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喑梅核气急喉风
梅核气(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梅核气(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梅核气,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
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
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
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二病因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三临床表现咽部异常感觉,如痰黏感、蚁行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
四检查1.在引起咽异感症的因素中,器质性病变多于精神性,咽喉部因素多于其他部位的因素,所以首先应考虑器质性因素以免误诊。
2.仔细检查鼻、咽、口咽和喉咽。
3.应对鼻、眼、耳及颈部及全身各处作相关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纤维喉镜、纤维食管镜或胃镜、血常规、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颈椎拍片、X线食管吞钡透视或拍片、颈部及甲状腺B超检查等。
五诊断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
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其他咽喉疾病引起的不适,基本无梅核气现象,且可检查出咽喉内病灶。
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方法可直接观察到远伤病病灶,这是诊断要点。
揉摩将病灶充分显现,异物感同时消失,这是肯定性诊断。
六辨证施治1.痰气郁结证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
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
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
多见于中年女性。
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主方: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
方药:法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
若肝郁气滞较甚,可加香附、郁金、白芍、枳壳;痰多呕恶者,加橘红、瓜蒌皮、川贝;纳呆便溏加白术、陈皮、苍术、炙甘草;嗳气泛酸加旋覆花、代赭石;肝郁化火加牡丹皮、栀子、天花粉等。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一.梅核气梅核气是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部及其周围检查无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
以中年妇女多见。
本病属于西医咽异感症范畴。
在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论及本病,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 ................. 大甚为喉介”,“胆病者....... 噬中介介然数唾”。
介,乃芥蒂之芥,实为异物感。
汉代张仲景最早创立治疗本病方剂,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衡,半夏厚朴汤主之”。
宋代最早以梅核之状形容本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说:“四七汤,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
此七情之所为也J最早以梅核气命名本病者,可能在明代。
朱崇正于嘉靖年间(公元1552〜1567)续增《仁斋直指方》于卷5“附遗部分”中有“梅核气”论述;徐春甫于1556年辑订《古今医统大全》卷27云:“梅核气者,似饱逆而非饱逆,似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故俗谓之梅核气。
江南之地比比云之,故从而附之。
”关于本病病机证治,从文献看可分三类。
一是从脏腑认识,认为由心、肝胆、脾胃等脏腑失调所致,治在调理脏腑。
二是从气血津液认识,主要因“郁”所致,属郁证范畴。
郁者,气滞、痰凝、血瘀、食积,治在开郁、顺气、化痰、行瘀、消食,酌兼温、清等法。
三是从“逆气里急,冲脉为病”认识,治以养血和冲,行气降逆。
[病因病理]1.肝气郁结:情志抑郁,木失调达,肝郁气结,循经上逆,哽于咽喉。
2.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运化失司,痰浊内生,痰气互结,梗阻咽喉。
3.肝胃不和:郁怒伤肝,气机失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阻滞咽喉。
4.阴虚肝郁:年老体衰,精血亏损,冲脉不足,肝气上逆,阻滞咽喉。
5.心脾两亏:心脾亏虚,血不养肝,肝失调达,气机不利,哽滞咽喉。
西医认为,引起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可分为非器质性因素与器质性因素二类。
梅核气
梅核气“梅核气”是在不其病和病因的情况下,根据感觉取的一个病名,实际上是远伤病在咽喉部位上的感受,所以用远伤病的揉摩治疗方法即可解决(具体操作可见张怡曹等的文章《药物揉摩治疗远伤》)。
用药物喷在咽喉外部异常感觉处,用梳或其他光滑物或柔软物对异物感处揉摩,将病理物清除,直到病灶显现出来。
显现的病灶清晰明显,形态界限分明,可观察到远伤的趋向表皮。
但远伤周边无远伤处的皮肤,虽经过同样的揉摩,皮肤形态颜色均保持不变。
一般都可以在病灶显现(治疗到位)后异物感立即消失。
经过二到三次,咽喉处的远伤清理干净,见不到病灶了,是彻底治愈。
大多数患者通过一次揉摩也能很长时间不发。
如不能揉摩治疗,可暂时用中药缓解,下面二方均可达到咽异物感的不同程度缓解或暂时消除。
半夏厚朴汤半夏10 厚朴10 茯苓12 苏叶6 生姜15克,日一剂,水煎服消梅十味饮苏子(梗)12香附12半夏10陈皮10桔梗10枳壳10厚朴10克乌药10甘草6生姜5克,日一剂,水煎服饮食疗法(1)合欢花蒸猪肝:合欢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泡浸4—6小时,再将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2)玫瑰花茶:玫瑰花瓣(于品)6-10克,放茶盅内,冲人沸水,加盖煽片刻,代茶饮。
