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Microsoft Word 文档
记叙文知识点及考点归纳
记叙文知识点及考点一、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现手法的作用(1)象征: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丰富了文章内涵,给人以启迪。
(2)衬托(正衬——相似,反衬——相反):用……衬托了……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作者本意是……,而先……,然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使情节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
(4)虚实结合:将……的虚写与……的实写结合,突出……(事物)的……(特征),表现了(表达了)……。
(5)动静结合:将……的动与……的静结合,二者互相映衬,充满情趣。
(6)托物言志:抓住……(事物)的……特点,精心刻画富有哲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理想(或者……人生观)。
(7)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发的……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注: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作用是:直接抒发……的情感。
(8)以小见大:从人们所熟知的……小事中领悟到……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有震撼力。
2.结构手法及作用(1)首尾照应(前后呼应):……与……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2)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的……内容,引出下文的……内容,使上下文自然衔接,结构严谨。
(3)设置悬念: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4)埋下伏笔:此处使用伏笔,为后文……以暗示(或埋伏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
(5)详略得当:详写了……有利于更生动、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了……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
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
3.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或者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情感,观点)。
记叙文基础知识及中考考点.1docx
记叙文基础知识及中考考点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三、记叙文的顺序及作用:顺叙作用:条理清楚,结构分明、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四、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五、概括文章内容概括的方法有:1、抓住了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3、对相关性内容进行概述总括。
4、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六、记叙文的线索常见的线索类型。
常见的线索有: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⑥空间线索——游记散文中的空间方位变化。
(7)反复出线---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
七、归纳中心意思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八、品味文章语言1、从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上。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记叙文基础知识
记叙文基础知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3.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4.贯穿全文的线索:“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5.记叙的顺序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结局先后顺序写。
脉络清楚自然流畅倒叙: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插叙:中断原先叙述,插入有关情节,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补充交代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①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介绍人物或事件的概貌)②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③议论:指作者因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④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
⑤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7.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8. 表现手法:对比、拟人化、夸张、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伏笔、铺垫、夹叙夹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9.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乐等)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修辞还有: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记叙文知识点汇总
记叙文基本知识一、基础知识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2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1补充交代了……内容2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形象;突出……主题;3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使情节更紧凑曲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4. 人物描写五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作用: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状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5. 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特点;表达……情感..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特点..排比: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夸张:极力夸大或缩小;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反问:加强语气;感情强烈;发人深省..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反复:突出强调……;表达强烈的……感情..6. 常见写作手法: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悬念;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详略得当;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多种修辞、多感官角度等..记叙文考查类型及应对策略一、对文章内容的考查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全文一件事——“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全文几件事——“人+ 事”或“时间+ 人+ 事”2.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往往涉及中心..如:唤醒生命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的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这一做法答:①上下文中的意思:这是对小鸟的纪念、敬重与感激.. ②结合中心中心“唤醒生命”: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3. 词、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词:①本义..如:被风吹走的夏天“几回”表明“次数多”;“不停地”强调“频繁”②上下文;联系情感..如被风吹走的夏天“几回”和“不停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母爱的细腻和温暖..句子:联系上下文;以及分层;或找关键词..如25B水饭解释句子的含义“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就需要解释一下几个词语短语:“筷子头”——吃饭的时候;“出息”——懂道理、守规矩;好菜要先让给父亲吃;不能自己先抢着吃..如33B老王谈谈对“那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就需要解释一下几个词语短语:“幸运者对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变处境;“愧怍”——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很不够;所以感到很惭愧..4.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2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归纳其性格..3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包蕴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4分析作者对他的评价;同时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如桥在水上分析中年妇女的形象..二、对文章中心主旨的考查1. 对标题的理解..1标题的作用:A线索;B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C概括文章内容;D揭示中心;E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概括主要内容;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的线索;心声透露情感主旨..2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联系文章表层含义——字面含义、上下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情感如:被风吹走的夏天标题含义表面指: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逝;“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的结束2分;深层指:在亲情的呵护下“我”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历程的终结2分..再如29B看火车题目的作用3给文章拟题目解题思路:所拟题目应该能体现暗寓中心;或概括主要内容;或是文章的线索等..2.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揭示文章的主题或蕴含的道理方法:找主旨句——找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3. 详略及其作用:能体现中心的事件详写;不能体现中心的事件略写..三、对文章结构的考查段落、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一句话、一段话:在开头;在中间;在末尾..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方法:两个角度:内容上;结构上..A开头段:内容上:①点明中心②抒发……情感白杨礼赞;写出了表现、反映什么③交代故事背景那年冬天好大雪结构上:①开篇点题白杨礼赞背影②引出下文③统领全文父亲的眼神④设悬念;引起兴趣或思考紫藤萝瀑布;⑤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浇花107;B结尾段大多是议论句作用:内容上:①表明作者……态度;抒发……情感冰心姥姥您好39突出人物……思想品质②点明中心③深化主题④交代故事结局或真相5366页聘任7题;结构上:篇末点题;首尾照应照应开头;使结构完整冰心姥姥您好39白杨礼赞..C在中间作用:内容上:写出了表现、反映什么结构上:①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②为后文……故事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如p131----三----4题昙花终于怒放结尾再如:唤醒生命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题目;内容上点明主旨;告诉我们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会走出困境..四、对文章语言的考查1.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代背景..