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1课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编号:022

主备人:王丽主备时间:2009.4.24学习时间:审核人:苏长柳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清北京城和皇宫;认识故宫建筑形式的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

2、了解长城的建造、作用以及起止点,感悟长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3、认识长城和故宫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4、通过对长城的学习,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

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重点:故宫和长城

学习难点:如何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崇敬之心,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学习进程:

一﹑自主学习(在课本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划出)

(一)明清皇宫

1、明清两朝都定都在,原因是什么?

2、说出北京城的构造?动手画一幅北京城简易平面示意图。

3、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4、故宫是如何体现王权至上的特征的?

5、故宫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二)雄伟的长城

.1、明长城有什么特点?(目的、起止、地位)

2、长城在历史上有何作用?(军事、经济、政治)

3、长城精神是什么?

二、活动探究:(见《历史学习手册》P63—64)

三、知识梳理:

(一)、北京城:

1、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在元大都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清朝

入关后继续定都。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典型的王朝都城。

2、北京城构造: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和。

3、故宫:(1)、宫城旧称,现在称为,是当时政治中枢,主

宰全国。

(2)、故宫布局特点:建筑形式、,布局、,黄色琉璃屋顶、红墙红柱及绚丽彩画给全部建筑披上金碧辉煌的色彩。前朝后寝,处处体现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

(3)、故宫地位:是我国现存最大、最的古建筑群,体现

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与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

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雄伟的长城

1、明长城修建的目的:为了防范骑兵南下侵扰。

2、明长城起止点:东起,西至,全长多千米,无论规

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3、长城的历史作用:

(1)、军事上:。

(2)、政治上:。

(3)、经济上:为边疆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宁的环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长城精神: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

神象征。

四、巩固检测: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①秦②西汉③元④明⑤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2.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3.明成祖修建北京城的目的是()。

A.明成祖起兵称帝前居住在此B.为了抵御清军入关

C.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D.为了显示帝国力量的

4.明清时期,既是政治枢纽,又是两朝皇宫的是()。

A.太庙B.天坛C.紫禁城D.布达拉宫

5.我们要全面考察明长城的建筑技术,选择的范围最好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

C.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6.在古代历史上,北京名称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A.燕京—幽州—北京—大都B.幽州—大都—燕京—北京

C.幽州—燕京—大都—北京D.燕京—幽州—大都—北京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承德避暑山庄B.西安兴庆宫C.北京故宫D.西藏布达拉宫

8.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北京城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是()

①太和殿②含元殿③中和殿④保和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比较明长城和秦长城的异同(提示:目的、起止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