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更有钱途”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后进生的转化措施后进生(也称作落后生、落选生)是指在学业上表现比其他同龄人差的学生。
对于后进生,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转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进步。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用于后进生的转化措施,并给出一些实施建议。
首先,为了帮助后进生转化,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
通过进行评估测试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后进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设计相应的计划。
这也有助于个性化教学,因为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需求。
其次,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很多后进生可能由于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低下或对学校和学习本身的负面情绪而产生倦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为后进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激励性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以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接下来,教师应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
后进生的学习进步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教师可以根据后进生的学习需求,准备个性化的教学材料和任务,并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通过展示教学、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这意味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记录他们的学习数据,并及时给予反馈。
通过及时的反馈,我们可以帮助后进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在课程和教学上,我们可以为后进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
这包括组织针对性的补习班、辅导课程和学霸分享会等。
除了学业方面的支持,我们也需要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技能和方法。
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技巧,如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归纳总结、提问技巧等。
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监督后进生的学习进度。
最后,为了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建设。
是现实把我逼走了
是现实把我逼走了是现实把我逼走了“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
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这是8月5日《南方周末》刊登的《穷孩子没有春天?》里的一句话。
如果从读书这条路来说,今天的穷孩子几乎没有春天。
乡村学校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没有优质资源,穷孩子在城里读不起书,他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即使出了个天才,在乡村读书,之后考取了大学,穷孩子也交不起昂贵的学费。
李昌平先生用他的经历进行了对比,说明义务教育农家孩子读书反而更难。
于是他如此感叹:教育改变人的命运!在这个年代,教育未必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一个好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底层人获得平等上升机会的社会。
其实这也不难做到的。
我们曾经做到了,难道现在做不到?按理,现在更应该做到,因为我国有雄厚的财政收入,去年的财政收入就超8万亿元,可1100亿元财政收入的时候做到了,为什么现在反而做不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读不起书,表面上看,是农村家庭拿不出钱来,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城市在不断掠夺农村的公共资源。
优秀的教师进城了,是政府用不同的收入分配掠夺了这一公共资源。
其实城市对乡村掠夺的公共资源当然不仅仅是教育资源,但教育尤其突出、尤其令人关注,因为这是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
很多农民父母对我这样说:俺们不在乎自己有多劳累,不在乎在外漂泊有多苦,只要孩子能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身份,就是累死也心甘。
不知我的那位堂哥洪生水临死前,还有不有这种想法?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可他死了,没有享到一天福。
值得警惕的是:当教育这条能改变农家子弟命运的唯一通道被淤塞,让社会最底层的人看不到一丝希望和阳光时,这个社会就会让人窒息,矛盾加剧也就显然。
那位吴老师说,每个人都有理想,我的理想是要当一位优秀的教师,乡村学校没有高收入不要紧,可没有好生源不行。
好的学生都进城了,留下的不是捣蛋的,就是有点傻的,这还有劲教吗?其实我不想离开乡村小学,是现实把我逼走了!。
学历不高、起点低的人,想要逆袭人生来南通科迅
学历不高、起点低的人,想要逆袭人生来南通科迅学历不高,出身不好,起点低的人比比皆是,多少人在追逐高位的路上折戟沉沙,多少人最终站在了人生之巅。
梦想,还是要有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没钱,晒太阳都是二手的”,这是黄渤在《疯狂的赛车》里的一句台词,没钱晒太阳都是二手的。
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你所遭遇到的一些不幸与不公平对待,就是因为你身份不高,档次不够。
去商场买东西,衣着华丽的人总是更受人待见,因为在导购员看来,你是他的精准客户,是极有可能会在他这里消费的,这就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大家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去辨别真伪,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