如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穿过的广场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①渲染气氛..羚羊木雕故乡开头;小扇轻摇的时光82页3题②烘托人物心情羚羊木雕故乡小扇轻摇的时光82页3题③烘托人物形象;从而突出主题..小姑娘看书;鲜花盛开..④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一63页;预示人物……命运<唐家寺的雨伞>、<拔掉那颗蛀牙> 或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浇花107、只是一个普通人110页3题..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只是一个普通人26;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芦花荡..⑥借景抒情..如32B捅马蜂窝第24题划线句“天高云淡;蝉鸣声鸟叫声不绝于耳”的作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当时周遭的环境;烘托出人物愉悦的心境..2.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3. 语言赏析:角度+特点+情感角度:①修辞②描写③动词、形容词④表现手法4.记叙文的语言特色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记叙文的语言特色主要就是生动形象;然后再扣住文章的具体句子环境回答..如儿时的恶作剧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有真情实感..五、其他1. 记叙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真实亲切;便于心理描写;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特别亲切;便于交流情感;使感情更加强烈..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如唤醒生命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能客观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记叙线索种类及作用:种类:物线、人线、情线、事线、时间线、地点线……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如以物贯穿;以物喻人:把花送给你:菊花——陶渊明片段;淡泊;莲花——周敦颐片段;洁身自好;落花——龚自珍;奉献..最后总结;花;一种美好的情操..3. 划分文章的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总-分-总掐头去尾4.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唤醒生命文章最后一段同前文有什么关系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的议论是前文记叙的深化..5. 悬念与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6.补写、续写1 写出某人的心理活动..一定要注意人称;一般设身处地;使用第一人称..2设想他是怎样说的..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境..3 按照情节发展向下续写..——人称要一致..7.作铺垫: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准备或是说找理由;使后文故事发展有依据;可能是为后文大面积的内容作铺垫..2007年中考11页16题..伏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非常明确的一个点或几个点..读到照应处;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爸爸的花儿落了妈妈眼圈红;有隐蔽性;与前后文不一定有必然联系..8.照应呼应特点:前后写同一内容;只是换一下词语;换一下说法..一般有一定间隔;两处内容一般呈现概括具体、同义词类等关系..常见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与题目照应如白杨礼赞首尾呼应背影首尾呼应9.文中次要人物次要“所托之物”或其他人物的作用:1烘托正衬、反衬突出主要人物思想;从而突出中心..注:如果问“次要所托之物”的含义、作用类;应补上一条;即该“物”的所托的“志”..象征义如:爱莲说中“菊花”、“牡丹”的含义、作用a.“菊花”象征那些不满恶浊现象而退隐逃循的人;“牡丹”象征那些贪慕富贵之人..b.写“菊花”正衬;“牡丹”反衬;“莲”的高洁的品质..2便于由这个人发表抒情、议论;从而突出主题..3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增强真实性..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我”10.引出下文与作铺垫1引出下文是紧接着的;作铺垫不一定..2引出下文很明显;作铺垫较隐蔽..3作铺垫有内在联系;引出下文只是引出..议论文知识点论证方法有几种;作用的关键词是什么论点的提出方式有哪些问某一论据为什么能够证明观点怎样回答论证思路指什么你积累了哪些论据议论文开头段都可能有哪些作用。
记叙文最全面的知识点整理
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阅读的兴趣;
插叙 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段。
就
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 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 插入一 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总结插叙的作用有:
①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②衬托人物品质。
③为后文做铺垫。 ④突出文章的中心。 相对而言, 对倒叙和插叙的考查是重点。
答题的格式一般为:补充交代了······的原 因 /······的背景 /······的经历;突出 了谁谁谁的· ·····形象 /品质;为下文· ·····事
A、从修辞切入。(运用了……修辞手法……)
B、从句式切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C、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切入。(贬词褒用、褒词贬用)
其实是反话正说,
B 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或补充。
此 知
1)“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
识
玛峰。”
点 考
②表示话题的转变
得
1)“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 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 ! ——我能抽
较 少
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知识点 8:重点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省略号、破折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引号的作用
①引用 1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②强调 1)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③特殊含义 (讽刺和否定、特定称谓)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 明确: 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 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聪明人”,既“愚笨者”)
记叙文最全面的知识点整理Word版
知识点1: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1) 写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2) 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人物的心理世界。
(3) 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4)结合文章主旨。
必要时还要考虑结构上的作用。
⎪⎪⎪⎪⎪⎩⎪⎪⎪⎪⎪⎨⎧⎨⎧⎪⎪⎪⎪⎩⎪⎪⎪⎪⎨⎧⎪⎩⎪⎨⎧⋯⋯处房屋、风俗等)个社会环境描写(景物等)动时间、地点、季节、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活环境描写己说出来心理独白:心中想的自心理活动:我想、动作神态描写:表情、情绪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行动描写)白)独白、对白、群白、旁语言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人物描写一般描写时代,小至家庭、一社会、整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2、渲染气氛(氛围)。
(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6、引出下文。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注意:1.交代的背景可以认为是:时间、地点、天气、季节等2.如果环境描写的内容是不好的环境(下大雨,刮大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阴沉、泥泞的草地、漫天黄沙、狂风暴雨等等需视具体环境内容而定)那么渲染的气氛及烘托的人物的心情一般也是“不好”的气氛(冷清、凄凉、孤寂等视具体内容而定)或不好的心情;相反环境描写的内容是好的环境描写,那么渲染的氛围或烘托的人物的一般也是好的。
知识点2: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的情感。
结合句子)排比:增强了……的语气语势,表现了……(结合句子)反问:增强了……的语气,强调了……(结合句子)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结合句子)设问:强调了……,引起思考。
(结合句子)注:以上列举的这些,只是我们常规的一些“帽子”,任何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不论是前面的“帽子”,还是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切不可死板硬套。
(完整word版)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与答题技巧,推荐文档.docx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与答题技巧一、备考记叙文需掌握的相关知识1、概念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一体的一种文体。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即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感染和影响。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分析要素的作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
3、线索线索常见的有六种:物线 (具体的实物 )、事线、人线、地线(地点)、时线(时间)及感情线,有的文章还有明暗两条线索。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4、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的作用是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的作用是: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的作用是: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可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语言标志来判断。
5、人称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6、详略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要略写,无关的则不写。
7、中心思想对中心思想的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分析文章标题。
标题是文眼,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
(2)分析文章材料。
可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出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通过对文章开头或结尾的分析,就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句子来揣摩文章的意图,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总结出中心思想。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打印)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童话等。
)2.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4.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我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
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不受我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