(3)葱煮柚皮:鲜柚皮1个,在炭火上将外层黄棕色烧焦,刮去表层,然后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
再切块加水煮,将熟时以葱两棵切碎加入,用油、盐调味,佐膳。
值得注意的是对梅核气患者要细心开导,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同时,梅核气患者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或用咽喉部的导引法进行锻炼。
心情愉快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压力与不顺处处存在,所以必须摆正心态,以乐观的心情面对人生。
此外,严重的梅核气患者,在进行相关的心理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比如咽核消进行调理治疗,这样会取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梅核气
梅核气(imagined bolus in throat)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目录
基本简介
主要症状
病理病因器质性病因
1.针灸治疗
2.饮食疗法
3.咽喉部导引法
4、梅核气的辨证论治
中医针对梅核气的研究与治疗
预防调护
梅核气治疗的注意事项
小贴士梅核气治疗偏方
方1 方2 方3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梅核气示意图
“梅核气”一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却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曰:“心脉大甚为喉营”,即言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物。汉代《金匮要略》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及治疗。[1]
编辑本段主要症状
此病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等。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脉弦。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2]
【组成】生蜂蜜20 克,鸡蛋1 个,香油数滴。 【用法】鸡蛋打入碗中搅匀,沸水冲熟,调入蜂蜜及香油,顿服,1 日2次,早晚空腹服。 【主治】梅核气,肺胃虚火,口咽干燥,时轻时重,以及慢性咽炎。
【转载】梅核气
【转载】梅核气梅核气梅核气是一种以中医理论命名的.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之类的病症,以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因情志郁结,痰气凝滞所致。
梅核气即西医的慢性咽炎,主要症状为咽喉部有异物感,吐之不去,咽之不下,中医理论主要指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所致,与情志有很大关联,所以心情不舒时症状明显!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
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
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正常,无任何有关的阳性体征。
几个小偏方:方1 【组成】绿茶、月季花、玫瑰各3 克,桔梗、山萸肉各6 克。
【用法】研为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
【主治】气滞血瘀之梅核气。
方2 【组成】绿萼梅、绿茶、合欢花各3 克,枸杞子5 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主治】梅核气。
方3 【组成】生蜂蜜20 克,鸡蛋1 个,香油数滴。
【用法】鸡蛋打入碗中搅匀,沸水冲熟,调入蜂蜜及香油,顿服,1 日2次,早晚空腹服。
【主治】梅核气,肺胃虚火,口咽干燥,时轻时重,以及慢性咽炎。
应少食煎炒辛辣食物。
本病需与虚火喉痹,咽喉及食道肿物相鉴别。
虚火喉痹觉有异物刺痛感,并觉咽喉干燥,常有发出“吭喀”声音的动作,症状与情志变化关系不大;检查时可见咽喉粘膜呈微暗红色,喉底有淋巴滤泡增生。
“梅核气”一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却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曰:“心脉大甚为喉营”,即言喉间有物。
汉代《金匮要略》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及治疗。
此病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
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
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
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梅核气的有效药方
梅核气的有效药方梅核气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药方,被广泛用于治疗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等问题。
这个药方结合了梅核和其他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效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梅核气的有效药方以及使用方法。
梅核气的主要成分是梅核,它富含纤维素、果胶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梅核具有润肠通便、助消化、解热解毒的功效。
梅核气也包含了其他中草药,如厚朴、山楂、黄芩和生姜等,这些草药具有促进消化、增加胃肠蠕动和改善腹胀的作用。
梅核气的制作方法很简单。
首先,将适量的梅核洗净,然后晾干。
接下来,将梅核研磨成粉末,备用。
然后,将厚朴、山楂、黄芩和生姜等中草药洗净,切碎。
最后,将梅核粉末和中草药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煮约30分钟,使草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煮好的梅核气过滤后即可食用。
梅核气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一般来说,每次服用10克至15克即可。