即使你现在学历不高、起点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个心气改变自己。
来南通科迅学习软件开发,学习最具竞争力的IT技能。
起点低,对未来感到迷茫并不可怕,这很正常,大家都是普通人,这才是普通人应有的一个过程。
但不能因为自己起点低,就放弃憧憬未来,就不敢憧憬未来。
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生,踏实。
有一次新东方的俞敏洪受邀演讲。
俞敏洪说:“我最烦现在的年轻人在一点儿基础都还没有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他甚至还不如马云长得好看。
”台下一阵大笑,然后他又说:“即便是我,也很难看清未来甚至五年后的走向,而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和我愿意每天都取得一点进步是有关系的。
”对,要的就是每天进步一点。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很多时候也都是在走一步看一步,这才是正常人的发展轨迹,只要你是在不断的进步,走一步看一步也没什么不好的。
所以,你要想逆袭现在的人生,你要正视逆袭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你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认真去学习一项技能和知识,都是可以看的见,都是可以在你目前的工作中看到成果的。
你能力提高了,找工作、升职和加薪就不是目标,而是结果了。
《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刘媛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是啊,南通科迅的学员不就是这样吗?在来科迅学习之前,他们有的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行业,但是通过6个月的学习,他们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差生”如何逆袭
龙源期刊网 “差生”如何逆袭作者: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2014年第11期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根据能不能爬树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你一生都会认为它是愚蠢的。
”在中国,“差生”被简单、片面地定义为学习能力不强、考试分数低的学生。
学校里,老师看不到那些“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也不会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于是,“差生”一度成了老师备感头疼的对象。
然而,在当今社会上,这些“差生”反而撑起了让人不容小觑的一片天。
2014年8月26日,中國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
在“2014中国创新企业扶持发展论坛”上,伙伴创投北京创业咨询有限公司CEO天使投资人戴志康发表了主题演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创业者,“屌丝差生”如何逆袭。
戴志康感慨:“一个有定位的差学生和没定位的差学生就不太一样。
没定位的差学生总玩儿,打游戏,就是和所有差学生都一样。
但是我发现如果做一个有定位的差学生,其实是可以成功的。
”启示录: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看清楚自己的优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
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深入了解自身。
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
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
心理咨询师蔡春晓分析认为,初入社会的“优等生”们往往因为顾虑多、好面子等原因,在自我认同上产生迷茫感,而“优等生”的名头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这些“好学生”存在的问题,“差生”并没有受到困扰,相反,“差生”抗压能力强,不怕失败,更不怕从基层做起。
启示录:美国有名的创业大王雷·克利斯曾表示,成功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要笨,要狂,要天真,要懒散。
“要笨到不在乎得到什么结果,要狂到肯把自己的一切全投入到工作中,要天真到不想一个人独享成果,要懒散到必须有一大堆人替你工作。
”显然,“差生”创业的成功更符合这一标签,他们思维往往更活跃,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和寻求突破。
一个伪学霸的真实自述
一个伪学霸的真实自述这是一个“伪学霸”的疼痛真实自述。
何谓“伪学霸”?是什么造就了“伪学霸”的平庸人生?如何从“伪”变“真”,从一路平庸走向成功人生?这不是一篇心灵鸡汤,却实实在在点醒了一批还沉浸在“伪学霸梦”里的人,毕竟,直面现实的真相与残酷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千万别把孩子打造成“伪学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平庸的“伪学霸”,我深知其害处。
当年我的高考分数还可以,但我内心深处知道,我在任何一个科目上都很平庸,能考个比较好的分数,也只是因为自己尽全力在每一个科目上挖掘了最大的“潜力”而已(包括那些最无聊的科目),综合起来看,似乎总分较高。
考试有技巧,分数提升也有技巧。
比如说,数学从130分提高到140分难于登天,但历史、政治、地理等科目从70分提高到80分,却相对简单得多,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总分增加了10分。
这个10分跟那个10分,有什么区别吗?面对残酷到“1分压千人”的应试教育,你说应该怎么分配精力和时间呢?你说这里面有没有投机取巧的巨大空间?好了,“提分技巧”这个话题以后再聊。
——我今天想说的是:即使考分高,这家伙也不一定是学霸,而很可能是个“伪学霸”:一个平庸的学生通过高分来伪装成一个牛X的学霸。
我在这里剥下自己的伪装,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一些未来的小小栋梁,不要再被应试教育搞成一个平庸的“伪学霸”。
第一,“伪学霸”没有真爱。
我们从茹毛饮血发展到信息时代,靠的是一代代人的知识积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每一个定理和每一个公式,都曾经帮助人类摆脱蒙昧和野蛮,获得不断延长的寿命和不断增长的财富。
但是“伪学霸”们并不爱知识。
他们并不喜欢语文,文学的美好和思辨的深邃并不入他们的法眼,有思想有观点的真实表达也不是他们的菜,他们只是狂背考试要考的知识点,然后套套八股范文。
他们并不喜欢数学,无法理解使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的精妙和优美,没有兴趣去了解每一个公式后面的原理和探索过程,他们只是做题、做题、再做题。
