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 子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__父亲大喊__阿曼达__我的儿子__(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是儿子的声音________ 父亲大喊________ 阿曼达________ 我的儿子________(2)“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划线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________,第二个取意思________。
(3)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答案】(1)!;:“;!;!”(2)②;④(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的心中只有儿子,他一直在坚持地挖着,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儿子。
(4)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三篇】
优秀的初步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立基调的话,要恰到利处,形式开朗,吸引人,感人人,让听课者回味无量。
下边是【篇一】1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洛杉矶、杂乱、往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累积文中对于人物相貌、语言描绘的佳句。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从课文的详细描绘中感觉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自上吸取的力量。
4意会作者抓住人物相貌、语言、动作进行描绘,反应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采集并阅读同类的歌颂亲情的故事。
如学生采集有困难,教师可供给《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建生命奇观》《 7 岁女孩挽救母亲的动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谈谈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能够先各小组介绍代表报告用课余时间采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能够教师播放地震的有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够展现自己采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讲解 ; 而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觉。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忍,它使多少人失掉了亲人,流浪失所。
1989 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人地故事。
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词典,联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沟通学习收获。
3全班沟通 1 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要点记着墟、砾、颤等字形。
2初步报告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 默读课文,思虑①用比较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觉 ;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全班议论 1 用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
(出示影音)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
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
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
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
(学生读划写)3、学生交流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_____,如此______(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精选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精选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习题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从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及这对父子间的相互信任。
3、在角色写话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想】1、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2、抓儿子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从中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深入感受他们的了不起。
二、感悟“了不起”1、感悟父亲的“了不起”:⑴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板书:父。
⑴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个性化理解──个性化朗读:a、能具体说说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个性化朗读)b、请再读读这句话,说说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个性化朗读)②想象说话──想象画面读:a、8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父亲在废墟里挖掘的画面吗?36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此时父亲形象吗?b、能结合你看到的画面来读读这句话吗?先自由地读读。
再指名读。
③情境感受读:a、导:面对这样一位父亲,哪些人来阻挡过他,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出当时处境的危险吗?这位父亲急需别人的帮助。
b、导: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挖下去呢?出示: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齐读句子──个性化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c、导:因为父亲要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于是他挖了……齐读句子。
④深化朗读:a、导: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没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嗡…”一声巨响,巨大的地震袭来,地动山摇,像是灭顶之灾。
突然的一切发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恐惧不安。
此刻正值父亲与儿子游览山坡间的乡村,可怜的他们,被大地震捉弄,最后才撑过生死关头。
在父亲赶紧将儿子抱起时,特慢慢发现:每一片落叶,每一块砾石,都被地震吞没,大地撕裂,但他们还在!般若道,这是一次大而无形的考验,父亲与儿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在经历了地震后,两人走在山路上,心中都有一股苦涩。
儿子低头不语,他思考着发生的一切。
父亲拍拍儿子的额头,温柔地向他讲述人生的真谛:“无论你怎样努力,有时都会遭遇失败,可你千万不可气馁,要学会把困难当作动力,用自己的努力继续战斗!”