可以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内饮用,每日一次或根据需要增加服用次数。
梅核气的疗程一般为7天至14天。
梅核气不仅可用于治疗腹胀和消化不良,还可作为便秘的辅助治疗方法。
梅核中的纤维素可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湿度,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此外,梅核气还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虽然梅核气是一种天然的药方,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避免食用梅核气。
此外,长期服用梅核气可能会导致不适的副作用,如腹泻、腹痛和口干等。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总之,梅核气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治疗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梅核气的制作简单,主要成分是梅核和其他中草药。
梅核气具有润肠通便、助消化、解热解毒等功效,并且能改善腹胀症状。
然而,梅核气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在使用梅核气前应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和服用次数。
希望本文对于你了解梅核气的有效药方有所帮助。
梅核气浅析
梅核气浅析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一种病症。
《内经》中有关于梅核气的最早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心脉大甚为喉吤。
”喉吤为梅核气的一种别称。
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有言:“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此“炙脔”亦指梅核气。
宋代杨士瀛在其《仁斋直指方》[1]首次提出了“梅核气”这个名称。
在现今临床中,如咽异物感、咽部神经官能症皆属梅核气之范畴。
1 梅核气病因病机梅核气之病因,一为情志致病。
患者素来情志不遂,或悲伤忧愁,或郁怒愤懑,从而致使气机不畅,循经上逆咽喉,壅聚不散则导致病发。
二为脾虚胃弱,饮食所伤。
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损伤脾胃,脾虚失健,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凝而为痰并结于咽,则发病。
平日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使脾胃热盛,灼液为痰,痰火凝结于咽喉,则发病。
其实,梅核气的发病原因亦是有其复杂性的。
如鼻病可以引起梅核气,这表明咽喉邻近组织有恙,如鼻渊、鼻窒、颈部底病、食管病变等,均可出现梅核气;又如喉痹致梅核之状,由于咽喉本身因素,如虚实喉痹、虚实乳蛾、石蛾、喉咽病变,也可导致梅核气。
故在临床应认真辨证,明确病因,必要时结合相应医学检查,以利于治疗。
2 梅核气治疗2.1中医内治法东汉张仲景在治疗梅核气方面独创半夏厚朴汤,该方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有解郁化痰、顺气降逆之功。
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饮化痰,辅以苏叶芳香宣气解郁,诸药相合,使气顺痰消,则咽中炙脔感得以消除。
此方功效显著,故而成为治疗梅核气之祖方,后世诸多医家常加减运用。
如在当今临床中,孔卫平[2]采用刘渡舟之经验,运用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梅核气47例,总有效率达91.5%,疗效甚佳。
韦子章[3]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气互结型梅核气80例,其中痊愈4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见效良好。
《太平圣惠方》中载有诸多治疗梅核气的药方,如犀角散方可以用以“治咽喉中如有肉脔,咽之不下,吐之不出,闷乱。
梅核气表象
梅核气相信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生活中患有梅核气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梅核气都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呢?小编给大家讲讲梅核气的症状及危害是什么、梅核气原因有哪些以及梅核气的治疗。
一起随小编了解一下。
梅核气的症状及危害1、咽部异物感梅核气最为主要的症状,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干燥、瘙痒以及灼热等不适体征,某些情况下反酸、嗳气,消化障碍,进食后腹胀,有呕吐感,以致患者饮食障碍。
2、吞咽疼痛进食或饮水的过程里,患者吞咽障碍,伴有疼痛感,部分患者感冒发烧,引发急性的咽喉炎,咽部疼痛异常,患者不自觉的咳嗽,加剧咽部黏膜组织的发炎症状。
3、发声异常通常状况下,梅核气患者声音发哑发干,听起来有些刺耳,或者伴有阻塞感、频繁咳嗽、痰中带血,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注意是否有癌变的症状。
4、全身不适全身性的疾病前期征兆不明显,临床上,发热、头痛、腹泻等症出现,因此梅核气需与周身性的疾病相判别。
5、失声患者咽部疼痛,发声困难,说话时有突然的失语现象,大笑或咳嗽时发声正常,在临床的检查里,声带肌肉内收,震动频率异常。
梅核气原因这种症状所引起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心情,往往这些人思想负担较重,焦恐或抑郁。
引起了之后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本病的突出症状为咽部异物感,但不妨碍吞咽进食,但是作出梅核气的诊断来之不易。
医生必须根据病史、症状、全面的体格检查、X线及胃肠功能检查,排除局部及邻近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后,方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梅核气的治疗1、天突穴按摩患者每日不定时用一手食指向胸骨上窝处(天突穴)反复按压,力量适中,每次按压10余下,以自觉局部有酸、胀、微痛感为度。
连续施术2个月,一般患者按压半个月左右即可有明显的效果。
天突穴属任脉,又名玉户、天瞿,出于《灵枢经》,为阴维、任脉之会。
本穴内应肺系,外通气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可宣肺平喘,清音利痰,行气利咽,宽胸理气,降逆化痰,宁心安神,主要用于咽喉部多种疾病的治疗。