69.差生也可以改变世界
差生也可以改变世界“我不能给大家许诺什么,我只有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贡献给大家!”这是伟大的丘吉尔在演说,挥动永远的v字型手势,激情澎湃地演说,震撼人心,蛊惑人心,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说,希特勒是被丘吉尔的一个手势,还有几篇演说打败的。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
但是,丘吉尔却是一个公认的差生。
依据我们的标准,很可能还是一个双差生。
小学时代,丘吉尔成绩名列全校倒数第三,遭受极大的屈辱,六年级时不得不留级。
在小学转校后的一次考试中,丘吉尔不但数学不及格,拉丁文更是考了惊人的零分。
中学入学考试前,病急乱投医的丘吉尔,通过抓阄的方式,抓到了新西兰,于是,把新西兰背得滚瓜烂熟。
第二天考试,压轴大题竟然真的就是新西兰。
小狗跌进粪坑的丘吉尔,这才跌跌撞撞地考入了哈罗中学。
以致后来一个大学老师嘲弄丘吉尔:“那孩子绝不可能是从哈罗中学的校门里出来的,他一定是从烟囱里溜出来的。
”晚年丘吉尔写回忆录,他这样描述自己:“我在功课方面收益甚少,我天天计算着学期的终了,何时可以逃避这令人生厌的奴隶生活而回到家里去……”不但学习成绩差,丘吉尔的自理能力更是一塌糊涂,把牙膏挤在牙刷上,三岁小孩都能做好的事,丘吉尔却怎么也学不像。
难怪他的政敌讥讽他,除了能娴熟地点燃他的雪茄烟以外,丘吉尔不会料理自己的一切。
这些差一点也就罢了,可恶的是,丘吉尔就像搅屎棍一样,顽劣异常。
有一次他站在一个桥上,准备从桥上的这棵树跳到桥旁边那棵树上。
他纵身一跃,摔到地上,一下摔成脑震荡,三个月之后才下地走路,不得不在家休学了一年半。
成绩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丘吉尔竟然跑到校长面前,把罪责推到老师身上,说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不愿意跟他学,要求调换老师;以致校长勃然大怒,对他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
”这就是威斯顿·丘吉尔,二战时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没有之一。
他两次当选英国首相,晚年又无可争议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差生”多成才30年来中国超常教育严重萎缩
改革 ,不应是 “ 废墟上 的重 建’ ’
“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大声呼 吁: 不要
在废墟上重建我们 的教育理论。 今天, 超常
教育也面临着 这样一个命题 ,不是简单地 与此同时 , 大众化教育 时代 的来 临, 使 打碎 过去 , 而是 有所借鉴 , 有所继承 , 从深 投入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保障不力”北 人们 愈加追 问超常教育的意义并开 始思考 。 入思考走 向 脚踏 实地的实践 。” 沈茂德说。 京八 中校长王俊成如是说。超 常人 才专业 教育公平 的问题 , 如何兼顾卓越与公平 , 成 专家们指出 , 超常教育面临 的是改革 , 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天一中学校长 沈茂 为超常教育不得不面对 的问题。 而不是否定 , “ 美国政府与社 会对 资优教育 德 也说 : “ 超常教育需要政策性保 障 , 支持 “ 如此情势下 , 常观 ’必须 与时俱 的关注并非平稳地直线加温 , 间也是起 ‘ 超 其 超 常教育必须 进行系统化 的课程研 究 , 这 进 。” 台湾 师范大学教授 、 原世界天 才教育 起伏伏。 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 , 可以说是在 需要一个全 国性的课程研究 中心。” 学会会长吴武典表示 。 那么 , 超常教育应该 卓越与公平间游走 , 采用多元模式、 多元标
常) 教育概念 的重大演 变, 莫过 于由狭义 的 教育 与人 力部 1 9 年 向国会提 出的特殊 7 9
‘ 智力优 异 ’ l) 向广 义化和 多元化 , 教育报告书 ,即名 为 《 ( 走 高 Q 让所 有儿童迈 向卓 从注重少数 的 英主 义走 向兼顾全 民的才 精 越—— 满足他们特殊教育的需求》。吴武 讨论 , 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 士中许 多人 , 在 ”
再见了!“差生”
给 北 小 的 纸 条 上 写 着 :假 如 我 是 “ ; 个 自然 老 师 , 会 对 学 生 说 。 为 我 成 大 自然 的 朋 友 吧 , 你 将 战 无 不 ; 胜 。” 妈妈 听说 了这件事 儿 , 我 气 : 不 打 一 处 来 , 我 没 有 志 气 , 么 怪 怎 不 写 当语 文 数 学 老 师 。 当个 自然 老 师 有 什 么 出息 。 那 时 , 才 知 而 我 道 原 来 北 小 很 有 名 气 。 当 H- 有 1没 , 毕 业 生 会 主 动 选 择 自然 这 门 学 科 ,很 多 学 校 也 将 这 门 课 程 当 作 ; 最 薄 弱 也 最 不 重 视 的一 项 。 我 的
( 浩 , 苏 省 小 语 会 理 事 长 , 南 京 市 北 京 袁 江 原
东路 小 学 校 长 )
再见 了 !“ 差生 "
吴 京 钧
向生 活 告 别 的 这 个
“ 生 ” 差
:
了 老 师 大 力 表 扬 . 此 我 对 自然 从 的兴 趣便 一发不 可 收拾 。 快 毕 业 时 ,北 小 领 导 来 晓 庄 师 范 对 毕 业 生 考 察 ,几 十 个 玄 武
பைடு நூலகம்
不用 背就 信手 拈来 。
中考 , 是要 背 诵 的东西 。 凡 我
基 本 都 是 放 弃 的 。 在 这 样 的 情 况 下 . 我 的 分 数 勉 强 够 上 了 师 范 录 取 分 数 线 。 了 师 范 后 。差 生 ” 到 “ 的 情 况 依 然 上 演 。 习 上 , 然 综 合 学 虽
视角换了方法改了“差生”没了
森塔 尔效 应 , “ ” 让 差 生在“ 我能行” 的心理暗示 下增 强信心 , 进而 慢慢进 步。 曾有一个名叫郑觉 的来 自西北湘 的学生 , 我 因为家境
不好 高一辍学 , 三年打工后又来复学并想参加 高考 , 刚开始他 的 成绩还真 的很差 , 但我还是经常给他鼓励 与暗示 , 加上他 自己的 努力 , 两年后来居然上 了二本线并被省 内一所大学录取了。
看不见是逃避 , 能转换 “ 差生 ” 才叫真功夫。 那 的确 , 不过 , 思想认 识总得领先嘛 , 面是我探索出来的几点转换 “ 生“ 下 差 的新方法 ,
能从此埋没 , 而久之就连他们 自己也 没了信心 , 久 甚至破罐破摔 起来, 反过来倒成了持此观点之人的证据。 其实 , 差的是我们教育 者 自己, 是我们 自己没有伯乐识 马的慧眼 , 没有滴水穿石 的耐心。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或英雄 , 年少时未必都是天才 , 都很优秀。
不妨斗胆说出 , 以求抛砖引玉
新方法一 : 强化亮点工程 , 启动罗氏效应 大凡“ 生” 差 们都有一个共 同点 , 就是缺点多优点少 , 批评得 多 了, 老师感觉 没有希望 , 们 自己也 觉得 灰溜溜 , 他 慢慢地就在 自己和进步之间筑起 了一道心理屏障 ,所 以有必 要在班上发起 了寻找闪光点的运 动 , 在充分了解 “ 差生 ” 的基础上 , 尽量多地找
风好 了, 绩 涨了, 成 临分 别 时彼 此 都 舍不 得 哩 !
