C.西汉的郡国行政区、秦朝的郡县行政区 D.秦朝的郡县行政区、元朝的行省行政区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最新重庆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4分,共9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礼乐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王享有治理诸侯国的权力,但是也应该有出兵勤王的义务。
周幽王昏庸,为博得褒姒一笑,居然乱用此制度,最终导致亡国,故A项正确。
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相连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另一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不符;郡县制是秦朝以后在国家范围内实行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因此BCD均错。
故选A。
点睛:材料中关键信息“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可以得出这是西周的分封制,从四个选项找出即可。
2.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括》),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 程朱理学B. 宗法制度C. 王位世袭制D. 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敬先、孝祖、延宗、显祖”均是和宗法制度密切相关的,而和程朱理学、王位世袭制、礼乐制度无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名师点睛】当今历史试题的选材很多是学生平时所从未接触过的,但无论怎样选材其实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
因此,做此类试题时可以采取回归教材法,即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准确定位所考查的点是做对此类试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本题可以回归到教材上的“敬先、孝祖、延宗、显祖”。
3. 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推行郡县制,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直接目的A. 发展封建经济B. 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C. 强化中央集权D. 巩固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是秦始皇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可见郡县制不是为了发展封建经济,故A错误;秦朝郡县制是秦始皇政治方面在地方采取的措施,可见郡县制的推行直接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故B正确;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强化中央集权,故C错误;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以巩固封建统治,故D 错误。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 答题卡上的方格内,每小题 2分,共60分)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A.禹B.舜C.夏启D.商纣2.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 •镇守疆土 ②.设置官员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3 •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 ③.建立武装 ④.征派赋役C.①②④D.①②③B. 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关系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② •周王室一-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6.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 •周天子分封诸侯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开拓疆土D •忽必烈一定乾元。
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 •制定律例B •推行郡县制C •强化中央机构D •统一文字9・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①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 •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 •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①•周王室一-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③•诸侯国一-诸侯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 ①③④D.②③④④•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卷历史学科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非选择题(总分40分,每题20分)1.(本题2分)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郑庄公不仅不为平王奔丧,还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周王朝统治名存实亡 B.官僚政治建立的必要性C.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 D.东周时期宗法观念淡薄2.(本题2分)夏、商都城以宫城为中心,宫室族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
宫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
这反映出当时A.具有原始民主制的残余 B.皇权至上C.政治生活等级森严 D.王权至尊3.(本题2分)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
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4.(本题2分)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
《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
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5.(本题2分)北宋在禁军的地区配置上,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的政策,名为中央驻一半,地方驻一半,实际上主要部分驻守在京师,只有少量驻扎在边境重镇。
这有利于A.提高军队战斗力 B.民族战争中处于优势C.专制主义的强化 D.削弱地方的割据力量6.(本题2分)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的是()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7.(本题2分)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崩溃而瓦解8.(本题2分)西汉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3.在传统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
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4.秦朝廷尉李斯在一次议政时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实施了()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国并行制 D.郡县制5.秦统一六国后,赢政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大下共击之。
”这表明()A.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6.“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这种情况产生的影响是()A.强化了皇权 B.限制了皇权C.被历代沿用 D.提高了行政效率7.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其中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8.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士官任职。
高一历史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高一历史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2.2008年4月4日是戊子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八千华夏子孙聚首陕西黄帝陵前,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这种重视亲情、追念先祖行为的根源是()A.分封制B.皇帝制C.宗法制D.郡县制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4.(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时才告终。
这种帝国结构包括()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6、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
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
下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A. 广泛推行封国制B. 实行郡国并行制C.实行郡县两级制D.推行单一县制7、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兵权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是()A.秦朝设立太尉B.唐朝设立三省C.宋代设枢密院D.清代设军机处8.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礼记•王制》载:“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又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些规定A.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形成了严格的贵族等级秩序D.明确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2.《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
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3.《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自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发现以来,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便不证自明。
可见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遗址需要古书辅证才能得出结论C.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D.《逸礼》的其他记载也真实无误4.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5.“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6.秦始皇始置,权重而秩尊。
西汉沿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位上卿。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7.“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据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地方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B.行省制C.分封制D.郡国并行制8.“刘彻(汉武帝)派他们去监督地方豪强、官吏,他们的地位很高,作用相当于钦差大臣”。
此处“他们”的身份应是A.监御史B.枢密使C.刺史D.参知政事9.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中书省——草诏B.门下省——执行C.尚书省——审议D.枢密院——军事10.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入仕方式唐德宗公元779—804年唐宪宗公元805年—820年唐文宗公元826—840年唐宣宗公元845年—859年门萌入仕者10人4人3人1人进士入仕者13人17人19人20人A.科举制度的影响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分散相权的需要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11.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朝代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唐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序中宋皇帝指令须中书门下、枢密院以联合公布的方式颁行,宫内直接发出的指示被认为是“灭裂纲纪”明一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A.三省制具分权制衡特点B.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D.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1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13.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4.希腊城邦的公共建筑包括宗教建筑、娱乐建筑和行政建筑,三者的用途通常彼此交错。
比如雅典城邦市政广场的母亲神圣殿同时又是公共档案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 人会议的决议都存放于此。
露天剧场又并非只是观看戏剧的娱乐场所,也常用作政治活动的空间,如举行公民大会等。
其目的在于A.宣扬神权至上的观念B.保障民主政治的实施C.增强公民参政的意识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15.近代某国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其最后确立的共和政体被称为“一票共和”。
这个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6.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这部宪法是A.《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7.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
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C.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18.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这说明此宪法A.体现了共和主义原则 B.规定了中央集权制统治C.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D.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19.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
广州、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B.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0.有人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文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
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A.鸦片战争推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清朝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C.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展开激烈斗争D.英国曲解条约实现霸占香港岛的企图21.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
据此可知,中国从此丧失了A.关税自主权 B.海关自主权 C.外交自主权D.行政自主权22.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
”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23.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
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
后者是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定国是诏》D.《资政新篇》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5.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③东南沿海被迫开放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7.据《长青县志》记载:“拳匪四起,倡言保清灭洋,横行劫掠,架户勒赎,河西被害者不计其数”。
以上材料表明A.清政府对义和团持支持态度B.义和团运动具有消极的一面C.洋教势力借助特权欺压民众D.扶清灭洋得到全体国民支持28.“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可能A.是大清帝国国歌B.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国歌C.是伪满洲国国歌D.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之一29.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30.1919年4月30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道:“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C.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D.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第II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
共40分)31.(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
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说明为什么“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6分)材料二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
所谓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就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的权力结构中将群臣的权力集中于皇帝。
这样就形成“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局面。
的确到了清代,无论是皇权的专制还是中央集权的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明清时期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
(8分)材料三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上开创现代文明的表现。
(8分)3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