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像在和作者或者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5.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把基本情况交待清楚明白,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描写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
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于感情的抒发。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知识点1、记叙文的特点: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其中核心要素是:人物和事件。
3、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1)顺叙的作用:(按事情的发展的先后顺序)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的作用:(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的作用:(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①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②丰富人物形象或烘托相关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中心或表达作者的美好情感③照应上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④交代景物得名的由来;⑤引用传说或故事,丰富文章的主要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或增强文章古老传奇的色彩。
(4)补叙的作用:起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使叙述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5、记叙的详略安排:详略得当,能够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①详写:能够具体生动地表达中心的材料;②略写:与表达中心有一定关系的内容;③不写:与中心的表达没有关系的内容。
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内容)为什么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内容)与文章……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地表达……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中心人物),所以详写”或“(内容)与文章……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1)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需注意记叙的人称以及其作用:①第一人称(我、我们):亲切、自然、真实,适合心理描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记叙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
记叙文专题知识要点1、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
记叙六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叙述的主要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几种。
●顺叙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局。
●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写,就是倒叙。
●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后再把原叙述继续下去,这就是插叙。
●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是平叙,也是分叙。
3、记叙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A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B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C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作用:运用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可以传达出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独特感受。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知识点记叙文概念: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文分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四、记叙文的线索:线索可以是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某一种感情等等。
运用线索是以某个事物等将文章的材料组织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线索的类型:人线事线物线时线地线情线怎样找线索:(1)注意题目(2)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3)议论抒情的句子五、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亲切真实。
第二人称:作用:像在和作者或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多方面地自由叙述。
六、记叙顺序顺序作用: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增强生动性。
插叙作用:(1)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中心。
(2)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曲折有致。
(3)刻画人物形象,使其个性品质更鲜明形象更丰满。
(4)补充背景材料,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主题更突出。
(5)与某一内容形成对比,突出中心。
(6)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7)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等。
七、概括主要内容:人物+事件+结果八、概括文章主旨:1.写人的记叙文: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对该人物的态度。
2.叙事的记叙文:归纳作者借该事件所表达的情感或道理。
3.写景(状物)的散文:归纳作者借助该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道理。
答题格式:(1)本文记叙了(描写了)……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2)表现(反映、歌颂、揭露、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九、记叙文标题(一)题目的含义1指出修辞,抓住特征,说明作用。
2 联系中心,需要介个文章的主旨来分析。
3先答表层含义,再答深层含义(二)题目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知识汇总
一、中考记叙文要求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结合内容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知识梳理(一)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描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体。
2、记叙文的分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1)侧重写人的记叙文如:《我的母亲》《老王》《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忆冼星海》《邓稼先》从事件中分析人物,在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
(2)写事的记叙文如:《社戏》《风筝》《羚羊木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如:《春》《济南的冬天》抓住写景手法,景物特征,分析作者情感。
(4)表达方式:5种①记叙:概括叙述、详细叙述②议论:开头议论:开篇点题,统领下文文间议论:承上启下,揭示意义结尾议论:揭示或升华主旨,画龙点睛③抒情:真切强烈,震撼人心。
④说明⑤描写(5)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细节描写细微具体人物环境场面三、常见题型解析1、题型一:题目设题(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四)给文章加(换)题目。
题目的含义、题目的作用、拟题、寻找线索。
二、结合学过的文章谈谈你对下面题目的理解•《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
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知识点1、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交代出来。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表达方法2、记叙文六要素(1)时间:一般地说在文章开篇时就应交代(2)地点:地点一般也应在文章的开头交代明白(3)人物:人物必须交代清楚,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人物是构成叙事文的主要要素之一(4)原因:任何事情都有起因,它是事情全过程的“头”,是不可缺少的。
(5)经过:它是构成叙事文的主体,因此,不但要交代清楚,还要具体地、详细地写清楚、写完整。
(6)结果:“结果”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它是鉴别文章完整与否的显著标志。
3、写作顺序——顺序、倒叙、插叙1、顺叙。
(1)概念: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在答题时可写时间顺序)(2)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但容易平铺直叙,枯燥无味。
2、倒叙。
(1)概念:把事件的结果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写,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2)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1)概念:在叙述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相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
(2)作用: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的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
还可以使文章避免因为平铺直叙造成的枯燥无味。
4、文章的详写、略写1、详略是与文章的中心有关的。
叙事性的文章都很讲究详略的配合,而这种配合是由表现中心决定的。
与中心的联系紧密的要详细,无多大关系的要略写。
2、详细、略写的作用。
详细的材料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能使中心表达得更明确、更突出;略写的材料或者使叙事更完整,或者使前后连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等。
3、详细、略写和中心的关系。
分析文章的选材与材料的详略安排情况,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
即看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事来写,为什么对此详写对彼略写,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等等。
5、叙事散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一)记叙(叙述)1、概念: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作用:使读者对人物特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了解。
记叙文知识点MicrosoftWord文档
记叙文知识点识记(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了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人与人的关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贯串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
记叙文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还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是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3.记叙线索的形式----①实物; ②人物; ③思想感情变化; ④时间; ⑤地点变换; ⑥中心事件4.找线索的方法-----①标题;②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③抒情议论句。
(三)记叙文的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补叙。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