明珠 , 差等生” 而“ 则多遭冷眼。其结果是 “ 差生 ” 更差 , 好生则不 定更好 。 其实, 一开始 , 的评价角度就错 了, 患上 了 从 我们 我们
一
“ 单相思” 喜好不喜差 ; , 我们戴上 了“ 色镜 ”用 一种眼光看 人。 有 ,
我曾恨自己是个发过光的中等生
我曾恨自己是个发过光的中等生作者:应如是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3年第21期我仍然记得当初义无反顾选择理科的那个自己,后来的我再也少见那样的勇气;我仍然记得某次月考看到成绩靠后的那个自己,趴在桌子上哭到晚自习开始,赌气地不去吃晚饭;我仍然记得为了中午多学一点,高中三年里很少回宿舍午休的那个自己;我仍然记得为了背单词和刷理综试卷,不知道少吃了多少顿晚饭的那个自己,那本破旧又皱巴巴的英语单词书,不知道被我翻了多少遍。
高中时光算是我学生时代最难忘的一段记忆了。
如今回头看,那些曾经以为无法跨越的坎,好像也没什么过不去的。
当我再次翻看高中时写的那些日记,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如释重负”。
中考结束后的那个假期,我提前买来了高一的數学教材,学完了前两章的内容。
于是,最初面对数学老师在课上提出的每个问题,我都能够自信地回答出来,且数学周考成绩都是满分,为此数学老师总是夸我,让我继续保持。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老师赞许的目光,或许那就是高中三年里我最自信的时候了。
高一的我很放松,各科成绩都很平均,最好的是数学,其次是化学。
那会,凭着对数学与化学的一腔热爱,加之我们班主任带的是理科班,我不太想踏入新班级,就大胆地选了理科。
后来父母问过我:“选择理科,你后悔吗?”后悔吗?不后悔的。
要是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想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理科,尽管我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少了点天赋和运气。
我是一个不太经得住夸赞的人。
高一的时候,我数学每次都能考到130+,结果我还没骄傲多久,到了高二,130+的数学成绩就寥寥无几了。
那个时候我总以为,只要上课听讲就好了,就没怎么刷题也没怎么巩固知识,等到醒悟时,已落下太多知识点。
高二学年算是我高中阶段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可惜别人的转折点大多是“逆流而上”,而我是“顺流而下”。
那时,看到一年前成绩不如我好的舍友凭借自身的努力遥遥领先,我才意识到不努力是不行的,而我的好胜心也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我开始不回宿舍午休,午休时间就在教室里刷题,感觉到困意就去天台背单词,每个中午只睡20分钟左右,特别困时就喝一杯速溶咖啡。
讽刺当代年轻人躺平摆烂现状的作文
讽刺当代年轻人躺平摆烂现状的作文
嗐,提起现在这些年轻人,哎呀,真是让人又气又笑!哎,你说
他们这“躺平摆烂”的,嘿,那其实是种什么心态呢?哎呦,就不能
好好努力吗?
哎,说起躺平,哟,这词儿可流行了。
嘿,那些年轻人啊,对着
密集的工作、一辈子开奖的高考、加不完的班,哎呀,心里累啊,就
想躺下来休息休息。
但问题是,躺平了,生活质量能提高吗?嘿,这
好像是个无解的问题。
哎呀,那摆烂呢?嘿,就是遇事不积极,解决问题也不上心。
咦,这跟以前不同了,以前民国那会儿,摆烂可能是无奈之举,现在这可
是主动选择啊!唉,这婚不结、孩子不生、工作也不找,真是让人摸
不着头脑。
嗨,可是你想啊,年轻人也不容易。
物价房价飞得快,就业压力
又大,一毕业就得面对各种竞争。
哎呀,有时候真是觉得,这生活怎
么就这么难呢?