2、梅花粥可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急喉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急喉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急性喉风是一种喉风,是指喉部急性病证的主要症状,又称发病快、病情危重、喉部红肿剧痛、呼吸困难、痰液堵塞、语言困难、汤水困难"紧喉风"。
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来自喉咙痛和各种喉咙疾病,通常并发于喉咙白喉,这是肺胃被称为痰热、复感风热或流行病邪恶、内外邪恶、风火煽动,引起痰热阻塞,痰唾液火毒聚集在喉咙里,阻塞气道。
此外,还有喉外伤、喉菌或异物阻塞喉咙。
喉风位于喉咙内,与肺和胃密切相关。
根据疾病的发病机制特点,应进行综合征分化和治疗。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应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各种急性咽喉疾病的发展引起的,如其他急性喉咙疾病的发展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风和热,内部火毒,肺失去清理,火痰,痰火邪恶,或冷湿浊度结合喉咙,阻塞气道。
1.风热外袭,热毒内困患者肺胃素有蕴热,复感风热之邪,或流行病之邪侵入人体。
风热邪毒引起肺胃热升高,风火相煽,内外邪热结不散,聚集在咽喉。
或者素体虚弱,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阻塞肺,肺气失宣,津液无法运转,化为痰凝结咽喉。
2.热毒熏蒸,痰热堵塞火毒炽热,火动痰生,痰火邪毒聚集在咽喉。
素体痰湿,嗜食肥甜浓味,痰浊内生,化热时间长,痰火郁结,攻咽喉,发病。
3、风寒湿浊,凝聚咽喉禀赋不足,体质虚弱,饮食和针药不宜,导致风寒湿凝聚在喉咙里。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吸气期喉鸣、痰唾、语言困难、汤困难、声音嘶哑等。
诊断时应作为参考。
患者肺胃素含有热量,复感风热邪,或时间流行病邪侵入人体。
风热邪引起肺胃热量上升,风火相煽,内外邪热搏结不散,并聚集在喉咙中。
或者素体虚弱,风寒邪乘虚而入,阻塞肺部,肺气失宣,津液无法运行,变成痰凝结喉咙。
急喉风是一种喉风,一般需要以下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1.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镜检显示喉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双侧对称,弥漫,声带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有时声带粘膜出血或粘稠分泌物,声带肿胀,游离边缘纯化,声带两侧不能闭合。
喉喑的症状及诊断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喉喑的症状及诊断
(一)外邪闭肺
症见突然嘶哑或失音,咽喉部灼热微痛。
如为风寒,则兼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脉浮紧,苔薄白;如为风热,发热恶风,咳嗽痰黄,口渴引饮,脉浮数,苔薄黄;如热盛,则喉痛增剧,壮热口臭,咯痰黄稠,腹胀,便秘尿赤,脉洪大而数,舌红,苔黄厚。
(二)气逆郁闭
始因情志抑郁愤怒,继则声哑不出,并伴有胸闷叹息,心烦易怒,气逆上冲,夜寐不宁,医学教育|网搜集或咽部似有物梗阻,脉细弱,苔薄白。
(三)肺肾阴虚
声音低沉费力,语气无力不能接续,常有清噪动作,口咽干燥,脉象细数,舌红少苔。
(四)络脉损伤
多于颈部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或声音不出,严重者伴见吞咽困难,咽喉感觉迟钝。
梅核气的症状
梅核气的症状梅核气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
唯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
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
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等。
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脉弦。
梅核气异常感觉是多种多样的,咽喉异物感、肿胀感、压迫感、堵塞感、干燥感、浮球感等,咳又咳不出,咽又咽不下去,症状时好时坏、时轻时重。
这些症状,在咽唾液时更明显,而咽食物无影响;在精神紧张、劳累过度时加重,而心情愉快时往往减轻或消失。
梅核气主要症状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发烫感、虫爬感,有时波及耳部、颈部及头部,但并无吞咽难,能照常进食,呼吸也无异常。
梅核气,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
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
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
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3.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
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3.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3、其他咽喉疾病引起的不适,基本无梅核气现象,且可检查出咽喉内病灶。
3.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方法可直接观察到远伤病病灶,这是诊断要点。
揉摩将病灶充分显现,异物感同时消失,这是肯定性诊断。
1、天突穴按摩:患者每日不定时用一手食指向胸骨上窝处天突穴反复按压,力量适中,每次按压10余下,以自觉局部有酸、胀、微痛感为度。
连续施术2个月,一般患者按压半个月左右即可有明显的效果。
本穴内应肺系,外通气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可宣肺平喘,清音利痰,行气利咽,宽胸理气,降逆化痰,宁心安神,主要用于咽喉部多种疾病的治疗。
专家咨询
龙源期刊网
专家咨询
作者: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9年第04期
“梅核气”是怎么回事?
我因咽部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而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梅核气。
请问,“梅核气”是怎么回事?