此时,他安慰自己:一切都在变,但是改变可以成为更好的方向。
用一种更加强大的心态去面对。
随着思考,旅程变得更加快乐,他们找到了平静,找到了温暖。
此时此刻,父亲与儿子在受到地震考验之后,终于熬过了这次艰难的旅程,愿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平静。
两人谈话声回荡在山谷间,彩虹般绚烂的未来即将到来,然而,最好的教育,其实便是经历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父与子》读书笔记15篇
《父与子》读书笔记15篇《父与子》读书笔记1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
这篇课文给我的感受是儿子很了不起,他竟然能在漆黑的瓦砾堆下坚持长达38小时之久,并且还能安慰同学,真是了不起。
想象一下,在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饥饿与危险的幽暗的狭小空间中,我们会怎样?然而,7岁的阿曼达在这种情况下,却能镇定的安慰鼓励同学,不要害怕,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有生的希望,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行为。
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同学们,这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
如果,换成是我的话,我根本不会在废墟中待上38个小时,早就会在里面又哭又闹的,也不会有生的希望,更不会去安慰同学,想到他人。
最后,这位父亲和儿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
如果不是父亲坚定信念的话,儿子就不会变的坚强。
这篇课文深深的感动了我,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危险的情况下,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才能摆脱困境。
《父与子》读书笔记2人间处处有真情。
世界上有伟大的母爱、无私的父子之情和师生深厚的感情……,《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的便是一个父亲与儿子之间感人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在慌乱中安顿好妻子,便冲向了儿子的学校,许多孩子的父母都伤心欲绝地离去了,但这位父亲仍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和旁人的劝告,在废墟里挖掘起来,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儿子。
读到这里,我又一次被伟大的父爱感动了。
最令我感动的是他那颗爱儿子的心:他挖了24小时、36小时……,终于找到了儿子,眼睛也布满了血丝,他能坚持这么久,都是为了他的儿子。
同时,我也觉得这伟大无私的父爱也得到了回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儿子。
当我读到:“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几个字时,我也为他们而感到高兴,同时也非常敬佩这位伟大的父亲。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地震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
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
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2、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3、学生读课题二、初读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2、检查字词阿曼达砸着血迹3、引出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⑵挖了多久?(38小时)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__句子比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6单元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本课的写作素材源于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地震。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地震。
据统计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手上。
地震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约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
地震还造成该市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洛杉矶(shān bīn) 颤抖(chàn zhàn) 废墟(xū x ī) 混乱(hùn hǔn) 血迹(xuè xuě)•••••√√√√√杉 墟 砸 砾 爆shān xūzálìbào混hùn (混合)hún (混水摸鱼)颤chàn (颤抖)zhàn (颤栗)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几”撇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洛杉矶 燕子矶造句:燕子矶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好地方。
音序:J 部首:石矶jī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日”略扁,“匕”竖弯钩圆转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混凝土 混合造句:空气中混合着多种颗粒弥散在雨中。
音序:H 部首:氵混hùn结构:上下组词:昔日 往昔造句:昔日,这里是一个小山村。
音序:X 部首:日书写指导:左上部第二横长,托上盖下,“日”略扁。
昔xī书写指导:“土”末笔变成提,“虚”长撇舒展,“业”的横略长。
结构:左右组词:废墟 殷墟造句:一座新城从这篇废墟上拔地而起。
音序:X 部首:土墟xū书写指导:“日”略扁,“罒”扁而宽,“又”撇捺舒展。
结构:上中下组词:曼妙 蔓延造句:恐惧的心理在人群中蔓延着。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28课课内阅读题
【文段一】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知道了什么?这样写可以突出他挖的时间长。
2.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一开始有人试图阻挡他,都没有成功,人们认为他因为失去孩子,精神失常了。
3.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外貌描写表现了他挖掘的过程很辛苦。
4.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儿子会想:父亲终于来了,他果然没有食言。
父亲会想:儿子还活着,他一直记得我的话,真是好样的。
【文段二】地震中的父与子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1、文段选自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2、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挖到第38小时。
5、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儿子在等着我!6、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7、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惊喜与激动。
8、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责任感,信守承诺。
9、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有爱心,坚韧、有责任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和理解相关词语。
2、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心中的坚定信念,以及信念产生的奇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非同寻常的深沉父爱以及蕴藏其中的巨大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认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积累活的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子心中的坚定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以及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3、经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的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
从哪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4、情境学词。
出示洛衫矶地震废墟图,师描述地震过后的惨状。