咦,但这躺平摆烂,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哎呀,我看未必。
嘿,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过上好日子,毕竟还得自己努力。
唉,那怎么办呢?我个人觉得吧,年轻人也不能太摆烂,得有点
改变。
嘿,这世界在变,人心也在变,与其躺平,不如积极地寻找出路。
哎呀,生活总是有希望的,关键是要有行动力。
哟,说到底,无论是躺平还是摆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嘿,年轻的朋友们啊,还是得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一步步往前走。
哎呀,
只要努力,总会看到曙光吧!。
学历贬值,社会内卷严重作文
学历贬值,社会内卷严重作文
哎呀,现在这社会啊,学历贬值得真快!以前大家挤破头都想拿个大学文凭,觉得那就是人生巅峰了。
现在可好,满大街都是大学生,找工作跟打仗似的。
真是头疼啊!
再说说社会内卷吧,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为了那么点机会,大家都拼了命地加班、学习,但结果呢?还是一样难出头。
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永远有人在前面,你永远也追不上。
其实啊,学历贬值和社会内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背后原因复杂得很,但说到底还是社会进步得太快了,大家压力都大。
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得想想怎么改变。
我觉得啊,首先得让大家明白,学历不是万能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啊,得想办法让社会更公平一些,别让那些有钱人、有权人总是占着好资源。
另外,也得鼓励大家多尝试不同的路,别一条道走到黑。
总之啊,学历贬值和社会内卷都是大问题,但也不是没解决的办法。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出路!。
2024年放弃学生就等于放弃自己的总结
2024年放弃学生就等于放弃自己的总结放弃学生就等于放弃自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成长。
放弃学生意味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没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将失去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学习和进步。
放弃学生还意味着放弃了对未来社会的贡献。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公民,他们将在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放弃了学生,就意味着失去了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机会,也将影响社会的发展。
此外,放弃学生也会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实践来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放弃学生将导致教师停滞不前,无法从学生的反馈和挑战中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学生和自己的共同成长,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差生”何去何从
“差生”何去何从作者:王娟来源:《商情》2011年第24期[摘要]: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不仅是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包括品行不好的学生,做为教师,该如何让他们顺利地走上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呢?[关键词]:差生偏才发展空间什么是差生?差生,又被称为后进生,简单来说就是在学校表现比较差,可以指学习方面,也可以指品质方面。
根据成因,我把他们分为:对于上述有着各种成因的学困生,做为教师,该如何让他们顺利地走上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对于第一种情况,他的原因和解决手段都比较复杂,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配合家长和社会。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给他们以关爱和重视,大多数品质差的学生,都不是天生品质恶劣的人,有的是因为家庭原因。
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甚至离婚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是因为接触到社会上的负面信息而受其影响才慢慢偏离了自己的运行轨道。
例如在2010——2011学年度,班上就有一位因为父母离异而受到打击以至于人格开始发生变化的学生,开学时间不长,他就因为在厕所吸烟被校领导发现而给了记过处分。
又在开学第十周,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而大打出手,最后发展成报仇式群架。
在班级里,不想学习的时候,就不来学校,有时候甚至连招呼都不给班主任打。
有一次,我又发现他在教室玩手机……当我几乎要放弃这个学生的时候,有一天我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说自己想考好大学,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注意……一看署名,竟然是这位屡屡滋事的学生。
我的心一下子软了。
开始从学习和生活等细小之处关注他,得知他在谈恋爱,我没有强加制止,而是进行疏导式的指教,他没有再和早恋对象每天的缱绻缠绵,而是把精力慢慢放在了学习上。
这位学生现在非但不打架,不抽烟,还在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重点班。
有人曾经说过,没有错的学生,只有错的老师。
这句话不无道理,当然,对待品质出现瑕疵的学生,不能硬碰硬,因为,对待他们,就像是让•德•拉封丹寓言中的北风和太阳一样,要脱掉一个人的棉衣不一定是用寒风劲吹,也可以暖阳曝晒。
双减后内卷越来越严重
双减后内卷越来越严重学生阶段的内卷无处不在,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拔得头筹,家长想方设法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但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对教培机构的整顿力度空前,家长们精心筹划的补习计划也泡汤了。
辅导班关门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学生自然是无比开心的。
不用上无聊的补习班,有更多娱乐的时间,可家长们的心中却五味杂陈。