浙江湖州王梅
梅核气是中医的病名,现代医学称此病为咽部异物感症,也称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球综合征等。
患者因感觉嗓子里不舒服,总想把“东西”咯出来,所以经常做吞咽动作,并不断发出“吭、咯”的声音。
还有的人感觉脖子发紧,甚至觉得憋气,因此常诉说呼吸不畅,但仔细观察并无异样。
局部因素:鼻咽部发生病变都可刺激产生咽部异物感症,如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部角化症、悬雍垂过长、茎突过长症、会厌囊肿以及咽部恶性肿瘤等。
其他像甲状腺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颈椎增生压迫等也可引起本症。
全身因素:多因迷走神经受刺激后反射性引起本病。
例如食管憩室、贲门痉挛、早期食管癌、肺部肿瘤、心包积液、消化性溃疡及胆石症等。
另外,像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维生素缺乏、烟酒及粉尘的刺激、肠寄生虫等均可引起咽部异物感。
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也易引起本症,如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思善虑且性格脆弱者易患此症,不同性格、气质及神经类型的人发病率不同也说明了这一点。
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与精神状况有关,精神越集中咽部异物感越明显,精神不集中异物感反而减轻。
总之,引起咽部异物感的原因很多,但由肿瘤引起的比较少见。
因此,咽部异物感症的患者不必恐惧,而医生则应仔细为患者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顾玉芳
长期戴助听器会加重老年性耳聋吗?。
中医分型辨治梅核气
中医分型辨治梅核气
梅核气类似于西医的咽异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咽部异常感觉,多见于女性,主要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癔病、疑病症、神经衰弱、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
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进食时可减轻或消失。
中医治疗梅核气可分为以下四型辨治。
一、气郁痰结、痰郁化热
伴心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宜行气开郁、清热化痰。
处方:柴胡8克,瓜蒌12克,法半夏、黄芩、香附、山豆根、薄荷 (后下)各6克。
二、气郁痰结、气血亏虚
伴面白无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弦细或滑。
治宜解郁化痰、气血双补。
处方:黄芪、酸枣仁各15克,当归10克,姜半夏、厚朴、茯苓、白芍、柴胡、香附、竹茹、陈皮各6克,甘草4克。
三、肝郁气滞、寒痰凝结
伴形寒肢冷、胸胁胀闷、嗳气叹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或紧。
治宜理气解郁、温化寒痰。
处方:柴胡8克,合欢皮、白芍、香附、枳壳、姜半夏、苏叶、
桂枝各6克,陈皮、生姜各10克,远志 3克。
四、气郁痰结、瘀血阻络
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嗳气叹息,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涩。
治宜理气解郁、活血散瘀。
处方:丹参、瓜蒌各12克,柴胡、香附各8克,枳实、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法半夏各6克,甘草4 克。
以上方药服法均为: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剂。
周春林。
梅核气的症状
梅核气的症状文章目录一、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什么二、梅核气的症状有什么三、治疗梅核气的方法有什么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什么1、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保持积极的心态细心开导,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2、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饮食要合理吃饭不能保证时间和质量,或者长时间饥饿,或者暴饮暴食,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和吸收,造成体质衰弱,容易感冒,加重咽炎;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3、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不能张口呼吸张口呼吸或不由自主地干咳,都会加重咽部粘膜的炎症,对其修复十分不利。