地震过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是废墟,还有瓦砾,还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还有不幸被瓦砾砸着的人和物。
5、看到这片“废墟”,你有什么感觉?人们会怎样面对这片大地震后的废墟呢?二、通读全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释疑。
2、指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思路:“六要素”??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品读“了不起”的父亲(3-12自然段)1、引读:在整件事情的发展中,有两个人会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是??父与子。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父亲,看到这片大地震后留下的废墟,他的感受与表现跟别的父母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快速默读文段3-11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案指导5篇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案指导5篇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谈话导入: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肯定有了深切的体会。
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师自己撰写的:(亲情,是黑夜里光明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太阳,驱走寒冷,给人们带来暖和……)让学生齐读。
3、提醒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信任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珍贵肯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熟悉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局部轮番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状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⑴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⑵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三、再读课文,直指重点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2、齐读最终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力量,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存。
同时,又查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质疑: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沟通自己的看法。
4、小组内探讨,沟通各自的初步熟悉。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思念》,体验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今日,我们再来体验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宏大的爱——父亲的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课文1.读通课文,留意读音。
2.再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在盼望特别渺茫的状况下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的破坏。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会处于严峻的生死关头,这时候人们的情绪和临场反应往往能够决定他们的命运。
在这种困境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展现出非常特殊的一面。
本文将探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情感、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分析他们面临地震时的种种表现。
2. 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当地震发生时,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往往会变得更加紧密。
他们可能会彼此依赖,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
父亲通常会承担起保护家庭的责任,确保子女的安全。
与此同时,子女也会感到父亲的坚强和勇敢,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然而,有时地震的威力太过强大,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这种情况下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可能会变得紧张和焦虑。
父亲可能会感到深深的焦虑和无力,担心自己无法保护好子女。
子女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因为他们依赖父母来保护他们,而现在父亲却无法给予他们安全感。
3. 父与子之间的行为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的行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父亲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冲向危险的地方,努力保护子女的安全。
他们可能会冒着风险,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以确保子女的温饱。
他们也会尽全力保护子女不受伤害,包括在建筑物倒塌时及时将他们抱在怀里。
子女可能会表现出对父亲的依赖和信赖。
他们会紧紧地抱住父亲不放,寻求安全感。
在紧急情况下,他们也会听从父亲的指示,尽量保持冷静,以便能够更好地与困境应对。
4. 父子之间的心理反应地震对于父子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刺激。
他们可能会经历强烈的恐惧、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
父亲可能会感到责任重大,因为他们需要保护好整个家庭。
这种重压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在地震后的重建过程中,父子之间也可能会面临一些心理挑战。
他们可能会对地震留下的创伤感到恐惧和焦虑。
父亲可能会担心未来是否能够给予子女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子女也可能会担心地震是否会再次发生。
5. 支持和康复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会因为互相的支持和理解而得到巩固。
语文S版四下《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1
快速浏览课文:
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这对了不起的父 与子,无比幸福地紧 紧拥抱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 与子,无比幸福地紧 紧拥抱在一起。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 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 子!” 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 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福地紧紧拥 抱在一起。
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 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 接着两颗心。 是哪一句话呢?文中出现了几次呢?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1、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 会跟我在一起! 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 我在一起。 “在一起”是父亲对儿子真诚的诺言, “在一起”是支撑父亲的一盏心灯,它让 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
夸一夸
夸一夸
这对父与子真是
了不起,你想对父亲或
儿子说点什么?请用一 两句话写下来。
(1)我想对这位父亲 说: “ ” (2)我想对阿曼达说: “ ”
小练笔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不仅打 动了我们,更让他们周围的人 感动不已。想一想,他们之间 还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向这位 伟大的父亲说些什么?把你想 到的写下来。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跟你在一起 !
文中如何体现儿子的了不起?