一、因双减政策而多出来的空闲时间,成为家长的新困扰双减政策整顿了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教培机构,以往学生的寒暑假及周末和各种节假日,都被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
可校外培训机构被整顿限制后,这些时间都空闲了出来,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
教育机构的初心,也是想让孩子利用好空闲时间,保证每天的充足睡眠。
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保证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多出来的空闲时间,对学生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可这也成了家长们的新困扰。
以往孩子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辅导班,可现在就只能留在家里。
家长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且还得肩负起辅导作业的重任。
但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辅导初中生的作业就有些困难了。
这让家长们无比担忧,害怕会因此影响到孩子的学业进度。
二、新内卷方式接踵而至,为何不能顺其自然?其实早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前,减负的想法就已经存在了,可每次都没有真实有效的政策出台。
而当双减政策刚刚提出的时候,很多家长仍在质疑该政策的真实性。
直到市面上许多教培机构接连关门时,家长们这才意识到,教育部门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给学生减负。
可即便培训机构接连关门或倒闭,学生之间的内卷仍然存在。
不过是换了一种新的方式,不再以上课外班的形式进行攀比。
叫停鱼龙混杂的教培机构,限制课外培训班的拍摄时间和要求,无非是为了让学生把重点放在课堂上。
明面上不能开设补习机构,可办法总比问题多,于是就有些人把咖啡馆、书店等当成幌子,实则偷偷给学生补课。
即便有工作人员来检查,从表面上看也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
除了偷偷进行的补课以外,一对一家教的形式也逐渐盛行开来,从而促使私人家教的价格越来越高。
16“差生”决定中国未来
“差生”决定中国未来①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戚业国提出一个观点,博得大家一致认同。
戚教授认为: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为,未来为你提供卖菜、收电费、开出租车等日常服务项目的,就是今天的这些“差生”。
这些人,能真正让你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低。
②“差生”决定着我们未来的命运,而教师又决定着“差生”未来的命运。
毋庸讳言,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差生”,并且,“差生”被边缘化似乎成了一种普遍趋势。
有些学校更是公然歧视“差生”一一给“差生”戴“绿领巾”,将“差生”驱赶到最后一排,为“差生”单独编班等。
因为“差生”被普遍当成了“累赘”,所以,当我们看到魏书生、李镇西、雷夫等优秀教师偏爱“差生”的时候,我们才感到格外欣慰。
③对分数的狂热膜拜,使我们忽略了太多不该忽略的东西。
挫败感本已经使“差生”苦不堪言,遭白眼又给他们的伤口撒盐。
我们常常纳闷儿,为什么越是“差生”毛病就越多--抽烟、上网、逃课、出走……而“标签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义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而这也正是“差生”被称作“差生”之后越来越差的原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了“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学团”(后更名为“高尔基工学团”),“工学团”的学员全都是失足少年。
一个后来成为马卡连柯得力助手的学员卡拉巴林这样回忆道:“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是那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
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接触。
”就是凭着这种“温暖的、人道的接触”,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当年那些失足少年,被他成功塑造成了专家、学者、干部、国家勋章获得者和卫国战争英雄。
④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但是,我们不妨想想看,如果“差生”今天收到的只有歧视与侮辱,那么,明天他奉还社会的,除了冷酷与怨恨还能有什么呢?智者说:“源头之石,改变了河流的走向。
[方案]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李云梅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那种执着的“傻劲”感动了许多人,包括千千万万的教师。
我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面对着那些在各方面总是“拉后腿”的后进生,我们教师是否也应该有一份魏敏芝的那种傻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地享受该有的权利,让每一朵花都能灿烂地绽放呢?然而,现实的班级工作中,后进生的“待遇”却不容乐观。
“马太效应”使得少数人成为“上帝的宠儿”,而大多数学生成为陪衬品。
殊不知,抛弃一个后进生,对一个班级而言是几十分之一的损失,而对一个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对一个国家而言,更是关系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素质的损失!所以,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有全局意识,要以“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和态度,用耐心、细心、恒心扎扎实实抓好后进生工作。
一、抓住契机,善于发掘后进生的潜能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一般正常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相当于他所具有的潜能的1%。
因此,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无穷的动力就很有可能把这种潜能更大的发挥出来。
而这种信心、动力很大程度上靠我们老师去给予、去激发。