4、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戒烟酒烟酒既可刺激咽喉又可使机体功能受损,应坚决戒除。
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5、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注意保湿保持居室内空气湿润清洁,室内不吸烟,不把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放在室内。
冬季用暖气取暖时应注意室内不要太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睡前放在暖气上块湿毛巾,以保持空气湿润。
6、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多喝水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金科玉律。
此外,用盐水熏蒸喉咙也是缓解病情的好方法。
可用一个大的碗或汤盆,多放一些煮沸的盐水,张大嘴对着蒸汽吸气、呼气,每次大约10―15分钟,每天2―3次。
7、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避免用嗓过度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
有全身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
若鼻咽部,口腔有疾病存在更要及时治疗。
8、预防梅核气的方法有、适量饮花茶金银花、野菊花、生甘草、玄参、麦门冬、胖大海等,用保温杯开水泡代茶饮,每日不定时饮用。
吴茱萸粉30克,醋调后外敷清泉穴,每日一次。
青果常含口内慢嚼,徐徐咽其汁;梨连皮切片,青果3枚煎服,对咽炎均有一定的疗效。
梅核气的症状有什么1、梅核气的症状像梅核堵塞咽喉早在公元六世纪隋朝巢元方等著。
诸病源候论〃中,已有类似此病的记载,其症候犹如梅核堵塞咽喉,故祖国医学称为梅核气。
西医对其命名,颇不一致,有癔球症(globus hystericus)、咽喉部阻塞感、咽球综合征、咽喉神经症和癔球综合征等。
咽喉病证:急喉风的诊疗
咽喉病证:急喉风的诊疗急喉风,亦名紧喉风,是喉风的一种,多因风火痰热之邪上攻咽喉所致,是以发病迅速,呼吸困难,痰声如锯,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咽喉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咽喉危急重病。
如出现牙关拘急,口噤如锁者,又名锁喉风。
本病发病迅速,如不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
由于解剖与生理特点的关系,急喉风在婴幼儿发病机会较成人为多。
本病属西医喉阻塞范畴。
[历史沿革]《内经》最早有类似本病的论述,如《素问•著至教论》说:“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僻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噬喉塞”;《素问♦本藏》说:“民病温厉至,喉闭噬干,烦躁而渴,喘息而有音也。
这些论述类似于急喉风的咽喉肿塞、呼吸不通的临床特点。
急喉风的范畴。
最早以喉风命名的病证为缠喉风,见于北周•姚僧垣《集验方》,元代《瑞竹堂经验方》有急喉风一名,明代《普济方》有锁喉风,《外科正宗》载有紧喉风,均泛指咽喉肿塞,饮食呼吸难入的危急重症。
但根据急喉风的临床特点,在古代文献中,急喉风也属于“喉风”、“喉痹”、“喉闭”,以及“咽喉肿痛”等病症范畴。
其中关于喉风、喉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参看徐绍勤“古代喉痹喉风辨”(《河南中医》1987年第4期)。
建国以后,第四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将本病正式定义为“急喉风是指发病迅速,红肿剧痛,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为主的急性喉部病症。
”从而与其他疾病相区别。
急喉风的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特点。
古代医家对急喉风的发生,多从风毒、火热、痰火等认识,对其临床特点多从咽喉肿塞,水浆不入,地气闭塞,以及呼吸不通,天气闭塞,不急治法死等方面认识。