1、在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 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 惧和危险,7岁的阿曼达告诉同学不 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 2、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 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 吧”。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 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 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 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 和我在一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
无论我们如何发展科技,地震依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虽然地震的恶劣影响是普遍的,但对于父子关系而言,地震可能会成为一个考验或者是加强这种特殊关系的契机。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带来的巨大震荡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断以及人员伤亡。
在地震发生时,父与子可能会分开,处于不同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己和他的孩子。
无论是选择躲在桌子下面还是迅速逃离危险区域,父亲的决策都必须快速而正确。
他需要采取行动,确保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在地震后,重建家园成为父亲的首要任务。
他需要组织整个家庭参与到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父亲应该带领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尤其是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父亲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样,父亲不仅可以自己重建家园,还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困难和与他人合作。
除了灾后重建,地震也为父子关系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契机。
经历了地震的父亲可以告诉孩子关于地震的知识和应对策略。
这种沟通可以使父子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的认识和信任。
父亲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教导他们怎样应对和恢复。
这种倾听和分享的沟通可以加深父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地震还可以成为父亲教育孩子勇敢和坚强的机会。
面对地震这种生死攸关的情况,父亲必须展现出坚定和勇敢的一面,让孩子看到父亲的力量和决心。
父亲应该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镇定和冷静。
父亲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参加地震应急演练来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应对能力。
然而,地震也可能对父子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地震的恐惧而产生心理创伤。
他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对于未来的地震持有无法克服的恐惧。
父亲需要扮演着孩子的支持者和心理支持系统的角色。
他们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这种负面情绪。
五年级上册第18课的笔记
五年级上册第18课的笔记一、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详略得当,主题突出,是一篇真实记录唐山大地震时一位父亲为救儿子在废墟中挖掘了38小时的经过,歌颂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儿子的执着。
二、字词句段:1. 字:本课的重点字有“废墟、疾走、瓦砾、挖掘、阿曼达、沉着、坚定”等。
生字词语有“垮塌、晃动、昔日、疾速、惊慌失措、凄凉、混乱不堪”等词语要理解。
2. 句子:我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意味着什么?我再次问自己。
这是课文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课文的主旨。
联系前文,我找到了答案:一种永恒的父爱,是父子亲情使父亲坚信儿子还活着,从而创造了奇迹。
文中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个儿子的回答强化了父亲坚守的信念,凝聚着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的奇迹。
文章语言简洁,但文中的一些句子含义深刻,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可以从中提炼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 段落:文章最后一段作用:“我”从巨大的灾难中坚持信念信心,“我”把儿子从瓦砾中救了出来。
它凝聚着父子之情的力量,“我”与阿曼达他们相识是一种缘分。
说明了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会互相帮助。
三、我的疑问:这篇课文讲述了阿曼达在废墟中与父亲救同学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但是我的疑问是:为什么父亲在瓦砾中连续挖掘38小时才找到儿子呢?还有地震中有许多的父母都会等待孩子救出来后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为什么偏偏说这父子关系特殊特殊点在哪呢?这引发了我深入思考:面对同样天灾——地震时不同的人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呢?有许多的父母都会坚持救孩子,而文中父亲却先救14位邻居的孩子。
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文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比如阿曼达的父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曾对阿曼达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有何含义呢?面对的是如此可怕灾难他是如何对待的呢?是乐观面对还是沮丧放弃?为何这种承诺在这困难的时刻也屹立不倒呢?最后同学们在这感人的故事结局有何启发?如何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爱才是真正的勇敢表现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父与子》的读后感
《父与子》的读后感《父与子》的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学完后,我很受感动。
文中主要讲了: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父亲在大地震后,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事。
这让我感受到,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他在得不到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历经三十八个小时终于救出儿子。
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能在漆黑的瓦砾下不惧怕,还能鼓励同学坚持下去,当父亲的身影出现,要救他出去时,他可以让同学先出去,这样的谦让之心是多么伟大啊!父亲的坚持是因为他答应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要实现这个承诺,他做到了言出必行。
儿子的坚持是因为他坚信父亲一定会兑现自己的承诺。
父亲的承诺给了儿子生的希望。
所以说,兑现承诺是多么重要。
如果这位父亲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言必行,行必果。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努力做到它。
《父与子》的读后感2在欢笑中合上《父与子》这本书,作者奥塞尔,只简单的一挥笔,一副副幽默诙谐的漫画就出现了。
虽然父与子他们的`生活背景从贫穷到富有,但他们的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没有变。
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以乐观友好的面貌迎接。
正因为这一点,他们善良,乐观的本性存在。
而调皮的儿子也一直透露的那天真,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又平凡的日子。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篇“忘加了葡萄干”。