记叙的顺序较常见的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 顺叙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2. 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 插叙则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或是插入有关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或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来的线索继续叙述。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 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 , 在结构更紧凑。
(四) 记叙文的人称①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即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便于直抒胸臆, 有一种亲切和真实感。
;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这样好像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 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③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五)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1.描写一——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一般用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知识点识记(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了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人与人的关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贯串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
记叙文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还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是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3.记叙线索的形式----①实物; ②人物; ③思想感情变化; ④时间; ⑤地点变换; ⑥中心事件4.找线索的方法-----①标题;②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③抒情议论句。
(三)记叙文的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补叙。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
记叙的顺序较常见的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 顺叙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2. 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 插叙则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或是插入有关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或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来的线索继续叙述。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 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 , 在结构更紧凑。
(四) 记叙文的人称①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即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便于直抒胸臆, 有一种亲切和真实感。
;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这样好像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 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③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五)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1.描写一——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一般用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2.议论——-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3. 抒情——-(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六)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七)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八)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九).常见修辞及作用:1.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 ---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3.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4.夸张 ----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排比 ----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7.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10.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11.对比 ---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
具体地说: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12.双关 ----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
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顶真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14. 反语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个七美元的梦【美】玛丽·卢·克杜勒(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
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2)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我平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
(3)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4)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
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珊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
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
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5)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珊娜的那把小提琴。
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
“我多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6)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
“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
”我默默地发誓。
(7)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也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
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珊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
“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
”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
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小提琴。
”(8)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
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
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
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的这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乐器。
”(9)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
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
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
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
”我回答道。
(10)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
我们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
“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
“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
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
”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
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
“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11)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
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
”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12)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
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
“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
(13)我们回到爱丽斯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朝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14)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像。
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颏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15)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
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第三排。
(16)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
礼堂里 A (一个空座位都没有,形容人多)。
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
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B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
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
(17)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
(18)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先是接受护士培训,然后是结婚。
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
(19)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
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