如:晋∙王叔和《脉经》说:“病人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张但气出而不还”,是对吸气期呼吸困难的精辟描述,病机为肺绝。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十说「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致喉肿塞而痹痛……亦令人壮热而恶寒,七八日不治法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 喉
定义:以咽喉间起白腐为特征的急性传
染病,属时行疫症之一。 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白喉病因病机
疫毒 犯表
火毒 炽盛
疫毒 伤阴
疫毒 凌心
病 史
临床症状
咽喉疼痛,声嘶 ,犬吠样咳嗽, 饮水反呛,吞咽 困难,或见吸气 性呼吸困难,喘 鸣,甚则心悸怔 忡。发热、头痛 、面色苍白,烦 躁不安,倦怠无 力,食欲减退
疏风清热,利喉开音 疏风清热汤加减
肺热壅盛
声音嘶哑,甚则失音, 咽喉痛甚, 喉黏膜及室带、声带 深红肿胀,声带上有 黄白色分泌物附着, 闭合不全
咳嗽痰黄,口渴,大便 秘结,舌质红,苔黄厚, 脉滑数
清热泻肺,利喉开音 泻白散加减
肺肾阴虚
声音嘶哑日久,咽喉 干涩微痛,喉痒干咳, 痰少而黏,时时清嗓, 以下午明显 喉黏膜及室带、声带 微红肿,声带边缘肥 厚,或喉黏膜及声带 干燥、变薄,声门闭 合不全
疏风泻热,解毒消肿
清咽利膈汤加减
热毒熏蒸,痰热壅结
咽喉突然肿胀,疼痛难 忍,喉中痰鸣,声如拽 锯,喘息气粗,声音嘶 哑,或语言难出 咽喉极度红肿,会厌或 声门红肿明显,痰涎多 有腐物,鼻翼煽动,四 凹征 憎寒壮热,或高热心烦, 汗出如雨,口干欲饮,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绛,苔黄或腻, 脉数或沉微欲绝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运动增强、 延长,显示呼出 空气有困难,吸 气运动亦稍加强 无 呼气时有哮鸣声
混合性呼吸困难 吸气与呼气均费 力,显示空气出 入均有困难
不明显,但以吸气 性呼吸困难为主者 则有之
吸气运动加强、延长, 呼吸深 即吸气深而慢,显示 度与 吸入空气有困难,呼 频率 吸频率基本不变或减 慢
双花、牛 膝等煎水 含漱
针刺 合谷、少商、足三里、尺泽等穴取泻法
针灸、其他刺血法
穴位敷贴
舌下紫筋处,三棱针刺之
大椎、印堂、天突
隔离患者
预
接触者的处理
防
预防注射
光线柔和,空气流通
护 理
轻症卧床2周,重症4周,心 动悸、脉结代8周,筋脉迟缓 需10至12周
给予流质、半流质或软 饭,禁忌辛辣香燥食品
肝郁气滞
咽喉异物感,或如梅核, 或如肿物,吞之不下, 吐之不出,但不碍饮食 抑郁多疑,胸胁脘腹胀 满,心烦郁怒,善太息, 脉弦
疏肝理气,散结解郁 逍遥散加减
痰气互结
咽喉异物感,自觉 喉间多痰,咳吐不 爽,时轻时重,或 见咳嗽痰白 肢倦纳呆,脘腹胀 满,嗳气,舌淡, 苔白腻,脉弦滑
行气导滞,散结除痰
养阴清肺,解毒祛邪
养阴清肺汤加减
疫毒凌心
咽喉疼痛,声嘶或失音 咽喉间白腐物满布,延 及喉部及气道,阻碍呼 吸 烦躁不安,心悸怔忡,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四肢厥冷, 汗出如珠,脉细欲绝或 结代
益气养心,解毒复脉 三甲复脉汤加减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珠黄青吹口 散或锡类散
外治法
气管切开 术
金实不鸣,窍闭而喑 金破不鸣
风寒 袭肺 风热犯肺
病因 病机
肺肾阴虚
肺脾气虚
肺热壅盛
血瘀痰凝
病 史
临床症状
声音嘶哑为 主要症状, 轻者,声音 发毛、变粗 或声音不扬, 重者明显声 嘶,失音, 伴咽喉不适
检 查
喉黏膜及声带鲜 红肿胀,声带淡 红、肥厚,边缘 有小结或息肉, 声门闭合不全, 或喉黏膜及声带 干燥、变薄,或 声带活动受限、 固定,或声带松 弛无力
三度呼吸困难明显, 一度:安静时无症状, 二度:安静时亦 喉鸣较响,并因缺氧 活动或哭闹时出现 而呈烦躁不安、 喉鸣和鼻翼煽动, 出现上述呼吸困难 自汗、脉数等, 吸气时天突、缺盆及 表现,活动时加重 三(四)凹征显著 但不影响睡眠 肋间等处轻度凹陷, 和进食 称三凹征
三种呼吸困难的鉴别要点
临床 表现
检 查
灰白色假膜覆盖 扁桃体、软腭、 悬雍垂或咽后壁 ,与组织紧密粘 连,阻塞气道可 致窒息死亡,颈 周围组织水肿形 成“牛颈”
白喉 接触史
疫毒犯表
咽痛,声音嘶哑 咽喉微红肿,喉核有白 点、白膜 恶寒,发热,头痛,全 身不适,舌质红,苔薄 白或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除瘟化毒汤加减
火毒炽盛
1 2 3 了解骨鲠病因病机、诊断 了解预防及调护 掌握治疗方法
骨 鲠
定义:指各种骨类或其他不同的异物哽
于咽、喉或食道等部位而言。 咽异物,喉异物,食道异物
外治法
双花、菊 花、薄荷 葱白、藿 香等以祛 风清热, 消肿通窍
中药取清 热解毒、 消肿利咽
针刺
合谷、少商、商阳、尺泽、少泽等穴取 泻法
耳针 神门、咽喉、平喘等穴
针灸、其他
气管切开术 擒拿提刮
预防与调护
A
半卧位休息, 忌食辛辣肥甘,戒烟酒 Title
B
缓缓下咽, 进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