“所谓野草,就是价值尚未被发现的植物。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的这句名言多好啊!作为教师,就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本学期,我在英语课堂上开设了一个“课前三分钟”的口语交际活动,目的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淀英语素养。
大家讨论按座位顺序来进行。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糟了!原来排在第一位的是班里最胆小怕事的小英同学,平时从不举手发言。
有几次我特意为了锻炼她而让她回答,她却涨红了脸,憋了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字,后来我就很少叫她了。
现在让她打头炮,她行吗?这可是我精心策划的一个新活动,如果开局不利,后面就难办了。
但如果不让她先来,又怕挫伤她的积极性。
后来我还是横下心来,决定让她试一试。
小英却百般推脱,怎么也不愿意。
我尽量温和地鼓励她,看着她那“不开窍”的样子,我差点想放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生更有钱途”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差生更有钱途”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有的同学,不认真学习,心里想,反正我爸有钱呢。
可是,哪个皇帝死的时候没有给儿子留下一壁江山呢?既然如此,那崇祯皇帝为啥还要上吊呢?你爸有钱是一回事,但你有没有本事守住则是另一回事。
”高中时,我的数学老师在教训班上那些“纨绔子弟”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很多“差学生”凭借着“能吃苦”“脸皮厚”和“底线低”,不断上演着“更有钱途”的故事。
尤其是,在“好学生将来是要给差学生打工的”这种庸见到处招摇撞骗的时代,数学老师的苦口婆心显得迂腐可笑。
然而,这个春节期间在老家看到和听说的一些事,则印证了数学老师早年的预见性:“差生更有钱途”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那些知识匮乏的人,不仅自己赚钱难,而且,父辈留下的家业,也很容易被他们败光。
我们村第一家住别墅的人1996年,我们村的吴二叔盖了两层小洋楼,每层大概300平米。
那一年,他家卖苹果的收入是8万元。
在20年前的西北农村,这无疑是一户让所有人都羡慕嫉妒恨的“成功人士”。
当时,大家都只看见了吴二叔是个“有钱人”,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他是如何做到比别人挣钱多的。
现在,回头再看,他的“成功秘籍”一目了然:与周围的人相比,他是最有知识的;;他订购了《人民日报》和《农业科技报》等报刊杂志,逢集的时候到镇上的邮政所去取阅;他还买了不少关于苹果树的专业书籍,用心钻研。
在大多数人看来,吴二叔看的这些报刊和书籍都很枯燥,没有多少趣味,然而,正是通过这些有点枯燥的阅读,吴二叔能及时地了解到国家的农村政策、了解到最前沿的农业科技和最新的市场信息。
他虽然生活在农村,但知道的却比城里人还多。
当其他村民还都是些井底之蛙,看别人干什么能赚钱的时候,吴二叔却早已成了大伙儿的“风向标”。
吴二叔“率先富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圈子比较高端:我们村里还有个张五叔和韩四爷,这两位是我们村最早经营苹果园的农民,他们在果园管理方面比吴二叔更加资深。
张五叔和韩四爷不仅自己是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同时,他们两家还都“盛产”大学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两户人家就各出了2个大学生;到了2000年之后,张五叔家里又出了第三个大学生。
我妈当年在经济条件那么差的情况下还硬撑着供我们兄妹3个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张五叔的影响。
我妈曾回忆说,她嫁到我们村之后,发现大多数人的水平都不怎么样,“女人只知道家长里短,男人只会满口脏话”,可以交流的,除了吴二叔,就只有张五叔和韩四爷了。
而这三家人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密切,吴二叔在跟张五叔和韩四爷深入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果园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张五叔和韩四爷是我们村苹果产业中仅有的两家寡头;到了90年代末,张五叔和韩四爷由于年事已高,儿子又都在大城市发展,无力经营,逐渐退居第二阵营,而此时正年富力强的吴二叔则成为唯一的“超级巨头”。
在吴二叔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们村里可以靠卖苹果为生的农户不超过10家,至于我们家,根本就排不上号,常常是吴二叔家送一些卖不出去的苹果给我们吃,我们开心得不得了。
但张五叔、韩四爷和吴二叔三家人的“致富经”早已成为村民们模仿的榜样,因此,在90年代后半期,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苹果树。
2002年冬季,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弟弟回来告诉我:“今年,家里的苹果卖了3000块钱。
”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高兴坏了。
然而,连我家的苹果都开始卖钱了,这意味着,苹果已经不是“稀缺商品”了,苹果的暴利时代结束了,吴二叔这样的人很难再凭借垄断地位发大财了。
草率交权与家道败落其后的几年里,我因上大学及工作,常年在外,很少回家,也很少听到关于吴二叔的故事。
直到2011年前后,听说吴二叔家的孙子遇到火灾被烧伤,一次花了几十万,从此,吴二叔家之前的积蓄就被花得差不多了。
但吴二叔毕竟家里还有个十几亩大的苹果园,虽然果树已渐渐开始衰老,并进入减产期,但每年卖个五六万块钱不成问题。
但这次春节回家时,听村里不少人说吴二叔一家人现在生活很困难,连吃饭都成问题,阿姨在镇上的一个食堂里打工,一天60元钱;;在当年吴二叔家如日中天的时候,每到苹果的生产季节,村里有差不多三十多人去吴二叔的果园里打零工,我妈也是其中之一。
一兴一衰,令人感慨。
按村里人的说法,吴二叔家道败落的主要原因是“把掌柜的交给了儿子”。
我们那边的农村有个习俗,如果已婚的儿子和父亲没分家,父亲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把家业的经营管理权交给儿子,由儿子来做“掌柜的”,父亲则退居二线做“太上皇”。
在权力交接完成后,哪怕儿子对财产做的某些处置不恰当,父亲也很少干预。
不知是为了早点培养接班人还是什么缘故,吴二叔在自己并不算老(刚60出头)的时候就把“掌柜的”交给了大儿子。
吴二叔的大儿子,跟我是小学一年级同学,升二年级时,他留级了,此后就不在一班了。
他大概是初中还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偶尔开车做点小生意,但做得一般。
吴二叔还有一个小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大学毕业后去厦门工作了,据说干得还不错。
但上过大学就等于跳出农门,家里的产业显然已经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吴二叔的大儿子在继承家业后,既不安于现状,又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就指望能靠赌博发大财,结果,负债累累。