一天,父亲做蛋糕忘记了加葡萄干,他们让葡萄干作为子弹装上枪上,瞄准射击,哈哈之余---体味着乐观的力量。
这对父子面对问题的态度是让我惊叹的,更是想不到的绝妙办法,漫画表现出的诙谐,让人深深留在脑海,我们生活中原来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思维的,新,要创新!还有很多,如家教,虚惊一场,严厉的自责等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我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为什么不把他们也记录下来呢?《父与子》的读后感3这一期的《朗读者》请来的嘉宾们带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感动。
长大成人后知晓人情世故的我们仿佛已经很少被感动,即使被感动也会让它戛然而止,因为怕受伤。
父与子读后感200字(10篇)
父与子读后感200字(10篇)父与子读后感200字篇1今天,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课文中的父与子很了不起!*里写的是: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万余人在短时间内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位父亲的儿子被压在废墟下。
父亲不顾劝阻,坚持挖掘,挖到第38小时,儿子被救了出来。
父亲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毅力呢?因为他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相信自己的儿子没有死,于是不顾劝阻,坚持挖掘,终于发现了孩子;发现孩子后,父亲还问儿子:“这里有几个小孩活着?”发现自己的儿子后,还关心别的孩子,这难道不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吗?儿子也很了不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儿子在绝境——发生大地震时,临危不乱,鼓励其他孩子不要害怕,坚持了38小时;看见了光明后,他关心其他的孩子,并说:“让别的同学先出去吧。
”这种具有关爱同学的精神的孩子,难道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吗?一个不怕困难,坚持救子的父亲和一个关爱同学的儿子让我们明白:生活中,你不免会碰到一些“绝境”,对付它们的办法就是临危不乱和不让它们击退你。
总的来说就是,遇到困难要临危不乱,还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这样,困难就不敢逼近你,光明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
父与子读后感200字篇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是高尔基说的一句名言。
我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的人。
我喜欢看《笑猫日记》,爱看《格林童话》,但是我最喜欢看《父与子》了。
有一天,我在做作业,妈妈并不在家,我心里痒痒,便拿起了一本书——《父与子》拿出来看。
我开始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看到了“挑衅失败”之后,我便一下子入了迷,开始周围的一切全部都不知道了。
妈妈从店里打电话问我在家里作业做得怎么样了,我没去管理。
我的两条腿麻得很厉害也不知道。
当我看到“宫殿中的嬉闹时”我便哈哈大笑。
故事中的内容是:父亲和儿子在一个宫殿中玩耍着。
在一所卧室里,儿子不小心把床的支撑木架给折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巩固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段朗诵,然后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音频)好了,现在我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
这个一个发生在汶川大地震的故事,地震发生后70多个小时,当救援队扒开废墟的时候,发现有一位母亲弓着身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孩子嘴里喊着母亲的乳头安详的睡着了,没有受到一点伤害,而这位母亲,却永远的走了,救援队员在母亲的旁边发现了一个手机,手机上写着这样一条短信:孩子,假如你还活着,请你记住,妈妈爱你。
后来,一位网友写了这一首感人肺腑的诗词。
(出示地震图片)地震是多么可怕的一种灾害,它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
从这首诗中,相信你们也一定感受了母爱的伟大。
同样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地震废墟中,面对这样的灾害,一对父子也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生字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画出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哪个同学会读?
(1)A、(指名——齐读)出示:洛杉矶阿曼达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
B、回想这几个词语当中,哪几个词你是知道意思的?
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
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废墟
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瓦砾。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在这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谁愿意来试一试?(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
没错,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
“他们父子俩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板书:了不起)
1)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非常伟大,超过一般人,超出常人……
2)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
(板书:父亲儿子)
3、请大家将你认为感动的句子都出来,和大家来分享下你的理解。
(学生思考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出示句子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
(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坚信儿子记住他说的那句话。
(4)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a.(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
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恳求、急切、崩溃
人们这样劝阻,处境这么危险,他为什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b.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
“挖”:感受——读——其他动作?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
c.通过8小时、24小时、36小时句话,感受父亲寻找儿子过程之漫长和艰辛。
)
d.还有哪个数字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吗?—— 36个小时
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
36个小时是多久?(五十多节的语文课)
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坚定,疲惫不堪)
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是信念。
承诺。
深深的爱。
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5)“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
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
(6)“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
(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所以说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
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四、总结
这就是发生在洛杉矶地震中的一个奇迹,同学们,你觉得创造这个奇迹的力量是什么?(学生回答)
爱是生活中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愿我们都能成为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
五、作业
1.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和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