C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第八节 喉 癣
1 2 3 了解喉癣概念、相应西医学病名 了解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分型论治及外治法 了解预防与调护
4
喉 癣
定义:以咽喉干痒、溃烂疼痛、腐衣叠
生、形似苔藓为主要特征的咽喉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咽、喉结核等疾病
喉癣病因病机
瘵虫蚀喉, 气阴亏虚
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
病 史
临床症状
三(四) 凹征
呼吸时 伴发 声音 体征
吸气时明显 吸气时有喉鸣
一般不伴发明显 声音
咽喉部有阻塞性病变, 肺部有充气过多 肺部有充气不足体征 体征
可闻及呼吸期哮 鸣声
风热外邪,热毒内困
咽喉肿胀疼痛,吞咽不 利,继之咽喉紧涩,汤 水难下,强饮则呛,语 言不清,痰涎壅盛,咽 喉堵塞,呼吸困难 咽喉黏膜呈鲜红或紫红 色,声门区红肿显著 乏力,恶风,发热,头 痛,舌质红,苔黄或黄 厚,脉数
颧红唇赤,头晕耳鸣, 虚烦少寐,腰膝酸软, 手足心热,舌红少津, 脉细数
滋阴降火,润喉开音
百合固金汤加减
肺脾气虚
声嘶日久,语音低沉, 高音费力,不能持久, 劳则加重,上午症状 明显 喉黏膜色淡不红,声 带肿胀或不肿胀,松 弛无力,声门闭合不 全
少气懒言,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面色萎黄, 舌体胖有齿痕,苔白, 脉细弱
声带小结或 息肉长期不 愈者,手术 摘除
外治法
根据证型 选用不同 中药
中药取清 利咽喉
体针 局部与远端取穴结合 刺血 三棱针刺少商、商阳、三商
针灸
耳针
穴位注射 穴位磁疗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预防与调护
A
饮食有节, 注意休息,忌食辛辣肥甘 Title
B
注意声带 休息
C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D
避免粉尘及 有害化学气体刺激
咽痛较剧,声嘶,口臭 咽部及喉核红肿、白膜 满布,甚或蔓延至口腔 及鼻、喉
高热口渴,面红,大便 秘结,小便短赤,舌苔 黄,脉洪数
泻火解毒,祛邪消肿
龙虎二仙汤加减
疫毒伤阴
初起咽喉微痛,吞咽时 加重,咽干舌燥而不欲 饮,干咳无痰,咽喉异 物感 喉核白点或白膜融合成 片,色灰白污秽咽喉微 红肿 低热、头昏、神疲、倦 怠乏力,舌质红,苔薄 白或薄黄少津,脉细数 无力
咽喉科疾病
喉喑 梅核气 喉癣
急喉风 白喉 骨鲠
第四节 喉喑
1 2 3 熟悉喉喑概念、相应西医学病名 了解病因病机、预防与调护 掌握诊断要点、与喉癌鉴别诊断 掌握分型论治及外治法
4
5
重点:分型论治 难点:与喉癌鉴别诊断
喉喑
定义: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喉部疾 病 相当于西医学中喉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 喉肌无力、声带麻痹等
受凉感冒, 过度用声史, 或声音嘶哑 反复发作史
风寒袭肺
猝然声音不扬,甚则 嘶哑,喉微痛微痒, 咳嗽声重 喉黏膜微红肿,声门 闭合不全
发热恶寒,头身痛,无 汗,鼻塞,流清涕,口 不渴,舌苔薄白,脉浮 紧
疏风散寒,宣肺开音 三拗汤加减
风热犯肺
声音不扬,甚则嘶哑, 喉痛不适,干痒而咳 喉黏膜及声带红肿, 声门闭合不全 发热,微恶寒,头痛, 舌边微红,苔薄黄,脉 浮数
痰气互结
脾失健运,聚 湿生痰,痰气 互结于咽喉而 为病
临床症状
检
查
咽部异物阻塞感 为主症。或如梅核, 如炙脔,如贴棉絮, 如虫扰,如丝如发, 如痰阻,如球如气, 咯之不出,咽之不 下,不痛不痒,不 碍饮食及呼吸
正常,喉镜及 食道镜检无 异常发现
梅核气与喉痹的鉴别
病史 症状
检查
外感病史,或咽 痛反复发作史。
喉痹 梅核气
一般无异常病史
咽部疼痛,吞咽时 咽痛加重,病久出 现咽干、咽痒、微 痛及灼热感、异物 感、哽哽不利等咽 部不适症状。
咽黏膜充血、肿 胀,咽后壁或见 脓点、颗粒状隆 起,或见咽黏膜 肥厚增生,咽黏 膜干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咽部异物感,如梅核 梗阻,咯之不出,咽 之不下
正常
梅核气与乳蛾的鉴别
病史 症状
检查
半夏厚朴汤加减
廉泉或合谷、 内关、天突 穴
清热化痰利 咽中药粉末
外治、针灸
膻中、中 脘、脾俞 穴
丹参或 VB12
预防与调护
A
忌食辛辣肥甘, 戒烟酒
Title
B
乐观开朗, 心胸宽广
C
适当心理疏导
D
认真负责, 减轻心理负担
第七节 白 喉
1 2 3 了解白喉概念、起病特点、病因病机 了解分型论治、外治法、护理 熟悉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
咽喉干燥疼 痛,如有芒刺, 吞咽尤甚,甚 则吞咽困难, 或有声音嘶哑, 咳嗽、低热, 咳痰不爽、流 涎、口臭
检 查
喉黏膜见灰白 色或红色斑点 状溃疡,边缘 不整齐,肺部 X线见粟粒型 或浸润型肺结 核特征性影像