几经折腾,最终连果树也全部砍伐掉了。
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场景,曾经的首富之家,就这样衰败了。
吴二叔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个案,而是我们那里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
很多家里的情况都是,一个儿子读完大学后做白领,另一个不怎么读书、初中都没毕业的儿子来继承家业。
之所以把家业交给这个能力上更逊色一点的儿子继承,是因为,一方面,父亲总希望给予这个“混得不好”的儿子更多的照顾;另一方面,在外读书的那个儿子,对家里的农副产业,要么没兴趣,要么不擅长。
这个没读过书的儿子在继承家业后,如果遵守父辈的老路,能够踏踏实实地务农,即便不会发大财,至少也不会混得太差;但他们如果不安于现状,老是急功近利地谋划着怎么一夜暴富,变卖掉父辈原来的产业,自己去做“来钱快”的生意,十有八九会把父辈的积蓄给败光。
不仅吴二叔的儿子是这样,我的一个表弟、一个堂哥都是这种情况。
还有更糟糕的,就是在P2P等投机中把家产折腾得一干二净,甚至连自己也锒铛入狱。
“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别吴二叔在自己周围的人中算是最有文化的,而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是我们村的出类拔萃者;吴二叔的大儿子不怎么读书,结果,在同龄人中,他也就成为了“路人甲”。
这个继承家业的儿子,不仅未能超越身边的同龄人,而且,未能超过自己的父亲。
前面说过,韩四爷和张五叔家里“盛产”大学生,他们的后代,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韩四爷家的两个儿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深圳经商,财富可观;张五叔家大儿子早在十几年前就是华为的高级工程师,二儿子是高校教师,小儿子是华为的中层管理人员。
虽然,这两个家庭后来都遇到了一些灾难,但后代的命运,毕竟要比吴二叔家好得多。
这一组故事的对比,算是狠狠地扇了“好学生给差学生打工”这种论调一个耳光。
这个论调的逻辑短板在于,假定某名校有几个特别不学无术或运气不好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某个没有上过大学,从“搬砖屌丝”起家的人,在摸爬滚打中学到了真本事,最终创出了一番事业;这时候,有人就得出“上大学不利于找工作,反而是搬砖更容易成功”这样一个结论。
这不就是田忌赛马吗?“差学生更容易当老板”,的确是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期的,但那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的,以后很难再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市场刚刚被激活,压抑已久的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了,但市场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业品特别是生活消费品的供应却是匮乏的,因此,基本上,只要你能造得出产品,就能卖得出去,哪怕质量差一点也无所谓。
而这些最紧缺的物资,基本上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如此一来,在这一波创业潮中,鲁冠球、步鑫生、年广久这些没知识的“土包子”能够跟有知识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总体上,这一批草莽英雄,他们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机遇和胆量、闯劲,而跟个人的知识没有多大关系。
他们的知识,主要是靠以后在实践中积累。
这批知识储备不足的企业家,如果后续的“补课”跟不上,一般都走不远,甚至,还会死于他们的“胆大”。
比如,身为造纸厂厂长的步鑫生在被塑造成改革明星后,忘了自己几斤几两,他到处作报告,甚至到部队、机关谈改革……此后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1988年海盐衬衫总厂资不抵债,步鑫生被免职。
而曾经显赫一时的年广久,今天很多人已经忘掉他了,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冯仑解释曾经质问:为什么近30年来他一直做不起来?冯仑后来也找到了答案:“我曾经在做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碰见过年广久,主持人让我们在题板上回答问题,那时候我们才发现年广久不会写字,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字都不会写。
后来主持人问,改革这么多年,每个人的变化是什么。
他说,我就是换了三次老婆,其他什么也没变。
“最有趣的是,有记者去采访他,说到他办公室谈谈,结果到他办公室一看,里面除了一张麻将桌,什么也没有。
一般来说,办公室最起码得有台电脑,有张桌子或者有个秘书吧。
他说没本事的人才用秘书,我都能自己干,秘书哪有我干得好啊?记者问他怎么连办公室都没有,他说我们在打麻将的时候就把事情谈完了,不用办公室。
”与年广久的“三十年不变”相比,能成为“常青树”的同龄人鲁冠球,极富学习精神、反省能力,他甚至还坚持日记,不断地总结、进步。
40余年来,鲁冠球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知名企业出现大起大落,他便找来该企业的所有资料,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
“差学生”的好日子结束了继鲁冠球那一代之后崛起的企业家群体,是“92派”;再往后,以马化腾、李彦宏为代表的互联网一代。
这两批企业家,都是知识精英,甚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学霸。
再看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看看那些活跃在一线的独角兽们的领袖,看看他们的履历,有哪个是“差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在“关系密集型”行业和岗位(需要钻营、溜须拍马、厚脸皮死缠烂打、忍辱负重、抗挫折能力等等)上所谓的“差学生”更容易“成功”,但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岗位上,“差学生”几乎就没有立足之地,脸皮再厚也没用。
在“关系密集型”的企业里,很多“差学生”谈生意的主要方式是跟客户在酒桌上喝个烂醉、带客户去嫖娼;甚至,很多“差学生”在提到“谈业务”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喝酒和嫖娼。
试想一下,在新经济领域里,这样的人还有生存空间吗?几十年前,因为条件所限,大家都不读书,所以,你不读书劣势不明显,没关系。
像温州人,只要胆子大、能吃苦、脸皮厚,哪怕做个纽扣都能发大财;但在今后,这种局面不大可能再出现一次了。
未来,在普通的小老板中,“差学生”出身的还会有很多,但在最顶尖级的富豪、企业家中,肯定是越来越难看到“差学生”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